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合集下载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

皮肤病中药配方大全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包括湿疹、疱疹、疖肿等。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药治疗皮肤病一直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配方,供大家参考。

1. 蔓荆子煎。

材料,蔓荆子30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生地30克,地榆30克,黄柏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湿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2. 茯苓白术汤。

材料,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湿疹、疱疹等皮肤病。

3. 赤芍茯苓汤。

材料,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4. 猪苓汤。

材料,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猪苓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湿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5. 紫苏鳖甲汤。

材料,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紫苏10克,鳖甲10克,茯苓15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适用于风热病变所致的湿疹、疖肿等皮肤病。

以上所介绍的中药配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配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大家能够早日康复,拥有健康的皮肤。

常见皮肤病中药协定方

常见皮肤病中药协定方

内服28号方—痤疮2号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12
鱼腥草
15
12
枇杷叶
15
12
蛇舌草
60
15
桑白皮
15
12
甘草
5
15
16.5
30
重楼
10 45
内服29号方—痤疮3号
名称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连翘 15 天丁 12
白芷 10 赤芍 10
黄柏 12 甘草 5
知母 12 炮甲 10
半支连 10 女贞子 20
连翘 20 栀仁 10
金银花 15 生地黄 15
紫草 12 赤芍 10
牡丹皮 12 枇杷叶 10
黄芩 12 蛇舌草 30
桑白皮 10
20.6
重楼 25 板蓝根 30 50
名称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穹 何首乌 灵仙 甘草 乌梢蛇
剂量 30 20 10 10 20 30 5 30
名称 苍术 黄柏 虎杖 蜈蚣 全虫 僵蚕
重楼 30 板蓝根 30 60
桔梗 15
内服19号方—扁平疣灵验方 名称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紫草 15 党参 20 板蓝根 20 甘草 5 赤芍 15 当归 10 浙贝母 10 茵陈 20 败酱草 30 川牛膝 15 薏苡仁 30 莪术 10 黄芪 20 蒲公英 20 19.1 川贝母 10 茯苓 30
内服9号方—阴囊湿疹方
名称 剂量 名称 剂量 价格
羌活 15 土茯苓 20
金银花 30 生地黄 20
淡竹叶 20 蒲公英 30
苦参 15 薏苡仁 30
牡丹皮 20 威灵仙 20
黄柏 12 蛇床子 30
地榆炭 15

皮肤科协定处方2

皮肤科协定处方2

21.风藓汤功能: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神经性皮炎,舌淡苔净生地30 玄参12 当归10 白芍10 茜草10 红花10 苍耳子10 苦参10 地肤子10 甘草10 22.熄风方功能:养血熄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代赭石15 生龙牡各15 珍珠母30 灵磁石10 白蒺藜15 白芍15 丹参10 当归1523。

座疮1号功能:清肺胃经热,座疮,酒糟鼻生地30 丹皮10 赤勺10 生石膏30 黄芩10 枇杷叶10 桑白皮10 甘草1024.座疮2号功能:活血凉血,座疮经期加重,舌红苔黄腻当归10 川芎10 赤勺10 生地15 陈皮10 红花10 黄芩10 甘草1025.疣2方功能:清热解毒,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60 蜂房10 紫草15 苡仁30 大青叶1526.疣3方功能:清热解毒,扁平疣,传染性软疣马齿苋60 紫草15 苡仁60 大青叶15 败酱草1527.疣4方功能:活血软坚,寻常疣,跖疣当归10 赤勺10 白芍10 桃仁10 熟地15 牛膝10 赤小豆10 穿山甲1228 通络方功能:通络活血,结节性红斑归尾10 赤勺10 桃仁10 红花10 香附10 王不留行10 牛膝10 丹参10 泽兰10 29.温经方功能:温经散寒,活血,多行红斑,雷诺氏病当归10 赤勺10 桂枝10 细辛3 甘草10 路路通10 大枣10 赤小豆10 川芎10 30.红斑汤功能:清热消风,多形红斑,丘疹性湿疹升麻10 羌活6 防风10 白芷6 当归10 赤勺10 红花10 连翘10 甘草6 31.生发1号功能:养血消风,脂溢性皮炎,脱发生地60 熟地60 当归10 女贞子6 菟丝子6 羌活30 木瓜30 丹参6032.生发2号功能:养血消风,斑秃生地60 山药60 枸杞子60 女贞子60 桑葚子60 蚕沙30 丹参60 神曲60 33.生发3号(乌发丸)功能:凉血清热,青年人发秃生地60 女贞子30 侧柏叶60 旱连草30 女贞子30 黑芝麻60 丹参6034疣洗方.功能:扁平疣马齿苋60 蜂房10 苍术10 陈皮10 苦参10 蛇床子10 白芷10 细辛335.祛斑汤功能:黄褐斑红花10 樟脑6 大风子10 核桃仁1036.克银1号功能:清热解毒,急性进展期土茯苓30 忍冬藤10 北豆根10 草河车15 白鲜皮15 威灵仙10 板蓝根15 生甘草637.克银2号功能:凉血解毒。

万能皮肤病特效配方,皮肤病一擦灵祖传秘方

万能皮肤病特效配方,皮肤病一擦灵祖传秘方

万能皮肤病特效配方,皮肤病一擦灵祖传秘方〔配方〕柴胡10g、黄芩10g、生甘草10g、生地10g、荆芥10g、防风10g、滑石30g(布包)、丹皮10g、栀子10g、黄柏10g。

〔加减〕无〔制法〕1.把上面药材加水浸泡半个小时,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煎30分钟即可。

