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动画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延伸
论“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中戏曲元素的运用
论“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中戏曲元素的运用论“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中戏曲元素的运用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成就。
其中,一种新兴的创作风格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那就是“中国学派”。
在这种风格的动画电影中,戏曲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艺术世界。
本文将探讨“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中戏曲元素的运用,旨在进一步探讨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定义。
与传统的海外影视制作模式相比,中国学派动画电影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它们以中国的历史、传说和文化为题材,弘扬中国精神,传达正能量,并在艺术表达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创新的尝试,它不仅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
因此,在“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中运用戏曲元素,可以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
例如,在电影《大圣归来》中,导演通过巧妙运用舞台表演方式,将孙悟空与紫霞仙子之间的浪漫故事呈现出来。
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戏曲的独特之处,增加了观影的乐趣和文化内涵。
戏曲元素的运用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
戏曲是一种强调肢体表演和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它的剧目多变、造型精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将戏曲元素运用到动画电影中后,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节更加紧凑。
例如,在电影《大鱼海棠》中,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京剧的角色形象和表演方式,给水族世界的角色赋予了生动的个性,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此外,戏曲元素的运用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通过巧妙融合中西方艺术元素,以及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理念,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认知度。
对中国戏曲动画发展的探讨
06
戏曲动画的案例分析
《哪吒闹海》——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作为中国早期动画的 • · 代表作之一,《哪吒 闹海》融合了传统戏 曲与现代动画技术, 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 完美结合。
• 人物设计:采用中 国传统戏曲中的人 物造型,如哪吒、 龙王等,同时加入 现代元素,使人物 形象更加生动和具 有想象力。
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策略
为了促进中国戏曲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加强 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 ,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设立专业课程、举办培 训计划等方式培养更多的戏曲动画人才。同时,积极推 动跨界合作和融合创新,引入其他领域的优秀资源和创 意元素,为戏曲动画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加强市 场调研和定位,根据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创作出更加 精准和优质的戏曲动画作品。
• 场景设计:借鉴了中 国传统绘画风格,选 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 国古镇为原型,通过 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 视角,呈现出了中国 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 底蕴。
• 音效设计:运用中国 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 音效技术相结合的方 式,营造出富有民族 特色的音效氛围,使 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 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 特魅力。
02
03
表演风格
戏曲动画的表演风格是独特的,结合 了戏曲表演的艺术特点和动画的创意 表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制作流程与团队构成
策划与前期准备
制作阶段
在制作初期,需要进行详细的策划和前期准 备工作,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构 思等。
制作阶段包括动画制作、音效制作、配乐创 作等环节,需要各个团队紧密合作,确保制 作进度和质量。
02
戏曲动画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戏曲动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戏曲动画在表现手法和题材上不断拓展和丰富。
浅析戏曲动画在戏剧教学中的利弊
浅析戏曲动画在戏剧教学中的利弊作者:管弦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1期摘要:戏曲动画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和多样化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如果将这种形式引入戏曲的课堂教学,可以借助动画艺术的时代感为戏曲培养新的观众,有利于戏曲艺术的弘扬与民族动画的发展。
然而对动画的欣赏不能取代对舞台表演的直观感受,否则在教学中无法突出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戏曲动画;意境;虚拟戏曲动画是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绎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新的动画样式。
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制作公司和动画爱好者把兴趣投入到戏曲动画的创作中,戏曲动画的风格特征也日趋多样化。
早期的戏曲动画基本都是在内容上提炼原有剧情,形象设计上尽量保留戏曲的脸谱、妆扮等装饰符号,动作上借鉴戏曲表演中对手、眼、身、法、步的处理特点并加以适度夸张。
