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患者治疗论文
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的临床分析
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的临床分析目的探究分析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这50例患者中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的有28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有22例,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采用保守治疗的28例患者中治愈的有20例,治愈率为71.43%;采用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19例,治愈率为86.36%。
结论在对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适宜的治疗方案,确保最佳的临床疗效。
标签:胃肠手术;肠瘘;临床治疗肠瘘是临床上一种肠道性疾病,是指肠管之间、肠管和其他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从而造成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
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概率不高,但是由于肠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的危害较大,所以肠瘘患者死亡的风险在逐年升高。
所以,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预后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本院就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17~63岁,平均为(51±2.90)岁。
这50例患者中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有12例,结肠癌根治术的有5例,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有10例,腹部外伤术23例,阑尾切除术后残端瘘4例。
患者的臨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在腹腔的引流管内有胆汁状的液体。
所有患者发生的均为肠瘘,发生时间为手术治疗后的5~12d左右,平均为(8±3.30)d,肠瘘的类型主要为小肠瘘9例,胃肠吻合口瘘21例,十二指肠瘘2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采取住院治疗的方式,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尿素、血糖、血清电解质的定时监测,根据患者的实际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1例肠瘘患者的循证治疗
1例肠瘘患者的循证治疗【摘要】目的针对一例肠瘘的治疗,检索当前最佳临床证据,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循证临床实践的PICO原则,提出问题,检索证据,对所获临床证据进行质量评价,结合患者意愿和临床经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结果共纳入29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篇临床指南。
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家属对治疗满意。
结论运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肠瘘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瘘; 循证治疗肠瘘是指肠与肠以及肠与腹腔、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
有肠外瘘(enterocutaneous fistula) 及肠内瘘之分。
它常继发于腹腔、盆腔、腹膜后手术以及创伤,其中腹部手术并发症的肠瘘占半数以上[1]。
随着手术技巧、营养支持、抗感染及重症监护等的发展,死亡率由过去的40%~65%下降至现在13%~21%[2]。
目前临床上各种治疗措施的证据强弱不等,某些治疗的优劣性仍存在争议。
本文结合具体病例,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肠瘘的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以“膀胱切除术并回肠代膀胱术后突发腹痛5 d”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一月前体检时发现膀胱恶性肿瘤,五天前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现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高热。
入院体检:T= 39.6℃,营养良好,急性痛苦面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尿管及胃肠减压管通畅,脐下正中切口敞开,可见结肠瘘口,腹腔引流管可见淡黄色液体,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广泛压痛反跳痛,叩诊脐周呈鼓音,移动性浊音可疑,肝浊音界消失,肝脾肾区无叩击痛,未闻及肠鸣音。
入院后腹部CT:膈下积液和多发肠管间积液;血常规:WBC=16.1×109/L;入院诊断:膀胱癌术后,肠瘘。
2 提出问题2.1 如何迅速改善肠瘘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如何精确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
2.2 谷氨酰胺(Gln)、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作用如何。
2.3 气囊导管在肠腔内隔离消化液以及造口袋在肠瘘患者引流中的作用如何。
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临床治疗研究
者1 1 例, 平均年龄 ( 5 9 . 2 + 3 . 4 ) 岁, 距离 手术结束平均 时间为 ( 7 . 5 ±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发现 , 观察组明显优 于对照组。 两
1 . 1 ) d , 对照组患者 中 , 男 性患者 1 8例 , 女性患者 1 2例 , 平均 年龄 组患者 临床疗效 的比较结果见 表 1 。
重要治疗 意义。基于此 . 笔者采用不 同治疗方法进行 了直肠 癌术 临床症状 、 体征消失 , 肠 内的脓 肿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 患 者的肠功
后肠瘘 的临床 治疗研究 , 并对两种方法 的治疗效果进行 了分 析研 能基本 得到恢复 ; 无效 : 治疗 后 , 患者肠瘘 的临场症状 、 体征仍 明 究, 现将 研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
( 5 9 . 6 + 3 . 5 ) 岁, 距离手术结束平均时 间为 ( 7 . 2  ̄ 1 . 2 ) d , 两组 患者 的年
龄、 性别 、 手 术结束时间 的组 间差 异均没有 显著性差 异( 尸 >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方法
表 1 两组患者肠瘘治疗效果 比较
