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学生版

合集下载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学生版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学生版

微主题: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整理整合:高三语文组(一)树木类1.松柏——傲霜斗雪的典范。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竹子——君子正直、坚贞的品德修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杨柳——留客、送别之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芭蕉——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葛胜冲《点绛唇》)6.折桂——科举及第。

温庭筠“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7.怀桔——孝顺双亲。

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8.桑梓——故乡。

毛泽东《赠父亲》:“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二)花草类1.红叶——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2.黄叶——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3.采薇——①隐居生活。

孟郊《感怀》:“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

”②表现坚守节操。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5.芳草——①香草。

屈原以香草自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②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6.落花——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7.菊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8.梅花——冰清玉洁、坚韧不屈。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9.莲——“怜”表达爱情。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0.咏絮——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古代诗歌作品形象的鉴赏专题练习之二(学生)

古代诗歌作品形象的鉴赏专题练习之二(学生)

古代诗歌作品形象的鉴赏专题练习之二(学生版)大连市旅顺中学语文组对作品形象的鉴赏在诗歌中,诗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就成为诗歌鉴赏的常规性内容。

诗歌中有人、物、景等各类不同的形象,但涉及到鉴赏的往往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的意象,而意象一般又可分为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一)对描述性意象的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山东卷)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试题: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1小题)(二)对比喻性意象的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14—16题。

(上海卷)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试题: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16题)(三)对象征性意象的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湖北卷)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试题:《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2小题)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广东卷)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三年级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模板

三年级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模板

三年级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模板摘要:一、引言:三年级学生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背景及意义二、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要素1.诗人形象特点2.诗歌风格特点3.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三、名片设计步骤与方法1.设计构思a.选取代表性诗人形象b.突出诗人个性特点c.融合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2.设计元素a.图片元素b.文字元素c.色彩元素3.设计技巧a.创意构图b.巧妙运用对比与和谐c.注重细节处理四、名片设计案例展示与评价1.案例展示2.案例评价五、总结与展望: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的价值与影响正文:三年级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模板一、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晋唐时期是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生动鲜明的诗人形象深入人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和诗人风采,我们设计了一份三年级晋唐诗人形象名片。

这份名片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晋唐诗人形象名片设计要素1.诗人形象特点在设计名片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诗人的形象特点,包括外貌、性格、气质等方面。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形象特点是慈祥、仁爱,诗歌作品关注社会民生。

我们可以将杜甫的形象设计成端庄威严的模样,手持诗卷,展现出其诗人气质。

2.诗歌风格特点晋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多样,我们在设计名片时应突出诗人的创作特点。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具有豪放、奔放的气息,我们可以将名片设计为宽阔的河流、高楼等元素,体现诗歌中的壮美景色。

3.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在设计名片时,要融入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晋唐时期的特色。

例如,我们可以将唐诗的兴盛与繁荣体现在名片上,如采用唐代宫廷建筑、服饰等元素,展现唐代的繁荣景象。

三、名片设计步骤与方法1.设计构思在设计构思阶段,我们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形象,突出其个性特点。

同时,融合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让名片更具特色。

例如,在设计白居易的名片时,可以选取其著名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现其悲天悯人的情怀。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练习题(学生版)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练习题(学生版)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练习题(学生版)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6分)2.(06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①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3.【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依止古先生?【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九日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6分)。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形象,理解诗人情感和诗歌主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诗歌形象的美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形象的定义和分类。

2. 分析诗歌形象的方法。

3. 诗歌形象在表达诗人心境和诗歌主题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形象的分类和分析方法。

2. 难点:如何通过诗歌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主题。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形象的定义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诗歌中的形象,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4. 方法指导:教授如何分析诗歌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主题。

5. 实践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诗歌形象的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形象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4.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诗歌,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2. 教学PPT:制作课件,展示诗歌形象的分析方法和实例。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和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形象。

有关适合小学生朗诵的爱国诗歌(14首)

有关适合小学生朗诵的爱国诗歌(14首)

