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历史命题点8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

2014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

2013年(40题)近代中国与世界文化科学的进步 (爱因斯坦热) (25分,全国Ⅱ卷)
近年历史学科命题趋势
1、与教材的知识联系紧密,紧扣教材 , 回归教材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基本上是以新材 料、新情景、新问题作为命题切入点的, 命题结果让考生感觉历史高考脱离课本, 远离课堂;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发生了明 显的转折性的变化,初步的感觉是,由 “脱离课本”走向“回归课本”。
2014届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1、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并对主 要知识点做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还要拓 展学生的认知深度。
这项工作可以分配到复习的各个阶段:如 第一阶段复习按照现行教材专题式体例,通过 学生自主复习、教师考点串讲和练习讲评、阶 段测试,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 步做到基础知识的细化和深化,第二阶段进行 通史意识下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拓展,帮助学生 查漏补缺,通过讲练结合,强化学生对主干知 识的理解和运用。
2010年(27题)明代土地买卖契约情况(4分) 2010年(40题1问)明代江南手工业发展特点(8分) 2013年(25题)土地私有制发展、小农经济衰退(4分, 全国Ⅱ卷)2013年(41题)涉及汉、唐行政区划的演变 及经济重心南移等知识(12分,部分,全国Ⅰ卷)
2009年(26题)均田制(4分) 2009年(27题)市的变迁(4分) 2011年(25题)南北朝货币使用情况(图表)(4分) 2012年(26题)明后期工商业发展影响(4分) 2013年(26题)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全国Ⅱ卷)
考点33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 2013年(31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意识形态) 学艺术 (4分,全国Ⅱ卷)
考点34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2011年(35题)哥白尼、爱因斯坦理论(4分)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8)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8)

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X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历史部分为100分,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3.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第Ⅱ卷前面的答案栏上。

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历史部分48分)12.【原创】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该制度最有可能的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出题意图:近三年高考试题中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历史概念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而且大都以新颖的古文文献资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对科举制的迁移理解。

题干选用教科书必修一伏尔泰对科举制评价作为文字情境导入,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理解和有关史实的把握。

解答本题时应把握题干中有效信息,该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选拔人才。

答案C。

)13.【原创】张籍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代表作《贾客乐》,其善于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现实,下列内容可能成为其体裁的是()A.法律明确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商人成为社会活动中最活跃人群之一C.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D.客舍、邸店等商运辅助性经营场所活跃(出题意图:浙江省连续三年都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进行命题,预计今后高考重点还是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与特征、古代的经济特征等;命题仍将大量采用古代史料作为切入点。

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中相关知识。

根据教材商业发展“资料卡片”作为情境导入。

采用“论从史出”的思考方式,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各朝代商业发展表现的掌握。

2014年6月8日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

2014年6月8日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2.(3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3.(3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4.(3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3分)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6.(3分)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7.(3分)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8.(3分)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高考冲刺】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十四 探讨讨论类非选择题

【高考冲刺】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十四 探讨讨论类非选择题

14.探讨讨论类非选择题考题示范(2013·北京·T40)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8分)【答题指导】1.命题立意:本题以不同时期的史料记载为载体,借助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海洋关系问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挖掘题目信息,解答问题:(1)步骤:明确设问指向(知道答题的范围) →理清答案来源(答案是完全来自材料还是要结合一定的所学知识) →结合所分析的结论组织答案。

(2)有效信息及推断(信息1)设问: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推论)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

因此在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论述二者的关系,一是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二是人类文明进步对海洋的影响。

(信息2)设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推论)用材料中的史实来论证“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所组织的答案完全来自所给的材料信息。

(信息3)材料信息: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推论)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中的一方面,即海洋考察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信息4)材料信息:l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l869年,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推论)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中的另外一方面,即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造福人类【答案】(1)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

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

2014文综历史(8)答案

2014文综历史(8)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D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11【答案】A 12【答案】D二.主观题1. 参考答案:(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

(1分)古典时代雅典全胜时期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纪初(0分)(2)答案1: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其他答案:多选或错选(0分)(3)答案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6分)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5分)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

(3分)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辨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答案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并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

(2分)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

(1分)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

(0分)2. 【答案】(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6分)(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分)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3分)(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014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 高考历史十大命题趋势 解析

