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一) 婚姻与 家庭的 概念及 其区别
二、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 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 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 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 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1、文明礼貌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战国 ·荀况
礼即理也。
—宋 ·朱熹
下列现象说明什么?
2、助人为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春秋·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春秋·孟子
善人者,人亦善之。 —— 春秋·管仲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爱情与人生
人在年轻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 需要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 姻。等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 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 干了许多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
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 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 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链接案例: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道德规范:“应当或不应当怎样”; 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论、习惯。 法律规范:“必须或不准许怎样”; 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防、制裁。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10页
• 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①继承性。②基础 性。③广泛性。④简明性。
整理课件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 1.文明礼貌 • 2.助人为乐 • 3.爱护公物 • 4.保护环境 • 5.遵纪守法
整理课件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整理课件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整理课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A
整理课件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1.公共生活的含义 •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 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②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 ③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④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整理课件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①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条件。
• 1.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 2.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整理课件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整理课件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 1.指引作用(对象为本人) • 2.预测作用(对象为他人) • 3.评价作用(对今后的影响,警戒与示范) • 4.强制作用(对象为人们相互的行为) • 5.教育作用(制裁、预防违法行为, 是最后保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1.1 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1、私人生活(1)什么是私人生活: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2)私人生活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隐秘性。
2、公共生活(1)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
(2)公共生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3)公共生活的发展历程人类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农业社会(公共生活较大发展)-----工业社会(公共生活得到极大的扩展)以及当代社会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不同阶段。
提问:你是如何看待下列两段话:①以追求个人自由为目标的私人意识常常会把个人生活看成是公共生活完全相隔绝的领域,对社会公德及法律规范的介入产生强烈的抵触和提防心理,排斥站在社会普遍价值的立场上对个人生活进行“品头论足”,把“私人生活”完全变成个人自由的标签。
②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私人意识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公共生活秩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
在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公共生活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的个性。
结论:第一段中,私人意识同人们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生活的法律意识的确立和发展相背离。
第二段是理性地对待两者的矛盾,这和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自由不能没有纪律、个性并不排斥共性是同样的道理。
(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新兴的证劵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的虚拟世界等。
②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以往“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打交道。
③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
链接案例:大学生张某每逢周末,经常邀请老乡来寝室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兴时常大喊大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 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遵法为主要内容 旳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种 好公民。”这是有关社会公德基本内涵 旳精确概括。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1、必要性
(1)提升道德素质旳要求; (2)自尊旳需要; (3)培养优雅旳气质——审美旳需要; (4)建立良好旳人际关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旳评价旳原则; (6)价值实现旳途径。 2、行为方式
(三)爱惜公物 1、必要性 (1)爱惜公物,是每个人旳社会责任也是义务; (2)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 (3)保障民众生活条件,增进社会进步。 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旳态度看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 旳共同劳动成果; (2)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 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要反对损 坏公物、化公为私。 (3)建设节省型社会,爱惜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 节省意识、建设节省文化、提倡节省文明,形成“节省 光荣、挥霍可耻”旳社会风尚。
四、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 维护正常旳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旳基本道德 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旳利用和扩展。 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旳主要方式之一,同 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给青年学生带 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你不懂得我是条狗; 网络是最大旳“民主墙”; 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色情……。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旳特点 1、社会活动范围旳广泛性: (1)生活内容旳复杂性; (2)交往人员旳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旳广阔、扩展性,除了 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旳复杂性:熟悉旳人、陌生旳 人、多种各样旳人,思想、行为都比此前丰 富和复杂。 3、活动方式旳多样性:人旳生活内容本身 就非常丰富;直接旳、间接旳方式;真实世 界旳、虚拟世界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B.罚金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2.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订相应方案。
这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方面称为()。
A.环境监测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
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
这是社会生活中()。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C.家庭美德的要求D.环境道德的要求4.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家庭道德D.政治道德5.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
这是社会公德中( )。
A.遵纪守法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原则的是( )。
A.“我今天帮助你,你明天必须报答我”B.“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C.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D.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7.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 )。