生命 , 及时、 有 效的 临床 治疗方法对进 行对 于保证 结直肠癌 手术 疗效评 价 , 治愈 : 治疗后 患者肠瘘 的临床症状 、 体征完 全消失 , 肠
后肠 瘘患者 的手术治疗效 果及缩短术 后身体 的恢 有效 : 治疗后患者肠瘘 的主要
时间为( 1 4 . 1  ̄ 0 . 3 ) d , 对 照组患者为 ( 1 7 . 1  ̄ 2 . 5 ) d , P < 0 . 0 5 , 组间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 ; 观察组患者 的并 发症发生率 明显 少于对
照组患者 , P < 0 . 0 5 。结论 在保守治疗 的基础上 , 根据 患者实际病情发展的需要 , 采 用手术治疗法 , 可有效 的提高肠瘘 患者的
肠瘘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肠瘘临床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15-02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
肠瘘是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患者常出现大量肠液丢失、胃肠道功能障碍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处理肠瘘十分棘手,死亡率非常之高。
为此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选取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肠瘘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其临床护理的相关经验,提高本科室在肠瘘护理中的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认知。
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3年3月在治疗左半结肠,乙状结肠肿瘤,行肿瘤切除术,肠吻合过程中,共发生吻合瘘11例,其中6例给予肛门内置管治疗,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2岁~68岁,平均年龄61.8岁。
肿瘤部位及分期:6例中降结肠肿瘤2例,乙状结肠上段肿瘤4例,ⅱ期者1例,ⅲ期者5例。
6例均行肿瘤切除术行结肠与结肠之间、结肠与直肠上段吻合术。
肠瘘出现时间:最短者术后第6天。
出现最长者为术后第12天,均为管状瘘。
2 护理2.1维持体液平衡保持有效吸引,避免因食物引起的神经及体液调节所致的肠液大量分泌,减少消化液的持续漏出。
收集和回输引流的消化液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
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征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正确记录出入量;遵医嘱收集血标本,分析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等。
若病人出现口渴、少尿、皮肤弹性差及生命体征的改变,应及时调整输液种类、速度和电解质。
2.2控制感染取低半坐卧位,以利漏出液积聚于盆腔和局限化、减少毒素吸收及引流。
加强负压引流及灌洗护理,一般情况下负压以10~20kpa (75~150mmhg)为宜,具体应根据肠液黏稠度及日排出量调整。
注意避免负压过小致引流不充分或负压太大造成肠黏膜吸附于管壁引起损伤和出血。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论文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探讨【摘要】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调查了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间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1268例,共有30例发生肠瘘。
对肠瘘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
结果:本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肠瘘发生率为4.23%。
高位肠瘘10例,6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4例保守治疗,3例治愈。
低位肠瘘20例,其中12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8例获愈,另8例保守治疗7例成功,1例死亡。
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例转流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肠瘘;外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365-02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外科临床上仍然是较为棘手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还有相当高的病死率[1]。
本文对近几年肠瘘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我科共行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1268例中30例发生肠瘘,发生率为4.23%。
男18例,女12例。
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60.2岁。
结、直肠癌13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6例,晚期胃癌联合多脏器切除术5例,外伤性肠破裂、肠切除、肠吻合术后4例,crohn病肠切除术后2例,肠瘘发生于手术后4-12天,平均6.5天。
发生于术后7天以前者占63.33%(19/30)。
1.2 治疗方法与疗效确诊为肠瘘者即予禁食、补液、抗炎,或给予胃肠减压等治疗。
30例肠瘘中,10例高位肠瘘(小肠瘘),其中6例再次行修补或再吻合手术,5例再次发生肠瘘,仅1例吻合口切除再吻合成功。
另4例保守治疗,3例获愈,1例二期手术治愈。
肠外瘘患者分段肠内营养治疗一例论文
DOI:10.3760/cma.j.issn.1674-635X.2015.06.012作者单位: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E-mail:xqg1126@126.com・病例报告・肠外瘘患者分段肠内营养治疗一例谢琪【关键词】肠外瘘;分段肠内营养;营养治疗;营养通道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于2014年9月7日因突发腹痛14h急诊收入广西桂林南溪山医院胃肠外科治疗。
主述于2014年9月6日约12:00饱饭后突然出现左下腹部疼痛,无牵拉感,为持续性,逐渐加重,并波及全腹,伴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既往有左腹痛病史4年余,一直不规则服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16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18/91mmHg(1mmHg=0.133kPa),急性面容,腹部稍隆,中下腹有压痛、反跳痛。
辅助检查:总蛋白55.7g/L,白蛋白33.7g/L,尿素氮8.10mmol/L,结核抗体测定为弱阳性。
CT检查诊断意见:(1)双肺弥漫性病变,考虑炎性病变;(2)右肺中叶多发结节影。
X光检查诊断意见:(1)两肺多发结节状稍高密度影;(2)右肺中叶多发结节影;(3)左侧胸腔积液;(4)腹水。
