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审证求机论治-广东省中医林琳罗翌
审证求机 复法合方——周仲瑛国医大师的变与不变
审证求机复法合方——周仲瑛国医大师的变与不变朱杰(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江苏兴化225700)[提要] 周仲瑛国医大师是高山仰止的上工大家,他以“复法合方”为代表的“变法”极富创见。
基于对中医药传承创新“路在何方”的忧虑,周老着手以病机为核心构建辨证论治新体系。
辨证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不是僵化的分型,而应是基于审证求机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实录医案数则,略加拙按赏析。
周老的求“变”,贯穿在他孜孜以求的对中医学的解构与重建的永恒探索之中,而“不变”的是承前启后、春满杏林的精诚之志和学者本色。
[关键词] 周仲瑛复法合方衰年变法病案赏析国医大师周仲瑛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是中医同道共同的导师和财富,“周仲瑛名医工作室”的同仁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传承、推广工作。
笔者有幸“登堂入室”参班学习,谨就在工作室学习一日之所见、所思,整理成文,愿与同道分享。
虽一鳞半爪,零乱散杂,毕竟自己与大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难得,因而有敝帚自珍之感。
肤浅与孤陋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1高山仰止的上工大家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南京中医大学读书时,周仲瑛教授教我们中医内科学肺系部分。
周教授平易、和蔼,说理透彻,条分缕析,语速虽慢,但语调平稳、流畅,常常借助图表,笔记十分好记。
他不仅是一位医者,学者,智者,还是一位慈祥宽厚的长者。
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位同学伏在课桌上打起瞌睡,周老从座次表中找到他的名字,点名回答问题,引得全班同学侧目。
该同学虽被同桌叫醒,却悠然置身于事外,岿然端坐作呆若木鸡状。
周老时任一校之长,我心里怦怦然:如此顽劣,定在劫难逃了。
孰料,周老仍然不动声色:“哦,请假没来,我们继续讲课。
”30年过去了,这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
周老是名闻海内外的国医大师,活人无算,著作等身,桃李满园。
他的成就,令人景仰不已。
2012年秋,我接到“周仲瑛名医工作室”的邀请,参加“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疑难病证经验传承研讨班”,再次亲聆周老传道授业,并亲见周老诊病课徒。
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
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郭立中朱垚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编者按:国医大师周仲瑛医术精湛,临证善抓病机,创病机证素新论,立审机论治之说,在中医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病领域建树颇多。
本版从今天开始,将从风病善变、寒多阴伏、火热急速(温暑同类)、湿性缠绵、燥胜伤津、痰病多怪、水饮同源,瘀有多歧、郁病多杂、虚病多久、毒多难痼、疫为戾气、多因复合等十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他的病机辨证经验。
(一)风病善变风有内外,涉及肺肝。
外风为六淫之首,属春令主气,流动于四时之中。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卫首当其冲。
其他外邪伤肺,也常以风邪为先导。
内风主要是肝经病变的一类证候表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体阴用阳,性喜条达,藏血,主筋。
肝病则风从内生,故有“肝风内动”之说。
周仲瑛认为风病之所以善变、善动,与“风为百病之长”的特性有关。
不但外邪犯表常以风为先驱,即使是内生五气也多因风而起,因肝为风木之脏,乃五脏之贼,故临床上不但有风寒、风热、风温、风火、风湿、风水、风燥、风痰、风毒等诸多病邪乘“风”作乱,而且还有肺风、肝风、脾风、肾风、脑风、肠风等诸多脏腑因风为患。
风病善变不但表现在易与它邪复合为患,而且还易相互转化,变化多端。
如阳热素盛的病人外感风寒,极易转为风热,风热进而可以变生风火,风火相煽则易引动肝风而出现高热、抽搐。
尽管“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但若“大风苛毒”来势强劲,或与它邪复合为患,其病变范围可涉及周身上下,表里内外。
外风首犯肺卫,因风性轻扬,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卫表,临床常以卫表、肌肤、肢体、经络见症为主,实证居多,以风寒、风热为最常见。
内风易上冒、旁走,多以眩晕、振颤、肢体麻木、不遂、痉厥为主,有虚、有实。
属虚者为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水不涵木,以致虚风内动;属实者为肝阳化风,或热极生风;但虚实每多兼夹,因阳亢与阴虚可以互为因果。
外风虽可入里,引动内风;内风也可及表,病及经络,但其病位表里主次有别,治法用药亦有差异。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论治疑难病证的经验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论治疑难病证的经验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论治疑难病证的经验学术籍冲人李七一导师周仲瑛目录一、导言二、理论源流三、痰瘀同病的病理生理探讨(一)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是痰瘀生成的基础1.气病为先2.津凝为痰3.血滞成瘀4.痰瘀互结(二)脏腑功能失调是痰瘀生成之根本1.心病痰瘀2.肺病痰瘀3.脾胃痰瘀4.肝病痰瘀5.肾病痰瘀6.四肢骨节经络痰瘀四、痰瘀同渍病辨识要领(一)望病(二)闻病(三)问病(四)切病(五)实验室参考依据五、痰瘀同治大法举要(一)审证求因施治1.温通祛寒、化痰祛淤法2.清热化痰、凉血祛淤法3.润燥化痰、活血祛淤法4.燥湿化痰、活血祛淤法5.理气解郁、化痰行瘀法6.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7.养血活血、化痰消淤法8.滋阴化淤、活血消淤法9.温阳消阴、化痰活血法(二)区别脏腑病位治疗1.宣利肺气、化痰祛淤法2.养心通脉、活血化淤法3.运脾和胃、化痰活血法4.疏利肝胆、化痰祛淤法5.平肝熄风、化痰活血法6.补肾化痰、活血利水法7.开窍醒脑、化痰活血法8.宣痹通络、化痰祛淤法9.软坚散结、化痰祛淤法(三)临证治则述要1.攻邪治标—化痰祛淤2.从本图治—调补五脏3.疏利气机—助消痰瘀六、痰瘀同病验案(一)肺胀(慢阻肺并发急性感染(二)咯血(支气管扩张并发出血(三)心悸(心率失常(四)胃痞(慢性萎缩性胃炎(五)胃痛(慢性胃炎(六)胁痛(肝管结石,胆囊大(七)胁痛(慢性乙型肝炎(八)郁证(神经官能症(九)眩晕(颅内血肿(十)眩晕(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十一)失明(眼底出血)(十二)中风(脑血栓)(十三) 痹(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四) 痹(类风湿性关节炎)(十五)消渴(垂体性尿崩症)一、导言吾师周仲瑛师承家学,学识渊博,临证多年,效验卓著,尤善诊治疑难病证。
