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全套课件-第三章-家庭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概论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引导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引 导作用,这种引导可能通过教育、宣 传、媒体等多种途径实现,它们对个 体和群体的行为选择产生积极或消极 的影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与规律
模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存在一 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可能表现为个体与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行为的集聚 与扩散、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社会工作概论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 环境PPT课件
目录
• 人类行为概述 •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 社会工作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的作用 • 案例分析
01
人类行为概述
人类行为的定义与特征
总结词
人类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思维、情感和行动,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和动态性等特征。
VS
规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些互动模式 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既包括 个体层面的心理与社会规律,也包括群体 和社会的演变规律。
04
社会工作在人类行为与 社会环境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对人类行为的干预与引导
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倡导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咨询、支持和资源 链接,帮助个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增强自我解 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生物学理论关注人类行为的生理基础,如遗传、大脑结构和功能等;心理学理论关注个体内部心理过 程和认知机制;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文化学理论则关注文化传统、价值观和 规范对个体行为的作用。这些理论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
人类行为的类型与层次
总结词
人类行为的类型包括本能行为、习惯行为、自觉行为 和创造行为;行为的层次包括本能层次、习俗层次、 理性层次和审美层次。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第三章:婴幼儿学习要点:• 1 如何看待人类的婴幼儿时期?• 2 婴幼儿生物生理成长的规律是什么?• 3 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如何看待婴幼儿周围的社会环境对婴幼儿的影响?案例分析:竞争激烈的大都市,6个月宝宝也不能闲着。

今天,沪上一家早教机构将率先推出一项6个月到2岁的幼儿学手语的培训项目,让还未学会用嘴讲话的上海宝宝先用手尝试聋哑人士的交流方式。

对于该价格不菲的另类教育培训项目,各方褒贬不一,有关专家则提醒事件背后的市民非理性的心态。

宝宝面对老师的手势反应不一:这是一天内早教机构的小学员正常的午餐时间,当孩子们正在进餐时,一名女老师开始手舞足蹈进行演示,她时而将手握成C形,五指聚拢,放在嘴边,表示“吃”;时而拇指抬起,其余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状,放在嘴边,做出“喝”的动作;最后又反复握紧、张开拳头,就像牧民挤奶的动作一样,表示“牛奶”。

伴随着眼前老师陌生的一举一动,在场年幼的宝宝们都莫衷一是,有的聚精会神地看着,有的伸出小手比画着,有的只是呵呵地笑着,还有的在妈妈的帮助下,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老师:能锻炼语言和认知能力“这是欧美现在最流行的育儿方式。

”推出宝宝手语的金宝贝教师蓝如雅介绍说,主办方计划在上海招收6至8个月到2岁的上海幼儿进行手语学习,全程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形式。

每阶段的培训分为6堂45分钟的短课,期间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上课,而每阶段的收费则会达到一千多元,后续学习将继续加收。

“学手语能锻炼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蓝如雅抛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即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学习手语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的平均IQ高出12个百分点。

手语除了能增强宝宝与成年人的沟通理解、加强亲子间的融洽关系外,还有效减缓了宝宝学会很多东西又不会说话表达时产生的挫败感,至于孩子长大后是否还记得多少手语并不重要。

家长:开发孩子潜力吸引人不过,对于商家的这一新培训项目,有些家长并不买账。

有家长明确表示,年幼的孩子话都不会讲,就贸然学习手语,会不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开口讲话?不过,也有许多家长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中的一些人坦言,商家以开发孩子认知潜力为卖点是吸引他们最重要的因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第三章胎儿期从今天开始,我们正是的要走完自己的一生,从受孕到老年直至死亡开始来了解我们人类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人从孕育到出生的这段时间,即胎儿期。

是个体发生的时期,也就是说,人丛受孕那一瞬间起,就始了成长和发育,就与社会环境产生了交互作用。

如开始是否准备怀孕、以外怀孕怎么办,是否做好爸爸妈妈的角色、人工流产带来的影响、孩子诞生给家庭的影响、单亲妈妈等等,无不和我们的社会环境相关联。

因此,我们从胎儿期开始,来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

第一节胎儿发展的阶段胎儿期的发育时间,如果从受孕时开始计算,约266天;如果从母亲最后一次经期来计算的话,大概有280天;如果按照每月28天来算的话,大概是10个月。