2014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  高考历史十大命题趋势  解析

2014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考历史十大命题趋势解析强化学科特点——灵活考查主干知识,命题形式多样化高考是国家权威考试,有明确的考查要求,新考纲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知识层面的考核内容,即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充分体现了这一命题要求。

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考查、中共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考查;新课标全国卷Ⅱ对京剧的考查;重庆卷对明朝内阁制的考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卷中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都占有较大比重,命题形式多样。

[典例](2013·天津高考)“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解析]本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是“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产品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明朝中叶以后,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比如当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等,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B项。

[答案] B[备考启示]随着高考的临近,很多同学都忙于模拟训练,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对主干知识的回扣,这是高三二轮复习的一个误区。

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毕竟大学教育逐步普及,命题难度逐年降低,尤其须要强调的是:首先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

请记住,主干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感悟尝试]1.(2013·北京高考)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

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知识点分类归纳(全国卷2)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知识点分类归纳(全国卷2)

2014年高考文综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部分考点及分值归纳巍山二中陈仕波2014年高考我们云南省文综试题使用的是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卷Ⅱ),2014年的试题相对2013年试题而言,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和调整。

1、中国古代史31分(必修·客观题16分,选修·选考题15分)24题,分封制、礼乐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必修1政治史)4分;25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必修2经济史)4分;27题,明代内阁制·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必修1政治史)4分;45题,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

2、中国近现代史:98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53分,选修·选考题45分,其中47题为以世界史为背景考察中国近代史内容)※①中国近代史部分(82分,其中必修37分,选修45分): 28题,服饰变革·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9题,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30题,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必修1政治史)4分;40题,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以近代史为主)、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必修1政治史)25分;46题,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三三制原则(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47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48题,光绪帝与维新变法(《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②中国现代史部分(必修部分:16分):31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必修2经济史)4分;41题,现代不同时期编修的世界史目录·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与其历史性转折(部分)以及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部分)12分。

从14年历史学科高考命题特点谈15年备考策略

从14年历史学科高考命题特点谈15年备考策略

从14年历史高考命题特点谈15年高考备考策略来安县半塔中学陈正义“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不分良莠的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

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刘芃《考试文集》)在当前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即将展开的背景下,2014年的历史试卷的命题者更加注重对过去安徽历史试卷特色和优点的继承与升华,而不是刻意的求新求变。

具体而言,2014年的安徽历史卷有以下四个特点,我们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了2015年备考的备考策略!一、在史实层面,即内容上,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卷涉及的中外改革、中央集权发展与制度创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借鉴、罗斯福新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解放战争等知识点,均为高中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纵观整张试卷,没有让人感到特别意外的偏、难知识点。

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也就意味着所考查的知识点必然是考生所熟悉的,但这并不影响历史试题本身的新颖,只不过对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的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虽都为主干知识,但无论是从立意、设问的角度还是题型的设置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如37题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

问题的设计,既紧扣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又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分层赋分的答案设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符合高考命题选拔性原则。

备考策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强化对历史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线索和基本阶段特征的记忆和理解。

重视全面、准确、透彻地把握历史学科基本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无疑是培养学科综合能力的根基,高考无法回避对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考查。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卷Ⅱ)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第一篇: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一、命题趋势1、试题结构:(1)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略有调整。

(2)试题类型:依据《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继承中创新。

2、考点分布:(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解读、理解和把握。

(2)考点均衡分布,兼顾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非选择题4个题目分别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学习板块。

(3)近年来材料题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

试题所取的材料极为丰富和新颖,材料的来源多样、形式多样。

有文件文告、研究著述、表格数据、报刊杂志、人民日报社论、农民日记、漫画图片、大事记等(4)问题设置材料化、情境化,问题基于情景材料,问题来源于情景材料,进一步加大了情景材料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

(5)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通过丰富多样的史料呈现,通过新颖的情境设置,考查历史学习方法,考查史料研读、有效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形成个性化认识的过程。

二、中考历史备考策略1、备考依据(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

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不同版本特点补充完善。

不能过多的外延,深入挖掘考试说明内容标准之间的联系。

(2).认真研读《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说明》一是找出增减的内容二是明确识记、理解、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三是关注题型示例部分。