提出:所谓疑难病证主要指当前治疗乏术,乏效的一类疾患。
其中有的现代医学诊断不明,有的缺乏特异性有效疗法,有的治法及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
但根据中医理论指导,遵循临床诊疗体系辩证论治,往往收到出乎寻常的疗效,甚至能起沉疴而愈痼疾。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疑难杂病的10步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疑难杂病的10步芸菱有话说“对疑难杂症的治疗策略,贵在因人制宜,治有主次,机圆法活,胆大心细,发于机先,知常达变,顺势利导,以平为期,精选方药,则思过半矣”——周仲瑛ps: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芸菱不禁拍手称赞。
文中实在找不出哪一句是非重点,所以芸菱全文都没有像往常一样特意加粗(除标题外)。
文章虽长,希望大家耐心读完,受益颇深。
疑难杂症是指辨证求因诊断难明(“疑”)、缺乏特效治疗(“难”)、病症复杂多变(“杂”)的一类病症,且与急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医药对这类疾病具有“审证求机”辨治的优势、独特的治疗策略。
现略抒管见如下。
1重视个体重视个体,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治疗,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要求,也是疑难杂症治疗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同一疾病,同一致病微生物,可能由于年龄、气候、季节、地域、个体之异,而表现为性质迥然不同的六淫邪气。
如流行性出血热,江苏地区多为阳热亢盛的温热性证候,而江西地区则常见湿热性证候,东北地区气候凛冽,则多呈伤寒型表现。
肺炎病人虽多属风温,治辨卫气营血,但并非尽属风温,亦可见风寒、结胸、胸痹、类疟等候,必须审证求因施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内伤病方面,由于个体差异,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性也各不相同,如同为郁怒伤肝,有的人仅表现为肝气郁结,有的人则表现为风阳上扰,有的人却表现为肝火炽盛,在治疗上则应分别选用舒肝理气、平肝熄风、清肝泻火等不同方药进行治疗;同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从心脾两虚或肝肾不足论治而获效者,也有从瘀热动血、络损血溢而获愈者;同为高血压,有从清肝泻火而取效者,也有从温阳补肾而治愈者,虽一补一泻、一寒一温,治法相反,获效则一,表明重视个体化,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治有主次临床对多种病理因素错杂同病者,必须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方面,治有主次重点。
如痰瘀相兼者,应分析因痰致瘀,还是因瘀停痰,探求其形成原因,以确定直接治痰治瘀的主次,或是间接地调整脏腑功能,通过治痰之本,治瘀之因而解决。
精美制作独到分析国医大师周仲瑛淋证医案分析ppt下载
服14 剂,膏淋显著减轻,小便间或微浑。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白细胞少许,其他见症亦有改誉,原方续服。上方服30 剂后,诸症悉缓,小便转 清,查尿常规:蛋白(+), 红、白细胞均阴性。上方去大、小蓟,加菟丝子、金 樱子各10 克。续服2 月后逐渐痊愈,恢复正常工作。
中医药治疗
(1)热毒炽盛:四肢、阴部肿胀疼痛,红肿压痛,发热寒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苦参30克。 (2)湿热下注:下肢肿痛,阴部肿胀疼痛,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尿如米泔。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萆薜15克、菖蒲10克、黄柏10克、车前子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石韦10克、木通10克、土茯苓15克、苦参15克、扁 蓄10克、蒲公英30克。 (3)虫阻经络:下肢肿胀,皮肤粗糙,苔薄黄腻,脉细滑。 治法:杀虫散结通络。 方药:制马钱子1.5克、穿山甲15克、川牛膝15克、归尾10克、木瓜10克、汉防己10克、泽泻15克、路路通10克、槟榔15克(打 碎)。
我们的问题
乳糜尿可用12.5%碘化钠溶液做肾盂加压灌注,或手术治疗; 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 抗厥通脉注射液制剂为国家新药研究项目,被列入21世纪全国中医院急诊室必备制剂。 又如在石淋的基础上,再发生热淋、血淋,或膏淋并发热淋、血淋等。
黄柏(炒褐色)、知母(患酒乳浸,糜炒)尿各数四两年,熟,地经黄(病酒蒸原)学、龟检板(查酥诊炙)为各六血两丝。 虫病。 患【乳组糜 成尿】数犀年角,[水经牛病角原代学服](检31查04克诊)为剂生血,地丝黄虫膏(病2。淋4克显) 芍著药减(12轻克),牡小丹皮便(9间克)或微浑。查尿常规:蛋 如针实对证 急的性热休淋克白、研血制(淋的、三+气种+)淋制,可剂转红化为细虚胞证的(劳淋+),反,之虚白证细的劳胞淋,少也许可能,转化其为他实证见的热症淋亦、血有淋、改气誉淋。,原 上方去大、小方蓟,续加菟服丝。子、上金樱方子服各103克0 。剂后,诸症悉缓,小便转清,查尿常规:蛋 临黄床柏表 (现炒早褐期色白为)淋、(巴知管母+炎()和酒,淋浸巴,结炒红炎)、,各晚四白期两则,细出熟胞现地淋黄均巴(管酒阴阻蒸性塞)症、。状龟。板(酥炙)各六两。
周仲瑛教授外感发热诊治思想的继承和实践罗翌
周仲瑛教授外感发热诊治思想的继承与实践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罗翌一、周仲瑛教授外感发热诊治思想1、外感发热是常见急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之特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染性发热。
据我院急诊科统计,急诊门诊以发热就诊的病人约40%。
周仲瑛教授提出急诊应注重外感发热的理论及临床辨治规律的研究。
认为外感时邪以风邪为主,风邪可以夹寒夹热夹湿,与疫毒(戾气)杂感伤人。
