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影像的交融

合集下载

电影与文学的交叉与融合

电影与文学的交叉与融合

电影与文学的交叉与融合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却是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还是以电影为灵感创作文学作品,都展示了电影与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影与文学的交叉与融合,并分析这种关系对两者的创作与表达的影响。

首先,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最为常见的融合形式之一。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例如《哈利·波特》、《魔戒》、《红楼梦》等,都被改编成了大银幕上的电影。

通过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观众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感受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原著故事的理解与体验。

然而,文学到电影的改编也面临着挑战。

电影媒介与文字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如何将原著中的情节、人物和内涵完整地呈现在电影中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的挑战。

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而言,导演的理解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将文字的魅力转换为镜头语言,并且在改编中保持原作的情感和主题。

另一方面,电影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作家通过观看电影获得灵感,电影中的画面和场景可以激发他们对故事、人物和情感的创造。

例如,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失落的荣光》中,就有许多关于电影的描写,他用电影作为一种隐喻,来探讨个人记忆、历史和身份等主题。

电影还可以影响作家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技巧。

正如导演通过镜头语言来诉说故事一样,作家可以借鉴电影中的叙事手法,例如快速剪辑、视觉效果和非线性叙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风格。

除此之外,电影和文学的交叉与融合还表现在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的相互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媒介,能够通过画面、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和主题。

而文学作品则通过文字的力量来描绘情感和反映社会问题。

电影改编的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影像媒介的力量进一步加深了故事中角色的情感体验和社会问题的呈现。

相反,通过借鉴文学中的表达方式,电影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

例如,塞缪尔·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被改编成了电影,导演通过情节的压缩和演员的表演,将贝克特式的幽默和绝望呈现得淋漓尽致。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由语词或话语构成的文本与图像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本文通过具体考察故事画,探讨了叙事图像与叙事文本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图像对文本的模仿或再现问题。

文章认为,语词与图像都是叙事的工具或手段,但在和语词的长期共存与竞争中,图像总是处于被贬抑的地位,所以,在中西文化史上,文本都占了叙事作品的绝大多数,是叙事传统中的绝对主流。

按照法国学者塔尔德的“模仿律”,“优势媒介”容易成为“范本”而被模仿,所以,藝术史上就出现了叙事性图像模仿叙事文本的倾向。

文章还运用皮尔斯的符号理论,对故事画中图像与文本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

总而言之,西方艺术史上这种叙事性图像模仿叙事文本的倾向持续了好多个世纪,“十九世纪依然有这种风尚”[35]。

因此,我们可以说:20世纪之前的西方叙事艺术史简直就是图像模仿文本的历史。

这是一种彻底的文本中心主义,是由古希腊肇其端的理性主义或“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

这种图像模仿文本的风尚当然积淀了很多好的经验,并形成了很好的传统,但它的存在实在是太久、太顽固了,以至于现代艺术家们对它产生了本能的反感。

在《无墙的博物馆》一书中,安德烈·马尔罗这样写道:“在现代艺术能够产生之前,虚构的艺术必须死去。

”[38](P34)所谓“虚构的艺术”,也就是那种模仿文本的艺术,因为这种艺术让人看到的“不是作品本身,因为它们往往是在讲故事”,而“现代艺术的首要特征是它不讲故事”[38](P34)。

20世纪兴起的达达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以图像讲故事的艺术是否真的就此死亡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出现,即:艺术中的图像已由模仿文本转而模仿现实。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借助摄影机的帮助,可以迅速而忠实地记录生活,于是,“曾经作为绘画虚构之主导特征的表现价值,已经被吞没进了应该由电影重新发现、明显带有普遍性的世界。

文本与视觉交互下的文学教学探究

文本与视觉交互下的文学教学探究

文本与视觉交互下的文学教学探究作者: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1年第03期文学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以影视文学为主流的视觉文化日益冲击着文本文化,不可避免地也给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学带来崭新思考。

由张冲主编的《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应用》一书,在文本与视觉交互的崭新视野下,从多个层面探讨了英美文学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这也为文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与参考。

视觉文化与文本交互视野下的文学教育变革和实施,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性很强的课题,也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写的:“在文学视觉化(以及视觉产品文学化)的趋势前,学术界的研究即使无法超前引领,至少也应该与其同行,在既有和新开发的理论视阈内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以此为宗旨,该书详细探究了文学作品转化的视觉产品对文学教学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文本与视觉文化交互下的文学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施建议。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两个方面,阐述了文本与视觉文化交互下开展文学教学的重大意义。