腹水外观呈黄色、混浊,蛋白定性阳性(++)、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23×109/L、单核细胞0.20、多核细胞0.80。
血常规: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73%,其余正常。
血气分析提示:酸碱度7.29、二氧化碳分压24mmHg、氧分压84mmHg、实际碳酸氢根11.1mmol/L、剩余碱-12.8mmol/L、总二氧化碳11.9mmol/L、血氧饱和度95%、血红蛋白104g/L、血球容积61%。
入院诊断:(1)消化道穿孔;(2)两肺多发结节状稍高密度影原因待查。
入院后第2天患者在全麻下行小肠部分切除+小肠造瘘术。
肠瘘原因与处理论文
肠瘘原因与处理【摘要】目的对消化道实施手术后发生肠瘘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53例实施肠道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结果 44例患者出现好转或达到治愈,3例患者属于高位瘘,3例患者属于回肠瘘后并发高位瘘,1例患者属于空回肠瘘,2例患者由于直肠瘘导致死亡。
结论针对消化道术后发生肠瘘的不同原因,要采取相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术后肠瘘;发病原因;治疗患者实施消化道手术后发生肠瘘是由于肠腔因为各种原因同周围的组织以及患者体外形成病变通道。
患者一旦出现肠瘘,会并发感染,大量出血以及体内水电解质出现紊乱,并造成人体内脏器官的损害,所以要针对不同的肠瘘原因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本次研究对53例实施消化道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进行相关治疗,临床的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1998年5月到2011年8月共53例患者消化道实施手术后出现肠瘘,其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段为5日-79岁,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39例属于小肠瘘,14例属于结直肠瘘;31例属于高位肠瘘,22例属于低位小肠外瘘;50例属于管状瘘,5例属于唇状瘘;38例属于单发瘘,15例患者瘘口在两个以上;9例由于腹腔发生感染导致出现脓毒败血症,最终引起器官衰竭死亡;肠瘘出现的时间为手术后的第一天-手术后的一个月。
1.2 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早期会出现腹痛症状、腹胀症状、嗳气症状、发热症状以及腹膜炎症状,患者的引流管或者手术伤口处会渗出肠道内的物质,患者的直肠或者膀胱会出现刺激感;患者口服美篮可或者通过胃管服药,药物会渗漏出来,通过对消化道实施造影,能够观察瘘口的位置以及梗阻的有无;通过瘘管实施碘油造影能够观察到腹壁瘘口是否和肠腔相互贯通。
1.3 治疗方法依据患者手术后肠瘘出现的不同时间,进行相关的治疗:①患者手术后48小时内,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再次进行手术治疗;②患者手术后的48小时到14天内,使用双套管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进行负压吸引,对腹腔发生的感染进行控制;③患者手术后的15天到1个月,通过双套管对肠道提供营养;④患者手术后1到3个月的,对唇状瘘使用医用硅胶片进行内部封堵,对管状瘘使用水压法以及封堵法和粘合胶封堵法;⑤患者手术后3个月以上的,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
浅析对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患者进行肠瘘确定性手术的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7 期 ·临床医学·7862.86%),为部分缓解的患者有8例(占22.86%),为稳定的患者有4例(占11.43%),为进展的患者有1例(占2.8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34/35)。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
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组别例数疗效分级[n(%)]总有效率[%(n)]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对照组观察组χ²值P值343519(55.89)22(62.86)10(29.41)8(22.86)3(8.82)4(11.43)2(5.88)1(2.86)94.12(32/34)97.14(34/35)0.0453>0.05注: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3 讨论临床研究发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二维放疗时,照射剂量若不够会导致治疗失败,而盲目提升照射剂量则会造成靶区周围正常器官的损伤[6-7]。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放疗技术。
调强适形放疗是一种在常规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靶区适形度较高的三维适形放疗。
有研究表明,进行调强适形放疗可在提升照射剂量的同时,减轻对靶区周围器官及组织的损伤[8-10]。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实际照射剂量、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靶区剂量不均匀性指数和靶区适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调强适形放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减轻对其靶区周围器官的损伤。
参考文献[1] 刘炜,黄正辉.非小细胞肺癌脑部转移瘤适形与调强放疗的剂量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295-300.[2] 孙宇,尹群,孙祝,等.静态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安徽医学,2018,39(8):918-922.[3] 沈纲,李卓华,蒋娅莉.非小细胞肺癌中两种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及临床疗效对比[J].肿瘤学杂志,2018,24(7):743-746.[4] 周清华,王瑾,许峰.2005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南[J].中国肺癌杂志,2005(4):332-346.[5] 闫存玲,郭子健.肺癌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6(10):9-17,30.[6] 冯淑娟,杨文龙.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4):527-529.[7] 张坦,王艺曈,方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1):1054-1057.[8] 产翠翠,田静,金艺凤.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3):354-360.[9] 张敏,戈伟,陈明,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近期疗效[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2):242-245.[10]李艳,郭其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0):800-804.浅析对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患者进行肠瘘确定性手术的效果李发平(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甘肃 白银 730900)[摘要]目的:分析对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患者采用肠瘘确定性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
