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3_4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1

七年级地理上册3_4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1

《世界的人种》学案【学习目标】1.会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聚落的形态1.聚落的分类:聚落分为和。

2.聚落的差异:道路交通房屋建筑生产活动乡村城市3.聚落大多沿河流、或。

4.平原地区,聚落一般呈状。

5.河流、山麓、谷地,聚落一般呈状。

6.连线题东南亚地区四合院北极地区厚墙小窗的房屋黄土高原水城威尼斯高架屋北京四合院西亚地区窑洞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镇、、宫殿、。

2.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解释下面两种居民建筑特色形式形成的原因吗?①寒冷地区的居民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坡度大②湿热地区的居民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不同观点。

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①拆旧建新②整旧如新③修旧如旧④建新如旧【达标检测】1.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交通2.如图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

这样的生活习惯与何种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有关?()A. 山坡地区,气候干热B. 气候严寒,住木屋C.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种植水稻D. 热带干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3.哪些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A.地形崎岖,资源匮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交通不便,远离水源D.气候恶劣,土壤贫瘠4.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是()A.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 B.丽江古城——河南省C.水上城市威尼斯——法国 D.平遥古城——山西省5.读“城市形成发展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聚落课时作业无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聚落课时作业无答案

湘教版七年上册 3.4世界的聚落作无答案3.4世界的聚落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___________【基】一、。

(每小只有一个切合意)1.对于村聚落的法,正确的选项是()A.村的居民主要从事耕种B.村的居民主要从事捕、伐木、等生活C.村的居民就是从事放牧D.村的居民分从事耕种、放牧、捕、伐木等活2.对于城市和村聚落景的法正确的选项是()城市和村景没有差别B.城市里有好多池塘,种了好多果C.村里有好多、商铺、学校、道路D.城市里高楼林立,有多商铺、医院、学校等3.聚落散布比密集的地域,一般位于()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域B.河流上游地域C.高峰地域D.丘陵地域4.聚落的形式主要包含( )A.村与集B.农村与集C.村与城市D.城市与集5.对于城市和村聚落景的法正确的选项是().城市和村景没有差B.城市里有好多池塘,种了好多果C.村里有好多、商铺、学校,道路横交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多商铺、医院、学校⋯⋯道路横交,好多6.初期的聚落多数在().山谷里和河流两岸B.土壤肥饶,适于耕种的地形平展的地域C.十分炎的丛林里D.交通塞的地方7.对于聚落的散布,正确的选项是().平原地域、工生比达、聚落散布比浓密B.高原、山地空气好,合适人居住,聚落散布浓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分的地域,聚落散布稀罕D.天气年炎地域,聚落散布浓密右是四种民居景,据达成8-9。

8.示四种民住所在地的天气,最具湿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9.示四种民居的形,与烟台民居最相像的是()。

A.①B.②C.③D.④【稳固提高】二、非。

1/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3.4世界的聚落课时作业无答案10.人们居住地在不一样的地方,有些人住在农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农村和城市统称为_________。

11.聚落不单是人们的住所,也是人们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场所。

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3.4 世界的聚落》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聚落,聚落的形式及形成和发展。

2能够运用图片说明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和差别。

3能够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了解保护世界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自主学习1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

2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和3城市是人口达到,主要从事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特点:(1)人口(2)汇集了大量的,(3)并且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人口规模居住较小的居民居住地叫乡村的特点(1)乡村房屋一般都但(2)乡村外围一般分布有(3)乡村居民,大多依山傍水,眼河流山麓公路分布。

体现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

小组讨论(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房屋道路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物质娱乐生活城市乡村城市的问题,,,,,等所以城市城市需要,还要进行以便创造出美好的城市环境。

合作探究1(村庄演变成城市的过程完成P52活动)2(环境与聚落)聚落形成的条件,,, ,3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居民建筑风格当地器东南亚的高脚楼北非的平顶屋因纽特人的冰屋4你还知道哪些地区特色建筑,及其成因我们当地民居建筑5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反映出当时的,,,。

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达标测评1下列哪些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交通不便,远离水源D气候恶劣,土壤贫瘠23关于城市和乡村的聚落景观差异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4聚落的主要形式()A农村和渔村B工厂和矿区C教堂和寺院D乡村和城市5“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和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房屋高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A炎热多雨地区 B寒冷多雨地区 C温暖干燥地区D温暖多雨地区6聚落名称与特色景观连线A东南亚地区①四合院北极地区厚墙小窗的房子黄土高原水城威尼斯高架屋北京冰屋西亚地区窑洞课后反馈得到不足。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学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学案湘教版

世界聚落
A、有沿河流分布
B、房屋都不是很高
C、乡村居民点都紧靠城市
D、古老乡村聚落具有保护价值
5、城市建立向高屋住宅方向开展原因是 ( )
A、登高望远
B、氧气多灰尘少
C、健身运动
D、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6、以下关于乡村与城市间演变一般过程。