该書着重讨论了视觉文学语言对文本语言的积极作用。

如作者指出,由于传播知识的媒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都受到互联网、多媒体的影响,学科之间的交互越来越普遍。

文学教学也不例外,文学文本与视觉的交互不仅顺应时代潮流,而且还弥补了之前文学教学形式单一及偏重文学知识等缺陷。

通过视觉效果,使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生趣盎然的特殊魅力得以展现,也使文学教学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功能得以实现。

第二,多角度体现文本与视觉交互下文学教学的现实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文本和影像都是文学教学的物质对象,传统的文学教学过程中相对忽略图像、影视等文学新形式的运用,只偏重文本解读,确实缺乏灵活性与趣味性。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_故事画中的图像与文本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_故事画中的图像与文本

并不是真的要拒绝或否认话语,他只是试图把图像从长 期的被贬抑中解放出来,并提醒人们注意话语中被遗 忘、 被忽视的因素。利奥塔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话语 ( 文 本) 与图像的和谐共处、 相互借鉴、 相得益彰。 无疑,由语词或话语构成的文本与图像之间存在着 非常复杂的关系:语词是一种时间性媒介,图像则是一 种空间性媒介,但由语词构成的文本却总想突破自身的 限制,欲达到某种空间化的效果 ( 这种情况在现代作品 中尤为明显) ; 而图像呢?也总想在空间中去表现时间和 运动,欲在画幅中达到叙事的目的。在一些特殊的情况 下, 图像与文本间有时还存在着某种 “ 互文性” 的关系。 “ 总之, 图像与文本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亚里士多 德论述过诗歌与绘画的平行关系,贺拉斯的名言 ‘ 诗如 画’ 更是建立了它们的姊妹关系。在西方历史上, 关于图 像与语言的关系的争论, 可谓是一场 ‘ 符号之战 ’ 。所以, 米歇尔 ( 将图像与语词喻作说不同语言 () *) +) ,-./0122) 的两个国度,但它们之间保持着一个漫长的交流与接触
!7 # ( $"4 ) 情与理性、 体验与认识、 艺术与学术的那种关系。”
关于图像与话语这 “ 两种精神武器 ” 的优缺点, 德国艺术 评论家瓦尔特・舒里安有很好的论述: “ 图画就是一种 编了码的现实,犹如基因中包含有人的编码生物类别一 样。所以, 图画总是比话语或想法更概括、 更复杂。图画 以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浓缩了的方式传输现实状 况。因而, 图画当然也让人感到某种程度的迷糊不清, 然 而,图画在内容上比话语更为丰富—— — 话语 ‘ 容易安
言、 是固定的或活动的画面、 是手势, 以及所有这些材料 的有机混合; 叙事遍布于神话、 传说、 寓言、 民间故事、 小 说、 史诗、 历史、 悲剧、 正剧、 喜剧、 哑剧、 绘画 ( 请想一想 卡帕齐奥的 《 圣于絮尔》 那幅画) 、 彩绘玻璃窗、 电影、 连

从文本到影象的变化——浅析《梦十夜》中第六夜的电影改编

从文本到影象的变化——浅析《梦十夜》中第六夜的电影改编

二 、 术形 象的重新演绎 艺
含义 。

故事的诠释方式 的改变
“ 庆 ” 于镰 仓 时代 初期 ,护 国寺 ” 运 生 “ 则
要从 木材 中雕刻 出 “ 仁王 ”雕 刻者 必 须 ,
“ 有成像 ” 由文 中人们 对 “ 王通 过 观 念 描 写形 象作 用于 人 的 心 修 建于江 户 时代 , “ ” 围观 者却 来 自 明 而 我 和 灵, 即通过 心灵 来达 到形 象的塑 造 。 而影视 作 治 时代 , 见 时 空 的错 乱 , 可 品 出 “ ” 可 亦 梦 的