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的临床治疗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Y肠瘘是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肠瘘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感染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身体的恢复[1],同时严重的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败血症等并发症,严重时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进行对于保证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缩短术后身体的恢复时间均具有重要治疗意义。
基于此,笔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直肠癌术后肠瘘的临床治疗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研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来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后肠瘘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59.2±3.4)岁,距离手术结束平均时间为(7.5±1.1)d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59.6±3.5)岁,距离手术结束平均时间为(7.2±1.2)d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结束时间的组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保守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即患者确诊为肠瘘后,常规给予胃肠减压、绝对禁食、24h 生命监测,同时建立腹腔引流,确保引流管的通常,引流期间加强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维持患者体内器官水、电解质平衡,同时注意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2],患者肠瘘发生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 ),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引流液量的变化,逐步过渡到肠外+肠内(PN+EN )联合营养治疗方案,再最终过渡到完全胃肠内营养(TEN )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的需要,行肠修补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手术方法将患者病灶部位的所有脓肿彻底清除。
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探究
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探究【摘要】目的:探究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
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到本院接受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例患者。
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对照组肠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肠瘘患者应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肠胃手术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肠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肠胃手术;肠瘘;治疗方法据临床研究调查发现,接受肠胃手术后产生肠瘘的几率比较低,然而一旦产生肠瘘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具有病情危急、进展快速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很难控制,治疗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死亡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说,一旦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采取有效地方法缓解痛苦,提升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到本院接受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例患者。
对照组: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在(60.3±1.8)岁,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其中肠梗阻急诊手术患者3例、胃癌穿孔急诊手术患者2例,胃癌择期手术患者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4例,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例,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4例。
观察组: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在(61.5±1.5)岁,男患者8例、女患者7例,其中肠梗阻急诊手术患者2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1例,阑尾黏液腺瘤手术患者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患者3例,胃癌手术患者4例,小肠肿瘤手术患者1例,嵌顿疝肠坏死手术患者1例,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2例。
肠瘘原因与处理论文
肠瘘原因与处理论文
肠瘘原因与处理
【摘要】目的对消化道实施手术后发生肠瘘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53例实施肠道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结果 44例患者出现好转或达到治愈,3例患者属于高位瘘,3例患者属于回肠瘘后并发高位瘘,1例患者属于空回肠瘘,2例患者由于直肠瘘导致死亡。
结论针对消化道术后发生肠瘘的不同原因,要采取相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术后肠瘘;发病原因;治疗
