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地质科研机构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2022年8月30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选择了前往XX地质科研机构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实地工作了解和学习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二是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三是提高与他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该科研机构的野外地质调查项目。
具体内容包括地质地貌观测与研究、采样测试与分析、地理测量与制图等。
地质地貌观测与研究是我们实习的首要任务。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对实习地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我们使用地质工具,例如锤子、镐、测量仪器等,对地表的岩石、矿物、断层与古地理等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同时还要对地表的形成历史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采样测试与分析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地质情况。
我们在进行了地质地貌观测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地点进行采样和测试。
我们使用工具采集地质样品,如测量岩石的密度、磁性、强度等。
通过对样品的测试与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更多地质情况,为后续的地质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地理测量与制图是我们实习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地理测量,在实地进行距离、角度等测量,然后利用制图软件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制图。
通过地理测量与制图,我们能够制定出详细的地质地貌图,为后续的地理环境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这次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地质调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和技术,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这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意识到实践对理论知识的补充作用。
通过在野外地质调查中的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地质学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例如,通过观察和测试,我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岩石的成因和演化过程等。
采矿工程煤矿地质实习指导书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一)、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从单一的地层、岩石、构造教学路线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1. 学会地质野外记录。
2. 进一步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 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1)岩矿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标本的采集,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
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的观察: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编录及初步鉴定,在地层中产出特点的观察与记录。
(4)褶皱、断裂等各种基本构造现象的识别与确定,构造在空间的变化及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按以下几方面完成地质调查报告编写任务:以前言、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资源、地质发展史、结束语等。
三、实习区概况1、大同煤田位置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0′-113°15′,北纬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五个县市.形状近似椭圆。
长轴方向为NE-SW(北东-南西),总面积为1827km2。
聚煤盆地整体呈似长方形,四周群山包围,西面有西石山脉,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涛山,东南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东北部以青磁窑断层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
其中C-P煤系面积为1739km2,J系面积为772km2,两煤系重叠面积为684km2,为双系煤田。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要求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
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
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 实习时间及地点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即可进行野外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为陆水水利枢纽(湖北省赤壁市)。
