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伯夷列传》和叶嘉莹评析

合集下载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文章,记述了伯夷及其弟叔齐的故事。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本文从人物的品德、境遇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通过对伯夷与叔齐的事迹的描写,展示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首先,伯夷与叔齐的高尚品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兄弟二人不愿受夏桀的腐败政权统治,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远离邪恶,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

他们坚守自己内心的信仰和原则,无视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在他们看来,个人的道德和伦理比一切都重要。

他们拒绝接受桀的任命,绝食而死,坚守自己的原则,以表达对邪恶统治的抗议。

伯夷与叔齐的高贵品德令人钦佩,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内心的反思。

其次,伯夷与叔齐的境遇给我带来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他们作为众人所称赞的忠臣,却遭受到自己国家的冷落和迫害。

他们的境遇使我想到人生的不公和荒谬。

在一个腐败统治下,正直与善良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不理解。

然而,虽然伯夷与叔齐的境遇艰难,他们却从未动摇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坚持正直的道路。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道义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坚守,这对我而言是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最后,伯夷与叔齐的影响力是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所感受到的。

伯夷与叔齐的品德和故事被后世传颂,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楷模。

他们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和绝不妥协的态度,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通过这篇文章,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

通过读《伯夷列传》,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给予我深沉的内心触动,使我对品德、境遇和影响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伯夷与叔齐的高尚品德、坚持信仰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让我感到敬佩和钦佩。

他们的故事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激励着我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追求对世界的美好。

总结起来,我认为《伯夷列传》这篇传记文章是一篇具有深意的作品。

通过对伯夷与叔齐的事迹的描写,展示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他们对于正义和真理的坚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叶嘉莹给我的启示

叶嘉莹给我的启示

叶嘉莹给我的启示叶嘉莹,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数学家,她对我的启示很深。

我曾在高中时期阅读过她的自传《叶嘉莹自传》,其中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卓越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和持续的学习来达成他们的目标的。

一位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有出色的学术表现,更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这是我从叶嘉莹身上获得的第一条启示:要不断地学习,永不满足于现状。

其次,叶嘉莹也鼓励了我坚持自己的信仰,即使在面对挑战时也要保持冷静、坚定。

在她的科学研究努力中,也有很多挫折,但她从未气馁。

叶嘉莹的勇气和决心启示了我,即使面对重大难题时也要坚定信念并勇往直前。

叶嘉莹也向我展示了女性在男性主导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可能性。

她的学术成就证明了女性不仅可以在科学领域中取得成功,而且还可以成为其中的领导者。

她也一直在活跃地推广和加强女性在STEM领域中的参与。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女性拓展自己的潜力和突破限制的希望,这也是她给我的启示之一。

最后,叶嘉莹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对于我来说也是很有启示性的。

她内心充满热情和活力,这种独特的精神状态不仅给了她超凡卓绝的科学成就,还为她的工作和生活注入了无限能量。

她的事迹让人感到鼓舞和激励,让我明白要想避免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就必须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热情和动力。

综上所述,叶嘉莹的故事激励我去探索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同时,她也向我表达出了女性在发掘自己的潜力时不应有任何限制的思考方式。

这些启示不仅仅可以帮助我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也能助我在生活中面对任何挑战,让我有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史记的终极关怀:伯夷列传

史记的终极关怀:伯夷列传

史记的终极关怀:伯夷列传“挂羊头卖狗肉”的写法若要在《史记》一百三十篇中选出难读的一篇,即使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读法,《伯夷列传》也绝对在数一数二的位置。

为什么《伯夷列传》这样难读,还会被司马迁放在列传的第一篇呢?这是掌握司马迁的历史精神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现象,有几个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来解读。

第一,一般来说,《史记》常用的方式是先叙述后议论,司马迁先让我们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了什么、在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做了什么样的决定,等读者对这个人有了体会和印象之后,才在文章最后的“太史公曰”中说出他理解的历史上的道理。

然而《伯夷列传》开头就是议论,结尾也是议论,为什么?在《史记》的绝大部分文章当中,我们都能看到司马迁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那就是精准地描写人物、事件,以及人跟人之间的场面。

