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材研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研读教材 说教材
教学建议
3、精心设计 数学活动, 让学生经历 知识的形成 过程。
看、数、说、做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1~5的认识”时,创设“农家小院”的情境,先请学生观察、 了解有哪些事物,在请学生把观察和数的结果告诉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1~5各数。接着, 让学生根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卡片来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含义的理解。学生通过看、数、说、 做各项活动认识1~5各数,经历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 材 内 容
图形 与几何
四、认识 图形(一)
综合 与实践
九、总复习 数学乐园
教材内容
教材特点
教材
课程目标 课 标
一
年
课程理念
级 数
学
上
册
建议
一、海量情境图 二、紧贴于生活 三、丰富的活动
1、海量情景图
这些富有儿童情趣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着学生学生的眼球。里面包含的奇妙知识,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这样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 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 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 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 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
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
课
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程
总
目
标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 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 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一、认识数字1. 数字的认识在数学学习的初期阶段,一年级学生需要先进行数字的认识。
教材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中认识数字,如用手指数数、认识和表示1至10的数字等。
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概念。
2. 数字的比较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数字的比较。
通过比较大小,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中、小等。
同时,教材也会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字排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认识图形1. 图形的基本认识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会介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并引导学生辨认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通过图像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不同形状的图形。
2. 图形的分类教材会将图形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学会归纳和分类的思维方式。
例如,将所有的圆形放在一起,将所有的长方形放在一起,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记忆和理解。
三、加法与减法运算1. 认识加法和减法教材会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和减法,并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方式展示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加法代表增加,减法代表减少”的概念。
2. 加法的运算规则教材会逐步教授加法的运算规则,从简单的数对加法到进位加法。
学生需要掌握进位加法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 减法的运算规则教材会逐步教授减法的运算规则,从简单的整数减法到借位减法。
学生需要掌握借位减法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数的计数与量的比较1. 数的计数教材会引导学生进行数的计数,从1开始逐步增加,直到10。
学生需要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辅助,进行数的计数,并能够准确地将数量与数字对应起来。
2. 数量的比较教材会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如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的实物和图形,学会使用不同的比较词语进行描述。
五、时间与长度的比较1. 时间的认识教材会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概念,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
学生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和事件,了解不同时间的特点和顺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是一本专为一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材内容1. 数字认知教材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以及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数字,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大小关系。
教材还通过练习题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
2. 计数与排序教材在计数与排序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训练。
学生通过数物品、数图形等活动,学会了正确计数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学习排序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比较大小、排序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排序能力。
3.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教材在加减法运算方面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教材还通过练习题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4. 图形与空间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图形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图形等活动,教材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并学会描述和区分它们。
此外,教材还通过图形拼凑、图形变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5. 数据统计教材在数据统计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式,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特点1. 引导性教学本教材采用引导性教学的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活动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故事阅读、游戏活动、实物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渐进式知识讲解教材的知识讲解采用渐进式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成就感。
四、教材评价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体现算法多样化 突出教学“凑十法”
例1呈现了计算9十4的不同方法:一种是接着数, 一种是“凑十法”。同时由小精灵提出“你是 怎样算的”,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
北京版
北师大版
(3)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单元渗透了集合、函数、统计、转化等 数学思想。例1、例2后面的摆一摆、圈一圈等 活动渗透了集合思想;
例1后面“做一做”的第3题、例2后面“做一做 ”的第3题[如“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依 次增加1,和也依次增加1”,这种变化过程中 又有“不变(规律)”可以看做是函数思想的初 步渗透;
体现“凑十”方 法的多样化
(1)注重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熟悉的活动情境,帮 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排队 买票) (2)学习活动现实、开放,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 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等联系实际的内容,初 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图形与几何 综合与实践
一、准备课 三、 1-5的认识 和加减法 五、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六、11-20各数的认识 七、认识钟表 八、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 位置 四、认识图形(一) 数学乐园 九、 总复习
内容变动
旧版教材要求根据图分别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而新版教材 要求用上、下、前、后讲故事。 这样的变动让这道题变得开放性更强,不但是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学生语 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考察和锻炼。或许,我们可以花些时间,倾听孩子们的故事 。
一年级数学上册研说教材课件
教 材 研 说
临朐县冶源镇冶北小学 冯学明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
研 说 教 材 流 程
第一部分
说课标
空间观念 数感
调查数据 归类
发现和 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
数学思考 知识与技能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积极参与 数学活动 成功体验
作图技能
