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沃尔沃的国际竞争力

合集下载

沃尔沃发展理念

沃尔沃发展理念

沃尔沃发展理念沃尔沃公司成立于1927年,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和重型机械生产商,也是一家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的企业。

其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社会、环境、客户以及员工的关注,既重视企业效益,又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1. 以人为中心沃尔沃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最安全、最舒适、最先进的汽车产品和服务,为此,公司将人作为核心,并用这一核心理念指导产品设计和企业发展。

在沃尔沃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保障用户的安全感是首要任务,将车辆的安全性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最终使用户获得安全、健康和幸福的使用体验。

2.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沃尔沃一直致力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使用环保材料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公司为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沃尔沃为生态环保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目标:“零排放”,这是沃尔沃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开展技术协作的基础。

3. 创新和技术领先沃尔沃公司坚信,一家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始终保持创新和技术领先。

因此,公司为每一项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不断尝试和试错,推动各项技术的升级和发展。

沃尔沃的每个员工都被鼓励参与研发工作,通过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尝试,在竞争中寻找新的差异化优势,加速企业的发展。

4. 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沃尔沃公司将社会责任放在了自己企业价值观的首位,用最先进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行动推动自身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这种企业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沃尔沃的内部生活与管理中。

沃尔沃积极推动多种社会公益事业,支持本地文化和艺术活动,推动低碳环保和减少贫困等不同领域的事业,包括孙中山故居、沃尔沃文化中心等数项公益项目,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沃尔沃的企业发展理念以人为中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和技术领先、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为核心,既反映了企业对各方面的关注,也为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内生动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究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究

1.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1)1.3研究思路与实证研究方法 (1)2.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过程与当前进展 (2)2.1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2)2.2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 (2)2.3当前进展 (3)3.并购后面临的整合问题 (4)3.1文化整合 (4)3.2 品牌整合 (5)4.出现整合问题的原因 (6)5.对于吉利并购后整合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7)5.1加速实现品牌价值消化,双管齐下实现品牌价值整合 (7)5.2多角度提升品牌价值 (7)5.3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并引进更多国际化人才 (8)5.4 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 (9)5.5 两个品牌相互融合与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9)6.吉利并购沃尔沃对中国其他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9)参考文献 (1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增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厂商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汽车制造的龙头企业,它在进军国际市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研究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列,一方面可以帮助国内其它企业确定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和国内外市场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应采用何种战略才能成功地实施国际化,以及如何合理应对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这对国际化进程中中国汽车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企业并购之后面临的整合问题对于企业非常重要。

吉利收购沃尔沃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吉利收购沃尔沃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吉利收购沃尔沃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不少于1000字近十年来,中国的海外并购热潮一浪接一浪。

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

这一事件不仅创造了历史,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无数收购的启示。

一、“走出去”战略必须先行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成功的典范。

随着中国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化,吉利不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而且先行走出去,充分利用其在华内需市场的竞争优势,提高研发能力与品牌形象,实现自身快速发展。

许多企业想要在海外市场上抢占商机,谋求市场份额,但其条件却不足以与外国企业竞争。

这时候就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先行走出去,通过在海外市场上的积极行动来提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业务水平。

吉利收购沃尔沃向我们证明了走出去战略在实现全球化的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平衡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沃尔沃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

吉利作为乘用车制造商来收购豪华车品牌是很大胆的尝试。

但是,吉利很快意识到,如果要在豪华车市场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平衡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允许沃尔沃保持其独立性,维持了品牌形象,并注重技术投资,这让吉利收购的收益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有些企业追求规模,却忽视了市场的需求和技术创新。

这是一个易犯的错误,因为市场的需求和技术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示范了将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平衡起来。

三、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和体制在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认真研究了沃尔沃的文化和体制,并给予沃尔沃管理团队很大的自主权。

吉利在收购的过程中,体现了对沃尔沃的尊重,没有试图改变沃尔沃的管理方式,而是通过借鉴沃尔沃的管理经验,使多年来的经验得以延续。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和体制,以帮助企业快速适应这种文化和体制,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和购买习惯。

四、强化风险管理企业在进行跨境并购时,往往会面临一些风险,例如政治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等。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的知名汽车品牌。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这一并购案成为了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对吉利并购沃尔沃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启示。

首先,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对国际市场的野心和战略布局。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一直在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

通过收购沃尔沃这样一个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吉利汽车得以快速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一举措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野心和实力。

其次,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成功也离不开吉利汽车对沃尔沃品牌的保护和发展。

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后,充分尊重了沃尔沃品牌的瑞典文化和价值观念,保持了沃尔沃汽车在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上的独立性。

同时,吉利汽车也为沃尔沃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源,加速了沃尔沃汽车的产品更新和国际市场拓展。

这种成功的整合和发展模式,为国际并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最后,吉利并购沃尔沃案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同时,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也引发了对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应该如何平衡利益、文化和品牌的思考和讨论,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综上所述,吉利并购沃尔沃案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的国际并购案例。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战略意图和实践路径,也可以为国际并购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成功案例涌现,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三、吉利收购沃尔沃存在的问题思考
问题二 技术利用的隐忧 如果福特将技术捆绑在高级的流水线平台上,加工采用数
字化的机床,送进毛坯,顷刻就出来配件,福特出售成型设 备,配置成一体化的制造平台,因此,只能购买流水线生产 ,任何一个流水线环节的出现问题,会有无法解决的担忧, 无法利用成型的技术。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三、吉利收购沃尔沃存在的问题思考 问题一 是否会留下知识产权“后遗症”
吉利28日宣称,除了股权收购,本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 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 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但并未公布条款细节。
沃尔沃与福特有些车型是共用平台,而且有些技术是通 用型的,吉利收购后,如何处理相关知识产权问题,是否会 留下后遗症一直是业界担忧的问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吉利基本情况 集团产能整车30万辆/年,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 站,海外市场300个销售网点:在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尔沃” 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沃尔沃基本情况 集团产能:一个发动机厂,4个整车厂,56.8万俩的产能, 2000多个全球网络;海外市场100多个国家的2500家经销 商。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33.48万辆,同比下降 10.6%;中国销量2.24万辆,同比增长88%。正常年景, 沃尔沃的全球销量都在40万辆左右,最高时曾达47万辆,其 重点市场历来是欧美而非中国。现在情况显然在逆转,中国 的市场权重在上升。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二、吉利公司的情况分析
内部情况:优势(S)
1. 形成集团产能,汽车行业的民营之星 2. 价值观体系 核心价值观:”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公司愿景:”让世界充满吉利 企业使命:”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3. 领导个人魅力 4. 新增的实体资产和无形资产