后来的戏曲动画则逐渐摆脱对舞台演出情形的模仿,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剧作意境的重新诠释,其审美趣味也由低龄化向大众化转变。
戏曲动画由此得到了更多年龄层面的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喜爱。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就有与戏曲艺术相关的戏剧类课程设置,如果能将戏曲动画引入戏剧的课堂教学,可以促成戏曲动画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也可以增加教学趣味。
然而戏曲动画的采用应当意在巩固学生对戏曲审美特点的认识,而不是取代戏曲欣赏。
本文以施屹、陈海璐导演,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制作的动画短片《三岔口》为例,尝试分析将戏曲动画融入到戏剧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一、可行性:动画与戏曲的内在融通《三岔口》采用了水墨动画的形式。
“水墨动画的出现是中国动画界为世界动画作出的一大贡献,它突破了动画电影史上只有…单线平涂‟一种形式的局面,既没有边缘线,还要发挥浓淡渲染的效果,是动画艺术上非凡的创举。
[1](52)”水墨动画曾是中国动画“民族化”风格的标志性样式,在今天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这种动画形式的表现力也在不断提高。
戏曲动画的艺术特点及其进展建议
戏曲动画的艺术特点及其进展建议戏曲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拥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和丰富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戏曲动画的艺术特点、影响和发展建议三方面来展开阐述。
一、戏曲动画的艺术特点1、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戏曲动画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充分结合了传统戏曲文化和现代动画技术,展现出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动画艺术的精湛技巧。
它在引用传统的优秀剧目、角色和人物形象的同时,对角色造型、场景设定、表演手法等方面进行重新创作和改进,使得戏曲动画具有了更强的现代气息和创新性。
2、多元化的艺术呈现戏曲动画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和形式,给观众呈现了多样的艺术效果。
它可以通过旁白、背景音乐、镜头等手段来营造出细腻且具有传统气息的感觉,并利用现代的动画技术,设置丰富多彩的特效、场景、字符等元素,从而达到生动、直观、感性的艺术效果。
3、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戏曲动画在遵循传统戏曲文化的基础上,秉持“传承创新”理念,加入了现代文化元素来构建新的叙事层次,以此来传达和表现深刻的社会、人生与情感主题。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还能够让观众体验到全新的文化代际传承的魅力。
二、戏曲动画的影响戏曲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将古老的戏曲题材通过现代技术重新呈现,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并为传承和发扬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戏曲动画的推广与发展还有助于打破传统戏曲以老年观众群体为主的局面,从而扩大戏曲的观众群体和市场。
通过戏曲动画,年轻人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这种文化的兴趣,为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三、戏曲动画的发展建议1、加强与原创戏曲之间的联系由于戏曲动画一定程度上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创意和元素,因此与原创戏曲之间的联系是不可避免的。
未来的戏曲动画开发需要加强与原创戏曲之间的联系,在故事设定、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更加贴合传统戏曲的内涵和文化。
戏曲绘本动画教案中班
戏曲绘本动画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理解。
2.通过绘本和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本和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通过戏曲绘本动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戏曲绘本故事欣赏,通过欣赏戏曲绘本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2.戏曲绘本故事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戏曲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创作自己的戏曲绘本故事。
3.动画制作,通过学习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戏曲绘本动画。
4.动画欣赏和评析,通过欣赏和评析戏曲绘本动画,让学生了解动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播放一段经典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故事欣赏,选择一些经典的戏曲绘本故事,让学生欣赏并讨论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手法。
3.故事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戏曲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创作自己的戏曲绘本故事。
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部戏曲绘本故事的创作。
4.动画制作,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让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角色设计、场景设置、动作表现等。
5.动画欣赏和评析,让学生欣赏和评析一些优秀的戏曲绘本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动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能力。
6.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戏曲绘本故事和动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故事欣赏、故事创作、动画制作、动画欣赏和评析等环节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析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
3.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
通过戏曲绘本动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浅论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
浅论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 09-09-12 15:55:00 ] 作者:高琳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豫剧形式娱乐性戏曲动画论文摘要用豫剧动画的形式传录中原文化,是对戏曲的一种延展。
