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第9次周测考试卷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五)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五)一、选择题1.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成因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聚成原因是()A.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侵蚀作用B.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沉积作用C.前者是流水沉积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D.前者是流水侵蚀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2. 下图是某河流下游横截面图。
读图判断该河流位于()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3. 自然界中组成岩石的矿物一般是A.固态形式 B.化合物 C.二氧化硅 D.非金属4. 青藏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 B.山麓和湖畔水草较为丰美的地区C.盆地边缘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绿洲上 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5. 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 C.软流层以上部分 D.上地幔6. 下列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瀑布7. 对下图景观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示景观是在气候湿热的条件下发育形成的B.在该景观图的岩石中不可能找到生物化石C.该景观形成过程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侵蚀作用D.该景观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化学反应8.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B.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C.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D.图中水库大坝的坝高可达150米9. 读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河段C,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B.在河段B,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C.在河段A,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D.在C河段,流水侵蚀主要表现为溯源侵蚀和下蚀10. 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用地11.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12. 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7年秋季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地理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项供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世界某区域图(图甲)和某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图乙),完成1-2题1.图甲中洋流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2.有关图乙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 B.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盛行西风C.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相对1月份多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B.在P点可以看到T点C.T处不适合露营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4.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阅读大西洋沿岸两个海湾地区略图。
完成5~7题。
5.甲图中M河与乙图中N河比较A.含沙量:M小于NB.水位季节变化:M大于NC.补给方式:M为雨水,N为积雪融水为主D.结冰期:M短于N6.关于P河流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河网密布,向心状的水系B.促进了高低纬热量的交换C.径流量大,促进冰川移动D.促进该流域内陆水的更新7.关于两海湾附近气候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海域受暖流影响,乙海域受寒流影响B.常年多雾是两海湾的共同特征C.甲海湾附近风力弱,乙海湾风力强D.两海域都受西南风影响,降水多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 ℃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
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期叫无霜期。
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
读图回答8~9题。
钦州市第四中学季学期高一地理第9次周测考试卷解析版
钦州市第四中学季学期高一地理第9次周测考试卷解析版D.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一致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体看来,在地质时期气候变化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10. 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经有大象、水牛和竹子,这表明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解析:现在的大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水牛和竹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南,从而说明这些动植物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进一步说明当时的华北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答案:D11. 下列地理事象中属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的是( )①淹没许多岛国或者临海土地②阿尔卑斯山冰川融化③我国的干旱区扩大④俄罗斯粮食总产量减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中纬度地区因蒸发旺盛而变得干燥;俄罗斯纬度高,全球气候变暖后,不仅生长期增加,降水量也会增加。
答案:A12.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①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②植被大量减少③氟氯烃的大量排放④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氟氯烃的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产生大气污染或形成酸雨;答案: A1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包括(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③保护环境④大量减少资源利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节能减排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目前大量减少资源利用量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答案:D14. 气候变暖将导致( )A.生物多样性增强 B.水旱灾害增加C.有利于人体健康 D.涝灾增加、旱灾减少解析:气候变暖将加剧洪涝、干旱、热浪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
钦州市第四中学季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解析版
钦州市第四中学季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解析版解析:促进地壳活动的主要动力为地球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所以②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C9.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解析:除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均为15°/小时,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纬度而不同,随纬度的增高逐渐减小。
南北纬60°处,约为赤道地区的一半;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纬度逐渐增高,线速度应依次减小;在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
答案: A10. 当伦敦为中午12时()A.美国处于黑夜,中、印、日三国都处于白天B.美国处于白天,中、印、日三国都处于黑夜C.中、印、日三国的日期比美国早一天D.中、印、日、美四国的日期相同解析: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
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1小时×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