〔用法〕•趁热用煎好的药汤擦洗患处,也可以后毛巾浸湿药水后,热擦患处并进行热敷;•一剂药可以用一天,每天擦洗3、4次,每次擦洗前要加热后,趁热使用效果才好。

〔功用〕清热燥湿,袪风止痒。

〔主治〕各种类型皮肤瘙痒症。

〔疗效〕一般当剂见效,3剂治愈。

网上搜索无数的治验案例,堪称神奇。

据说有位皮肤科主任,自从得到这个方子,基本不再开湿毒清胶囊、消风止痒颗粒,用得特别顺手。

〔方解〕方中柴胡、黄芩、甘草三味是小柴胡汤的灵魂主要药物,能清肝胆郁热,柴胡能推陈致新,黄芩专清肺热,肺主皮毛,皮肤病与肺有很大关系。

风盛则痒,荆芥防风是一组对药,疏风清热,和血止痒。

丹皮栀子,清热凉血。

黄柏、滑石利湿燥湿。

〔验案〕安徽繁昌县肖女士,两腿瘙痒一月余,有时挠出血来,血痂干了挠破了又结,白天黑夜,说痒就痒,不挠则已,一挠拿不下手来,晚上更严重。

上方加了紫草和地骨皮。

三副。

肖女士只用了一副,高兴地说,用了那么多中药西药,没有一种有这个方法灵验。

她怎么也不相信,3副药外洗就好了。

有个孩子脚、身上出了一些类似荨麻疹的红疙瘩,特痒,在县医院看了一月,外用药内服药用了不少,也没治好,给他开了十副药,熬汤后外用。

先外敷身上,然后再泡手,最后泡脚,药凉了再加温。

药没用完就好了。

〔出处〕据说是黄煌经方教学里传出来的方子。

(完整word)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完整word)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15当归9连翘15苦参9生石膏21 大胡麻9 地肤子21 蝉衣9 苍术9 甘草65.祛风饮(养血祛风散)荆芥9防风9当归15白芍15生地15川芎15刺蒺黎9 黄芪15首乌21 蝉衣9僵蚕9 地肤子216.化斑饮(消斑汤)柴胡15 当归9 川芎9 赤芍15 桃仁9 红花9坤草9 姜黄9 白术9茯苓9 香附9僵蚕9桑叶15 •7、补发饮(生发饮)熟地2l 首乌21 山萸肉15茯苓15泽泻9当归9川芎9丹参21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子9 侧柏叶98.白癜饮:热地15首乌15沙苑子15补骨脂10旱莲草10枸杞子10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稀莶草159、退疣饮:麻黄6 薏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 红花15 香附15三棱10连翘15 双花15 甘草6 10、黑豆方:黑豆60 大风子30 白及30 大胡麻15桃仁15 地骨皮15红花15马齿苋30 黄柏30 甘草15 硼砂15 白鲜皮3011、凉血消风汤(清热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l半枝莲21山豆根15苦参10紫草12茜草12 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白鲜皮21 蝉蜕10甘草10 12、化瘀消风汤(破瘀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1半枝莲21山豆根15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桃仁10红花10三棱12莪术12白鲜皮21乌梢蛇10蝉蜕10甘草613、1号消风汤(清热疏风汤)双花21连翘15黄芩15山栀10生地15丹皮15 赤芍15紫草10生石膏15苦参10浮萍12菊花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苦参10 薄荷10甘草614、2号消风汤(活血消风汤)双花15连翘15黄芩15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丹参15当归15川芎12苦参10白芷15白鲜皮18浮萍12荆芥10防风10白蒺藜12蝉蜕10甘草615、3号消风汤(养血疏风汤)黄芪21双花15连翘15黄芩12当归15丹参21 赤芍21炒白芍2l川芎10白芷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荆芥10蝉蜕10甘草6 16、清热止痛汤(消疹止痛汤)柴胡10双花21板蓝根21龙胆草12黄芩15山栀10丹皮15紫草12薏苡仁30车前子12(包)川楝子12元胡12川芎10白芷15细辛3白芍21甘草617、生发消风汤(除湿生发汤)双花15黄芩15菊花15羌活12白鲜皮21苍术12 薏苡仁30泽泻18茯苓18菟丝子15女贞子15白芷15旱莲草10甘草618、除癣止痒洗药(除癣止痒洗药)藿香21生大黄21黄精21明矾21百部21川椒21苦参21白鲜皮2119、清热消痤汤双花21公英21黄芩15山栀10菊花15薏仁30大贝12半夏10 夏枯草12枇把叶12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皂刺12 甘草620、滋肾清肝汤:双花21连翘15黄柏9知母9女贞子12旱莲草12元参12柴胡9当归12黄芩9陈皮9云苓12甘草921、四重汤:灵磁石30代赭石30牡蛎30石决明3022、清热化瘀汤:忍冬藤花各30赤小豆30泽兰9牛膝9赤芍15黄柏9生地30 公英30甘草923、从阴引阳汤:生麻黄15桂枝15当归12白芍9生地15何首乌30怀牛膝30乌梢蛇12炙鳖甲9制山甲9蜈蚣2条蛇衣3莪术12霜桑叶15紫草30双花30 土苓21甘草924、荊防蒺藜汤:荆芥9防风9白蒺藜30蝉衣12当归12川芎9炒枳壳9麻黄9 白术9赤芍15黄芩15甘草925、小儿化湿汤:陈皮3苍白术各6泽泻6云苓9滑石12炒莱服子9焦槟榔9 鸡内金15生地6丹皮6黄芩926、三妙加味除湿汤:萆薢9川牛膝9黄柏9黄芩15双花21土茯苓21滑石30 泽泻15车前子15陈皮927、四重金钩汤:忍冬藤花各30当归12川芎9白芍15鸡血藤30钩藤后下9白僵蚕9苡仁30四重汤甘草928、露蜂房汤:大青叶15板蓝根30紫草30苡仁30蜂房9羌活9防风9甘草9。

广东省中医院膏方简介与流程

广东省中医院膏方简介与流程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人群慎用仙灵脾、巴 戟、葫芦巴、杜仲、枸杞子、女贞子、 龟板胶、鹿角胶等。
益精固肾膏

【适用人群】阳虚体质人群,尤其适用 于男性肾精不足而见腰酸、膝软或阳痿 早泻等症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痰湿体质人 群慎用。

益气固表膏

主要组成:北芪、白术、防风、桂枝、 浮小麦等。 【适用人群】气虚体质、阳虚体质人群 ,尤其适用于表气不固、自汗出者。

进膏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还需“忌口”,一般应忌食生 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 激性的食物;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过 量饮茶;某些膏滋药还忌食某些食物, 如服含人参的膏时忌服生萝卜;含首乌 的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
岭南特点十种膏方

由我院名医根据岭南气候特征和人群体 质差异,精心推出的十种膏方,可根据 自身特点选择,随开随取。
更年滋养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阴虚体质者,尤其 适用于更年期男女肝肾亏虚出现腰酸、 潮热、多汗等症状者。
【不适用人群】湿热体质、痰湿体质之 人慎用。

固阳葆真膏

主要组成:熟附子、党参、肉桂、巴戟 、干姜、山萸肉、熟地、阿胶、鹿角胶 等。
固阳葆真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阳虚体质、气虚体 质人群,尤其适用于中焦虚寒、肝肾不 足而见畏冷、疲倦、食寒则泻或虚寒便 秘等症者。
调肝健脾膏

主要组成:党参、茯苓、炒白术、淮山 药、柴胡、枳壳、当归、川芎、阿胶、 龟板胶等。
调肝健脾膏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郁体质、气虚体 质人群,尤其适用于肝郁脾虚而见情绪 不舒、焦虑、少气乏力、胸闷等症者。
【不适用人群】肝火旺盛者慎用。

省中医皮肤科协定处方

省中医皮肤科协定处方

保证原创精品已受版权保护
省中医皮肤科协定处方
发热类:
1.宣消散麻黄6g 杏仁9g 苏叶9g 薄荷9 g 焦三仙各6 g番泻叶1.3g 荆芥穗9g
2. 达源散葛根9 g 柴胡9g 黄芩9g 厚朴9g 炒大白9g 草果仁9g 炒薏米24 g 潘
泻叶2g
-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
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
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
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