三、 实习内容⒈枢纽附近自然经济地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其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所在位置;⒉主坝坝址区地层岩性、河谷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⒊8号副坝地层岩性、河谷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⒋野外地质工作方法⑴地质测绘观察路线、地质点的布置,地质、地貌点的描述、水文地质点的描述、地质点的填图和编绘。
⑵裂隙统计裂隙统计面积的选择、裂隙产状的测量、裂隙统计的野外记录和描述。
⑶风化岩石的垂直分带风化岩石外表特征的观察描述、风化岩石的分带。
⑷边坡稳定性观察边坡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岩性、风化情况、结构面发育情况、水文地质特征、滑动面、切割面的分析判断、结构面产状要素的测量。
⑸实测地质剖面图剖面线及测点的布置、剖面地形的测量、地质条件的观测记录。
⒌内业整理外业资料的整编方法与要求、图件的编绘、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方法。
四、 实习路线⒈自凤凰山北端起,经铁路采石场剖面到龟山,往上至凤凰山西南,经麻土坡到京广铁路。
⒉自107国道铁山起,经赤壁一中,过陆水二桥,沿河岸至市血防医院,止于陆水一桥。
⒊自茶庵岭起,经啤酒厂到陆水风景区管理局,过8号副坝、油脂厂止于竹山程家附近。
⒋主坝、3号副坝至2号副坝(非常溢洪道),止于建行干休所。
⒌自1号副坝北干渠渠首,经清泉村沿北干渠至京广线渡槽处。
土工试验指导书
土工试验指导书Ⅰ、总的指导一、土工试验是“土力学地基与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内容主要是测定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
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试验操作规程,有依可循。
本指导书结合课程和生产上的一般要求介绍几个主要的试验方法。
通过学习和试验能初步掌握土工试验的基本原理及操作基本技术,初步学会整理分析试验数据的方法,巩固课程中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能提出在一般建筑工程中应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的要求。
Ⅱ、探坑取样实习一、目的在进行地基勘察或土料调查时,除用钻探方法外,在一定条件下探深不很深时可用开挖探坑的方法来了解土层的分布规律和各个土层的工程性质。
根据需要,可从探坑中采取原状或扰动的土样,送往试验室进行土的各项指标的测定。
二、原理工程地质的勘察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
本次实习,只能简单要求我们一般地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并能掌握一般简单的取样方法,同时按照“总的指导”要求的试验内容进行各项指标的试验,并提出试验报告。
三、工具及设备(一)铁锹、镐、削土刀(二)土样筒(一般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三)封蜡设备、布条或胶布。
四、操作程序(一)选好地点,用铁锹挖约1.2×0.8平方米的坑至原生土层,整平底面。
(二)选便于操作的位置,用土样筒盖子印出轮廓线,沿印线掘深槽至比土样筒略高,同时用削土刀细心地削成比土样筒直径略小,比土样筒略高的土柱。
(三)用手抓住土样筒,自土柱上端徐徐下压至土柱与土样筒上端齐平时,加盖并记号。
扶住土样筒,从土底处切出土样及筒,倒置削平其下端,加盖。
立即取布条浸入溶蜡取出沿土样筒的缝隙及盖的缝隙封密,短时间保存亦可用宽胶带贴封,见图1-1。
(四)按土样标签的内容填好标签,浸蜡贴于土样筒的上端盖子上。
(五)重复(一)至(四)各条步骤取原状土样二个,同时装一筒扰动的土样,送往试验室备用。
(六)若是工程上勘察,可挖掘至勘察深度(一般可探深10 米左右)Ⅲ、含水量试验一、目的:在于测定土的含水量,与其他试验配合,从而计算土的干容重、稠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并借以计算地基土的计算强度。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
目录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 (2)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 (3)三、野外实习路线 (21)四、实习安排与要求 (26)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矿物与岩石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引言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400米,如钟山、孔山、九华山、华仑山、栖霞山、宝华山等。
这里地层山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常,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成岩类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其中许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从进行低年级地质认识实习的要求出发,将南京地区的地质情况作一介绍,供教学之参考。
(一)地层南京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宁镇地层小区。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专业年级姓名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教研室编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与认识1、实验的目的、要求岩石是矿物集合体。
认识造岩矿物的目的在于识别工程中常见的各种岩石,并为今后学习其他章节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要求如下:(1)通过对造岩矿物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单晶、聚晶)、晶面条纹、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碳酸盐类矿物的“盐酸反应”等主要特征。
(2)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3)熟练地掌握几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2、实习的准备工作实习前认真预习教材的相关内容。
检查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条痕板、稀盐酸等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习内容(1)矿物特性的观察;1)矿物单体形态的观察。
六方双锥(或六方柱)一石英(水晶);菱面体一方解石;菱形多面体一石榴子石;长柱体一红柱石;长柱状或纤维状一普通角闪石;短柱状一普通辉石;板状一板状石膏、长石;片状一云母。
