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重点
物流管理要点
物流管理要点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对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物流管理的要点,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信息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用户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 供应商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保证物流运作顺畅的重要一步。
企业应该考虑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因素,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供应链协调:企业应该与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及时共享信息,协商解决问题,以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3. 库存管理:根据需求预测和订单情况,合理控制库存水平。
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以减少库存成本和订单延误的风险。
二、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货物的储存、管理和配送。
在库存管理中,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 库存分类:将库存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以提高库存的管理效率。
2. 定期盘点: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及时发现并解决库存异常情况,如盗窃、损坏等。
3. 货位管理:合理规划货位,确保货物的存放有序和易于管理。
通过货位标识和管理系统,提高货物的查找和配送效率。
三、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安排、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运输成本的控制。
在运输管理中,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如陆运、海运、空运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运输时间、成本和安全性等因素。
2. 运输计划制定: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
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车辆,提高运输效率。
3. 运输成本控制:通过合理的运输安排和运输合同的谈判,控制运输成本。
物流管理重点
物流管理重点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物流的组织、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
合理高效的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物流流程规划、运输管理、库存控制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探讨物流管理的重点。
一、物流流程规划物流流程规划是物流管理的基础,它包括物流规划、物流网络设计和流程优化等环节。
首先,物流规划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物流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物流计划。
其次,物流网络设计是对物流网络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包括站点选址、配送路线规划等。
最后,流程优化是指对物流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改进,以实现流程的高效和成本的降低。
二、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核心环节,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和配送。
运输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首先,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以及航空运输等,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距离来确定最佳方案。
其次,需要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减少不必要的中转和浪费。
此外,企业还需要与运输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货物的及时送达和服务质量。
三、库存控制库存控制是物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动和客户满意度。
库存控制的重点在于合理安全的库存水平和准确的订单管理。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以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库存积压。
其次,订单管理要做到准确和及时,确保货物的供应和配送的顺畅。
另外,库存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库存的精确控制和信息的实时反馈。
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信息的可靠性。
企业需要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时追踪和监控货物的运输过程,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物流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与供应商、客户和承运商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物流管理工作内容和职责
物流管理工作内容和职责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和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物流管理的任务是确保物品的合理调配和安全运输,以满足企业运作和客户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物流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职责。
一、物流管理工作内容1.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师需要负责整个供应链的协调与管理,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的物流流程,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及时供应和流通,以满足市场需求。
2. 订单处理:物流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处理客户订单,确保订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他们与销售团队紧密合作,协调好订单的处理和交付时间。
3. 仓储管理:物流管理人员需要负责仓储设施的管理和运营,包括仓库布局、货物储存、库存管理等,确保物品的安全储存和方便管理。
4. 运输管理:物流管理师负责安排和管理货物的运输,包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制定最佳运输方案、协调调度等。
他们需要与运输公司合作,确保货物的准时到达目的地。
5. 物流成本控制:物流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成本控制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物流管理工作职责1. 采购物品:物流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运营计划,负责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产品。
他们需要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确保物品的质量和价格达到企业的要求。
2. 跟踪和监控物流流程:物流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掌握物流流程的状态和进度,确保物品的安全和及时抵达目的地。
他们需要与仓储和运输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解决物流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3. 处理物品损坏和争议:物流管理人员需要处理物品在运输、仓储和交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坏和争议问题。
他们需要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并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声誉。
4. 提供客户服务:物流管理人员需要与客户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
他们需要及时回应客户的咨询和投诉,并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有效地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物流活动,以实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最终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物流的定义和范围物流,简单来说,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如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还包括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如供应商物流、客户物流等。