皮肤科协定方

皮肤科协定方

1、风热汤(银屑病1号方):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生石膏30 知母15 银花15 连翘15 蝉衣9 牛子152、血热汤(银屑病2号方):水牛角30 生地20 丹皮30 赤芍20 生槐花15 元参15 白蒺藜30 蜂房93、湿热汤(银屑病3号方):土茯苓50 茵陈30 黄柏15 栀子9 白鲜皮15 苍术15 地肤子15 山慈菇94、变应性皮炎汤:桑叶9 丹皮30 银花15 连翘15 浮萍9 凌霄花15 黄芩9 莲子心95、痤疮方:土茯苓40 茵陈30 猪苓30 白头翁15 萆薢20 黄芩15 黄柏15 蛇舌草306、清热解毒汤:双花30 连翘15 公英15 地丁157、活血化瘀汤:苏木9 赤芍9 白芍9 红花6 桃仁9 鬼箭羽15 三棱9 莪术98、脱发方:女贞子30 旱莲草30 首乌30 当归15 生熟地15 侧柏叶20 桑椹309、多皮饮汤:地骨皮15 五加皮9 桑皮9 干姜皮9 大腹皮9 白鲜皮15 丹皮9 赤苓皮9 冬瓜皮9 扁豆皮9 川荆皮610、健发汤:炒白术12 泽泻9 猪苓15 川芎9 车前子9萆薢15 赤石脂12 白鲜皮15 桑椹15 生熟地15 首乌藤151、银屑病1号(风热型)大青叶板蓝根生石膏知母银花连翘蝉衣牛子薄荷马勃北豆根白鲜皮蛇舌草半枝莲重楼2、银屑病2号(血热型)羚羊角粉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元参白蒺藜蜂房乌蛇白茅根桑叶银花炒槟榔生槐花3克3、银屑病3号方(湿热型)土茯苓茵陈黄柏生栀子白鲜皮苍术地肤子山慈姑黄药子苦参秦艽紫草4、银屑病4号方(血燥)白芍30克当归9克赤芍9克天麦冬各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桑椹15克五味子15克火麻仁15克黑芝麻15克苍术9克生苡仁30克白鲜皮9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5克苦参10克蛇舌草15克5、变应性皮炎1号方桑叶9克丹皮30克银花15克浮萍9克凌霄花15克黄芩9克莲子15克牛子15克白蒺藜15克元参10克生地10克天麻9克白鲜皮9克薄荷9克防风6克6、变应性皮炎2号方丹皮30 水牛角30 黄芩9 黄柏9 山栀9 桑叶9 银花15 连翘15 大青叶9 浮萍9 木贼9白蒺藜30 荷叶9 当归9 赤芍9 丹参15益母草9 鸡内金307、痤疮方土茯苓40 茵陈30 猪苓30 白头翁15 萆薢20 黄芩15黄柏15 大黄6 蛇舌草30 银花15 公英15 当归9 赤芍9 甲珠98、白癜风(1)当归9 柴胡9 郁金9 川芎9 沙苑子30 白蒺藜骨碎补10 山慈菇9 红花6 黄药子6 丹皮15 黑蚂蚁9 生山药9 茯苓9 女贞子30 黄柏9 菟丝子10 桑白皮7 桑叶9 乌梅15(2)苍术9 黄柏9 当归9 桑椹30 生薏苡30 郁金9 女贞子30 旱莲草30 乌梅15 丹皮15 赤小豆15 白蒺藜40 乌蛇9 红花69、过敏性紫癜生山药30 生地炭30 黄芩炭15银花炭30 炒蒲黄9 水牛角30 赤芍15 丹皮30 藕节炭30 血余炭30 大小蓟各15 炒黄柏9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地榆炭15 炒白术1510、扁平疣大青叶15 板蓝根30 紫草15 当归10 莪术10 蝉衣9 薄荷9 牛子15 二花15 连翘15 生薏苡40 木贼15 香附10 夏枯草9 海藻1511、脂溢性皮炎丹皮15 水牛角15 赤芍15 当归15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苦参10 银花15 连翘15 大青叶9 天麻9 土茯苓30 猪苓30 白蒺藜15 薄荷9 赤小豆30 蛇床子15 12、神经性皮炎1号方荔枝核15 枳壳30 升麻6 柴胡9 桔子核10 白蒺藜15 蝉衣9 当归9 白芍15 郁金9 珍珠母15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黄芩9 蛇蜕913、神经性皮炎2号方当归9 赤芍9 丹参15 川芎15 柏子仁30 炒枣仁15 苍白术9 白蒺藜30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苦参10 郁金15薄荷9 天麻1514、带状疱疹后遗症板蓝根30 大青叶15马齿苋15 木贼15 香附15 鬼箭羽10秦皮15 元胡15 红花10 桃仁10 陈皮10 丹皮20 柴胡12 甘草6 川楝子15 龙胆草15 大黄(后下)9 忍冬藤1515、斑秃(血热型)女贞子15 旱莲草30 桑椹30 天麻9 桑叶9 桑白皮9 莲子心9 黄柏9 知母9 当归9 生地15 首乌15 丹皮15 生山药15 鸡内金1516、脂溢性脱发土茯苓30 猪苓30 萆薢20 丹皮15 白鲜皮15 茵陈20 天麻9 桑叶9 旱莲草30 女贞子15 首乌15 合欢花1517、急性牛皮癣18、日光性皮炎石斛15 天麦冬15 生地15 天花粉15 沙参15 黄芩6 黄连9 灯心草5 淡竹叶6 蝉衣9 薄荷6 姜蚕9 白蒺藜1519、黄褐斑当归15 赤芍10 柴胡9 郁金10 川芎15 红花6 桃仁9 泽兰6 枸杞子9 巴戟天10 龙胆草20 黄芩9 玫瑰花10 代代花10 茯苓15 冬瓜仁30过敏性紫癜急性牛皮癣挂金灯9 射干9 马勃9 青黛9 双花15 连翘10 大青叶9 板蓝根15 苍术15 土茯苓30 茵陈30 蛇舌草10 半边莲10 半枝莲10 重楼15 炒三仙15扁平苔癣全虫6 蜈蚣2条白蒺藜30 僵蚕30 莪术20 三棱20 当归15 赤芍40 防风9 荆芥9 丹参30 生苡仁30 蝉衣9 地龙9 白鲜皮30 地肤子30干燥性湿疹天麦冬30 元参30 生地15 生苡仁30 生山药30 五味子15 乌梅15 火麻仁20 黑芝麻30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丹皮10 乌蛇15 蝉衣10 白蒺藜15 防风10结节性红斑苍术黄柏忍冬滕红藤当归赤芍丹参莪术三棱土贝桔核生苡仁生山药怀牛膝荔枝核白茅根干燥性湿疹荆芥9 防风当归15 白芍20 首乌15 柏子仁30 炒枣仁30 黄精15 乌蛇15 薄荷9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丹皮5 丹参15 桑椹15 火麻仁10神经性皮炎3号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川芎10 生山药30 鸡内金3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9 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慢性荨麻疹(晚上起)当归9 赤芍9 防风9 首乌15 白芍30 女贞子15 枳壳15 茯苓皮15 干姜皮15 五加皮15 桑白皮9 白鲜皮9 大腹皮15 青陈皮15 秦皮9 薄荷9干燥性湿疹苍术9 厚朴9 陈皮6 茯苓6 泽泻9 女贞子9 白鲜皮9 地肤子9 蛇床子9 滑石30 甘草6 薄荷9 煅龙牡15 黄柏9 徐长卿9 生苡仁30 生山药30 乌贼骨9 闭合性痤疮1号当归15 赤芍15 莪术15 半夏9 土贝15 海藻15 夏枯草15 土茯苓30 猪苓30 益母草9 地丁10 皂刺10 山慈菇9 制南星9 生苡仁30 银花15闭合性痤疮2号方海藻15 昆布15 青陈皮15 浙贝9 土茯苓30 茯苓30 猪苓30 茵陈15 土贝15 制南星9 山慈菇9 白鲜皮9 薄荷9 蛇舌草15 半边莲15 当归9 益母草9 郁金9 柴胡9结节性痒疹苍术9 白术9 丹皮30 蛇舌草10 莪术10 天麻9 黄柏9 马齿苋30 滑石30 甘草6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赤芍15 白蒺藜30 藿香15 佩兰15 (胃复安10mg 肌注)干性神经性皮炎(手部)湿疹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生山药30 鸡内金30 川芎1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15 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7剂,效佳)紫癜样皮炎乌蛇15 白蒺藜30王不留15 防风炭9 当归15 川芎15 赤芍15 白茅根15 丹皮炭15 棕榈炭15 红花6 桃仁9 大小蓟15 荷叶炭15 薄荷9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仙鹤草10手足癣皲裂型(泡)蛇床子10 土荆皮10 地肤子苦参10 车前子15 黄精20 丁香6 五味子12 黑芝麻15 五倍子6 石榴皮10(加醋5勺)干性神经性皮炎(手部)白蒺藜30 僵蚕15 当归10 赤芍10 生山30 鸡内金30 川芎10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白术9 茯苓9 合欢花15苦参9 夜交藤15 蛇蜕6 乌蛇9(7剂,效佳)扁平疣(7剂愈合)桔更10 薄荷10 牛子1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浮萍9蝉衣9 半夏9 黄芩9 马齿苋30 败酱草30 夏枯草15 木贼20 香附20 红花6 当归9(人工荨麻疹)荆芥6 防风9 生地9 赤芍9 当归15 川断9 白芍30 旱莲草15 女贞子15 薄荷9 柏子仁20 炒枣仁15 鹅不食草15 徐长卿9 辛夷9 细辛3慢性荨麻疹(与冷热无关)藿香15 苏叶6 白芷6 半夏9 陈皮9 厚朴9 桔更9 薄荷9 葛根9 防风9 荆芥9 白鲜皮10 桑白皮9 羌活6 川断10 海风藤15慢性湿疹苍术15 黄柏15 牛夕19 薏苡仁30 生山药30 白鲜皮15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苦参10 徐长卿15 鹅不食草15 滑石30 藿香15 佩兰15 煅龙牡30 海螵蛸15 青蒿15过敏性紫癜(紫癜肾尿蛋白潜血)女贞子30 旱莲草30 生地炭15 生山药30 芡实30 覆盆子15 海螵蛸15 丹皮30 水牛角15 赤芍9 银化炭10 甘草9 桑椹30 菟丝子15 蛇舌草10 五倍子6 荷叶炭15 大小蓟炭各15 炒黄柏15 黄芩炭10急性牛皮癣挂金灯9 射干9 马勃9 青黛9 双花15 连翘10 大青叶9 板蓝根15 苍术9 土茯苓30 茵陈30 蛇舌草10 半枝莲10 半边莲10 重楼15 炒三仙各15白癜风紫草10 白芍当归10 女贞子10 首乌15 桑椹15 木瓜15 旱莲草15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五味子10 龙牡各20 枸杞子10 桑寄生10 木香10扁平疣方海藻15 薄荷9 昆布15 当归9 半夏9 元参15 银花15 连翘15 桔更10 夏枯草9 牛子15 蝉衣9 黄芩9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马齿苋30荨麻疹(养血祛风)丹皮15 地骨皮15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当归15 防风10 羌活9 薄荷9 蚕沙9 威灵仙9 老鹳草10 白鲜皮10 知母9 木蝴蝶9白癜风柴胡10 白芍10 当归10 女贞子10 首乌15 桑椹10 木瓜15 旱莲草20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五味子10 龙牡各20 枸杞子10 寄生10 木香10急性湿疹7剂愈马齿苋30 黄柏15 五倍子6 土茯苓15 煅龙牡15 海螵蛸15 白鲜皮10 地肤子10。