(当甲地所在时区对应的整数小于乙地所在时区对应的整数时,用“+”号;反之,用“-”号)当伦敦为中午12时,美国时间(西五区)=12-{1小时×[0-(-5)]}=12-5=7时。
中国时间(东八区)=12+[1小时×(8-0)]=20时。
印度时间(东五区)=12+[1小时×(5-0)]=17时。
日本时间(东九区)=12+[1小时×(9-0)]=21时。
答案: D11.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白昼最长不出现在同一天的地方是()A.23°26′NB.66°34′NC.10°SD.30°S解析:北半球白昼最长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这时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但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是最大值。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九周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2024年1月10日,在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上,马云指出将来的农业是数据农业,并以新疆的香瓜为例,通过大数据分析出不同消费层次最情愿购买的香瓜品种、上市时间、礼盒重量等,进而生产、上市不同规格的定制产品,实现智能化生产、服务。
读我国某香瓜种植区域图,回答题。
与新疆地区相比,图示地区种植香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土壤肥沃 B.昼夜温差大C.浇灌水源足够 D.市场广袤2.小麦“蒙头水”是指小麦播种后萌芽前田间进行浇灌的统称。
河南省小麦主产区每年秋季播种后都要浇灌“蒙头水”。
其目的是()A.改善土壤墒情,提高小麦出苗率B.降低地表温度,减轻小麦病虫害C.增加空气湿度,减轻沙尘危害D.削减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3.油樟,属常绿乔木,喜湿喜暖,抗虫性、耐寒性较差,三年即可郁闭成林。
油樟叶经蒸汽蒸馏冷凝可提取樟油,樟油在日化、医疗等产业中用途较大。
叙州区是我国最大的油樟基地。
春季,叙州区村民纷纷上山收集油樟落叶,并利用简易蒸馏器蒸煮樟叶,获得樟油。
如图示意叙州区地理位置和油樟林。
叙州区相宜油樟生长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水源B.气候、水源C.气候、地形D.气候、土壤4.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闻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区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缘由有()A.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B.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C.水源足够,黑土肥沃D.市场需求量大5.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A.小麦 B.玉米 C.甘蔗 D.大豆6.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农夫有在瓜田里放砾石的习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①防止土壤被大风刮走②这些石头里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③削减水分的蒸发④避开采瓜时脚陷在淤泥地里⑤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A.②③ B.②⑤ C.①③ D.④⑤7.近年来,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A.优越的气候条件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C.政府的实惠政策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8.如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考试地理---精品解析Word版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一年级春季学期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A. 从青岛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差异B. 由美国东海岸到其中部大草原景观的变化C. 从海南岛向北到辽东半岛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D. 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D正确;从青岛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故不符合题意;由美国东海岸到中部大草原的景观变化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故不符合题意.从海南岛向北到辽东半岛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故不符合题意;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 山地针叶林带C. 山地荒漠带D. 山地冰雪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四座山分别是秦岭、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主要我国的温带季风区,其中贺兰山位于温带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上,秦岭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分界线上,四座山的基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山北坡、贺兰山东坡),再向上应该都存在山地针叶林带,但不一定都有山地荒漠带、山地冰雪带,垂直自然带跟水平自然带相似,但不相同。
故选B。
考点:垂直地带性3.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的自然带是()A. 亚寒带针叶林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B【解析】【详解】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
A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D 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ACD排除。
4.下列叙述中,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①天山山脉的高山植物区②北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带③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可利用排除法。
广西钦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钦州市2018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卷
钦州市2018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
1-5BCCCB6-10DBBDC11-15CCCAB16-20CCCBB
21-25CBCCA26-30ADCBD31-35BCBBA
36.(每空1分,共6分)
(1)A(2)近快(3)昏18(4)增大
37. (6分)
(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1分)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1分)
(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1分)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1分)
(3)不能发现。
(1分)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1分)
38.(每空1分,共7分)
(1)赤道低气压带上升
(2)西南风乙全年温和湿润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或亚热带季风)
39.(6分)
(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1分)该处河流的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1分)
(2)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1分)人为加高堤坝。
(1分)(3)E(1分)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航道靠近水深的一侧。
(1分)
40.(每空1分,共5分)
(1)B锋后
(2)③
(3)西北(偏北)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第10次周测考试卷解析版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 年秋天学期高一地理第10 次周测考试卷分析版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天学期高一地理第10 次周测考试卷分析版一、选择题1.相关地质期间天气变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气温变化幅度不大B.向来比较严寒C.向来比较暖和D.冰期和间冰期相间散布分析:地质期间的天气变化:处于颠簸变化之中,冷暖干湿互相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整体上是在变化过程中,暖和期较长,严寒期偏短;润湿期与干旱期互相交替。
答案: D2.间冰期出现时的地理现象是()A.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动 B .冰川从高峰向平原推动C.冰川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退后D.冰川散布范围没有显然的变化分析:间冰期出现时,温度高升,则冰川消融,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退后。
