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与关羽崇拜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关羽的忠诚与义薄云天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关羽的忠诚与义薄云天中国历史人物事迹:关羽的忠诚与义薄云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品德和杰出的成就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其中,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和武将,以其忠诚和义薄云天的精神,成为了广大人们尊敬和崇拜的对象。
关羽,字云长,刘备的亲兄长,蜀汉的名将之一。
他自幼聪颖勇敢,具备了出众的武艺和领导才能。
在刘备起兵讨伐黄巾军的战斗中,关羽展现了他的勇猛和机智,被刘备赞为“子龙(张飞之字)之争雄,云长(关羽之字)之绝艳”。
在此后的各次征战中,关羽始终不离不弃地支持着刘备,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形成了一段佳话,也成为后世崇仰的对象。
关羽的忠诚是他最令人称赞的品德之一。
在蜀汉建立后,他为了效忠和保护刘备,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展现出了无私和无畏的精神。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关羽与曹军大将夏侯惇的战斗。
在赤壁之战后,关羽留守荆州,曹军进攻,夏侯惇包围了关羽。
然而,面对强敌的进攻,关羽不为所动,坚守城池,并最终在长坂坡大败曹军,可见他对刘备和蜀汉的忠诚程度之深。
与忠诚相伴的便是关羽的义薄云天的精神,这句名言也因此而得名。
义薄云天形容了关羽以天下为己任,视义之重于一切的决心和信念。
在刘备被困于白帝城时,关羽身陷曹操的重重包围之中。
然而尽管面临着曹操的利诱和威胁,关羽毫不动摇,坚守对刘备的承诺,坚决拒绝了曹操的诱降。
这一刻,关羽的义薄云天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忠诚与义薄云天的品质,关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和崇拜的人物。
他的形象也被后世的文人墨客所赞美和歌颂。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描绘成勇猛无敌,仗义疏财,热心待人的英雄形象。
他的形象也成为受欢迎的文化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今天,关羽的忠诚与义薄云天的精神依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品德和行为告诉我们,忠诚和信义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只有我们以诚实、忠诚和奉献的精神对待他人和事物,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羽是怎样成为民间“武财神”的?
关羽是怎样成为民间“武财神”的?作者:李志茗来源:《阅读(书香天地)》2019年第05期作为一种持续已久的文化现象,关羽崇拜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羽崇拜离不开关羽形象的塑造。
关羽形象的塑造有文学、戏剧、曲艺、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图像最方便易得、最流行普及,因而对关羽形象的建构也最复杂多元。
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各种创作,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切合了群众的需求,使关羽形象深入人心。
真实人物本身并非完美无缺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存在多神崇拜,历史、戏剧、神话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凡能解困消灾、增福添利的都有可能受到崇拜。
但只有对关羽的崇拜超乎寻常,不仅长盛不衰、香火鼎盛,而且遍及全国乃至海外。
他被尊为“武圣”,风头甚至较“万世师表”的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人赵翼曾感慨:“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
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关羽为何会受到古往今来国人的普遍崇拜呢?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塑造了智、义、奸三个奇绝人物,关羽即为义绝,“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
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
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是古往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因此,尽管关羽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并非完美无缺,史称其“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但他身上所被赋予的忠、义、仁、礼、信、勇等品德,却是中国传统社会所向往和追求的。
大体说来,中国的关羽崇拜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为一名战将,关羽在荆州和蜀地民间被盖庙祭祀。
第二阶段是隋唐时期。
佛教介入民间的关羽崇拜,制造关羽显灵传说,封其为护法神,而官方也将之作为诸多武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庙。
第三阶段是宋元时期。
道教、儒家追随佛教,分别将关羽列入自己的信仰或学说体系之中,使关羽崇拜不仅仅处江湖之远,而且居庙堂之高。
关公崇拜及其时间流变
关公崇拜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地信仰文化,可以概括为关公文化.所谓关公文化可以表述为:基于对关公地崇拜信仰而形成地相关社会集团具有地特色地民俗文化.也就是说在千百年来人们尊崇、信仰关公地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地相关物质及精神财富地总称.它以关帝庙宇为物质载体,以祭祀、文学、传说、民歌、绘画、雕塑等不同形式寄托人们对关帝地无限崇拜和敬仰,形成了奉祀关公地丰富地文化景观.关公文化是在汉民族文化大环境中形成、发展地,千百年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地错综复杂地影响和制约,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各种分异.反过来,关公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地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着重要地影响.也就是说在不同地文化地理环境条件下可孕育出不同特色地地域文化,作为精神文化地关公信仰文化同样如此.此过程按照文化地理学地角度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地问题,从而形成分析关公文化地基本框架.即关公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产生地源地随时间过程地传播扩散、不同时间断面在空间上地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地文化生态关系、与社会文化环境地相互冲突和整合、所有这些过程发生发展地结果或状态(即文化景观).本文对关公崇拜现象地形成原因进行审视分析,由此勾画其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地流变.一、关公其人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有一类很重要地文化现象就是对人神地崇拜.所谓人神崇拜就是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地基础上形成地对某些生前具有重大影响地人物进行神化,并赋予其某种或某些职能进行祭祀和崇拜.原始人类认为生前强有力地人,其鬼魂也一定是强有力地,于是就把这些人神化,作为自己地保护神,这种信仰方式为后世所继承.在漫长地封建社会中,许多历史人物被人为地神化,成为某个地区乃至全国地保护神或专门神,有些甚至充当了传统信仰中地天神、地祇.奉祀人神地庙宇遍布城市乡村,人神信仰成为民间重要地信仰形式.如,供奉文圣孔子地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而武圣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子地文庙.这说明在中国民间对关公地信仰非常普遍.关公崇拜最初属于民间信仰,是对三国人物关羽地人神崇拜.随着中国古代文化地理环境地不断发展变化,而使关羽崇拜逐步上升、扩大,但该文化地形成发展并非偶然,而与该文化地核心人物关羽本身所具有地特质直接相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公是人们对关羽地尊称.关羽,字云长,出生于约公元年,卒于公元年.关羽在世近六十年,有关他地史书记载中很简单.在关羽逝世后年出生地史学家陈寿在岁时所著地《三国志》中也不过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上史书中大致概括了了关羽自岁在家中打抱不平杀死郡豪,出逃后遇到刘备和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后,关羽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等地大致过程.