皮肤科经验处方

皮肤科经验处方

玫瑰糠疹炙黄芪12克,生地10克,当归8克,白芍6克,川芎6克,白蒺藜10克,何首乌6克,蝉蜕6克,白鲜皮10克,全蝎6克,蜈蚣2条,荆芥10克,防风10克,红花6克,竹叶3克,薄荷6克,乌梢蛇10克,生甘草6,双花10克。

5,,180慢性湿疹初诊:苦参50克,土茯苓30克,蛇床子20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2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蝉蜕10克,全蝎10克,蜈蚣3条,生地20克,当归15克,桃花各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甘草10克,复诊:生地2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何首乌10克炙黄芪20克,白蒺藜10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地肤子10克,薄荷6克,炙甘草10克土茯苓30克,全蝎10克,蜈蚣2条,7,288外洗:蛇床子20克,白矾10克,5白培血虚风燥生地2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玄参10克,荆芥防风各10克,炙黄芪15克,何首乌10克,僵蚕10克,白蒺藜10克全蝎10克,蜈蚣2条,薄荷6克,白鲜皮10克,乌梅10克,地肤子10克,桃花各10克,生甘草10克,乌梢蛇12克,7,339银屑病:初诊柴胡10克,黄芪6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黄连6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乌梢蛇12克,土茯苓3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白蒺藜10克,何首乌10克,地肤子10克,五味子10克,浮小麦10克,生甘草10克,双花20克,7,370复诊:生地2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荆芥防风各10克,何首乌10克,生黄芪12克,白蒺藜10克,全蝎6克,玄参10克,威灵仙18克,知母12克,丹皮10克,乌梅10克,僵蚕10克,乌梢蛇10克,双花12克,连翘10克,白芍10克,生甘草6克,7,313风热性皮炎初诊14岁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川芎10克,荆芥防风10克,蝉蜕16克,全蝎6克,乌梢蛇10克,地肤子10克,何首乌10克,白蒺藜10克,竹叶6克,生甘草10克,僵蚕6克,7,255风热性皮疹败酱草50克,苦参50克,板蓝根50克,连翘30克,白鲜皮30克,皂角刺30克,赤芍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薏米仁30克,外洗慢性湿疹三岁生地6克,当归5克,白芍5克,川芎5克,荆芥5克,防风5克,炙黄芪16克,何首乌5克,白蒺藜5克,薄荷3克,双花8克,生甘草3克地肤子5克,炒白术3克,痤疮双花15克,白花蛇草20克,连翘10克,竹叶6克,薄荷6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升麻6克,桃红各10克,葛根10克,生甘草6克,白芷10克,桑叶6克,青皮6克,7,146鱼鳞病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太子参10克,菟丝子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黄芪15克,杜仲炭10克,炙甘草10克,丹参12克,山药15克,山萸肉12克,鸡血藤15克,7,178白癜风熟地15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桃红各10克,菟丝子15克,肉苁蓉12克,五味子10克,巴戟天12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怀牛膝10克,炙甘草10克,赤芍10克,炙黄芪15克,7,275痒疹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全蝎10克,蜈蚣2条,蝉蜕8克,双花12克,炙黄芪15克,白蒺藜10克,何首乌10克,乌梢蛇12克,土茯苓12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薄荷6克,生甘草10克,3 141湿疹外洗苦参50克,土茯苓30克,蛇床子20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20克,白矾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蝉蜕10克,全蝎10克,蜈蚣3条,生地20克,当归15克,生甘草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外洗。