2)矿物集合体形态的观察。
晶簇状一石英晶簇;粒状一橄榄石;致密状一黄铜矿;鳞片状一绿泥石;纤维状一石棉、(纤维)石膏;放射状一阳起石、红柱石;结核状一(鲕状、豆状、肾状)赤铁矿;土状一高岭土、蒙脱土。
3)晶面条纹的观察。
有些晶体的晶面具条纹状,如:黄铁矿三个方向的晶面条纹彼此垂直;斜长石的晶纹相互平行;有的石英具横向晶纹。
4)光学性质的观察矿物的颜色白色—方解石、石英;深绿色—橄榄石;铜黄色—黄铜矿;褐色—褐铁矿;铁红色—赤铁矿。
矿的的条痕观察方解石、角闪石、斜长石、橄榄石的条痕。
观察对比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矿物的条痕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矿物的光泽拿到标本,对着光线,看其反射光线的性质来确定它属于哪种光泽。
黄铁矿、黄铜矿—金属光泽;赤铁矿—半金属光泽;石英(晶面)—玻璃光泽;叶腊石、蛇纹石—腊状光泽;滑石、石英(断面)—油脂光泽;高岭土—土状光泽;石棉、(纤维)石膏—丝绢光泽;白云母、冰洲石(透明方解石)—珍珠光泽。
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作业指导书
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作业指导书1000字一、前言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首先需要重视实地作业,在野外实地进行测绘与调查是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重点。
而这时候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作业指导把握则显得格外重要。
下面本人针对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作业指导进行简要阐述。
二、作业前准备1.对野外作业区域先做基础探测调查,尽可能搜集第一手资料。
2.详细了解野外作业区域地质情况,特别是地层岩性、构造等情况,有利于后期实地测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充分了解实地测绘设备的类型、测量精度、使用方法以及可以使用的测量通道等,有利于后期指导实地测绘作业。
三、实地测绘与调查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是常常需要正反复复的测量与调查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始前做好规划与准备,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周密的思考,使得工作高效、准确、可靠。
1.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作业,尽量选择阳光明媚、风力较小的天气条件。
2.各项设备的调试操作:设备调试操作包括设备的拆卸、组装、校准和荧光盘等相关参数的配置等。
3.各项数据记录:测量数据记录需包括日期、时刻、地点以及各个数据参数信息如坐标、距离、角度、高程等等,可以采用纸质记录或者制定合适的电子记录表格。
4.野外测绘与野外调查的实施:不同的地质条件设定了野外测绘与野外调查的不同流程,比如在地质构造欠缺的破碎岩层中,实地测量可通过尺度、钻孔测量等方式实施,而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层中,应采用相应的对应技术、测量仪器与设备,如现场平面定位测量等等。
5.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测绘完成后,相关的数据需要整理收集,按照标准规范输出出来,这样有助于我们对工程的理解和分析,使得结果更加清晰和精确。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在实施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时,需特别注意考虑到安全操作上的问题,下面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要在合法或者已经获得相关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2.在实地测绘和调查时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意外发生,预防意外事故要从小处入手,警示自己不要踩到伤柿子。
地质实习指导书
地质实习指导书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用于土木工程20xx级)一、实习目的及要求1.土木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进行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是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有效地强化理论教学效果,提高同学们对工程地质基础知识、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不良地质现象及处理的感性认识。
2.要求同学们认真对待此次实习,服从安排,统一行动,认真作好实习笔记,多看、多问、多思,实习完后一周提交《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日记》及《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3.每位同学须带笔记本、笔;有照相机的同学最好带相机。
4.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加本次工程地质野外实习,不得无故缺席。
5.本次实习记1个学分,野外实习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实习日志及实习成果报告各占30%,实习期间表现占40%。
二、实习内容观察点1:岳阳市体育馆西侧金鹗山隧道工程人工开挖剖面实习 1. 地层及岩性、岩层层理、节理的观察;2. 高陡边坡的坡度、台阶设置情况;高陡边坡顺岩层面的崩坍、滑坡现象观察; 3.隧道位置的选择与岩性、岩层走向的关系观察; 4.风化壳的认识。
观察点2:郭镇岳兴公路沿线(岳阳职院至茅栗铺)1.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的认识;2.断层的形成机理,断层面、断层破碎带、断层裂隙、断层劈理、断层破碎带及裂隙充填的石英脉、断层伴随的牵引现象,如断层面形成的弯曲现象等;3. 褶皱的认识及其形成机理。
4. 风化壳的认识。
观察点3:岳阳市南湖广场岳洲帝苑勘察现场实习 1.认识不同型号的钻机、钻进方法、钻探操作过程 2.了解野外钻探岩性记录内容 3.现场认识钻探孔的布置 4.认识现场原位测试三、概念提示褶皱构造:层状岩层呈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构造称褶皱构造,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上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之一。