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先滞络脉,由表而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入,充斥于人体,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于上、中、下三焦之脏腑。
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而发热,即所谓"阳胜则热",发生阳气偏盛的热性病变。
邪热疫毒其性猛烈,起病急,传变快,故出现热势高等实热之证。
发热病变,以阳胜为主,其病机变化最易化火,火热充斥体内,进而伤津耗液。
故在整个热病中,都以温热伤津,阴液耗损为特点,常常产生一系列的火炽伤阴之病理反应。
再者热毒之邪过盛,邪毒内传,营血耗伤,因而临床上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即所谓逆传,来势凶险,预后较差。
2、周仲瑛教授认为热毒炽盛是外感发热的基本病理特征。
热毒不仅是指从外感受的温热邪毒,还包括毒邪作用于机体后所化生的火热之毒,热毒侵害人体脏腑组织,产生腑实、阴伤、血瘀等一系列病理结果。
热毒化火入里,蕴积阳明,与肠中糟粕结成燥屎,导致热结腑实,腑气不通,邪热无以外泄,导致腑热上冲,热扰心神,可见神昏、谵妄等。
阴伤是温热病的共同特征,外感发热,邪热鸱张,必然重灼阴津,阴液亏损,一方面使脏腑组织缺乏足够的濡养,功能活动严重损害;另一方面,阴虚阳亢,邪热之势更炽.也耗伤阴液.正不胜邪,气热传营。
同时.阴液耗伤、脉道不充、血液粘稠,可致血行艰涩为瘀,或因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血出瘀留。
如此虚实互为因果,形成邪热传营的重要病理环节。
在治疗上,由于邪毒卫气营血传变过程极为迅速,在气分阶段甚至卫分阶段,邪热多已波及营分,可见气营两燔之候,此时辨治不必拘泥于“到气才可清气",凡见到面红目赤,肌肤粘膜隐有疹点,舌红,少津,口渴等症,气热传营分先兆者,即以清气凉营法治之,于此周老提出“到气就可气营两清”的诊疗思想。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辨病名根据中医有关病名的认识,抓住主症(可有一个或若干个)及其临床特点,确定可能的病名尤其是非症状病名,有利于针对疾病特点进行分别治疗。
如有些病在一定阶段都可表现脾胃湿热证,但黄疸宜用茵陈篙汤,湿温宜用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泄泻宜用葛根芩连汤,痢疾则宜用芍药汤等。
这些方药的治则虽然基本相同,但对病的针对性是有区别的。
辨病因辨病因是根据中医有关病因的理论,抓住发病的季节、环境,发病前后的有关因素、生活习惯等等推理而得;或从证候表现以“审证求因”,作为病理分析的基础,结合病程新久,分清外感或内伤的类别,以决定采用哪一种辨证方法(如六淫、卫气营血、六经或脏腑经络、气血)。
同时,疾病又是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病因对治疗有直接的意义(病因学治疗,如虫积内扰的要驱虫,痨虫蚀肺的要抗痨)或间接的意义,即消除病因造成的病理后果,如郁怒可以伤肝,肝病可能出现肝气、肝火、肝风等病理转归,治疗可分别采用舒肝理气、清肝泻火、平肝息风等法。
辨病位根据中医病位的认识(如表里、卫气营血、脏腑、经络等),从证候表现判断病变所在,了解涉及的有关脏腑,有利于进一步分析病机,提供“归经”用药的依据,使同类药物的选择提高了针对性。
如火盛所致出血,“咳血──肺热──黄芩、知母、桑皮、地骨皮”,“吐血──胃热──生石膏、黄连、地榆、生地”,“便血──肠热──槐花、地榆、荆芥炭、侧柏叶”,“尿血──肾、膀胱热──黄柏、瞿麦、大蓟、小蓟”等。
辨脏腑病机根据中医有关脏脏、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理论,抓住临床表现,分析综合证候的发生机制,了解脏腑、气血失调状态下的病理演变,可以掌握证与证之间的转化规律,对指导当前治疗和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有重要作用。
如外感咳嗽可表现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等证,但肺除主气司呼吸、调节卫气外,尚有通调水道、治节血脉等功能。
若邪壅肺气,肺失通调,可以出现水肿病。
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
(二)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
问? ? 诊: m3 F7 V1 t#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0 h4 g# s) U5 |7 y$ r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 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 }! O" F: P- {8 L, Q! B 1.色诊7 J# X7 J+ p, N, \( W- }0 y(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色诊亦称“五色诊”。以观察面部的色泽为主,其他部位也可类推。观察面部色泽的荣 枯,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因为十二经脉气血皆上注于面,在病理情况下也有其相应变化。不论五色如何,分辨其善恶的共同基本特点是:善者明亮、含蓄,恶 者晦暗、暴露。
6 t6 b% b4 G' z" S; a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切? ? 诊原
切诊主要含脉诊、触诊两部分。??v0 l??L8 B/ Y0 H5 U7 {0 Y( }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一、脉诊中 Y 脉诊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的程度,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
同时,还要观察苔质的润燥,以测知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 U7 W/ X; i" v/ T& L3 f. R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临证对舌诊的辨析,还应注意以 下几点:0 \# |0 }3 T; b& i0 g4 k6 Q华夏中医论坛 ①根据外感内伤,分别掌握其重点。1 Z) d; r??u& O9 l??P3 x8 S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外感急性热病:重在观察舌苔,以了解病性的寒热,邪正的消长进退。
周仲瑛教授从化痰祛瘀治疗疑难病证的经验李七一
周仲瑛教授运用化痰祛瘀合法治疗眩晕验案江苏省中医院(210029)李七一韩旭吾师周仲瑛教授是全国著名的老中医、现代中医内科的开拓者,学识渊博,临证经年,效验卓著,尤善诊治疑难病证。
他认为疑难病证虽然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病机错综复杂,病情变化难测,但并非无规律可循。