列传七十篇比世家、本纪更加活泼,书写的也都是鲜活的个人在生活上具体的选择、挑战和决定。

《伯夷列传》的主角虽然是伯夷、叔齐,但描述伯夷、叔齐的部分比较短,甚至可以说是“挂羊头卖狗肉”。

司马迁不是想侧重讲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要讲一些更难以表达的重点——当历史去记录这些人的时候,有没有一个终极的标准或关怀,来约束、决定我们如何看待人物?一般的世俗究竟怎样评断人物?而当历史记录不得不评断人物的时候,这种评断跟世俗的认知究竟有没有不同?在《伯夷列传》的开头,司马迁写道:“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从父亲司马谈的道家本位的态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环境,再加上他自身跟董仲舒学习的经历,对司马迁来说,儒家才是知识的本位,如果典籍上有不一样的说法、记录,而大家又只能接受一个共识的态度与方法的话,就要“考信于六艺”。

换句话说,如果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事物内在道理有困惑,就应该回到儒家继承的这些西周王官学经史典籍上,用里面的文字作为终极的评断标准。

因为即使到舜或者夏这么古远的时代,六经中仍然能够考索到一些确定的内容,比如尧如何把大位让给虞舜,而舜用什么方式将大位交给了夏禹。

《史记·伯夷列传》新解

《史记·伯夷列传》新解
张 晓琳
( 闽南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 摘 要] 《 伯夷列传》 是《 史记》 七十列传 中相 当引入注 目的一篇 , 其位列 篇首 , 以评论 为 主以及评述 跳跃 性等 特 点, 引发很 多学者关注 。《 伯夷列传 》 通篇 夹叙 夹议 , 若断若续 , 独特的章法结构使 人难窥 其 旨, 大有叶嘉 莹 先 生所说 的“ 神龙见首不见尾” 的韵味。从文本 出发 , 联系 司马迁 的生平遭 际与抱 负, 解析文本 中蕴含 的“悲”
作为“ 二十四史” 之首 的《 史记》 , 突破史法规 范, 以纪传体为编撰体例 , 在叙述 中杂以作者的感
情、 评论 , 开史 家之 先河 。鲁 迅 以“ 史 家 之绝 唱 , 无 韵之离骚 ” 之语 , 给予其高 度评 价。《 伯夷列传》
“ 夫学 者载籍 极 博 ” 到“ 此 何 以称焉 ” , 虽言“ 考 信 于《 六 艺》 ” , 但是 通 过 许 由不 受 位 , 反 而耻 之 并 逃
人却 能 “ 终身逸乐 , 富 贵 累世 不 绝 ” 与“ 非 公 正 不
发愤” 的正人 君子 却 遭 遇 灾 祸 进行 对 比 , 对“ 天 道
章以“ 太史公 日” 为论史部分 , 全传却充溢着太史
公 的声 音 , 文 章大 部分 篇 幅都 在发 表 评论 、 抒 发感
无亲 , 常与 善 人 ” 的“ 天道 ” 提 出质 疑 。第 五 段从 “ 子 日: ‘ 道不 同不 相为 谋 ” ’ 到“ 岂 以其 重 若 彼 , 其 轻 若此哉 ”, 对“ 举世混浊 , 清 士 乃见 ” 的人 世 间 的 道德 秩序 提 出 疑 问 : 难 道 只 是 因为 看 重 和 看 轻 的 问题 吗 ?第六 段 从 “ ‘ 君 子 疾 没 世 而 名 不 称 焉 ”’

对《史记伯夷列传》的一点看法

对《史记伯夷列传》的一点看法
维普资讯

里 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06第26卷第三期 总第41期
对 《史记伯夷列传》的一点看法 Fra bibliotek唐平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司马迁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作伯夷传第一。但全篇内容却以议 “伯夷隘” 堞 " 之论,庄子有 “虽盗跖与伯夷,同为淫辟 ”
非孔子称之 (此处并无 “子日”)。孔子说 “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 视为中性:“言孔子谓夷齐无怨,睹逸诗之意,似亦不能无怨也。”
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 也有人说:“可谓善人者邪,抑非也。”“ 还有人对司马迁和们
未见其人也。” 怿酣 他将这些人称为善,因为能做到 “道不同不 夷俱发疑问道:“太史公言夷、齐之行,天下绝伦 惑之甚。”
注 释:
[1]宝鎏.《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朱》笫 16册 [M].台北 文海出版社 民国 6O
得逞,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主动挑起对湘系的 “战争”也并没有硝 年 [1971],
烟弥漫,但 中国海 军走 上了一条买船建军的道路 ,买船建 军在短 时
[2]王彦威辑.《清季外交史料》卷 1lM].台北 文海出版社 民 国 74年
期内取得了成效,使中国暂时取得了对Ft的军事优势,从长远米看, [1985].
为主 ,与其它篇章迎异,史料的馈乏 当为一个原因,但 问蹶在于有比伯夷更早 之说。毛泽东说 “韩愈写过 ‘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 自己国家的
而同样也为让德的人。但司马迁为什么单为他列传,其原因当为明褒而谙刺。 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
彰显 自己为目的。
[关键词]伯夷i叔齐;司马迁:态度 一 、 历史上的看法