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褶曲,是岩层的一个弯曲,其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
背斜在外形上是一个中部向上拱起来的弯曲;向斜是一个中部向下坳陷的弯曲。
地质实习指导书
地质实习指导书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2 0 1 0年9月地质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地质野外实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巩固和验证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搜集野外地质资料的能力,增加感性认识,初步建立正确的地质思维。
本次野外实习,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简单地质工具(放大镜、罗盘等),在野外独立鉴别三大岩类,并给予正确描述。
利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识别地质构造;要求学生认真记录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及时进行整理,独立撰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时间1、三大类岩石野外鉴别的基本方法,认识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及岩石类型。
2、常见地质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断层)的野外识别,通过对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了解其形成过程,简要分析其对矿产形成及开采的影响。
3、认识不良地质现象并提出治理措施。
4、学习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5、地质野外实习时间为2周,以野外观察为主,如因天气等原因不能外出时,进行室内讲座和观看录像。
三、出队前的准备工作(1) 实习动员,安全教育。
(2) 划分实习小组,领取罗盘、地质锤等实习用品。
(3) 准备记录本等备品。
四、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1.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1)熟悉地质罗盘仪的结构及各部件的功能圆盘式罗盘,由磁针、刻度盘、瞄准器、水准器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如下:磁针:用来指示南北方向。
刻度盘:用来读方位角。
图1 罗盘的结构半圆刻度盘:用来读倾斜角和坡度角。
长瞄准器和小瞄准器:在测量方位角时,用来瞄准所测物体,使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反光镜、椭圆孔和中线:反光镜起映像的作用,椭圆孔和中线用来透过视线瞄准被测物体。
圆水准器和长水准器:前者用来保持罗盘水平;后者用于指示测斜器保持铅直位置。
制动螟丝:起固定磁针的作用,以保护顶针,减少磨损。
磁偏角校正螺丝:用来转动圆刻度盘,校正磁偏角。
(2)罗盘的作用在野外工作中罗盘常起到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①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绪论一、地质测量与工程地质测绘实习的意义作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理论基础和从事野外地质工作技能的素质。
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更好地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的专业课程,并在今后从事勘查技术与工程的工作中能正确使用勘查技术,合理布置勘查工程,取得最佳的勘查效果。
因此,按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在该专业二年级开展地质测量与工程地质测绘实践教学,对于深化已学过的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课程内容,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能力的培养,为新学年各门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都是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地学类专业学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野外教学实习,可以培养同学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对艰苦生活、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激发同学们从事地质工作的热情。
二、实习内容1.地质测量地质测量工作是地质调查、开展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中的基本方法。
属于基础地质工作。
其方法是通过对地表出露的地质现象观察和标测方式,确定测区内各类岩石、土的岩性,成份,成因、地层单位,时代与层序;查明区内地质构造类型与分布规律,研究地质演化规律,并给予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评价,调查区内地形地貌形态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将各项地质要素用不同的花纹、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在地形图上。
地质测量工作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工区已有地质资料,在分析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拟定踏勘计划。
第二阶段:开展野外地质踏勘,在工区内通过选定的若干条有代表性的踏勘路线,了解区内地质、地形特征,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地质术语,统一岩石定名和地层划分标准,统一工作方法,选定详细工作的实测地质剖面。
第三阶段:实测地质剖面测量,通过实地测量地形剖面,标定出剖面上各类岩石的岩性、位置、产状、层序、接触关系、厚度及含矿性质;确定地质构造性质和地貌特征。
在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和综合柱图的基础上,建立本区的层序系统和确定地质填图单位。
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作业指导书