通过多年医疗实践,总结出辨治疑难病证的法则,这就是怪证多痰、久病多痰、疑症多郁、难病多毒、急症多风多火、寒热转化杂见、病实证虚、多脏相关等基本要领。
今仅撷取周师运用化痰祛瘀合法治疗疑难病证——眩晕验案,以飨读者。
验案一、眩晕(颅内血肿)李某某,男,55岁,干部。
初诊:眩晕50天,起于车祸昏迷40分钟后,CT与MRI查见两额颞部慢性硬膜下积液及血肿,某院认为只能手术治疗,患者畏惧而求诊于中医。
顷诊眩晕,头昏,头胀,左下肢间或发麻,舌质紫,边有齿印,苔淡黄薄腻,脉细。
辩证病机为外伤脑络,痰瘀痹阻,清阳失用;治予化痰祛淤,消肿散结法;方选通窍活血汤合当归养血汤出入;药用生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葛根15g、桃仁10g、红花10g、炮山甲10g、天花粉10g、土鳖虫10g、泽泻10g、炙僵蚕10g、石菖蒲10g;另外,三七粉、人参粉各1.5g,麝香0.03g冲服,每日一次;苏合香丸1粒,每日一次。
复诊:服药一月,复查CT脑部血肿吸收明显,患者眩晕减轻,仍觉头额、后脑昏胀发木,夜卧烦热多汗,烦渴欲饮,左下肢发麻并有凉感,舌紫,苔淡黄薄腻,脉细滑;辩证瘀热夹痰阻窍,清阳不展,药用熟大黄9g,炙水蛭5g,桃仁10g、炮山甲10g、白薇15g、生地10g、红花10g、泽兰、泻各10g、怀牛膝10g、天花粉12g、生黄芪30g、天麻10g、陈胆星10g、川芎10g。
三诊:服前药月余,再查CT血肿较前进一步吸收好转,眩晕显减,头昏虽能控制,但用脑后头额两侧昏胀,盗汗减少;治守原意出入,药用天麻10g、川芎10g、潼、白夕利各10g、桑叶10g、功劳叶10g、太子参15g、天麦冬各10g、生地15g、制军10g、炙水蛭5g、桃仁10g、煅龙骨20g、煅牡蛎25g、陈胆星10g、生黄芪15g。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糖尿病的五大辨治要领、两大经验处方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糖尿病的五大辨治要领、两大经验处方五大辨治要领糖尿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
根据“三多一少”主症,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
《外台秘要》早已率先揭示尿甜是其特异性症状。
但消渴仅为糖尿病之外候,就症状而言,尚包括现今之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而2型糖尿病又未必有“三多”见症。
故在诊断上应作相关检查以助辨病,在治疗上当遵循中医有关消渴病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过食肥甘、情志刺激、素体亏虚(或房事过度),或过用温燥、金石类药物等所致,而禀赋不足,实是发病的重要内因。
其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两者又互为因果,久病可致阴伤气耗,阴损及阳,重证可以出现阴虚阳浮,进而发生阴竭阳亡的危象。
在病程中且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病变脏器涉及肺、胃(脾)、肾,肺燥、胃热、肾虚互为影响,而源本于肾。
辨证一般从“三多”症状的主次,分为上、中、下三消,以区别肺、胃、肾重点所属。
仅从临床上看,三消症状往往同时并存,仅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而部分患者“三多”主症又不明显。
为此,辨三消只能作为基本原则,而按病理表现分证则较切合实用。
据临床所见其基本证候可分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类。
析而言之,因阴虚与燥热的标本主次不同,又可分为肺胃燥热、肾阴亏虚两证,气阴两虚证表现以气虚为主者,又可另列脾胃气虚一类。
若阴阳极度耗损,可见阴虚阳浮重证。
病久可兼络热血瘀证候。
治疗一般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原则,阴伤气耗或阴损及阳又当参以益气、温阳。
分别言之,上消治予清热生津,用消渴方、白虎加人参汤;中消治予增液润燥,用玉女煎或增液承气汤;下消治予滋阴益肾,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
临证既当区别三消主次,又须兼顾同治。
兹概要列述其辨治要领如下:1.治本须补肾,滋阴兼助阳因三消源于肾,而又终必及肾,故消渴总应以补肾为主。
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主五液,阴虚阳盛则关门开多合少而尿多;若阴伤及阳,阳虚气不化水,肾失固摄,则小便直下而致饮一溲二,故早在《金匮要略》即取肾气丸作为消渴治本之方。
关于周仲瑛临证用药经验简介
关于周仲瑛临证用药经验简介【关键词】临证用药周仲瑛中药配伍周仲瑛教授业医50余载,临床、教学、科研均有建树,享誉海内外。
周老临证用药注重把理、法、方、药紧密联系在一起,遵循辨证用药、按法用药的基本原则,结合辨病用药以补充中药新的用途,参以对症用药以缓解主要痛苦,并将个人用药的独特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用药善于变通,古今经验,常综合运用,且多有发挥,用于临床,多有佳效。
周老常说的一句话是:“药是医的延续,用药如用兵,药物的选用和组合与疗效密切相关。
”笔者有幸侍诊其侧,获益良多,兹将周老临床用药经验之片爪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重视药味特性选药善于从同类药中寻求个性,从共性求个性,充分发挥各种中药的治疗作用。
如发散风寒类药中,麻黄可平喘、紫苏叶能和中、荆芥能止血、防风能止泻,各具殊能;热性药中,附子的热与干姜的热不同;寒性药中,石膏的寒与黄连的寒不同;发散药中,桂枝的发散与麻黄的发散不同;滋阴药中,麦冬滋阴与地黄的滋阴不同;补肾药中,熟地黄补肾阴,肉桂补肾阳;同是一味柴胡,在甲方中是取它的发散、和解作用,在乙方中则利用它的升提作用等。
另外,注意药物炮制与生用的不同。
如半夏在应用时可因不同的炮制而异其性:竹沥制者化热痰;姜汁制者化寒痰;半夏曲消食化痰;仙半夏治实痰;胆汁制半夏治惊痰。
生姜发散风寒、和中止呕;干姜则暖脾胃,回阳救逆;炮姜则温经止血,祛肚脐小腹部寒邪;煨姜则主要用于和中止呕,比生姜而不散,比干姜而不燥。
当归用酒洗后适用于行血活血;炒炭后则适用于止血。
石膏生用则清热泻火;熟用则敛疮止痒。
地黄生用甘寒凉血、养阴清热;熟用则甘湿补肾、滋阴填精。
大黄生用泻力最大,适于急下存阴;蒸熟则泻力缓,适于年老、体衰者;大黄炭虽泻力很小,但却能止大便下血。
荆芥生用为散风解表药;炒炭则成为治产后血晕及子宫出血的有效药物。
牡蛎生用,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消瘰疬,煅用则敛汗、涩精、止白带。
2 重视脏腑用药如清热燥湿、苦寒泻热类药,黄连清心火而厚脾胃,黄芩泻肺火而清热,黄柏泻肾火而清膀胱湿热等。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肺癌经验02[优质PPT]
治法6:益气养阴和健脾护胃
肺癌的形成,与正虚不足,气阴亏损有关。 • 一则癌毒的增长,势必耗伤元气及津液; • 二则肺癌的放化疗对气阴的损伤,尤其是阴液的耗伤则更
癌毒阻肺
痰浊、血瘀 热郁、气虚
不同证候
阴伤
• 因此,癌毒阻肺为致病之根,癌毒伤正为病变之源,癌毒 走注为传变之因。