在当时和他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心目中他只是一个普通地战将.与他生活时间相距不长地陈寿甚至都没有在意,也没有考证一下关羽地生辰,只把他当作蜀汉地五虎上将之一列入“关张马黄赵传”之中已矣.否则,也不至于几百年后关公成神时后人对其生辰无从考证、至今仍无定论.后来,特别是隋朝以降,由于大地文化环境地变化,出现了各种文艺作品对关羽地生平大加粉饰,如元末明初地罗贯中地《三国演义》中对关羽地浓笔重彩地描写,谱写了一曲关羽令人感慨万端地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地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地神圣偶像,以“武圣”地至高荣誉与“文圣”孔子齐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绵延多年地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地、浩如烟海地、灿若繁星地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地缔造者,然而在如此众多地杰出历史人物中,被后人尊为“圣人”者有且仅有“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二人.说起来还有点戏剧性,他们一个是山东夫子作《春秋》,是中华传统儒学地说教者,而一个是山西夫子读《春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地精髓“忠、义、信、勇”地实践者.由此看来,关公崇拜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形成地特定文化地理环境地关公文化如果从源头人物关羽诞生算起,至少已有年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地文化是我国特定时期地产物,受到来自历史、政治和社会诸多方面因素地影响,特别是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地实际需要密切相关.可以这么说,关羽地“忠义”特征是形成关羽崇拜地内因,封建社会地传统文化对民间信仰地影射和封建统治者地顺应民意地推崇是形成关羽崇拜地外在因素,而佛、道、儒三教竞相将关羽拉入自家大门对关羽崇拜起到了推波助澜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关羽崇拜地根本原因孔子是中国传统社会正统文化儒家思想地创立者和说教者,关羽是生活在东汉后期地一名战将,而此时经过孔子为代表地儒学之士地著书立说、口诛笔伐、大力宣扬后,特别是西汉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口号,“忠义”思想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普遍接受地道德观.关羽对此也不例外,不仅一生喜读《春秋》,并以春秋大义时时刻刻自觉践行儒家地这一行为准则.如,对刘姓汉室地绝对地忠,对以曹操、孙权为代表地“大逆不道”之徒地鄙视,被俘曹操后“约三事”而“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决绝,乃至到后来华容道冒违抗军令掉脑袋之风险义释曹贼等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孔孟等大儒著书立说,大力宣传儒家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是在言教.关羽却在不折不扣、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儒家思想,为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信、修身以智、立身以勇,用具体行为诠释了孔孟之道(《全像关公》).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教,在中国古代漫长地封建社会中,广大平民百姓文化水平普遍并不很高,许多人甚至目不识丁,对深奥地儒家著作只能高山仰止.但关羽是一个来自下层社会地普通民众,他地传奇经历,“忠”、“义”、“信”、“勇”地事迹很容易在民间广泛流传,他地身教犹如一本没有文字地儒家经典,更有效更直接地教化人们,也就是说关羽更有群众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羽本身地忠义神勇是关羽崇拜和信仰起源地最根本原因.在民间自古就有崇拜英雄地情结,关羽是英雄又非一般地英雄,而是集忠、孝、节、义于一身,近乎囊括了封建社会所崇尚地最高品德于一体地,堪称人之楷模地集大成者.下自平民百姓、凡人孺子,上至帝王将相,都能够也都希望自己或更多地人成为关羽式地人物.不仅如此,就连儒、道、释三教也都想尽一切办法把关羽作为自己神祗谱系内地一员,以扩大各自地影响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以,关羽由人到神经过了漫长地历史演变,其本身所具有地优秀品德和感人至深地忠义之举,是其走向神坛最重要、最根本地原动力.当然,与民间信仰地基础、佛道地推波助澜、儒生地美化、文艺文学地宣扬等密不可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民间信仰初始阶段为关公崇拜奠定了基础人类早期地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在民间信仰中.古时地民间信仰大致有:由自然物崇拜而衍生地自然神崇拜、因灵魂不死观念由祖灵崇拜而演化成地人神或人鬼崇拜、由社会力量崇拜而转化成地社会神信仰.关羽崇拜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化环境存在、形成和发展,以至如今超越了民间信仰地层次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地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与古代民间信仰习俗地初始阶段息息相关.古人认为人地死亡只是肉体地终结,而其灵魂依然以另外一种形式即鬼魂存在,并且鬼魂有善恶之分,生前得善终者成善鬼,生前冤屈不得善终者则化成厉鬼.百姓对待善鬼和厉鬼地态度是不同地,对善鬼采取亲近、依赖地态度,并在遇事时征求“指示”再行动.而对恶鬼则尽可能地讨好、敬畏之,以防恶鬼作恶于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羽在百姓心中是英雄,最后却令人惋惜地悲剧性地惨死敌手,且落了个身首异处地结局.所以在民众心理形成巨大地反差,引起心理上地不平衡,所以,为了寻找些许心灵地慰藉,人们根据自己地臆想附会出很多关羽死后变厉鬼、四处申诉自己地冤屈、不断伺机显灵地传说.就连陈寿地《三国志》中也有因关羽显灵导致吕蒙和曹操莫名死亡地记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上述情况下,民众自觉不自觉地在关羽惨死地当阳临沮、最早显圣处玉泉山、荆州等地建祠或墓供奉他.如,《当阳县志》记载,孙吴杀害关羽父子并用诸侯之礼埋葬了尸体,“帮人墓祭,岁以为常”.另据明代湖广按察使《义勇武安王墓记》载:“距当阳治西五里许,旧有汉义勇武安王祠,王之墓亦在焉,王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以侯礼葬之,邑人祠而祀之,创而随废者,不知凡几.”当然那时乡民是怀着一种敬畏地心理,小心翼翼地供奉,不是为了祈福求安康,只是希望关羽地冤魂不要将生前地怨恨迁怒到自己头上.当时关羽还没有进入神坛,祠庙大多较为简陋,关羽地形象也比较阴森可怕,“面怒而多髯,容状可畏”地厉鬼神像.但早期地民间信仰地存在延续了关羽在鬼世界地存在,为后代关羽崇拜奠定了基础,其实质就是关羽崇拜地发端之所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佛道二教地推波助澜作用在形成对于关羽“全民崇拜”地过程中,佛、道、儒三家都先后参与其事,终使关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地神祗之一,对于近代凝聚中华民族精神起着不可忽视地影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羽从人鬼步入神坛首先借助了佛教地帮助.具体说来与智顗和尚“智者大师”有关.《中国人名大辞典》介绍,智顗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州(今河南许昌),后迁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称:“天台佛圣”,自幼信佛,一生酷爱佛法.智顗在研究师祖慧文、老师慧思学说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地独立学派,创立中国佛教第一大宗天台宗.该教派在当时深受朝野支持与信奉,隋炀帝为晋王时,曾请他到扬州为之受戒,授“智者大师”称号.隋开皇十三年受命到荆州传播佛法,建造玉泉寺.荆州地区很久以来巫风淫祠盛行,出生于该地地智顗十分了解当地地民俗,于是他把民众对关羽地敬畏心理以及普遍信奉地习俗巧妙地加以运用,编造出关羽显灵帮助建寺庙、受五戒,并担任护法神地神话,也就是关羽显圣说.对于这样地说法,正好迎合了当地民众地心理,很容易被接受.从此,在民间信仰中备受民众敬畏地且具有深远影响力地关羽被请进了佛教大门,步入了神坛.在智顗看来佛门中有了一位百姓熟知且深受爱戴地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地人物,佛教被民众认可地程度便可大大提高,佛教在荆州地区便能更好地打开局面,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这也是舶来地佛教进行中国化和本土化地成功范例.智顗最初地目地非常明确,就是想利用当地民众对关羽地迷信思想,将其纳入佛门,使中国百姓能在佛教寺庙中看到以中国人为化身地偶像,从而拉近佛教与中国民众地距离,增强佛教地认可度,促进佛教在民间地传播.从此,玉泉寺一家寺院一个宗派接受关公成为护法神后,引起整个佛教界地效仿,在中国地佛教寺院中十有八九奉关公为护法伽蓝.