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2.了解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和适应性;3.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设备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镜盖、酒精灯、鲜嫩的蔬菜叶片(如菠菜叶片)、细镊子、滴管、显微镜玻片、盖玻片,去离子水。

2.教学媒体:PPT、视频。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细胞吸水的实验(20分钟):a.将一块鲜嫩的蔬菜叶片放在显微镜玻片上,用镜盖盖好。

b.放在显微镜下,调节镜头到适当位置,观察和记录细胞的形态和状态。

c.用滴管滴一滴去离子水在样品上,再次观察和记录细胞的变化。

d.通过观察和分析,与学生一起讨论植物细胞吸水的过程,并总结出规律。

4.归纳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以及细胞的变化和适应性。

5.拓展延伸(5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展示一些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相关的实际应用,如水分运输机制和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特性等。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进行评价。

分析:本教学设计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和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PPT和视频的使用,拓展了学生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相关领域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包含许多各种不同的细胞器,其中包括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的吸收和失去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护理植物和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开展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能够增进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生物学实验基础。

1.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生理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4. 增强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5.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生物细胞的顶级动植物细胞的生理活动,感受生物学的魅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2. 正文2.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围绕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主题展开实验设计。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鲜活的植物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盐水和蒸馏水等。

接着,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设计:取一片鲜活的植物叶片,将其置于载玻片上并添加少量的盐水,观察片刻后再加入蒸馏水。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植物细胞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盐水、清水等。

2. 教学工具:显微镜、幻灯片、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在盐水和清水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5. 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强调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是否掌握了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六、实验步骤1. 准备植物细胞切片,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2. 使用滴管向植物细胞切片上滴加适量的盐水。

3. 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进入。

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至合适倍数。

5. 观察植物细胞在盐水中的吸水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七、实验步骤(续)6. 使用滴管将盐水移除,并用清水冲洗植物细胞切片。

7. 盖上盖玻片,调整显微镜至合适倍数。

8. 观察植物细胞在清水中的失水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9. 对比分析植物细胞在盐水和清水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八、观察与分析1. 观察植物细胞在盐水中的吸水现象,注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细胞质的流动。

2. 观察植物细胞在清水中的失水现象,注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细胞质的流动。

3.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讨论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作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育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育教学设计
学生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思考:假设只是一种推测,需要实验来检验,如何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应明确实验目的,掌握科学的实验原理,讨论出验证假设的基本思路。
问题一、应选择哪些材料进行实验呢?
在实验桌上预先准备白色洋葱和紫色洋葱,牙签(获取口腔上皮细胞)等。
教师举例: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紫色鸭趾草表皮细胞、水绵等符合要求。
0.3g/ml蔗糖溶液,清水。
学生思考得出: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密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为完成后面各章的探究活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五、教学方法
1.引导式探究即层进设问法,容易开展,符合认知规律
2.自主式探究即分组实验法,真实体验,训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讨论法深化知识,训练表达、交流鳞片叶,白色洋葱鳞片叶、洋葱根尖组织块;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牙签、显微镜,小烧杯、清水、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8%KON3溶液、15%KON3溶液。
学生总结该实验的应用
通过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内化,对实验探究有更深入的理解。
8.进一步探究
如果改变实验试剂,又会得出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呢?(这为后面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铺垫)。或者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
供选
材料
a
0.3g/ml
蔗糖溶液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摘要】本教学设计旨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

在实验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了解植物细胞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实验的步骤设计清晰明了,实验材料和仪器准备也相对简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还会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背后的原理。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评估学生对植物细胞渗透压调节机制的理解程度。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深入探究植物细胞的生理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学习机会。

.【关键词】植物细胞, 吸水, 失水, 教学设计,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 相关知识点, 教学效果, 研究方向1. 引言1.1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还需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1.2 研究背景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水以维持生理活动,但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水分流失时,植物细胞也需要进行失水调节。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有助于理解植物体内水分调节的机制,进而为植物生长调控、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细胞吸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水分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自由扩散,直至平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掌握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2. 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玫瑰花片、吸水纸、饱和盐水。