3正气不足与癌毒关系:
正气不足则癌毒日盛,癌毒日盛则正气越亏,两者恶性循环, 以致肺癌其致病乖戾,有正气难敌、病情恶化迅速、累及五脏、终 损气血阴阳、常规辨治难以奏效、病情顽固容易复发、容易流窜走 注、预后不良等特性。
治法4:清热解毒以解热毒
• 肺癌的局部表现,多为癓块红肿或腐烂出血,全身的表现 也常可见发热、口渴、便秘、咯血、舌苔黄、舌质红、脉 数等,周老认为,此乃肺癌热毒蕴结的表现,治疗当以清 热解毒法。
• 西医学研究认为,炎症和感染是促使肿瘤发展和病情恶化 的因素之一,中药清热解毒法不仅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也可控制和消除肿瘤周围的炎症和感染。
周老用伍配方中善用鳖甲、白毛夏枯草、山茨菇、猫爪 草等。
治法2:化痰理肺以顺气
癌毒阻肺: 一方面影响肺气的宣肃,可致津凝成痰; 二方面癌毒与痰浊又相互胶结,形成肺部的实质性肿块。
周老认为,治疗肺癌咯吐之痰浊较易,运用半夏、陈皮、杏 仁、桔梗等宣肺肃肺、化痰祛湿药一般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但若要消除形成实质性肿块之“痰”,则须用南星、生半夏、 牡蛎、蜂房、地龙、皂角刺、山慈姑等既具化痰功效,又具 消癌作用的药物。
外邪
痰
搏结日久
正气不足 瘀
肺癌
正虚特点之一:周老认为癌着于肺,则其病因、病理 过程皆与肺相关:
罗翌教授复法合方治疗内科杂症举隅
罗翌教授复法合方治疗内科杂症举隅罗翌教授复法合方治疗内科杂症举隅罗翌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继承周教授“复法合方”经验,精于临床,孜孜不倦,在运用复法合方治疗临床内科杂症方面有独到见解.推重经方,善用古方,每以合方愈奇病,起沉疴。
笔者有幸跟诊罗师近2年,现将跟师心得整理于下。
l.复法合方周老…认为,内科杂症较为单一的病机病证固然存在,但病证交叉相兼的情况更为多见。
特别在当今生活条件下,社会、心理、环境、遗传、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病因交错、复合,多病丛生,病理因素复杂,造成多种病机交错互呈,证候兼夹多变。
故临证时应根据证候主流,确定处方基本大法后,以主方为基础,辨证配合相应的辅助治疗方药,复合立法,解决病机的兼夹复合情况。
由于方剂往往是中医不同治法的代表,所以复合立法常常需要不同方剂的复合并用。
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即为复法合方。
罗翌教授在汲取周老经验基础上.绔合临床,反复实践,对复法合方治疗中风后遗症、失眠、眩晕、颤证等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如眩晕证属风痰上扰者,以化痰息风为基本大法,立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兼夹瘀血者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兼夹脾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
此外,罗翌教授主张在合方时灵活运用成方,要“方中有方,方套方”,环环相扣,反对“弃用古方、经方,而自我撰方”的现象。
原因是成方之所以能保存沿用至今,根本上在于其显著的临床疗效.是很多代人不断完善的结果,疗效确定。
罗翌教授认为复法可使辨证更加全面;合方则能发挥成方配伍得当、药效明确的优势.2.习用复法及其代表方罗翌教授结合岭南病因、体质等特点,在运用复法合方时习用7种基础治法,现将其及代表方介绍如下。
(1)益气健脾祛湿法。
主治脾虚夹湿证,症见面色萎黄.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困倦乏力,少短懒言,口干嗜温饮,舌质淡,舌苔白腻,脉象细、缓。
代表方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
(2)调和营卫法。
主治营卫不和证,症见汗出恶风,头痛,鼻鸣鼻塞,脉缓或浮弱。
名老中医周仲瑛临床经验
周仲瑛学验俱丰的内科急难症大家周仲瑛过伟峰周宁整理编者按周仲瑛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并经上海中国医学院的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功底十分深厚。
数十年来,在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战线上辛勤耕耘,成就卓著,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中医学家。
他在中医内科,尤其是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潜心研究,具有深厚的造诣。
他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坚持从事心、肺、肝、肾等多系统病种的科研工作,近10余年来,曾主持22项国家级、部级、省级中医药课题的研究,获得丰硕成果,受到多次奖励。
他创研新药16种,用于所治内科急难症,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周氏学术思想的精华,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就,又反映出经过自己的钻研思考,从而发展创新中医传统理论所取得的独到的新成果。
“学术精华”中介绍的“审证求机论”等六“论”,每“论”均独立成篇,对所讨论的问题,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鞭辟入里,论证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临证特色”具体介绍了周氏对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条分缕析,处处反映出他临证时匠心独运,疗效独特。
所选名案四则及医论医话八篇均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经验方共五首,均为周氏数十年经验总结而成,临床屡试不爽。
总之,细读本文,我们不仅能学到很多具体的经验和知识,更会受到周氏治学态度和方法的深刻启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人。
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
1955年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进修,次年毕业,留附属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内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等职。
1983年~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院长、兼任中医系主任。
现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中医内科急难症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仲瑛临证经验精华.