伯夷列传赏析

伯夷列传赏析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怀疑与愤懑的纠缠——〈〈伯夷列传〉〉赏析〈〈伯夷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一篇比较特别的传记,他不同于其他的传记侧重对人物生平及事迹的介绍,而是完全侧重议论,所以这篇传记也相对〈〈史记〉〉中的其他文章显得生涩难懂,在读了多遍之后,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史记〉〉我并没有完全读过,只是挑了一些自己兴趣的篇回去涉猎。

但听说: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之篇末,均有太史公的赞语,唯〈〈伯夷列传〉〉则无。

我不禁好奇,司马迁到底想通过此文向我们表达什么。

全传共分五段,第一段提出了一系列的让国著称的人,其中有的人见于儒家经典,被孔子所称道,有的则否,太史公对此提出疑问。

尧舜禹传位如此艰难,而尧让位给许由却如此容易,"何以称焉?"而孔子列出了古代的圣人,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却没有许由,务兴这些品德高尚的人,"何哉?"第二段叙述了伯夷的事迹,对于孔子说伯夷"无怨"的问题而产生了疑问。

本该继位的叔齐认为应该长幼有序,而认为应该由伯夷继位,但伯夷认为应遵从父命而不肯,结果是伯夷和叔齐皆不愿继承王位而纷纷逃走,这便是流传后世的"夷齐让国"的故事,他们的谦虚和谦让,让后来人敬仰。

孔子不禁赞叹:"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而从司马迁的批评角度来说,他们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两人既然修行都很高,却不用来造福百姓,在重任面前他们选择了谦虚而不是担当,即使他们真的觉得难当重任,也应该在找到合适的贤能之后再"功成身退",却不是这样不负责任的"逃跑"。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忘记叔齐与伯夷终身谦逊,上进的品格,这一点值得我们永远尊重和学习。

伯夷,叔齐离开国家之后,想到了能关心赡养老人的西伯,所以要去投奔,不幸的是西伯已经去世,而武王当了国君.他/要去讨伐纣王,却被伯叔拦住,说这样做是不仁义的,其实伯、叔是很有资格说仁义的,因为这是他们毕生所遵循的准则,武王的手下想杀掉他们,被太公拦下:"此义人也"。

于乱章之中显幽思——《史记·伯夷列传》评析

于乱章之中显幽思——《史记·伯夷列传》评析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于乱章之中显幽思——《史记•伯夷列传》评析刘姸彤 华东师范大学摘 要:《史记》一直被认为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惊人泣鬼之著作,但是当我们捧卷试读时,却总是被其列传之首《伯夷列传》所困惑。

与别的篇章相比他似乎太乱,多发议论而少史实,与司马迁列传固有写法简直天差地别;但这一篇章却又作为列传之首,不由让人长思,在看似烦乱的章节背后,在读来繁芜的字句背后,是否蕴藏着司马迁通贯整本《史记》的天人思想,又是否被赋予了“只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的幽思呢,本文即就这一问题对这篇七十列传之纲领——《伯夷列传》进行评析。

关键词:史记;伯夷列传;写作手法[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76-02一、寻求儒家所追求的社会在《伯夷列传》中,司马迁通过展示古代政治权利的交替,怎样选拔与用人来展示自己的儒家思想。

这点我们可以具体到文本分析。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

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司马迁展示了一副古代政治权利是如何进行交替,怎样选拔与人用的。

根据六书的记载,当帝尧年纪大了,就让位于舜,而舜就又让位给夏禹。

但是让位的标准叫做“选贤举能”,即“四岳九牧”——四方的诸侯领袖,九州的各州或是各族的族长来推荐,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试于位”,让那位贤能之才去一个职位上工作几十年,考核其功绩是否良好,最后才“授政”。

因为“王者”要“大统”,做全天下的领导人是一份不能更重要的职业,因此“天下重器”,因此“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六书上可信的记载,尧到舜到禹,都是这么极其艰难而小心翼翼的传位。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从拒绝授政的许由,也联想到了同样逃隐的伯夷,说那些古代的仁圣的贤者,不追求现实功名利禄如吴太伯、伯夷之人,都曾得到过孔子的赞颂。