竞争性对抗

竞争性对抗

二、竞争性对抗与竞争动态1、竞争性对抗吉利和沃尔沃正从研发、营销和设计等不同方面展开合作,公司高管、经销商等多领域人士均看好吉利-沃尔沃双赢前景。

吉利销量尤其是出口业务,未来有望从同沃尔沃的合作中进一步受益。

并且沃尔沃SPA架构将帮助吉利提升在通用平台方面的技术底蕴,而通用模块化平台能够在研发、测试和零配件采购方面形成规模效应,削减成本,增强竞争力,与其他汽车品牌进行对抗。

(1)技术战略吉利收购沃尔沃首先的一个前提就是因为在发展中急需先进的技术来支撑其品牌发展战略。

吉利在进行了原始的沙发加四个轮子的汽车制造积累后,迫切的需要进行品牌的提升,但没有成熟的技术,一切都是空谈。

在吉利利用多品牌战略推进中高端产品的过程中此问题越发的尖锐,如吉利帝豪虽然获得认可,但其产品和其他成熟品牌相比还有很大的技术差距。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只要有了技术,吉利在低成本制造的优势将越加明显,其在国内的竞争里也将明显增强,也就突破了技术围城。

在目前汽车的竞争中,技术力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看看国内汽车市场就知道了,奔驰、宝马、奥迪等还是占据高端市场,日本的高端车虽然获得了部分喝彩,但已经很难打破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

可以说高层次的竞争,技术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迈不过这道门槛的,就只能在低端的汽车品牌里面混,想做高端品牌是也是赔钱赚吆喝,这一点从国内汽车推出的中高端品牌一直没有太大销量就可知一二。

(2)品牌战略吉利,在消费者中的形象和口碑就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虽然吉利也研发出了类似劳斯莱斯山寨版的高端车型,但其低端的品牌仍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吉利在收购澳大利亚变速器公司正延续这种品牌扩张。

从吉利的品牌发展战略看,吉利如成功收购沃尔沃后,既可以维持沃尔沃的高端品牌形象,在利用沃尔沃技术的同时还能提升吉利品牌的定位,使其不断脱离其低端形象。

利用细分的吉利、华普、帝豪、全球鹰、上海英伦、沃尔沃来划分不同的市场,沃尔沃主打中高端,吉利中低端,此多品牌战略正是吉利在高端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之后的最佳选择。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吉利汽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0年,吉利汽车宣布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个跨国并购事件震动了整个汽车行业。

本文就针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进行研究。

一、动因1、扩大市场份额吉利汽车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国内市场,在国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占优势。

而沃尔沃汽车则是欧洲主要的汽车厂商之一,在欧洲拥有很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这对吉利汽车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汽车可以扩大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2、丰富产品线吉利汽车主要生产经济型的汽车,而沃尔沃汽车则主要生产高档车型,两者的产品线互补性比较强。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汽车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提高自己的产品档次,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同时,通过沃尔沃汽车技术的借鉴,吉利汽车可以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

3、提升品牌价值二、效果1、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2、提升产品质量3、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汽车制造业一直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吉利汽车通过收购沃尔沃,获得了沃尔沃汽车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这对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借鉴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吉利汽车可以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增强吉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还可以丰富产品线,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这次收购事件无疑对吉利汽车和中国汽车制造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的分析报告,探讨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及启示。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次尝试,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向高端市场进军的重要一步。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实现了自主品牌升级和技术创新的突破,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吉利还通过吸收沃尔沃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实力,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这一案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吉利、沃尔沃、收购、国际化、竞争力一、背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寻求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吉利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也积极参与到这股国际化浪潮中。

吉利自主品牌长期以来在市场上的地位并不明显,想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迫在眉睫。

二、收购原因1.增强国际竞争力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沃尔沃作为世界著名的豪华车品牌,具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端的市场认可度。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可以迅速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实现自主品牌升级吉利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想要进一步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必须进行品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自主品牌得以迅速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收购过程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并不顺利,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来自国际市场的质疑和阻力,多数人认为吉利作为一个中国企业能否管理好沃尔沃并实现其转型目标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还面临着技术和文化差异的挑战。

吉利需要克服这些障碍,尽快融入沃尔沃的企业文化,有效整合资源。

在收购过程中,吉利采取了多项策略,如推出了全新的管理团队,加强了沃尔沃和吉利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同时还保留了沃尔沃原有的技术和品质优势。

四、收购影响1.吉利品牌形象提升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

吉利并购沃尔沃课件

吉利并购沃尔沃课件

人力资源整合
规划并购后的人力资源策略,包括管理 层任命、员工安置及培训等。
市场协同
发挥双方市场优势,实现市场协同效应 ,提升整体竞争力。
并购后的整合与协同
业务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双方业务板块,提 高运营效率。
品牌协同
统一品牌形象,强化品牌价值,提升市 场份额。
技术协同
共享双方技术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提 升产品竞争力。
文化融合
促进双方文化融合,建立共同价值观, 提升团队凝聚力。
05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影响与 展望
对吉利公司的影响
提升技术水平
通过并购沃尔沃,吉利获得了先 进的汽车技术和研发能力,有助 于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
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
沃尔沃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其市场 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吉利拓展 国际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 力。
02
沃尔沃公司介绍
沃尔沃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01
02
沃尔沃汽车成立于1927年,是瑞典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其品牌历史 悠久,具有独特的北欧文化和传统。
沃尔沃汽车以其安全、质量、环保和设计理念而闻名,这些理念贯穿 于其整个发展历程中,为全球消费者所认可。
沃尔沃汽车的技术与创新
沃尔沃汽车在汽车技术方面一直走在 行业前列,其拥有先进的发动机、传 动系统和底盘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 效、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THANKS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分析
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资源
通过并购沃尔沃,吉利可以获得其先 进的汽车技术和品牌资源,提升自身 竞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
并购沃尔沃有助于吉利扩大在全球汽 车市场的份额,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分析论文