这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应成为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宣传推广的创新手段。
戏曲动画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动画艺术在21世纪数字时代的实践,其交互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创造着人与传统文化、人与戏曲艺术的新关系与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劳动为前提的发展过程,这似乎是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必由之路。
”随着戏曲动画的发展普及,在这个新的艺术平台之上,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也将会丰满成熟。
现在,如何进一步分析这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争取在设计创作中得以理性的认识,亦成为一个需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而戏曲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艺术,有很多的程式,戏曲动画能够把戏曲本身的艺术性表现出来已经很难,要在动作、唱腔上表现出原本的风格和特色,进而溶入动画的影视元素。
1、豫尉形式戏曲动画对中原文化的传承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远灿烂的历史文化不仅造就了众多的物质文化遗迹,同样也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文学、社火等民间文化艺术,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刘景亮在《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中记载,豫剧是由唱“三截棍”演变而来的。
而“三截棍”是旧社会演唱者沿街乞讨的一种艺术化形式。
最能贴近和表现中原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命运。
而之后的“三下乡”(罗戏、卷戏、梆子戏的合成)也体现出中原人民喜欢热闹、渴望热烈的人生本性。
作为河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的豫剧,有豫剧、曲剧、越调等20多个剧种在不同的舞台上传播着中原文化艺术的魅力。
在豫剧中有许多剧目都是以现实为依据,对中原人民的生活和中原文化进行的记录。
比如陈方千导演的《背靴访帅》是描写北宋年间辽寇犯边杨延昭挂帅出征的故事。
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多种途径
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多种途径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
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多种途径:1. 引导学生欣赏戏曲音乐:在音乐课堂上播放戏曲音乐,让学生感受戏曲独特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戏曲曲目,如《红楼梦》、《京剧名段集锦》等。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学习戏曲舞蹈:戏曲舞蹈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戏曲表演艺术的精髓之一。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戏曲舞蹈动作,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戏曲舞蹈的韵味。
通过学习舞蹈,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表达能力。
3. 教授戏曲唱腔:戏曲中的唱腔是一种独特的声乐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戏曲唱腔,如京剧的“二黄”、“二独”等。
通过唱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表达能力。
4. 观看戏曲表演:组织学生观看戏曲演出是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邀请戏曲团体到学校进行演出,或者带领学生到戏曲演出场所观看演出。
通过亲身观看戏曲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5. 制作戏曲道具和服装:戏曲表演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道具和服装,它们是展现戏曲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戏曲道具和服装,如戏剧面具、扇子等。
通过制作道具和服装,让学生更加了解戏曲表演的过程和戏曲文化。
6. 进行戏曲剧目创作:在音乐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戏曲剧目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戏曲故事情节,编写剧本、设计舞台布景和服装等,然后进行表演。
通过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途径,可以让戏曲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戏曲艺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戏曲在动画人物设计中运用
关键词:人物造型设计;意象美;艺术符号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借鉴了戏曲中的艺术符号。
但在艺术融合过程中,将优秀戏曲元素运用到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是最关键的问题。
本文从外在形象的塑造与内在性格的表现这两方面入手,从戏曲元素“形”“韵”“意”“灵”“彩”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戏曲元素与动画人物外在造型塑造设计的融合(一)戏曲元素的“形”——人物的造型设计戏曲元素的“形”是通过舞台形象的外在样貌表现出来的,服饰、道具、动作等都统称为外在“形”。
戏曲元素中识别度较高的外在“形”为脸谱元素。
脸谱元素蕴含着装饰性审美特征,装饰性美化了脸谱的形象。
“粉墨青红,纵横于面”说明脸谱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但这并不代表脸谱是无序、杂乱绘制的。
要根据戏曲妆容的法则和规定,绘出脸谱的色、线、形。
譬如,脸谱中的眉毛就存在着众多的样式,可分为柳叶眉、剑眉、寿眉等。
脸谱的程式化使装饰美藏匿于整体的外在“形”之下,并没有在整体之中凸显出来。
戏曲舞台的人物形象为戏曲表演的核心,可以深层次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价值。
脸谱程式化体现在戏曲中的每位角色都有与之对应的脸谱,脸谱不仅具有装饰美的作用,还具有区分辨别的作用,能使观众清楚地了解到剧情的变化。
程式化的规范性带来了“写意”的美,这种美拉开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产生出“虚拟性”的效果。
“写意”的美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舞台之上,关注戏曲表演。
程式化的规范性还体现在脸谱颜色中,在脸谱之中,每一种颜色都反映着角色的性格特征,比如白色代表奸诈、红色代表肝胆相照等。