2. 实验条件:教室实验台,配备电源。

3.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检查显微镜和实验台的使用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在水分环境下会发生什么变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实验设计a. 实验一:观察饱和盐水对植物细胞的影响。

b. 实验二:观察吸水纸对植物细胞的影响。

3. 实验操作a. 将玫瑰花片放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变化。

b. 将玫瑰花片放在吸水纸上观察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变化。

4. 数据收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的变化以及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5.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吸水和失水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变化规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结果。

6.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感受和分析结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交流。

7. 形成反思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理解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是否正确操作实验器材,是否能够观察细胞的变化,是否能够记录实验数据。

2. 数据分析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细胞的变化规律。

3. 实验讨论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实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分析结果,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思维交流。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优秀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课教学设计(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赵燕燕)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该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第一个探究实验,与老教材中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验证性实验不同,它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及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条件等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为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完成本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是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对探究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师讲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基本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从而培养探究实验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五、教学方法1.引导式探究即层进设问法,容易开展,符合认知规律2.自主式探究即分组实验法,真实体验,训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设计实验指导学生思考:假设只是一种推测,需要实验来检验,如何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应明确实验目的,掌握科学的实验原理,讨论出验证假设的基本思路。

问题一、应选择哪些材料进行实验呢?在实验桌上预先准备白色洋葱和紫色洋葱,牙签(获取口腔上皮细胞)等。

教师举例: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紫色鸭趾草表皮细胞、水绵等符合要求。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阐明其原理(2)技能性目标: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思维方法(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难点: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 学生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

(四) 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串,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五) 教学方法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层进设问法:使学生容易开展科学探究,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讨论。

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选用探究法教学适宜开展教学,能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讨论法: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故采用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

(六) 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创设情境:首先讨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在盛有黄瓜条的盘里加盐发现水增多了,再过一段时间黄瓜条变软了,集市卖菜的人洒水能保鲜蔬菜;萎蔫的黄瓜泡在清水里会变得硬挺,课件展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等。

学生针对这些常见的现象很容易会想到植物细胞能吸水和失水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你观察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植物细胞怎么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设计目的: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从身边的生活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由于这是必修课中的第一个“探究”,对于学生在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很有意义,是学习后续章节中探究实验不可缺少的基础。

通过学生探究自主发现“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及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条件等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可为后面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顺利完成本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探究实验内容虽然属于微观水平,又比较抽象,但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例如,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泡在盐水中的萝卜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探究欲望强,愿意表现自己,课堂设计中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同时本实验是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对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基本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从而培养探究实验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耐盐碱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关心农业发展,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并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3.通过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解释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促进结构与功能观的形成,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2.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吸水引流法的操作。

(突破办法:先通过生活中的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从宏观上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后通过学生自己制作临时装片并且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微观上解释宏观现象的发生。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说出植物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设计并实施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2. 教学难点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如腌制咸菜时蔬菜会失水变软,给植物施肥过多会导致“烧苗”等,引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

2. 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作出假设: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设计实验:实验材料:新鲜的萝卜条、浓盐水、清水、烧杯、镊子等。

实验步骤:将新鲜的萝卜条分别放入盛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条的变化。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结果:观察到萝卜条在浓盐水中变软、变小,在清水中变硬、变大。

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3. 拓展延伸讨论:为什么给植物施肥过多会导致“烧苗”?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课堂小结总结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条件。

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其他实例。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能够分析并解释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植物细胞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

2.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显微镜操作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2. 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为什么能吸水?为什么能失水?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4. 展示交流:各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5. 课堂小结:教师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绘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的示意图;3.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六、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材料:选取新鲜的植物叶片,确保叶片细胞活跃。

2. 制作切片:将植物叶片切成薄片,厚度约为20微米。

3. 制片: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适量的水,覆盖一层薄薄的盖玻片。

4. 观察细胞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注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5. 观察细胞吸水过程:向切片滴加一滴蒸馏水,观察细胞吸水过程中的变化,记录现象。