吉利收购沃尔沃分析论文

吉利收购沃尔沃分析论文I. 简介介绍吉利与沃尔沃之间的收购交易吉利汽车集团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12万名员工,生产各种类型的汽车,包括轿车、SUV、MPV、卡车等。

沃尔沃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的跨国公司,成立于1927年。

沃尔沃主要生产轿车、卡车和工程机械等产品,并在全球拥有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

沃尔沃一直以来在安全性和环保性能方面备受关注,并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品质享誉世界。

在2010年,吉利汽车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沃尔沃轿车(Volvo Cars)业务,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投资。

收购交易是由吉利汽车集团与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之间达成的,其中福特是沃尔沃之前的所有者。

该收购交易为吉利汽车集团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全球市场,增加了其产品线和技术能力。

同时,这也使沃尔沃得以从吉利集团的资源和技术中受益,加快了沃尔沃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收购交易也使得吉利汽车集团在全球汽车行业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全球性汽车制造商。

报告的目的和范围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财务分析进行评估,以便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该交易的影响有更好的了解。

本报告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我们将介绍吉利和沃尔沃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它们的历史、业务概况、产品组成、市场份额等。

其次,我们将对收购交易的条款和细节进行介绍,并分析收购交易对吉利和沃尔沃的影响,包括交易的价值、收购后的公司结构、财务稳定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比较吉利和沃尔沃的财务指标来评估收购交易的财务影响,包括吉利的融资方式、对现金流的影响等。

在进行财务分析的同时,我们也将对收购交易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评估,并探讨如何减少风险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最后,我们将总结分析结果并提出建议,包括如何最大化收购交易的价值。

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其国际竞争力备受关注。

汽车产业不仅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还在技术创新、就业创造以及产业关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技术创新能力是关键。

这包括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工艺以及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那些在技术创新方面领先的企业和国家,往往能够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例如,日本和德国在汽车发动机技术上的长期投入和创新,使其在燃油汽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而美国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积极探索,也为其在未来汽车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品牌影响力也是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名品牌往往代表着品质、可靠性和独特的价值主张。

像丰田、大众、宝马等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和品牌建设,已经在全球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在价格上获得一定的溢价空间。

相比之下,一些新兴品牌或地区品牌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力对于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同样不可忽视。

这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优化、劳动力成本以及规模经济等多个方面。

例如,韩国的现代汽车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大规模生产,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够在价格敏感型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而一些欧美汽车制造商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较大压力,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高端化战略来弥补成本劣势。

市场需求和消费偏好的变化也在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格局。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政策的调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那些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线,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投入的企业和国家,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此外,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偏好也存在差异,例如欧洲消费者更注重车辆的操控性和环保性能,美国消费者则对大型车辆和舒适性有较高要求,而亚洲消费者往往更关注车辆的性价比和配置丰富度。

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及沃尔沃选择吉利的原因

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及沃尔沃选择吉利的原因

吉利为什么选择收购沃尔沃一、获得先进核心技术刚入市时,吉利以低价获得市场;为了尽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吉利又提出了“生产世界上最环保、最安全的车”的主张,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思想,沃尔沃成为吉利的首要购买对象。

沃尔沃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

吉利总裁李书福指出:“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

”一语道破吉利垂涎沃尔沃技术的天机。

作为国际化的品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是无庸质疑的,谁收购了沃尔沃谁就会得到一大笔技术财富,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二、增强品牌实力和市场力量吉利收购沃尔沃,得到的是V olvo品牌。

虽没有奔驰、宝马知名度高,但仍然是全球知名豪华车品牌。

沃尔沃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安全和环保,沃尔沃近年来致力于实施双零即“零伤亡,零污染”战略正是其品牌价值的体现。

而吉利的品牌无法更上一层楼,没有可以打出去的牌子的却是个棘手的问题。

目前吉利虽有三大品牌,但尚缺乏一锤定音的顶级豪华品牌,这个空缺沃尔沃正好可以补上,有了沃尔沃,吉利在行业内的品牌竞争地位无疑会大大提升,同时市场力量也有极大地增强。

三、加快进入新的市场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就已经开始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发展的战略转型,但一直以来吉利汽车在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草根”的印象,打入国际市场非常困难,但是只有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才能够越做越强。

吉利需要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收购品牌无疑是捷径。

所以代表品牌市场的沃尔沃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吉利走出中国的桥梁。

四、学习和提高市场营销能力沃尔沃通过体育营销和大成本的营销让自己的品牌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锁定了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安全和环境并且又不爱张扬的用户群体。

能够近距离地学一学外资品牌的营销策略,对吉利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车企来说,都是未来走向世界的前提。

沃尔沃被吉利收购的原因1福特公司战略性出售:发展福特品牌为应对2006年福特创下有史以来最严重亏损(约127亿美元),福特决定缩减规模,主要发展福特自有品牌,并提出“ONE FORD”的口号,2007年,福特以8.5亿美元的价格将阿斯顿·马丁出售给英国的一个投资集团。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企业并购案例。

通过对该案例的详细分析,我们将探讨吉利集团如何成功实施这一跨国收购,以及这一收购对吉利集团自身、沃尔沃品牌乃至全球汽车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的基本情况,然后详细介绍收购过程,包括收购背景、交易结构、关键条款等。

接下来,文章将分析收购的动因,包括吉利集团的战略意图、沃尔沃汽车的价值潜力等。

文章还将评估收购的绩效,包括收购后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的经营状况、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变化。

文章将总结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的启示,为其他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吉利与沃尔沃概况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

吉利汽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员,旗下拥有多个子品牌和产品线,覆盖轿车、SUV、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细分市场。

吉利汽车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努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沃尔沃汽车公司(简称沃尔沃)是瑞典的一家知名豪华汽车品牌,创立于1927年。

沃尔沃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和创新的汽车技术而闻名于世。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沃尔沃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产品,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

沃尔沃一直坚持对汽车安全和环保技术的投入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

吉利和沃尔沃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吉利汽车的快速崛起和沃尔沃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事件,不仅是两家企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收购过程与动因分析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案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此次收购不仅标志着中国车企开始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显示了吉利对于自身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