此外,物流还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物流、零售业物流、医药物流等。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服务水平: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地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和运输方式等,降低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环节的成本。
3、物流效率:提高物流运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物流环节的延误和错误,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4、物流效益:通过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三、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1、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它负责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
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运输成本、运输速度、运输安全性、运输能力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2、仓储管理仓储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负责对物品进行储存、保管和管理。
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布局、库存控制、货物出入库管理等。
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3、装卸搬运管理装卸搬运是物流活动中的衔接环节,它负责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之间对物品进行装卸、搬运和堆码等操作。
物流管理教材重点
物流管理教材重点第一章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空间价值(从集中生产场所向分散需求场所,从分散生产场所向集中需求场所),附加价值(流通加工)物流的特点:①物流不能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但是是有价值的②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③商流(所有权的转移)是物流的前提,物流(物质实体的转移)是商流的保证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①经济背景不同(传统:相对落后,限于本地;现代:经济全球化)②传统:因管理所需被动服务;现代:主动服务③传统:分散管理;现代:系统管理④人工控制与物流管理信息化⑤现代物流服务社会化第二章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性要求的理由:①从保证为客户服务质量的角度考虑(物流七大环节系统协调)②从物流七大环节的作业效率来说明(个环节相互关联缺一不可)③从物流各环节的技术水平方面看问题④物流系统各环节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背反关系【之所以强调物流系统性,是因为:①物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运输与保管作业②物流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③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本身也要求统一性和整体性④物流外围条件的系统要求】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整体性;要坚持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量化原则第三章物流类型第三方物流(3PL):生产企业为集中精力搞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性的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称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模式3PL的特点(与传统物流相对比):①3PL是契约化的多功能服务②3PL是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对象少,时间长(一般在一个行业只选择一家企业对象)③3PL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结合④在3PL下,企业之间是利益一致的联盟关系,共同利益的最大化⑤是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各自主业3PL的优势:利于集中主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专业人专业事,延长服务的手;利于客户管理上的真空,提升作业效率;(技术专业性、生产规模化)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信息系统建设成本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相比,其经营环境存在着更大的差异;国际物流系统广泛,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性;国际物流中的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国际物流必须依靠国际化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第四章包装包装的作用: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便于产品识别与使用包装合理化发展的趋势:包装的轻薄化、单纯化,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有利于环保第五章装卸搬运装卸搬运的特点:均衡性与被动性,稳定性与多变性,局部性与社会性,单纯性与复杂性装卸搬运合理化:①防止无效装卸搬运②提高装卸搬运活性(把货物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的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提高装卸搬运活性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③集装单元化原则④合理选择装卸机械、方式和方法⑤利用或清除重力的影响⑥保持物流均衡通畅第六章运输运输方式的分类:①公路运输(距离敏感性强,门槛低)优点:灵活性高,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门到门”运输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②铁路运输(门槛高,距离敏感性低)优点:速度快,运输不太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缺点:灵活性差,需要与其他运输手段的配合与衔接经济里程一般在200km以上③水路运输(距离敏感性低,门槛高)优点: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缺点: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分类:沿海、近海、远洋、内河运输④航空运输(距离敏感性低,门槛高)⑤管道运输多式联运(整个运输过程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运输模式)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多式联运的优点:①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②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③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④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物流运输的合理化的“五要素”:运输距离、环节、工具、时间、费用第七章仓储保管经常库存(周转库存):指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安全库存(保险库存):指为了防止不确定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仓储的作用:①仓储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②仓储是社会物质生产与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③仓储可以创造时间价值④仓储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之一仓库根据运营形态分类:营业仓库、自备仓库、公用仓库仓库管理的基本制度:安全防范制度、入库验收制度、在库检查制度、货物出库制度库存合理化:库存“硬件”配置合理化,组织管理科学化,库存结构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库存管理控制方法:(1)库存的分类管理——ABC分类管理方法:①A类库存(特别重要):品种占库存总品种的5%-20%,其占用资金约占库存资金总额的60%-80%②B类库存(一般重要):品种数占20%-30%,资金占10%-15%③C类库存(不重要):品种数占60%-70%,资金占15%以下(2)关键因素分析法(CVA):最高、较高、中等、较低优先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P150零库存:指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采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的一种方法实现零库存的主要方式:①看板方式,日本创建②JIT配送方式③协作分包方式④按订单生产方式⑤委托保管方式⑥轮动方式(同步方式)⑦水龙头方式(日本索尼首先采用)⑧无库存准备⑨配送方式第八章流通加工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配送与运输的区别:货,可有效节省运力,实行合理经济运输,降低物流成本②企业为保证生产持续进行,依靠库存向企业内部的各生产工序供应物品③配送可降低整个社会的物资库存水平配送中心P178(概念及作用、主要类型)第十章物流管理组织物流管理组织的构成要素:主体是物流管理人员,行为准则是健全的规章制度,媒介是企业物流信息建立物流管理组织的基本原则:精简、同意、自主、高效物流管理组织的内容:物流组织机构的设计,物流组织规范制度的建立,物流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形式、职能制形式、直线职能制形式、事业部式组织机构形式、矩阵式组织机构、物流项目组组织机构、(物流子公司)第十一章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特点:成本构成的复杂性、成本点之间的悖反性、成本分析的系统性、核算的不确定性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
