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而言,抗震性能的分析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围绕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探讨抗震性能评价的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就提高抗震性能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抗震性能评价的方法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评价的方法一般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三种。
静力分析是一种简化的方法,通过假设地震作用为静态水平力进行分析,适用于一般建筑和简单结构。
动力分析是以结构的动力特性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激励载荷进行分析,相对准确地反映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非线性分析是基于结构材料和构件非线性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工程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
对于一般建筑和简单结构,可以采用静力分析进行评价;对于重要建筑和复杂结构,应该进行动力分析或非线性分析,以确保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安全可靠性。
二、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1. 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结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是影响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材料和构件应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能够承受地震引起的变形和能量的消耗,从而降低结构的破坏程度。
在结构设计中,应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和构件,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并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
2. 结构体系和设计参数结构体系和设计参数的选择也对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结构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周期和加速度,减少结构的振动位移和变形,进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而设计参数,如刚度、弹性模量、强度等,也会直接影响结构在地震下的响应。
在结构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和设计参数,以提高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抗震性能。
3. 地震动特性和设计地震动参数三、提高抗震性能的建议2. 合理选择结构体系和设计参数,减小结构的周期和加速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一、抗震设计的意义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在地震发生时,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抗震设计的主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抗震设计可以使建筑物更具有抗震能力,从而保障建筑物在强烈震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抗震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也能够降低因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3. 增加社会公共安全。
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物品财产的安全都与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息息相关,抗震设计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的公共安全。
二、抗震设计的相关设计要素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复杂。
其中,最基本的设计要素包括以下四点:1. 设计的基本准则。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合理提出设计构想和设计实施方案。
2. 设计的设计基础。
抗震设计需要依据地震特性、地区地质地貌等相关因素选定设计方案,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剪力墙、框架等进行适当设计,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设计的设计方法。
关于抗震设计的方法,可以采用影响系数法、地震反应谱法、等效静力法、时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设计。
4. 设计的施工周期。
施工周期可以划分为设计、施工、验收三个环节,其中设计环节是抗震设计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三、抗震设计的常用方法在抗震设计中,常见的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种:1. 影响系数法。
该方法针对简单的建筑物比较合适,通过对各种力和应力的大小作用进一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方案。
2. 地震反应谱法。
该方法是一种二阶线性微分方程求解模型,可计算出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谱,从而依据反应谱计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 等效静力法。
该法是结合影响系数法和地震反应谱法的共同特点而建立的方法,半经验性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4. 时程分析法。
该法将地震波作为初始条件,在建筑物的结构系统中进行动力分析,得到地震波对于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到建筑物的地震响应。
土木工程中典型结构的抗震设计
土木工程中典型结构的抗震设计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木工程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土木工程中,抗震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地震是自然界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因此,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设计和评估,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土木工程中,有一些典型的结构是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其抗震性能的。
其中之一是建筑物。
建筑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土木工程。
一个抗震设计良好的建筑物,需要考虑地震力对建筑物产生的作用力和结构的抗震性能。
一种常见的抗震设计方法是采用抗震设防烈度等级,根据地震的烈度等级,确定建筑物所需的结构抗震性能等级。
工程师会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建筑物的结构,确保其能够承受地震的力量,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个典型的结构是桥梁。
桥梁通常是连接两个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而在地震时,桥梁的抗震性能更加重要。
在桥梁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对桥梁产生的振动和荷载,以及桥梁的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工程师通常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桁架结构或者斜拉索结构等,在设计过程中添加合理的防护措施,确保桥梁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固和安全。
此外,隧道也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结构。
地震对隧道的破坏不仅会影响交通运输的畅通,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在隧道的抗震设计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地震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
例如,工程师可以通过增加隧道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加装抗震支撑结构,来提高隧道的抗震能力。
在进行典型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土木工程师还需要考虑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地震对其他结构组件的影响。
此外,工程师还需要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如计算机模拟和数值分析,来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和评估。
然而,抗震设计不仅仅是工程师的责任。