野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作业指导书1.1岩土工程勘察中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基本要求岩土工程勘察中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宜在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
并符合下列要求:A、对岩石出露或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对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
B、在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搜集资料,宜包括航空相片、卫星相片的解释结果。
C、在详细勘察阶段可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作补充调查。
D、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范围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一般包括场地及附近地段。
E、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测绘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可选用1:5000~1:50000;初步勘察阶段可选用1:2000~1:10000;详细勘察阶段可选用1:500~1:2000。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
b、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滑坡、断层、软弱夹层、洞穴等),必要时可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
c、建筑地段的地质界线、地质点测绘精度在图上的误差不应超过3mm,其他地段不应超过5mm。
1.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工作方法1.2.1观察点、线的布置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密度和定位应满足下列要求:A、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标准层位和每个地质单元体应有地质观测点。
B、地质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成图比例尺及工程特点等确定,并应具代表性。
C、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和人工露头,当露头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工作。
D、地质观测点的定位应根据精度要求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选用目测法、半仪器法和仪器法。
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软弱夹层、地下水露头、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等特殊地质观测点,宜用仪器法定位。
1.2.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A、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地貌单元形成过程及共与地层、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
B、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
实习方法与实习指导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中北大学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实习目的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属教学实习性质,是工程地质教学的三个环节:理论课、室内实验课和野外实习课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
此外,走出校门在野外或土木工程现场进行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实习要求为了保证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实习效果,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排除干扰,专心听讲。
当指导老师在实习现场(特别在工地上、途径城镇区或公路旁)讲解时,学生要克服外界干扰,集中精神,用心听讲,明确各地质点的主要观察内容和要求。
(2)做到“五勤”。
即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索。
在各个实习点,应有重点地详细观察与描述,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场实际联系起来,做好文字记录与地质描述,并注意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野外工作。
(3)熟练操作地质罗盘。
了解地质罗盘的结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能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地质界面的产状要素,在实习中反复操作和使用,达到运用自如,并把它作为技能要求,列入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4)勤于思考,积极参加现场讨论。
(5)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整理野外纪录。
野外纪录是学生编写实习报告的重要依据,其完整程度和充实与否,直接影响实习报告的编写和报告质量的高低,学生实习纪录可随时让教师抽查,该项也是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6)实习结束时,每人应按时递交一份自编的实习报告(报告书编写要求见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报告作为学生实习的业务总结,也是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工程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习》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actice课程编号:课程周数: 1 学分:1适用对象:大纲主撰人:唐春大纲审核人:一、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教学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工程地质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学生获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将所学到的水利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结合起来,初步掌握从工程地质条件角度选择水利工程建筑区的方法。