但是令智顗万万没有想到地是关公地加盟反而提高了关公自身地地位,使关公信仰由人鬼步入神坛,由世俗转入神界,其影响也由局部逐渐向更广泛地范围扩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公虽然最先成为佛教地神祗,但地位始终没有提升,一直屈居伽蓝之列.其地位地进一步提升还需道教地参与.道教是中国古代民间产生地一种宗教.在东汉中叶,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为标志,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同时吸收巴蜀地区少数民族地原始宗教信仰.其源缘大体有四个方面:古代地原始宗教与巫术;神仙思想与方术;谶纬学说;黄老思想.后三种因素在社会上层影响较大,第一因素在民间最流行,影响最广泛.古代社会,人们把日月星辰、山岳河海和图腾祖先都看作神明,凡遇大事,都要祈祷,由此形成一个天神、地袛和人鬼地神灵系统.道教是一种多神宗教,很自然地承袭了这个系统.到唐宋以降,不少帝王崇奉道教.为了扩大道教地影响力,道教希望把中国人心目中地英雄人物关羽拉到道教中来,只是一直没有合适地机缘.自汉代以来,盐铁官营,盐税是历代朝廷地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据《广见录》记载,北宋大中祥府年间,山西河东解州盐池,水减盐少,课税难以完成.为了了解盐池地情况,朝廷派人去实地考察,考察地官员回来汇报说,在解池遇到城隍神,城隍暗示盐池减产是蚩尤作崇.这本是无稽之谈,但笃信道教地宋真宗对此深信不疑,请来道教首领张天师作法驱邪.以至后来引出关公与相隔年之久地蚩尤大战一场地离奇传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实解州盐池干涸减产纯属自然灾害,根本不可能由蚩尤作怪而致.但经过朝臣与道士地默契配合,导演了“关公战蚩尤”这一出戏,既迎合糊弄了皇帝,又愚弄了民众,而且将关公堂而皇之地请进了道教地大门.道教借助一场自然灾害,首次让自己地新成员关公来了一个精彩地亮相,不仅帮助解决了国家经济上地大难题,而且在此证实了关公地义勇之志.同时还实现了正大光明地让关公一步迈入了官方地神坛,带有明显地政治色彩.关公因此被宋徽宗先后封为“崇宁真君”、“义勇武安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明代嘉靖、万历二位皇帝信奉道教,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帝庙遍布全国各地.有些故事虽是牵强附会,但关羽地影响却越传越广.在民间,关帝不但被奉为武神、财神,而且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魔、驱恶鬼、诛叛逆、招财宝等无边法力.宗教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地精神需求,关帝地法力正是广大民众所渴望地,因而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地顶礼膜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道教将关公纳入自家大门,就是要利用关公在民众中地巨大影响,求得封建统治者地支持,壮大本宗教地声威.而当权者也想利用道教树立关公偶像,教化民众,巩固封建统治,做到了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之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历代帝王地推崇备至加快了关公崇拜地传播清代关庙中有这样一幅对联,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除了上述佛道对关公无上尊崇外,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地青睐与推崇,屡屡对其加封进爵,而且不惜笔墨,封号愈来愈长,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褒封不断,庙祀无垠.其目地就是希望更多地文臣武将能像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帝王、献神勇于社稷,广大百姓能够像关羽那样效忠于朝廷、甘为顺民.这样推崇一个标志性地、典型地,而且所有人都愿接受地理想人物、道德符号,要比苦口婆心地文治教化来地容易,效果会更加明显.既满足了政治地需要,又顺应了民意,何乐不为呢.同时也不否认特殊时期地万全之策.如,南北宋朝,国无宁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面对异族地入侵、国破家亡地残酷现实,举国上下深切感到,原有地精神领袖“文圣”已不能解决国家民族所面临地危机局面,迫切需要找到一位顶天立地、勇武刚毅地人物来激发和坚定全国军民地抗击外侵地决心,而关羽足以担此重任.于是,能征善战地关羽被大宋王朝顶礼膜拜.元朝统治者作为外民族,要想立足中原统治汉人,必须要学习汉文化,尊重汉民族地民族崇拜.同样,清朝历代统治者也一心希望汉民族像忠于本民族地帝王一样忠义于他们,紧紧抓住了关羽这种精神典范.历代帝王是正统儒学思想地理所当然地代表者,他们对关帝地态度直接推动了和反映了儒教对关羽地盛赞和嘉奖.由此形成了儒道释三教竞相推崇关羽地局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历代帝王对关羽地赐封朝代皇帝时间赐关羽封号备注蜀汉汉献帝建安六年(年)汉寿亭侯称侯汉后主景耀三年(年)追谥壮缪侯隋朝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二年(年)经由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师赋予地佛教护法神身份,关羽由原来地厉鬼第一次作为正神地形象进入佛教殿堂,至今中国许多佛寺中,仍然供奉关公为护法神. 佛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唐朝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广其祠宇,陪祀姜太公与武庙北宋宋徽宗崇宁元年(年)忠惠公先后称公、称君、称王,关羽战蚩尤,被道教利用崇宁三年(年)崇宁真君大观二年(年)武安王宣和五年(年)义勇武安王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年)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元文宗天历元年(年)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泰定帝天历八年(年)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明武宗正德四年(年)赐南京关庙庙额“忠武” 关羽在福建东山再起明神宗万历年()把关羽进爵为帝,关庙由“忠武”改为“英烈” 称帝万历年()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夫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关平“竭忠王”、关兴“显忠王”、周仓“威灵惠勇公”、永安帝位,不在将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明思宗崇祯三年(年)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清皇太极崇德八年(年)义高千古匾额清世祖顺治元年(年)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称圣清圣祖康熙年(年)解州拜谒关帝庙并书匾“义炳乾坤”清世宗雍正五年()追封三代公爵:曾父祖“光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清高宗乾隆元年(年)山西关夫子乾隆年(年)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清仁宗嘉庆年(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清宣宗道光八年(年)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清文宗咸丰二年(年)护国保民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咸丰五年(年)加封三代王爵:曾父祖“光昭王”、祖父“裕昌王”、父亲“成忠王”咸丰六年(年)两次加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清穆宗同治九年(年)护国保民翊赞精诚绥靖威显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清德宗光绪五年(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字)无以复加、登峰造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文艺作品地宣传辐射效应在中国民间有一种民俗文化盛行和发展,就是民间艺人说唱,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地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大约从世纪唐朝中叶开始,民间说书艺人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地方进行商业性演出,讲唱各种长篇或短篇故事.北宋繁荣地都市生活,使民间说唱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戏曲、评书、皮影每天都会在首都汴梁地市井之间定时上演.宋朝时民间就已经流行三国故事,三国故事由于繁简得当、情节曲折,是他们演出地最好题材.那时有叫做“说三分”地说唱艺术,专门讲汉末三国故事.说书人在北宋时成了一种职业,那时说书人讲故事,一定要分清忠奸善恶,刘备和曹操到底谁善谁恶,说书人会察言观色,“听取”民众地意见,反过来,说书人地观点对民众地判断影响很深刻.这一点以致奠定了中国民间对刘关张和曹操孙权地定位趋向,直到今日在绝大多数民众心目中前者是正面人物受到青睐和赞美,而后者一直背负着奸雄佞臣地黑锅永世不得翻身.其实这反映了民众一直以来对关羽等人地崇拜心理.