周仲瑛教授,男,汉族,1928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
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对中医内科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精湛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流行性出血热、休克、肾功能衰竭、乙型肝炎、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等病有深入的研究,成绩卓著,饮誉海内外。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经验(1)清热去湿,治有主次清热与祛湿必须兼顾。
湿去则热孤,热清则湿化。
针对湿与热的主次及动态转化,选药组方。
热重于湿者,当用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合方;湿重于热者,可用茵陈蒿汤、加减藿香正气散合方;湿热并重者则用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合方,常用基本药为茵陈、桅子、黄柏、黄芩、田基黄、鸡骨草、蒲公英、垂盆草、连翘、苦参、郁金等。
热重加大黄、黄连、龙胆草、板蓝根等;湿重郁遏卫表,寒热,身楚酸困,胸闷,苔白罩黄加秦艽、豆卷、藿香、佩兰疏表祛湿、芳香化浊;湿困中焦,胸闷脱痞,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垢,口中粘腻加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白豆蔻等苦温燥湿;舌苔厚浊,腹胀满者,配草果、槟榔疏利宣泄;湿在下焦,小便黄赤热涩,量少不利,加茯苓、猪苓、泽泻、通草、车前草、碧玉散等淡渗利湿。
清热解毒,当分气血在气以黄疸、发热为主要表现,在血以出血、昏迷为主要表现,气血两燔则不仅以上各症并见,且症情更重,多脏受累,变症迭起,出现痉厥动风、烦躁谵妄等危重表现。
同时由于本病发展快速,邪在气分历时较短,很快涉及营分,波及血分,故还有清气分热毒为主、清血分热毒为主、气血两清的不同。
治疗帕金森,国医大师周仲瑛有验方
治疗帕金森,国医大师周仲瑛有验方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而中医虽然对于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认识与西医学不同,但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治疗却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和专方。
1.主因肝肾亏虚震颤麻痹属中医学“颤振”范畴,大多发于中老年,肝肾亏虚是其发病本源。
究其成因,又有两途:一则为生理性虚衰,中年之后肝肾自亏,更兼劳顿、色欲之消耗,而致阴精虚少、形体衰败,即《黄帝内经》所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二是病理性肝肾虚损,高年多病重叠,或久病及肾,致使肝肾交亏。
脑为髓海,肾虚则髓减,脑髓不充,本病患者CT及MRI 等影像学检查多提示为“脑萎缩”,病理解剖提示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可为佐证。
同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提示了肝肾亏虚的特征。
临床常见头昏神疲、痴呆健忘、迟钝少欲、耳聋耳鸣、腰酸腿软、不耐疲劳、夜卧多尿等症状,以及肌张力增强,也都是肝肾不足的表现。
2.标在内风痰瘀本病以震颤、动摇为主症,是为肝风内动之征。
然肝风之起,乃由肝肾亏虚所致,故内风实为发病之标。
同时,在肝肾亏虚的基础上,痰瘀内生,阻滞脑络,更加剧了内风暗动。
在本病与他病重叠时,痰瘀交阻表现尤为突出,如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综合征、动脉硬化症、冠心病、糖尿病等与本病并存时,痰瘀成为促使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病理环节。
从上可知,肝肾亏虚固为根本,但内风暗动、痰瘀交阻实为重要的病理因素,故震颤麻痹总属虚实夹杂为病。
3.治重权衡标本针对本病主要病机特点,治疗当以培补肝肾、化痰通络作为基本大法,据此立方遣药权衡标本主次。
一般而言,虚为本,风为标;震颤较甚、风象为著者,宜着重平肝息风,治标为先;震颤不甚者补虚为要,治本为主,肝肾得养,肝风自平。
其次,当辨风、痰、瘀的兼夹与主次,适当兼顾,由于痰瘀阻滞每可激发和加重病情,故必要时又当着重化瘀、祛痰,兼顾息风培元,综合治理。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脑瘤验案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脑瘤验案治疗脑瘤验案蒋XX,男,63岁,大学教师病史及检查:患者1980年曾突发头痛,呕吐,诊断为脱髓鞘病。
用激素治疗,控制向愈。
此次3月初,突然头痛,左侧瞳孔放大,眼睑下垂,不能睁开,伴有呕吐。
1994年4月9日某军区总医院头颅MRI及CT报告提示:“图像所见,斜坡及鞍区块状异常信号,T1WI 混杂略高信号,T2WI为等信号改变。
斜坡膨胀,轮廓消失,视神经受压上抬,肿块占据蝶窦,CT平扫示枕骨斜坡及岩骨尖骨质破坏,密度降低,考虑脊索瘤可能(MRI号4187)”。
患者因体虚,畏惧手术,于1994年4月30日来我院就诊。
临床表现:头痛,左侧瞳孔放大,眼睑下垂,复视,时有恶心呕吐,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苔黄薄腻、质红,脉细滑。
辨治经过:初从风痰瘀阻,清阳不展治疗。
药用川芎、天麻、僵蚕、南星、炮山甲、广地龙、甘杞子、石菖蒲、泽兰、泽泻各10g,生黄芪20g,葛根15g,炙全蝎5g,制白附子3g,制马钱子0.25g(另吞)。
服药十五贴,头痛明显缓解,瞳孔恢复正常,眼睑狭窄有所改善,仍有复视,神疲乏力,口干,苔黄腻,质红,有裂纹,脉细。
痰瘀化热,阴液耗伤,上方去南星、菖蒲、泽兰泻,加陈胆星、川石斛、花粉各10g。
服药三十贴,复视、眼睑下垂进一步改善,稍有头昏,左目视糊,苔脉同前。
转从标本同治,加用补益肝肾之品,上方改黄芪30g,加制首乌10g,石决明30g,连续服药四十贴,左眼睑闭合基本恢复正常,多视目糊,畏光,复视,右耳鸣响,苔黄薄腻,质暗红,脉细。
从肝肾亏虚,阴不涵阳,精气不能上承,痰瘀上蒙清窍治疗。
炙鳖甲、川石斛各10g,大生地、杞子各12g,生黄芪30g,葛根15g,生石决明30g,炮山甲、陈胆星、炎僵蚕、天麻各10g,炙蜈蚣、制白附子各5g,马钱子0.25g(另吞)。
服药至十月初,患者自觉体力恢复,精神转佳,仅有畏光,右耳鸣响,再服原方15贴,以巩固之。
病人准备按原计划接受西医手术治疗,以图根治。
『名医经验』周仲瑛八策略治疑难病
『名医经验』周仲瑛八策略治疑难病甲午孟夏,阳光明媚,花木成荫,我们在毛德西教授带领下,南下金陵,专程拜访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
周仲英在诊疗之余,不辞劳顿,就内科疑难病讲述了他的辨治思路与经验。
周仲英说,我们研究疑难病,是从研究急症开始的。
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很高,急症本身就是疑难病,疑难病中的危重阶段就是急症,所以我们叫它急难症研究。
首先要明确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机,抓住病机,就抓住了疾病的要害,这是研究疑难病的关键。
流行性出血热的演变过程是瘀热相搏,一个“瘀”,一个“热”。
由于瘀热相搏,就出现了出血热的瘀热无尿症;后来发现,瘀热相搏还出现在其它疑难病中,如重症肝炎的瘀热发黄,出血性中风的瘀热阻窍,高脂血症的瘀热阻络等,显示出中医以“证候”为中心的诊疗思路是一条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道路。
周仲英认为,辨治疑难病,必须以病机学说为核心。
而谈到病机,应以《内经》“病机十九条”为准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病机的含义包括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脏腑功能的变化等。