当然也有例外,如早产儿,在180天之后便可生产出来,一般来说,胎儿期经历三个阶段。

(一)胚芽期(0-2周)一个人源于一个单细胞。

即一个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体。

一旦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成功相遇并结合,形成合子。

也就是我们说的卵子受精的过程,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是发生在输卵管的1/3处。

一般她在休息24-36小时候才开始进行有规律的细胞分裂。

用4-5时间,受精卵游出输卵管进入子宫,这时,他已经发展成为大约有150个细胞大小的充满液体的球状物,被称为“胚泡”;到第七天左右,受精卵与子宫内壁相接触并附于其上,也就是着陆啦。

(为什么做人流多会造成不孕,降落不了)。

当然,受精卵如果降错位置,着陆到其他地方,即形成宫外孕,一般都是要做人流的。

大约在13-14天后,胚种中的胚胎圆盘开始分为不同的层,它们是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

中胚层:后来发展为肌肉、骨骼、血液排泄和循环系统。

内胚层:后来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

当受精卵完成着陆时,胚泡已经分裂出150个细胞,当次群细胞完全着床时,便成为胚胎。

(二)胚胎期(3—12周)胚胎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这时如果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损伤。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印象管理与偏见消除
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通过积极的印象管理,个体可以 减少偏见和误解,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归因理论概述:归因理论是指解释和 推断人们行为原因的过程。它包括内 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类型,内部归 因将行为原因归结于个体内部因素( 如能力、性格等),外部归因则将原 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如情境、他 人影响等)。
个体适应策略及心理机制
个体适应策略
包括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前者指个 体积极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 后者指个体在环境变化中保持原有行 为模式。
心理机制
包括认知调整、情感调节和行为改变 等,如通过改变对环境的认知评价、 调整情绪反应或改变行为习惯等方式 来适应环境变化。
组织适应策略及变革管理
组织适应策略
跨文化交流
包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文化差异和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等,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例如,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可能导致歧
视或偏见行为。
02
价值观与行为
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或行为的好坏、善恶、美丑等的评价标准和看法。
它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选择,使个体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价值观
相符的行为。
03
社会角色与行为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规
成员在群体中找到归属和认同 感,愿意为群体付出努力。
领导者作用
领导者的权威、魅力和组织协 调能力对群体凝聚力有重要影 响。
群体规模
适中的群体规模有利于成员间 的互动和沟通,增强凝聚力。
群体决策过程及优缺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 ppt课件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  ppt课件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ppt课件
1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胎儿期 第四章 婴儿期 第五章 幼儿期(学前期)


第六章 学龄期
第七章 青春期 第八章 成年早期 第九章 成年中期(中年期) ppt课件
以年龄为主线介绍 各生命历程阶段的 生物、心理、社会 发展特征及各层面 因素的影响和具体 作用方式。

我的心激起一阵阳光的涟漪 我立志一定好好继续努力 学好专业找个好工作 可以好好报答父母, 改变穷苦的命运 好好用自己的知识 来为社会为国家努力工作 认真做个受人尊重的人 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进入大学以后我怎么发现 大部分人不爱读书 每天晚上谈女孩子 哪个女孩子性感漂亮 和哪个女孩子****更爽 有钱的同学则大胆的找起女朋友来 大摇大摆的在学校旁边租房子同居 大家都爱玩电脑游戏 大家都嘲笑我是个土包子 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 于是我为了和同学打好关系 我也学会了玩电脑游戏 游戏比他们更厉害 我以后更乐衷于玩电脑了 我还自己用打工的钱以及借了部分钱 ppt课件
结婚后从下往上看
6
ppt课件
6

案例1:

2004年云南大学“2· 23凶杀 案”震惊全国,马家爵,一 个人们眼中的“好学生”、 父母眼里的“好儿子”一夜 之间变成A级通缉犯,流浪 了20多天后落网,杀人后的 第四个月,被指控蓄意杀人, 判刑伏法,被执行了死刑。

思考: 有哪些因素导致马加爵事件发生?