物流管理重点
1.物流: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起源:美国三种说法:1901年约翰·克罗威尔《行业协会农产品配送报告》1905年琼西·贝克《军队和军需品运输》1915年阿奇·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3.7R (物流概念的通俗表达)Right Product 恰当的产品Right Quantity 恰当的数量Right Condition 恰当的条件Right Place 恰当的地点Right Time 恰当的时间Right Customer 恰当的顾客Right Cost 恰当的成本4.商品流通四要素:物流、商流、信息流、现金流5.物流活动的构成(简答):运输、储存(前两个为核心内容)、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储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物流信息处理:对于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等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输和服务的活动。
6.物流管理的涵义: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7.物流管理的内容:从功能角度来看: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从系统角度来看: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从职能角度来看:物流活动中具体的职能管理(计划、质量、技术、经济)从流程角度来看:对于物流流程的管理(供应、生产、销售、废弃与回收)8.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一)实体分销管理(二)企业集成化管理(三)供应链管理阶段9.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中心运作管理重点知识总结
物流中心运作管理重点知识总结
一、人员管理
1. 合理设置人员编制,根据不同岗位定义工作职责清晰。
2. 员工培训,定期安排上岗训练和再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素质。
3. 员工考核,采取月度或者季度考核方式,积极激励员工工作。
4. 员工流动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二、库存管理
1. 库存分类合理,明确类、类库存。
2. 库存周转率和库存准确率是核心指标,要日常监控跟踪。
3. 库存物料领用和盘点制度要严格执行。
4. 预警库存设置合理,及时采购补货。
三、作业管理
1. 作业流程标准化,明确各个节点流转要求。
2. 作业效率监控,控制作业单元成本。
3. 仓储机械设备保养和预备备件管理。
4. 采取容错措施提高作业质量。
四、安全生产管理
1. 应对安全生产主要隐患开展专项整治。
2. 员工作业培训和安全考核应重視安全生产。
3. 加强应急预案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4.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以上就是物流中心运作管理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希望能对你企业物流管理有所帮助。
大二物流管理重点知识点
大二物流管理重点知识点物流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在大二的物流管理课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就大二物流管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物流管理基本概念物流管理是指在生产、销售和分销过程中,通过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的协调与管理,以实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物流流程。
1. 物流管理的定义和作用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系统内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2. 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周期、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物流信息化和物流网络优化等。
二、物流体系与组织物流体系是指由供应链、仓储与配送、运输与运作、售后服务等环节组成的物流管理网络。
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物流系统内各个环节,并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相关单位建立紧密联系,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2. 仓储与配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是指对仓储设施与配送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以确保物流过程的正常进行。
3. 运输与运作管理运输与运作管理是指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与运作方式,进行运输路线的规划与控制,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4. 售后服务管理售后服务管理是指对产品的维修与退换货等售后服务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物流成本与效率控制物流成本与效率控制是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合理控制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效率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1. 物流成本构成与控制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库存成本等各个环节的成本。
合理控制物流成本需要从优化运输路线、合理规划仓储设施、适当减少库存等方面入手。
2. 物流效率与效能物流效率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物流活动的能力,物流效能是指物流系统利用资源完成客户需求的能力。
提高物流效率和效能可以通过改进运输方式、优化仓储流程、加强供应链协同等方法来实现。
物流管理重点整理
物流管理重点及案例分析——李幸、罗娜第一章P3——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现代物流四个主要方面:实质流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实质储存(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储存);信息流通(指相关信息的联网)管理协调(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P4——物流的价值1、时间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因改变这一段的时间差而创造的价值。
实现方式:(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2、空间价值:通过改变物质的空间距离而创造的价值。
实现方式:(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3、加工附加价值P5——物流的作用1、保值:保护产品的存在价值,使该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时使用价值不变。
2、节约:搞好物流,能够节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为企业节约生产费用。
3、缩短距离:物流可以克服时间间隔、距离间隔和人的间隔,这也是物流的实质。
4、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5、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6、保护环境7、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P6——物流的主体职能(区分主题职能和辅助职能)1、物流的主体功能:(1)运输:主要是指物流企业或受货主委托的运输企业,为了完成物流业务所进行的运输组织和运输管理工作。
(2)储存:主要指生产储存和流通储存。
(3)配送:是物流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强调的是及时性和服务性。
2、辅助职能:(1)包装:重要职能之一(2)装卸搬运:采用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等方式(3)流通加工:指产品已经离开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但还未进入消费的过程中,为了销售和方便顾客而进行的加工。