沃尔沃广告词

沃尔沃广告词

沃尔沃汽车广告策划书2012/6/22目录绪论.................................................................. (5)上篇.市场分析.................................................................. (7)1.营销环境分析......................................................... . (7)1.1宏观环境分析......................................................... (7)1.1.1总的经济形势........................................................ . (7)1.1.2总的消费态势.................................................................. (8)1.2营销环境中宏观因素的制约......................................................... (8)1.2.1企业市场形势.................................................................. (8)1.2.2中国汽车总的消费态势.................................................................. .. (14)1.2.3产业发展的政策................................................................. . (15)1.3中国汽车市场概况......................................................... (15)1.3.1中国汽车市场现状..................................................................15..................1.3.2中国汽车市场的构成................................................................. (17)1.3.3沃尔沃汽车主要的竞争对手.................................................................. . (20)1.4营销环境总分析......................................................... . (20)1.4.1市场分析.................................................................. .. (20)1.4.2市场威胁.................................................................. .. (21)1.4.3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 (21)1.4.4企业品牌优势.................................................................. . (22)1.4.5企业品牌劣势.................................................................. . (22)2.消费者分析......................................................... .. (22)3.1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态势......................................................... . (22)3.1.1现有的消费时尚....................................................... . (22)2.1.2各种消费者购买汽车的观念 (23)4.2现有消费者构成分析......................................................... 24..........................4.1.1现有消费者总量....................................................... . (24)4.2.2现有消费者年龄....................................................... . (24)4.3.3现有消费者职业....................................................... . (24)4.4.4现有消费者受教育程度........................................................ .. (24)4.5.5现有消费者分布....................................................... . (24)5.3现有消费者行为分析......................................................... .. (25)5.1.1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25)5.1.1.1感情动机..................................................... . (25)2.3.1.2.理智动机................................................................. . (25)2.3.1.3其他动机................................................................. . (26)5.2.2消费者购买状况....................................................... . (26)5.2.1.1获得信息来源..................................................... (26)5.2.2.2购买决定者...................................................... 27........................5.2.3.3购买国产还是进口..................................................... .. (27)5.3.3现有消费者的态度........................................................ (27)5.3.1.1对产品的喜好..................................................... (27)5.3.2.2对品牌的认知程度..................................................... .. (27)5.3.3.3购买后的满意程度..................................................... (28)5.3.4.4购买的偏好程度...................................................... .. (28)5.4.4消费者心理分析....................................................... . (29)6.4潜在消费者分析......................................................... (31)6.1.1潜在消费者的特点分析........................................................ .. (31)6.2.2潜在消费者被本品牌吸引的可能性 (39)6.3.3潜在消费者购买本品牌产品的可能性 (40)3产品分析................................................................. . (40)7.1产品特征分析......................................................... 40...........................................7.1.1产品质量分析........................................................ .. (40)3.1.2产品价格分析.................................................................. . (41)3.1.3产品定位.................................................................. .. (42)8.2产品品牌形象分析......................................................... (42)9.3新产品的研发......................................................... . (42)10.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分析......................................................... . (42)11.1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 (42)12.2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43)13.3竞争对手概况......................................................... . (43)14.4竞争对手广告分析......................................................... (44)4.4.1表格分析.................................................................. .. (44)4.4.2竞争对手广告诉求.................................................................. (45)15.5和竞争对手的优劣......................................................... 45....................................4.5.1竞争对手的优势................................................................. . (45)4.5.2竞争对手的劣势................................................................. . (46)16.6总体竞争格局分析......................................................... (46)中篇.广告策略.................................................................. . (46)1.广告目标......................................................... ............................................................461.1企业的目标......................................................... .. (46)1.2本次广告的目标......................................................... . (46)2.目标市场策略......................................................... .. (47)3.1细分市场......................................................... .. (47)4.2本次广告的目标市场......................................................... (47)5.3企业的目标市场策略......................................................... (47)6.产品定位策略......................................................... .. (47)7.1定位前提.........................................................47...........................................8.2定位表述......................................................... . (48)9.广告诉求策略......................................................... .. (48)10.1广告诉求对象......................................................... . (48)11.1诉求重点......................................................... .. (48)12.3广告诉求方法......................................................... . (48)13.广告表现策略......................................................... .. (49)14.1平面广告......................................................... .. (49)15.2电视广告......................................................... .. (49)16.广告媒体策略......................................................... .. (50)17.1平面广告媒体策略......................................................... (50)17.1.1杂志........................................................ . (50)6.1.2电视.................................................................. (50)6.1.3报纸..................................................................51.......................................6.1.4网络.................................................................. (51)6.1.5户外广告.................................................................. .. (52)6.1.6广告费用预算.................................................................. . (52)下篇.广告效果监测.................................................................. (52)1.广告创意主要研究流程......................................................... (52)2.广告主题调查测试......................................................... . (53)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获,广告主题调查一般通过焦点座谈会进行13.得 (54)2.2.1实验室调查................................................................. .. (54)2.2.2实地访问调查.................................................................. . (54)2.2.3.市场实验法................................................................. .. (55)2.2.4实际刊播调查法................................................................. . (55)4.作品效果测试......................................................... .. (55)5.广告发布监控......................................................... 56.....................................................6.1媒介发布监控......................................................... . (56)7.2广告活动效果测定方法......................................................... .. (56)4.2.1事前事后测定法................................................................. . (56)4.2.1比较组测定法.................................................................. . (57)附录.................................................................. . (57)市场调查问卷.................................................................. .. (57)市场调查问卷.................................................................. . (58)广告主题调查问卷.................................................................. (58)广告媒体调查问卷.................................................................. (59)广告活动效果调查问卷.................................................................. .. (61)参考文献:................................................................ (61)绪论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1924“沃尔沃”年由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和古斯塔夫·拉尔松创建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是“滚动向前”,,。