有关适合小学生朗诵的爱国诗歌(14首)适合小学生朗诵的爱国诗歌1《我的祖国》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辉煌的征程,如金色的灯盏光芒照亮了远航的船帆我的祖国您用睿智的灵魂带领普天大众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使祖国鲜花般娇艳描绘出东方的璀璨我的祖国鲜花般美丽的祖国从你的精神里从你的蓝图中读懂了燃烧的灵魂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我的祖国从边疆到海岸有你的娇娆美丽我怀揣质朴的情感将满腔的深情遥寄愿祖国更加繁荣璀璨我的祖国黄河、长江、长城铸就了亘古的河山改革、开放、发展点亮世界的眼光我自豪于祖国的辉煌我的祖国黎明般的太阳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将澎湃的斗志化作永恒的执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伟大的祖国东方文明的摇篮犹如奔驰的列车迎着世纪的曙光擎起燃烧的信念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适合小学生朗诵的爱国诗歌2《什么是祖国》你要问我,什么是祖国?我可以高兴地告诉你:小燕子的祖国是它的泥窝,每年春天都要回来多么执著;小蚂蚁的祖国是它的蚁穴,每天搬土运食物很少歇一歇;小蝈蝈儿的祖国是它的花朵,大声歌唱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小蜜蜂的祖国是它的蜂巢,酿出的甜蜜谁也不让抢夺!你要问我,谁是我的祖国?我也会自豪地告诉你:我的祖国名字叫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五十六个民族,名人众多!我还要大声地告诉你:我的童话也有祖国,它就是我的心儿一颗!小燕子的泥窝、小蚂蚁的蚁穴、小蝈蝈儿的花朵、小蜜蜂的蜂巢,每时每刻都在我的心中讲述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每一个传说都是一句凝重的嘱托热爱祖国!适合小学生朗诵的爱国诗歌3《我的祖国》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

我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11 古诗词画面描绘-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11古诗词画面描绘(原卷版)考点穿透[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发挥想象和联想,展开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种题型,是在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更考察学生“借题发挥”的想象力。

对比翻译,我们会发现始终不变的部分是诗句所涉及的对象,从语文语法上来说就是主语和宾语,然后可以发挥的地方就是修饰部分,修饰主语、修饰谓语、修饰宾语的部分,有时可以加上一些恰当的补语,使整幅画面更具真实感,有时从整首诗歌来看,还可以加上一些背景的铺陈,这些都建立在学生对这首诗有比较正确的了解的基础上。

还有一点,此题型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文采的功底。

典例在线【一、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二、2020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 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14.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三、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4.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

古典诗词常见11种修辞举例学生版

古典诗词常见11种修辞举例学生版

古典诗词常见11种修辞举例学生版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析】【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例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苏轼《江上看山》)【析】【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例5】“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析】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古诗诗赏,主要是拟人。

【例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析】【例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析】【例4】“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析】【例5】“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高考诗歌鉴赏(学生版)

高考诗歌鉴赏(学生版)

高考诗歌鉴赏一、诗歌常见题材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二、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三、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第一类: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抒怀诗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练习1、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第二类: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练习2、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第三类: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闺情诗常见特征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诗歌景物形象题”配套检测(学生版)

“诗歌景物形象题”配套检测(学生版)

“诗歌景物形象题”配套检测(学生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关山月①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分)答:[白话诗歌]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9分)初夏江村高启①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

此诗作于高启回到青丘乡间隐居时。

②纬车: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表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

一颦一笑总关情(学生版)

一颦一笑总关情(学生版)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一体化教学案一颦一笑总关情——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要点】一、概念解析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1)人物形象。

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

高考中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鉴赏指导【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3)形象的意义。

——情感简答题答案也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

2.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常用方法: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评分标准: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俺的定稿 学生版)诗歌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

(俺的定稿   学生版)诗歌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读懂诗歌并了解古代诗歌形象的类型 A2、掌握诗歌鉴赏中景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 C教学过程:一、积累·思考 A1、诗歌形象的类型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之形象、景之形象和物之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物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

二、归纳答题步骤: B例1:下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B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②③例2: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B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

答: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②③三、领悟·应用 C1、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B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答:完善答案: C2、其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B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答:完善答案: C四、课堂总结、巩固练习提升 C。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第06讲:“咏山”诗歌赏析(学生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第06讲:“咏山”诗歌赏析(学生版)

“咏山”诗歌赏析本讲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识记《山行》《望天门山》等古诗;2、熟悉咏山古诗特点,掌握写山诗歌意象;3、赏析诗句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观察上面几幅图,你有什么感觉,用自己的话去描述。

俗话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山水之间有禅意,山水之中有真情。

游山玩水之间,乐得修身养性,喜于幽静深远,令人心旷神怡。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作者简介(二) 注释:① 山行:在山中行走。

② 远上:登上远处的。

③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④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⑤ 斜:为倾斜的意思。