患者实施消化道手术后发生肠瘘是由于肠腔因为各种原因同周围
的组织以及患者体外形成病变通道。
患者一旦出现肠瘘,会并发感染,大量出血以及体内水电解质出现紊乱,并造成人体内脏器官的损害,所以要针对不同的肠瘘原因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本次研究对53例实施消化道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进行相关治疗,临床的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1998年5月到2011年8月共53例患者消化道实施手术后出现肠瘘,其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段为5日-79岁,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39例属于小肠瘘,14例属于结直肠瘘;31例属于高位肠瘘,22例属于低位小肠外瘘;50例属于管状瘘,5例属于唇状瘘;38例属于单发瘘,15例患者瘘口在两个以上;9例由于腹腔发生感染导致出现脓毒败血症,最。
肛肠手术后结直肠瘘临床治疗分析
肛肠手术后结直肠瘘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肛肠手术后结直肠楼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肛肠手术后结直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确定性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回肠造瘘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对于肛肠手术后出现结直肠瘘的患者,采用确定性手术予以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以促进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结直肠瘘;确定性手术;回肠造瘘术在临床上结直肠瘘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种情况一般都多见于肛肠手术以后,其吻合口瘘[1]。
这种情况为患者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对于患者的原发症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
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肛肠手术后结直肠瘘的有效治疗方法,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肛肠手术后结直肠瘘患者中,抽取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
对照组患者当中,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9岁,最小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36.7±11.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38.4±12.5)岁。
患者在术后均采用CT检测和B超检测得到确诊。
患者腹膜腔术后有粪性液渗出患者5例,腹腔存在粪性液体引流出11例,反复持续高温的患者20例。
在所有患者当中,患者的原发病为直肠癌的有13例,结肠癌的患者有21例。
分组后,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的效果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在2000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患者行确定手术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治疗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25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1例;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同时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晚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
结论在严格控制肠瘘患者适应证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越早进行手术效果越好。
【关键词】肠瘘;外科治疗;效果观察手术和疾病是导致肠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肠瘘主要在患者进行胃肠道手术后,发病的时候“如江河决堤,令人见之色变”[1]。
肠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比其他疾病更高,严重威胁患者的人身安全,同时在处理方面又困难重重,各种病因如败血症、水电解质失衡、代谢紊乱等进行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2]。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肠瘘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探讨肠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连续治疗的肠瘘患者,对患者的腹腔CT、消化道造影、腹腔引流液和瘘口流出液进行检查,确定60例患者进行试验,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37~75岁,平均(43.5±6.5)岁;28例患者的肠瘘发生于胃肠手术后,2例由其他原因导致;肠瘘的位置:胃肠吻合口瘘5例,结肠瘘7例,回肠瘘12例,十二指肠楼3例,空肠瘘3例。
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6~76岁,平均(42.5±5.5)岁;29例患者的肠瘘发生于胃肠手术后,1例由其他原因导致;肠瘘的位置:胃肠吻合口瘘6例,结肠瘘6例,回肠瘘11例,十二指肠楼4例,空肠瘘3例。
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配合应用分析60
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配合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配合。
方法总结对30例肠瘘患者,给予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予以有效的护理。
结果 30例肠瘘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引流,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营养支持,及精心的护理,25例患者痊愈出院,4例死于感染和脏器衰竭,1例放弃治疗。
结论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外,仔细的观察,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尤其是有效的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是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肠瘘营养支持护理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之间或肠管与体表之间的病理通道,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易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营养不良、感染、败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且病程长,死亡率高,国外报道病死率3.3%[1]。