A.文明礼貌的体现B.正直无私的体现C.谦虚谨慎的体现D.敬业好学的体现9.游行、示威、集会是宪法赋予革命的权利,因此,公民可以()。
A.没有任何限制的行使B.必须依法行使C.其中没有任何义务D.活动中和平、暴力的手段都可以使用10.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调整()的法律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六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1-3节)学习时间:2015年11月16日-11月22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六章,第1-3节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内容能使同学们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3.掌握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二、主要内容(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是除家庭内部生活和个人生活以外的社会生活。
可以简单地认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社会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与私人生活的封闭性和隐秘性相比,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愈显突出。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主要表现出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因为这是:(1)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原始社会主要以图腾、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和成文法等公共生活规范形式发挥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言语行为准则。
文明是相对愚昧、落后、野蛮、粗暴等行为而言的,礼貌是人们言语动作的表现,属于行为方面的修养,文明和礼貌不可分离,二者总是相伴而生,具体体现着一个人内外素质的完美统一。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是社会生活中每个成员都应有的社会公德,更是博爱的表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5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阐明三大领域中道德与法律的具体要求及必要性、积极性;强化公德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教学难点: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影音播放、学生讨论⇔学时安排:3学时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什么是公共生活?一般来说,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是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对社会的客观要求的表达,它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它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封闭性、独立性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私人生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会伦理的合法性支持。
而所谓“公共生活”,实际就是不同背景、利益、兴趣的人们彼此在一起的生活。
它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本质的丰富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它强调对话、交流、共同参与、彼此分担和共享。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则随着国家调控规范化、理性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工作之间闲暇时间的增多,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也在迅速拓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扩展,社会公共生活的场所也在不断地扩大,从传统的医院、体育场、商店、公路、公共交通工具、车站、学校、影剧院、图书馆、码头、公园等扩展到人才市场、证券交易所等等,及至现在的网络世界。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传统公共生活领域主要局限于“熟人社会”,而现代公共生活则更像是“陌生人世界。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如购物、歌厅娱乐、上网、健身等等。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讲
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广泛,它能调整许多法 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社会生活多方面和人们精 神世界,可道德的实践规约作用是弱势和有限的, 它作用的方式主要靠社会舆论的褒贬和劝说,依 赖良心的自我把持和自由意志的高度自觉,它不 像法律有社会强力机构的支撑,有明细精确的条 文,有具体而现实的处罚措施。对于心地善良者, 道德会起到巨大的鼓舞与鞭策作用,但对于顽劣 不化者,除了言论上的谴责外,还要运用法律来 惩罚,因此说:“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法 律则以“他律”的形式体现了道德的基本精神。 如果说道德是法治的道义基础和精神保证,法律 则是道德得以实施的制度保障。 所以两者都要存在,它们既有区别又是互补的。
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纪律、道德、 法律等
良心的谴责
法律的严惩
(1)、两者共同目标是什么? 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 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两者的作用有何不同,只取其一 行吗? 分析:道德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 预防犯罪。 法律的作用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 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其主要包括 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 序、群众生活秩序,网络秩序等等。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 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 出。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 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要消灭矛盾,而是把矛 盾限制在非对抗的范围内。其中安定有序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公共生活的特点及其对公共秩序的需要,了解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培养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自觉性。
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程是教材第五章的第一节,第五章是讲道德在公共领域中的体现,是第四章的延续,作为第五章的第一节,本节对全章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了解,为以后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重点是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特征和主要表现。
把握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特征和主要表现,就为下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3、教学难点是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要让学生接受这一观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难度。
授课方法(本章):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授课学时(本章):4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1、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有什么不同?2、人类的公共生活如何发展起来?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主要是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为了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威胁在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氏族部落共同体中过着群体生活,个人与群体天然一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简单。
在血缘群体内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同一的。
为了应对荒蛮的自然环境、维持群体的繁衍和抵御其他群体的侵犯,相邻的血缘群体之间会进行某些交往,结成某种暂时的、松散的联合体,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调查主题:当代大学生校园公德意识与日常行为规范调研调查背景: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水平,而且代表了个人的公众形象,而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我们,理应该更加自觉的践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一个有良好个人修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讲文明,遵守社会规范的人。
然而,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周围,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却时时出现,诸如插队、公交车上抢座、自习室中无原则地占座等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在当今高校校园十分普遍,并引起广泛争议。
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中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以及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引导,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为此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5日至2011年12月12日调查人员:肖强、马睿、赵阳、吴常德、郭金金、刘玉岩(学号:2011301289~2011301294)调查对象: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调查形式:以询问形式为主调查情况概述:发现问题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水平,而且代表了个人的公众形象,而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我们,理应该更加自觉的践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一个有良好个人修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讲文明,遵守社会规范的人。