第 一
运算技能
学 段 目 标
(1-3年级) 年级)
数与代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与图形
简单数据整理方法
认识简单统计图
教 学 内 容
统计 找找周围的数 10以内数的认识 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部分
说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意图
想一想 解决 问题 提出 问题 信息 包 情境串 故事串
。
说一说
数学 游戏 情境图
自主练习 问题口袋
算一算 填一填
我学会了吗 丰收园
卡通问号
数学与生活 密切联系
形成估算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 数感和 符号感
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
合作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基本技能 知识与技能
本 册 教 学 目 标
情感与态度
基本知识
连加、 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合 10以内数的减法 以内数的减法 10以内数的加法 以内数的加法 20以内数 20以内数 的加减法
1-10各数的认识 各数的认识 0的认识 的认识
培养问题意识
教 材 特 点
“板块”编排方式 板块” 板块 情境串到 问题串 素材联系生活
培养问题意识 学习方式多样化
教 材 特 点
“板块”编排方式 板块” 板块 情境串到 问题串 素材联系生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结构合理,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具体包括:1-5的认识与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位置、统计、数学广角等。
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策略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评价本册教材注重评价与反馈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评价方式包括口头测试、书面测试、观察记录等。
同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的教学效果。
六、教师与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合作学习。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
七、教学资源本册教材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教学软件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心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心得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这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其主要变化是:(1)调整原“准备课”的内容,增加了“比一比”、“分类”两个单元。
(2)充实“认识图形”的内容。
在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安排了直观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从观察、操作认识立体图形入手,引出平面图形,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认识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关系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增加了“认识钟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和半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
(4)在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一些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的内容。
通过例题、练习题、实践活动等内容,渗透简单的形象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数据的收集的方法等。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体会、理解对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心得体会
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心得体会一班级数学教材分析心得体会〔通用9篇〕1上周四上午,在学校教务处的组织安排下,我有幸听了刚刚在西南高校参与“国培计划”培训归来的杨丽娟老师的一节一班级数学《找规律》的公开课。
杨老师的这节课,从总体上来说是特别胜利的,基本呈现出了她的性格与特色。
通过听课,对我触动很大,我也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1、首先就是精致课件的制作和运用,能依据同学年龄特点创设“森林运动会”情境,针对孩子们喜爱的动画人物熊大、熊二,并将其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有效增加了同学的学习爱好。
2、游戏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爱好,通过熊大、熊二的摆气球活动,初步对“有规律”和“无规律”的两组图形形成了径直体验,表达出了规律的优越性,引起同学的新奇,激发了同学的学习愿望。
3、对于规律的概括总结很是符合同学的年龄特点,不是径直的给出概念,而是让同学通过观测、发觉、自己进行总结,老师实时规范数学语言,并积极鼓舞同学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每组图形的规律,训练了同学的语言表达技能。
4、教学内容得当,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符合同学的实际,而且让同学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道理。
5、教学语言亲切,具有亲和力,让同学清除惧怕的`心理并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还有老师语言要有激情,同学的学习气氛才会很浓。
6、教学中做到要留给同学多一些思索、争论、操作的时间。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同学的团结与协作意识,让同学感受到来自小组合作的能量。
7、老师做到了变“教”为“导”,让同学变“学会”为“会学”。
也就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把主动权交给同学,知道同学学会学习,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学习技能、掌控学习的方法。
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许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老师要学习的东西还许多许多。
感受到学习东西不肯定要到外地去学,到较高的学府去学,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一班级数学教材分析心得体会〔通用9篇〕23月13日,我校五位老师参与了一班级数学教材培训,几位一班级老师全都反映,很喜爱这种听课和讲座想结合的培训方式,感谢领导为我们安排这次培训。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数学教材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开端,它对于孩子的数学基础打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做一份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所包含的知识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念。
第一部分:教材概述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共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认识1、认识2、认识3、认识4、认识5。
整个教材共计100页,从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二部分:教材内容1.认识1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数字 1 至 5 的认识,重点学习了数列、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知识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
2.认识2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数字 6 至 10 的认识,还深入了解了数的顺序、补数等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技能。
3.认识3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比较大小、简单加减法运算等方面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4.认识4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通过这些图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几何形状的基本知识。
5.认识5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时钟和日历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与时间和日期相关的基础概念。
第三部分:教材特点1.注重概念的学习教材在设计时重点突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认知、理解数学思维。
2.强调练习方法教材对于每个知识点都给出了大量而又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通过具体练习巩固掌握相应的技能。
3.贴近生活应用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贴近生活应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四部分:教材评价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入门教材,其突出的教学特点和内容质量值得肯定。