2、中考历史备考对策(1).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落实三维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深入挖掘课标内涵,挖掘课标之间的联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和方法。

课标对教学的要求1.知识与能力(教什么?——学生学什么?)(2).过程与方法(如何教?——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学生得到了什么?)第二篇:2013中考英语命题趋势文件简介::2007年5月27日,我参加了由市教科院牵头组织的中考命题小组进行了为期23天的命题工作。

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走势与热点问题(精简)

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走势与热点问题(精简)

2014届高考历史学科命题走势与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综试题中,新课程标准试题占绝大多数。

就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而论,新课程卷新的考试内容、新的呈现方式,特别是新的课程理念的浓烈,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我们立足于新课标试题,从命题特点的角度,简要分析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总体特点,并对2014年高考历史命题走势与热点问题作出有据可循的大胆预测,以供参考。

一、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分析1、近几年高考历史(必修)分值分布情况:梁启超论古代专制政治城市信号灯的历史古代到近代海洋的(1)高考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

(2)考查教材内容比重分析4*2=从模块分布角度:考查内容以必修1政治史和必修2经济史为主。

必修1侧重出选择题,2011年才开始出现主观题;必修2所占分值较多、比重大,侧重出主观题,第40、41题在必修1与必修2之间轮换出题;必修3所占分值较少,但2012年第41题出现三大模块综合;另外文化常识考题逐渐淡化,近四年中,仅2009年考过一次。

从通史角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大板块内容各约占三分之一;中国古代史比重较大,选择题和主观题并重(2012年除外);中国近现代史以选择题为主,2012年才出现主观题;世界古代史所占分值较少,近4年,每年只考1道政治史或思想史的选择题;世界近现代史所占分值较大,选择题与主观题兼有(2013年除外)2、选修试题情况:选修题重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选修题的命题特点主要有:(1)试题以文字或地图材料提供设问情景。

一般是2问:第1问是在考生获取材料信息的前提下,就史实、原因、意义等基本问题作答;第2问就此题问题进行历史评述,在试题结构上出现了纵向比较(如孙中山对苏俄前后不同的政治态度)和中外联系比较(如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英美宪政思想的比较)的能力要求。

(2)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选修1(改革篇):改革中的制度评价(如清朝的盟旗制度、唐朝的盐业制度改革、戊戌变法等) 选修2(民主思想与实践篇):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和现代民主实践、世界近现代的民主思想(如启蒙思想)选修3(战争与和平篇):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战争爆发的背景、对战争的态度(如一战前的欧洲)、战后的政治安排(波兰的边界问题、二战后远东的审判问题等)选修4(历史人物评说篇):对钱玄同、曹操、孙中山、沈括、牛顿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_毙考题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_毙考题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史记》记载孙武和孙膑皆着有兵书,证明《史记》记载正确的出土文献是()。

A.郭店战国楚墓竹简B.云梦睡虎地秦简C.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D.临沂银雀山汉简2.《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其体例与内容主要依据()。

A.《七志》B.《别录》C.《七录》D.《七略》3.唐朝以后,汉地佛教中最大的两个宗派是禅宗和()。

A.净土宗B.天台宗C.华严宗D.唯识宗4.五代十国各政权灭亡最晚的是()。

A.后蜀B.北汉C.吴越D.南唐5.南宋著名山水画家有夏硅和()。

A.李唐B.马远C.李嵩D.倪瓒6.清代全国在籍人口首次超过4亿是在()。

A.康熙年间B.乾隆年间C.道光年间D.光绪年间7.下列著作中,介绍美国民主制度及总统华盛顿并予以赞扬的是()。

A.《海国图志》B.《康輶纪行》C.《瀛环志略》D.《朔方备乘》8.下列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1900年,其中发生最晚的是()。

A.惠州起义B.东南互保C.自立军起义D.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9.1954年,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选举的主席是()。

A.毛泽东B.朱德C.刘少奇D.周恩来10.下列各组历史学术刊物,都在我国内地刊行的一组是()。

A.《历史杂志》《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B.《过去与现在》《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C.《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D.《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历史杂志》11.中古印度吠舍种姓的主体是()。