然而,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周围,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却时时出现,诸如插队、公交车上抢座、自习室中无原则地占座等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中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以及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引导,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为此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们最终完成了对我校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绝大多数的同学具有社会公德意识,能够自觉地以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约束自己,少数表现为良好,还有极少数同学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报告
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报告引言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和行为中应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大学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摇篮,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探讨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重要性建设和谐社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遵守社会公德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在生活中,大学生应积极守纪律,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他人的权益,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些简单而又基本的行为,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塑造良好形象大学生作为学院的代表,他们的行为可以影响到整个学院的形象。
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大学生,不仅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赏,而且还能为学院争光,提升整个学院的形象。
相反,如果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经常违反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将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负面影响,丢失学院良好形象的机会。
建立自信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只有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尊重他人并努力做到最好,大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
这种自信心将帮助大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课堂教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校园里,大学应设立相关的课程,如伦理道德、公民教育等,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内涵。
通过授课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榜样引导大学生往往需要优秀的榜样来引导他们遵守社会公德。
学院应该公开表彰那些遵守社会公德、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
他们的行为将影响他人,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遵守社会公德的行列。
社会实践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他们社会公德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大学生可以深入社会,亲身体验到遵守社会公德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经历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 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 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 秩序、网络秩序等。 •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 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 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 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 ---------余秋雨
案例:
• 终极对话——两个青年因上网导致抢 劫犯罪……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准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大 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请比较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1)范围 (2)性质 (3)作用
社会生活 开放性、透明性
私人生活
家庭或个人 封闭性、隐秘性
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结论: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 ‚送温暖‛、‚志愿保护母亲河‛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3、 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 (2)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 行为
第三、广泛性。
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共同生活正常进行 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适用于 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任何人都应当把社 会公德作为其行为的最低标准,所以,社 会公德从其适用对象上看具有广泛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课件
社会秩序
公共秩序
公共场所 秩序
交通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维 的护 基公 本共 手秩 段序
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我国当今社会公德的现状
部 分 大 学 生 社 会 公 德 存 在 的 问 题
认为社会公德是无 关大局的小节、小德
对自己应负的责任 和义务考虑较少 个体文明举止较差、 公德水平偏低
特征
轻视社会公德
培养公德意 识和责任意 识 措施
知行脱节
对传统观念的认同 有所降低 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从2006年3月1日起,宠物扰民、在集贸市场强买强卖、 强行乞讨、发黄色短信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将被视为违法 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论处。
执法手段更加细化 处罚范围更加具体 新增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1.适用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 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 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 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
对危害公共利益、 影响社会公德的言 行熟视无睹
从小事做起, 从小节改起, 带头践行社 会公德规范
十大不文明行为 1.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 2.乱扔垃圾、废弃物、乱倒污水 3.在禁烟场所吸烟 4.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架、斗殴 5.随地大小便 6.破坏公物,损坏公共设施,侵占公共活动场所 7.排队加塞、挤车抢座、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8.语言不文明,说脏话、粗话,不懂得尊重他人 9.浪费水电、粮食、纸张 10.乱闯红灯、横穿马路、不遵章守规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权益以及维护社会正义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公德的表现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为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态度,我们进行了调查,并总结了以下结果:1. 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视程度(此处可插入相关的数据和图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其中,约8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公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然而,仍有一些受访者对社会公德的认知程度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
2. 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展现的社会公德(此处可插入具体的个案或情景描述)在日常行为中,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
例如,他们在公共场合排队等候、主动给予他人帮助、遵守交通规则等。
这些行为既体现了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也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公共秩序。
然而,还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例如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乱扔垃圾、不尊重他人等。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社会公德,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因素(此处可插入相关的数据和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其社会公德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另外,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重要途径。
大学应该注重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的舆论导向、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等都能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他们的社会公德培养和提升。