3、信息管理职能:(1)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2)订单处理(3)物流动态信息传递(4)物流作业信息处理与控制(5)客户关系管理(6)物流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第二章P26——物流系统的特征1.复杂性:背反(1)物流系统的对象异常复杂(2)物流系统的关系复杂(3)物流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极为密切与复杂2.动态性:需求(1)物流系统与生产系统有重大的区别(2)物流系统信息情报种类繁多,数据处理工作量大,而且信息流量的产生不均匀(3)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而且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主要处于流通环境中3.广泛性:涉及面广、范围大,既有企业内部物流、企业间物流,又有城市物流、社会物流,同时还包括国际物流,物流系统几乎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物流管理重点归纳
物流管理重点归纳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系统的运作进行组织和控制,以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和优化。
在现代经济中,物流管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它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物流管理的一些重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强调物流活动的全局视角,追求整个供应链的高效和协同。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
通过优化供应链,企业可以实现成本降低、库存减少和交货时间缩短等好处。
2.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平衡成本和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减少库存占用和仓储费用。
企业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定期盘点、库存控制模型、供应商管理和快速补充等,来优化库存管理的效果。
3.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另一个重点。
它包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制定运输计划、优化运输网络以及跟踪和管理运输过程。
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运输资源,企业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确保货物按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
4.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关键工具之一。
它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物流信息的整合、共享和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物流跟踪信息、支持决策制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风险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信息系统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5. 客户服务客户服务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满足客户需求是物流管理的根本目标。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客户服务系统,及时回应客户的需求和问题,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流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物流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等重点环节的优化,企业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物流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
2.3 外包和第三方物流服务 物流从一般活动成为系统活动有赖于信息的作用。
如何利用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如何计算?
如何理解保税制度、保税仓库、保税工厂? 如何制订合适的物流客户服务政策? 什么是条形码?在物流领域有哪些应用? 在(s, S)定货策略中,库存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定期检查策略中,库存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流通活动是由商品交易和物的流通两个基 本活动领域组成的。
物流产生的基础是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分离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角度分,可以分为供 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 物物流。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 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 间的实体流动。生产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原材 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 体流动。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 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回 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 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 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 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 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 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查策略) 安全库存: 为应付需求的不确定性,或者生
产周期或供应周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而设置 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第九章 物流信息技术
内容
9.1 信息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9.2 物流信息系统 9.3 物流信息技术
小结与思考题
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它的主要子系统包括哪 些?
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 订单管理系统处理哪些业务? 仓储管理系统处理哪些业务? 运输管理系统处理哪些业务? 什么是条形码?在物流领域有哪些应用?
物流管理考试重点
2、现代物流管理特征(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①物流中心网络的优化;②物流主体选择的合理化;③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化;④物流作业的效率化。
(2)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3)现代物流管理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4)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34、仓储的功能(1)经济功能○1储存、保管功能○2加工功能:流通加工○3分拨转运与配送功能(2)服务功能○1支持企业市场形象的功能○2市场信息的传感器(5)现代物流管理重视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投机型经营转向实需经营的需要。
3、物流管理的原则(1)服务性原则---现代物流业必须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
(2)通用性原则---采用通用化的物流设施与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以降低物流成本。
(3)合理化原则---物流管理遵循合理化原则,要求衡量物流系统各个作业环节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使物流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运输作用: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值;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5、运输的两大功能(1)货物位移的功能:就是通过运输转移货物的空间位(2)货物临时储存的功能6、运输的两大原理(1)规模经济原理是指随着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的原理。