答案: C3.可能影响天气变化的要素是()①太阳辐射的变化②海陆散布的变化③地形的变化④人类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②④D.①②③④分析:影响天气变化的要素好多,有自然原由,如太阳辐射的变化、海陆变迁、地形变化等,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 D4.当冰期出现时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落 B .台湾岛的面积将减小C.暖温带的范围将向北移 D .干旱地域将变得更为干燥分析:当冰期出现时,全世界温度降落,则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落。
答案: A5.全世界天气变暖的结果是()①高纬度降水减少②危害人体健康③腐化建筑物和文物遗迹1 / 6④对沿海低地组成威迫A.①②B.③④C.②④ D .①②④分析:全世界天气变暖,高纬度地域冰雪消融,湿度增大,降水增添。
腐化建筑物和文物遗迹是酸雨的影响结果。
答案: C6.天气变暖将以致 ()A.生物多样性加强 B .水旱灾祸增添C.有益于人体健康D.涝灾增添、旱灾减少分析:天气变暖将加剧洪涝、干旱、热浪等自然灾祸的频次和强度。
答案: B7.全世界变暖对工业造成的影响,可能有()①增添高纬地域供暖的能源耗费②显然增添低纬地域制冷的能源耗费③ 以致各地电力需求减少④节水节能技术将获取广阔市场A.①②③ B .②④ C.①③ D.①②分析:全世界变暖以致空调的使用频次提升,电力需求增添。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解析版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江西省三清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性价值的花岗岩微地貌天然博物馆。
下图为其著名旅游景观“司春女神”照片,海拔为1000~1500米之间。
读图,回答下各题。
三清山所在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可知:江西三清山主要座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即岩浆上涌侵入到地壳上部,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然后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而成。
选项A正确。
2. 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答案:A解析:沉积岩中,一般底下的岩层老于上面岩层,岩浆岩形成时间晚于被穿过的岩层,断层形成晚于所有有断裂面的岩层。
因此图中④所表示的岩层最老,而④岩层有弯曲,说明曾经发生地壳运动,产生褶皱,岩浆岩2为喷出岩,喷出口在④岩层上,说明晚于④岩层早于沉积岩1,岩浆岩1为侵入岩,它侵入的最上界限为沉积岩1,说明形成晚于沉积岩1,而断层界面③,经过所有岩层,说明形成时间最晚。
因此A项正确。
1 / 113. 读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
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A.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甲丙之间海沟、海岭C.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D.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相对的箭头是消亡边界,背离的箭头是生长边界。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四)详解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四)详解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四)解析版一、选择题1. 关于内力与外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外力作用则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B.外力作用在地壳形态变化中起主导作用C.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内力占优势,也可能是外力占优势D.地形的变化总是先有内力的作用然后才有外力的影响解析: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两者同时起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但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内力占优势,也可能是外力占优势。
答案:C2. 下图为非洲东部地区图,图中的符号代表何种地貌()A.盆地B.裂谷C.褶皱山脉D.火山解析:从图中地貌在非洲的位置及延伸方向可知为东非大裂谷。
答案:B3.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的是()A.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B.天山山麓的冲积扇C.长江三角洲D.青藏高原深切的河谷解析: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A4. 与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活动一致的河谷是()1 / 10A.雅鲁藏布江B.科罗拉多河谷C.汾河谷地D.尼罗河谷解析:汾河谷地是断裂下陷形成的。
答案:C5. “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搬运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向斜从岩层形态上看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但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结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所以向斜成山主要是外力的侵蚀作用。
答案: C6. 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它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它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二)详解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二)详解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二)解析版一、选择题1.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②亚热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2.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A.限制重工业发展B.建立污水处理厂C.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D.发展煤铁复合体型工业答案:C3.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的雪线高度升高B.温带耕作区向低纬延伸C.西藏聂腊木县种植青稞的范围向高原下方延伸D.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山冰雪融化,雪线高度升高。
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
同样,高山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高度变高,种植范围向高原上方延伸。
答案:A4.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说法,可能的是()A.全球的生态系统会因为全球变暖而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B.海洋因为其比热大,所以其生态系统将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C.全球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D.我国因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所以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生态系统将不会造成影响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对全球各地区包括海洋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在某些地区是正面的影响,而在某一些地区却是负面的影响。
答案:C5. 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1 / 11①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②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③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④冬季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梅雨由准静止锋形成,台风是热带气旋。