皮肤病中医治疗的几个专用方剂

皮肤病中医治疗的几个专用方剂

皮肤病中医治疗的几个专用方剂皮肤病中医治疗的几个专用方剂同舟共济加油湿疹一号方(湿热)生石膏30g 板蓝根30g 龙胆草10g 车前子(另)30 黄芩10 生地 30 丹皮16 赤芍16 马齿苋30 滑石 16 甘草 6湿疹二号方(湿热)生白术10 枳壳10 生薏米30 生黄柏10 生地30或16 黄芩10茵陈30或10 车前子20 泽泻16 白藓皮30 苦参16湿疹三号方(脾虚湿困)白术10 枳壳10 薏米30 扁豆10 厚朴10 生地10车前子20 泽泻16 冬瓜皮16 当归10 丹参16湿疹四号方(脾虚血燥)党参10 茯苓10 白术10 当归10 赤芍10 白芍10 熟地10地肤子16 陈皮10 枳壳10银屑一号方(血热证)生地30 丹皮16 赤芍16 白茅根30 紫草根16 茜草根16板蓝根30 大青叶30 双花16 元参16 天花粉16银屑病2号方(血虚风燥)当归10 白芍16 生地30 丹参 16 鸡血藤30 天冬10 麦冬 10 土茯苓30 白术10 枳壳10 薏米30银屑病3号(热毒蕴结)金银花16 连翘16 蒲公英30 败酱草30 山豆根 10 板蓝根30 大青叶30 白茅根30 紫草16 茜草根16 元参 16 重楼16 蛇舌草30银屑病4号方(血瘀)、三棱16 莪术16 桃仁16 红花16 丹参16 鸡血藤20 土茯苓30 薏米30陈皮10 重楼16 蛇舌草30银屑病5号方(湿热)生白术10 枳壳10 生薏米30 川萆薢16 赤石脂10 车前子(另)16 泽泻16 黄柏10 白鲜皮30 苦参16 土茯苓30 生地16 丹皮16 滑石16 甘草6痤疮1号方(脾胃湿热)枇杷叶16 桑白皮16 黄芩10 栀子6 黄连6 制大黄10 丹皮16双花16 连翘10 蒲公英30 生薏仁30 车前子16痤疮2号方(热毒)银花16 野菊花16 蒲公英16 紫花地丁16 连翘10 黄芩10 丹皮16 赤芍10 夏枯草16 乳香6 没药6 大黄10痤疮3号方(湿毒)土茯苓30 生薏仁30 白术10 三棱10 莪术10 川贝6 龙骨10 牡蛎10红花10 枳壳10痤疮4号方(冲任失调)益母草10 香附10 生地16 丹皮16 地骨皮16 桑白皮16黄芩10 栀子10 双花16 野菊花16 熟军10荨麻疹1号方(风热)荆芥10 防风10 双花16 牛蒡子10 黄芩10 连翘10 丹皮16浮萍10 僵蚕10 蝉衣10 桑白皮16 冬瓜皮荨麻疹2号方(风寒)麻黄6 杏仁6 浮萍10 白藓皮30 丹皮10 陈皮10僵蚕10 赤芍10 甘草10荨麻疹3号方当归10 川芎10 熟地16 赤芍16 白芍16 首乌藤30生黄芪16 刺蒺藜30 防风10 浮萍10 白藓皮30荨麻疹4号方黄芪30 太子参16 白术10 茯苓16 陈皮10 桑白皮16五加皮6 白藓皮30 刺蒺藜30 防风10 当归10 赤芍10药物性皮炎1号方龙胆草10 黄芩10 生地16 白茅根30 双花16 连翘16紫草16 板蓝根30 车前子(另)16 泽泻16 滑石16 甘草6药物性皮炎2号方生地16 双花16 莲子心10 生栀子10 连翘10 黄连6板蓝根30 白茅根30 天花粉16 紫花地丁10 生石膏30药物性皮炎3号方沙参16 元参16 石斛10 黄芪16 党参16 白术10枳壳10 生薏仁30 丹参16带状疱疹1号方龙胆草10 栀子10 黄芩10 生地16 大青叶30 连翘16泽泻10 元胡10 川楝子10 车前子(另)16带状疱疹2号方白术10 茯苓10 陈皮10 枳壳10 薏米30 泽泻10紫草16 板蓝根30 黄芩10 元胡10 川楝子10 赤芍16带状疱疹3号方黄芪16 太子参16 当归10 川芎10 丹参16 红花10 元胡10 川楝子10 全虫(冲服)6 地龙10 紫草10 板蓝根30神经性皮炎1号当归10 川芎10 白术10 茯苓16 首乌藤30 珍珠母30石菖蒲10 合欢皮16 柴胡10 枳壳10 陈皮10 女贞子16 旱莲草16硬皮病1号(脾肺不足)黄芪15 白术10 茯苓10 天冬10 党参10 桂枝10 白芥子10 伸筋草15山药15 丹参15 红花10 夏枯草15 僵蚕102号方(脾胃两虚)制附子6 肉桂6 白芥子10 熟地15 麻黄6 鹿角胶10(烊化)黄芪15白术10 茯苓10 丹参15 赤芍15 鸡血藤30 僵蚕10 木香10 党参15神经性皮炎2号方全虫(冲)6g 防风10g 浮萍6g 刺蒺藜16g 苦参16g 白藓皮30g 秦艽16g 地肤子16g 当归10g 首乌藤30g 生地16g神经性皮炎3号方首乌藤30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白芍16g 白藓皮30g 苦参10g 刺蒺藜30g 莪术10g 丹参10g 姜黄10g 木瓜10g脱发1号方熟地16g 山萸肉10g 菟丝子16g 枸杞子16g 当归10g 当归10g 川芎10g 首乌藤30g 桑葚16g 羌活10g 柏子仁10g脱发2号方当归10g 白芍10g 川芎10g 熟地16g 白术10g 茯苓10g 党参10g 丹参16g 陈皮10g 女贞子16g 旱莲草16g 首乌藤30g脱发3号方当归10g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6g 女贞子16g 旱莲草16g 钩藤10g 石菖蒲10g 合欢花10g 五味子10g 首乌藤30g脱发4号方生白术10g 枳壳10g 生薏米30g 川萆薢16g 车前子(另)16g 泽泻16g 首乌藤30g 当归10g 苦参10g 川芎10g 茵陈16g白癜风1号方当归10g 生地10g 熟地10g 女贞子16g 菟丝子16g 枸杞子16g 首乌藤30g 白术10g 赤芍10g 白芍10g 红花10g 川芎10g 丹参16g 补骨脂16g 桑葚30g 桂枝10g白癜风2号方黄芪10g 党参10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术10g 茯神10g 钩藤10g 石菖蒲10g 丹参16g 红花10g 补骨脂16g 白蒺藜30g木香10g白癜风3号方当归10g 白芍16g 柴胡10g 枳壳10g 香附10g 郁金10g 白术10g 桑葚30g 白蒺藜30g 白芷10g 丹参16g 益母草10g 浮萍10g过敏性紫癜1号方板蓝根30g 白茅根30g 紫草根16g 生地16g 双花16g 丹皮16g 赤芍10g 荆芥10g 防风10g过敏性紫癜2号方黄芪16g 白术10g 丹参16g 茯苓10g 当归10g 白芍16g 龙眼肉10g 丹参16g 阿胶(烊化)10g 蒲黄碳10g 枳壳10g黄褐斑1号方柴胡10g 枳壳10g 炙香附10g 郁金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 茯苓16g 丹参16g 川芎10g 丹皮10g 木香10g黄褐斑2号方熟地10g 山药16g 山萸肉16g 炙女贞子16g 菟丝子16g 丹皮16g 丹参16g 白芍16g 首乌藤30g 木香10g 白术10g 茯苓16g 菊花10g 陈皮10g黄褐斑3号方当归10g 红花10g 益母草10g 白术10g 香附10g 瓜蒌16g 熟军10g 赤芍10g 丹参16g 茯苓10g 泽兰10g结节性红斑1号方白茅根30g 板蓝根30g 紫草根16g 茜草根16g 双花30g 丹参16g 赤芍16g 车前子(另)16g 萆薢16g 夏枯草16g 丹参16g 黄柏16g 木瓜10g 牛膝10g结节性红斑2号方苍术10g 白术10g 炒薏米30g 桂枝10g 秦艽10g 茯苓10g鸡血藤30g 红花10g 丹参10g 木瓜10g 当归10g 夏枯草16g 牡蛎16g 黄芪10g结节性红斑3号方黄芪10g 白术10g 女贞子16g 菟丝子10g 丹参16g 鸡血藤16g 牡蛎16g 茯苓10g 薏米16g 夏枯草16g 木瓜10g 牛膝10g脂溢性皮炎1号方生白术10g 枳壳10g 生薏米30g 萆薢10g 丹皮16g 野菊花10g 桑白皮16g 地骨皮16g 车前子(另)16g 泽泻16g 白藓皮30g 苦参16g 防风10g脂溢性皮炎2号方龙胆草10g 黄芩13g 生地30g 生栀子10g 龙葵10g 败酱草30g 蒲公英30g 大青叶30g 桑白皮16g 地骨皮16g 车前子(另)16g 白藓皮30g 苦参10g 生石膏16g 滑石10g脂溢性皮炎3号方白术10g 薏米30g 泽泻10g 车前子(另)16g 川芎10g 生地16g 丹皮10g 当归10g 赤芍10g 白芍10g 女贞子16g 菟丝子16g 首乌10g 桑葚16g天麻10g多形性红斑1号方紫草16g 白茅根30g 丹皮16g 赤芍16g 双花16g 野菊花16g 姜黄10g 白术10g 茯苓10g 丹参16g 生薏米30g 茜草16g多形性红斑2号方黄芪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桂枝10g 干姜6g 当归10g 白芍16g 丹参16g 鸡血藤30g 陈皮10g 姜黄10g 秦艽16g 木瓜10g面部皮炎方当归10g 生地16g 荆芥10g 防风10g 蝉衣10g 牛蒡子13g 生石膏16g 知母13g 车前子(另)30g 白藓皮30g 黄芩10g 野菊花16g 甘草6g静脉曲张方生黄芪30g 当归10g 地龙10g 赤芍10g 川芎10g 生桃仁10g 红花10g 丹参16g 鸡血藤30g 黄柏10g 生薏仁30g 川牛膝16g 车前子(另)30g扁平疣马齿苋16g 生薏仁30g 败酱草16g 紫草10g 香附10g 木贼10g 川芎10g 珍珠母30g 代赭石30g 牡蛎30g 磁石30g 夏枯草16g皮炎外洗方茵陈20g 艾叶20g 苍耳子20g 王不留行16g 苦参30g 透骨草20g 百部20g 白藓皮30g 甘草20g老年皮肤瘙痒症方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10g 熟地10g 鸡血藤10g 首乌藤6g 防风10g 荆芥10g 五味子10g 酸枣仁10g 柏子仁10g 甘草6g 薏米16g苔藓样皮炎方紫草16g 茜草16g 白茅根30g 生地16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6g 鸡血藤30g 白术10g 茯苓16g 三七粉(冲)6g 木瓜10g带状疱疹4号方柴胡10g 枳壳10g 陈皮10g 元胡16g 川楝子10g 炒白术30g 甘草6g 当归10g 川芎10g 丹参16g 红花10g 珍珠母30g 代赭石30g 牡蛎30g 全虫(冲)6g 痤疮5号方枇杷叶10g 桑白皮16g 黄芩10g 蛇舌草30g 丹参30g 生山楂30g 陈皮10g 青皮10g 枳壳10g 生薏米30g 车前子(另)16g 熟军10g多形性日光疹方连翘10g 苦参10g 黄芩10g 荆芥10g 防风10g 蝉衣10g 牛蒡子10g 生石膏20g 白藓皮16g 刺蒺藜16g 生地16g 丹皮10g辩证准确,效果还是不错。