4.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建议(此处列举相关建议)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公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
内容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视频]欣月童话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不文明图片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提问]在我们校园里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 1.打饭、取钱时不排队、插队 2.不爱护公共卫生 3.不尊重他人,特别是不尊重老师、后勤工作人员 4.随地吐痰、不讲个人卫生 5.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让座 6.在宿舍里打扰别人休息 7.在自习室不关手机铃声、大声说话、吃东西等 8.上公共厕所不冲水 9.不爱护学校公共设施、践踏草坪 10.在自习室、食堂占座 11.一味地与他人攀比 12.情侣不分场合搂搂抱抱
(一)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
道德: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 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 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 活动的总和。
法律: 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 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从调整对象上看 2.从调整范围上看 3.从调整内容上看 4.从调整手段来看 5.从追求目标来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 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 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 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 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 则志不慑。
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讨论:
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尊重公德需要理由?
“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有老人有孕 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 跟学识、素质无关。”
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都是塑造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最
重要、最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
要的精神保障。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教学重点:
•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 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 教学难点:
• 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两个概念的区别 问题。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 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 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 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 会风气。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道德强调自律,通过道德教育、道 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观念意识,作用
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指在大学生活中全面提高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观念,规范言行举止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是一种必要的精神文明素质,是发展健康人格、实现人生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大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成长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具有知识所带来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格和道德观念,这是所有学科教育的共同目标。
正确的人生观既要看得到技术和商业的可能性,又要追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积极了解社会现象、人文精神和科技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开拓自己的眼界,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智慧。
其次,大学生应该具有优秀的品德素质。
大学生应该是积极、乐观、勤奋、踏实、务实、有责任感、有担当、富有创造力的人。
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善良、尊重他人、热爱家园、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是大学生的应有品质。
大学生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自律、自爱、自强、自尊、自信的习惯。
再者,大学生应该倡导社会公德。
是指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树立公益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大学生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宣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念,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勤俭节约,反对毒品和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德。
最后,大学生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
大学生生涯是人生中最主要的学习时期,这不仅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素质、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
大学生应该自觉地整合和发展本专业专业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扩展自己的视野和人脉,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项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大学生整个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的提高。
只有大学生在这个阶段不断的培养道德品质,在社会实践中注重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懂得感恩、懂得奉献,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很强的新型大学生,实现个体人生目标与社会尊重和谐和发展。
大学生使命关注社会文明进步
大学生使命关注社会文明进步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使命,应当关注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为之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在关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一、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公德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公德的表率。
我们应当坚守诚信、友善、正直等基本道德准则,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公德的广泛传播。
例如,我们可以加入志愿者组织,参与环保、扶贫等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二、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担当社会责任大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为社会建设作贡献的责任。
我们可以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热点,为解决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我们可以加入社会调研团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背后原因和解决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积极推动相关机构或组织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我们可以加入学校的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同时,我们还可以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例如,我们可以参与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为居民争取福利和权益,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四、弘扬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大学生应当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弘扬社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我们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创作和推广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比如优秀作品、音乐、电影等,引导社会风尚,培育良好社会氛围。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升。
五、自我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了更好地关注社会文明进步,大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
我们应当通过自主学习、参与学术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礼貌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 于戈兵。 — 战国 · 荀况 礼即理也。 — 宋· 朱熹
助人为乐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 — 春秋 · 孟子
善人者,人亦善之。
— — 春秋 · 管仲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 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唐· 白居易
爱护公物
2002年国庆节十天长假过后,天安门广场留 下了十几万口香糖的痕迹,平均每块方砖粘 有十几块口香糖,对此,环卫部们先后设计 了三套清洗方案,皆因怕损坏方砖而放弃, 最后仍然采用人工铲除的方法,上百环卫工 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口香糖痕迹清除。 吃口香糖本来是为了口腔文明,可是,天安 门广场却因此没有了“文明”。 你对此如何看待?