2 0 年 , 这部备 受争论 的作 品被创 作 出 06 在
来恰 百年之际 , ~位著名 日本导演将 它搬上 十 了电影银幕。 电影 中 的第 六夜 由于 极 度 的夸张 、 乎 合 时下潮流的搞怪 以及相对 完整的故事 性 , 收获 了大多数观众 的好评 。 这个 名为“ 奇迹 ” 的梦延 续了导演松尾铃 木一贯 的轻 松搞怪风格 , 虽然 从 叙述 方式到 艺术形 象 的演绎 都与 原文颇 为 迥 异 , 而就故 事层 面来 看还是 忠于 原文 。 然 在 此 对文本与影像进 行 比较分 析 , 探究两者 之间 在故 事的叙述手 法、 艺术形象 的演绎 以及 对象 征 的诠 释上的变化。
从文本到影象的变化
— —
浅析 梦十夜 中第六夜的电影改编
【 要 】 夏目 石在1 8 摘 漱 9 年发表的短篇异 色 说 0 小 梦十夜》以梦的形式记叙了十个 , 短小的故
事, 反映出 作者对文明与西方文明、 利己与孤独、 精神与肉体、 l与感情的深刻感悟o06 它 理I 生 0年, 2 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通过对梦六夜的文本和影像进行比较分析, 可品出两者之间在故事的 叙述手法 、 艺术形 象的演绎 以及对 象征 的诠释上 的变化 。

从小说文本到影像世界--论改编理念中的互动与整合

从小说文本到影像世界--论改编理念中的互动与整合

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 并且很快地就把它 们消化。 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 综合。 2 ](165页)因为“ 影诞生之前的时 "[ 在电 代, 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 只有文学 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 满 更多层次、多声部’ ‘ 地把握显示 语言, 而是直觉符号的 语言。 【 96页)小说 足更加广泛、 ” 1灭 话语不是知觉符号的语言, 它是文字语符的 的迫切需要。 [ 3 163页)而小说可以说是文 ” 学体式中最具表现力和活力的文体, 理所当 选择和编码, 并通过编码传递信息表达抽象 养料”这 。 的和深层的含意以及独特风格。 影视所使用 然地为新型艺术— 影视的首选“ 的影像符号是直观可感的知觉符号, 它依托 不仅是影视发展的需要也是艺术规律所在。 以中国电影发展史为例, 1905年中国人拍摄 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 以声音和图像的 综合形态进行思想、 感情的交流与传播, 能真 的第一部影片 定军山嫩 是从京居 《 呱定军山、 中选取的几个片断。 1914年, 第一代电影导演 实地纪录生活情景和细节。 正因为它们拥有 “ 直觉符号” 而又有不同的表意方式 , 所以两 张石川就把当时盛行的文明又 域黑藉冤魂) 般 N 上了银幕, 开了中国电影改编之先河。 随后, 者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各自形成不同的符号 系统、 审美方式乃至接受方式。 如果追溯小说 改编小说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 20世纪 也 与影视间的改编发展, 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 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 , 是名著改编的第一个高潮 , 当时根据小说改 间渊源与改编思想整合进程。 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 萨杜尔 所说:“ 一种 编的电影占了 很大的比 仅1926年至1927 例。 小说, 这种损失就越显严重。 但镜头语言的直 就有近二十部电影是以四大名著 观性、 生动性、 现实感, 却为小说语言所不及。 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 年两年间, 为素材改编的。 如陈秋风导演粼 西游记 猪 它综合了多门艺术强项 , 融视与听、 时与空、 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 . 它必须吸取

文字与图像的叙事呈现比较研究

文字与图像的叙事呈现比较研究

文字与图像的叙事呈现比较研究文字与图像是两种常见的叙事呈现方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魅力。

本文将从情感表达、信息传达、视觉冲击力以及吸引读者等方面对文字与图像的叙事呈现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文字的叙事呈现在情感表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文字能够通过言辞的运用,巧妙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和冲突发展,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故事中的情感起伏。

通过文字,作者可以透过人物的言语、思想和行动,将自己的情感将观点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而图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通过色彩、构图、形态等视觉元素,传递情感信息。

图像能够直观地表达物体的外貌、色彩和纹理,帮助读者更快速地理解故事所描述的场景和环境。

同时,图像也能够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细节来传递情感,使读者在观看图像时产生共鸣。

其次,在信息传达方面,文字与图像各有特点。

文字能够以线性的方式,详细地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的变化和故事的起承转合。

通过逻辑、语法和叙述技巧的运用,文字能够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文字还可以通过表达细节和描写背景细腻之处,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