皮肤科协定处方

皮肤科协定处方

皮肤科协定处方1.八珍汤党参10g 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2g 川芎9g 白芍9g 生地黄12g 炙甘草6g 生姜6g 大枣10枚2.白庀1号生地黄30g 地榆30g 大青叶30g 白茅根15g 连翘3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当归10g 丹参10g 鸡血藤30g 土茯苓30g 绵萆薢10g 马齿苋30g 炙甘草6g3.白癜风药酒盐补骨脂30g 酒女贞子30g 菟丝子30g 当归15g 丹参30g 白芷15g 桃仁15g4.过敏煎马齿苋30g 银柴胡10g 乌梅10g 醋五味子10g 防风10g 炙甘草6g5.除湿止痒汤白鲜皮30g 炒蒺藜9g 关黄柏10g 苦参10g 连翘3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当归10g 丹参10g 鸡血藤30g 马齿苋30g 制远志10g 炒枣仁10g 炙甘草6g 6.当归饮子当归10g 生地黄15g 赤芍10g 白芍10g 川芎9g 丹参10g 牡丹皮10g 白鲜皮30g 炒蒺藜9g 荆芥10g 防风10g7.粉刺面膜金银花10g 连翘10g 黄芩10g 茯苓10g 白术10g 白芷6g 地榆10g 桃仁10g8.过敏煎加止痒合剂马齿苋30g 银柴胡10g 乌梅9g 五味子10g 防风9g9.三七粉炙甘草6g 苦参9g 白鲜皮15g 炒蒺藜9g 鸡血藤15g 10.黄柏水剂关黄柏30g11.加味逍遥散牡丹皮10g 炒栀子10g 柴胡10g 赤白芍各10g 当归10g 丹参10g 郁金10g 醋香附1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薏苡仁30g12.健脾解毒汤土茯苓30g 绵萆薢10g 关黄柏10g 苦参10g 连翘30g 生地黄3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丹参10g 鸡血藤30g 白花蛇舌草30g 炙甘草6g13.健脾益肾汤党参10g 茯苓10g 赤白芍各10g 麸炒苍术10g 白术10g 当归10g 生地黄10g 丹参10g 鸡血藤15g 陈皮6g14.荆防方荆芥10g 防风10g 炒僵蚕10g 金银花10g 蝉蜕3g炒牛蒡子9g 牡丹皮10g 浮萍6g 生地黄15g 薄荷3g 黄芩9g 甘草6g15.黧黑斑面膜茯苓10g 白术10g 白芍10g 当归10g 丹参10g 葛根20g 菊花6g16.凉血活血汤槐花30g 紫草15g 白茅根30g 赤芍15g 生地黄30g 丹参15g 鸡血藤30g17.凉血五根汤紫草10g 茜草10g 板蓝根10g 白茅根30g 天花粉3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当归10g 丹参10g 鸡血藤30g18.活血五花汤红花9g 鸡冠花9g 玫瑰花9g 野菊花15g19.清热除湿汤龙胆6g 黄芩9g 大青叶30g 生地黄15g 栀子9g 茵陈15g 泽泻10g 车前草15g 白鲜皮15g 炒蒺藜9g 马齿苋15g 牡丹皮10g20.清热养阴汤生地黄30g 熟地黄30g 赤白芍10g 天冬10g 麦冬10g 当归10g 丹参10g 桃仁1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c 炒白术10g 党参10g 山药10g 炙黄芪30g21.祛脂洗方侧柏叶30g 大青叶30g 皂角刺30g 艾叶15g 防风15g 桑叶15g 连翘30g 菊花10g22.全虫方全蝎5g 皂角刺10g 关黄柏10g 苦参10g 槐花10g 威灵仙15g 连翘30g 马齿苋30g 生地黄3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23.桑白皮方桑叶10g 桑白皮10g 侧柏叶15g 连翘3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桑椹10g 山楂30g 当归10g 牡丹皮10g 桃仁10g 制何首乌30g 炙甘草6g24.外洗1号马齿苋30g25.外洗2号白鲜皮30g 关黄柏30g 当归15g 丹参30g 茯苓15g 白术15g 连翘30g26.外洗4号鸡血藤30g 当归15g 丹参30g 桃仁15g 白术15g 白芍30g 连翘30g27.苍肤洗剂炒苍耳子30g 地肤子30g 蛇床子30g 百部15g 苦参15g 土荆皮30g 土茯苓30g 鸡血藤30g28.五味消毒饮金银花20g 野菊花15g 蒲公英15g 紫花地丁15g29.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银花10g 蒲公英15g 紫花地丁15g 野菊花15g 黄芩10g 黄连6g 栀子10g 连翘15g 炒牛蒡子15g 薏苡仁30g 麸炒枳壳10g 夏枯草15g 皂角刺10g 白术10g 白芷10g 甘草6g30.仙方活命饮金银花9g 白芷3g 伊贝母6g 防风6g 赤白芍6g 当归6g 皂角刺6g 醋山甲6g 天花粉6g 醋乳香6g 醋没药6g 陈皮9g31.消风散荆芥6g 防风6g 蝉蜕6g 胡麻仁6g 苦参6g 知母6g 石膏6g 当归6g 木通3g 生地黄6g 牛蒡根6g 麸炒苍术6g 炒牛蒡子6g 甘草3g32.泻肝安神汤珍珠母30g 龙骨30g 牡蛎30g 石决明30g 炒酸枣仁30g 当归10g 丹参1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白鲜皮30g 炒蒺藜9g 炙甘草6g 制远志10g33.养血润肤饮鸡血藤30g 赤芍10g 白芍10g 当归10g 丹参10g 桃红1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土茯苓30g绵萆薢10g 炙甘草10g34.紫兰方紫草10g 板蓝根10g 马齿苋30g 赤芍10g 大青叶30g 薏苡仁3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34.银花汤金银花10g 连翘30g 黄芩10g 地黄30g 薏苡仁30g茯苓10g 炒白术10g 当归10g 丹参10g 山楂30g白芷10g 皂角刺10g 瓜蒌30g 炙甘草10g35.治疣汤加减:柴胡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熟地10g,白芍10g,川芎10g,山甲(先煎)10g,板蓝根30g,夏枯草15g,生龙牡各30g(先煎)皮色紫暗、质硬难消者加三棱10g、莪术10g。

【封面】美白祛斑、消炎止痒、化瘀止痛……广东省中医院第二波院内“明星宝贝”来袭!