6. 观察细胞失水过程:向切片滴加一滴盐水,观察细胞失水过程中的变化,记录现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公开课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的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

本实验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为知识点进行探究,重在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以及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条件等问题。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重在做好引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体验实验的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能理解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并能说出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②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条件。

(2)能力目标:①学生获得植物生命活动需要水这个生命观,以及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②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能提出科学问题,寻求证据、合理解释;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良好地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中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

②学生在对农作物浇水和施肥的实际例子中体现出愿意并能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解释生命现象,做出合理的决策,关注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

3、重点难点(1)重点:①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

(2)难点:①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②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并进行交流。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渗透作用的条件和原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分析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经验(例如:农业生产中植物的“烧苗”现象等)已获得了一些直观的认识,但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基本原理、所需要的条件,缺乏感性认识。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探究创新和设计实验能力较为薄弱。

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和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实验,尝试提高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水分的吸收和散失的特点。

实验原理:细胞的主要成分是细胞质和细胞壁,而细胞质主要由水组成。

在细胞正常状态下,细胞内外的溶液浓度是相等的,细胞质处于渗透平衡状态,细胞体积也保持稳定。

当细胞接触到外部含有浓度较高的溶液时,水分子会从细胞内部向外扩散,导致细胞体积缩小或者脱水。

而当细胞接触到外部含有浓度较低的溶液时,水分子会从外部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胞体积增大或者吸水膨胀。

实验材料:-百合鳞茎-离子水-高浓度蔗糖溶液-实验室显微镜-盖玻片-镊子实验步骤:1.准备百合鳞茎并将其剥离成薄片。

用离子水洗净薄片,以去除表面的杂质。

2.将一片洗净的薄片放置在盖玻片上,再滴加一滴离子水,将另一张盖玻片盖在上方。

3.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调整放大倍率,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4.在观察过程中,逐渐加入高浓度蔗糖溶液,或者将盖玻片浸泡在蔗糖溶液中。

5.继续观察细胞的变化,注意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变化。

6.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质的变化情况。

当细胞接触高浓度蔗糖溶液时,可以观察到细胞体积变小,出现脱水现象;当细胞接触到离子水时,可以观察到细胞体积变大,出现吸水膨胀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高浓度蔗糖溶液能够引起细胞体积的减小,表现为细胞质脱水;2.离子水能够引起细胞体积的增大,表现为细胞吸水膨胀。

实验拓展:在实验中,可以将细胞质中加入精密的遗传物质,如酸碱指示剂或者染料,用来观察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此外,也可以将细胞放入其他溶液中观察细胞的反应,比如高盐溶液、酸碱溶液等。

可以多角度来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特点。

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要小心,避免碰撞显微镜或者其他实验器材;2.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器材,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3.本实验不能多次重复使用同一薄片,以避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公开课教案】《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

《探索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根主要是通过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根毛细胞是植物细胞的一种,所以惟独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才干由此及彼,推理出根毛吸水的原理,因此本节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

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成功的组织好实验和异常结果的处理。

课型:实验讨论课2、设计意图“倡导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探索性学习贯通整个教材中,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验,应时时不忘探索,探索式教学理应成为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探索教学理念应贯通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

3、设计思路从凉拌黄瓜或者西红柿说起,通过演示试验,让学生感知、引导、启示联系实际,开展讨论,直到提出问题,作出相应实验。

4、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课前准备展示凉拌黄瓜或者西红柿创设问题情景新课导入要求学生说出凉拌黄瓜或者西红柿在食用先后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要求学生说出凉拌黄瓜或者西红柿食用先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演示试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分析原理 设计实验 据上述现象,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出实验原理,并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操作实验 证明假设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方案,独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交流讨论 互相交流,共享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无土栽培原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5、教学目标5.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通过演示试验,过程分析,尝试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分析问题,锻炼并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加深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3通过自主探索,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欢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迸发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和释放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

水分的吸收有助于植物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失水则可能会导致植物细胞的脱水和死亡。

深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质和水分运输的原理。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机制不仅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植物细胞生理过程的深刻理解。