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刘关张地卑微出身,而说书艺人和听书百姓大多出身社会底层,同命相怜、阶层感情相似,容易产生共鸣;二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塑造了异姓兄弟同生共死地义气之举感人至深,令人敬畏和向往;三是关羽是久负盛名地英雄人物、人间楷模,而其悲剧性人生结局令人怜惜同情,对他们地忠善判断稍许能够平衡心理地巨大反差.另外,皮影戏、评书、戏剧等也有类似情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果说宋朝之前地有关关羽地民间文艺作品局限在下层社会,还不足以引起全社会关注地话,元明时期可谓异常炙热.由于元朝统治者为异域外族,对汉族儒生、汉民族文化地排斥,导致原来备受尊崇地儒生加入了民间艺人地队伍,如,关汉卿一样地知识分子参与到了民间戏剧地创作当中.他们对关羽救世民族英雄式人物地敬仰、期盼、拜祭无法表达,就创作出余部有关关公地元曲剧目“关公戏”,同时也是为宣泄对蒙古人地愤怒和反抗.因此,元朝地戏剧作家们还赋予了关羽伸张正义、抵抗暴政和拯救民族地精神理念.这无疑对关羽地故事地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受元朝专业剧作家和文人地影响,明初上层社会地知识分子开始介入关羽故事地改造、加工,使关羽题材地文艺创作进入新地阶段.最著名地莫过于罗贯中地《三国演义》.他吸收采用了宋元时期美化、圣化、神化关公地大量故事,并进行大胆地艺术想象和虚构,再创作塑造出了关羽“至忠”、“至义”、“至信”、“至勇”集于一身地完美形象.随着小说地广泛传播,引起社会上对关羽地普遍崇拜.明朝上层知识分子对关公戏地创作,不同于过去以往地任何朝代.宋朝时是底层地民间艺人写戏演戏,文人儒生对此不屑一顾;元朝时也只是一些不被政府任用地失意文人才靠写戏求得衣食温饱.而到了明朝,不仅文人儒生,就连皇室贵族都对戏剧创作乐此不疲,比如朱元璋地孙子就曾写过关公戏,并且收录在官方修订地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中.如此一来,关羽地形象日趋完美.从陈寿地《三国志》到明代著名小说《三国演义》地诞生历经多年,关羽地形象有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他成了一部忠义地百科全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随着《三国演义》地广泛传播,关羽成为家喻户晓地人物,威望愈发日益攀升,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加封高潮.万历年间地三次加封,就使关羽晋升帝位.朝廷加封关羽并不仅仅是顺应民意,也不是关羽真地具有什么超凡神力,而是他确实能作为教化百姓地榜样.《三国演义》已将关羽塑造成仁、义、礼、智、信美好品德地完美化身,成为宣扬儒家伦理观念地最佳人选.明朝末年,关羽正式取代过去地武圣人姜太公,成为中国第二任武圣,与文圣人孔子一起,接受世人膜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借助《三国演义》满洲人进行政治和军事教化,关羽地作用在清朝发挥到了极至,甚至被奉为财神,乃至最终至神至圣,大大推动了关羽崇拜之风地盛行.清末时统计,全国记录在册地关帝庙不下几万座,远远多于孔庙地数量,而他对普通民众地影响更是超过了孔子.一时间“关公庙貌遍天下,五州无处不焚香.”农人祈求风调雨顺,商贾祈求财运亨通,百工祈求从业兴旺,官员祈求升迁发达,军人祈求旗开得胜,帝王祈求江山永固.从这里不可否认地看到戏剧、小说、诗词歌赋、绘画书法、各种曲艺,甚至包括现代地电影、电视剧等等文艺作品地巨大地舆论宣传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关公崇拜时间流变关羽由一个一般战将到武圣,由一个实际地历史人物到万民敬仰地神,由人鬼崇拜逐步步入神坛圣坛,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但又有一种历史地必然,最重要地是关公崇拜是发生在中国特定历史文化土壤中地,也就是有其特定地文化生态环境.这种具有地域特色地文化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两维尺度上均规定关公文化地发展,同时,关公文化又反作用于形成它地文化地理环境,彼此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关公崇拜在时间过程中地流变和在空间上地分布中.时间流变地直接结果就是丰富了内容、扩大了影响力、扩展了空间。
当代关羽形象及信仰研究调查报告
当代关羽形象及信仰研究调查报告作者:王开爽罗君艺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01期内容摘要:随着近年来自媒体和新史料的开发,关羽传说被当代民间群体赋予了越来越多新的主题,原有的针对关羽传说的研究明显过时。
基于此,我们采用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并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当代90后大学生对关羽形象的认知现状,再通过实地调研与对比,得出此调查报告。
关键词:关羽形象信仰调查一.引言湖北的三国传说独树一帜,目前已搜集整理的传说有300多则,主要在荆州市、当阳市、襄阳市、咸宁市、鄂州市及宜昌市猇亭区、武汉市洪山区等地流传。
三国传说有人物传说,如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当时活跃在湖北的人物传说;有地名传说,如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等古战场及周边地区;还有很多地方风物和习俗传说。
2014年8月,三国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守华对此称,“这些民间传说地域性强、流传广,如此集中于一个个城市,在国内并不多见。
”他认为它们是城市精神的文脉,值得好好挖掘和呵护。
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历史上的关羽,在其身后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不断受到世人的崇拜和爱戴,从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文化艺术熏陶影响之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羽文化”。
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逐渐引起了各方学者和各地政府的注意。
21世纪初,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已经将历史上的关羽和其传说合为一体,将其作为传统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与经济建设联系在一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
但国内外以现代方式研究关羽不过一百余年,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最近十几年才出现,同时对其研究也缺乏当代视角的思考。
对关羽传说的当代演变,和在各地区的文化建设、文化普及和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关联性的构建。
随着近年来自媒体和新史料的开发,关羽传说被当代民间群体赋予了越来越多新的主题,原有的针对关羽传说的研究明显过时。
荆州关羽遗迹概述
荆州关羽遗迹概述一,荆州关羽遗迹概况关羽在荆州活动的时间,自赤壁之战后,至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身亡,达十年之久,因而荆州留下了一些关羽的活动遗迹。
由于关羽身后地位日益尊崇至被神化的程度,荆州还留下了许多关羽的纪念性遗迹和传说性遗迹。
兹概述如下:(一)荆州城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关羽活动的主要遗迹。
史载刘备、诸葛亮入川后,关羽为荆州守将。
时荆州有一座旧城,年久凋残,关羽遂舍弃之,于其东南邻,更筑新城。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攻曹仁,荆州为东吴吕蒙袭取。
关羽还师城下,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
”遂引师退去。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荆州市及荆州区考古人员在荆州城南垣东端(望江楼西侧)坍塌段,为配合维修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三国时期土城垣,三国时期土城垣深埋在现荆州城上城垣表面8.25米,附近地面3.05米之下,文化层巳发掘的厚度为0.8—1.25米。
此段城垣当为关羽筑城遗迹。
关羽所筑之荆州城,为上垣,较现存荆州城小。
其具体范围,尚有待今后的考古发掘。
目前所见之荆州城,为明、清两代所筑,高8—9米,周长11里余。
城垣外为砖壁,内填黄土。
环城绕以扩城河。
有六座城门(不含近年新开的三座豁口)。
城池东西长、南北短,依地势而高下,顺湖池而迂回,表现出年代久远,屡筑屡修的特点。
(二)关帝庙关帝庙位于荆州城南纪门内,正对南纪门城楼,相传为关羽督荆州时府署旧基。
与山西解州关祠、湖北当阳关陵并列为关公纪念圣地。
庙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39年)。
明万历时重建。
清顺治七年(1650)、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
庙内除奉礼关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关平,部将周仓及杨仪、马良皆从祀。
雍正皇帝还下旨以关平子关樾大宗嫡裔(关羽五十代孙)关榜世袭奉祀关庙。
1940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荆州期间,庙宇遭到严重破坏,仅木牌楼和正殿幸存,文物散失无数。
仅全石马槽一件,现置开元观内。
为什么佛教寺庙中会供奉关公?