【封面】美白祛斑、消炎止痒、化瘀止痛……广东省中医院第二波院内“明星宝贝”来袭!

【封面】美白祛斑、消炎止痒、化瘀止痛……广东省中医院第二波院内“明星宝贝”来袭!前言中医院的很多院内制剂早已名声在外!喉特灵、喉可安、健脾开胃饮、痠痛油、消炎止痒霜……中医院这些包装简单、疗效良好的“私房药”年头长,在老百姓中名声大,对于咽炎、咳嗽、痰多、筋骨酸痛、皮肤瘙痒等问题,绝对是个“宝贝”。

很多患者甚至不远千里来到医院“求购”。

其实,这些“私房药”的规范名字应是“院内制剂”。

其研发往往历时数十年,凝聚着一辈又一辈医学大家的心血,经多次改良,并获得药监部门的生产许可。

第一期,我们搜集了中医院用量最大的其中8种院内制剂,在中医院官方微信隆重推出,受到市民热捧,很多市民给我们留言点赞,请看留言榜,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往右滑动看留言图往右滑动看留言图往右滑动看留言图别滑了,没图了不少小伙伴希望小编还能继续给大伙推荐更多中医院的“明星制剂”,于是小编马不停蹄,这就来推介啦——一、骨科“明星制剂”1、定痛膏【主要成份】独活、白芷、大驳骨、黑老虎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外用,敷于患处。

2、乌黄骨外散(曾用名:骨外洗)【主要成份】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细辛、薄荷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伤、软组织损伤等。

二、皮肤科“明星制剂”1、茶菊脂溢性洗液【主要成份】茶籽、杭菊等。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祛脂杀虫、散风止痒,润燥生发。

主治头部脂溢性皮炎。

皮脂溢出症之瘙痒、头屑多、油腻、脱发等。

2、增白散【主要成份】白芷、白芨、白芍等。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增白玄秽。

用于面部祛斑增白。

3、消炎止痒霜【主要成份】丹皮酚、甘草次酸、苦参碱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痒,抗过敏。

外用治疗各种过敏瘙痒性皮肤病。

4、香莲外洗液【主要成份】丁香、黄连、百部等。

【功能主治】抑菌杀虫,消炎止痒。

适用于各种皮肤癣病,外阴念珠菌病,细菌和滴虫性阴道炎及其他外阴瘙痒性疾病。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协定处方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15当归9连翘15 苦参9生石膏21 大胡麻9 地肤子21 蝉衣9 苍术9 甘草65.祛风饮(养血祛风散)荆芥9防风9当归15白芍15生地15川芎15刺蒺黎9 黄芪15首乌21 蝉衣9僵蚕9 地肤子216.化斑饮(消斑汤)柴胡15 当归9 川芎9 赤芍15 桃仁9 红花9坤草9 姜黄9 白术9茯苓9 香附9僵蚕9桑叶15 •7、补发饮(生发饮)熟地2l 首乌21 山萸肉15茯苓15泽泻9当归9川芎9丹参21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子9 侧柏叶98.白癜饮:热地15首乌15沙苑子15补骨脂10旱莲草10枸杞子10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稀莶草159、退疣饮:麻黄6 薏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 红花15 香附15三棱10连翘15 双花15 甘草6 10、黑豆方:黑豆60 大风子30 白及30 大胡麻15桃仁15 地骨皮15红花15 马齿苋30 黄柏30 甘草15 硼砂15 白鲜皮3011、凉血消风汤(清热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l半枝莲21山豆根15苦参10紫草12茜草12 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白鲜皮21 蝉蜕10甘草10 12、化瘀消风汤(破瘀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1半枝莲21山豆根15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桃仁10红花10三棱12莪术12白鲜皮21乌梢蛇10蝉蜕10甘草613、1号消风汤(清热疏风汤)双花21连翘15黄芩15山栀10生地15丹皮15 赤芍15紫草10生石膏15苦参10浮萍12菊花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苦参10 薄荷10甘草614、2号消风汤(活血消风汤)双花15连翘15黄芩15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丹参15当归15川芎12苦参10白芷15白鲜皮18浮萍12荆芥10防风10白蒺藜12蝉蜕10甘草615、3号消风汤(养血疏风汤)黄芪21双花15连翘15黄芩12当归15丹参21 赤芍21炒白芍2l川芎10白芷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荆芥10蝉蜕10甘草6 16、清热止痛汤(消疹止痛汤)柴胡10双花21板蓝根21龙胆草12黄芩15山栀10丹皮15紫草12薏苡仁30车前子12(包)川楝子12元胡12川芎10白芷15细辛3白芍21甘草617、生发消风汤(除湿生发汤)双花15黄芩15菊花15羌活12白鲜皮21苍术12 薏苡仁30泽泻18茯苓18菟丝子15女贞子15白芷15旱莲草10甘草618、除癣止痒洗药(除癣止痒洗药)藿香21生大黄21黄精21明矾21百部21川椒21苦参21白鲜皮2119、清热消痤汤双花21公英21黄芩15山栀10菊花15薏仁30大贝12半夏10 夏枯草12枇把叶12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皂刺12 甘草620、滋肾清肝汤:双花21连翘15黄柏9知母9女贞子12旱莲草12元参12柴胡9当归12黄芩9陈皮9云苓12甘草921、四重汤:灵磁石30代赭石30牡蛎30石决明3022、清热化瘀汤:忍冬藤花各30赤小豆30泽兰9牛膝9赤芍15黄柏9生地30 公英30甘草923、从阴引阳汤:生麻黄15桂枝15当归12白芍9生地15何首乌30怀牛膝30 乌梢蛇12炙鳖甲9制山甲9蜈蚣2条蛇衣3莪术12霜桑叶15紫草30双花30 土苓21甘草924、荊防蒺藜汤:荆芥9防风9白蒺藜30蝉衣12当归12川芎9炒枳壳9麻黄9白术9赤芍15黄芩15甘草925、小儿化湿汤:陈皮3苍白术各6泽泻6云苓9滑石12炒莱服子9焦槟榔9 鸡内金15生地6丹皮6黄芩926、三妙加味除湿汤:萆薢9川牛膝9黄柏9黄芩15双花21土茯苓21滑石30 泽泻15车前子15陈皮927、四重金钩汤:忍冬藤花各30当归12川芎9白芍15鸡血藤30钩藤后下9 白僵蚕9苡仁30四重汤甘草928、露蜂房汤:大青叶15板蓝根30紫草30苡仁30蜂房9羌活9防风9甘草9。

皮肤科协定处方(散剂)80首(转载)(DOC)

皮肤科协定处方(散剂)80首(转载)(DOC)

皮肤科协定处方(散剂)80首(转载)(DOC)皮肤科协定处方(散剂)80首(转载)1五白散配方:白薇、白及、白蔹、白芷、白鲜皮、青黛、苍术、黄柏、大黄、紫草、生地榆各30g 煅龙骨、煅牡蛎、煅石膏、煅白矾、煅蛤壳各60g冰片15g制法:除冰片外,共研细粉,加入冰片,过罗,混匀,备用。