而图像则以非线性的方式,通过图形、颜色和形态等视觉元素传达信息。

图像能够直观地呈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复杂的信息。

图像可以用简洁的方式表达许多信息,例如地图、图表等,使读者对信息有直观的感知。

图像还可以通过符号、暗示和隐喻等手法,传递更加深层次的信息。

不仅如此,文字与图像在视觉冲击力方面也有所不同。

文字通过排版、字体、颜色等因素来增加视觉效果,然而相比于图像,文字的视觉冲击力较弱。

相对而言,图像能够利用形象、色彩和构图等视觉元素,直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产生深刻的印象。

图像的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使得它在一些媒体如广告、宣传海报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后,在吸引读者方面,文字与图像也各具特点。

文字通过丰富的表达和巧妙的叙事,能够吸引读者主动参与到故事中来。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文字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论《白鹿原》雄性文本文化与当代影像阴柔审美

论《白鹿原》雄性文本文化与当代影像阴柔审美
想到 田小 娥能够有 张雨绮般妖艳 。陈忠实笔下 的白嘉 轩 虽然是一族 之长但也 少有哪位农 民能在老年依然保 学作品带来一些具象化的惊喜 ,但 当我们在一片媒体 喧嚣之后再 回头审阅小说与电影本身 ,必然能够发现 《 白鹿原》小说文本中强烈 的雄性文化特质与 电影导演
刻意为之的阴柔审美之问的巨大间离。
完整。但如果 《 白鹿原》没有 白嘉 轩 ,那 么 白鹿 原将
鹿原人不惜 反抗 、挣脱 ,逃离甚至背叛这种 固守 ,但 不再是 白鹿原 。
了雄性激素的话 语缓缓拉开了序幕 。 白嘉轩 的故事从 嘉轩俯下身去 ,双手拄着拐杖 ,盯着鹿子霖的眼睛说 :
他 的第七个女人开场 ,因为在这之前 的六个女人都未 能实现为 白家传宗接代 的使命 。 “ 父 亲过世 的头几 年 “ 子霖 ,我对不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人 的
事 ,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 ”白鹿原这五十年 的传

小说序幕中实际上完成 了白嘉轩作为一个男性 的成长。 至此 ,白鹿原上 发生 的一切似乎都与 白嘉轩有关 ,抑 嘉轩纵然是被 白孝文丢 了脸 ,被黑娃打断了腰 ,被成 为乡约之后的鹿子霖骑在头上 ,他也依然是作为 白鹿
原的族长而屹立着。
持着张丰毅那般 的英俊硬 朗。尽管影视改编能够为文 或是与他所代表 的宗法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 。 白
1 06
尤其是一个女人, 按人 的生存 、生命 的本质 奇 ,其实就是 白嘉轩作 为一个男 性所 经历的一生 。他 为一个人,
作为 白鹿原上雄性 文明的代 表者 与执行 者如 同动物世 去追求她所应该获得的。 ”③
界 中的狮王一样守 护着他 的族群 和地域 ,并 以一颗全 田小娥如作者所愿 ,确 实是一个成功 的按人 的生

互文与创造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

互文与创造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

互文与创造从文字叙事到图像叙事1. 本文概述在当今多元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叙事方式已从传统的文字叙事扩展到图像叙事。

本文旨在探讨互文性与创造性在从文字到图像叙事转换过程中的作用与表现。

本文将概述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的基本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互文性在叙事转换中的作用,包括如何通过图像叙事继承和发展文字叙事的互文元素。

接着,本文将探讨创造性在图像叙事中的体现,如视觉元素的创新运用、叙事结构的非线性发展等。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阐述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在互文性与创造性方面的互动与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对现代叙事艺术的影响。

本文期望为理解叙事艺术的发展趋势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互文性理论综述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最初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用于描述文本之间相互联系的现象。

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文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互文性不仅限于文学文本,它也广泛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和媒介中,如电影、音乐、视觉艺术等。

互文性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互文性和隐性互文性。

显性互文性指的是文本中直接引用、提及或模仿其他文本的元素,如典故、引用、仿作等。

隐性互文性则更为微妙,涉及文本之间在风格、结构、主题等方面的间接联系,这些联系可能并不明显,但能被读者或观众感知。

互文性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意义层次,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还促进了不同文本、文化、历史时期之间的对话。