社会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防治意识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合理的地震防治政策和建议,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社会和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土木工程结构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而受地震影响的结构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震设计在土木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抗震设计的核心在于减小结构受地震荷载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一直是学界和工程界关注的重点领域。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人们对地震的特点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抗震设计方法和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抗震研究的进展,不仅推动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也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地震特点和影响,了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原理,研究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标准,以及了解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
其目的在于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的损失,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通过对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为未来的抗震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00字】1.3 研究意义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震是一种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通过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伤害,保护人民的安全。
2. 经济发展的支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不仅会导致直接的损失,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影响投资和生产活动。
抗震设计的实施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的原则与要点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的原则与要点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中抗震设计的原则与要点,符合新时期土木工程设计抗震要求较高的特点,能够对相关设计人员优化抗震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主要原则;设计要点众所周知,地震会给土木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在土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抗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受到了行业的普遍关注。
基于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将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技术加以不断优化,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提升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效果,满足当今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土木工程结构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1.1 抵抗性原则在进行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全面认识到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效果,可以在建筑物顶端设置“反摆”。
“反摆”可以在发生地震的时候给建筑物一个相反的作用力,进而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结构的损坏。
比如,美国的滚珠大楼在抗震设计之中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每一根柱子或者是墙体下面都安装了不锈钢滚珠,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钢梁的弹性伸缩让大楼轻微摆动,进而起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1.2 全面性原则要想保障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详细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而合理划分其结构,让每一个部分的结构都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就可以让土木工程整体的受损几率得以显著降低。
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土木工程结构各个方面的问题,保障所有连接件的功能。
另外,在进行盖板、柱体以及基础等的设计工作中,也应该保障各个部件之间的良好连接,提升工程结构刚度,保障其抗震效果。
1.3 简单化原则在对土木工程的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保障整体的结构足够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来算出其受力情况,进而给抗震设计提供更加有利的数据支撑。
简单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保障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措施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措施摘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土木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将会直接影响结构本身的安全性,因此需要设计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升重视程度,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稳定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措施引言地震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需要人们积极提升防御监测水平。
随着地震灾害频率的不断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土木结构工程建设中,需要重视抗震设计环节,并重视落实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的质量,提升建筑的安全水平。
1、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问题以及原因分析1.1场地破坏对于建筑而言,发生地震时地基最先受到影响。
这种问题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致使建筑物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场地破坏与其他破坏相对于地基破坏情况较小,但后期修复与加固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地基的设计就变为非常重要。
1.2结构不稳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不够稳定也会降低其承载能力。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这种不稳定造成的质量问题会进一步放大。
由于地震的作用,土木工程结构会产生惯性力,在惯性力与其他阻力、抗干扰力的作用下,一旦超过建筑物本身的承载能力就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建筑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没有满足实际需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减震设计不合理,由于经济投入因素的限制,没有对地震等危险因素进行判断,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较差[1]。
1.3次生灾害通常情况下,由于地震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比如海啸、山洪、泥石流、火灾以及毒气污染等,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也是人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因此在做好地震监测的同时还应该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报工作。
这些灾害也是对建筑物稳定性和质量的一种考验,因此在进行建筑土木结构设计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次生灾害等因素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64 –1 抗震设计要素1.1 震中烈度和震级。