程式化不仅具有区分功能,还体现出评价功能。
观众通过观察戏台上人物的脸谱,能初步了解人物性格、身份等,进一步做出对应的评价。
《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等动画影片都运用了脸谱的元素,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征。
动画角色造型的外在“形”的突出特点为面部表情,角色脸部颜色的变化与戏曲脸谱颜色的程式化具有相通之处。
在约定俗成中,角色的脸部变红为生气的状态,变白为受到了惊吓等。
传统戏曲与动画艺术的结合点分析
传统戏曲与动画艺术的结合点分析□魏国卿摘要:戏曲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有着精湛的技艺与底蕴;而动画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中国需要更多的文化滋养。
传统戏曲与动画艺术的结合,除了可运用的表演程式、音乐元素、服装美术等,还有民族艺术的审美特色、文学的可视化呈现经验及其虚拟化的表现手法。
动画因为与实拍的影视作品不同,不受空间、时间和表演者的束缚,而且具有幻化的假定性特征,因此 可以吸收传统戏曲艺术中虚拟化的表现手法为动画场景设计与动画角色塑造服务。
关键词:戏曲动画假定性虚拟性戏曲表演具有非写实的特点,重虚拟、轻模仿也是中国传 统艺术理论中的一贯原则。
戏曲剧目表演在设计人物动作 时,遵循的是代表性、规范化的程式。
这种表现手法在表演者 和观者之间达成一种默契。
传统戏曲演员通过程式表现剧 情,表达人物情感,这是演员重要的艺术语言,熟识这种规律 的观众能快速、准确理解剧情并获得共情。
传统戏曲的程式 化表演不仅可以辅助解释戏曲剧情,就其本身而言,也是一种 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审美对象。
以道具马鞭来 说,很多戏曲剧目中都有这一道具,虽然只是一根象征马鞭的 带穗子的藤条,但这根藤条却能告诉观者很多信息,用来表明 台上表演的人物身份。
有时候,通过演员的表演动作可以表 明马在飞奔或者休憩的状态,甚至还可以通过马鞭的颜色来 暗示马的颜色,如红色的马鞭代表红马,白色的马鞭代表白 马,等等。
剧情内容不需要像实拍影视作品般布置真实的舞 台场景,也不需要特殊的旁白与唱词解释与交代,只需要一系 列观者熟知的程式化表演就可以完美表现。
影视剧作品的打斗场面一般受到场地、演员人数等条件 的限制。
传统戏曲是舞台艺术,舞台场地是固定的,演员人数 也是固定的,不能依赖常规的表演方式表现大规模的战争场 面,唯有通过虚拟化的手段也就是程式化的表演,才能表现出 千军万马的气势。
程式化的一招一式都经过表演者的精心编 排,让观者通过演员的身段和表演感受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 和胜负情况,虚拟的战争场面通过程式化的表演在观者脑海 中与想象结合,配上激烈昂扬的锣鼓打击乐,不输于真实的千 军万马的交战场景。
传统戏曲元素与我国动画的融合研究
传统戏曲元素与我国动画的融合研究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扬,向西方传送文化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更多的面向本土的文化表达方式。
动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创新。
传统的戏曲元素和现代的动画制作技术结合,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传统戏曲元素的介绍传统戏曲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枚明珠,起源于唐朝时期,经过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传统戏曲通常分为京剧、豫剧、越剧、粤剧等多个流派。
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角色服装和音乐演奏等。
戏曲通常被称为“中国大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戏曲元素与动画的融合传统戏曲元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视觉、音乐和表演等综合效果。
在我们的传统戏曲中,舞台背景常常是由一幅巨大的壁画来映衬戏曲情节,这样的布景根据戏曲的设置和情节来进行设计和创作,色彩和图案都保持在中国古典艺术的规范范围之内。
而这些美丽的图案和色彩,可以为动画作品所用。
传统戏曲的表演风格也非常独特,演员的身姿和动作、声音和台词等具有浓郁的唐风和宋风特色。
与此相似,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演员表演都是通过手绘、模型模拟或数字技术完成的。
这也为传统戏曲元素与动画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三、传统戏曲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传统戏曲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动画的表现技巧和创新手法去处理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传统戏曲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方式:1.舞台表演传统戏曲中舞台表演的形式和手法,是动画表现人物动作和情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和动画的结合,可以使得画面更具有动感和节奏感。
克服了传统戏曲舞台效果不能在电子媒体中表现的困境,使得演出达到更高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让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2.人物创意设计在动画中,人物是最主要形象与表现,因此人物形象的创意设计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戏曲中的各个角色形象可以被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动画的人物设计中。
戏曲艺术在动画发展的作用
戏曲艺术在动画发展的作用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然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戏曲艺术在动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了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软实力。
首先,戏曲艺术通过动画的方式传播,有效地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
传统戏曲虽然历史悠久,但受众面较小,大多是老年观众。
而通过将戏曲艺术融入动画节目中,可以将其呈现给更多的年轻受众,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如《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著作,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这些作品成为了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其次,戏曲艺术对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和创作灵感。
戏曲艺术有着丰富的历史、人物和剧情,这些素材可以被创作者们广泛运用到动画中,创造出更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大闹天宫》、《嗨唢呐》、《茅山案》等融入了传统戏曲元素的卡通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丰富和提升了动画艺术的质量和内涵,为动画创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再次,戏曲艺术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价值观引导作用。