库少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韩晓燕,朱晨海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格致出版社 ;

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广义:行为是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 内部与外部的反应。
狭义:仅指外显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机械的刺激引起行为,B=f(S.A) B为行为,S为情境,A为前提变量(包括遗传、年龄和
经验等) 勒温: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B=f(P.E)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
需 要 内驱力
动机
行为
环境
需要的层次:(重点掌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认知需要 审美需要
低级的生理性 需要
高级的社会性 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由高到低分 为不同层次
•层次越低需求越 大
•低级需要先出现、 高级需要晚出现
•低级需要部分满 足后高级需要才 可能出现
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
(P·E),其中E代表(

【2010年真题】
A 行为
B 个体
C 群体
D 环境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
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
(P·E),其中E代表(

【2010年真题】
A 行为
B 个体
C 群体
D 环境
人类行为的类型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注意与前者区别)
生存需要:关系到机体生存(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与安全需要) 关系需要:通过社会交往满足(相当于马斯洛的归属与爱和一部分
尊重的需要) 成长需要:通过开拓个人潜力和才能获得满足(相当于马斯洛的自
我实现和尊重的需要)
特点:
不强调需要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只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产生影响 较高层次的需要受挫会使个体退而求其次 某种需要在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可能不会减弱,可能会增强

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3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一)、人类需要含义—需要是人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二)、人类需要的层次1、需要层次论: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

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后低级需要仍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

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高级需要是人特有的(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一是归属的需要;二是友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内部尊重(自尊);外部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2、ERG理论:阿尔德弗尔1969提出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当得到满足,可能会追求更高层次,也可能没有上升趋势,当较高需要受挫后可能会降求其次;认为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烈强度不仅不减弱,还可能增强,这与马斯洛理论最大不同(1)、生存的需要:关系人的肌体存在或生存(2、)关系的需要: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3)、成长的需要: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3、莫瑞的需要理论(1)、需要的特点和作用①、需要与需要之间的关联②、需要作为力能够影响并组织个人的知觉思维意向以及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③、需要永远作为力推动着活动,是个性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④、需要有不同的发展阶段(2)、需要的分类①、第一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包括食物、水、排泄、性、避免伤害②、第二需要:也称心因性需要,包括: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需要和影响学生操作水平的需要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莫瑞认为心因性需要是通过童年的经验获得的,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是由个人的内部活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三)、需要类型1、按起源:生物性需要: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社会性需要:对工作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实现理想的需要2、从对象角度:物质需要:个体对物的需要,包括生理性和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对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3、间接需要:概括、抽象的需要,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直接需要:指随着间接需要产生而产生的具体需要,如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上大学的需要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一)、人类行为含义人类行为:也称人的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WORD版