cfo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案例

cfo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案例

cfo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案例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随着第一批创业企业家的逐渐退出,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中国中小企业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冲击,改革与发展的强烈刺激,加速了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发展与成长,职业经理人队伍也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之中。从事猎头工作已经超过13年的池晓劲是智联招聘的高级猎头顾问,根据其提供的数字,以前寻找CFO的订单中外企客户约占70%~80%左右,现在随着国内企业的飞速发展,情况发生格局性的反转,中小企业客户已经超过80%。然而职业经理人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常常伴有很多无奈。享有“打工皇帝”之称,年薪达到500万的原用友软件总裁何经华以及因为功高盖主,最后不得不离开TCL,加盟长虹的“手机狂人”万明坚,都是职业经理人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甚至有可能改变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但他们自己的命运,却并不一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的无奈。xx财务培训作为全球财务培训**机构,始终致力于财务领域的研究。高顿研究院推出的cfo系列课程《上海财经大学首席财务官》、《上海财经大学财务总监高级研修班》、《管理会计高级研修班》《卓越财务经理训练营》等系列课程是走访近千名企业高层,汇集几十位专家智慧,**课程体系,为财务经理人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培训,让财务经理们更好的成就职业规划!成功案例:尹大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CFO尹大庆简历:1990年1月1993年12月,杜邦(中山)纺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威士(中山)有限公司财务经理。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998年7月至2002年11月,华晨金杯汽车副总裁,财务总监;2004年5月至今,吉利控股集团财务副总裁。年过60的尹大庆,终于卸任吉利集团CFO(首席财务官)之职,开始了退居二线的生活。消息来自于5月中下旬吉利汽车浙江吉利控股旗下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发布的公告。该公告称,委任李东辉为吉利公司执行董事。在此期间,其将负责公司财务管理、投资及融资活动等整体战略策划。公告还显示,李东辉今年4月份已被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委任为副总裁兼CFO。公告很简单,且极尽低调之能事。以至于在北汽、上汽等人事风暴的掩护下,它相当平静地成为了“潜水者”,几乎到了6、7月份,多数人还蒙在鼓里。这或许也正是吉利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跟尹大庆同期卸任的还有一些副总裁,尹并非个案。在吉利集团继续走向国际化和沃尔沃重塑辉煌的节骨眼儿上,不容任何闪失。一位媒体人在微博中如此分析:李东辉接替尹大庆出任吉利副总裁兼CFO,是吉利人事调整的一部分。吉利发展中,一些做出突出贡献的副总裁,因年龄原因要“退居二线”。而鉴于这些人的丰富经验和管理能力,吉利专门成立了经营筹划委员会,几位退居二线的副总升任资深副总裁,在该委员会下继续为吉利服务。实际上,尹大庆曾在两年前的一次行业年会中就表示,自己已到退休之年,希望能够有人来“接班”。而接任者李东辉,同样来自于“华晨系”,曾于2001年至2005年在华晨宝马任职,在华晨宝马成立之初即担任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后来还曾出任华晨宝马董事。此外,二者共同点还在于擅长并购投资,这或许为吉利的未来国际化战略埋下了又一伏笔。作为吉利集团几次大收购行动中功不可没的元老,尹大庆无疑将CFO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诠释到了极致。说得直白一点儿,他向国内企业宣告了CFO不是摆设,更不仅仅是埋着头“干活儿”的。业界评价,他低调,慎言。但他是中国企业里少有抛头露面的CFO,他被誉为吉利的“智多星”和“铁面财神”。选择,需要眼光“有没有担心和顾虑,到吉利来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尹大庆自己也想过很多遍,以至于《汽车人》并未开口,他自己专门提出来了。相信这是包括尹大庆在内,所有奔向吉利的人都有过的思考。在本质上,他们从业背景显赫,多来自于条件优裕的合资企业乃至外资企业,顺风顺水做到高位,待遇优厚而受人尊敬。而吉利在2000年后,仅仅是个汽车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小兵”。后来的事实证明,尹大庆的选择没有错。他最初的顾虑是,李书福是一个私企老板,其管理是否有透明度,内部控制的方法如何,会不会发生家族式企业常有的家属干预等等。但是来之后这些担心都没有了,因为他发现,李书福确实非常愿意去做现代企业的管理,并且后来其有兄弟姐妹关系这样的亲戚朋友全退出去了。“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第二点,当时的吉利既没有钱也没有融资平台。但是汽车业是需要大投入的,资金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尹大庆对《汽车人》称,吉利经过了很多曲折的方法,最终解决了资金平台,还不是让别人买走,“有人出10亿,买吉利50%的股份,我当时没同意。”所有的顾虑在时间的推进中一一打消,剩下的就是大干快上了。而这时候,多年合资经验为尹大庆很快打开了中小企业发展之路。ERP系统的引进,是尹大庆进入吉利后着手做的第一个变革。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用流程再造的方式对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内控管理进行快速的“系统升级”,以达到管理优化。很快,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在系统启动上线之后,逐渐消弭,他也顺利度过了空降兵的危险期。他的能力并不止于此。作为仰融时代的资本高手,尹大庆2004年5月进入吉利,12个月后吉利汽车股就出现在香港证交所。2007年,吉利仅50亿元的账面资产变成128亿元。业内称,他在加盟吉利4年后使其变得“从容起来”。当然,真正令尹大庆扬名的是亲历吉利3次海外并购的经历。一如选择吉利,3次出手,皆显示了“快”、“狠”、“准”的特点。2006年入股英国锰铜是吉利第一次海外尝试,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但由于没有太多国际经验,被业界视为“国际化、全球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引起轰动的是吉利的第二次收购行动。2009年,由于看准双龙破产的空档,吉利花了一个月时间就迅速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箱制造商澳大利亚DSI公司。坊间传言,称尹大庆说他们是“用死鱼的价钱买了条活鱼”。事实证明,这是吉利相当划算的一笔买卖。“先进的自动变速箱,自动的6速,还有7速双离合变速器,这些产品已经开始在吉利的车上面匹配。”尹大庆称,而这些以前是用在双龙的车上面。现在国内也有一些自主品牌,要采购DSI变速箱。“生意还是非常之好的,如果说我们可以在国内开发更多的客户的话,对我们的发展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这样我们就更加有信心了,管理规范的外资企业,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最惊心动魄的是收购沃尔沃。收购时机同样选择得相当精准。对此,尹大庆这样表述:“2007年,当全球资产都被高估的时候,拿下沃尔沃至少需要 70亿美元,我们没有出手。后来报价到了36亿美元,我说再等等。金融危机后,通过分析详细的尽职报告,我们提出,沃尔沃的价值应该在20亿美元左右,最终,成交价为18亿美元。”这一价格之低被业内认为“完全是有预谋的”。据报道,有了收购沃尔沃的打算之后,尹大庆每个月都要对收购对象的价值进行一次重新评估。相比福特当年64.5亿美元的收购价,吉利无疑又捡了个大便宜。在外人看来,吉利的这3次收购都太顺了,但在尹大庆看来,所有的工作都是长期准备之后水到渠成的。为什么呢?首先,李书福在外国的管理方法上做了很多功课。其次,收购团队里一些主要成员都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如他和赵福全等,基本的观念理念做人做事的一个准则,比如说工会、金融机构,还有地方政府等等这样一些习惯性的做法他们都知道,因此做了一些全面的沟通,就规避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为中小企业CFO “正名”吉利3次海外并购成就了尹氏声誉,但对于他而言,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他向世人宣告了CFO之于中小企业的作用,远不止闷着头干活儿那么简单。按照坊间说法,所有的“CXO”在中小企业里都是“摆设”,说得好听点儿就是干活儿的,甚至有人称:“CXO们不要太‘自恋’,摆正位置,一要干净,二要干活儿。”但尹大庆显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一些非财政专业的管理层,懂报表,但不懂会计,比如说生产负债率,资金的周转率这些都不清楚。在此前提下,“中小企业企业能够运营成功的话,有很大的程度上是财务总监做了很多幕后的贡献。”“CFO要善于发现价值,对一个企业价值的判断,是CFO最重要的工作。价值的判断有一个时间点,正是对收购沃尔沃时间点的把握,才使吉利用便宜的价钱实现收购。”这是他对CFO价值的认知。而在2009CFO年会上,尹大庆题为《海外并购中CFO的角色与价值》的演讲中,更是提出CFO“探究者”、资本“设计师”、项目“建言人”、“谈判手”以及“收获者”五大角色。在日常的运作中,CFO们则有着更多关乎管理层战略的“幕后工作”。比如,管理层判断投资项目时,最重视的两个数据是:投资回报期和产品的利润率。这是需要CFO密切配合的。此外,尹大庆也要考虑尽量避免因过度投资而被迫举债。但这实际上需要动很多脑筋。因为老板李书福向来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为了控制或可能发生的“冒进”风险,尹大庆将吉利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 65%、最多不能超过70%的水平线上。一旦公司因为投资行为使负债率达到65%,就立即通过资本性融资,扩大股本金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安全范围。“我总会说服砍掉那些不需要用钱的项目。”他说。据称,他是在吉利高层中惟一一个敢于对李书福说“不”的高管,有人评价:“他所体现的价值远大于他表达的态度。”就此而言,尹大庆认为吉利的管理模式是很民主的。“我们有包容性,这个包容性是包容个性。”他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从美国、日本周边走了一圈回来的,学了很多外国的东西,理念和价值观都不同的。像我们年纪大一点,他可能年纪轻一点,观念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但是我们的老板包容,包容你的个性,求同存异嘛!”在他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始终记录着这样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是为刘邦的用人之道。“这是我给中小企业老板打工的一个体会吧!从古到今道理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团队。”他笑言。事件小结:作为职业经理人在中小企业成功的典范,尹大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挑选老板的眼光和智慧,进入企业后,要有大展拳脚的魄力和能力,最重要的是和老板建立良好的沟通。。