(二)本实习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是:1、野外工程地质实习工作方法的了解、认识和分析(1)了解野外地质实习的工作方法及基本技能;(2)掌握罗盘的使用及地形图的判读。
2、常见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1)掌握矿物物理特征的鉴定方法;(2)掌握常见的三大类岩石,能用肉眼进行鉴定和描述;(3) 对碎屑岩能进行初步定名。
3、各种地质构造的识别与描述(1)掌握各种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的野外识别;(2)掌握褶皱构造的野外识别标志、野外描述和判定方法;(3)掌握断裂构造的野外识别标志、野外描述和判定方法。
4、水文地质与典型自然地质现象的认识(1)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如滑坡、岩溶、泥石流等;(2)掌握地下水的补给、运动、排泄规律二、实践教学指导书实习采用南昌工程学院地质实验室编制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作业与实习指导书》.主要的参考资料有:(1)崔冠英,水利工程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 孔宪立、石振明,工程地质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陈南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戚筱俊、张元欣,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习、作业指导书(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四、其他必要的说明(1)实践课程总学时、总学分:实习1周,学分1(2)实践时间:第四学期(3)实践地点(校内或校外或实践基地具体名称,并注明集中或分散):江山实习基地、玉山七一水库实习基地、峡江水利枢纽实习基地;集中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1.1 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单位是某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公司,专注于工程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工程地质团队,承接了多个重要工程项目的地质调查与评估工作。
1.2 实习目的本次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工程地质调查的一般流程和常用方法,了解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提高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习内容2.1 实习地点本次实习主要在某市郊区进行,实习地点包括工地现场以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
2.2 实习时间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1日至6月30日,共计30天。
2.3 实习任务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实习老师指导。
实习任务主要包括:1.地质勘察方法的学习:包括地质钻探、地质雷达勘测、地震勘测等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2.地质灾害预防与评估:学习地质灾害的成因、预测和评估方法,了解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3.工程地质报告的编写:根据实习中所掌握的数据和资料,编写工程地质报告。
三、实习总结3.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了解了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实践中,学到了丰富的实用技能,提高了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我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2 实习不足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无法深入研究一些复杂的地质问题。
另外,由于实习地点的一些特殊条件,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无法亲身体验,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3.3 实习建议针对实习不足的问题,我建议在后续的实习中,应增加实地考察和操作的时间,以更好地掌握各种地质勘察方法和技巧。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四、参考资料1.黄田. 工程地质学[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2.王志华, 刘淼.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M].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5.注意:本文档为Markdown格式,用于结合代码版本控制工具进行文档管理和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指导书目录第一章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一、实习目的及任务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三、湖山地区地质概况介绍(一)地形地貌(二)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三)地质构造简介(四)地下水现象(五)阳山碑材(六)汤山猿人洞第二章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野外实习一、实习目的及任务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三、瓜埠山地质概况介绍第三章南京地质博物馆简介一、博物馆老馆二、博物馆新馆第一章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观察沉积岩地区岩溶地貌现象。