传统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注重正义、美德、忠诚等精神内涵,并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传达。
这种价值观和领域被运用到制作动画中,不仅可以影响和培养年轻观众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同时也对动画的审美和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动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最后,戏曲艺术在动画发展中也具有经济产业上的重大意义。
随着动漫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涉足到了动漫行业,其中也包括了传统戏曲产业。
戏曲艺术的融合延伸到了动漫产业,为企业和机构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总之,戏曲艺术在动画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提升动画艺术的质量和水平。
幼儿动画京剧表演教案
幼儿动画京剧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通过京剧表演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表演提高幼儿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京剧:通过观看京剧动画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特点、服饰、表演形式等。
2. 学习基本动作:教授幼儿京剧基本的手势、眼神、身段等动作,让幼儿模仿学习。
3. 学习基本唱腔:教授幼儿京剧的基本唱腔,让幼儿学习并模仿演唱。
4. 编排小剧目: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编排简单的京剧小剧目,让幼儿分角色排练表演。
三、教学过程1. 了解京剧:老师向幼儿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历史、表演特点等,并观看京剧动画片或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2. 学习基本动作:老师向幼儿示范京剧基本的手势、眼神、身段等动作,让幼儿模仿学习,并进行反复练习。
3. 学习基本唱腔:老师向幼儿教授京剧的基本唱腔,让幼儿学习并模仿演唱,进行集体练习和个别指导。
4. 编排小剧目: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编排简单的京剧小剧目,让幼儿分角色排练表演,进行集体排练和个别指导。
5. 表演展示:在家长会或幼儿园活动中,安排幼儿进行京剧表演展示,让幼儿展示所学的京剧表演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观看法:通过观看京剧动画片或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2. 示范法:老师向幼儿示范京剧基本的动作和唱腔,让幼儿模仿学习。
3. 练习法:让幼儿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4. 角色扮演法:编排小剧目,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老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演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2. 自评互评:让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帮助幼儿发现不足,提高表演水平。
3. 表演展示评价:通过幼儿的表演展示,让家长和老师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戏曲绘本动画教案设计
戏曲绘本动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形式;2. 通过绘本和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对戏曲有更直观的了解;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介绍;2. 选取经典戏曲故事,制作绘本和动画;3. 学生观看绘本和动画,了解戏曲故事和表演形式;4. 学生自行制作戏曲绘本或动画,展示给同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观察能力;2. 难点,如何通过绘本和动画形式,将戏曲故事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介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等;2. 展示一些戏曲表演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第二课,选取经典戏曲故事,制作绘本。
1. 教师选取一些经典的戏曲故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梦游灵感诗》;2. 学生分组,根据选定的戏曲故事,制作绘本,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景描绘等;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本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三课,制作戏曲动画。
1. 教师介绍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学生学习使用简单的动画制作软件,制作戏曲动画;3. 学生观看自己制作的动画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
第四课,观看戏曲绘本和动画。
1.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的戏曲绘本和动画,让学生观看;2. 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五课,学生展示。
1.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戏曲绘本和动画展示给同学;2. 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戏曲故事和表演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制作绘本和动画,学生的阅读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
同时,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作为民族特征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凝缩,中国戏曲艺术同时也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这些是我国戏曲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积淀而来的。
程式化是戏曲艺术的最主要特征。
如果没有固定动作的约定俗成,就不可能有戏曲艺术的今天。
当然,戏曲不是单一化的艺术形式,它可以积极应用于动画设计中,使动画作品呈现别样风采。
本文尝试研究中国传统动画汲取戏曲艺术动作的应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动画戏曲艺术动作应用一、引言众所周知,动画是一门比较夸张的艺术形式,作品中的人物在表达情感与动作时,往往采用较夸张的动作,这样更具有感染力。