(2)距离经济原理也称递远递减原理,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7、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2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是运输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8、运输的特点:不生产有形产品2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3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4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5可以创造“场所效应”6“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来源9、储存作用:(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值;(3)储存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并可创造价值和增效。
物流管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物流管理一.判断10*2’二.名词解释4*5'三.问答 5*8’四.案例分析(A)论述(B)20’第一章物流概述1.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伴随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2. 效益背反论:“效益背反”指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效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是如此。
如包装与运输、装卸搬运之间的关系问题。
要树立整体观念、系统观念,追求物流的总体效果。
3. 物流的种类(1)、按照作用分类①供应物流。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的物流过程。
②销售管理。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
③生产物流。
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知道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一全过程的去留活动。
与生产流程同步,是否合理对工厂的生产秩序、生产成本有很大影响。
④回收物流。
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在生产及流通活动中产生的一些可以回收并加以利用的物资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流过程。
⑤废弃物流。
对生产和流通系统中所产生的无用的废弃物进行处理所产生的物流过程。
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①地区物流②国内物流③国际物流(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①社会物流。
一般指流通领域中所发生的物流,也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
物流学主要研究社会物流。
②行业物流。
③企业物流。
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储存、包装、装卸等物流活动。
4. 物流的功能要素(1)、运输。
对物资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
十五六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2)、仓储。
在物流系统中起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也是物流的一个重要职能,在物流中也处于中心地位,与运输洪洞构成了物流的两大支柱。
(3)、装卸搬运。
物流管理重点归纳
物流管理重点归纳1、物流:是产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全部转移过程。
是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管理: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特点:战略管理重要方面、系统化管理、现代化手段和工具3、物流7要素:输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信息4、“冰山”说(西泽修):财务会计和会计核算无法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像沉在水下的冰山一般,未知区域还很多。
5、“效益背反”说:指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损益的矛盾。
即在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可能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也就是说,此消彼长。
部分合理化和最优化并不代表整体最优化、合理化为寻找物流整体最优,出现研究此的学说:(1)成本中心说物流环节是企业成本的主要发生源,解决物流问题不在于合理化、现代化,而是通过物流的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借此降低企业成本。
(2)服务中心说认为物流最大的作用并非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而是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强调了其服务保障功能。
(3)战略说全球化发展,认为物流更具战略性,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和理解物流,才能权利推进物流发展,而这关系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6、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造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或者说是一条连接供应商与用户的增值链。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7、供应链管理:是使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的供应链最优化,能以最低的成本使供应链从采购开始直至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资料重点整理
1.物流的概念: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物流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物流是生产不断进行的前提条件,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
物流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外部和内部的经营环境,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是企业生产运行的根本保证。
②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 是联系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纽带。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由众多的产业、部门企业所组成的, 这些企业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竞争, 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物流就是维系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的产业、部门和企业的纽带。
物流这条纽带把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和部门及众多产品连接起来, 成为一个有序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
③物流是保证商流顺利进行、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物质基础。
商流和物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环节, 商流和物流相互促进, 共同作用, 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④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物流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商品生产的消费条件, 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而且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 物流对社会生产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物流发展是提高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物流实践证明, 通过采用合理化组织运输和配送、减少装卸搬运次数、改进商品包装和装卸设备机具、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商品损耗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3.物流的基本服务职能: 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职能4.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①加强物流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关键措施。
②加强物流管理是强化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率的根本途径③加强物流管理是改善物流质量、提高物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④加强物流管理是推行物流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物流运输管理期末重点
物流运输管理期末重点1、物流运输概念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路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员与物品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2、运输的功能和作用1)功能:产品转移和储存。