浅析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优势及经济后果

浅析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优势及经济后果
(三)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启示
1.沃尔沃品牌战略与吉利的战略转型相吻合。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打造安全好 车为战略目标。吉利从“造老百姓买得起好车”到明确提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 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并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核心竞争力也从成本优势重 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服务。
2.“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企业管 理和经营方式体现为:作为吉利和沃尔沃的董事长把最终的决定权紧握在手中,并把管理 层的关系搞好;吉利没有以一个“驾奴”的姿态来对待沃尔沃,而是以“互利共赢、共同 发展”的原则进行管理;坚持两个管理团队,一个在吉利,一个在沃尔沃,并定期召开两 个团队的交流会;在保持沃尔沃占有欧洲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新兴市场,并消化和吸 收中国的经营方式开拓中国市场;经常进行管理模式的探讨,互相公开其管理模式,理智 看差异,再针对中国的和国外的市场制定不同的战略。
3.产品技术平台中国化。吉利并购沃尔沃获得了 100%股权的珍贵资源。吉利看中的正是 100%股权所带来的沃尔沃的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2011 年 11 月 9 日,沃尔沃与上海国际 汽车城集团在嘉定签署了一项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沃尔沃 C30 电动车入华 试水。此外,沃尔沃经过董事会批准,把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放在中国,帮助中国汽 车工业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2.民营企业经营和决策机制较灵活。灵活、高效的经营和决策机制使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 中更容易抓住市场机遇。许多民营企业的所有权比较集中,企业家可以独自决定企业发展 和投资的方向,能够较快决策,且实施决策的速度较快,周期较短,能够快速传递和处理 市场信息。
3.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规划性较高。在经历了多年的激烈市场竞争之后,我国民营企业已 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管理经 验,在并购国际品牌方面表现出积极和成熟的态度。一些民营企业将海外并购作为国际化 战略布局的重要步骤,以扩大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因此在海 外并购中显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引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知名的汽车品牌。

2010年,吉利汽车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这一跨国并购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收购案例的背景十分复杂。

吉利汽车希望通过收购沃尔沃汽车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沃尔沃汽车在欧美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和销售网络,吉利可以借此机会快速进入这些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跨国并购也有利于吉利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对于吉利汽车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揭示跨国并购的内在动力和战略考量。

也可以为其他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拓业务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这一收购案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力,揭示跨国并购对双方企业以及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未来类似案例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的监管和规范,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整理出有效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稳健和可持续性发展。

2. 正文2.1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吉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如今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2010年,吉利以15亿美元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这一跨国收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呢?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还包括拓展国际市场和提升全球竞争力。

收购沃尔沃可以帮助吉利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逐渐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543.1万辆,同比增长0.6%。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5倍,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新支柱。

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升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技术创新的加强技术创新是推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中国汽车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

例如,发展智能汽车,加强智能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各大汽车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提高制造水平。

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突出标志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为此,汽车企业应该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品牌。