在相似地质条件下,震源越浅,破坏的程度就越大,烈度也就越高。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对应关系:震级=0.58震中烈度+1.5。
以8级地震为例,震中烈度为11.2度,每当震级增加一级的时候,释放出来的能量就增加30倍,当烈度增加1度时,地面加速度加倍。
以能力的转换和震级为例,M=M(A/T、Δ、h)+C r +C k ,6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两吨重的原子弹。
本世纪最严重的地震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的8.9级地震。
1.2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所在的地区是有关系的,是设计结构计算的抵抗破坏力大小。
比如7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8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这是权威部门根据建筑所在地方的宏观地质条件和地震统计给出的。
抗震设防烈度是反映该地区地质条件的参数,是基于统计概率的客观物理量。
主观的抗震等级,几乎都是基于对震害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
我国地震烈度分为12级。
以汶川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8.0级,震中烈度11度,抗震设防烈度8度,但是抗震设防水平一直在变化。
比如投资者愿意增加投资,也可以提高抗震设防水平。
我国各地区设定的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中震设定的。
比如汶川地震8度,在如此罕见的地震中,会倒塌很多房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需要考虑设防烈度、结构形式、建筑物高度等因素,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有关。
抗震等级越高,建筑的重要性就越高,同时地震损害后果也就越严重,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需要采取的计算取值和构造要求也就越高,同时投资也会增大。
在同一抗震设防烈度区内,抗震等级比较高的建筑物,需要按照较高的设防烈度设计。
在所有的抗震设计中,“大震不倒”是一项基本要求。
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不需要进行抗倒塌验算,而是需要综合多因素综合指标。
2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地震的强度、频率、建筑地形等就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抗震强度明确原则,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化设计要点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化设计要点摘要:我国常规建筑的抗震设计是基于承载力和刚度的设计方法,以小震为设计为基础,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中震和大震的抗震性能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但对于特别重要的建筑或者特别不规则的建筑这类复杂的结构会对结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抗震性能化设计可以通过计算及构造等抗震性能化设计手段,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已经被广泛认可,并逐渐成为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抗震性能化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1 抗震性能化设计概述1.1 抗震性能化设计基本概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为基础,根据设防目标的分类不同划分不同的性能目标及设防等级,根据建设者不同的要求,设计者采用经济合理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是一种考虑对抗震设计的深化与细化的“多级抗震设防”的方式。
抗震性能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物破坏程度处于预期范围内,并且在经济成本、使用时间和修复费用达到平衡。
抗震性能化设计的中心工作是确定设防标准、性能水准以及抗震性能目标。
1.2 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当前性能化设计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重点任务是结构的位移满足抗震性能设计要求,中心工作是控制结构的层间位移。
当结构或者构件进入非线性弹塑性阶段时,结构或者构件的内力增加很小,但是其对应的变形增加很大,因此抗震阶段的主要指标是控制结构的位移。
抗震性能化设计根据抗震性能要求调整放大竖向构件的内力,通过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适当提高结构的抗震承载力,推迟结构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以减少弹塑性变形以更有利于实现抗震性能目标。
2 抗震性能化设计主要内容2.1 结构方案分析结构或者构件设计的第一步是判断其是否需要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并且从建筑物规则性、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及高度、抗震设防标准等五方面进行分析判断,选取合理的性能目标。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是为了应对地震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为此,土木工程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
一、地震参数的确定地震参数的确定是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首要任务。
地震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地震波、地震作用时间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和工程的地理和地质条件,确定地震设计参数。
地震参数的准确确定对于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估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构设计要求1. 抗震设计目标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目标是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避免结构破坏和倒塌,确保人员安全。
抗震设计要力求达到“有感而不破、破而不倒”的效果。
2. 结构设计准则抗震设计准则包括水平抗震设计准则和垂直抗震设计准则。
水平抗震设计准则主要是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抵抗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力和位移。
垂直抗震设计准则主要是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倾覆和滑移等安全隐患。
3. 结构设计参数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选择结构的工作性能等级,并根据设计条件确定结构设计参数。
结构设计参数包括安全系数、设计地震力和荷载组合等,这些参数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抗震性能。
三、结构材料要求1. 混凝土材料要求在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混凝土是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
抗震设计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压、抗弯、抗剪等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要求。
此外,混凝土的配制要符合相应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要求。
2. 钢材料要求钢材在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钢材料的选择要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钢材的强度、延展性和抗震性能是确定抗震设计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四、结构施工要求1. 施工工艺要求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外部装饰装修等方面。