中国戏曲艺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真人的表演方式,也有非真人的皮影戏和木偶戏等。
戏曲艺术中的动作给了早期动画设计者们无穷的创作空间与灵感。
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动画中有不少戏曲艺术动作,使得我国的动画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二、戏曲艺术动作在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呈现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厚。
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百余种地方戏曲剧种。
在中国传统动画中使用戏曲艺术,使得我国动画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独树一帜,具备浓烈的东方色彩。
同时,我国传统动画还积极借鉴戏曲艺术动作,这成了我国动画领域不断探索民族特色的重要方向。
比如我国动画作品《骄傲的将军》(图1),就积极采纳了我国戏曲艺术及其相关动作。
不管是角色的造型设计,还是动作表现,亦或是角色语言,都再现了我国的京剧艺术。
剧中所有人物的动作都是设计者根据戏曲的动作程式来设计的。
动画片一开始,将军凯旋而归,他昂首阔步,迈着戏曲中常用的方步,形象展示出他的飞扬跋扈和骄傲自满。
《骄傲的将军》可以算是我国民族化动画片的鼻祖,此后,我国动画片开始积极、广泛地汲取戏曲艺术的影响,创作出了一系列富含戏曲味道的动画作品。
图1:《骄傲的将军》三、戏曲艺术动作在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应用毫无疑问,我国戏曲艺术使动作表现更加典型、更加集中、更加程式化。
【推荐下载】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探析
[键入文字]
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探析
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如下文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劳动为前提的发展过程,这似乎是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必由之路。
随着戏曲动画的发展普及,在这个新的艺术平台之上,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也将会丰满成熟。
现在,如何进一步分析这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争取在设计创作中得以理性的认识,亦成为一个需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而戏曲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艺术,有很多的程式,戏曲动画能够把戏曲本身的艺术性表现出来已经很难,要在动作、唱腔上表现出原本的风格和特色,进而溶入动画的影视元素。
1、豫尉形式戏曲动画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1。
让戏曲艺术点亮小学音乐课堂
让戏曲艺术点亮小学音乐课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为小学音乐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和灵感。
戏曲艺术能够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课堂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学习的内容大多是欧美音乐作品。
而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曲目和表演形式。
通过引入戏曲艺术,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音乐文化。
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戏曲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们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缺乏积极参与的机会。
而通过学习戏曲艺术,学生可以参与到表演中去,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快乐。
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合作配合,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学生的表演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戏曲艺术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元素。
学习戏曲艺术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欣赏优秀的戏曲表演,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艺术的魅力,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戏曲艺术还可以促进中西方音乐的交流与融合。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由于西方音乐的影响较大,中国传统音乐往往被忽视或者被简单的介绍。
通过引入戏曲艺术,可以将中西方音乐进行对比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内涵。
戏曲艺术本身也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通过学习戏曲艺术,学生们也可以了解到戏曲与西方音乐的交流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造和表达。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原则与方法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原则与方法近期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主持研发、以同名经典剧目的动作、道白、唱腔等戏曲表演要素为主创元素制作的动画短片《秋江》制作完成。
这是在当前非遗保护背景下,将川剧经典剧目与动画相结合,通过电视、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宣传推广,改变目前传统剧场演出模式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困境,放大川剧传播量,壮大戏曲受众群体,积极拓展非遗项目当代保护传承途径的一次有益尝试。
作为参与者之一,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认识,在此愿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
一、非遗保护背景下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基本原则传统戏曲与动画的结合始于1941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其后还有《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这些动画片部分引入了戏曲脸谱、戏曲锣鼓音乐、戏曲表演动作等戏曲元素,是促进中国动画本土化、民族化的积极探索。