2、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地层、岩性及古生物化石。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认识褶皱构造现象和断层构造。
4、观察地下水现象。
5、学会使用罗盘,包括:测量岩层的产状,并学会在地形图上定点。
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路线1、火石峰山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火石峰北坡废弃采石场主要观察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的岩性及古生物化石。
观察孔山背斜在火石峰出露的特征。
学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2、火石峰山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中国水泥厂采石场主要观察石炭系下统的地层特征。
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3、棒锤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面主要观察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群下部地层、岩性等。
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路线4、明文化村→大石碑→汤山雷公山猿人洞在明文化村古代废弃的采石场中,观察二叠系栖霞组地层中岩性、化石特征。
考察大石碑断层,寻找该断层存在的证据,判断该断层的性质。
在汤山雷公山猿人洞中,考察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发育的溶洞特征,观察洞内的钟乳石特征。
在葫芦洞中考察第四系更新统堆积层特征,观察南京汤山古人类——南京直立人化石(牙齿1枚、头盖骨2件)。
三、湖山地区地质概况介绍(一)地形地貌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28km,自南京有汽车直通汤山镇、湖山等地,交通方便。
本区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NEE,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
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m,包括排山、棒锤山。
谷地1:北侧湖山谷地是二叠系龙潭煤系地层经过地表水侵蚀形成,该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第二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有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
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m,主要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m。
谷地2:南侧谷地是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地层被剥蚀而成(老宁杭公路)。
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海拔292.3m。
泉水:孔山北坡山脚下,有孔山寺泉;棒锤山泉,均为上升泉。
(二)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宁镇地区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
本次实习穿越路线区域出露的地层见表1:表1 汤山镇湖山地区地层一览表下面由老至新依次介绍如下:1、泥盆系(D)(1)中下统:茅山组(D1+2m)在孔山北侧采石公路东端有出露,厚约20m左右。
岩性:为紫红色间夹灰黄色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砂岩呈中厚层状,沿层面常见白云母片。
岩石原生色(新鲜色)为灰黄、或者灰白色,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而呈现紫红色。
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群地层呈整合接触。
(2)上统:五通组(D3w)岩石坚硬,常构成高山之顶,露头好。
假整合于茅山组地层之上,接触面略显受侵蚀之痕迹,局部见到细的砾石,砾石成份为茅山组砂岩。
五通组厚约150m,可分四部分:底部:灰白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
石英砾岩有三层以上,砾石成份:白色石英、黑色燧石等,呈滚圆或半滚圆状,砾径在1~3cm为主,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
下部: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夹有粉砂岩薄层。
砂岩中石英含量可达95%以上,为硅质胶结。
具有缝合线构造,具有单斜层理。
上部: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有较多的灰白色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有扁豆体状薄层赤铁矿。
顶部: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非常发育,根据此能准确判断层面。
化石:在灰黄色砂岩中见到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亚鳞木等。
2、石炭系(C)分下、中、上统(1)下统(C1):C1分四组①金陵组(C1j)厚度:6m岩性: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生物碎屑主要是:海百合及腕足类碎片,含有有机质及泥质成分较高,击之有臭味,底部有一层铁质粉砂岩与D3w接触。
化石:多,盛产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石燕类化石,金陵穹房贝等。
与下伏五通组(D3w)呈假整合接触。
②高骊山组(C1g)厚度:36m假整合于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面有受过侵蚀之痕迹,侵蚀面起伏不平,因受过氧化,颜色发红,面上有Fe Mn质薄层堆积。
下部: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有褐色泥质生物屑微晶灰岩透镜体,见有腕足类化石碎片。
中部:灰黄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有数层灰紫色、灰绿色、灰色页岩。