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李吉兴摘㊀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工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㊁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场所,对人们的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㊂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它对建筑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除了在施工过程中留下的隐患外,地震等自然界建筑的安全性能也会受到严重破坏㊂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和财产安全,抗震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㊂因此,文章对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抗震结构设计工作进行论述㊂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一㊁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的重要性近年来,地质条件不断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逐年增加㊂地震灾害的发生会导致房屋倒塌㊁建筑物严重受损㊁溃坝㊁桥梁倒塌等㊂如果地震灾害严重,地面也会遭到破坏,造成崩塌㊁断裂㊁滑坡㊁泥石流等灾害㊂许多沿海国家在地震灾害中也会伴随海啸,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㊂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地震发生的频率也不同㊂针对部分地区要重视土木结构的抗震设计,尽量降低当地房屋建筑物受损程度㊂通过抗震设计务必使房屋建筑物等达到下述标准:历经低级地震灾害时,房屋建筑物不会有所毁损;发生中级地震灾害时,建筑物毁损性较小,发生高级地震时,最大化减轻灾害对桥梁㊁建筑物等的毁损,降低坍塌的发生概率㊂二㊁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一)结构体系不合理合理的建筑形式和布局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㊂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应简单对称㊂根据震害研究,简单对称布置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相对不易发生破坏,因为这种结构易于计算和获得相对准确的地震反应,更容易采取规范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也更容易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细节㊂现在很多甲方和设计人员过分追求造型的特殊性,导致结构体系不合理㊁不规则㊂包括 竖向力分布 的概念和结构尺寸㊁质量控制等诸多因素㊂要实现 规则 的实际体现,需要建筑学㊁结构专业等相关配套专业的相互配合与协调㊂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最终可以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㊂如果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不注意结构体系的合理布置,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性达不到各项标准的要求,将严重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㊂(二)缺乏设计师意识设计人员是保证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㊂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发生,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㊂一些结构设计人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或过分依赖计算软件,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㊂要促进结构设计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优秀的设计理念和专业水平㊂三㊁土木结构设计中提高抗震性的有效措施根据建筑物合理设计结构刚度,并对建筑结构的连接点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良好的抗震性能;应力需求,即分析地震灾害数据,从而使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应力状态与地基基本一致,减少了建筑物对地震造成的破坏㊂因此,建筑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最终达到减震㊁消灾的目的㊂(一)科学选址,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地周围的潜在危害建筑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这也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必须关注的关键因素㊂因此,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场地,尽量避免在地质断裂带㊁滑坡和地震多发区施工,以保证土木工程的稳定性㊂通常,建筑应尽量建在平坦㊁开阔㊁稳定的地方㊂在砂土㊁液化土等松散场地上,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地基强度,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㊂(二)结构材料的科学选择研究表明,钢结构抗震性能最好,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好㊁造价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弹性变形能力强,能承受较大程度的变形㊂但相比之下,钢结构的造价和维修费用更为昂贵,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设计㊂不可否认,我国大部分土木工程结构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设计人员应充分把握其优缺点,提出一个比较好的施工方案㊂例如,当地震持续时间较长时,结构的刚度会降低,塑性铰区会出现反向斜裂缝㊂一旦破碎的混凝土被挤入钢筋混凝土框架中,就会产生位移,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后果㊂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找到最佳配筋率,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一旦发生地震,它将保持较长的稳定期㊂(三)抗震层设计抗震层位于土木工程建筑的顶部,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隔离地震能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㊂在实际建筑中,抗震层顶部梁底与基础面要留出0.8m以上的空间,为的是在安装和维护时更加方便㊂比如,为了更好地发挥抗震层顶层的作用,我们可以尝试地下室的施工形式,在地下室柱顶或墙顶设置抗震层,并在其顶部安装减震器,以转移地震的影响,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㊂(四)抗震结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抗震结构设计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抗震结构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停止,需要在高校开展合作教学与培训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㊂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观能动性㊂四㊁结语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㊂在抗震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这样既能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又不损害整个结构的完整性㊂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一丝不苟㊁严谨,使设计工作与实际建设项目相吻合,提高建筑整体抗震性能,为保障楼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重要贡献㊂参考文献:[1]谢朝阳.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8):234-235.[2]赵真,谢礼立.浅析传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形成的一般规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2):67-68.[3]张月明,王小平.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的探讨分析[J].水运工程,2019(4):51-57.作者简介:李吉兴,男,吉林省长春市,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方向㊂831。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规范要求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规范要求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规范要求是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备足够的抵抗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条件。
以下是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所必须遵守的规范要求。
一、设计基础土木工程抗震设计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设计基础之上。
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在地震发生频率高的区域,应特别关注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地质构造等因素。
其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如地震作用的加速度、持时和频率等。
二、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整体性和强度,以保障地震时的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性。
另外,结构的抗震设计还应充分考虑纵向和横向地震力的分布和传递途径,确保主体结构能够有力地吸收地震能量。