通过互文性,创作者能够借鉴、引用、重组现有的文本和图像,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和形式。

在图像叙事中,互文性的作用同样重要。

图像叙事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还包括现代的摄影、电影、数字媒体等。

这些媒介中的图像常常与其他图像、文本、文化符号等相互参照,形成复杂的互文关系。

例如,电影中的场景、角色、服装等元素可能引用或改编自其他电影、文学、历史事件等,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解读层次和思考空间。

摄影与文字:图像和文字相结合,让你的文章更具吸引力

摄影与文字:图像和文字相结合,让你的文章更具吸引力

摄影与文字:图像和文字相结合,让你的文章更具吸引力摄影与文字,是两种表达方式,但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更大的魅力,让文章更加吸引人,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当图像和文字结合时所带来的影响和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来推动文章价值的提升。

优势一:丰富文章表达形式一张好的图片能够让一篇文章的叙述更加生动,更具体,更亲切。

它能够瞬间传达所需要的情感、场景和信息。

而文字则能够更好地表达主题、情感和抒发观点。

当两者结合后,文章的表达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有时候图像可以说话,文字更可以将信息传达得更加精准。

优势二:让文章的可读性提升摄影是一种视觉体验。

当读者在读文章时,看到高质量的图片,不但会感觉到文字传达出的画面,还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

相反,一篇只有文字的文章可能让读者感到枯燥无味,难以吸引他们的眼球。

因此,将图像和文字相结合,能够让文章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优势三:提高文章的转化率将文章结合高质量的图片,则能够大大提高文章的阅读量,同时吸引更多的互动和分享。

事实上,据研究表明,一篇带图片的文章共享速度比纯文字文章快94%。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文章的转化率,不妨尝试加入一些高质量的图片。

如何运用摄影与文字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如何通过图像和文字的优势相结合来提高文章的价值。

但是,如何利用和结合这两种方式呢?第一步,需要弄清楚什么样的图片与您的内容相关,以及您想要传达的信息。

如果你正在写一篇旅游文章,你需要选择一张美丽的风景画,让读者感受到所描述的内容。

如果你在写一篇技术文章,则可以选择描述性的图表、截图或流程图。

第二步,选择图片时不仅要考虑图片的质量,还要注意图片的版权问题。

我相信你不想因为版权纠纷而得到一项不良的广告词汇。

第三步,将图片与内容相结合,无论是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还是将文字嵌入图片中,都要确保突出关键信息,并保持与主题的一致性。

如果您使用的是图片,则要确保它在色彩、风格和文本中的位置配合得当。

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

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
“语—图”互文是指文字与图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明刊戏曲插图本 中,这种互文表现为以下特点:
关键词分析
1、形式多样:明刊戏曲插图本中的文字与图像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文字描绘 图像,图像诠释文字,文字与图像共同构成故事情节等。
关键词分析
2、内容丰富:文字与图像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人物形象、服饰道具、 建筑场景等,共同展示了戏曲的丰富内涵。
二、互文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1、理论层面
1、理论层面
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指的是文本与文 本之间的关系。在传媒领域,互文性可以理解为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引用、融合 和重构。这些文本既包括语言文本也包括图像文本。
2、实际应用
2、实际应用
在新闻报道中,语言和图像的互文性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新闻报道中的 插图、图表和照片都需要文字说明才能让读者理解。此外,广告也是“语图”互 文性的典型应用。在广告中,图像往往和文字一起使用,共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 视觉冲击力,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 究
目录
01 一、语言和图像的交 织
02
二、互文性的理论和 实际应用
03 三、结论
04 四、未来展望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当今的传媒时代,语言和图像之间的互文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这种互文 性不仅在新闻报道、广告和社交媒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 于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本次演示将从“语图”互文性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现象 背后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而明刊戏曲插图本则是其中的珍贵文化遗产。 在这些插图本中,文字与图像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图”互文。这 种互文形式不仅突显了戏曲的艺术特色,还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次演示将 从“语—图”互文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图像文本效果 图文并茂的设计技巧

图像文本效果 图文并茂的设计技巧

图像文本效果:图文并茂的设计技巧图像文本效果是一种通过在图像上添加文字来提升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信息传递的方法。