借伯夷抒发自我的司马迁——关于《史记·伯夷列传》的几点解读

借伯夷抒发自我的司马迁——关于《史记·伯夷列传》的几点解读
作 史 以立 名 的抱 负 。
放 ?……毋 宁说伯夷 叔齐是 为节 义而 死 ,不如 说是 因为 盛世 理想 的破 灭,以及现实 的无奈而伤心绝望 ,他们之前对孤竹君王位 的让来 让去也 是只因为坚持上古盛世 “ 天下为公 ” ,人人 和睦相处 ,无 有争夺 的社会 理想。正 因为他们不愿立 自己为王 ,所 以当见武王东伐纣 的时候 ,认为 “ 爰及干戈 ”“ 以臣弑君”有悖他们的信仰 和原则 ,在大道不 存的世间 , 唯 有不 食 周 粟 而 饿 死 。 以上所讲 的应该就是伯夷 、叔齐事迹 的本身 ,但是对 二人 之死 ,不
五 分 之 四 的篇 幅 里 , 司马 迁 却 发 了五 次 感 慨 ,“ 文辞 不 少概 见 ,何 哉 ? ‘ 此观 之 , 怨邪 非邪 ? ‘ 所谓 天 道 ,是 邪 非 邪 ? “岂以 其 重 其 … 由 … 偻 ”
若彼 ,其轻 若此哉? “ ” 非附青霎之 士 ,恶能施于后世哉? 这五次发 问,实质上反映 了司马迁思想 中的矛盾与冲 突,还有 内心的郁结 ,也 ” 隐含 着他 写作 《 史记》 的内在原 由。本 文试 图结合这五个 问句与伯夷事迹本身分析其 中所反 映的司马 迁的思想与历 史哲 学,对 司马迁写作 《史记》 的真 实意图试图作 一个深入 的剖析 。 中 图分 类 号 :K 2 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 6 ( 0 1 1 0 0 0 0 6— 2 X 2 1 ) 0— 0 0— 2 《 伯夷列传》 位 于 《 史记》 “ 传” 第一 ,司 马迁 在其 书末尾 的 列 《 太史公 自序》 中这样写道 “ 世争利 ,维彼奔义 ;让 国饿死 ,天下 称 末 之 ,作伯夷列传第一” 。从中看出 ,对于伯夷 、叔齐 ,世人 是 以 “ 洁 高 之士 ”誉之 。但是单就前 面十六 个字 ,并 不足 以说 明 《 夷列传 》 位 伯 居第一 的原 因。我们只要读完这篇列传全文 ,就会 发现司马迁实在借 伯 夷之名表达 内心深处对于当时世势的看法 ,还有在 这篇文章 中寄寓 自己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列传部分记录了许多古代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其中,伯夷列传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伯夷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贤人,他的故事充满了令人思考的哲理和情感。

通过阅读伯夷列传,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伯夷是一个非常令人敬佩的人物。

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他却不为名利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在他的时代,周朝的王室腐败不堪,贪婪无度,而伯夷却选择了远离这种腐败的环境,隐居于群山之间,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甘愿放弃荣华富贵,宁可与野兽为伴,也不愿屈从于世俗的诱惑。

这种坚定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让人深感敬佩。

伯夷的故事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

他的行为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叛逆和异类,但却正是因为他的坚守和追求,才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

他的选择让人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名利所困扰,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而伯夷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真正的欲望,而不是被外部的诱惑所左右。

另外,伯夷的故事也让人们反思了权力和道德的关系。

在伯夷的时代,周朝的王室腐败不堪,而伯夷选择了远离这种腐败的环境。

他的行为不仅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一种抗议,也是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

他不愿为腐败的统治者效命,而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选择让人深思权力与道德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常常面对着类似的选择,伯夷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让我们思考在面对权力和道德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阅读《史记》中的伯夷列传,我深受启发,对古代的这位贤人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之情。

他的坚守和追求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伯夷的故事不仅是对古代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对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思考。

希望通过对这样优秀古人的学习,我们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真正欲望,同时在面对权力和道德的选择时,做出正确的抉择。

伯夷列传赏析

伯夷列传赏析

伯夷列传赏析伯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之一,他为人正直,操守高洁,对于杂世的纷争和权欲毫不动心。