2)作用运输有利于开拓市场运输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并降低市场价格运输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专业化3、运输系统的概念物流运输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运输过程所需的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运输参与者等若干动态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具有特定运输功能的有机整体。
4、运输节点的概念所谓运输节点,是指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处于运输线路上的承担货物集散、运输业务办理、运输工具保养和维修的基地与场所。
5、运输参与者●物主:主包括托运人(或称委托人)和收货人●承运人:运人是指运输活动的承担者。
●货运代理人:根据用户的指示,为获得代理费用而招揽货物、组织运输的人员。
●运输经纪人6、物流运输系统的构成1)按运输方式划分,物流运输系统由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构成。
2)按运输线路的性质划分,物流运输系统由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和场内运输构成。
3)按运输作用划分,物流运输系统由集货运输和配送运输构成。
4)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划分,物流运输系统由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构成。
7、多式联运概念特点:是指根据实际要求,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成综合性的一体化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张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过程运输,即将全过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的一种运输方式。
多式联运是联合运输的一种现代形式,通常在国内大范围物流和国际物流的领域中广泛使用。
8、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公路1,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2,货损、货差小、安全姓高,灵活性强3,原始投资小,资金周转快,技术改造容易4,适合中短途运输,不适合长途运输铁路1)适应性强2)运输能力大3)安全程度高4)运送速度较高5)能耗小6)环境污染程度小7)运输成本较低水路:1,运输能力大2,运输成本低3,投资省4,劳动生产率高5,航速较低航空:1)航空运输的高科技特性2)速度极快。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物流管理概论重点提纲第一章物流学基础1、物流起源、定义2001 年7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该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淌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logistics与PD的区别一是PD局限在对销售领域物流活动的管理,没有包含采购物流,比Logistics 概念包含的范围小。
二是PD 强调的物流合理化范围通常只停留在物流部门内部,与生产与采购部门缺乏沟通联系,物流与生产与销售活动没有实现一体化管理。
而Logistics 则包含了从原材料采购、在制品移动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淌,物流合理化不仅限于物流部门内部,而且扩展到生产与销售部门。
Logistics 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构成部分,物流概念已不仅仅是对活动概念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了管理学的层次上。
假如把物流概念(PD )出现之前对物流功能活动的个别管理比喻为分散的点状管理,PD 就是由点连成的线状管理,而Logistics 则是由线构成的平面管理。
企业内的物流管理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余地已经变得很小。
为进一步挖掘物流的潜力,需要超越个别企业的范围,将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作为整合对象,排除企业间的重复作业,使物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现从原材料生产一直到商品配送全过程的物流一体化管理-------供应链管理。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4、第三方物流(名词解释)“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 / T18354 一2001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者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现代的第三方物流要紧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
物流企业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物流企业管理重点名词解释1、物流产业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流产业的产值、就业人数、资产、企业数,以及所完成的物流量的大小或多少。
2、物流产业绩效:3、物流产业结构:是指物流产业内部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包括各种物流产业的产值、就业量、物流量构成,以及物流产业的地区构成,企业或市场竞争的结构等。
4、SWOT分析:是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寻找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方法。
5、BPR:是“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企业表现的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戏剧化的改善。
6、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商的集成商,它以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共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性解决方案。
7、电子物流:就是支持电子商务的物流和物流的电子化,电子物流归根结底要做的就是基于大量复杂的企业间电子化信息互动,实现产品最简单、准确、快捷的物理流动过程。
8、物流信息平台:是GPS、GIS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技术在经贸、交通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联运、集装箱运输以及政府行业管理等物理相关领域的集成应用,是依托区域综合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的一种重要的基础系统。
简答1、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现代物流管理已实现顾客满意我最终目的现代物流管理着重的是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现代物流管理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2、物流企业基本任务组织社会物质资源的职能商品供应职能存储商品的职能,即“蓄水池”的职能运送物质实体的职能信息流通职能3、物流产业与物流活动的区别物流产业是专业化与社会化的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物流产业的事业内容是组织与组织之间有关物流或各种物流支援活动的交易活动而不是组织内部的物流活动与物流业务,只要将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独立华、社会化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称其为物流产业。
物流管理重点整理
物流管理重点整理物流是现代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物流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客户满意度。
在物流管理中,关键的整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物流管理中的重点整理。
首先,物流管理中的重点整理之一是供应链的整合。
供应链是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通过合理整合供应链,能够实现物流管理的高效运作。
在整合供应链时,需要注意的是优化物流流程、协调供应商、合理安排运输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合理整合供应链,能够有效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
其次,仓储管理的整理也是物流管理的重点。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合理整理仓储管理能够提高仓库利用率,减少阻塞和损耗,提高货物的周转率。
在仓储管理中,需要注意整理货物存放的位置、采取合理的货物分类和标识手段、建立科学的入库和出库流程等。
通过整理仓储管理,能够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物流信息的整理也是物流管理的重点。
在物流管理中,及时准确的信息流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信息的整理包括物流信息的收集、整合和传递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整理物流信息,能够及时掌握物流运输的情况,实现物流管理的精确控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物流信息的整理,提供给客户准确的物流信息,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物流管理中的重点整理还包括运输的整理。