主治:燥湿收敛、消炎止痒,主治湿与皮炎的糜烂渗出期。

用法:撒布患处,每日多次。

2防护散配方:黄柏、煅炉甘石、五倍子、滑石粉各1000g 制法:各别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

主治:干燥收敛,消炎止痒,用于浸渍糜烂型皮炎,稻田皮炎的预防等。

用法:清水洗净皮损后,撒布患处。

3冰花散配方:冰片15g 花椒60g 细辛3g 制法:取细辛、花椒、冰片依次放入碗内,上盖玻璃板,下用火加热,则见冰花散逐渐凝集在玻璃板下,然后刮取,混匀瓶装,待用。

主治:消炎止痒,可用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口腔糜烂等。

用法:粘膜处用散撒布,皮损上可撒布,也可用95%酒精制成0.5%冰花散外涂,每日2-3次。

4石黛散配方:煅石膏、金银花、青黛、枯矾、五倍子各1000克制法:各研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主治:脓疱疮。

用法:芝麻油煎沸后,入药粉调成糊状(含散量为35%左右)冷却后敷涂患处,每日2-3次。

5钟乳散配方:钟乳石66g 寒水石60g 黄连6g 三梅片3g制法:上药共研成粉末,连筛,混匀,装瓶密闭备用。

主治尿布皮炎。

用法:温开水将患儿臀部洗净,擦干,将此散撒敷患处,每日3次;如有糜烂渗出时,先涂芝麻油少许,再用药散撒布。

6褥疮生肌散配方:黄连3g、冰片2g、人工牛黄3g、血竭10g、元明粉6g、儿茶10g、白牙10g、黄芪15g、蚤休10g制法:各研细末,过120目筛,各粉混匀,装瓶备用。

主治:褥疮(II度或III度)。

用法:首先要妥当处理创面,除创面上有小水疱可直接涂上药散外,若有大水疱需抽出疱内渗液,如表面渗出物过多时,再以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10%黄柏水湿敷,直疮面干净为止,再外撒药散,每日换药1-2次,直至收口为止。

皮肤科治疗药物中药处方

皮肤科治疗药物中药处方

皮肤科治疗药物中药处方润燥止痒胶囊【医保支付类别】乙10%【适应症】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痤疮,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2周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⒈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⒉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

⒊患处不宜用热水洗烫。

⒋孕妇慎用,儿童、年老体弱及患有其它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⒌因糖尿病、肾病、肝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不属本品适应范围。

⒍切忌用手挤压患处,如有多量结节、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

⒎不宜滥用化妆品及外涂药物,必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⒏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⒐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禁忌症】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制剂与规格】胶囊剂:500mg*24s/盒。

除湿止痒软膏【医保支付类别】自费【适应症】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性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3~4次,涂抹于患处。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禁忌症】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制剂与规格】软膏剂:20g/支。

肤痒颗粒【医保支付类别】乙10%【适应症】袪风活血,除湿止痒。

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半袋~1袋,一日3次。

【注意事项】⒈消化道溃疡者慎用。

⒉因肾病、糖尿病、黄疸、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应以治疗病因为主,若需用本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⒊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⒋服药期间如出现口唇发麻应立即停药。

如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其他皮疹时,应去医院就诊。

⒌服用一周后,症状无改善者,应去医院就诊。

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禁忌症】孕妇忌服。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制剂与规格】颗粒剂:18g*10袋/盒;6g*12袋/盒。

舒肤止痒酊【医保支付类别】自费【适应症】活血祛风,除湿止痒。

适用于缓解湿热血瘀所致的慢性湿疹,慢性皮炎,瘙痒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
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
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
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15当归9连翘15 苦参9生石膏21 大胡麻9 地肤子21 蝉衣9 苍术9 甘草6
5.祛风饮(养血祛风散)荆芥9防风9当归15白芍15生地15川芎15
刺蒺黎9 黄芪15首乌21 蝉衣9僵蚕9 地肤子21
6.化斑饮(消斑汤)柴胡15 当归9 川芎9 赤芍15 桃仁9 红花9
坤草9 姜黄9 白术9茯苓9 香附9僵蚕9桑叶15 •
7、补发饮(生发饮)熟地2l 首乌21 山萸肉15茯苓15泽泻9当归9川芎9
丹参21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子9 侧柏叶9
8.白癜饮:热地15首乌15沙苑子15补骨脂10旱莲草10枸杞子10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稀莶草15
9、退疣饮:麻黄6 薏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
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 红花15 香附15三棱10连翘15 双花15 甘草6 10、黑豆方:黑豆60 大风子30 白及30 大胡麻15桃仁15 地骨皮15红花15 马齿苋30 黄柏30 甘草15 硼砂15 白鲜皮30
11、凉血消风汤(清热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l半枝莲21山豆根15
苦参10紫草12茜草12 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白鲜皮21 蝉蜕10甘草10 12、化瘀消风汤(破瘀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1半枝莲21山豆根15
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桃仁10红花10三棱12莪术12白鲜皮21
乌梢蛇10蝉蜕10甘草6
13、1号消风汤(清热疏风汤)双花21连翘15黄芩15山栀10生地15丹皮15 赤芍15紫草10生石膏15苦参10浮萍12菊花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苦参10 薄荷10甘草6
14、2号消风汤(活血消风汤)双花15连翘15黄芩15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丹参15当归15川芎12苦参10白芷15白鲜皮18浮萍12荆芥10防风10
白蒺藜12蝉蜕10甘草6
15、3号消风汤(养血疏风汤)黄芪21双花15连翘15黄芩12当归15丹参21 赤芍21炒白芍2l川芎10白芷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荆芥10蝉蜕10甘草6 16、清热止痛汤(消疹止痛汤)柴胡10双花21板蓝根21龙胆草12黄芩15
山栀10丹皮15紫草12薏苡仁30车前子12(包)川楝子12元胡12川芎10
白芷15细辛3白芍21甘草6
17、生发消风汤(除湿生发汤)双花15黄芩15菊花15羌活12白鲜皮21苍术12 薏苡仁30泽泻18茯苓18菟丝子15女贞子15白芷15旱莲草10甘草6
18、除癣止痒洗药(除癣止痒洗药)藿香21生大黄21黄精21明矾21百部21
川椒21苦参21白鲜皮21
19、清热消痤汤双花21公英21黄芩15山栀10菊花15薏仁30大贝12半夏10 夏枯草12枇把叶12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皂刺12 甘草6
20、滋肾清肝汤:双花21连翘15黄柏9知母9女贞子12旱莲草12元参12
柴胡9当归12黄芩9陈皮9云苓12甘草9
21、四重汤:灵磁石30代赭石30牡蛎30石决明30
22、清热化瘀汤:忍冬藤花各30赤小豆30泽兰9牛膝9赤芍15黄柏9生地30 公英30甘草9
23、从阴引阳汤:生麻黄15桂枝15当归12白芍9生地15何首乌30怀牛膝30 乌梢蛇12炙鳖甲9制山甲9蜈蚣2条蛇衣3莪术12霜桑叶15紫草30双花30 土苓21甘草9
24、荊防蒺藜汤:荆芥9防风9白蒺藜30蝉衣12当归12川芎9炒枳壳9麻黄9
白术9赤芍15黄芩15甘草9
25、小儿化湿汤:陈皮3苍白术各6泽泻6云苓9滑石12炒莱服子9焦槟榔9 鸡内金15生地6丹皮6黄芩9
26、三妙加味除湿汤:萆薢9川牛膝9黄柏9黄芩15双花21土茯苓21滑石30 泽泻15车前子15陈皮9
27、四重金钩汤:忍冬藤花各30当归12川芎9白芍15鸡血藤30钩藤后下9 白僵蚕9苡仁30四重汤甘草9
28、露蜂房汤:大青叶15板蓝根30紫草30苡仁30蜂房9羌活9防风9甘草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