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2(岳麓版必修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汉字的起源,成熟的标志,书法艺术产生的标志,不同时期代表的书法家,理解汉字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开展书艺历程的小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堂的能力;通过对书法艺术特色与时代特征的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
教材分析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而汉字既是世界现有文字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
尤其是汉字以其构成上的特点孕育了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它与绘画、文学、戏曲一起构成了特色鲜明的东方艺术。
本课是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这一单元的开篇。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其他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方面内容。
第一目“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讲述了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介绍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第三目“篆刻”,简单介绍了篆刻的发展历程。
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的知识,比较熟悉。
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如何理解书法艺术特色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因此,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和分析、整合能力。
本课内容较为直观,可以展示大量的图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处理方法: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针对某个阶段的的书法成就,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探究,了解书法家生平,鉴赏书法家作品,归纳艺术特色,分析艺术特色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将探究结论在全班进行展示与交流。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知道书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图势法以及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了秦印汉印的特点、地位及明清篆刻艺术的成就。
篆刻艺术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贯穿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教学重点:汉字的发展、书艺的发展历程和篆刻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方式: 讲述法、图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2012年中国形象宣传片《汉字》视频师:刚才播放的是2012年中国投放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形象宣传片《汉字》,3分钟的时间不长,但是却能让那个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国汉字及其传统文化,让汉字文化魅力绽放海外。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去传承汉字文化,所以我们更得进一步对汉字文化及其历史有进一步了解,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汉字时刻在冷静地叙述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记录着令中华儿女自豪而又痛心的反思历程。
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
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它顽强的生命力则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书社版必修三 文明发展历程教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岳麓书社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汉字与书法的介绍,深入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并培养学生欣赏、欣赏和欣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知识点梳理1.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汉字起源和初步形成–谱系和字源学–甲骨文和金文–简化字和异体字2.中国书法的兴起和发展–书法的定义和分类–书法的历史演变–书法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著名书法家和代表作品三、实践教学1. 教学内容和方式1.汉字起源和演变的讲解–让学生听讲解,图示或动画辅助说明2.制作甲骨文和金文–让学生制作甲骨文或铜器上的金文,以增加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了解3.了解简化字和异体字–让学生学习简化字和异体字的差异,以明确中文语言文字发展的方向4.学习书法基础和练习书法–让学生学习书法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书法发展历程–让学生练习书法,提高他们的书法技能和欣赏能力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以下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1.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考试能够检验学生对汉字起源、书法史和作品欣赏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监督学生的书法练习和作品评审,以评估他们的书法水平和欣赏能力四、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时应注重对汉字的爱国教育和知识付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藏,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介绍相关书籍和古代典籍,给予市面上火热的“汉字学习”一些引导。
五、总结本课程通过展示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历史和文化,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汉字、书法和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汉字与书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2)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3)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4)学会欣赏汉字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自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对同一人物或作品的不同角度的探究,充分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2)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归纳汉字由繁到简的总趋势,可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来完成。
(3)出示历代名书法家的作品画册,体会其不同的艺术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2)通过汉字、书法、印章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学习,深刻认识伟大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对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此培养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及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内心修为。
重点与难点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它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中国是汉字的王国。
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到处都能见到汉字,汉字用各种表现形式发挥着它的装点美化作用;我们每一个人,也天天要接触汉字。
那么,中国的汉字到底有多少个呢?【板书】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画画,形成汉字。
汉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甲骨文(商代)——金文(商代)——籀文(商周)——(春秋战国)文字紊乱——(秦始皇)“书同文”:小篆、隶书——楷书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汉字与书法》参考学案2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解读】掌握汉字和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考试大纲】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A级基础知识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___________,这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商周时期:商代的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3)春秋战国: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后推广书写简便的,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意义: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二、书艺历程1.形成条件(1)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3)文具: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具的改进。
2.书法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空间和_____________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_____________审美情趣。
3.发展历程(1)实用性文字:①秦小篆_______________②汉隶_________________(2)自觉的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原因:①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融入绘画之中。
②佛道发展,文化多元。
③造纸术的传播,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东晋___________,其书法理论是。
(3)新的高峰:隋唐原因:唐代国家的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文化全面辉煌。
特点: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书法_________日趋成熟。