无论是教材内容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的基本需求。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说教材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说教材稿高正玲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主要从课标.教材及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课标学段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及常见的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经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物体的位置。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课程内容标准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材解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材解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教材的解读和实施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材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编写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在数学教材中,学生将接触到基本的数目、加减法、几何形状等内容。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数学教材的解读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在小学一年级,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操作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数目,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和图形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
例如,通过拿出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数数,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数目的概念,比较大小,培养他们的数量感。
在教授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和图形,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来理解运算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用小球来表示数目,通过加逐个增加小球、减逐个减少小球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帮助他们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在几何形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用实物展示不同的几何形状,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
例如,可以让学生看到不同形状的图案,让他们找出相同形状的物体,培养他们的几何形状认知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教材的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数目比较、加减法运算的竞赛,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材解读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工作,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引言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内容分析数字的认识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0~10的数字认识,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够正确书写数字。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在认识数字的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通过直观的插图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数的顺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加法和减法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还包括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特点分析生动有趣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采用生动有趣的插图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注重实际操作教材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数学思维教材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建议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加强实践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结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起点,具有生动有趣、注重实际操作和培养数学思维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一、教材整体结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 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等内容。
二、各单元重点。
1. “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数数的方法和乐趣,建立数的概念。
2. “比一比”:通过比较长短、高矮、粗细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数字 1-5,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4. “认识图形(一)”: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5.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数字 6-10,掌握相应的加减法运算。
6. “11-20 各数的认识”:了解数位概念,认识十位和个位。
7.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和半时。
8.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习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建议。
1. 注重直观教学,利用实物、图片、教具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让学生进行操作和实践活动,如摆一摆、数一数、画一画等。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数数,认识 1-20 以内的数字。
2. 掌握 2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 初步认识常见的图形和钟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材解读与使用
一年级数学教材解读与使用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学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教材的解读和正确使用,对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年级数学教材的解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使用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年级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数学教材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其中,数感包括对数字和数量的认知,数学思维能力则包括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因此,一年级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数的认知、加减法、形状与图形、时间与日历等内容。
针对一年级数学教材的解读和使用,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从“易到难”的原则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巩固和复习,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材的解读和使用。
其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此外,家庭作业也是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注重学生的答题过程和思路。
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与孩子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总之,在解读和使用一年级数学教材时,教师和家长应密切配合,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我们相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取得良好的成绩,并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如数学家卡尔·费尔迈尔所说:“数学并不只是通过用数字解决问题,而是锻炼和培养智力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研说教材
在观察、 操作等活 动中能提 出一些简 单的猜想
能发现和 提出一些 简单的数 学问题解 并尝试解 决。 了解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 方法体验与 他人合作交 流解决问题 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能倾听 数 学 课 程 目 标
第一学段
具有好奇心 能主动质疑、 主动参与活 动
经历抽象出数的过 程理解20 以内数 的意义及常见量体 会加减法的含义能 准确计算
③圆柱 直直的,
上下一样粗细,两 头是圆的,平平的。
①长方体 长长方方, 有平平的面。
2、辨认 物体
④球 表面
是曲面,圆 圆的。
1、认识立 体图形
立体 图形 空 间 与 图 形
3、物 体 拼组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2、辨认平 面图形 三角形 圆 3、图形的 拼组
1、认识 平面图形
C. 5、4、 3、2加几。
1、交换加数 的位置能很快 说出得数。 (例1) 2、巩固用交 换加数的方 法来计算小 数加大数。 (例2) 排队问题:前 面人数加上后 面人数,再加 上她本人等于 这队的总人数。
数 的 知识延伸 运 算
空间与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②正方体
四四方方, 有平平的面。
b、认识 把8凑成 10的过程。
1、看情境图 解决8加5等 于几。(例1)
B. 8、7、6 加几(含用 4、用数学(加深 数学)。
3、用多种方 法计算8加9等 于几。(例3) c、交换加数的 位置(重点)
b、拆大数, 凑小数
对加减法的认识) a、接着数, 数出结果。
数 的 运 算
第九单元: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
评 价 建 议
形式多样
口头评书面 评物质评、 延时评、及 时评
一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初识数学世界的奇妙之旅