运输是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整理运输工作能够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在整理运输工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路线、合理规划运输时间等。
通过整理运输工作,能够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减少运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最后,物流管理中的重点整理还包括逆向物流的整理。
逆向物流是指从终端消费者处回收产品,进行再利用、再制造或再销售等活动。
通过整理逆向物流工作,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降低企业的环境负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
在整理逆向物流工作时,需要注意回收渠道的建立、产品的分类处理、回收流程的规范等。
物流管理重点知识总结
物流管理重点知识总结物流管理是指协调和管理物流流程以确保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顺利运输和交付。
它涉及到各种活动,包括仓库管理、运输、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等。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非常关键。
本文将总结物流管理的重点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仓库的设计、布局和组织,以及货物的接收、存储和分配等活动。
以下是几个重点知识点:1. 仓库设计与布局:合理的仓库设计和布局可以提高货物的存储密度和工作效率。
需要考虑仓库的大小、货架的摆放方式、货物的分类和流程等因素。
2. 货物接收与存储:仓库管理人员需要负责接收进货并进行检验,然后将货物妥善存放在适当的位置。
合理的存储方法可以减少损失和货物混乱的风险。
3. 仓库作业与流程:包括货物装卸、盘点、补货和订单处理等工作。
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
二、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
它涉及到货物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选择。
以下是几个重点知识点:1. 运输方式的选择: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目的地,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或水运等。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运输路线的规划: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需要考虑道路状况、交通拥堵、安全等因素。
3. 货物跟踪与追踪:物流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跟踪和了解货物的运输情况,以便安排生产和供应链的其他环节。
三、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协调和管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方法。
它关注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协同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点知识点:1. 供应链的整合:物流管理人员需要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合作,确保信息和货物的无缝传递。
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关系。
2. 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中存在各种风险,如供应不足、交通延误或质量问题等。
物流管理人员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减少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物流中的物,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物质资料。
相近概念的辨别:物料:生产领域的除最终产品以外的一切材料。
货物:与交通运输有关,运输对象:人与物,货物专指物。
物资:泛指全部物质资料,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商品:用于交换的产品。
2.“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的物理性运动,它与“流通”存在着密切的经济关联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三环节共同构成完整的经济活动。
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三大间隔:a)商品的生产者和商品的消费者有所不同—社会间隔(商品贸易)b)商品的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不在同一地点—场所间隔(商品运输:场所价值)c)商品的生产日期和消费日期不尽相同—时间间隔(商品储存:时间价值、加工附加值)a-商流(谈判、契约、分配等)b、c物流3.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
应包括包装、装卸、报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
(1981年日本《物流手册》)4.Logistics将物流的研究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是一个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废品物品的回收等完整的物理性流通过程。
5.现代物流传统物流的区别简单位移增值服务被动服务主动服务人工控制信息管理无统一标准标准化服务点到点或线到线全球服务网络单一环节的管理整体系统优化6.由于物流对象、目的和范畴的差异,不同领域中的物流被赋予了不同的外延着眼于物流作用1)供应物流: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也就是物资的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2)生产物流:指从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将成品成送出去为止的物流活动全过程。
生产物流和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是同步的3)销售物流: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它是指物资的生产者或持有者与用户或消费之间的物流4)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求方返回供给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5)废弃物物流: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和储存,并分送到专门的处理场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着眼于物流活动空间1)国际物流:在国家之间或世界各大洲之间进行的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称为国际物流2)国内物流:以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为目的,在国家自己的领土范围内开展的物流活动被称为国内物流3)地区物流:以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开展的物流活动被称为地区物流。
一般习惯称为区域物流着眼于物流系统的性质1)社会物流:是指以超越一家一户的整个社会为范围、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物流2)行业物流:行业物流是在一个行业内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3)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7.我国物流业特征分析: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2)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
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3)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
4)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中国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
各部门之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难度。
1.物流管理的特点物流管理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是系统化管理物流管理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工具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第一目标着重整个流通渠道的物流运动以整体最优为目标2.物流作业系统化:企业应有机地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成员企业连接起来,使从供应链开始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
3.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如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