正确是( )
A、村庄—城镇—集镇—城市B、城市—城镇—集镇—村庄
C、城镇—城市—村庄—集镇D、村庄—集镇—城镇—城市
7、以下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围是( )
A、古代城堡和庙宇
B、皇家宫殿和陵墓
C、历史上著名壁画、碑刻
D、保护良好热带雨林
8、读右图答复以下问题:
〔1〕聚落可分为和
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聚落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湘教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领悟到要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保护世界文 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
2、民居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联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标注




复习上节知识
二、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三、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综合训练
课本活动题
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B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城市和乡村C城市、乡村各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D城市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中的人 居住条件相对 拥挤B乡村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分散C规模较大的乡村居民点叫小城市D规模较小的乡村居民点叫村庄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语言?
3、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代表建筑、发源地
4、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课堂导入
展示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由城市和乡村都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引出聚落的含义。
引起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标注
小组合作交流
1、直接提问:什么叫聚落?
乡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主要 从事农业产业活动,房屋一般不高,但是经济实用,外围常有大片农田。城市和乡村聚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现在的城市就是过去的乡村。
学生思考
拓展延伸
不同地区的民居:东南亚民居,房屋地面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北非的民居,屋顶是平顶并且窗户特别小,墙壁特别厚;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我国云南傣族的竹楼;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等。总结分析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都与自然地 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人类活动应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相适应,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法指导】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温馨提示:1. 在自读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画出并识记你认为的重要的内容。

2. 查阅身边的资料了解聚落发展的主要表现。

3. 要善于与同学交流,在互助互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一、走进城乡,感受城乡景观差异。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图,比一比并说出它们的差异。

注意阅读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度、高度,道路修建情况,商店、学校、医院、农田、果园、池塘的多少,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等情况。

)疑惑:请将学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小组交流解决:二、走进自然,选择理想的居住地。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几千年前,有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带领他的子民寻找理想的家园,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吧!在A 、B 、C 、D 四地中你会选择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AB疑惑:请将学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小组交流解决:合作探究DC三、走进聚落:探究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请你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民居,并说出你的设计理念。

温馨提示:1、各组在完成指定设计项目的同时,根据其他自然环境的特点再自主设计一个民居,注意分工合作,提高效率;2、设计民居时,可以重点考虑墙体、门窗、屋顶的坡度等特点;3、设计的草图可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来;4.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炎热、干旱、多风沙地区课堂小结自我反思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3、我对这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4、这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5、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会联想到什么?(学生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聚落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聚落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A.屋顶的陡缓B.房屋的大小
C.门窗的大小D.房屋的朝向
8.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
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
9.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反映的是()A.湿热的环境B.干燥的环境
C.平原环境D.城市环境
10.怀化市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镇,现在成为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影响怀化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炎热多雨的地区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温暖干燥的地区D.温暖多雨雪的地区
6.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7.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房屋建筑外貌的最明显不同是()
4.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及保护内容:
活动要求:
1Hale Waihona Puke 按照要求自主预习,认真完成预习问题。
2.组长统筹本组的预习情况,鼓励同学积极回答问题。
活动要求:
1.课上小组内核对预习问题答案。
2.教师给予点评。
针对本节课内容写出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的主要分布以及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教材分析】在整册课本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设计意图说明(分环节列出):
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
第三步:巩固拓展提能力
具体活动安排
要求及评价
教学设计
◆精心设计课后练习题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为___________聚落,乙图所示为___________聚落。
(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___________。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节世界的聚落【学习目标】1.知道聚落的形成,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

2.能够运用景观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

3.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前诊测】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最广的语言分别是_________。

2、世界上教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_________,起源于_________地区,经典为_________。

3、是真是假·国际友人自我介绍下面四位朋友的自我介绍有真有假,请你判断谁真谁假。

①穆罕默德·瓦佛尔:我来自西亚,我们那里用英语交流,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遍布各地。

②玛丽亚:我来自美国,我们那里用英语交流,每个星期都到教堂做礼拜。

③胡安:我来自泰国,我们那里有很多人讲汉语,信奉犹太教。

④约翰:我来自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我们那里有很多黑人,讲法语,信奉基督教。

知识点一:聚落的形态【自主学习】相信你能行!读课本P51-52,完成以下问题。

1、聚落的形成:人们_________地居住在一起。

2、聚落的形式: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城市(1)城市的特点①人口:人口达到_________,主要从事_________产业活动。

②社会经济活动: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_________作用。

③居住条件:由于用地紧张,建造了许多_________,提高了城市_________的利用率。

(2)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____、大气污染、水体污染、_________和生活垃圾污染等。

4、乡村的特点:居住地_________,根据规模大小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乡村居民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_________、山麓或_________分布。

乡村的房屋一般_________,但经济实用,外围常有大片_________。

5、民居的建筑风格:既能适应当地的_________,又与居民的________密切联系。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教案新版湘教版