今天我们将对《史记·伯夷列传》进行赏析,探讨伯夷的品德与他在历史中的地位。

正文:《史记·伯夷列传》以其简练的文字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

伯夷是斗转星移的年代的人物,他出自虞国贵族,却在道德修养、忠诚品质及科举考试上都表现出色。

这使得他受到了后人的景仰和回忆。

伯夷的淳朴和正直是他最为突出的品质。

传说中他的父亲死后,伯夷和其兄弟实行孝道,不愿意食用他们已故父亲所猎杀的野兽,而宁愿以草为食。

伯夷认为,不因嗜欲之味而背弃父亲的教诲,这一品德在当时是罕见的。

伯夷的忠诚也是他的骄傲。

在虞国国君不明理,屡次违背伯夷的正直建议时,伯夷选择放弃虞国的山川、田园和功名利禄,而选择离开虞国。

他不为荣华富贵所动,只为了守护自己的人格与价值观。

他的选择不仅体现了他对忠诚的坚守,也表达了他对道义准则的尊重。

伯夷放弃了世俗的异化,但他却得到了后人的崇拜与尊重。

尚书令曹参在他参与国事时常引用伯夷的故事来感慨,将伯夷视为引导自己为官之路的楷模。

而当伯夷遭遇饥饿时,冯唐也以伯夷为榜样,主张放弃物质享受而追求精神追求。

伯夷的形象被历史笔端刻画出来,成为了古代忠臣传奇的一部分。

伯夷虽然已逝世多年,但他的精神影响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他的品格成为人们崇拜和追求的榜样。

正因为如此,伯夷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广泛地被反复描绘。

总结:通过对《史记·伯夷列传》的赏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伯夷所具备的崇高品质与他所取得的地位。

他对道德的坚守、对自我的追求以及对忠诚的执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伯夷的形象在历史中闪耀着光芒,他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并对后代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研究和赏析伯夷的人物形象,以更好地传承他的思想和伟大。

隐约幽微,低回要眇——《史记·伯夷列传》的文本解释

隐约幽微,低回要眇——《史记·伯夷列传》的文本解释
文献 标 识 码 : A
学 人对 司马迁《 记 》 史 的研究 主 要有 三 种方 式 。

《 夷列 传 》 《 伯 是 史记 》 十 “ 传 ” 七 列 的首 篇 , 历
来 被认 为 具有 非 常 重要 的 意 义 。港 台学 者 徐 复 观
是 围绕 司马迁 的生 平和 当时 的政 治和 学术 背景做
此 篇有很 突 出的特 点 。钱 钟 书先 生 说 : 此 篇 记夷 、 “ 齐 行事甚 少 , 慨 议论 居 其 泰 半 , 感 反论 赞 之 宾 , 为传
记 之主 。司 马迁牢骚 孤愤 , 如喉鲠 之 快于一 吐 , 欲 有
篇 丰 富复杂 的 思 想 内容 ; 是 高 谈 阔论 司 马 迁 《 三 史 记》 的思 想 , 各 篇 中选 择 材 料 证 明其 观 点 。这 种 从 方式 有 空 言 和 断 章 取 义 之 弊 。笔 者 认 为 , 马 迁 司 《 史记 》 的研 究要 回到文 本 的正 路 上 , 以文本 为 中 即
此抒 发 自己 的 人 生 感 慨 ; 是 行 文 中 有 许 多 问 句 二
院 中文系副教授 , 文学博士 , 主要从事先 秦两汉文学 、 史学和哲学

3 ・ 8
刘 国民: 隐约幽微 , 回要眇—— 《 低 史记 ・ 夷列传》 伯 的文本 解释
悱不 能 自言 之情 ” 。
让 引 出许 由等人 的让 位 之 事 , 陪 出 泰伯 、 再 伯夷 , 最 后 落到伯 夷 。行 文 由远及 近 , 结构 忽隐 忽现 , 但意 脉
No 2 0 3. 0l
文 章编 号 :64— 25 2 1 )3— 0 8— 6 17 9 3 (0 0 0 0 3 0
隐 约 幽 微 , 回要 眇 低

伯夷列传翻译赏析_伯夷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

伯夷列传翻译赏析_伯夷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

伯夷列传翻译赏析_伯夷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伯夷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学者涉猎的书籍极其广博,还要从六艺中考察求实。

《诗》、《书》虽有残缺,但虞舜、夏禹有文可知。

唐尧将要退位,禅让给虞舜;虞舜将要退位,禅让给夏禹。

都是诸侯和州牧共同推荐,这才摄位试用,执掌职事数十年,待功业卓著,然后传授政权。

由此表明天下的权柄是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根本的统帅,传授天下是如此的烦难。

而诸子杂记说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以之为耻辱而逃去隐居。

到夏朝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不接受商汤让位,这该如何称颂呢?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那山上据说有许由的坟墓。

孔子论述和排列古代的圣贤仁人,如吴太伯、伯夷一类人颇为详细。

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德义最高尚,但儒家经文和圣人言辞却并未提及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怨恨稀少。