绪论一、人(一)人是什么生理:身体的机能,身高、体重等(二)社会环境指有影响人类行为的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系统(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社会环境0岁生命结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注的是社会环境中个体的行为变化与成长过程二、人的成长/发展(一)成长贯彻个体一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系统(生理、心理)变化(二)成长的阶段1.儿童期:胎儿期(怀孕到出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7-11、12岁)2.青春期: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8岁3.成年期:早期(18-35岁)中期(35-60岁)晚期(60岁以上)(三)成长的特征1.成长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2.成长的影响是互逆、双向的3.成长反映文化差异4.成长存在个体差异5.成长的动态与不平衡6.成长的累积与循环7.成长的连续与阶段性8.成长的始终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五)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七)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八)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第二章人类行为理论基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流派(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五)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理论)(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七)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八)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第一节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的人格发展理论一、人格的根本动力---- 人的本能、冲动1、本能论与性欲论:*生之本能:食、性、爱欲=> 爱神(Eros)*死之本能:冲突、攻击性、死亡=> 死神(Thanatos)2、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二、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1、无意识(潜意识)A.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全套课件-第三章-家庭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全套课件-第三章-家庭
• 2.家庭关系以婚姻和血缘为发生依据;
• 3.家庭关系具有明显的代际性;
• 4. 家庭关系贯彻人的一生
• 5. 家庭关系的亲密性、一体性
• 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最基本的是家庭人 数和家庭的结构类型。
• 在家庭关系中,存在普遍而且影响深重的 主要有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
• 一、夫妻关系
第一节 家庭概述
一、家庭的定义
• 在试图回答“什么是家庭”这个问题上, 社会学家重点指出三大功能:结婚、生子、 建立亲属关系。 • 本书的定义是: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 或者以法律领养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单 位,同时,家庭成员还应当有共同的生活。
二、家庭的社会特征
• • • • 家庭具有历史性 家庭是一个社会体系 家庭是一个社会群体。 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新的婚姻关系重建 维护老的及年幼的亲属关系 因应丧偶及独处 亲近家人及适应老年生活 适应退休生活
• 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一个基本思想: 家庭是由人组成的,人有生命周期,家庭同样 也应该有生命周期。另一个基本思想是:家庭 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包括生理
需求、文化规范、人的愿望和价值观。家庭的
空巢期(从第一个子女到最 后一个子女陆续离家出走)
妻子-母亲-祖母 丈夫-父亲-祖父 女儿-姊妹-姨姑 儿子-兄弟-舅伯叔
妻子-母亲-祖母 丈夫-父亲-祖父 寡妇-鳏夫 妻子-母亲-祖母 丈夫-父亲-祖父
成年子女离家就业、上学、另成新家等 维护支持性家庭关系
中年父母期(空巢到退休) 老年家庭成员(退休到双亲 死亡)
五、家庭功能
• 1.家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 文化是人类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创造 活动的结晶,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会产生文化。家庭是 人们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文化 生产的最基本的单位,或者说家庭是文化存在的首要场所。 • 就大概念而言,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家庭的体现。 小而言之,家庭文化是家庭自身创造的结果。家庭文化一 方面产生于家庭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它可以使大家共同 演绎、复制文化;另一方面产生于家庭成员的文化差异 (它主要不是文化水平的差异而是文化方向、知识类别的 差异),它可以促使家庭成员运用不同的知识创造新的家 庭文化。

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

第四节 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的意义
4)实现通过社会行动的方式,执行或利用政策、 服务和资源,提高社会和经济公正性目标。
5)实现运用研究、知识和技能,促进社会工作实 务的发展目标。
6)实现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 目标。
二、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意义 有助于完善我们社会工作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节 人类估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社 会指标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社区印象法, 量表评估法。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的涵义 1)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
然因素的总和,即自然界。 2)自然环境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生存环境
第四节 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的意义
三、对中国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工作的意义
1、学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可以帮助社 会工作者更好地开展个案工作。
2、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小组工作 。
3、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开展社区工作 。
4、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推动中国福利 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的 理论视角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4、关于防御机制的学说 因为人会产生焦虑,才会有防御机制 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归之于某一 外部对象,在别人身上看到实际上存在于自己潜意识中 的那些不能被接受的情感或倾向。 固着:在正常情况下,心理是以连续的方式经过各个不 同阶段发展的。个体面对下一步发展会引起强烈焦虑时 ,自我会停留在当前比较舒适的状态。 退化:当通过某个发展阶段后,如果遇到紧张和焦虑个 体还可能恢复到早期的阶段。
6)社会冲突的直接原因:人们争夺同一件东西而发 生口角、拳斗等 基本原因:社会不平等。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级优秀课件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级优秀课件
(1)基本需要:身体健康和自主 (2)中介需要: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
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根据起源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根据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根据需要的迫切性: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一)人类行为的含义(p56)
改革开放后,中围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价值观念 多元化,行为方式多样化。但是,尊老爱幼仍被视为 美德,不孝敬老人仍为世人所谴责。这体现了社会环 境的()。 A.多样性 B.滞后性 C.动态性 D.稳定 性
【答案】D。本题考核的是社会环境的特点。社会环 境体现为静态和动态的相对统一一方面社会环境是相 对稳定的,如文化代表了社会共同的价值观与意义体 系,超越了一定时空其他如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学 校家庭单位,对个体而言都是相对稳定的存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3)行为适应性标准 (4)个体主观体验
(三)人类行为的特点(p58)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发展性 (4)可控性 (5)整合性
(四)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
第二节 社会环境(p58)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P54)
1. 马斯洛(Abraham H.Maslow)的需要层次论(20C50‘s)
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的递进顺序分为若干层次,层次越底的需 要,其强度越大;层次越高的需要,其强度越弱。只有当较低层次 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广义:内外部反应 狭义:外显行为 行为主义者:S—R 新行为主义者考托尔曼:B=f(S.A),B是行为变量,S是情境变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PPT资料优选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PPT资料优选版