三、抗震构造抗震设计要求土木工程采用合适的抗震构造形式。
例如,通过增加耐震墙、预制构件、剪力墙、隔震层或耗能装置等,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此外,还要注重构造中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和节点设计,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整体性和完整性。
四、材料性能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是目前最常用的结构材料,在抗震设计中应满足相关规范对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能要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新型的抗震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材和纤维增强材料等,以提高结构的韧性和延性。
五、设备和配套措施在土木工程抗震设计中,还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相关设备和配套措施,以提高结构和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例如,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震区位,选择适合的减震装置和防震设备,如减震支座、防震支撑和防震墩等,以降低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力。
六、检验和验收为确保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应进行相应的检验和验收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工程计算和模拟分析,并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而在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全面的测试和实际检验,验证设计数据和假设的准确性。
总结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规范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住宅的结构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土木工程中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混凝土抗震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现有高层建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目标的规划、设计出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就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土木;结构;设计;抗震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由于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会产生严重威胁,因而希望能够通过高质量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来提升抗震效果。
基于此,相关人员在对建设工程进行设计研究时,一定要注重于对抗震技术的探究,以此来确保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工程能够具备较强的防震性能,继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土木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要求和必要性近年来,地质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发,而地震灾害在各大灾害中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逐年上升。
地震灾害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房屋的倒塌、建筑物的破坏、河水水坝决堤、桥梁塌陷等。
严重的地震灾害还会造成地面破坏,比如地表面塌陷、断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一些临海国家在经历地震灾害时,会面临海啸、海底地震等巨大灾害,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质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地震发生频率也有较大的差别。
比如就我国而言,在四川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从西北西区向东南地区倾斜,四川地区海拔高达七千多米,地形比较复杂,东部以四川盆地为主,西部以高原地势为主,其中丘陵和山地占全国土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这样的地势背景下,地震灾害频发,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发生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这场地震灾害波及多个省市和地区,震区高达十万多平方千米。
在这种地势复杂、地震频发的地区和省市,应该重点研究土木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使当地的房屋和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尽量减少损失。
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土木工程的抗震设计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结构有效运行的必备要素,特别是在地震台区,抗震设计更加重要。
抗震设计关键在于确定地震作用下构筑物荷载和结构响应幅度,以及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以防止结构受损。
抗震设计的要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优化结构设计。
针对特定的地震环境,要求设计出抗震效果良好的结构。
优化设计的方法,一是提高结构强度,增加结构刚度;二是降低结构惯性系数和子结构相对位移,减少震害。
二是要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
抗震措施是指在设计中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以抵抗灾害的影响。
具体抗震措施可分为以下两类:(1)抗震强化: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强化的措施,例如进行结构的加固、加强等。
(2)抗震减灾:抗震减灾措施是指在抗震强度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降低结构的受损程度,减少抗震时受到的危害,例如设计出抗震裂缝等。
三是要注意结构与地面接触问题。
平房结构如果直接架空,势必会在大地震发生时因结构与地面接触受力不均而出现破坏,如果增加地面与结构之间的层压特性,可以有效缓和结构与地面接触的受力不均。
四是要加强结构细节计算。
一些节点尤其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必须对每个重要节点的抗震性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计算,以确保结构能够坚实地抵抗地震的影响。
五是要注意抗震建筑节能。
在抗震设计中,要考虑节能因素,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以节约能源,降低抗震结构的经济性。
抗震设计对土木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性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必须科学系统地考虑相关因素,切实保护我国的建筑设施、家庭财产和公民的生命安全,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摘要】抗震研究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抗震设计的历史发展、地震灾害对结构的影响、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现代抗震设计方法、结构减震技术和新材料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土木工程结构在地震灾害中的脆弱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抗震设计方法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文还将强调抗震设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加综合、智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和结构减震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以期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贡献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土木工程、抗震研究、地震灾害、抗震设计、结构减震技术、新材料、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意义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极大,一旦发生地震,如果土木工程结构不具备抗震能力,将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抗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可以是瞬间的破坏甚至倒塌,因此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加入抗震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较大的震荡而不会倒塌。