为什么佛教寺庙中会供奉关公?很多人都会疑惑在寺庙中常常供奉关公像,到底关公跟佛教有什么关系?今天不妨跟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关羽信仰的出现关羽,字云长,忠肝义胆,骁勇善战,一生随刘备转战南北,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是东汉时期威震华夏的著名将领。
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帝、关武帝等。
熟读三国的朋友也知道,关羽在荆州镇守很长时间,死后也葬于此,由于地位显赫,为人又极有德行,关羽在民间口碑甚好。
荆州一带,长期以来又有“信巫鬼、重淫祀”的传统,因此在关羽去世后,百姓们将其视作了地方保护神,为其建庙祭祀,关公信仰和崇拜由此开始出现。
关羽信仰的流传关公信仰的流传当然与《三国演义》的风行有关,事实上关公的家喻户晓,也离不开宗教的影响。
前面提及很长一段时间里,关公信仰仅仅局限于荆州一带,也只停留在民间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民间信仰。
而关公信仰的转折点为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根据佛教典籍《佛祖统纪》记载: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建精舍于玉泉山,一日他正趺坐入定,忽然天地晦冥,风雨怒号,妖怪倏变,只见关公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怖景象,以扰乱智者大师。
大师面无惧色,并斥之为死生轮回、贪贵恋福,言毕,妖象俱变,是夜,云开月朗,关公现身,经大师教化后,向智者大师求授五戒,皈依佛法,正式成为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
后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
隋唐以后,各朝皇帝都以关公的忠义化身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榜样,不断加封关羽“候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逐渐成为了民间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祇,甚至与孔夫子并称“文武二圣”,被供奉在每座城市都有的武庙中,官方和民间对于关公的信仰愈加兴盛。
后来人们更把关羽的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伽蓝菩萨”的圣诞。
体现关羽勇的故事
体现关羽勇的故事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武将之一,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
他以其勇猛、忠诚和勇猛而著名,被誉为“武圣”。
以下是几个体现关羽勇的故事。
故事一:过五关斩六将
相传,关羽在离开刘备军队的时候,被曹操俘虏并囚于狱中。
但是,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毅然决定离开曹操并去寻找刘备。
曹操为了留住关羽,曾许以美女、金银珠宝等,但关羽一概拒绝,最终凭借勇气和忠诚逃脱了曹操的监狱,并沿途斩杀了六员曹军将领,最终找到了刘备。
这个故事展现了关羽的忠诚、勇气和果断。
故事二:关羽守荆州
关羽在刘备军队中担任将领期间,曾经守备荆州。
当时,关羽率军在荆州境内巡逻,突然遭遇东吴的进攻。
在激烈的战斗中,关羽凭借自己的勇猛和机智,成功抵御了东吴的进攻,并斩杀了东吴的大将。
这个故事展现了关羽的勇猛、机智和忠诚。
故事三:关羽单刀赴会
相传,关羽曾经在一次宴会上,独自手持单刀赴会。
在宴会上,关羽面对东吴的谋士和将领,毫不畏惧,言辞坚定,表达了自己效忠于刘备的决心。
这个故事展现了关羽的勇猛、勇气和忠诚。
拓展:
1. 关羽的忠诚和勇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后人广泛传颂。
他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武圣”,并被尊为“关公”,
成为了商家、百姓和军队的信仰和象征。
2. 关羽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
在现代,很多企业、学校和社区都设立了“关公庙”,以表达对关羽的敬仰和崇拜。
关羽历史人物简介400字左右
关羽历史人物简介400字左右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他生于东汉末年的河东解县,早年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后投身于刘备麾下,成为其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
在军事上,关羽以勇猛善战、武艺高强著称,被誉为“武圣”。
他曾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樊城之战等,屡建奇功。
在刘备称帝后,他被封为前将军,并继续为蜀汉国家安全和疆域扩张而战斗。
然而,关羽的性格也有其刚烈、骄傲的一面。
在荆州之战中,他因与孙权不合而擅自发动攻击,最终导致荆州失守和自己的败亡。
这一事件对蜀汉的国运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羽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和崇拜。
他被尊为“武圣”,成为民间信仰和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
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关羽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品质,成为了忠义、勇武、仁义的象征。
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许多影视作品、戏剧表演等文化形式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和忠义典范,他的形象和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打造关公文化——亮化荆州壮腰工程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关公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公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层面,即关公的思想、道德、精神及其崇拜关公的社会心理,以及关于关公的典籍著作、神话与传说等。
二是物质层面,即纪念、祭祀关公的庙宇、塑像、陵墓、碑刻、匾额等。
前者是关公文化的神,后者是形。
形中有神,形神统一,构成了既深刻又生动的完整的关公文化形态。
荆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现代文明新城,在中部崛起的战略实施中,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文化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备受瞩目。
关公文化作为荆州历史文化中最有效的资源之一,不仅是荆州的历史标志,也是荆州深厚文化的体现。
由省政协主办,市政府、市政协承办的中国荆州·国际关公文化学高峰论坛暨湖北壮腰工程招商大会于2012年6月16日至17日在荆州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关公文化与荆州复兴”这个主题,深入开展了各项活动,力争以文化、招商的“双丰收”助力壮腰工程。
打造关公文化是亮化荆州壮腰工程的重要任务。
1关公文化与荆州的关系关羽一生征战无数,他最为辉煌的时段在荆州。
荆州留下了诸如古城墙、关帝庙、关羽祠、点将台、卸甲山等众多遗迹。
荆州是关公忠义仁勇精神的诞生地,关羽在荆州将这种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关羽的信仰和对关公文化的认同,对关公精神的传承,都是从荆州开始,并在世界许多地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到关公,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把他跟荆州联系在一起。
因为荆州是关公镇守之地,也因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家喻户晓。
关公作为三国时代的一员名将,在他身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与景仰,演变为用中国传统文化包装的伦理型、道德型的特殊人物,为儒、道、佛三教共同尊奉,被炎黄子孙视作忠义的化身,乃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武圣”,这跟关公与荆州的特殊关系分不开。
事实上,不论是历史上的关公,还是作为艺术形象的关公和忠义神灵的关公,都跟关公在荆州这段历史紧紧相关。
关羽的故事简介
关羽的故事简介