* 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 社会科
*
学文献出版社,2003. P2
5
案例
广西籍青年黎泽金原先在温州市瓯海区一家塑料加工厂务工, 因嫌工资低,要求老板加工资未果,便提出结工资离厂,但老 板答复等找到人接替他的工作后再说。
今年7月初,黎泽金不等结清工资,就离开了塑料厂。此后, 黎多次向老板讨要工资,老板均以种种理由予以推拖。同月17 日傍晚,黎在加油站购买了10元钱的柴油,并将柴油装入盛有 水的塑料桶里,之后,携带该塑料桶和一把菜刀及打火机到塑 料厂要求结算工资。老板当时不在厂里,黎泽金便叫管理人员 打 给老板。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概念界定
适应较好
适应不良
文化人类学取向:强调文化模式对行为的影响
此后,黎多次向老板讨要工资,老板均以种种理由予以推拖。
个体主观感受
正常
异常
* 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 社会科
*
学文献出版社,2003. P4
12
人类行为的分期*
序号 分期 1 胎儿期 2 婴幼儿期 3 学龄前期 4 青春前期 5 青少年期 6 成年前期 7 成年期 8 老年期
课程目录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
二.人类行为理论
三.家庭
四.胎儿发展与社会环境
五.婴幼儿行为与社会环境
六.学龄前期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
七.学龄期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
八.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
1
第一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
*
2
目录
I.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概念界定 II.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整合
案例
• 2004年云南大学“2·23凶杀案”震惊全国, 马家爵,一个人们眼中的“好学生”、父 母眼里的“好儿子”一夜之间变成A级通缉 犯,流浪了20多天后落网,杀人后的第四 个月,被指控蓄意杀人,判刑伏法,被执 行了死刑。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

新皮亚杰主义
(1)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2)新皮亚杰理论学派 (3)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
主要特点:
首先,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 其次,重视心理学应用的研究。 第三,扩大儿童心理的研究领域。 最后,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
五、道德发展阶段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
(3)心理状况
– 视觉 – 听觉 – 嗅觉 – 味觉 – 触觉 – 动觉
(4)社会性表现
– 模仿 – 情绪 – 身体运动
2、周岁内婴儿的生理发展
– 身长、体重、脑重和头围 – 语言和动作 – 新陈代谢 – 消化、呼吸和免疫能力
3、1-3岁幼儿的生理发展
– 身高、体重、脑重和头围 – 大脑机能 – 语言和动作 – 新陈代谢 – 免疫能力
2、婴幼儿的社会行为系统
– 依恋行为子系统 – 惧怕——警觉行为子系统 – 交往行为子系统 – 探究行为子系统
3、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具有独立行动的愿望和信心 –能表达自己的主张 –出现了自尊心
七、婴幼儿期的行为问题 及其矫治
影响胎儿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1、母亲的身体状况 2、母亲的情绪状况 3、环境污染
第四章 婴幼儿期的发展
婴幼儿期(0-3岁),是个体与社 会环境产生互动的关键时期。
学习动作 发展语言 便溺训练 发展认知
一、婴幼儿期的生理发展
1、新生儿的生理发展
(1)一般特征
呼吸 循环 消化 排泄 体温 皮肤
(2)神经反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1)发生认识论的结构及其动态过程
图式(schema)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平衡(equilibr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