明代张景岳说:“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
”病机的内涵大致可概括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输化代谢失常等。
而其外延部分则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创伤、疫毒等,这些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随着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地域与季节,以及受病的先后,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和相应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就是疾病本质的表象,对其表象进行综合思维的过程,就是审察病机的总原则。
周仲英认为,病机辨证是掌握疾病本质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易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善于把握证候的转化,体现“三因制宜”的个体化特点,能很好地突出中医诊疗特色,可以形成流派纷呈、继承创新的学术氛围。
周仲英在以病机学说为核心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疑难病病机的十个特点,即疑病多郁、难病多毒、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急为风火、湿热缠绵、多因复合、病机交错、病实体虚、多脏相关等。
周仲瑛教授从“复法大方”辨治肺癌1例
周仲瑛教授从“复法大方”辨治肺癌1例
林穗爱;王志英;周仲瑛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0(30)7
【摘要】文中案例虽采用复法组合,多药杂呈,邪正兼顾,但不是将消瘤抗癌或扶正固本药一味地推砌,而是在分清标本缓急、虚实主次的大前题下,对多种治法分层次地、有序地组合,使遗方用药主次分明,条理井然。
这是本案例能缩小肿瘤、取得良效的关键。
【总页数】2页(P717-718)
【关键词】肺癌;“复法大方”;周仲瑛
【作者】林穗爱;王志英;周仲瑛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周仲瑛教授应用复法辨治胃癌1则 [J], 王小坤;朱垚;顾勤;周仲瑛
2.周仲瑛医案·复法大方治肺癌 [J], 陈四清
3.周仲瑛教授从复法辨治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则 [J], 丁强;王志英
4.周仲瑛应用复法大方辨治肾癌一则 [J], 万秀贤;朱垚;郭立中
5.周仲瑛教授用复法大方辨治肺癌一例 [J], 李英英;贾晓玮;郭立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仲瑛教授“审证求机论治”思想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广东省中医院林琳罗翌周仲瑛教授曾谓:“学习中医,只习老师之效方,而不明病源、病机之变化,不知方药之变通,以不变之方应万变之病,则病治实难相符”,因此周老特别注重中医诊治的思维过程,强调“审证求机论治”。
其在传道授徒中亦常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不仅指导弟子对临床常见病、疑难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还指导他们如何通过中医证候分析病因病机,抓住病机的主要环节进行治疗,提高中医思维能力。
笔者自2002年始有幸师从周老学习中医,对于周老的“审证求机论治”思想,逐渐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逐步将其应用于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受益良多。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暴发流行期间,我们在邓铁涛、颜德馨、朱良春、任继学、周仲瑛、晁恩祥等全国名老中医指导下进行中医临床救治,取得了较好疗效,得到同行的认可及高度评价。
期间周老多次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指导我们及早进行SARS中医临床证治信息收集,并及时分析,总结规律,探讨病机,制定治疗方案,该“审证求机论治”思路为SARS的中医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SARS的临床救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审证求机论治的内涵1.审证求机的定义审证求机就是审查疾病的症状表现,分析其病因病机综合其病理变化的过程。
审证求机可以揭示疾病阶段性的主要矛盾,把握疾病重点的关键病机,能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审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审证可以突出疾病的主要矛盾,可以帮助把握疾病病机的特点及疾病发展演变转归的趋势,及早的对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做出判断,才能做到准确辨证,准确论治,并做到已病防传防变。
周老认为辨证的基本要求是审证求机,审证求机的核心是求病理因素和病机特点,在审证中抓住病机关键环节,并要做到知常达变,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辨证的实质和灵魂。
2.掌握审证的“五性”周老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审证的五性,认为不但要审证求机,还要知常达变,要掌握审证“五性”:即证的特异性、可变性、交叉性、夹杂性、非典型性(初期性证、过渡性证、隐伏性证与轻证性证)。
①特异性。
指证候的独特主症和特异性体征,即“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谓,这对临床辨证有重要的意义。
如“痰热蕴肺证”,痰黄稠为特异性表现,如系患者主诉兼医者望诊所得,只此一端,即基本可构成本证,其它“咳嗽、气粗、苔黄腻、脉滑数”等症,若单一出现则不能轻断属该证。
在临床所表现的所有症状和体征中,抓住特异性体症,作为证的诊断依据,同时排除对辨证无决定意义的兼证。
②可变性。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转化或传变,如卫气营血、三焦的传变,要注意证的可变性,从而把握跨界证,如卫气同病、阴损及阳等。
周老认为,注意掌握证势、病势,对病的可变性是可以预见的,所谓证势是一种证向另一种证或若干种证转化的趋势,病势是证势的特殊规律,一些疾病证的转化有自己的特殊趋势,掌握了其证势、病势,对临床及时治疗疾病、阻断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交叉性。
内科病证复杂,一般均表现有证的交叉,周老认为需从症状上认清主次,从病机上把握因果关系,以确定证与证之间的轻重缓急,明确治疗的先后主次。
如气血两亏,若源于气虚不能生血,症状上又突出身倦乏力、少气懒言,汗出较多,则以气虚为主,治疗也重在益气,令气旺生血。
对某些夹杂性证候,还可以脏腑的资生关系来掌握辨治的重点,如肺肾阴虚重在治肾,肺脾气虚重在治脾。
④夹杂性。
既可因同时患有数病,也可见于同一疾病,如合病、并病等。
其辨治要点是“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把握标本主次,或标本兼顾,或突出重点。
如眩晕的阴虚阳亢证,治用滋阴潜阳并行,但若阳亢化火,动风生痰,发为中风时,又当“急则治其标”,从实处理,予熄风潜阳,清火化痰。
交叉性和夹杂性的不同在于,交叉性即两种以上的证候相互联系、并见,夹杂性即在多病并存时不同的证夹杂并见,如合病、并病等。
⑤非典型性。
指某一证应该出现的特异性表现在程度上和数量上不足,与常见的、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全相符。