3. 促进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抗震研究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可以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建筑。
1.2 抗震设计的历史发展抗震设计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筑时期。
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尝试各种建筑方式和材料来应对地震灾害。
古代建筑师通过增加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如增加柱子和墙体的数量,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古代建筑抗震设计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抵御强烈地震的袭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现代抗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完善。
20世纪以来,随着抗震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现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土木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地震灾害在我国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多年前的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的生灵涂炭和一幕幕悲剧到现在我们还历历在目。
对于地震频发的这种现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房屋建筑上下功夫,增加抗震设计环节,并给予一定的重视。
但是由于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设计需要较高的设计水准和极为准确的地理信息,所以这也给有关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要点引言当前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抗震性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建筑抗震能力,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提高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能提高建筑稳定和安全。
抗震相关问题需要从土木工程设计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土木工程相关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抗震意识,更好地控制建筑质量,为了保障工程整体质量,需要做好相应对策。
1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则1.1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简练性为了确保设计的工程达到标准的抗震效果,进行结构设计时,土木工程专业需要遵循抗震原理,使整体的结构更加坚固。
首先,对于抗震设计,土木工程人员需要清楚整体的设计结构,并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和建筑需求明确设计方案和规则,确保整体的结构具有精准的力学承载效果,避免单一位置承载力过大而出现问题。
通过精准的计算和分析,使各个位置的抗震设计达到预期的标准。
其次,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要简练,为了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土木工程设计人员要按照结构建造流程进行方案设定,并在建造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指导。
所以,为了达到完美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也为了提高抗震效果,设计流程要尽量趋于简单化和精细化,在确保各位置受力均匀的同时,给出明确的建造方法和材料配比。
同时为了使整体的建筑更加合理,当发生地震时,建筑物本身要具备更好的抗震能力,避免对内部物体造成二次破坏。
1.2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确保各阶段的能够完美衔接,使各基础部分的设计流程更加精简。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土木工程建设大量推进,人们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属于典型的地震灾害多发区,地震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抗震设计是否科学,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在抗震设计上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扎实落实各项抗震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对地震灾害的防范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引言:地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多国家都曾发生过严重的地震灾害,给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由于地震发生时间短,预测手段有限等,使得地震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灾害。
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土木建筑的大量出现,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安全、住建等部门需要加强各类新建土木工程的抗震检查,切实提高对今后发生地震后的抵御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降低对社会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
因此,设计人员应当重视抗震设计,在设计结构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抗震元素,从而保证抗震设计效果。
一、土木工程中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整体结构设计应当简单便于操作。
为了保证抗震设计的效果,最初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就要尽可能的简单,尽量减少一些非常复杂的环节或者结构,尤其是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快速的得出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这样能给抗震设计提供充足的空间,也有助于提高抗震设计的准确性、科学性。
从大量地震事件中得出经验,相对简单的土木工程结构有助于抗震设计作用的发挥,还能最大限度的抵消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力,只要地震级别不是最高,就能很好的保证土木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各种抗震设计对建筑物的保障作用。
(二)整体的设计要科学、规范和合理。
在组织抗震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待设计的土木工程类型进行准确的分析、研判,使抗震设计与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相符合,避免因为结构设计不科学性而导致的建筑物整体受损。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措施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措施摘要:现行社会中土木工程结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必须遵循国家和当地规程规范的规定,本文主要讲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众所周知,地震是我们所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的危害性我们无法想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也在不断探索抗震设计从而降低地震对人民的危害。
在进行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时要求设计人员清楚的了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的理论,来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研究1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则1.1 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简练性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规程规范的原则,这也是结构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在抗震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证土木工程的结构具有简单明了的规则性,进而对土木工程的结构以及构件具体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来保障其抗震设计具有良好的精确性。