⑥ 深:另有版本作“生”。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⑦ 坐:因为。

⑧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⑨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⑩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四) 创作背景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作者深秋时节登山赏景,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萧红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五)主题思想《山行》是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原卷版)考点穿透【考向】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如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用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解题思路】1.首先区分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人塑造的形象还是抒情主人公。

2.其次掌握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刻画。

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的形象。

(2)烘托。

如柳宗元《江雪》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3)背景氛围的交代。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描写人物形象之前,先写了赤壁的奇伟壮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最后概括于“江山如画”四字中,正是在这样雄奇壮美的氛围色调中,英雄人物出场了。

这里的背景描写,显然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4)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摊鳞,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学会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处境、风格、写作背景等,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题步骤】1.明确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题五:赏析物象和人物形象(学生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题五:赏析物象和人物形象(学生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题五:赏析物象和人物形象·学生版【复习目标】1.抓住咏物诗中的语言文字,把握物象特征和情志。

2.分清两类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 2全国甲卷《画眉鸟》《画眉禽》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6分)物象作用分析①物象多考查概括物象特征与情志。

②人物形象多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③属于轮考点。

202 0全国Ⅲ卷《苦笋》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物象特征分析201 7全国Ⅱ卷《送子由使契丹》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性格分析专项突破一分析概括物象特征和情志物象概说事物形象俗称物象,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二是抒情诗中借托的物象。

前者如于谦的《石灰吟》中石灰,它在深山中被开采出来,然后在烈火中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诗人借石灰寄托自己不畏艰苦的考验、坚决保持清廉品质的志向。

后者如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中的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借原上草的形象,讴歌抗争精神,传达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思想认识。

【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雁(其一)杜甫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④薇。

[注] 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

②瞻:往上看,往前看。

③浪语:妄说,乱说。

④故山:喻家乡。

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点拨关键一】物象题解题技巧: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首先要抓住物象的自然属性,分析其的外在特征,如形态、色泽、和环境特点;进而据物象的自然属性思考其社会属性,即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寻找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思考塑造此形象的意义,即体现作者的怎样的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怎样的向往或追求。

唐诗三首诗词赏析(学生版)

唐诗三首诗词赏析(学生版)

《唐诗三首》诗词赏析石壕吏杜甫〔唐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

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

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前四句为第一段。

首句“暮投石壕村”,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诗中寄寓形象的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

3、明确考点,规范答题步骤一、考纲解读2013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主要是要求考生把握形象的特点,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感情。

二、常见题型1、某形象的寓意是什么?2、“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或“作品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什么氛围?4、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三、理解诗歌形象1、什么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诗歌形象的分类: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1)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人自己)。

如: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2)景物形象:写景诗中的一般景物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事物形象:咏物诗中的描写对象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四、探寻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形象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现实生活中某种心情、情感的折射或是某种品格、精神的象征或是某种理想、志向、追求的寄托或是某个阶级、阶层的代表。

1、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方法点拨】①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②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③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④对诗人的分析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分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题步骤】第一步,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或总结”,描写形象的基本身份(将军、英雄、隐士等);第二步,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

第三,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

(形象+具体分析+意义或情感。

)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试简要分析上面这首诗歌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阅读《题李凝幽居》,简要地分析“李凝”的形象。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事物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方法点拨】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

作者在塑造形象时,往往赋予形象以情感,所以考生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的事物形象特点。

②提炼所写事物特征的词语,立足关键以概括物象特征;③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例:下面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答题步骤】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结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出形象的意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剖析所托之情。

练习:(1)在下面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白梅王冕(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2)分析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3、景物形象(意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节、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这种客观之物景(山川草木等)与诗人主观情感结合在一起便是“意象”。

可以说,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鉴赏这类抒情诗,要善于体会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主要由意象构成)有机融合而呈现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一般说来,诗歌意境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所以我们在鉴赏此类形象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分析意境类。

【考题设置】(1)分析意象型①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②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③描写的景象有何特点?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便做:纵使。

【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和效果。

(2)分析意境型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切忌翻译原句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练习:(1)阅读〈台城〉(韦庄),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景象?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台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鸡鸣山南的玄武湖畔,本为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六朝均将这里作为宫城。

)(2)阅读下面这首诗,分析这首诗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游人怎样的感情?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红树,开满花的树五、巩固练习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2、阅读下面的唐诗,简要赏析本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裴给事宅白牡丹裴潾①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①裴潾:一生历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

六、拓展阅读【古诗中常见的形象】1、人物形象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现了他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⑨爱民惜才的形象。

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不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2、诗歌意象(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①杨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②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③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④酒。

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许多诗词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①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②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