A.商人B.农民C.士兵D.贱民12.领导莫斯科公国彻底摆脱蒙古统治的是()。

A.伊凡一世B.底米特里·顿斯科伊C.伊凡三世D.瓦西里三世13.1391年,李氏朝鲜的土地制度法令是()。

A.班田法B.科田法C.占田制D.田柴科14.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并改名为()。

2014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4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4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2.D3.A4.B5.B6.C7.C8.A9.D 10.C 11.A 12.C 13.B 14.A 15.B 16.A 17.C 18.A 19.B 20.D二、名词解释21.周公旦周公旦,又称周公,是西周政治家,军事家。

周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消灭周朝。

成王即位后,周公摄政,武庚联合三监叛乱。

周公率大军东征,二度克商,使周朝的统治扩展至东方沿海地区,黄河流域尽入周朝统治范围,周王朝灭商的事业至此最终完成。

此后,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巩固东方。

周公还制礼作乐,进行分封,治理国家。

周公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22.厘金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军时,为解决军饷而征收的商业税。

1853年,清江北大营军务帮办雷以缄在扬州仙女庙首先设卡抽厘,试行开征。

厘金分为两种,一是行商的货物通过税,二是坐商的交易税,税率约为1%。

第二年推行到许多地区。

厘金制度演变为清政质府的一项重要税收制度,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重要军饷来源。

但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3.双百方针说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是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

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24.安福国会是民国时期第二届国会的别名。

因其选举过程被“安福俱乐部”所控制,故称为“安福国会”。

“安福”是北京一个胡同的名称,因该政治组织的场所设在安福胡同,所以叫“安福俱乐部”;其成员也被称为安福系,相当于一个政党。

25.伊拉斯谟伊拉斯谟(1466—1563年),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历史部分—详解答案在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回答1~2题。

1.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命题透析】本题以四大改革(变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力量最强的诸侯国,并为秦国战胜其他诸侯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汉武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并未“倾邻国而雄诸侯”故A项正确。

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命题透析】本题以四大改革(变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新举措,需要在探索中积累经验,故初期的改革较为谨慎,①符合题意;当时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改革存有疑虑,甚至抵制,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改革开放初期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国内,而非国际,②说法错误;改革开放前,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③说法明显错误。

【应考导航】解读本题时,考生应注意联系改革开放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上海等地的社会经济状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命题透析】本题以司马迁对司马相如作赋的评价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材料的大意是说虽然司马相如的赋多为“虚辞滥说”,但其要职旨在引导崇尚节俭,这与《诗经》之风谏无异。

2014—2016中招历史试题考点分布及中招命题的变化趋势和感悟

2014—2016中招历史试题考点分布及中招命题的变化趋势和感悟

2014—2016中招历史试题考点分布及中招命题的变化趋势和感悟济源市实验中学连永强选择题分析第1题 14年、15年考查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的侵略与反抗,2016年改为中国古代史,在考查的难度上有所增大。

重点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第2题近三年来考查的知识点,除2014考查的是近代化探索的洋务运动外,其余都是集中在中国近代史的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并且都是集中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

第3题近三年来考查的知识点,重点集中在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探索这一章节。

第4题近三年来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近代化探索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两个章节中。

第5题 14、15年主要集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兴起这一章节中,16年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这一章节中。

第6题 15年是在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4年集中在新民主主义,16年则是在解放战争这一章节。

第7题除14年考查的是在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这一章节外,其余两年都是在考查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这一章节。

第8题除14年考查的是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外,其余的都是集中在中国现代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章节。

第9题 14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15年是集中在在中国现代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6年是国防建设和外教成就第10题近三年来考查的都是中国现代史新时期的大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就业制度和当代的科技成就。

第11题其中有两年都考查的是中国现代史的外交成就并且都集中在万隆会议这一个考点,16年则考查了世界近代史的文艺复兴这一章节。

第12题除14年考查的是中国现代史的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外,其余两年考查的都是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步入近代这一章节中,分别考查了华盛顿和《权利法案》这一内容。

第13题都考查的是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并且14年、16年都考查了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只不过形式有了变化。