另外,土木工程结构的简练性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震产生的危害,这对土木工程结构整体性以及抗震性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一方面要保证其结构设计具有精细化和简练化,同时还要对各个构件受力情况进行明确计算和分析;另一方面,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其在地震发生时候,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物损坏的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抗震能力。
1.2 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保证设计具有良好的合理性,对其基础部分进行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建筑要求和标准进行,从而避免设计出现不合理而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造成影响,同时还要保证构件在连接上具有可靠的稳定性。
在进行结构基础、主体、楼盖的基础以及盖板位置的设计中,一定要保证其各个部件间具有牢固的连接效果;另外,在土木工程结构整体的布局规划中,还需要遵循整齐原则,要求结构的外形和立体的刚度保持对称和协调,同时不断的增加其结构抗侧力,这样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抵御外力的能力,由于中心没有存在偏离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工程结构抗震的性能。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受到破坏的建筑物如果不能保证基本稳定性,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崩塌反应甚至危及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因此为了减轻灾害的影响,应将减震设计放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位置。
采用科学的减震设计,从而提高相关结构的稳定性能,以至于降低各方面的损失。
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三部分进行研究,先给出来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然后依据对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给出相应的设计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要点1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必要性地震灾害对土木工程的破坏性极大,同时其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尽管我们无法控制地震,但是我们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以及居民造成的伤害。
其中,采取科学有效的土木工程抗震设计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高质量的抗震结构设计一方面增强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
2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为完善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中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大建筑结构稳定性,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结构的抗震设计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应明确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坚持的基本原则。
2.1结构简单化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中,需尽量选择结构简单的构造体系,进而改善工程的抗震质量和抗震效果。
与结构复杂的土木工程相比,结构简单的土木工程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增强力学计算的准确性,进而加大对结构设计平衡性的把控力度,防止结构设计过于复杂而造成的设计质量不佳的问题。
同时,相对较为简单的设计形式能够减轻由于地震因素所造成的损害,减轻地震破坏力对结构的伤害,从而有效优化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效果。
2.2提高整体性为使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展现出较好的抗震效果,在设计中要高度重视结构的整体性。
结构的抗震性并不是对结构某一个部分提出的要求,其是对土木工程体系当中的所有部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应从整体上把控结构的设计,保证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特别要关注对土木工程项目有着较大影响的几个因素,我们必须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减少甚至避免其对结构的不利影响,确保各部分结构之间的有效协调。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一些挑战,即人们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
本文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为切入点,系统分析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了解土建结构抗震的现状,最后重点分析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及建设的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现状;关键点引言设计人员在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结构设计的美观,还要注重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从而为人们提供安全且温馨的居住环境或工作环境。
众所周知,地震灾害是威胁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如果设计人员在最初的结构设计时未将抗震设计环节作为重要环节进行分析,那么当遇到不可预知的地震灾害时,则可能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对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土木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切实做好抗震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工程结构建设的整体质量。
1.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一,坚持整体结构简单的原则。
目前,抗震设计已经成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但是要想确保抗震设计的效果,需要高素质的设计人员与施工管理者共同配合,充分了解每个施工环节对工程的受力情况。
本着整体结构简单的原则,对工程整体的受力情况进行精准计算,从而为抗震设计方案的制定奠定准确的数据依据,提高工程整体的抗震性能,尽最大能力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二,坚持结构设计合理的原则。
坚持该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工程设计的整体性,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在对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需以整体性为基础,然后开展科学且合理的抗震方案设计工作。
在设计抗震方案时,设计人员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且详细的了解,同时协调好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保证重要施工环节衔接的稳定性和紧密性,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抗震效果[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载作用;(2)混凝土形变作用;(3)三维空间分析方法;(4)建
筑物重力荷载作用;(5)建筑物稳定性与抗倾覆验算,验算标
准为:
G≤
E JD 8H 2
式中:
G——建筑物顶端承受的重力荷载标准值;
E——主轴方向抗倾覆刚度;
H——建筑物的整体高度。
3.2 设计优化方法
3.2.1 场地选择
场地是土木工程结构建设的基础,场地的选择要尤为慎
作者简介: 侯 普(1983—)男 ,安 徽 肥 西 人 ,本 科 ,工 程 师 ,结 构 设 计 方向。
85
4 总结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是确保社会建设与国 民 生 活 稳 定 的 重 要 基 础 ,对 此 ,相 关 工 作 人 员 要 规 划 设 计 阶 段,明确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而采取可靠的方法对场地、防线、 结构与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优化,增强土木工程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 贺国华 .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J]. 山西建 筑,2019(2):32~33. [2] 曹广男 .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J]. 现代物业 (中旬刊),2018(11):73.
3.3 结构改良