通缉令一:社会 公共生活中的 不文明行为
通缉令二:各类 非法经营、非法 占道行为 通缉令三:汽车维修 市场秩序混乱问题
通缉令四: 非法小广告
通缉令五: 旅游市 场秩序混乱
通缉令六: 环境脏乱问题
通缉令七: 户外广告、 公共设施残缺不全
五、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对此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 ,又没有及时修复 ,别人 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 ,这 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 , 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社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
破窗效应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 律、纪律、道德、法律
四、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 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案例:外国人的社会公德 (新加坡、朝鲜、韩国、瑞典 )
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何感想?
上海“通缉”社会公共生活 七大不文明现象
工作秩序 娱乐秩序
营业秩序
交通秩序
网络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 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北 欧小国芬兰列为全球最具年度竞争力国家,这是芬兰第三次名列 第一。作为一个气候寒冷、人口稀少、资源贫乏的小国,其竞争 力超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芬兰有着良好 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构和完善的公共秩序。
九、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治安管理处罚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 《环境保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2004年11月12日至11月19日,人民网共同进行了 公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调查.
七、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八、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强制 指引 评价
预测
法律规范 作用
教育
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 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中产阶级 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过 了一个礼拜后,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车子保持完好,而破损的那辆 车则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 这辆车仅仅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 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 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个文明 建设协调发展的典范。2005年,张家港再次入选 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也是入选城市(区)中唯一一 个县级城市。在这些城市,道路通畅,没有道路 通畅,没有占道经营的摊位、乱停乱放的自行车 和乱七八糟的街头小广告;公共场所听不到污言 秽语,看不到打架斗殴;街道上没有痰迹、烟头、 纸屑和其他垃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序的公 共生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 程度的重要尺度。
第九讲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杭州“5· 7”交通肇事案
受害人:谭卓
杭州“5· 7”交通肇事案
肇事者:胡斌
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 没有个人道 德,他们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对于一 个美好的世界来说,公民道德和个人道德是同样 必要的。
——罗素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请大家想一想: 人们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公共生活中,社会公共 生活包括哪些场所 范围? 人们之间又会形成什么关系或角色? 人们需要遵守什么行为规范?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 •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 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 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 泛。
•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保护环境
工业污染
垃圾
沙尘暴
废水
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 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 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 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遵纪守法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六、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防止“破窗”,防范未然。防止破窗的基本点在于维护人民的基本 权利,以免受到任意的侵害,维护其消极权利,并且需要政府积极创造 条件,做好公共服务,创造更多的积极权益。另外,就是各种及各级政 府权力必须科学、依法、民主行使,而不能成为破窗的直接实施者或间 接的怂恿者。 (2)及时“修窗”,防微杜渐。没有任何的窗户是破的,这是最好的。 但是任何社会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任何制度即使在本质上符合历 史发展的最终要求,在具体的发展阶段上都会有瑕疵。现实的关键是需 要有意愿、有能力、有方法找到问题并及时予以修补!
场所
角色
行为规范
出门上路------行人-------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乘车----------乘客-------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 去商场购物----顾客-------公平交易,买后付钱 去影剧院------观众-------不能大声喧哗、随意走动 开车 ----------司机------图书馆---------自习学生---课堂-----------学生-----飞机上----------旅客------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案例分析
大学生张某每逢周末,经常邀请老乡来寝室
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兴时常大喊大叫。
周围寝室同学无法正常休息,多次与他交涉无效, 张某认为这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你是怎样认为的?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 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