(岳麓版)大赛获奖教案 第7课 汉字和书法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教学目标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掌握篆该艺术的发展历程。
能力与方法:学会欣赏汉字的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请你猜一猜仓颉卖字——打一成语谜底“自作自受(售)”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
讲授新课:平,他决定穿越时空,到历史的长河领略一下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奥妙无穷的魅力。
第一站新石器时代追寻原始汉字何处是?展示: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00--5000年)中发现的陶器刻符提问:图画是人类文字的共同起源。
看看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你会发现它们的原始字形都是图画性的。
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符号就是原始汉字吗?第二站:晚清时期王明听说有人在中药里的有了惊世发现,发现了一种文字,你知道这种文字是什么吗?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第三站:商周时期王明听说有一种文字被称为“铸造出来的文字”,这是什么文字?展示西周时期的铭文即“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
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第四站春秋战国时期王明发现这个时期文化繁荣,但文字也繁杂,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学案 岳麓版必修3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第7课汉字与书法学案(岳麓必修3)2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堂探究探究一:读中华汉字品中华书法听中华歌谣感受汉字之美朗诵《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同祖同宗是炎黄/同根同脉是汉唐/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中国字……(歌曲)叶敏《中国风》:李小龙截拳之道走遍世界无敌手/中国武术天人合一博大精深无尽头/李白饮酒观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唐诗宋词水墨书法龙的文化最风流/中国字的结构横平竖直最讲究/瓷器里最稀有豆青色的青花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我们做的最牛/五千年谈论英雄尽在青梅煮酒(歌曲)雪村《志国》:油豆角子焖猪蹄儿/做饭是那谁俺家那口人儿/我让她学学咱中国字儿/早上好可别说good morning(歌曲)解晓东《中国娃》:……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先感受汉字之美,然后再踏上探源之旅)探究二:讲故事辨七体知汉字之渊源流变故事一:庖牺氏造字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故事二:仓颉造字传说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生而四目,有睿德。
见灵龟负图书,丹青甲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指掌而拼文字。
文字即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
材料1: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
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材料2: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虽然刻画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中国文字起源,或者说中国文字的孑遗。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材料3: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问题1:上述材料关于文字的起源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那些更可信?文字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4 材料5 材料6 材料7材料8 材料9 材料10问题2:读材料4——10分别说出是何种字体?试说说各种字体有何特征?产生或开始流行的时代?问题3:材料4文字的出现有何意义?和材料6文字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重大意义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问题完成下面知识梳理:㈠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⒈起源:时代,上就出现了一些,这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含解析)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文字作用(1)记录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
(2)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2.汉字演变(1)出现:①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
②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③商周:“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2)统一: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发展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为文字统一提供了条件。
②措施:秦始皇以秦国小篆为基础,推行“书同文字”。
③意义:为隶书推广奠定了基础,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书艺历程1.形成条件(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提供载体。
(2)士人群体形成,是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
2.发展历程(1)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2)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有机融合,成为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1.对先秦文字的认识(1)甲骨文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2)对秦朝“书同文字”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
(3)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而不是隶书。
2.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特征(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
(3)它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3.如图作品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颜家庙碑》书法豪迈雄壮,笔画详备,结构严整,重视规范法度。
该书法反映了当时王朝鼎盛,社会安定的现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学校:韶关市第一中学学科:历史年级:高二级姓名:张艳文【所用教材】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二章一节32-35页出版社:岳麓书社【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1、概述汉字的演变过程及演变特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探讨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提高书法、篆刻艺术的审美素养。
2、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历史材料,知道汉字的演变与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汉字演变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书法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3、认识到汉字和书法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重点】汉字的演变发展,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规律,时代背景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理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作品赏析法【课文核心知识】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
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
【课文知识要点】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1、秦汉为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魏晋南北朝进入自觉阶段。
2、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3、行书、草书、楷书的特点(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 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教案(4页)-文档资料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汉字起源及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汉字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概括文字的发明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文字的演变与书法的关系,认识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认识到其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古代书法艺术,体会中国古代艺术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简单,但艺术性强,尤其是学生对于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文字的发展历程以及独立分析书法的特征还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方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导入: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
它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汉字与书法。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汉字,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
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教案
教学设计第7课汉字与书法从容说课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汉字与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