以非遗保护为目的的戏曲动画则是以动画形式诠释戏曲文化,要求较为全面、完整地展现戏曲传统经典剧目,体现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的接轨,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动画和戏曲的结合不是单纯以川剧音乐唱段配以动画,或是以符号化的戏曲动画人物演出剧本故事,而是在遵循动画创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动画影音这一新的技术形式对传统剧目加以整理:完成从戏曲剧本到动画脚本的文本结构转换,根据戏曲人物形象设计动画造型,根据剧本时长重新编排音乐和说唱,完成川剧要素向动画影视技术需求的改编及转换。
(一)传承戏曲文化精髓,维护戏曲艺术本真戏曲动画是对传统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转换,是以动画的形式诠释川剧艺术,将传统的表现内容和特点有机融入进去,体现戏曲艺术精髓,不失戏曲艺术本真。
例如唱腔道白和锣鼓音乐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人物主要动作应具备戏曲程式化表演动作的基本特征,整片风格应围绕戏曲剧目主题,展现地域文化特色,让观众通过动画这一载体更为立体、直观地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其醇厚深长的戏曲韵味。
(二)创新戏曲动画创作理念,坚持艺术服务于生活动画是大众亲和力较强的艺术形式,生动活泼是其基本属性,只有让观众在欣赏戏曲动画的过程中享受了视听带来的感官刺激,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发挥其承载的传播和教育功能。
动画在教导中的运用透析
动画在教导中的运用透析本文作者:刘萍工作单位:重庆市秀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动画在教学中的作用动画与课堂(1)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的有趣事物中产生的。
动画具有鲜明活泼的角色形象、艳丽丰富的色彩搭配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儿童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动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能把动画与教学适当地结合起来,便能延续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2)动画生动演绎枯燥知识普通课堂上,教师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口语表述,板书示范等方式来进行,对于许多抽象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往往导致课堂乏味而低效。
动画可以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示意等多种手法深入浅出、准确地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生动地演绎出来,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把书本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动画演绎知识,不仅减少了学生学习抽象知识的困难,而且减轻了学习的疲劳程度,使课堂教学声画并茂,焕然一新。
动画与学生(1)学生动画技能的掌握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动画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一项内容,课标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为“零起点”,只要求小学生能举例说明动画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使用工具软件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
初中阶段的要求要进一步,要求学生能表达自己的创意,学会使用多种动画制作方式,如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等,制作出简单的动画作品。
高中阶段的要求更深一层,高中学生需要了解动画原理,能根据特定主题需要,创作出较复杂的二维动画作品,初步体验三维动画的制作及比较不同动画软件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动画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延伸摘要:中国戏曲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程式化特点是在动画中运用的可行性原理。
在早期多部国产动画中就融入了大量的戏曲元素,如人物形象中的脸谱造型和配乐中的打击乐等。
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功效,能够简洁明确地表达动画中人物的性格及心理活动,对画面意境的渲染也达到了完美的体现。
2007年戏曲动画的诞生,无疑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和戏曲文化的传播带来的双赢。
Abstract: Chinese opera itself is virtual sex、stylized characteristic is in anim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principle. In the early days of domestic animation music is blended in a large of expression and artistic effect, can concise expressly animation character’personalities and psychological activity,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n the image rendering also achieved perfect embodiment. In 2007,the birth of the opera animation, no doub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art and Chinese drama the spread of culture brought a win-win situation.关键词:戏曲元素;共性;延伸;戏曲动画;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目录中英文摘要 (1)前言 (3)一、戏曲元素在动画中运用的可行性 (3)1.两者之间的共性 (3)2.两者结合的初步实例 (3)3.两者结合的意义 (4)二、早期中国动画中戏曲元素的应用 (4)1.脸谱——富于民族韵味的人物造型 (4)(1)脸谱艺术特色突出人物性格和身份 (4)(2)脸谱艺术特色突出表现为象征性 (6)三、戏曲与动画嫁接打造动画艺术的创新 (6)四、结语 (9)参考文献 (9)前言动画艺术因其夸张生动的表现元素和动感多变的故事情境,是吸引观众最重要的元素,被视为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也深刻地影响了普罗大众的审美观念。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动画片因其独特民族风格与艺术语言而被称为“中国学派”一条贯穿主线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当属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鲜明的民族文化符号和精神洋溢其间,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一个高峰。
美国动画片《小鸡快跑》和日本的《千与千寻》等无不是从自己本民族文化中吸取灵感。