在设计中,图像和文字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们相互依赖、互相补充,共同完成作品的表达和传达。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图像文本效果的设计技巧,帮助你创建出更加吸引人的设计作品。

1. 融合图像与文字将文字与图像完美融合是设计一个成功的图像文本效果的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使用透明蒙版、图像剪切路径等技术,将文字与图像融为一体。

比如,如果你想在一张风景照片上添加标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然后使用蒙版工具将文字应用到图像上,以达到与图像融为一体的效果。

2. 色彩和对比度色彩和对比度是设计图像文本效果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选择适合的色彩和对比度,可以让文字在图像上更加突出,提高可读性和视觉吸引力。

一般来说,如果图像背景较为复杂或多变,可以选择亮色或深色的文字,以增加对比度;如果图像背景较为简单或单一,可以选择与背景相对补充的色彩,以突出文字的清晰度。

3. 字体和字号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是图像文本效果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字体和字号可以决定文字的风格和大小,从而影响整个作品的视觉感受。

在选择字体时,可以考虑与图像风格相符合的字体,以增加整体的一致性和协调感;在选择字号时,可以根据所需表达的重要性和文字与图像的比例关系来确定。

4. 特效和修饰图像文本效果的设计中,特效和修饰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可以使用Photoshop软件中的特效工具和滤镜,如阴影、描边、模糊等来为文字添加效果,以增加立体感和层次感。

同时,还可以利用图层蒙版和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改变文字的透明度或遮罩效果,以营造出更加独特的效果。

5. 排版和布局排版和布局是图像文本效果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选择合适的排版和布局方式,可以使文字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与图像相互呼应。

可以使用Photoshop软件中的相关工具和技巧,如字距调整、行间距调整、对齐方式等,以实现最佳的排版效果。

图像和文字的契合与转换

图像和文字的契合与转换

图像和文字的契合与转换1. 引言1.1 介绍图像和文字的关系图像和文字作为传播和表达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像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递情感和信息;而文字则具有抽象、精确的表达能力,能够深入阐述想法和概念。

图像和文字在传播中常常相互辅助、相互促进,构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

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互补、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图像和文字结合起来,能够产生更加强大而有说服力的传播效果。

文字可以解释图像所表达的意义,而图像也可以为文字增添生动的视觉形象。

通过图像和文字的结合,信息能够更加全面地传递给观众,触动他们的感知和认知。

图像和文字的关系是一种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传播语言系统。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图像和文字的结合更显得至关重要,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递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图像和文字的关系不仅在传统媒体中表现出色,在数字化时代的社交媒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像和文字的互补作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传播和设计领域的发展。

2. 正文2.1 图像与文字的相互影响图像与文字的相互影响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关系。

图像和文字在表达信息和传达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强化,也可以相互对立,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图像和文字的相互影响可以让信息更加全面和直观。

在许多情况下,文字无法完全表达一个概念或者情感,而图像却能通过视觉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

比如在新闻报道中,配上适当的图片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而文字则可以对图像进行解说和说明,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画面中的内容和意义。

图像和文字的相互影响可以提高信息的记忆和传播效果。

研究表明,人们更容易记住同时包含文字和图像的信息,因为文字和图像分别在大脑的不同区域进行处理,相互补充,增强了信息的印象。

在教育和广告等领域,常常会选择将文字和图像结合使用,以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和接受度。

从传统民族文本到现代影像改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时代创新

从传统民族文本到现代影像改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时代创新

从传统民族文本到现代影像改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时代创新导语:《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备受瞩目标动画电影,它以中国传统民族文本《封神演义》为蓝本,通过现代影像的改编和创新,成功地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本文将从故事主线、角色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探讨《哪吒之魔童降世》如何将传统民族文本进行时代创新。

一、故事主线:英勇探究自我,经受使命《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这一古老的文本为蓝本,将故事主线进行了改编和创新。

电影中,哪吒从诞生时的魔童形象,经历了自我探究和成长的过程,最终经受起救援世界的重任。

这个主线故事不仅表现了传统民族文本中的英雄主义和使命经受,更强调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在面对逆境和自我认知时的英勇与坚定。

二、角色形象:传承与创新并存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既传承了传统民族文本中的经典形象,又进行了创新。