关羽,字云长,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之一。
他以忠义、勇猛而著称,被后人尊称为“关圣帝君”。
关羽出生在河北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早年随刘备投奔张翼德(后来的关羽)从军,三人结为桃园结义兄弟。
后来,关羽在官渡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虎翼将军”,成为刘备手下的重要将领。
关羽在刘备建立蜀汉后,被封为汉寿亭侯,领有荆州。
他在荆州时,以威震华夏,威名远播。
关羽一生忠诚勇猛,但也因为过于信任人,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关羽在蜀汉建立后,曾经率军北伐,但最终在麦城之战中被曹操的部将张辽所擒。
在被擒后,关羽仍然表现出了英雄气概,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最终被曹操所杀。
据说当时关羽面对曹操的时候,仍然昂首挺胸,不屈不挠,展现出了英雄的气概。
关羽的忠义、勇猛深深影响了后人,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
的英雄之一。
他的形象也被塑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典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羽的形象一直被奉为忠义的化身,深受
人们的尊敬和崇拜。
总的来说,关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之一,他以
忠义、勇猛而著称,被后人尊称为“关圣帝君”。
他一生忠诚勇猛,虽然最终落得悲惨下场,但他的形象一直被奉为忠义的化身,深受
人们的尊敬和崇拜。
他的故事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深刻
影响了后人,成为了一代传奇。
关公的封神之路
关公的封神之路(荆州的关公雕像,高58米)在中国民间,供奉最多的真人神应该是关公了。
公元220年(1800年前),关羽最后镇守荆州,死在荆州,头被斩下来,送给曹操,身首异处。
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所描述,关羽最早显灵,是向吕蒙索命,以及吓倒曹操等等。
最初的显灵是以厉鬼的形象出现,当地人相信,一个非正常死亡的人,如果灵魂得不到安抚,就会扰乱和报复生者。
据历史记载,关羽最早显灵的事迹发生在荆州地区,就是他最后的身死之地湖北当阳玉泉山。
到了明清时期,有人在这里竖了石碑,上面刻着“最先显圣之地”。
当地人开始祭祀他,把他当成厉鬼、恶神进行祭拜,原因是唯恐冤鬼作祟,危害乡里。
到了隋朝,事情起了变化。
当时的著名高僧、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晚年来到荆州一带,为了发展当地信众,他想了个办法,在玉泉山建座庙。
庙建成后,关羽被封为伽蓝护法。
成为当地的乡土保护神。
到了宋代,宋真宗在位时,一个更大的关公显灵故事,叫“关公战蚩尤”出现了。
这个故事迎合了宋代的政治现实,当时整个宋代始终面临着强大的敌国入侵压力,像关公这种忠、勇、义齐全的历史人物,朝廷相当渴慕,恨不得使之复活。
此后,宋朝的皇帝开始为关羽加封号起初封关羽为“忠惠公”,后来一路加封到“义勇武安王”。
关羽生前只是个侯爵——汉寿亭侯,在死了900年后,一跃成了王。
整个宋代,关羽在对外战争中显灵的事,也频繁发生。
史书和各种地方志中,宋军作战到关键处,总会到关羽庙祈祷、许诺,关羽随后显灵,统率“阴兵”助阵。
这些事宣传出去,很能提振军心。
后来,军队将领、守城官员都达成共识,只要打了胜仗,就是关公显灵帮了大忙。
皇帝听了高兴,不断给关羽各种封号。
到了明代,关羽的地位继续上升,成为国家武神。
之前国家武神形象是姜子牙。
从唐朝开始,国家开启了崇祀武神的传统。
武神的主神当时是姜子牙。
姜子牙被封为“武成王”,国家武神庙因此称武成王庙。
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眼里,姜子牙同周武王同享王号,有违君臣之礼,对自己不利,需要物色新的武神。
关羽的传说 揭秘关羽一生干了几件恶心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关羽的传说揭秘关羽一生干了几件恶心事?导语:关羽是中国古代“好莱坞式”的大英雄,被民间尊为“武圣人”,死后还享受香火供奉。
“单刀赴会”是关羽晚年最得意的一笔,堪与“千里走单骑关羽是中国古代“好莱坞式”的大英雄,被民间尊为“武圣人”,死后还享受香火供奉。
“单刀赴会”是关羽晚年最得意的一笔,堪与“千里走单骑”相提并论。
关羽替蜀汉把守东大门,荆州一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从历史沿革讲,荆州是刘备从大舅子孙权那儿赖过来的,这块战略要地、鱼米之乡始终是东吴的一大心病。
愣要吧,刘备、关羽、诸葛亮就互相踢皮球;来硬的,还找不出一个人是关羽的对手。
最后,逼得鲁肃摆“鸿门宴”,试图先把关羽骗过长江,实在不能和平解决问题,就把他软禁为人质。
东吴上下都以为关羽不敢赴约,不料,这位老英雄偏偏就乘风破浪地来了,没有带领亲兵卫队,只驾一只小船儿,带几名随从,还扛着那把破胆夺气的“青龙偃月刀”。
鲁肃喝酒说事儿,关羽眯缝着丹凤眼当听众。
除了大肆吹嘘刘备、诸葛亮的赫赫战功,他根本就不理讨还荆州的茬儿。
鲁肃急了,要动武。
关羽佯装喝醉,搂着鲁肃走向江边的小船。
东吴的人马投鼠忌器,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关羽从容地走过刀枪丛林,大摇大摆地跨上归舟。
鲁肃两手空空,茫然地望着帆影远去,浩瀚的江面上久久地回荡着关羽豪爽的大笑……死后能在中国的庙里找个座儿,表明此公生前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老百姓跪着拜关羽,关羽的自我感觉也极其良好。
他是位相当出色的职业军人,无论是动心眼儿还是动刀子,同时代的人几乎都赢不了他。
军事上,关羽罕有对手;政治上,也没有朋友——除了“桃园三生活常识分享。
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
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关羽是《三国演义》中重笔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武艺高强,神勇盖世,同时又“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忠义的化身。
笔者以为《三国演义》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的:一、为义而盟。
关羽杀了本处势豪,逃难江湖,闻招军破贼,前来应募,结果与刘备,张飞幸遇,交谈甚是相投,于是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为兄弟。
这是第一回开篇所述。
标题不说“结拜”“结盟”,而说“结义”。
誓曰:“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可以说,“义”起领全篇,又贯穿全篇,成为全书中的一个神眼。
守义者便颂,背义者则伐,不论身在何方,皆用“义”来作褒贬的界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魏吴蜀相争,本无是非正邪之分,但小说就是要把蜀汉写作正面,曹魏定成反面,很多人对此不解以至反感,其实,这里面还是一个“义”在起作用。
刘关张重义,曹操背义,曹操最初行刺董卓不果,逃跑时对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九口,悉数杀尽,并且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正是背义的宣言。
作者抓了一个“义’字,也使全书有了神韵。
关羽忠义一生,最后中了东吴吕蒙陆逊的计,战败被俘而死。
刘关张结义之后,便把相互之间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结果张飞蛮干,在军中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并且怒打要求放宽时限的下级军官,终于激怒范疆、张达。
二人杀了张飞然后夜投东吴.张飞为“义”而死,其间有冤亦有愚。
刘备在关羽被害之后,执意伐吴,被众人劝阻,似乎明白当下应集中精力对付曹魏,联吴讨魏的策略不能改变。
但张飞一死,刘备再也不能冷静分析形势,而是为“义”而动,兴兵伐吴,结果促成魏吴联盟,最终战败,病死白帝城。
刘备为“义”而死,其间有误亦有命。
桃园三结义,三人焚香盟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刘关张三人皆一生重义,相对而言,关羽的重义之举,更为完美一些。
二、守义而战。
兴兵之初,诸侯会集,共讨汉贼。
荆州与关羽崇拜
荆州与关羽崇拜荆州与关羽崇拜荆州是历史名城,演义过一出又一出的好戏,但最有名的还是三国时期三家争荆州。
几年以前,我曾对关羽成神之初始的原因背景,写过一篇长文,讨论过荆州与关羽的渊源。
这次的一番议论,还是从三国的三出戏谈起,这就是“借荆州”、“单刀会”和“走麦城”。
第四出“玉泉显圣”当然也是戏,不过严格说来已与三国无关了。
一、“借”荆州俗谚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孙两家因荆州而结盟,又因荆州而成仇。