”“追求仁德便得到仁德,又有何怨恨呢?”我悲悯伯夷的志意,目睹轶诗而感到诧异,其传记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其父想立叔齐为君。

待到父亲死后,叔齐让伯夷为君。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

”于是逃走。

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中子为君。

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善待收养老年人,何不前往投奔那里呢?待到了那里,西伯已经死了,周武王载着他的灵碑,尊号为文王,东进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扣住马缰谏阻说:“父死不葬,便动起干戈,能叫做孝顺吗?以臣弑君,能叫做仁爱吗?”武王左右随从要杀他们。

太公说:“这是守义之人。

”挽扶他们离去。

武王平定殷纣乱政之后,天下以周为宗主,而伯夷、叔齐以之为耻,坚守节义而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摘野薇充饥。

将要饿死,作了一首歌。

那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野薇。

以暴力代替暴力啊,竟不知其非。

神农虞夏的盛世倏忽消逝啊,我们何处归?啊!死亡吧,命运衰微!”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由此看来,他们是怨恨呢?还是不怨恨呢?有人说:“天道不偏私,永远帮助善人。

浅谈叶嘉莹词学的贡献

浅谈叶嘉莹词学的贡献

浅谈叶嘉莹词学的贡献浅谈叶嘉莹词学的贡献一代词家叶嘉莹先生,少时在其伯父的影响下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之天性聪颖,其学习经历可谓是半家学,半自学。

及至考入辅仁大学,师承顾羡季先生,顾先生那旁征博引、意兴风发、活泼入微、喻想丰富的讲授,给了嘉莹先生极大昭示,又因早年受王国维《人间词话》影响较深,且后来亦曾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先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异于先者的理论见解。

其一生著述颇丰,且又喜创作古典诗词。

她曾说:“‘能感之’与‘能写之’实当为诗与词之创作所同需具备的两种重要质素”。

正因为她具备这两种质素,才能对其作出精确的衡量,进而既在作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且其词论也自成一家。

纵观先生的研究,其领域涉及到了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说,对历代词论的研究,运用西方理论来重构传统词学等。

在先生诸多词论贡献中,我于此摘选几处,来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词的独立地位及其划分问题谈到词,人们常喜把之拿来与诗歌对举。

中国诗歌的传统不是以言志为主,即是以抒情为主,在《尚书?尧典》中就曾有过“诗言志”的记载,《毛诗?大序》中也有过“诗者,志之所之”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之说。

且无论是“言志”或“抒情”之说,就创作主体而言,皆是作者有意而为之。

叶先生指出诗歌创作就是一种“显意识的活动”,除此,诗歌中还往往包含有一种伦理道德和政教的观念,诗中所言之“志”,大多数都是指和政教有关的一些理想和抱负。

而词则是一种在歌筵酒席间伴随着音乐而兴起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兴起于唐五代,初期的词作乃士大夫们为了配合曲子而作,因此并未曾想要表达何种心志,遂其内容往往以美女及爱情为主。

在《花间集?序》中曾有记载说这些所谓“诗客曲子词”原只是一些“绮筵公子”在“叶叶花笺”上写下来,交给那些“绣幌佳人”们“举纤纤之玉手拍案香檀”去演唱的歌辞而已,在中国这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诗词大国,对于传统诗教而言,这不得不说是词的一个重大突破。

有学者却指出这些最初兴起的词无非都是一些感伤幽怨,空洞乏味的消遣之作,于内容上毫无意义,因而视词为小道而不得与诗歌为伍。

叶嘉莹对古词的独到精微评析

叶嘉莹对古词的独到精微评析

叶嘉莹对古词的独到精微评析中国古诗词,我一直偏好词,也不究何因,以为是“诗庄而词媚”的缘故。

对词的喜爱也一向偏狭的纯以直觉为主。

直至看叶嘉莹的系列评析,才惊觉,原来我一直不懂词,原来现代的中国一直缺少能普及诗词之美的大师。

在遇见叶嘉莹之前,个人以为最好看的词话,应该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了,有哲学的高度,有精炼的概括,有精采的评点。

清朝也有不少具有深厚诗词学养者,写过众多的词话,只是不仅秉承中华民族直觉抽象特色之词骨、清空,质实之说,还散漫的如天马行空,感觉就是小学生看高数题目,让人云里雾里;现代的词作评析,则多是古文修养浅薄只得一鳞半爪者,都是读后感的泛泛之谈,让人味同嚼蜡,偶有独到心得的也只是个体研究、一家之秀,读来好似盲人摸象。