15年则考查了法国大革命。

第14题近三年都考查的是世界近代史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这一目录中。

2014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请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顺序是?A. 齐、楚、燕、韩、赵、魏B. 韩、赵、魏、楚、燕、齐C. 赵、魏、韩、楚、燕、齐D. 魏、韩、赵、楚、燕、齐答案:B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其中“贞观之治”是唐朝的黄金时代,请问“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中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请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传播文化C. 外交使命D. 军事征服答案:C二、填空题4.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周朝分为____和____两个时期。

答案:西周东周5. 宋朝时期,经济文化非常发达,其中____是宋朝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答案:开封6.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著名的是____。

答案:康熙字典三、简答题7. 请简述“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三国鼎立”指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对峙的局面。

这一时期,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中央政权衰弱,地方势力逐渐崛起。

三国鼎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它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8. 请简述清朝“康乾盛世”的特点。

答案:“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对外关系和谐,边疆稳固,是清朝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结束语:本次历史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考生回顾和巩固2014年的历史知识,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时期和影响的理解和记忆。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这次练习,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014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014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014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10分,共三大题型:选择题、连线题、材料解析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整份试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能够全面检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整份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双基”,没有怪题、偏题。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共20个选择题,分值为6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45分左右,第7、8、17小题此题学生失分最多,学生大多按常规思维做题而未认真审题,造成了学生的失分现象。

错误的主要是,不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因此在知识的对接上出现问题,所以往往出错。

第二大题为连线题,学生平均得分8分,个别学生审题不清,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是哪场战役,而且意义记忆不准确,连错位置。

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22题第(3)小题,问得到的感想,出错最多,主要问题是答案不完整,第二问出错是答非所问。