(杂色页岩)上部:灰白色、灰绿色、紫红色及灰黑色粘土质及粉砂质页岩,夹有少量薄层砂岩。
③和州组(C1h)与下伏高骊山组(C1g)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5m,出露少,零星分布。
岩性:灰黄色泥质及白云质微晶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
化石少,有:袁氏珊瑚、贵州珊瑚、巨长身贝等。
④老虎洞组(C1l)与下伏和州组(C1h)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6m岩性:为灰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致密,坚硬,遇到HCl 仅微弱气泡。
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
含有灰黑色、灰白色、肉红色之燧石结核,成透镜体或团块状,透镜状燧石结核的伸长方向与层面平行,可判断层面。
化石:不规则石柱珊瑚(2)中统(C2):黄龙组(C2h)与下伏老虎洞组(C1l)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55m底部:白云岩砾块组成的砾岩,砾块半棱角、半滚圆状到不规则状,直径3~5cm为主,由方解石胶结。
下部:白色微晶灰岩,斑块巨粒结晶灰岩,晶粒可达0.1~1cm。
厚度约5m。
主体部分:灰白色略显肉红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厚层到块状,层理不清,仅能根据缝合线来判断其产状。
化石:小蜓、莫斯科唱贝等。
(3)上统(C3):船山组(C3c)与下伏黄龙组(C2h)为假整合接触,黄龙组顶面受到侵蚀,起伏不平,并受到氧化颜色发红。
厚度约40m岩性: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互层的厚层生物屑灰岩、微晶灰岩。
具有缝合线构造,可判断层面。
中部及上部产有核形石,为圆球形,似豆粒大小,色灰白,既见于深灰色灰岩中,也见于浅灰色灰岩中,是藻类生物(葛万藻)聚集而成的。
核形石是识别船山组地层的重要标志。
顶部有一层极海百合茎的生物碎屑灰岩。
化石:麦粒蜓、球希瓦格蜓。
3、二叠系(P)两分:分下、上统(1)下统(P1)①栖霞组(P1q)与船山组(C3c)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130m,分为四部分:臭灰岩段:灰黑色富含沥青质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缝合线构造发育,风化面上形成沿层面方向延展的眼球、扁豆状小溶沟。
底部有一层数十厘米厚的灰黄色泥质页岩为标志层。
化石:米氏蜓栖霞本部(主体)段:为深灰色微晶生物屑及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盛产灰黑色燧石结核,具有缝合线构造,有时可见微层理。
化石丰富:常见早坂珊瑚、奇壁珊瑚、米氏珊瑚、南京蜓、球蜓等。
化石突出于岩石表面,极易找到。
②孤峰组(P1g)与下伏栖霞组(P1q)整合接触,厚度约20m出露于山麓低地,露头零星。
下部:灰黑色燧石岩、硅质页岩,薄层至中层状,坚脆,易破裂,风化后为多孔状,质轻。
上部:灰黑色薄层至中层状硅质页岩、燧石岩夹页岩,产磷质结核。
化石:菊石类化石(拟腹菊石、阿尔图菊石)。
(2)上统(P2)①龙潭组(P2l)与孤峰组(P1g)为整合接触,厚度约100m,组成由排山村至幻黄花岸一线的谷地,露头较零星。
下部:为灰黄色、灰黑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砂岩,厚度约40m。
中部:灰黄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砂岩、砂质页岩、煤层及碳质页岩,厚度约30m。
上部:灰黄色、灰黑色页岩、粉砂岩、砂岩、煤层。
顶部夹有1~3层灰黑色生物屑微晶灰岩透镜体,厚度约30m。
化石:页岩中盛产单网羊齿、大羽羊齿、节羊齿等植物化石。
②大隆组(P2d)与龙潭组(P2l)为整合接触,厚度约23m,仅出露于棒锤山矿山车间房后。
下部:黄绿色页岩夹生物屑微晶灰岩、钙质页岩、灰黄色泥质粉砂岩。
中部:灰紫色页岩、灰黑色硅质页岩与燧石岩互层上部:黄绿、灰黑色页岩夹硅质页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透镜体。
化石:菊石4、三叠系(T)(1)下、中三叠统青龙群(T1+2q)与大隆组(P2d)为整合接触,厚度约500m,在棒锤山西端人工剖面出露。
分三部分下部: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有菊石、克氏蛤。
中部: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楚,产有菊石。
上部: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厚层状微晶灰岩。
(2)上青龙组(T2s)(青龙群上部)分三部分下部:灰色中层~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有菊石。
中部:灰色中薄层泥质微晶灰岩,灰岩中有蠕虫状构造发育。
上部:灰黄色中层泥质微晶灰岩夹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
顶部:层纹状白云质灰岩。
(3)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T2+3h)与青龙群为不整合接触于青龙群顶部的不同层之上。
底部:石灰岩质角砾岩,厚度约40m主要岩性:紫灰、暗紫红色砂岩、粉砂岩,页岩。
5、第四系(Q)近现代冲积~洪积层,有砾石层、粉砂层、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等,孔山北坡人工剖面上出露较好。
另外,广泛分布在谷地低洼地处。
(三)地质构造简介1、褶皱构造汤山镇湖山地区主要发育有汤山复式大背斜,在该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
本次实习仅在火石峰地区观察到孔山背斜的出露。
(1)孔山背斜孔山背斜位于测区中部偏西位置,在雪浪庵盘山公路旁、火石峰盘山公路旁均有核部地层及背斜转折端出露。
背斜核部地层为上泥盆统五通组(D3w)石英砂岩组成,两翼地层由老到新依次出露有:下石炭统金陵组(C1j)高骊山组(C1g)和州组(C1h)老虎洞组(C1l)、中石炭统黄龙组(C2h)、上石炭统船山组(C3c)以及二叠系栖霞组(P1q)地层组成。
背斜核部地层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节理、裂隙发育,使得岩石破碎,极易风化,岩石由新鲜颜色灰白色变为灰白色夹红褐色。
背斜南东翼地层倾角较缓,一般25~30°,(南东翼测得产状:178°∠31°);而北西翼地层较陡,常见65~70°,局部可见75~85°,(北西翼测得产状:356°∠76°),因而背斜横剖面不对称但转折端呈圆弧状,轴面向南倾斜,枢纽走向近东西向,呈波状起伏,倾伏角10°。
该背斜为一倾伏斜歪背斜。
2、断裂构造在测区中列山范围内发育有纵向断层和横向断层,前者主要为逆冲断层,常发生在褶皱的陡翼,沿着软弱岩层带发生,造成地层的缺失、岩层的破碎、地层产状的紊乱变陡甚至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