我院外科病房在对肠瘘患者治疗过程中对30例肠瘘患者采取充分引流,抗感染,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4.3月—2009.10月收治的30例肠瘘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9岁。
其中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13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瘘9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口瘘8例。
1.2 方法1.2.1 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至少每天测血清电解质1次,以指导临床补液。
同时加强局部引流,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1.2.2 营养支持在内环境及生命体征稳定后,早期(3-5d)即应用全肠胃外营养支持(TPN),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1-2W;待每天引流量小于100ml时,停用生长抑素,改用生长激素,连续用10d左右,并根据患者肠道情况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
本组治疗最长148天,最短60天。
1.2.3 TPN的配制及输入[2]TPN供给热量25Kcal/(Kg·d),氮量0.2g/(Kg·d),糖脂比例6:4至5:5,糖尿病患者适当提高脂肪功能比例。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的临床治疗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的临床治疗高海涛【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术后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23例,治愈22例,其中非手术治愈10例,手术治愈1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5.7%。
结论治疗应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nterocutaneous fistula after abdominal surgery.MethodsThe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ifstula in our hospital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from January 2010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Results There were 23 patients in this study. 22 cases were cured, including 10 cases with non-surgical treatment. One case was dea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7%. ConclusionFollowing certain principles, th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肠外瘘;治疗;手术【作者】高海涛【作者单位】150600 黑龙江省尚志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7肠外瘘是因手术、腹部损伤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导致肠壁破裂,肠内容流入腹腔,经腹壁切口或伤口流出体外。
探讨普外科胃肠漏的治疗方法
探讨普外科胃肠漏的治疗方法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在普外科中治疗胃肠漏的方法与疗效结果,总结其中的治疗价值。
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内接受治疗的胃肠漏患者群体中,抽选136例患者,在制定随机分组方法应用中将其分为68例W组与68例V组,对W组胃肠漏患者以传统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而对V组胃肠漏患者以手术治疗方案开展治疗,统计两组胃肠漏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恢复时长与疗效结果状况,将指标参数结果进行对比与总结。
结果:从最终疗效结果中可以显然看到,W组疗效率为95.59%(65/68),V组疗效率为98.53%(67/68),在疗效率对比结果中可以显然看到其中不具备差异性,且P值大小为(P=0.0668),所以统计学意义不成立;而在治疗恢复时长对比中发现,W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长为(46.95±5.82)d,而V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长为(30.27±4.35)d,在治疗恢复时长指标参数对比中可以体现出显著差异性,且P值大小为(P=0.0262),所以在该指标组间对比中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
结论: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在普外科胃肠漏治疗方式选择中,无论是传统治疗方案还是手术治疗方案,均具有极为优异的治疗价值,但是手术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长,对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以出院而言具有更佳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普外科治疗;胃肠漏疾病;手术治疗;效果分析;疗效价值引言: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而在诸多并发症类型中,胃肠漏属于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在现阶段的医学技术发展中,在胃肠漏的预防工作逐渐体现出显著的预防效果,但是在很多基层医院中发现对于胃肠漏治疗处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处理质量普遍不佳,加剧了患者在医院中的治疗支出与住院时长,甚至会影响患者原发疾病治疗状况。
对此,探究胃肠漏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价值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肠瘘的临床治疗
X X 大学毕业论文肠瘘的临床治疗姓名:__________2014年6月25日肠瘘的临床治疗【摘要】肠瘘是指肠管之间,肠与其他器官之间及肠与腹壁之间形成的不正常通道。
既往因肠瘘具有的高病死率被认为是外科“灾难”性疾病,近30年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治疗策略的改变,营养支持及其他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其死亡由以往的50%~60%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