答案:D6. 台风中心在广州的东面时,广州的风向是()A.偏南风B.偏北风C.偏东风D.偏西风解析:台风为气旋,广州位于气旋西面,北半球气旋西侧吹偏北风。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地球上的水(三)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地球上的水(三)1 / 7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三)一、 选择题1. 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C.西部海岸线较短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它国海域2. 沿岸拥有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最少的我国海域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 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A.开普敦温和多雨B.无论南北半球海洋表面的等温线都向南凸出C.北京、广州两地相同物体的日影等长D.亚平宁半岛受西风带控制5. 下图中表示北半球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中有暖流经过的是( )6. 下列没有密度流存在的海区是( )A.孟加拉湾与印度洋之间B.红海与印度洋之间C.波罗的海与大西洋之间D.墨西哥湾与大西洋之间7. 读图完成下题,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①②位于赤道附近,最有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A.①B.②C.③D.④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交汇形成B.纽芬兰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C.东南大西洋渔场由秘鲁寒流上升形成D.东北大西洋渔场是东格陵兰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9. 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②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③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所起的作用是()A.增温、增湿B.降温、减湿C.增温、减湿D.降温、增湿11. 关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纬度相同,水温相同B.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所以赤道海域盐度最低C.盐度和温度与纬度的分布不同步D.南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盐度、温度相同12. 同一艘轮船,如果轮船整体重量不变,则其在下列大致相同的纬度海区航行,轮船的吃水线最浅的是()A.墨西哥湾B.台湾东部海区C.阿拉伯海D.红海13. 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A.暖流B.河流注入C.降水D.蒸发14. 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训练高一地理试卷地球上的水(三)3 / 7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15. 下图中曲线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箭头为洋流流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南半球暖流B.乙为北半球暖流C.甲为北半球寒流D.乙为南半球寒流16. 有人在墨西哥西海岸拾到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过来的( )。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九周测试题含答案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九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2.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3.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③B.②③C.②③D.①④4. 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气温出现在14: 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C.1:00 -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D.9:00 - 11: 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5. 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③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D.图中①是指大气产生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总是由南向北6. 读下图,有关该图叙述正确的是A.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温度:a > b > c > dB.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气压:d > a > b > cC.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④为热力原因引起的下沉气流D.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侧视图,b处有冷暖气流相遇7. 根据下列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③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A.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花岗岩沉积岩岩石C.冬季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D.棉花生物资源自然资源8. 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C.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较差D.云层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太差9. 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日温差)较月球表面要小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州市第四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第9次周测考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不属于这几次大冰期的是( )A.震旦纪大冰期B.石炭二叠纪大冰期C.第四纪大冰期D.侏罗纪大冰期答案:D解析:在地质时期,地表经历了几次大冰期气候,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侏罗纪气候暖干,属于间冰期。
2. 下列对气候的正确叙述是()A.气候的基本特征是气温、降水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地质时期气候稳定C.历史时期世界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D.大气环流影响气候的形成,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答案:D3. 19世纪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A.波动下降现象B.波动上升现象C.变化平稳D.变化不定解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气候增暖的时期;20世纪40年代之后,全球气候逐渐变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并呈加速态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明显超出20世纪40年代,地球气候进入最近1 000年以来最为温暖的时期。
答案:B4.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②海洋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增加③海水温度增高膨胀④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解析:海平面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但直接原因却是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
要求在审题过程中注意题干中的叙述。
答案:A5. 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是()A.气温是直线上升的B.气温是直线下降的C.气候总体上是波浪式发展的D.几乎是不变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统计资料我们知道,不论是在地质时期,还是在历史时期,或者是近代时期,气候的变化都是波浪式的。
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是波浪式上升的。
答案:C6.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各地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状况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B.全球气候变化大大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C.最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D.全球气候变化不会对工业生产活动产生影响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各圈层尤其是人类社会造成影响,对工业生产活动也产生影响。
答案:D7.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全球变暖,温度升高,会使得雪线上升。
答案:A8. 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曾连续出现三次大的温暖时期 B.曾反复出现三次大冰期气候C.气温一直呈下降趋势 D.气温一直呈上升趋势答案:B解析:在地质时期,地表经历了几次大冰期气候,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9. 下列关于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概述,合理的是( )A.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B.干旱期明显长于湿润期C.新生代以干旱气候为主D.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一致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体看来,在地质时期气候变化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10. 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经有大象、水牛和竹子,这表明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解析:现在的大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水牛和竹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南,从而说明这些动植物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进一步说明当时的华北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答案:D11. 下列地理事象中属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的是( )①淹没许多岛国或者临海土地②阿尔卑斯山冰川融化③我国的干旱区扩大④俄罗斯粮食总产量减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中纬度地区因蒸发旺盛而变得干燥;俄罗斯纬度高,全球气候变暖后,不仅生长期增加,降水量也会增加。