1.2 研究意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细胞内部的生理生化过程。

通过研究植物细胞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可以揭示植物细胞膜的渗透压调节机制、离子通道的调控方式等重要生理机制,从而为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于解决农业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作为自养生物,需要通过吸水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在干旱等枯竭环境下,植物细胞的失水会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吸水失水机制,可以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研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于提高我们对植物生物学的认识、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字数:287】1.3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生物2. 年级:八年级3. 课时:2课时4. 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能够分析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2. 难点: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细胞是如何吸水和失水的吗?2. 讲解与演示:讲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并解释每一步骤的意义。

3.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人一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结果与讨论: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6. 作业布置:编写实验报告;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等;实验操作:实验步骤的正确性、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性、分析深度。

2. 评价内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数据处理和现象分析。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及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了解渗透压的概念;掌握植物细胞在不同渗透压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以及渗透压的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2. 教学难点:渗透压的概念和植物细胞在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探究活动a. 实验1:观察植物细胞在高渗透液中的变化1)将鲜植物片浸泡在高浓度盐水中,观察片刻后的变化;2)记录植物细胞在高渗透液中发生的变化,如细胞膨胀、变形等。

4. 扩展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或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探讨渗透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应用,如干旱条件下植物细胞失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和讨论互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鲜植物片、盐水等。

2. 多媒体设备:幻灯片、实验视频等。

七、教学评价1. 实验数据记录要求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数据,包括文字描述、图表绘制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等内容,培养学术写作能力。

3. 学习反馈通过讨论问题、解答疑惑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和反馈。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但在实验设备和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需要在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课教学设计(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赵燕燕)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该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第一个探究实验,与老教材中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验证性实验不同,它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及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条件等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为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完成本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是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对探究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师讲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基本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从而培养探究实验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五、教学方法1.引导式探究即层进设问法,容易开展,符合认知规律2.自主式探究即分组实验法,真实体验,训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讨论法深化知识,训练表达、交流、合作学习等能力六、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白色洋葱鳞片叶、洋葱根尖组织块;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牙签、显微镜,小烧杯、清水、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8%KON3溶液、15%KON3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根主要是通过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根毛细胞是植物细胞的一种,所以只有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才能由此及彼,推理出根毛吸水的原理,因此本节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

重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成功的组织好实验和异常结果的处理。

课型:实验讨论课2、设计意图“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贯穿整个教材中,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验,应时时不忘探究,探究式教学理应成为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探究教学理念应贯穿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

3、设计思路从凉拌黄瓜或西红柿说起,通过演示试验,让学生感知、引导、启发联系实际,开展讨论,直到提出问题,作出相应实验。

4、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5.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通过演示试验,过程分析,尝试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分析问题,锻炼并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深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5.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欢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迸发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课前准备6.1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6.2预备创可贴,以防刀划伤学生6.3学生实验有关的材料和用具7、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7.1操作要规范,尽量减少误差7.2课前分好活动小组,小组同学间要分工合作,选好记录员,实验现象由记录员及时记录下来。

7.3使用小刀,务必要小心。

7.4实验结束,清洗整理用具,将用过的材料,收拾干净,放入垃圾桶内倒掉。

8、教学过程8.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手持一盘凉拌黄瓜或西红柿,问“这是什么?”“黄瓜”“对,是凉拌黄瓜。

”“同学们平时在家吃过没有吃过凉拌黄瓜(或西红柿)?”“吃过。

”“有没有亲手做过?”“做过。

”“都做过,谁能说出凉拌黄瓜(或西红柿)在吃的前后有什么变化?”“老师,我知道,刚开始吃的时候很脆,吃吃就不脆了。

”“老师,吃前盘子里水很少,甚至没有水,吃到最后汤多起来了。

”……(学生说法不一,但中心都是食前没有汤,食到最后有汤且不脆了。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若没有或没有注意没关系,老师在实验桌上准备了两份黄瓜,一份是撒盐的,一份是没有撒盐的,你们看看这两份黄瓜有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有水,一个没有水”“用手捏一下有什么感觉?”“一个硬,一个软。