例如,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形象、产品品质和使用体验。

与此同时,企业也要不断改善售后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增强品牌的忠诚度和影响力。

三、国际市场拓展的扩大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国际化程度较低。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需要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产品出口量。

例如,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发挥“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进入新兴市场和高成长市场。

同时,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国际市场的需求和适应性。

四、制度创新的完善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着一系列制度障碍和问题,例如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文化以及理念差异,劳动力的高成本、国际间的技术壁垒等。

为此,应该构建创新性的法律体系和财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金融和政策保障。

此外,政府应该提供便利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创新环境,从而鼓励企业发展。

沃尔沃集团与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介绍

沃尔沃集团与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介绍

可持续性和环保 技术: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性发展, 开发绿色、环保、 高效的产品和解 决方案
安全技术:致力 于提高设备的安 全性能,减少事 故发生的概率和 损失
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 力的产品。
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拥有多项专利和核心技术,为全球建筑设备行业树立了标 杆。
创始人:古斯塔夫·拉 尔松和阿瑟·格布里森
成立时间:1927年
总部:瑞典哥德堡
初期业务:生产家用轿 车和轻型卡车
沃尔沃集团的发展历程: 从汽车制造到多元化发 展
1927年,沃尔沃集团成立 1959年,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成立 1999年,沃尔沃集团收购雷诺卡车公司 2005年,沃尔沃集团收购德国曼集团 2010年,沃尔沃集团与吉利汽车建立合作关系 2018年,沃尔沃集团成为独立上市公司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和绿色发展,赢得社会认可。
卓越运营:优化生产流程和 管理体系,提高效率和盈利
能力。
挖掘机 装载机 压实机 平地机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先进的节能 技术,减少发动 机的燃油消耗和 排放
自动化和智能化 技术:运用人工 智能、物联网等 技术,提高设备 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水平
未来展望:加强与合作伙伴 的合作,拓展智能交通领域,
推动自动驾驶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发展
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 推动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
社会公益事业
沃尔沃集团在 汽车行业的领
先地位
沃尔沃集团在 电动汽车领域
的竞争优势
沃尔沃集团在 自动驾驶技术 方面的行业地

沃尔沃集团在 未来规划中的
展望与目标
1927年沃尔沃汽 车公司成立

沃尔沃汽车研究报告总结

沃尔沃汽车研究报告总结

沃尔沃汽车研究报告总结
沃尔沃汽车是一家瑞典豪华汽车制造商,致力于设计、生产和销售高端汽车。

根据最新的沃尔沃汽车研究报告,以下是对报告的总结:
首先,沃尔沃汽车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该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有了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品定位的成功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

沃尔沃的汽车设计风格独特,注重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这使得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其次,电动汽车是沃尔沃汽车未来增长的重点领域。

沃尔沃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非常巨大,目前已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的产品线。

这符合市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沃尔沃应对政府对汽车排放要求的一种回应。

再次,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扩张进展顺利。

沃尔沃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世界上许多主要市场,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到新兴市场。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特别突出,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

沃尔沃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最后,沃尔沃汽车注重创新和技术的发展。

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和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沃尔沃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并与其他技术公司合作,加快创新的步伐。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沃尔沃将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高科技的汽车产品。

总的来说,沃尔沃汽车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成功,并展示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公司在电动汽车、全球市场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策略都是明智的,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增长和扩张。

未来几年,我们可以期待沃尔沃汽车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继续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品牌IBrand东方企业文化/50/重塑沃尔沃的国际竞争力◎文I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企业来讲,是企业核心竞争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讲又是企业核心价值的理念转变,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的转变与升华。

这是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肤浅的一个理解。

吉利是在各级党委政府,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一点点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制造到自主创新,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从2007年5月开始,吉利进入了战略转型期,不是简单地打价格战,而是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打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企业道德战、品牌提升战,以及圈际化扩张。

战略思维很重要,一个企业成功与失败,首先是由战略决定的,如果整个战略错了,做的再认真可能也是错的。

首先是战略要政策,战略决定方向,然后要认真,要非常认真,认真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

所以现在吉利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转变,在这种大的政策背景下如何落到实处,使企业和国家大政策同步跟进,吉利决定战略转型。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吉利以人才和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转型就是说要打技术战,这个技术是靠人才的,打品质战,品质也离不开人才。

企业道德战更是离不开人才,如果企业人才素养本身就很低,要打道德战是打不起来的。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要转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企业素质由企业人素质决定,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还得由国民素质决定,所以人的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下决心要在人才和创新这两个方面做文章,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也离不开人才,离开人才创新是空洞的,我们在全世界找一些优秀人才,符合我们核心价值理念,符合我们发展战略,大家真的是志同道合走到一起来。

现在在吉利工作的外国专家三百多人,他们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吉利提倡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吉利既是一个企业,更像一个学校。

我们大量培养技师、技工,大量培养吉利需要的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包括博士后的培养。

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大家相互学习,联合工作,成长和锻炼了一大批的吉利汽车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战略转型吉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员工素养普遍提高,企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吉利的发展路子是可以继续探索下去的。

中国车企发展面临两大难题大家非常关心吉利这次并购沃尔沃的事情,党中央国务院鼓励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今年3月28日吉利与美国福特签订了沃尔沃的买卖协议。

这个事情实际L我从2002年就开始了,那时我就认为全球经济会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全球汽车制造业要发生非常大的调整,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研究美国的通用和福特将会面临破产,那个时候很多的人都觉得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实际上我们认为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通用已经破产,福特差不多就要破产了。

通用破产不是偶然的,福特差不多破产也不是偶然的。

万方数据所以到2006年的时候,福特基本上同意把沃尔沃给卖掉了。

它手下有很多知名豪华品牌,但沃尔沃是最好的品牌,也是世界顶级豪华车品牌之一,我们从2007年6月成立了项目组,2008年4月首次向福特提交收购沃尔沃的建议书,2008年的11月,我去美国和福特cEo正面进行讨论,2009年1月,我们去美国和福特的董事长进行讨论这么一个重大的事情。

为什么收购沃尔沃这个公司?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必须明白,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的实际形象、地位和实际竞争力。