答案:A12.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①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②植被大量减少③氟氯烃的大量排放④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氟氯烃的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产生大气污染或形成酸雨;答案: A13.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包括(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③保护环境④大量减少资源利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节能减排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目前大量减少资源利用量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答案:D14. 气候变暖将导致( )A.生物多样性增强 B.水旱灾害增加C.有利于人体健康 D.涝灾增加、旱灾减少解析:气候变暖将加剧洪涝、干旱、热浪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
答案:B15. 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 )①高纬度降水减少②危害人体健康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A.①②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解析: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度地区冰雪融化,湿度增大,降水增加。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是酸雨的影响后果。
答案:C二、非选择题16.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 2-4-1 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 2-4-1(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________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从能源消费结构讨论A、B、C三种不同预案可能采取的适应性对策,用直线将下列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图 2-4-2解析: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CO2 的大量排放,而CO2主要是由矿物燃料燃烧释放的,所以从能源消费结构来说,减少CO2的排放主要是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来实现的。
第(1)题主要考查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答案:(1)0.300.32 1.11.5 1.62(2)如下图17. 阅读表2-7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2-7 CO2体积分数统计表年份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CO 2 体积分数(10 -6 )310 314 317 322 325 328 332 335(1)根据资料,绘一幅3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_________________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这种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能力和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有关原理的理解。
作图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建立坐标系,将各年份的数据准确标注到坐标系内,再将点连成平滑曲线。
根据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逐年上升。
其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矿物能源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将使得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进而引起气候变暖。
答案:(1)图略(2)逐年上升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肆毁林(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18.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据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考证,阿德利亚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
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 2.5 ℃,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企鹅数量剧减。
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了目前的9 000对左右。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全球大气环境的什么问题?(2)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除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方面?(4)你认为如何来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总结,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全球变暖。
(2)人为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大量地毁坏森林植被。
(3)引起积温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引起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旱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4)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减少排放,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也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加快沿海地区防护堤坝的建设,防止海水入侵;还可以有计划地培育、改良农作物的品种,以适应逐渐变化的气候环境。
19. 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平均气温距平及采暖能耗变率图。
(注: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某一时段平均气温与该地同时段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材料二: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1)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中,2005年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的有________个,其中气温偏高最多的一个省区采暖能耗比常年减少了约________。
(2)因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可能会给人类带来许多麻烦,但也并非全是坏事。
试列举两个理由说明“温室效应”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答案: (1)9 14%(2)农业生产的地区范围将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展;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的产量提高。
解析:第(1)题,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即气温距平为正值的省区,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有黑龙江、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北京、天津九个省区。
其中气温偏高最多的省区是青海省气温距平为2.5,其采暖能耗变率为-14.0%,即采暖能耗比常年减少了约14%。
第(2)题,因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对人类有利也有弊。
20. 今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
考察期间获得的资料:“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 ℃,而今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3 ℃;去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