此指具有证的最低标准,有与他证鉴别的依据。
因其不具有典型性,缺乏典型表现,故要仔细辨识。
辨识非典型性应统观证的全部发展转归过程,把握初期性证、过渡性证、隐伏性证与轻证性证。
周老认为抓住了证的“五性”,对灵活掌握辨证,提高辨证的精确度,加强辨证的预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审证与治法审证是立法的依据,周老在临床上常通过审证求机,最后立法治疗的思路来治疗疾病,其得较好的效果。
特别对于一些危重疑难,复杂病症的治疗更重视审证求机,针对病机关键环节进行治疗,对于证的交叉复合时,用复合立法,擅长运用复方大法治疗危重疾病,指出危重疑难疾病病机复杂,若从单一病机论治则药轻病重难以奏效,针对病机特点采用复方大法治疗疾病,是周老治病的一大特点。
对于出现证候的不一致性周老主张应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扩大立法思路,寻求多途径治法。
如按五脏的相互滋生制约立法,从疾病的动态演变立法,如益气以生血、滋肾以平肝等。
单一证有时也需通过复合立法,如温下法、酸甘化阴法等,此外,还可借复法取得反佐从治,或监制、缓和其副作用。
二、周老“审证求机论治”学术思想在SARS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第一部分 SARS的中医证候研究纳入证候研究的病例全部为广东省中医院2003年1月~2003年4月收治的103例确诊SARS住院病例。
采用SARS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及住院病例查阅相结合,构建证候四诊合参信息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指标聚类及样品聚类即病例聚类)及中医临床专家(包括周仲瑛教授)经验相结合,结果显示:从整体动态来看,SARS病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中期、极期和恢复期。
从发病时期来分析,早期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中期多在发病后5-9天左右;极期多在9-13天,发病14天以后逐渐进入恢复期,但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逆传,而表现为邪闭心包证候,少数患者最终因邪盛正衰,正不胜邪而出现内闭外脱,阴阳离决而亡。
103例SARS住院患者证候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多表现为卫气同病,常见表寒里热挟湿、湿热阻遏肺卫证候;中期以湿热毒表现为主,常见邪阻少阳、湿热毒壅肺、湿邪兼挟证候;极期以湿热毒邪耗气伤阴,少数重症患者表现为湿热蒙闭心包、瘀血阻络证;恢复期则以气阴两伤、气虚挟湿挟瘀证候多见。
通过SARS中医证候的研究,我们针对SARS全程的中医病机特点在周仲瑛教授等全国名老中医的指导下制定并不断优化辨治方案:审证求机分析如下:①本病病因以湿(热)为主,痰湿阻遏中上二焦,气机郁闭,肺气壅塞,肺脾气虚为主要病机,严重者出现阴盛阳微,内闭外脱。
治疗上理气化湿贯穿全程。
②初期即卫气同病兼有湿邪,针对该病机,尽早采用卫气同治并透解外邪,用药不宜寒凉。
③本病早期治疗应以祛邪为主,对感染的病毒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有可能截断病情的发展,使部分患者较快地进入恢复期。
④本病多来势凶猛,传变迅速,易出现越期传变。
即不一定遵循卫气营血的表里次序传变。
本组有21例患者的X线胸片在48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50%,有41例较早出现气促症状(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
因此辨证用药不能简单按照四期的时间,尽管发病短暂,但如出现极期的凶险表现,正气耗损明显,甚至正气外脱,在选用重剂祛邪的同时,静脉大剂量使用扶正固脱的针剂如参麦针、参附针等以扶正固脱,扶正达邪,同时采用吸氧、呼吸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措施积极救治,以渡过危险期。
⑤病邪多湿,易困阻脾胃,阻滞气机,甚至损伤脾肺之气。
本组病例有4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说明湿邪明显,可按湿在三焦的不同部位可采用轻宣化湿、清热化湿、淡渗利湿等治法,以减轻症状,改善病情,中、峰期出现痰湿壅塞肺气、肺气郁闭、脾肺气虚给予益气健脾,理气除壅,选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并加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小承气汤加强理气化湿除壅。
⑥后期易表现为正虚挟湿挟瘀,如表现为气促、乏力、气短、纳差、苔腻,一部分患者出现舌质暗,肺部病灶吸收慢等表现,治疗采用益气养阴,扶正透邪,并重视化湿、活血,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及肺部病灶吸收。
若患者出现皮疹、白倍、皮肤瘙痒,应用清泄湿热,透邪外达之法,顺势以治之,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地肤子、白藓皮、防风、蝉衣、桑叶、赤勺、丹皮等协助透疹消痒。
⑦本病的临床表现显示病毒感染造成部分患者的免疫紊乱,易引起继发其他感染。
而中医针对机体整体辨证施治,有利于调节人体免疫状态,减轻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损害。
中医方案的制定: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根据病情分为早期、中期、极期(高峰期)、恢复期四期。
早期:本期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
辨证属湿热遏阻肺卫证者,治以宣化湿热,透邪外达,方选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具体药物如下: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白蔻5g(打、后煎),竹叶10g,厚朴花10g,生苡米20g,法半夏10g,白僵蚕6g,片姜黄9g,蝉衣6g,苍术6g,青蒿10g(后下),黄芩10g。
辨证属表寒里热挟湿证者,治以辛凉解表,宣肺化湿,方选银翘散、麻杏甘石汤合升降散加减,药用生麻黄6g,生石膏30g(先煎),炒杏仁10g,炙甘草6g,白僵蚕10g,片姜黄9g,蝉衣6g,薄荷6g(后下),连翘15g,银花15g,黄芩10g,芦根15g,生苡仁20g本期如热邪偏重,可选用鱼腥草针或清开灵针或双黄连针静滴,疗程7天左右,热退或出现明显正虚表现则停用。
中期:多在发病后3-10天左右。
辨证属湿热蕴毒证者,治以清热化湿解毒,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生石膏30g(先煎)、炒杏仁10g、茵陈15g、虎杖15g、白蔻6g(打、后煎)、滑石20g、法夏10g、僵蚕10g、蝉衣6g、苍术6g、姜黄10g、石菖蒲10、柴胡12g、黄芩10g。
辨证属邪阻少阳证者,治以清泄少阳,分消湿热,方选蒿芩清胆汤加减,药用青蒿10g(后下)、竹茹10g、法半夏10g、赤茯苓15g、黄芩10g、炒杏仁10g、陈皮6g、生苡米30g、滑石20g、青黛6g (包煎)、苍术6g、郁金10g。
辨证属邪伏膜原证者,治以疏达透达膜原湿浊,方选达原饮加减,药用厚朴6-9g、知母10g、草果1-3g(后下)、黄芩12g、柴胡15g、法半夏10g、杏仁10g、生薏仁30g、滑石20g、槟榔10g、川连3g、苍术6g。
本期热重或有蕴毒表现,亦可选用早期清热解毒针剂一种静点,疗程7天左右,热退或出现明显正虚表现则停用。
本期如出现神疲明显,气促加重,可选用参麦针静点,至症状缓解停用。
极期(高峰期):本期多在发病后7-14天左右;临床的突出表现为气促喘憋明显,呼吸困难,或伴有紫绀,病机以湿热毒盛、壅塞肺气为主要特点,治疗以清热化湿,宣肺理气除壅,方药:五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连朴饮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