本课重点在于掌握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建议通过示例分析、层层设问的方法组织教学;本课难点在于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建议学生分组讨论,从分析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角度,去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可以赵佶的瘦金体为例。
教学重点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甲骨文等文字图片。
2.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字帖、碑帖。
3.篆刻的图章。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3.通过对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的分析,培养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赏析,培养初步鉴赏书法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探究出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向学生展示甲骨文等文字的图片及书法碑帖,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兴趣。
2.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朝代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差异,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历史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让学生联系“文如其人”的观点,探究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2.认识到汉字是传承祖国悠久辉煌文明的载体,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书法艺术则是中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灿烂历史的自豪之情。
3.通过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让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展示西安碑林的碑帖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字帖,提问:很多同学都练过书法,对这些字帖都非常熟悉,那么你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吗?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有些什么特点呢?导入二: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主持了一个“开心词典”的节目,在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参赛选手连一些基本的汉字都不会,我们有时真恨不能跑进电视去代他写,是吗?这说明我们今天全民学外语的时候,对自己的母语汉语的学习是多么薄弱啊!而如果问到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则恐怕更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出来了。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4页)【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岳麓版必修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第一课,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专门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专门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进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阻碍。
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我国古代篆刻艺术的成就,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学情分析】汉字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汉字的历史能引起学生的探究爱好。
但学生对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关于其精髓却未能把握,专门是如何把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体会有一定难度。
因此,依照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形,本课通过展现生动丰富的文字、图片等材料,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知汉字进展史的同时,提高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的历史观。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把握文字的进展演变历程;把握书艺的进展历程以及书法艺术形成和进展的条件、缘故;了解篆刻艺术的进展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赏各种书体和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学会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要紧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要紧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摸索,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阻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明白得书法、篆刻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乐趣,并从中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专门魅力。
【教学重点】汉字、书法的进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点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现、教材阅读、制作表格使学生把握。
通过设置情境与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文字,是人类记录语言、表情达意的图形符号。
2017-2018学年历史岳麓版3教学案: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含解析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起源: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
2.汉字成熟(1)距今约3 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2)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3.汉字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2)概况: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隶书也得到推广。
(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书艺历程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1)材料: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2)动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3)文具: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2.主要历程(1)秦汉:秦小篆和汉隶已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2)魏晋: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成为“书圣",名作是《兰亭序》.(3)隋唐: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草书有“颠张(旭)狂(怀)素”,楷书有欧阳询和“颜(真卿)筋柳(公权)骨"。
(4)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倡导“有意无法”.(5)明代: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3.基本特征: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法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轻巧识记] 书法艺术[名师点拨]中国古代汉字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1)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发生变化,以不断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高中历史三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教案2)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
级
)
授
课题
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
目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 展历程;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 发展历程;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学会欣赏汉字的独特的特征, 能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 三维 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 目标 度赏析名人作品。
【随堂训练】
1、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
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
文、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正确的表达
是:
A 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 与后来
的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系;
C 已经全部识读;D 具来自相通性,起加强各地联系作用
2.下列字体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甲骨文
②隶书
③
小篆
④楷书
A。①④②③
(4)汉代:隶书
总结: 汉字的发展演变趋势:从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社会背景:社会危机、 士人群体的形成、书写工具的进步代表: 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2)隋唐:社会背景:政治稳定、国家 统一、国力强盛
草书:张旭、怀素 楷书:颜真卿、柳公权
(3)宋代:社会背景: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代表:苏、黄、米、蔡 特点: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 “有意无法”.
(4)明代:社会背景:社会平民化、世俗 化。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特点:强调个性化创造。
【结束语】(教师小结)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言
