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短诗三首》(第二课时)部编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设:作者漫步在月明的园中,走到了藤萝的叶下,趴在母亲的膝上,听母亲讲美妙的故事。
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一种闲适、温馨、充满母爱的感受。)
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
预设:“永不漫灭”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永不漫灭,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回忆永不漫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3)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母亲啊……
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板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
环节二:悟情《繁星》(一三一)
1.情景朗读: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
2.体会情感: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
三、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环节一:悟情《繁星》(一五九)
1.品读“风雨”: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
2.体会情感: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复沓朗读体会情感。
(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复习检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诗歌的美好意境,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新课
教学
二、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环节一:想象《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延长顿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2.补白想象:指导破折号和“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仿照朗读。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学习现代诗的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激发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到生活中。
不足之处:
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内容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风雨: 狂风暴雨
繁星 困难挫折痛苦
心情、对母亲的依恋
对大海的眷恋、感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注意朗读的教学。
通过有梯度、有层次地探究式学习,读出节奏,感受现代诗的音乐性;读出想象,体会现代诗的艺术性;读出情感,感受现代诗的人文性,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
注意读写训练。
(1)“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冰心自传》
(2)“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往事》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ຫໍສະໝຸດ Baidu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
(板书:对大海的眷恋、感激)
3.共同诵读: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
(2)“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呢?
(预设:困难、挫折、痛苦……)
(板书:风雨:狂风暴雨困难挫折痛苦)
作者冰心此时“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
预设: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如下:
①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
②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
2.过渡:现代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你又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
4.朗读成诵,齐背三首《繁星》。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通过探究和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理解“永不漫灭”“风雨”等词语的含义,领悟诗歌的内容。为升华情感做“支点”。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读出想象为“支点”进一步探究发现现代诗的情感。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意境,触景生情,情动辞发,反复朗读,层层递进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将积累背诵巧妙地融于情境之中。
四、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这些事——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的( ),
藤萝的叶下,( )的( ),
母亲的膝上。( )的( )。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板书: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5.情景朗诵: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积累背诵。
环节二:想象《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1)“天上的风雨”是指什么?
预设: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习冰心先生的诗,被她浓浓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所打动。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板书
《短诗三首》优教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三首短诗。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繁星》蕴含的爱与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冰心先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母爱的伟大。
环节三:悟情《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品悟月明: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预设:是一种依恋的感觉。
预设:趴在母亲膝上是一种安全、温馨的感觉。
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一种闲适、温馨、充满母爱的感受。)
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
预设:“永不漫灭”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永不漫灭,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回忆永不漫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3)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母亲啊……
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板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
环节二:悟情《繁星》(一三一)
1.情景朗读: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
2.体会情感: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
三、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环节一:悟情《繁星》(一五九)
1.品读“风雨”: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
2.体会情感: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复沓朗读体会情感。
(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复习检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诗歌的美好意境,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新课
教学
二、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环节一:想象《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延长顿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2.补白想象:指导破折号和“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仿照朗读。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学习现代诗的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激发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到生活中。
不足之处:
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内容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风雨: 狂风暴雨
繁星 困难挫折痛苦
心情、对母亲的依恋
对大海的眷恋、感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注意朗读的教学。
通过有梯度、有层次地探究式学习,读出节奏,感受现代诗的音乐性;读出想象,体会现代诗的艺术性;读出情感,感受现代诗的人文性,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
注意读写训练。
(1)“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冰心自传》
(2)“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往事》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ຫໍສະໝຸດ Baidu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
(板书:对大海的眷恋、感激)
3.共同诵读: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
(2)“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呢?
(预设:困难、挫折、痛苦……)
(板书:风雨:狂风暴雨困难挫折痛苦)
作者冰心此时“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
预设: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如下:
①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
②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
2.过渡:现代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你又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
4.朗读成诵,齐背三首《繁星》。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通过探究和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理解“永不漫灭”“风雨”等词语的含义,领悟诗歌的内容。为升华情感做“支点”。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读出想象为“支点”进一步探究发现现代诗的情感。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意境,触景生情,情动辞发,反复朗读,层层递进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将积累背诵巧妙地融于情境之中。
四、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这些事——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的( ),
藤萝的叶下,( )的( ),
母亲的膝上。( )的( )。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板书: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5.情景朗诵: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积累背诵。
环节二:想象《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1)“天上的风雨”是指什么?
预设: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习冰心先生的诗,被她浓浓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所打动。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板书
《短诗三首》优教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三首短诗。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繁星》蕴含的爱与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冰心先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母爱的伟大。
环节三:悟情《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品悟月明: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预设:是一种依恋的感觉。
预设:趴在母亲膝上是一种安全、温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