”师示撒盐的说“这个较软,里面有水,有没有想过水是从哪能里来的?”“从黄瓜里出来的。

”“当然是从黄瓜中出来的,那么黄瓜是由什么组成的?”“细胞。

”“猜想一下,水到底从何而来?”“很有可能从细胞中。

”手持萎蔫的黄瓜,“从市场上买的黄瓜蔫了,要想使之挺拔一点,怎么办?”“放到水中”“放到水中为什么就会挺拔?”“吸收水分。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植物细胞既能吸水,又能失水,那么谁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呢?“水少时蔫了吸水,水充足时失水。

”“水充足就会失水吗?师示这是在清水中泡了好长时间的黄瓜,水可以说比较充足,若没撒盐,里面的水会不会出来?”“不会”好象是不会的,你想这是什么原因?“假如盐放的多点或少一点水会不会有变化?”“会”是不是这样,你想怎样解决,最好用什么方法?“实验。

”“好”这节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一下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在什么情况下失水。

多媒体显示,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在探究之前,先作一个简单实验,这里有两杯同样多的清水,还有一瓶盐,现在往这杯水内放一匙盐,往另一个杯内放三匙盐,搅拌均匀,这两杯水变成了什么水?“盐水”“对,盐水,也叫盐的水溶液。

”再想一下,哪个杯内的水更咸?“放三匙盐的。

”也就是说这两杯溶液相比,这个杯内盐的浓度较高。

我们知道,植物细胞的细胞液中也溶解许多物质,它和盐水一样,也是具有一定浓度的溶液。

8.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及演示实验,说说你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分别是什么?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在什么情况下失水。

作出的假设是: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还有没有别的想法,针对材料性质和周围溶液的条件能提出很多问题。

如新鲜黄瓜在浓盐水中发生什么变化?“新鲜黄瓜在清水中发生什么变化?”“萎蔫的黄瓜在清水中发生什么变化?……”从而作出的假设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针对材料性质及变化讲作出假设有:如果新鲜黄瓜在浓盐水中细胞会失水,那么黄瓜会变软减轻;如果萎蔫的黄瓜在清水中细胞会吸水,那么黄瓜会变硬,增重。

针对周围溶液及变化作出假设有:如果新鲜黄瓜如果在浓盐水中失水,那么溶液体积会增多;如果萎蔫黄瓜如果在清水中吸水,那么清水体积会减少……鉴于时间关系,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去做。

前面我们学习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接下去该怎么做?“设计实验”“对,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设计实验首先是选取材料,取什么材料,现在我们讨论的是植物细胞,当然应选植物,我给你们准备了两份植物,一份是黄瓜,一份是莴苣,想一想是选取一种还是选两种好呢?为什么?“一种,因为材料不一样,液体浓度不一样,违背了单因子实验原则,即一般只设一种变量。

”若要选两种,重复一下可以吗?“可以,”你组可任选一种去做。

植物材料有了,还应准备什么?“不同浓度的溶液。

”“怎样准备?”“一份清水,一份盐水。

”有没有其他想法,一种有盐,一种无盐也可说明问题,再想一下现在我们讨论的是不同浓度下,怎么最好?考虑到不同,一个清水,一个稍浓一点,一个再浓一点,一个更浓一点,理论上配制的浓度越多,越准确。

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了三份溶液即5%、15%、30%盐的水溶液和一份清水,等一会同学们根据自己情况选取。

8.3根据现象,分析实验原理把材料放在溶液中,你怎样知道吸水和失水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也就是说如何设计一个比课前的演示实验更具说服力的实验方案来,如能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吸水和失水。

“老师,我知道用天平称量出浸泡前后的重量。

”“老师,我知道用天平称出浸泡前后溶液的重量。

”这两种方法都行吗?“行。

”对这两种方法都能用具体数据说明,但一般来说对固体材料用天平称其重量而对液体材料还是用量筒量其体积最方便,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老师,看样子,若是蔫了是失水,变硬了是吸水。