结构规划与改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视程度,在抗震设计 中,要注意是否选择了容易变形的材料,避免对结构稳定性和 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 (2)重视建筑物结构平面设置。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 计中,要进行平面与立面的布置,提高建筑物建设阶段各项参 数的精准度。 (3)确保材料的硬度与强度。对于土木工程而言,材料的 强硬度会直接影响到其抗震能力。若材料强度不足,则建筑 结构会产生严重变形,降低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影响建 筑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4.5 技术人员增强细节强化的意识
设计人员在考虑总体协调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细节的 处理工作,例如对结构中次要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当由于建筑 要求构件截面较大时,可以按混凝土规范减小配筋率。消防 车荷载按照板跨和覆土厚度折减,计算梁配筋时可以乘以 0.8 的折减系数。楼板中采用分离式配筋,梁配筋用小直径钢筋 减小通长钢筋面积,虽增加了结构工作量,但也有降低造价节 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2.2 结构不稳
建筑物本身结构不稳定会降低其承载能力,在面对地震 等地质灾害时,会产生质量问题。地震作用会使土木工程结 构产生惯性力,受到惯性力与其他阻尼力、抗干扰力的综合作 用下,复合力的作用会超过建筑物本身的承载力范围。据调 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 90% 的建筑物损坏与人员伤亡 均是由于建筑物结构不稳应力破坏所造成的,破坏产生的根 本原因主要是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未能满足使用需求、建筑 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减震设计不合理、受到经济条件限制未能 对地震危险因素进行精准判断、灾害预防能力不足[2]。
(上接第 83 页)
重 ,若 场 地 选 择 不 合 理 ,则 有 可 能 降 低 建 筑 物 整 体 的 抗 震 性 能。比如,在地壳运动活跃的位置进行土木工程建设,建筑物 的结构会受到地震因素以及其他地质活动因素的影响。对 此,工作人员要选择相对开阔且地势平坦的地区进行房屋规 划设计,提升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3.2.2 防线设置
性动力时程方法,对刚度、质量沿竖向分布不均匀且结构复杂
的建筑பைடு நூலகம்行计算。
3.1.2 结构设计
当建筑物的结构达到了较高的高度时,要严格按照有关
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当高度超过规定适用范围、建筑物位于 IV
类场地中,或者建筑物本身结构不规则,需要对结构设计方法
进行调整。建筑物结构设计计算中,要考虑到:(1)荷载与非
规格进行计算。若乙类建筑处于 I 类至 III 类场地中,则该建筑
无法计算,当处于 IV 类场地,高层建筑要按照 V 级至 XI 级进行
设防,增强抗震性能。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形式与建设需
求进行选择,具体方法包括:(1)常规建筑使用振型组合反应
谱方法与弹性动力时程方法进行联合计算;(2)使用补充弹塑
2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问题及其原因 2.1 场地破坏
地震发生时,最先受到影响的部分为地基。例如,滑坡、 地 面 裂 缝 、坍 塌 与 地 基 失 效 等 问 题 ,若 这 些 问 题 不 能 得 到 控 制,则会引发严重的建筑物结构破坏。场地破坏与其他破坏 问题相比发生的比例较小,但是其后期的修复与加固难度都 较大,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地基本身处理不合理,建筑 物规划设计中场地选择不合理[1]。
2.3 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包括了海啸、山洪、泥石流、火 灾 、毒 气 污 染 等 ,次 生 灾 害 对 社 会 造 成 的 破 坏 不 容 忽 视 。 例 如,6 月 18 日日本山形县附近海域发生了 6.7 级地震,周围地区 震 感 强 烈 ,当 地 气 象 厅 指 出 ,震 后 的 暴 雨 有 可 能 引 发 次 生 灾 害,这一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下转第 85 页)
83
建筑规划与设计
Doors & Windows
层土侧向摩阻力和端阻力较大,所以较长的桩长比总长度相 同的短桩承载力大。其次桩基尽量布置在剪力墙下,这样传 力直接减小了底板弯矩和冲切力,也就减小了底板厚度和配 筋。在基础的计算中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能减小底板弯矩和 变形,既提高了计算准确度,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4.4 概念设计
随着技术进步结构材料强度不断提高,设计人员要积极 使用高强材料,节省工程造价,例如框架梁和剪力墙的纵筋采 用 HRB500 的钢筋,可以显著的减小用钢量。结构优化可以参 考以往的设计数据,分析混凝土强度对造价的影响。如果设
计周期充足,可以考虑将屋顶水箱设置成结构阻尼,进行减震 设计。
4.3 强化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剪力墙是房屋结构的重点设计对象,既是受力的关键部 件,又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剪力墙的布置宜均 匀分散,这样减小了梁板的跨度,缩短了传力路径,节约了建 筑材料,而且结构抗侧刚度分布均匀,减小了地震作用下的扭 转效应。不宜过多的布置短肢墙,因为短肢墙构造配筋率大, 而且边缘构件占墙肢截面积的比例更大。受剪力较大的连 梁,可水平设缝形成双连梁,减小连梁刚度。尽量在楼电梯周 围、沿建筑外墙布置剪力墙,这些部位墙肢相互连通,剪力墙 刚度大,而且建筑修改方案时改动此处的可能性较小,减少了 结构设计工作。
当地震发生时,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有抗震防线,则能 为居民们提供逃生机会,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也会因为抗震 防线而大大增强。在抗震防线设计中:(1)要使用性能优良的 材料;(2)选择适合的位置与部件进行抗震防线设计,增加土 木工程抗地震波的能力,减缓地震带来的冲击,削弱地震对建 筑物的破坏力,降低各方面的损失。
关键词: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结构设计;场地选择
1 引言
近几年,国内的地质情况发生深刻变化,自然灾害问题严 重,其中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与土木工程结构破坏对广大人 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害。我国国土面积辽阔, 地形复杂多样,在这一背景下,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 抗震性不足原因进行分析,并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施工建设方 法,具有现实意义。
3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与优化措施
2019.06
3.1 土木工程设计要点
3.1.1 抗震设计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设计要按照 6 级至 9 级
的地震危害等级作为标准,根据以下计算方法,完成地震作用
影响的计算:(1)对于甲类建筑,要按照有关部门获取的地震
与地动参数进行当计算。(2)对于乙类建筑,要按照 VI 度设防
5 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发现结构设计优化对于当前房屋建筑 工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建筑商节约大量的 资金投入,同时还能够满足居民对于房屋建筑的各种需求,所 以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呼吁更多的建筑团队将结构优化方 法应用到具体的房屋建造中,并且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方法来 推动结构优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俊 .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 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19):131~132.
3.4 空间布局
2019.06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也能达到抗震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削 弱 地 震 的 能 量 ,有 效 地 降 低 地 震 灾 害 对 建 筑 物 结 构 的 破 坏 。 为提升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对可 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并做好相应的预测与定量分析 工作。为了应对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地基的破坏,设计单位 工作人员在设计中要对建筑物下层结构移动延性比进行合理 设计。例如,在部分地质硬度较大或地基较浅的土木工程项 目 建 设 中 ,采 取 下 层 结 构 延 性 比 分 析 ,有 利 于 提 高 建 筑 物 稳 定性。
建筑规划与设计
Doors & Windows
试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侯普
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当中的抗震性是关键要素,设计单位要重点加强结构抗震处理,以此提高建筑整体稳定性。本文 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性不足及其原因,进一步探究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要点与优化措施,期望可为关注这一 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