4.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完成课本 61 页“活动”的第①题。 (二)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阅读课 本 64~65 页,完 成: ) 5.列举 3 处世界文化遗产: 二、合作探究 专题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走进自然,选择理想的居住地。 请在下列条件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适合定居的地方: ①交通闭塞、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 ③干旱的撒哈拉沙漠 ⑤水网密集的长江流域 2.读右图,回答: (1)三处聚落的选址有什么共同点? ②平坦肥沃的华北平原 ④气候酷寒的南极地区 ⑥资源丰富的地区 、 、
(2)图中①②③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 成为一般城市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根据以上分析,说说有哪些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专题二:
第1页 共2页
1.请你来当设计师。阅读课本 63 页的内容后,帮助以下地区的居民设计适合 他们居住的房屋,并说明理由。 A、高温潮湿的地区:
B、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
C、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2.(1)下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的做法正确的有: ①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②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 ③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地过度发展旅游业 ④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2)我们为什么要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世界的聚落
课 题 世界的聚落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说出聚落的主要形式,描述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自然 环境的关系; 2.会简要分析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3.知道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保护世 分析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难 点 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关系 预 设流程 一、自主学习 (一) “聚落的形态” (阅读课本 60~61 页,画记并填写: )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两种主要形式是什么? 3.填表比较乡村与城市聚落的特点: 生产活动 城市 乡村 农业生产 人口分布 密集 低矮、 稀疏 道路较稀疏 环境较好 建筑特点 交通特点 环境污染程度 个性化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教案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教案 (新版)湘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世界的聚落
使用补充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让学生分
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

气候温和、
“北非的平
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

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

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在如下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
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这样才能最好使新。

湘教版七上3.4世界的聚落学案

湘教版七上3.4世界的聚落学案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学习重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比分析学习二、【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下观看乡村和城市的图片,在优美的音乐走进聚落的世界。

聚落1、聚落2、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3、乡村: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______,其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______。

许多乡村民居都体现了当地的______习俗和______特点。

(二)、[表达交流、归纳概括]观看多媒体图片,归纳表格(三)[诱思探究、互动求知]探究一: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课本P52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讨论下列问题(1)、乡村在演变成城市的过程中在规模和建筑上有哪些变化呢?(2)、在发展过程中,其它景观有哪些变化?[启发交流]:假如你是一名古代部落的酋长,你将带领你的族人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方定居下来?动员学生学习小组间展开讨论交流地形:土壤: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气候:水源:交通:探究二:如果自然环境已定,你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会有怎样的房屋创意呢?(课件展示:“湿热地区民居”“沙漠地区民居”“寒冷地区的民居”、“黄土高原区”,图片下有文字材料说明)每组选定一种环境进行房屋设计要经济实用,最好就地取材。

展示图片“北极冰屋”“蒙古包”等特色民居。

提问:你们能探讨出这些民居背后的秘密吗?为什么这些房子造成这样?与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分组讨论) (四)、[运用知识、关注社会]时代在发展,聚落也在发展。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湘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湘教版(2021年整理)

湖南省耒阳市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耒阳市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耒阳市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聚落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一、抽测反馈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

2、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是______,它发源于______,集中分布在。

3、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和分布地区,阿拉伯人信仰______教,教徒被称为______,他们在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二、学习目标1。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自主学习(学习教材P54-P55页,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书上圈点)聚落的形态1。

聚落:2。

聚落的主要形式: 、3.根据聚落两种主要形式的对比,总结城市与乡村的概念乡村是的居民居住地。

规模最小的叫做,大一些的叫做,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

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

4。

思考: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说一说城市所存在的问题。

四、合作探究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1。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聚落
3.完成课本63页和65页活动题
〔检查反馈〕
1.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的双层木楼,主要出现在 ( )
A、炎热多雨的热带
B、温暖湿润的温热区
C、寒冷干燥的极地
D、炎热干燥的热带
2.高纬度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户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原因是
(
)
A、炎热多雨
B、寒冷多雨雪
C、温暖干燥
D、温暖多雨雪
3.西亚房屋的建筑特点主要是为了 ( )
A、防寒保暖
B、有利于防潮
C、可防止热量传导入室内
D、冬暖夏凉,比较经济
4、下列关于乡村聚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有的沿河流分布
B、房屋都不是很高
C、乡村居民点都紧靠城市
D、古老的乡村聚落具有保护价值
5、城市建设向高屋住宅方向发展的原因是 ( )
A、登高望远
B、氧气多灰尘少
C、健身运动
D、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6、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

正确的是 ( )
A、村庄—城镇—集镇—城市B、城市—城镇—集镇—村庄
C、城镇—城市—村庄—集镇D、村庄—集镇—城镇—城市
7、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的是( )
A、古代的城堡和庙宇
B、皇家的宫殿和陵墓
C、历史上著名的壁画、碑刻
D、保护良好的热带雨林
8、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和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

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
分析共同点是。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城市
的是理由是。

(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
是先有乡村聚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