23题第3小题“长征精神”大部分学生可以正确写出
答案。

给您带来的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014 ,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高考命题点专练 # 八 $
#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 简要说明% 社会进步是思想解放的基础和动力&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并引领社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是人类文明进步史的重 要组成部分' 透析历史上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 深刻领悟社会进步的 轨迹和思想解放的伟大作用&是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 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 想&中国近代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发展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 击&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产 生和发展&近代以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和发展等&都是这一专题内容的体现&由此体现和推动的社 会进步&充分展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 ! 命题点精题选练% ! ' ) 周书* 载+, 天不可信- (, 惟人- ' 这句话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 ' 杜绝了中国古代宗教的形成和对外来宗教的排斥 # ' 造成了儒家重视人的现实作用的人生观 $ ' 形成了排斥, 天- 的认知传统 % ' 是古代天文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 ) 史记"荀卿列传* 记载&荀子曾入秦&称秦国, 治之至也- ' 他曾经传 道授业&战国末期著名法家代表韩非( 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据此 # &&$ 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 荀子是法家思想的最早代表 # ' 荀子的思想具有杂取百家成一体的特点 $ ' 法家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 社会动荡促使思想家不断探求社会变革的有效途径 ( ' ) 韩非子* 载+,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 可立&而治道具矣'- 由此可见&韩非认为, 治天下- 应重在依靠 # &&$ " ' # ' $ ' % ' 人情关系 伦理道德 法制建设 礼乐秩序 ) ' 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 # &&$ 的是 " '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 良知/ 也* ' # &&$ 下面观点&属于明代李贽的是 " '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 工商皆本- , 经世致用+ ' ) 尚书"虞夏书* 中说, 皇祖 # 大禹 $ 有训+ 民可近& 不可下0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这一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并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下列主 # &&$ 张与该思想相符的是 "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 ' 食者&民之本也0民者&国之本也0国者&君之本也' $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 ' 天下之民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பைடு நூலகம்
, ' 王韬认为+, 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 未能洞见其肺腑& 然 . 师 # &&$ 长/ 一说&实倡先声'- 文中的, 默深先生- 是 " ' # ' $ ' % ' 林则徐 魏源 曾国藩 李鸿章 '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 , 华夷之辨 - 的保守观 # &&$ 点' 下列材料可以体现, 中体西用- 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 '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 # '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 # &&$ 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 他们主张 " ' ,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0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 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0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 , 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11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 ,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0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 王尔敏在) 中国近代思想史* 中写道+, 自天演论做出发点&以观进化 之世界&反映出一个争杀的景象& 弱肉强食的恐怖氛围& 充斥其间' 瓜分之祸&也觉得很显然有必然之势& 为求其不灭亡& 进而引导出保 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 据此可知 # &&$ 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 ' ' ' ' 导致瓜分危机 # 掀起革命浪潮 $ 推动民族觉醒 % 兴起实业救国 ! ! ' #(#( 年&鲁迅在) 药* 发表后说+, ) 药* 描写群众的愚昧& 和革命者的 悲哀0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0 更直接地说& 革 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 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 # &&$ 是谁11- 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 ' # ' 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 % ' 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 & ' 智者学派是公元前 ) * 前 $ 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 统称' 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 对青年进行修辞( 论辩和 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 教授参政治国( 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由 # &&$ 前 $ 世纪的希腊 此可见&公元前 ) * " ' ' 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 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 ' ' 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 % 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 ! ( ' 苏格拉底认为+, 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11 智慧的人总 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 # &&$ 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 '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 '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 ) ' 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 '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 ' 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 ' 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 ' 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 ' , 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 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 # &&$ 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 结合- 实为 " ' # ' 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 ' % '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 伯乐马 !"#$ 届高考命题点 % "历&史"第& # 页# 共 # 页$ %
! + ' 在欧洲历史上&, 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 主要的思 想家们看来& 人生已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 # &&$ 段- ' 这应归功于 " ' # ' $ ' % '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英国革命 启蒙运动 ! , ' "佩里在) 西方文明史* 一书中写道+,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并 美国学者 + 不是非基督教徒' 的确&人文主义者经常用纯粹世俗的方式来处理道德 问题11他们对基督教会经院哲学琐碎的考证辩析和纠缠于细枝末节 的问题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据此&对人文主义者的正确理解是 # &&$ " ' 彻底摆脱与基督教会之间的联系 # ' 注重从现世和世俗的立场思考问题 $ ' 对经院哲学批判局限于细枝末节 % ' 要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会 ! ' !"## 年 #" 月 !) 日傅国涌发表文章指出+, 罗马帝国衰亡之后&通过马 丁"路德(加尔文等人倡导的宗教改革&从异化的教廷禁锢下解放出 # &&$ 来&欧洲踏上了全面复兴之路'- 这说明宗教改革的意义是 " ' 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 ' 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 ' 使欧洲从此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 ' 使欧洲彻底打破了宗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 . ' #% 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 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 禁止驱逐农民' 影响他这样做的 # &&$ 思想家是 " ' # ' $ ' % ' 伏尔泰 杰弗逊 圣西门 卢梭 & / ' 托克维尔在) 论美国的民主* 中指出+, 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 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 # &&$ 们也可以修订'- 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 " ' # ' $ ' % ' 法律至上 以人为本 人人平等 天赋人权 & ! ' #,%( 年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 人权宣言 * 中提出 , 社会的目的是为 # &&$ 大众谋福利的- , 统治权属于人民- 等内容来源于 " ' ) 九十五祭论纲* # ' ) 社会契约论* $ ' ) 法国民法典* % ' ) 纯粹理性批判* & & ' 马克思在评价某一政权时指出& 它 , 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 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 # &&$ 式- ' 对这一, 政治形式- 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 # ' 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农民政权 $ '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盟 % 无产阶级专政 & ( ' !"#- 年 ) 月 #) 日齐鲁网发表 ) .一个幽灵 /一个天使 * 的文章指 出+, 从 #)#0 年莫尔的) 乌托邦* 到 #%$% 年的) 共产党宣言* &人类在 荒野里跋涉了 --! 年之后& 天使来到了身边& 指出了通往理想社会 的真正道路&找到了实现这个理想的领导者与战斗者'- 通往理想社 # &&$ 会的, 真正道路- 和, 领导者与战斗者- 分别是 " ' # ' 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 暴力革命&农民阶级 $ ' % ' 暴力革命&资产阶级 暴力革命&无产阶级 & ) ' & 右图是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 墓前石雕头像的墓碑上刻着用英 文书写的两句名言&其中一句是+, 哲人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说明世界& 而且重要的是要去变革它'- 这句话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 " ' # ' 理论性 实践性 $ ' % ' 辩证性 唯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