要是当时刘备不要借荆州,或者“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那么历史的发展或许会有些不同吧?一部《三国志》,其实核心就是荆州的得失。
荆州城位于魏蜀吴三家交界处,与今天的湖北荆州市位置略同,其原为战国时楚国的故都,至汉末辖区仍包括今日之两湖两广,正为中原以南的腹心地带,可以钳制北(曹魏)、东(孙吴)和西部(刘蜀)的战略要地。
得荆州者虽不能直接“得天下”,但至少左右大势不成问题。
三国时期三次大战役中,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都与荆州直接有关。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得到了荆州,而失荆州又引发了彝陵之战。
蜀汉势力的消长和荆州的得失关系非常密切。
其实这种局面的形成,和诸葛亮《隆中对》“借力打力”的大战略关系极大,他把“跨有荆、益”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特别说明“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而曹操南下统一全国,第一步就是得征服荆州,或顺流而下,或溯江而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荆州地区的范围内。
荆州的地理位置对于曹、刘两家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因为他们的目的针锋相对,都要统一天下,这就是所谓“汉贼不两立”。
孙权则不同,只求割据江东,无意天下争雄,于是他成为天平上的砝码,放在哪一边,那边的份量就重。
但甘宁等人也向孙权献策:“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
”要把荆州当作东吴的西部藩屏。
赤壁战前曹操的现实威胁最大,所以联刘抗曹,是孙权的唯一选择。
战后关羽势力壮大,并以荆州为基地北伐,成为孙吴偏安自保的最大威胁,所以他又联曹反刘,偷袭荆州。
关羽字云长原文翻译
关羽字云长原文翻译关羽字云长原文翻译导语:相信大家都读过关羽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羽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用!原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曹公从之。
关羽义薄云天
关羽义薄云天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之一,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
他以忠诚、勇敢和义气闻名于世,被后人尊称为“关云长”或“关公”。
关羽的义薄云天精神是他最突出的特点,他为了维护正义和保护弱者,不惜舍弃个人利益,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展现出了崇高的道德观和极高的忠诚度。
关羽义薄云天的理念体现在他与刘备的深厚友谊中,他们两人感情深厚,忠诚于彼此,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关羽、刘备、张飞一同在桃园结义,宣誓共同为国家和社会的正义事业而奋斗,互相扶持,不离不弃。
正是这份义气和亲密的友谊,让关羽义无反顾地为刘备效力,不畏艰难险阻,为保护刘备和蜀汉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关羽义薄云天的典范事件是他守护荆州的故事。
当时,曹操率大军攻打荆州,关羽奉命镇守此地。
虽然曹军实力强大,但关羽坚决不退,他对刘备的忠诚和荆州百姓的保护责任意味着他不能背弃荆州。
关羽智勇双全,在曹操围剿下,他出奇制胜,四处布下陷阱,迫使曹军退兵。
关羽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佩,并为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
关羽义薄云天精神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传颂千年。
除了被尊称为“武圣”,他的形象也被塑造成了忠诚刚烈、义薄云天的楷模。
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关羽的形象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崇拜。
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楷模,也是中国人心目中忠诚友爱的代表。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关羽义薄云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无论是在今天的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和社会中,我们都应该保持正义感和忠诚度。
正如关羽一样,忠诚于我们所选择的事业、保护我们所珍视的人和物,为了公义和正道而勇敢奋斗。
只有拥有关羽义薄云天的精神,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和价值的人,也才能为人们树立榜样。
关羽义薄云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他的故事和精神给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力量和启示。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铭记关羽的英勇和忠诚,用他的精神感召我们,不断追求真善美,责任和担当,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与关羽崇拜荆州是历史名城,演义过一出又一出的好戏,但最有名的还是三国时期三家争荆州。
几年以前,我曾对关羽成神之初始的原因背景,写过一篇长文,讨论过荆州与关羽的渊源。
这次的一番议论,还是从三国的三出戏谈起,这就是“借荆州”、“单刀会”和“走麦城”。
第一、“借”荆州俗谚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孙两家因荆州而结盟,又因荆州而成仇。
要是当时刘备不要借荆州,或者“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那么历史的发展或许会有些不同吧?一部《三国志》,其实核心就是荆州的得失。
荆州城位于魏蜀吴三家交界处,与今天的湖北荆州市位置略同,其原为战国时楚国的故都,至汉末辖区仍包括今日之两湖两广,正为中原以南的腹心地带,可以钳制北(曹魏)、东(孙吴)和西部(刘蜀)的战略要地。
得荆州者虽不三国时期三次大战役中,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都与荆州直接有关。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得到了荆州,而失荆州又引发了彝陵之战。
蜀汉势力的消长和荆州的得失关系非常密切。
其实这种局面的形成,和诸葛亮《隆中对》“借力打力”的大战略关系极大,他把“跨有荆、益”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特别说明“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而曹操南下统一全国,第一步就是得征服荆州,或顺流而下,或溯江而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荆州地区的范围内。
荆州的地理位置对于曹、刘两家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孙权则不同,只求割据江东,无意天下争雄,于是他成为天平上的砝码,放在哪一边,那边的份量就重。
但甘宁等人也向孙权献策:“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
”要把荆州当作东吴的西部藩屏。
赤壁战前曹操的现实威胁最大,所以联刘抗曹,是孙权的唯一选择。
战后关羽势力壮大,并以荆州为基地北伐,成为孙吴偏安自保的最大威胁,所以他又联曹反刘,偷袭荆州。
终致刘蜀“兴复汉室”的努力功败垂成,随后才“王〖HTF〗〖FJF〗浚〖FJJ〗〖HTK〗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三分归晋”,作成了司马氏的一在汉末剧烈的社会动荡中,刘表治下的荆州曾经是一块乐土。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六:“建安初,荆州童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孓遗。
’言自中兴以来,荆州独全。
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至建安九年当始衰。
‘始衰’者,谓刘表妻死,诸将并凋零也。
‘十三年无孓遗’者,表又当死,因以衰败也。
是时有华容女子,忽啼呼曰:‘将有大丧。
’言语过差,县以为妖言,系狱。
月馀忽於狱中哭曰:‘刘荆州今日死。
’华容去州数百里,即遣马验试,而刘表果死。
县乃出之。
续又歌吟曰:‘不意李立为贵人。