【关键词】肠瘘临床治疗(一)肠瘘的治疗和营养支持肠瘘的治疗原则为:①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②营养支持;③瘘口的局部处理;④手术治疗。
1.控制感染肠瘘的早期,都有腹腔内感染,控制感染是治疗成功的首要条件。
在肠瘘局部主要靠有效的外科引流,在明确急性腹膜炎后,行剖腹探查,清除肠液或脓肿,放置引流或行腹腔造瘘术。
对于高位肠瘘,尽可能在瘘口远端行空骚造日,以利于进一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控制感染的另一主要措施是全身抗生素的应用,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在细菌培养前,应选择广谱的二、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及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肠瘘发生后,特别是高流量瘘,病人有大量的细胞外液丧失,应尽快开放静脉通道,以补充足量的等渗溶液,补液量可根据肠液丢失量和每日需要量来加以调节,同时,应反复多次监测患者的血清电解质浓度和血气分析指标,指导电解质的补充和纠正酸碱平衡失调,长期禁食的病人常伴有微量元素缺乏,需及时加以补充。
3.瘘口局部处理肠外瘘瘘口具有早期由小变大,后期由大变小的特点。
主要是因为外流肠液及其中的消化酶作用引起。
肠液和消化酶同时可刺激瘘口周围皮肤组织造成腐蚀、糜烂,继而感染和出血。
瘘口的处理原则是早期引流、中期堵塞、晚期修补。
在肠瘘发生后,应注意瘘口周围皮肤的保护,可以局部涂抹氧化锌、氢氧化铝、鞣酸软膏等药物,如适用造口袋者,用造口袋收集肠液。
4.手术治疗肠瘘手术可分为辅助性手术和确定性手术,辅助性手术目的是通过手术促进肠瘘的愈合,包括:剖腹探查、脓肿引流、肠造口及十二指肠一胃端侧吻合术等;确定性手术是治疗肠外瘘一系列措施中的最后选择,是为了消除肠瘘而施行的修补、切除等手术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疗效观察与研究
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疗效观察与研究戴以文【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8)22【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肠瘘患者5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肠瘘患者来说,局部感染控制、全身营养状况改善、各脏器功能改善后实施合理时机的外科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治疗安全可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estinalifstula.Methods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ifstula were studi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distribution of the random number i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f 26 cases were treat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bserved group of 26 cases were treated by surgic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fistula, local infection control,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body, the function of each organ to improv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asonable timing of surgical treatment can achieve good effect, and the treatment is safe and reliable.【总页数】2页(P104-105)【作者】戴以文【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外六科,河南南阳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相关文献】1.应用经脐环手术治疗27例小儿先天脐肠瘘患者的疗效观察 [J], 曾德善2.早期手术治疗肠瘘的疗效观察 [J], 何专3.外科手术治疗肠瘘的效果观察 [J], 李保红4.早期手术治疗肠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鹏飞5.早期手术治疗肠瘘的疗效观察 [J], 何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瘘患者治疗论文
摘要:目的对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的29例肠瘘患者采用了引流治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激素治疗,并采取了综合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该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29例肠瘘患者中有23例治愈,治愈率为79.31%,平均住院时间为(91.2±15.2)d。
结论在肠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通过综合性的护理让患者的康复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瘘;综合护理;激素治疗;感染预防
肠瘘是一类肠道疾病的统称,当肠管与其他内脏出现病变时会使得肠内容物流出从而引发感染症状,并且会对其他器官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1]。
造成瘘口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手术创口感染、腹腔感染,恶性肿瘤、肠道炎等[2]。
我院在肠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了综合性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的29例肠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
该组患者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为28~71岁,平均年龄为(51.23±4.2)岁。
病症情况具体如下:十二指肠瘘9例,胰腺吻合口瘘1例,直肠瘘3例,低位小肠瘘7例,结肠瘘3例,胆肠吻合口瘘3例,高位小肠瘘3例。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瘘口护
理。
在手术进行之前应该对患者瘘口组织进行清理,并让皮肤尽可能保持干燥。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收集集肠液。
为了保护瘘口周围的组织可以为患者涂抹防漏膏,从而保证瘘口引流管能够正常工作。
定期更换敷料,一旦发现患者瘘口皮肤出现溃烂就需要进行及时处理,通过红外线杀菌治疗来促进瘘口愈合。
在护理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规律性的药物更换,采用医用纱布将肠管周围包裹起来;②营养护理。