”那么如果两个都蔫了该如何?比较都难了,要想准确应有明显的度量,比较这三种哪个可靠。

第1种,第2种较好,第3种操作较困难一些,你可以从前两个当中任选一种。

8.4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基本思路有了,然后小组讨论一下,具体怎样做,即第1步做什么?第2步做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形成实验方案,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按方案去做。

师到各小组中巡视,对个别组进行指导,5分钟。

各小组讨论得不错,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方案,哪能一组先说说你组是怎样设计的?其他同学听听他组的设计是否合理。

学生说法不一,但中心都是称量重量变化量。

师提示,材料的重量是否一样,材料的大小,厚度有没有关系,会不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应尽量相等,若不等,切一点,加一点问题也不大,同时还应注意前后顺序不一样,导致操作不能同时进行及浸泡时间也会造成误差。

想一想,在溶液上应注意哪些?也是分三等份,时间相等。

捞出来,怎样捞“用镊子。

”当然是用镊子,用手可不行。

为什么准备四把镊子,量筒也准备四个?捞出来直接放到天平上吗?想一想拿出来,放进去的会不会有误差,捞出时材料上带有水,不要马上捞出而是将材料放在量筒壁内侧稍停一下,尽量不要把过多的水分带出来,再放在另外准备好的滤纸上,将多余的水分吸去再称重。

得到数据,数据应记在什么地方,应画一个表吧?讨论一下你组应怎样设计表格:师巡视指导,约4分钟,生说师在黑板上画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吗?称重量是这样,假如你组是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你可以参考这个,也可以参考我给你的,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好!看来没有什么问题,在你们桌下有一张报告单,步骤、数据记录你们都可以参考。

8.5操作实验,证明假设下面请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动手,注意实验步骤,仔细测量并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组内讨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多媒体打出操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6多媒体显示上表师述放在清水中的莴苣条变硬,放在浓盐水中的莴苣条失水软缩,盐水浓度越高,失水越多,这表明: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

当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让生重读一遍说水往高处流即往浓度高的地方流,那么谁能说出外界水分进入细胞的途径:“外界溶液中的水分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师述并用多媒体显示水分进入细胞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动画——小孩拔河8.7创设交流情境,分享探究成果。

有哪组实验结果不一样吗?有没有?过一会一生站起说:“我们组中的清水、5%、15%、30%的盐水的溶液体积分别减少了6ml 、5ml 、4ml 、2ml 即都减少了,但有多有少。

”“确实不一样,请你组谈谈你组的实验过程,其他同学帮他分析一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结合自己操作,分析失败原因。

这组同学虽不太成功,但他们如实汇报,及时反思,找到失败可能原因,这种实>< 失水 吸水事求是,勇于剖析自己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共同解决。

“老师,既量溶液变化,又称莴苣重量的变化,可以吗?“哪位同学可以帮他解释一下……”“老师,我用同一个黄瓜,用打孔器打出两个相同的洞插入两支同样透明的玻璃细管,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相同高度的清水和浓盐水,比较液面升降情况,液面升高说明黄瓜失水,反之吸水。

”“好!这位同学想法很独特,很新颖,简单易行,真是太聪明了,大家为他鼓掌。

”“老师,刚才我们浸泡的若不是5分钟,而是一天或两天结果还是这样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谁能帮他解释一下?”……从理论上讲,浓度越高,莴苣失水就越多,事实怎样,大家回去不妨试一试,看结果如何。

通过这节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一生回答其他生补充。

除了学到这些知识,我们还学会应用知识,在20世纪至少有数十项与生物有关的研究成果获诺贝尔奖,探索并没结束,希望你从现在起也加入到科学研究中去,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如何探究出某种植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

“老师,这个实验和今天实验基本一致,即将待测材料放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溶液体积即不增加又不减少的溶液浓度便是材料的浓度。

”“对,说的好!能否更具体一点。

”“首先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越细越好,然后,……”“同学们这个方案怎么样?”“很好!”老师也感到很出色,谢谢你!“老师,我知道了一次施肥过多会烧苗,盐咸地死苗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