但叶嘉莹说王国维有局限。

我惊呆了,她一反后人对《人间词话》的无限推崇,说王国维不懂欣赏南宋人的词,我又窃以为她口气过大,未免有点狂妄。

然而,看完她评点周邦彦、吴文英等南宋人的词后,我心悦诚服。

而她最精湛独到的评析也正在于透析南宋词人的晦涩艰深之美。

解析吴文英参观禹王庙所作的《齐天乐》,就可管中窥豹的看出她掌握典故、深入浅出、妙悟灵思的功力。

这首词一向因晦涩而饱受诟病,但叶嘉莹却提供给我们一个显微镜。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她说是“用一个空间的苍茫表现了时间的历史的苍茫”,我正茫然之际,她像洞悉似的引用杜牧的“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消沉向此中”,一下子让人豁然开朗,“残鸦外”的“外”字表现远,用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来佐证。

“倦”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疲倦,一方面是心灵上的疲倦,秋树,是秋天凋零的树木,也正如南宋衰亡的国势。

于是,水到渠成,我理解了这两句是”既感慨三千年的古史,也感慨当时的国势“。

“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

“我读来莫名其妙,但叶嘉莹读到此处,就知道一定有一个典故,查了许多书,一直查到南宋嘉泰年间编的一本会稽县志,才有记载一个传说:禹王庙里的屋梁,每当有风雨来时就会化成一条龙去到镜湖中和一条真龙相斗,斗完回来再变成梁,只有知道这个故事才明白湿空梁的翠萍是屋梁打斗带回来的痕迹,幽云怪雨是禹王英灵不泯的视角,才最终了解那藏的很深的感慨。

对传统批评的继承与超越_叶嘉莹的诗歌批评

对传统批评的继承与超越_叶嘉莹的诗歌批评

对传统批评的继承与超越Ξ———叶嘉莹的诗歌批评□刘艳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471022)[摘 要] 叶嘉莹先生的诗歌批评理论是以“兴发感动”为核心,以诗歌中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及其是否得到了完美的传达为标准。

这是对中国传统诗论的系统化总结和拓展。

在批评实践中,她既重视直觉的感受,又重视理性的分析,且运用联想和比较等评赏方法,将诗歌中生生不已的生命传达了出来。

[关键词] 兴发感动;传统诗论;感性;理性;联想;比较[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8)02-0099-05 叶嘉莹先生是加拿大籍华裔著名学者,多年来在古典诗词的研究和评赏方面很有创见,她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诗学理论、诗歌评赏标准和评赏方法。

她善于对传统诗论中的一些重要的批评概念和批评术语,加以周密的系统化的阐释,从而将前人的理论做进一步的拓展,有时也从前人的批评实践中总结出来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或对前人缺乏系统的一些散漫概念进行组织和理论化说明。

正是通过对传统诗论中某些前人暗示但没有明白说出的理论进行具体阐释和细致论析,叶先生总结出:“由外物而引发一种内心情志上的感动作用,在中国说诗的传统中,乃是一向被认为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要素的”这一结论。

将“内心情志上的感动作用”这一脉相传的内容抽绎出来,从而形成了自己“兴发感动”的诗学观。

这实际上已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前进和拓展。

中国古代的诗论中比较重视内心情意与诗歌表达的关系,《毛诗大序》中便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人的内心感情有所触动,用语言把这份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诗歌。

那么内心怎样才能有所感动呢?《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是外界的“物”使人心受到触动。

但这里还没有做更具体的说明。

魏晋六朝时代对“心”与“物”的关系有了更新的体认。

陆机《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也就是面对自然界的节序变换,不觉感叹光阴的流逝,韶华的短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着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翻译:学者们涉猎的书籍虽然很多,但是还要从《六经》里考察真实可信的记载。

《诗经》、《尚书》虽然残缺不全,但是还可以从记载虞、夏两代的文字中考察清楚。

唐尧将要退位时,把帝位让给虞舜;虞舜把帝位让给夏禹之际,四方诸侯和州牧都来推荐,这才把他放在帝王位置上加以考察试用。

主持国政几十年,功绩卓着以后,才把政权交给他。

这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极重要的统绪,所以传授政权是如此地郑重审慎啊!可是诸子杂记里说:唐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仅不接受,反而以此为耻辱,于是逃走隐居起来。

到了夏朝,又出现了不接受商汤让位的卞随、务光。

这又如何颂扬他们呢?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

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

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

”“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

他们的传记上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

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

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

”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

天道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

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着的事啊。

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

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我深感困惑不解。

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孔子说:“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