术前应该对患者的营养摄入进行强化,让患者采取半卧位进行修养,同时对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衡进行调整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来预防感染;③术前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并没有深入地了解,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以及心理障碍,这会给正常治疗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告知患者相关的病症知识,让他们可以科学地认识自己的病情并缓解他们存在的焦虑情绪。
另外与患者家属进行密切的沟通,以此来更加确切地掌握患者的情况,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肠道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的1w内逐渐减少半流质饮食,同时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术前1d让患者禁食,另外对患者进行灌肠清洗同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
1.2.2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①体征观察。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若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或者出现发热症状,这就说明患者创口已经出现炎症甚至存在感染,此时就需要进行紧急处理,避免患者创口感染恶化;②营养护理。
术后一段
时间之内应该让患者禁食,同时对患者进行静脉营养摄入。
注意患者日常的饮水量以及电解质摄入量,当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之后,逐步调整患者饮食,让患者从静脉营养过渡至普通饮食。
由于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营养流失,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加强肠内营养护理和肠外营养护理。
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应该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的把握,并且密切关注导管的情况,防止患者因为输液导管而出现感染。
另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对营养剂的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将灌注量以及灌注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患者出现腹泻情况;③引流管护理。
首先对引流管进行良好的固定,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性。
对引流管进行规律性的挤压,防止引流管出现堵塞。
在引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凝血块,如果发现凝血块就需要及时处理,将引流管缓慢旋转。
如果凝血块依然没有消散,就需要对灌洗量和吸引量进行重新调整,确保引流管能够保持通畅。
1.3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见表1。
通过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性护理29例肠瘘患者中有23例治愈,治愈率为79.31%。
3 讨论
肠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肠道性疾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3]。
肠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壁上出现一个瘘口,而肠液、
胆汁包括气体会从瘘口溢出[4]。
在肠瘘的治疗过程中若处理不当将很有可能让患者出现感染,并使患者出现腹内脓肿甚至会造成皮肤溃烂、出血[5]。
另外肠瘘会影响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患者的生理平衡如水平衡、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会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6]。
此时患者的机体将会处于应激态,新陈代谢较平时会表现得更为旺盛,这就有可能带来负氮失衡以及低蛋白血症[7]。
若上述情况持续较长就会让患者逐渐变得消瘦,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这将会大大地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8]。
提早诊断对于肠瘘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了腹部平片、消化道造影以及CT。
在我院对肠瘘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合性护理主要包括了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瘘口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在手术之前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体征观察并做好引流管护理以及营养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并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综上所述,在肠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采取综合性护理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范云,仲英.肠瘘11例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11(02):111-112.
[2]孙雅梅,刘冬梅,张秀兰.肠瘘患者31例临床护理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0,14(07):131-132.
[3]叶惠意,梁立源,刘振邦.肠瘘的临床护理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01):311-312.
[4]王晓凤,张丽荣,陈亚红.肠瘘患者合并多元化疾病1例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12(8):212-213.
[5]朱加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肠瘘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7):210-211.
[6]黄雪超.肠外瘘8例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3(06):145-146.
[7]尹新华,路艳茹.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的治疗及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1,15(06):421-422.
[8]李佩兰,芦雅琳,李扬.33例消化道瘘患者的治疗配合与护理[J].河北医学,2010,10(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