中国汽车公司面临两大难题,我相信在二十年以内都解决不了,一个难题就是知识产权,中国汽车如果说卖到美国或者欧洲,知识产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在在中国卖的不错,但是知识产权问题是没有解决的,如果卖到美国或者欧洲,人家是不会对我们那么友好的,如果没有知识产权问题就是技术非常落后,到欧美去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技术相对先进一定是抄人家的。

在这样情况下中国汽车工业想在世界上受人尊敬,一定要解决知识产权的问题。

这是到今天为止全中国所有汽车公司都没有解决的,我相信二十年以内解决不了。

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汽车品牌问题。

中国汽车品牌现在相当于20年之前中国服装、鞋帽、家电品牌。

当然现在的情况好一些,但是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你就是质量做的最好,这个品牌人家还是不认同,就好像一夜之间可以成为一个富翁,但是要想成为一个贵族,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受人尊敬的人一夜之间是不可能实现的,品牌也是这个道理。

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要么就是一点一点地再过二十年以后再说,要么就像吉利这样,购买一个在世界上本身就非常受人尊敬、非常有影响力的顶尖汽车品牌公司,所以吉利从2002年开始研究这么一个重大的事情,到今年终于实现这样一个愿望。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是什么东西?首先是100%的股权。

商标权、知识产权、所有权,10963项的专利,十几个系列町持续发展的产品以及产品平台,两个完整的有五十万辆产能的生产企业,还有发动机公司,以及三个汽车零部件公司。

还有三干八百多个研究院的研发工程师,整个的人才体系以及创新能力体系,以及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两干三百二十五个网点,包括社会服务机构和4s店。

沃尔沃公司,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如果不进入到这个公司,它的神秘的面纱就没有揭开,对它的了解都是很肤浅的。

我想我们经过三年调查,终于把沃尔沃搞得非常清楚,清楚以后就会发现,它为什么受人尊敬。

大家知道从全世界汽车的IT技术和轿车技术来讲,沃尔沃是排在前面的。

沃尔沃于1927年成立,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也是世界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沃尔沃公司以莺视汽车安全闻名于世。

它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汽车事故调查小组的一个汽车公司,到今天为止这个调查小组活跃在世界各国,拥有全球最高水平的汽车安全实验中心,全球最高水平的汽车道路试验场,大家天天说的安全带、安全气囊、汽车安全玻璃都是沃尔沃发明的,以及汽车的车厢结构就是用铁皮做的车厢结构,第一个用的是沃尔沃,可以吸能,保证车厢内的人的安全。

还有一个三元催化器技术。

所以全球安全和环保技术都是沃尔沃发明。

沃尔沃。

尺IENTALENTERPRISECULTURE/51/万方数据品牌lBrand东方企业文化/52,公司在联合国专门有一个汽车内世界的一种安全标志的联合国认定,这个也是全球所有汽车公司没有的。

最近沃尔沃又发明了汽车城市防碰撞安全技术以及行人安全自动刹车技术,也是全世界发明的,刚刚去年投入市场,这个车现在新的沃尔沃,闭着眼睛开,撞着人家撞不了,差不多快撞的时候自己停下来。

这是一个现实技术,而且已经投放市场了,今年有可能会投放一个新的产品,就是撞人也撞不了,前面如果有人也会自己停下来,所以计划到2025年实现零伤亡和零排放。

沃尔沃发明了插入式油电混合汽车及纯电动车,为安全和环保做出卓越的贡献。

长期以来沃尔沃的目标用户一直锁定在道德素质高,责任心强,内涵丰富又不张扬的特殊消费群体。

买沃尔沃的人跟买宝马的人是不一样的,开宝马的人是很厉害的。

但是沃尔沃不是为这批人服务的。

它是为道德素质高,责任心强,内涵丰富又不张扬的人服务的。

全世界都认同,开沃尔沃的都是律师、教授、医生,反正都是道德水准高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奔驰、宝马和奥迪公司发展均落后于沃尔沃公司,有统计年鉴,销售的数量也是落后于沃尔沃的。

随着战后德国经济的逐渐好转,德国汽车制造商发展开始加速,但是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沃尔沃公司仍然与奔驰、宝马公司并驾齐驱,而且在销售数量上略胜于宝马公司。

要给沃尔沃更多自主空间自90年代末以来,沃尔沃公司由于被福特公司并购,管理上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制约,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汽车销量和产量停滞不前,并逐渐被宝马公司赶超,由于奥迪扎堆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较早地进入政策采购,90年代初奥迪的销量也因此而超越了沃尔沃,但是到今天为止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从来没有被任何同行超越,这个是美国交通部每年都有公告的,在美国发生交通事故里面,跟汽车销量来进行一个比例计算,沃尔沃是最安全的,原因是沃尔沃的研发投入一直保持领先。

所以不是赚钱,就是保持领先,沃尔沃每年研发投入十几亿美近,二十年来投入将近三百亿美金研发资金,创造大量的科研专利成果,所以它的技术非常先进。

福特时代的沃尔沃没有成功,原因之一就是福特派的人太多,管的太多。

吉利成为沃尔沃轿车新东家以后,不会派很多人过去,而会给沃尔沃更多自主空间,把他们自身积极性发挥出来。

福特另一个问题是把沃尔沃当成一个部门而不是整车厂使用,福特所有汽车安全技术都是在沃尔沃完成的。

吉利的做法会完全不同,就要把沃尔沃还原到原来独立性,恢复沃尔沃往日竞争力。

要继续推动沃尔沃在安全和环保领域的传统领先地位,尊重沃尔沃原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成熟的商业文明,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欧美传统市场定位,开拓和发展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拉长并拓宽沃尔沃产品线,满足多层次用户对安全环保型汽车需求,重新打造沃尔沃曾经有过的绝对全球领先地位。

“不是说什么奔驰、宝马、沃尔沃、奥迪,我的理念应该走到奔驰、宝马前面去,而不是跟在后面。

我们会通过中国市场的力量实现这个目标。

磊,(本文根据李书福在第六届中国民营经济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的演讲整理)万方数据重塑沃尔沃的国际竞争力作者:李书福作者单位:吉利集团刊名:东方企业文化英文刊名:ORIENTAL ENTERPRISE CULTURE年,卷(期):2010(7)本文链接:/Periodical_dfqywh20100701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