由此可见动画片要取得成功首先是不能丢掉民族的东西,对我们这样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民族文化就像肥硕的油田,从中必能挖出一座富矿。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概括能够实现相融的道理是什么,动画中运用了哪些戏曲元素?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戏曲元素在动画中运用的可行性。
1.两者之间的共性一般来说,人物动作丰富的戏曲剧目更容易改编成动画作品,因为戏剧本身的形态和动画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都是动态艺术。
戏曲的程式化、虚拟性使用了夸张、象征手法,这也是动画的美学特征。
戏曲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特点也是在动画中运用的可行性原理。
2.两者结合的初步实例“中国传统皮影戏的造型是抽象化的绘画形象,借助灯光将雕刻绘制好的皮制人物、走兽、道具等投射在半透明的屏幕上。
并配以戏曲的唱腔、戏文及乐器来表演故事更生动的呈现戏曲文化达到的效果,如钻天入地、灵魂出窍等。
”[1]3.两者结合的意义观众可以选择去看传统的戏曲也可以选择看动画片,将戏曲元素融入动画青少年就会喜欢传统戏曲吗?作为80、90后都没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戏曲何谈喜欢?湖南省京剧团常务副团长李建风说:“我们只是利用现代媒介手段,将戏曲变成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喜欢的形式,也许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喜欢戏曲动画形象而喜欢上戏曲。
”显然结合的意义还不止如此,这两种异质的事务结合在一起,能发挥出比他们单独使用时更大的能量,能够增强自身的表达效果。
二、早期中国动画戏曲元素的应用“从《骄傲的将军》开始戏曲几乎就是中国动画的一根拐杖,无论是《大闹天空》还是《哪吒闹海》中战斗的形式基本上是京剧武打设计的翻版,充满了诸如“叫板、亮相、枪靶子”等程式动作。
在情节转场、语言方式甚至节奏韵律上,我们基本上可以将这里的许多片段当作京剧动画来看。
”[2]戏曲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增加了哪些独特色彩和功效?让我们通过人物面部化妆盒背景音乐两大部分进行简短的分析。
无论是传统戏曲或是动画艺术,人物造型总是最为突出最受重视的表演元素。
脸谱艺术在动画中运用居多,既具有夸张又富于民族意蕴,它的两个特征也适用于动画:一时性格化,二是象征性。
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
(1)脸谱艺术特色突出人物性格和身份“脸谱是“形”与“色”的结合体分别指谱式和谱色,根据研究者们的共识认为两者是脸谱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因素。
”[3]每一种谱式和谱色均象征着不同的性格,运用这一独特的化妆手段观众一目了然的掌握人物的善恶或者身份。
如《骄傲的将军》将军借鉴京剧脸谱的三块瓦脸又称大花脸,该谱式采用浓墨勾画出眉毛和络腮胡,主色是红色表示忠勇义烈的基本性格,但是将军还有粗狂·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在眼周围用蓝色来表示它。
师爷的尖嘴、小眼睛、八字眉典型的丑角脸谱,用水白色来表示阴险狡诈的性格,脸颊的红色表示年老血气已退而已(图1)《大闹天空》中孙悟空主色红色心型象征忠烈正义,眼周添勾金色色块以示神圣威严用来表示神的身份(图2)而巨灵神以黑色花元宝脸用来表现粗莽武将的性格,传说相貌凶狠怪异故其脸谱黑面獠牙。
北斗星君紫红色三块瓦脸,表示年迈气衰忠勇老者的沉稳果断的性格。
[4]图1 图2 (2)脸谱艺术特色突出表现为象征性“戏曲脸谱的象征性,则表现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对人物具有明确的“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而窥其心胸。
”[5]常采用一种颜色或是局部上用另一种颜色象征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
典型的是局部勾画一个小的形象图案来象征这个人物的特殊标志。
如《大闹天空》中的神将杨戬额头画一只竖立行眼被称为三只眼(图3)北斗星君额头饰有北斗七星之型表示其身份。
马天君民间也称他为火之星、火之阳,故额头勾画火形神目。
温天君故额头勾画火葫芦,面部呈蝶形展翅示为喜神。
托塔天王李靖一手持剑一手托塔其塔可镇魔降妖,眉眼间勾云头纹示为天降(图4)这一系列的例子生动地表现出戏曲脸谱“取形”而“传神”的审美追求。
图3 图4三、戏曲与动画嫁接打造动画艺术的创新以当代的审美要求来说我们在继承和运用的同时,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痴迷状态重复着前世的光辉,因此还需要加上更多创意为动画界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动画应该表现现代人的思想,即使题材是传统的也要采用现代的节奏控制。
把传统文化与动漫结合比较成功的案例《快乐驿站》,虽然是相声与动漫结合,但也给现代化的戏曲动画的诞生提供了宝贵借鉴。
“这本身标志着古老的艺术,已顺应时代潮流找到一种超越剧场有限时空的新载体以延伸其生命。
”[7]我国在2007年7月30号在京启动的戏曲动画工程,这是改变了以往“戏曲为动画服务”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
所谓戏曲动画必须保留戏曲的特征如:脸谱造型、音乐、原汁原味的唱腔等元素,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适当加入现代元素,突破传统戏曲动画的平面形象,否则就不能称为戏曲动画或动漫。
如改编湖南花鼓戏《补锅》动画中保留传统唱腔,主人公站在滑板上伴着传统花鼓戏轻快的锣鼓点飞驰而来,背景中一锅小猪仔也欢快地起舞。
晋剧《凤台关》女英雄张秀英穿上冰靴走台步,精致的脸谱鲜明的戏曲服装和头饰,一招一式尽显戏曲精粹。
京剧《红娘》小姐照镜子结合《白雪公主》中的魔镜桥段,小姐和张生飞到天上还遇到了海尔兄弟(图5),以及《墙头记》《朝阳沟》节选。
以短片的形式呈现优点在于,只需要几分钟就能领略一个剧种或剧目的精髓。
图5 图6在课堂上孩子们津津有味的欣赏上,赞赏越来戏剧这么好看,里面的人物造型是那么的生动有趣。
有的孩子们大胆尝试了夸张的戏剧人物的绘画,不在死板和不知道怎么画而苦恼。
在之前虽然介绍了很多关于戏曲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那是着有助于学生在色彩上的搭配和理解,在之后的课程《画情绪》等也有很大的帮助。
戏曲动画是对其戏曲进行重新加工和利用,否则它将只是一堆死的物质材料和符号印迹。
结语在美术课本中,每个年级都会有一节脸谱课或者戏曲课。
对孩子们来说这种课程是枯燥乏味的。
再不理解的基础上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解,然而戏曲动画的产生无疑打破了这种枯燥,给课堂气氛带来了生机。
在欣赏动画的同时理会戏曲的精华,帮助教师讲解和示范。
要注明的是无论是戏曲动画的诞生,还是戏曲动画在课堂上的运用,都只是为了更好的弘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并不能代替戏曲本身。
两者相结合不仅形成富有独创性民族艺术特征的综合美,在满足广大观众审美观念的同时,把戏曲的神韵传达给全世界的动画迷们,引导人们喜欢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参考文献:[1]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7﹝6﹞:1 (3)[2]周鲒.动画电影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9﹞:495 (3)[3][4][5]田志平.戏曲舞台形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4﹞:344、351、359 (3、4)[6]项晨等.京剧知识一点通.华乐出版社,2003﹝10﹞:101 (5)[7]李祥林.中国戏曲的多维审视和当代思考.四川出版集团,2010﹝10﹞:17、16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