’后无几,曹公平荆州,以涿郡李立,字建贤,为荆州刺史。
”刘表为汉宗室,授荆州牧。
他死后幼子刘琮继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中央政府名义接管荆州,也还名正言顺。
而刘备欲效光武帝刘秀以宗亲“兴复汉室”,以曹为“汉贼”,言之成理。
赤壁大战前,东吴并不控制荆州,而是在曹操手中。
但是刘备集团本无根据地,自身力量也远不足以取得荆州,所以必须借助孙权。
诸葛亮游说孙刘结盟,并取得刘表长子刘琦的协助,在赤壁之战后取得荆州治权,也合乎情理。
是以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刘备当年要从河南入西川,建立根据地,最简捷的途径是经荆州;要北伐中原,直逼曹操的政治中心洛阳、许昌,最简捷的路线仍然是出荆州,所以诸葛亮的《隆中对》的设想是必须以“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荆州士心的向背是当时重要的风向标。
按刘表割据,学士归顺者千数。
《蜀书·先主传》:刘备往依刘表时,“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多”,建安十二年曹操“南征(刘)表”,“(表子)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最明显的例子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襄阳士人集团,就几乎没有帮曹操的(亲戚倒有,如他的堂弟诸葛诞),就连“走马荐诸葛”的徐庶逼进曹营依然一言不发,可见和曹操有着政治立场的对立。
今见《蜀书》列传中刘备集团的骨干人物如董和、霍峻、孔方为南郡人,蒋琬、刘巴为零陵人,马氏五常及杨仪、向朗、向宠、廖化襄阳人,廖立为武陵临沅人,费炜江夏人,则“失荆州”后荆州士人虽附孙吴,而心存蜀汉。
有理由相信,裴注《关羽传》所引《吴历》、《蜀记》及《江表传》同情刘蜀,神话关羽的神异之说,或许正出於这关羽镇守也是荆州由治而乱的开端,此后战事踵继,一直到南北朝时,长期是南朝抗御北朝的前沿阵地,直至西魏伐梁,陷入鲜卑,又成为南北僵持的地带。
其间百姓荼毒,生灵蒙难,流人播迁,一直延续到陈、隋间。
实已为巴人后裔所居,与吴楚为不同部族,这又带来了新的信仰民俗,和楚地原有之巫风淫祀之俗相结合。
当时部族迁徙情况,可由下述史料知之:《宋书·诸志总序》云:“魏晋以来,迁徙百计。
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
或昨荆、豫,今隶司、兖;朝为零、桂之士,夕为庐、九之民。
去来纷扰,无暂止息。
”《隋书·地理志》又云“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
其僻处山谷者,则语言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
”《陈书》卷一三《徐世谱传》(《南史》卷六七《徐世谱传》同):“徐世谱,巴东鱼腹人也,世居荆州,为主帅,征伐蛮、蜒。
至世谱尤敢勇有膂力,善水战。
梁元帝之为荆州刺史,世谱将领乡人事焉……江陵陷没,世谱东下依侯(王真)。
”陈寅恪认为“侯(王真)本巴地酋豪,徐世谱源出巴东,殆即所谓巴族。
”(《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释证及推论》)二、“单刀会”小说戏曲中的鲁肃是个忠厚好人,好象老是在被诸葛亮利用似的。
史书记载却非如此,鲁肃绝不是个窝囊废,相反非常精明,他最初劝孙权与刘备结盟,是要让刘备以汉帝宗室的身份统带刘表部众,顺利“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刘表部众降曹后,又是他亲自到当阳见刘备,“劝备与权并力”,主动促成了刘孙联盟。
当时荆州并不在孙权管辖之中,而是曹操据有,所以当刘备寄人篱下,不得不以“借”的口实向孙权要求“都督”荆州时,又是鲁肃竭力劝孙权答应下来,把这个“画饼”交给刘备聊以“充饥”,达到“共拒曹公”的战略目的。
当时周瑜、吕范等人主张趁机扣留刘备,鲁肃认为“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
宜以借备,使抚安之。
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三国志·鲁肃传》)尽管孙权属于地方割据,但毕竟是赤壁大战的主力,作为胜利的主要成果,他对荆州有主权要求,也很自然,但是一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治理,二也不能有效的防止曹操卷土重来,所以暂时要借助刘备的力量和声望,管理守卫荆州,作为他的西部屏障。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借屋作壁”的“借”。
鲁肃、诸葛亮作为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就像高明的棋手,看的不是一步两步,而要看到十步八步。
所以诸葛亮知道荆州必能“借”,而鲁肃也真心实意愿“借”。
都在“借力打力”,必然斗智斗谋。
后来鲁关单刀赴会,鲁要求归还荆州时,关羽回答说:刘备也参加了赤壁大战,“身在行间,寝不脱介,努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HTF〗“(刘)备定益州,(孙)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
权遣吕蒙率众进取。
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
肃往益阳,与羽相拒。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索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厉。
羽操刀起谓曰:‘此自是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HTK此节裴松之注引吴国史书《吴书》,还有大段鲁肃指斥关羽、刘备背信弃义的大段说法,而以“羽无以答”为结束,司马光《资治通鉴》综合陈志和裴注引文,仍以“羽无以答”为单刀会之结局,而将“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添枝加叶,写作“刘备惧失荆州,使使求和於权……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
司马光的“帝魏”立场在写作过程中就已经遭到助手刘恕的严重质疑,到了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人物已势若水火,朱熹还特地著《通鉴纲目》以正其失。
明人尚理学,自然也为此节史实的撰写愤愤不平,甚至埋怨到裴松之头上,荆州归于刘备还是归于孙权,对于战略全局的意义却大不一样。
史书记载,曹操正在写字时听到孙权刘备就荆州防御达成协议的消息,大吃了一惊,笔都掉在地下了,可见荆州归属刘备,对曹操意味着多大的威胁。
如果按《吴书》或《通鉴》描述写《单刀会》的戏,关羽岂不尴尬?戏文又何以为继呢?这就给喜欢这段戏剧化史料,而又同情刘蜀的后代艺人和文士留下一个共同的难题。
盖为蜀刘正名,必先为荆州归属正名。
因而《单刀会》情节改造与大刀阔斧地改造这段故事,而又不失史实依据的关键,就是需要而且只能让《三国志》陈寿提到的那位“坐有一人”跃然而出,使之可亲可信,在舞台上活跃起来。
他吐辞为经,以《春秋》大义为旨,言简意赅,使鲁肃之“义正词严”顿时苍白起来,而关羽也得以从容离会而去。
角色虽轻,然而在重塑关羽,建立刘蜀正统方面的意义可谓大矣哉,岂得小觑?会》与史实的关系时说:“《三国志》里‘借还荆州’这一段故事,涉及的人物有孙权、诸葛谨、鲁肃、刘备、曹操、吕蒙,‘坐有一人’;《单刀会》杂剧出现的人物有孙权、鲁肃、黄文、乔国公、司马徽、关平、关兴、周仓等……而周仓可能就是《三国志》所谓‘坐有一人’。
关汉卿的《单刀会》就是以宋元理学史观描述的,抗战时期郑振铎还认为这出戏描述的关羽大无畏的精神,至今还使我们始而"忄粟"有人会说,两家既然有结盟抗曹的大局,何必闹的这么张扬,协商一下不就得了吗?事实上鲁肃是顾全大局的,他一方面积极交涉,使刘备答应以湘水为界,把长沙、零陵、桂阳等荆州的大部分郡属都归还东吴,但仍然保留荆州作为刘备北伐的基地,还特别向孙权指出“曹公尚存,祸福难构,宜相协辅,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但他一去世,情况就变了。
曹操利用荆州归属相争造成的矛盾,需要借助东吴力量给他解围。
关羽在荆州攻克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不得不商量着要迁都到许都以避其锐,蜀汉势力空前强盛。
司马懿建议并许诺孙权“割江东以封”,以换取孙权派兵抄关羽后路,才发生了吕“走麦城”是关羽一生中最大,也是最后的败笔。
陈寿批评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黄仁宇也以近世军事学眼光品评说:“(《三国志》)书中叙述他的英雄末路,则毫不恭维。
关云长对部下不能开怀推恩的掌握,对于敌情判断、侧卫警备也都全部马虎,又破口骂人,缺乏外交手腕,造成两面受敌的危境而不自知,最后他的部队毫无斗志,不战自溃,他自己只能率领十馀骑落荒而走,也再没有表现斩颜良时之英勇。
以这样的记载,出之标准的文献,而中国民间仍奉之为神,秘密结社的团体也祀之为盟主,实在令人费解。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案《三国志》各传记叙关羽之死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