不同,而方块字却能令我们心领神会, 彼此沟通,所以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 工具,也是维持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弘 扬国粹,是每个人的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导入假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无法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能看书,无法与好友书信交流等)——文字的重要性便从我们这些小而重要的身边事情中体现出来。
一、汉字的发明演变(一)汉字的起源1.文字的重要性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语言、思想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文化得以在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汉字起源的传说导入“仓颉造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藏潜)与课后【解析与探究】——许慎认为是仓颉造字;康有为认为结绳记事精致细密,应为女子;丁山和鲁迅认为文字是古代劳动人们日常生活的创造。
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仓颉造字”的传说,是古人对文字发明的神话性解释,其夸张性、神话性的情节,自然反映古人对文字发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体验。
但事实上文字决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
汉字是个庞大繁复的体系,不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改造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3.汉字的雏形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引入教材插图说明: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后来,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小字部分说明了刻画符号与成熟文字之间的渊源关系(二)汉字的发展演变1.商朝的甲骨文★知识链接★最早发现这些带字"龙骨"的,应当说是河南安阳西北郊小屯村的农民。
但他们不识价值,只是当作中药材"龙骨"卖给药店。
药店不收购带有文字的,他们使用铲子削去文字后再拿去出售,因而毁坏了大量珍贵的甲骨文资料。
光绪二十四年(1898),古董商人范维卿注意到刻字"龙骨",便告诉了天津穷秀才孟定生和王襄等人。
他们听后认为这是一种古代的契刻文字。
次年秋天,范维卿买了一些刻字''龙骨",带到北京,送给当时担任国子监祭酒的著名金石学者王懿荣。
王懿荣研究后认为这是一种刻写有古代文字的"龟版",遂出高价购买收藏研究。
由此甲骨文引起学界的极大重视,而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明进程的重要珍贵资料。
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究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
2.商周时期的金文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到了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
经系统整理而成的籀文使汉字的书写更为固定统一和有规范可依,这对汉字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金文的使用在西周比甲骨文远为广泛和重要,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是对籀文的直观展示。
3.秦朝的“书同文”①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割据一方的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俭省笔画、紊乱偏旁,以致异形杂出、一字多形等,原来书写统一的金文的交流功能大大削弱,社会生产、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遇到了极大的人为制造的障碍。
为了消除这种混乱情况和便于推行政令、巩固统一,秦始皇果断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
②具体内容和做法内容:先用秦国本来通行的小篆作为官方规定的文字,颁行天下;接着又用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作为新的标准,实际上使隶书真正地在全国传播开来。
做法:教材小字部分★知识链接★据载,隶书是程邈改造的,因程邈当时活罪入狱,而秦时称罪徒为“隶”,所以便将程邈改造后的文字称为隶书。
③贡献文字符号的统一,克服了广阔疆域中言语异声的人们的交往障碍,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法艺术与其它文字不同,汉字不光具有使用价值,还极具美感,从而形成了东方独有的书法艺术。
(一)出现的原因及特征①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线条多变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条件;②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
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二)发展历程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秦小篆虽属于纯线条化的字体,但是其笔画“直者似陈玉箸,曲者如弯金丝,藏头护尾,不露锋芒,圆润之中又颇有筋力”,别有风韵;汉承秦隶,但汉隶笔画雄健、浑厚深沉,上承秦小篆的规则,下启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的风范。
但秦小篆和汉隶这种美感多为自发,而非书者的刻意经营,且仍以实用性为主。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原因:①社会的变迁影响到了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变成了一种自觉;②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书法家们通过书法表现出人的情绪性格,具有飘逸飞扬的特点,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是代表。
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原因: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尤其在唐朝,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两者具有相同的审美气质,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表现:草书——张旭、怀素狂放不羁,他们是要对原有的风格进行突破(颠张狂素)楷书——注重规范法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欧阳询、颜筋柳骨)欧阳询其书以“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颜真卿其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称为“颜体”;柳公权其书遒劲森严,另创新意,称“柳体”,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知识链接★张旭性嗜酒,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后呼叫狂奔,然后挥笔写字,有时竟用头发沾着墨汁疾书,洒醒后观赏自己的书法,龙飞凤舞,飘逸万态,以为有神力相助。
4.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原因: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文风很盛,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
表现:“宋四家”苏轼——豪放逸丽,追求自然黄庭坚——入古出新,用笔锋利,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米芾——善写行书,笔力爽利而沉着蔡襄——落笔精丽,使人心醉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
5.明代——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苏杭等地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还成为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
文人书法在此时受到重视,他们大都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在继承优秀书法传统的基础上,更追求个性化的改造,力求书法能够抒发个人情怀。
表现: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其草书奔放而不乏含蓄)文徵明——书法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善小楷)三、篆刻艺术汉字可赏,不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还表现在篆刻艺术上。
1.定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知识链接★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2.秦汉时期篆刻艺术的特点秦汉时期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又是篆刻艺术发展的标志性时期,秦汉篆刻为以后印章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样本。
明清以来的篆刻家都“法秦宗汉”,主张“摹印由来溯秦汉”,因此本目“印宗秦汉”直接点明了秦汉篆刻在我国篆刻史上的重要地位。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拘,以小篆为主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3.篆刻艺术的发展虽然秦汉篆刻可算后世篆刻艺术的“宗师”,但此时篆刻却还未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宋元以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但篆刻还没有从它的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直至明中叶以后,以文彭等人为代表,篆刻才和书法、绘画一样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门类文彭以石代替金、玉、牙、骨、角等篆刻材料,使文人津津乐道于自篆自刻,印坛上涌现出名目繁多的印章流派。
其中文彭的印章安逸典雅、静穆美丽;而吴昌硕的印章则浑厚庄重,古拙沉雄。
课堂小结汉字的演变趋势和字体的特点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
隶书盛行于汉代。
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
楷书盛行于隋唐。
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
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钧、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要求,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
楷书出现使汉字的方块化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①始于东汉。
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
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④唐代以后,渐趋衰弱,但也不乏能手。
如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
草书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虽实用性不强,但却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
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