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
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
物流成本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物流成本核算层、物流成本管理层、物流成本绩效评估层。
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1)把握物流成本的总额,并根据企业历年物流成本数据资料,认识到企业物流成本发展的趋势;2)借助于以上数据和比较结果,评估企业物流经营的绩效,从供应链全过程对物流作业进行整合、管理或剥离;3)正确评估企业物流部门或者其他物流相关部门对企业的贡献,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4.作业基准成本法(简称ABC法)就是一种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是按照各项作业消耗资源的多少把成本费用分摊到作业,再按照各产品发生的作业多少把成本分摊到产品。
利用ABC法可以改进优化作业链,减少作业消耗,提高作业质量,并在整个作业生命周期内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5.企业控制物流成本的途径:1)加强物流成本的计算2)通过物流功能要素的协同来降低物流成本3)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4)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5)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6)从流通的全过程的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7)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6.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的关系1)在物流服务不变的前提下考虑降低成本。
2)为提高物流服务,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3)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即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水平。
4)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5)寻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的两个目标之间的均衡6)均为物流管理的范围7.物流服务:以顾客、货主为服务对象,以产品为中心而展开的加工、包装、存储、配送等物流服务活动物流服务管理是对物流服务活动进行管理,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衡量指标的活动过程。
物流服务的特性:从属性;及时性;不确定性;可替代性;权变性(物流服务的水平取决于物流服务失败的成本和物流服务成功的收益,实际上这需要一种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服务成本的综合平衡。
8.物流服务的分类和度量基本服务,这是物流服务供应者向顾客提供的基本服务,即对每一个顾客都适用的物流服务水平或服务产品增值服务,物流服务提供者向特定的顾客所提供的特别服务,这种服务可以使顾客的效率和效益得以提高衡量基本物流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1)服务的可得性(缺货频率;供应比率)2)服务绩效(服务的及时性;服务的一致性;服务的灵活性;故障与恢复)3)服务的可靠性9.物流质量的内涵(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基础)“符合规格”质量定义美国学者希瓦特在1931年出版的《制成品实用质量控制》一书中指出: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发现质量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管理人员只能根据客观的质量标准,测量产品的质量。
产品设计人员应根据客户的需要,确定产品的有形特点;确定产品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使产品质量符合规格“符合期望”质量定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维特认为:要提高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企业必须采取服务工业化措施,应用技术管理思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服务质量。
服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
一方面,企业物流活动过程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技术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很容易确定质量规格操作标准;另一方面,企业物流是为物流客户提供时间、空间效应的物流,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物流质量是由客户根据期望来评价的。
物流质量就是根据物流运动规律所确定的物流工作的量化标准与根据物流经营需要而评估的物流服务的顾客期望满足程度的有机符合物流质量包括:商品的质量保证及改善、物流工作质量、物流工程质量、物流服务质量10.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1)树立物流整体质量管理思想(真正形成物流整体质量管理思想;认真做好物流服务过程的整体质量管理;整体考核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同时提高企业内部物流服务质量和外部服务质量)2)建立有效的物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计量顾客对物流质量的期望;强调信息质量;实时监控物流质量状况)3)企业加强物流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计量、评估体系,切实消除企业物流过程中的差错;积极引进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实行全员质量管理。
11.物流标准化:目标—物流效率最大化标准化的内涵:指行业或者专业领域各个分工、各部门或各单位之间为了有效协作、实现共同目标,在质量监管、生产过程、技术平台、服务水准等多个方面,制定统一遵守的规则和标准并予以执行,完成在这些行业或专业领域协调一致的行动和有效的沟通与整合,促进整个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
对系统实行标准化管理,能使系统统一性和一致性,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益。
物流标准化:以整个物流系统中的每一项具体的、重复性的事物或概念为对象(包括技术、管理、工作方面的对象),通过制定标准、组建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达到整个系统的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的运行秩序和经济效益。
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1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2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3是规范市场的有利后盾;○4是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12.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在货物仓储、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缺乏规范(各类货物运输方式之间的装备标准不统一,限制了多式联运的开展;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信息标准化落后;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物流标准推广和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体制性问题;意识问题;市场问题;人才问题。
1.物流系统:物流活动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工具、设施、线路、制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物流系统的组成○1功能角度看: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②从物理角度看:硬件和软件;③从网络角度看:包括线路和节点。
物流作业系统:在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作业环节中,使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将商品的生产点、物流点运输配送路线和运输手段组成一个合理、有效的网络系统,比一次来提高物流活动的运输效率。
物流信息系统:在保证商品的采购、订货、进货、库存、发货和商品配送过程中信息通畅的基础上,实现通信据点、通信线路、通信手段的网络化,在企业活动中与其他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系统有机联系,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运作效率。
3.物流系统的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物质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运输功能要素;仓储功能要素;包装功能要素;装卸功能要素;配送功能要素;流通加工功能要素;物流信息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主要包括体制和制度、法律与规章、政策和指令、行规和惯例,以及完善的标准化系统。
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主要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