”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

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

”“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

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孔子说:“君子所怕的是一直到死而名不被称述。

”贾谊说:“贪财的人为财而死,重义轻生的人为名而献身,矜夸而贪图权势的人为争权而丧生,平民百姓则贪生而恶死。

”《易经》上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会相互映照,同属一类的事物,自然相互感应。

”“彩云随着龙吟飞腾,谷风随着虎啸而兴起,圣人述作,才使万物本来的面目显露出来。

”伯夷、叔齐虽然有贤德,只有得到孔子的称赞,名声才愈加显赫。

颜渊专心好学,也只是因为追随孔子,他的德行才更加显着。

岩居穴处的隐士,或名声晓达,或湮没无闻,有时也是这样的,像这样的人如果名声埋没得不到称扬,多么可惜啊!穷乡僻壤的士人要砥励德行,树立名声,如果不依靠德隆望尊的人,怎么能扬名后世呢!叶嘉莹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列传》一文,在《史记》的“列传”一体中,是章法颇为独特的一篇作品。

就《史记》中一般列传的写法而言,司马迁大多是先以叙事的口吻直写一个人的传记,然后在篇末才以“太名公曰”四字开端,来写他自己之评说的论赞。

至于《史记》中少数不以个人为单篇传记而以群体合为一篇之传记者,则司马迁有时也先对群体之性质做一番概说,然后再分写个人之传记,如《史记》中之《游侠列传》、《货殖列传》等属之。

然而其《伯夷列传》一篇,则既与个人传记之先叙故实后加论赞者不同,也与群体列传之先加总论后再分叙者不同。

《伯夷列传》乃是先以论述开端,后以论述结尾,而中间只以“其传曰”三字开始,写了一段极短的传记。

除了这种叙写次第之与其他列传的叙写法不同以外,更值得注意的乃是其论述部分也与其他列传的论赞口吻有所不同。

在其他列传的论赞中,司马迁对其所论赞之人物的褒贬评价乃是明白可见的。

但在《伯夷列传》一文中,则其通篇之论述往往都是或以感慨或以疑问之口吻出之,而且往往旁生侧出若断若续,使人难以遽窥其意旨何在,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变化莫测之致。

而我个人作为一个经常讲授唐宋词的教研工作者,遂由《伯夷列传》的叙写手法联想到了前人评说词之美感特质的一些词语。

如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中论及词之佳者,即曾有“发之又必若隐若见,欲露不露”之说。

至于词之为体,何以会形成了这种以“隐约幽微”为美的特质,则张惠言在其《词选·序》中曾经指出,词之所以贵在有一种“低徊要眇”的“言外”之意味,乃是因为其作品中所传达的往往有一种“贤人君子幽约怨悱”的“不能自言之情”。

司马迁的这一篇《伯夷列传》之所以写和如此其隐约吞吐如神龙之见首不见尾,表现了一种属于词的美感特质,这种偶合之处,实在也正由于司马迁之内心中也恰好有一种所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的“不能自言之情”。

即如司马迁在其《太史公自序》一篇中,就曾历举“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离骚》”等多人为例证,以证明古代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所以我之以词之美感来评说司马迁的这篇列传,初看起来虽似乎颇有点儿拟不于伦,但究其本质,则确有可相互比拟之处,下面我就将把我个人的这一点想法略加说明。

而我们要想探索司马迁的那些“不能自言之情”,就必须先对司马迁写作的背景和他内心的情意先有一点儿大概的了解。

《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就是《伯夷列传》,而七十列传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

作者在书中写一篇自序本来很常见,但司马迁把他的自序安排在列传的第七十篇,那就好像是给自己也写了一篇列传,他这一首一尾是有呼应的。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对他自己写作《史记》的动机和经历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他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担任史官的官职,他说他的先人说过:周公死后五百年而生孔子,孔子死后到现代又有五百年了,有谁能够像孔子一样把我们这一份文化传统继续传承下去呢?这真是很妙的一个开头。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如果上天打算灭绝一种文化,那么后人就无法再接受这种文化了。

如果上天不打算让这种文化断绝呢?孔子说,那么我不管遇到多少困厄苦难,也一定能够把它传下去。

司马迁现在就也有孔子这种信心。

他说“小子何敢让焉”,这已经是隐然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了。

孔子所写的《春秋》表面上是历史书,但《春秋》的褒贬实际上起着一种评判是非和传承文化的作用。

它所传承的伦理、道德和教化,都是中国文化里最宝贵的东西。

司马迁在《太史以自序》中谦虚地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但他实际上也和孔子一样,有评判是非和传承文化的志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