一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教材分析初识数学世界的奇妙之旅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充满奇妙的学问,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而作为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冒险之旅。
本文将带领读者逐一分析一年级数学全册的知识点和教材,让我们一同踏上初识数学世界的奇妙之旅。
1. 自然数的认知与加减法在一年级数学的开篇部分,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自然数有个基本的认知。
通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数字,并简单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
2. 字母与数字的联系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后,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字母及其与数字的联系。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字母与数字的对照表和练习题,让学生明确字母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通过音、形、义的综合学习,提高学生的字母和数字识别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形状与空间概念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形状与空间概念。
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和实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并进行分类和比较。
同时,可以通过操作实物进行图形拼凑和拆解,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4. 时间与顺序时间和顺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概念。
教材中的时间和顺序部分,通过情境和实例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顺序的关系以及简单的时间计算。
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5. 数据统计在一年级数学的学习中,数据统计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一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内容循序渐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析一、认识数与数的组织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数与数的组织是首要的内容。
通过教材,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字的含义以及数字间的关系。
教材采用了数字图片、实物图片和故事情节等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1. 数字图片的讲解教材通过清晰的数字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每个数字的形状和构成。
例如,数字“1”是由一个竖线组成的,数字“2”是由两个弧线组成的,数字“3”是由两个弧线和一条直线组成的,以此类推。
通过观察和模仿图片,学生可以渐渐掌握数字的外形特征,并能正确书写每个数字。
2. 数字的编排与组织教材中将数字进行编排和组织,例如将1-10的数字依次排列在一张表格中。
这种编排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为后续的计数和排序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数的编排和组织,教材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数的整体概念,从而为后续的数学操作做好铺垫。
二、认识几何图形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几何图形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让他们学习如何正确命名和描述这些图形。
1. 图形的形状与特征教材中通过清晰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例如,正方形具有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垂直的性质,矩形具有两对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的特点。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图形,学生能够分辨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而记住各个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 图形的命名与描述教材中通过实物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命名和描述几何图形。
例如,通过一张图片,学生可以看到多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如圆、三角形、梯形等。
教材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这种活动有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数的计数与排序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数的计数与排序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教材的引导,学生学会了正确进行计数和排序的方法,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
王二厢联合小学刘少峰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始终贯穿整个小学教育之中的。
在教材当中没有单独的内容进行教学,都是与数学教育相结合进行教育的。
(课件主题图)在这一幅主题图中出现了国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小气象站可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意识,学生向老师敬礼是教育学生要有礼貌,出现垃圾筒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讨论问题的情境可以用来培养合作的意识。
老师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总之,这部分内容看起来简单但非常重要,对以后进行正式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数数认数的情况,不仅要知道学生是否能进行口头的数数,而且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的数出物体的个数来。
但是准备课就是准备课,虽然在这里教材给出了1—10个数,如果学生不能全部的认识它们,也不能很好的数数时老师也不能拔高要求,因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正式教学这些内容的。
第二单元比一比:(课件比一比)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一单元的具体编排。
首先来看比多少,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和具体呈现,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掌握一一对应的比多少的方法。
首先教材设臵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第6—7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童话的故事情境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对这个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了,教材就接着这个故事设计了生动的情节,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学习当中来。
教材运用两组有情节的素材,小兔与搬砖的比较,小猪与所扛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也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如何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来比多少。
这部分教材还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比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个葫萝卜四只矮凳,教材还给出了一个问题,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地比较,让学生感知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教科书第8页安排了两个“做一做”,第一题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直观的进行比较,第2题也是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左边两个学生是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而右边两个学生可能是直接看出来的,也可能是通过数数数出来的。
教材这样呈现是提示老师在比较的时候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老师不必强求一定要用哪种方法来比较,只要是正确的比较就可以了。
练习当中教材给出了几种不同的变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是属于比多少的变式练习,公鸡和鸭子首尾对齐,但只数不同。
学生不能直观地通过一样
长来比较数量,要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用虚线连起来;或者通过“数”的方法,直接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来比较,都是可以的。
第2部分内容,比长短、比高矮。
长. 短”和“高. 矮”都是关于物体长度的比较,“长. 短”是横向的长度比较,“高. 矮”是纵向的长度比较。
在实际教学中比长短和比高矮可放在一节课内。
(1)比长短。
进行长短. 高矮的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接比较或者间接比较的方法。
直接比较时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从而获得比较的结果;而需要借助格子。
虚线或其他工具等中介物的帮助来获得比较结果的,就是间接比较。
比长短的例题给出的都是直接比较的方法,没有介绍间接比的方法,但在练习中就渗透了间接比的思想。
如第12页的第5题,是借助格子进行比较长短的。
同时这一题渗透了用相同单位比较的思想,为教学长度单位做准备。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来表述,如:红铅笔比绿铅笔长,绿铅笔比红铅笔短。
教科书第12页第6题:这是比长短的一道变式练习题。
教材呈现了一条弯曲的蛇和一条伸直的鳄鱼,并头尾对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鳄鱼是伸直的,蛇是弯曲的,如果蛇伸直身体一定比鳄鱼长,是常识的渗透。
老师还可以用绳子进行演示一遍,学生会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