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民族的神话人物,传统手绘的头冠、腰带和绣花鞋都得到保留,但通过现代CG(计算机生成)技术的运用,使其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赐予了生命力。

此外,电影中刻画的其他角色如太乙真人、九尾狐等,也都经过了形象的升华和变革,既呈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

三、艺术特色:中国文化与国际化融合凭借卓越的艺术特色,《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地将中国文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起首,影片中聚集了大量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封神榜、四大天将等,不仅带给观众深厚的中国风情,还让观众对中国古代神话听说有了更深度的了解。

其次,影片在艺术特色上融入了许多国际化的元素,如精美的画面、创新的剪辑手法等,无论是国内观众仍是国际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其高质量和国际化的魅力。

四、时代创新: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沉思《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现代影像对传统民族文本的改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更强调了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沉思。

电影中,哪吒作为一个被视为魔头的孩子,经历了来自家人和社会的不理解和卑视,最终通过勇气和智慧击败了邪恶势力,赢得了认可与尊重。

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探析——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

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探析——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

067[摘 要] 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是一种跨媒介叙事,若想实现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既要保证原著小说的质量,又要追求影视化呈现对原著的契合。

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对当下热门的网络小说影视化进行探析,以原著小说文本以及影视化呈现两方面为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并思考网络小说影视化这一社会现象,具体从“原著小说的扎实开垦”“影视化过程的破壁创新”以及“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热潮下的冷思考”三方面切入,旨在从中发现成功实现网络小说影视化的内在因子,探究历史题材剧的美学思想,反思当下行业的困境与不足之处,以期为他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网络小说;影视化;《长安十二时辰》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探析——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陈乐宣 谷 月 戴雯婧网络小说影视化是一个文字走向影像、两种叙事艺术交融碰撞、以调动声画的形式突破文本所建构的形象桎梏的过程,极大地拓展了文本的审美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经典范式,比纸面的语言文字更具有渲染力。

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的喷涌是当下中国大众文化最鲜明的文化景观,《长安十二时辰》作为一部架空历史题材的IP 改编佳作,其成功出圈对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有着深刻的示范指引作用。

一、原著小说的扎实开垦“在网络时代产生的网络小说,毫无例外地被烙上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深深的印记。

颠覆了历史理性的网络小说所反映的,正是将深度模式削平,倡导平面化。

网络写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没有深度、人人围观、充满差异的凹凸世界。

”[1]马伯庸深谙久久固守单一注定流于平庸之道,在《长安十二时辰》这部架空历史小说中力避单一化,力争多元化书写,以包容并蓄的态度将多种类型小说的典型特色巧为己用,在借鉴历史现实的基础上,依托现代叙事构建起一个合理的叙事空间和结构,实现作者价值观在古代社会的现代演绎,深挖历史小说的价值意蕴。

(一)古代题材的现代叙事策略从原著小说的文体类型归属上来看,《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含混而又多重的作品,很难被单一化定性,它既是大唐风物的忠实演绎者,又在字里行间透出明显的现代游戏思维,譬如马伯庸写作此书缘于一个沙盘类电子游戏《刺客信条》,其游戏属性对沉浸式场景、情节的闯关式推进等方面的要求,催生出小说中章末借长安舆图标注人物行踪、同一情节不同角色的全过程同步推进等要素的构设。

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艺术论文

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艺术论文影像的文本和文本的影像艺术论文摘要纪录片与历史著作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叙述和再现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但同一媒介也会因为历史观的不同而出现另外的差异。

关键词纪录片文字媒介历史近年来,很多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活跃于荧屏,可见纪录片作为一种展现历史的影视媒介,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本身的影像记录功能,也为历史学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那么,既然影视媒介信息可以作为史料来用,那它必然与传统的史料形式在传播方式上存在不同;而历史观的不同,也会对纪录片创作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图像学视域下的“文本图像”与“图像文本”人类历史的文字和影像的叙述和再现无外乎是语言和视觉的联合,根据美国图像学理论家米歇尔的解释,对于语言和视觉的联合。

是视觉再现的领域的两种方式:一是“文本图像”,视觉形象作为语言内部差异的场所,具体体现为文字和印刷的物质性,视觉再现之语言再现的诗歌样式。

以及描述在叙事中的奇异作用;二是“图像文本”,语言在视觉领域的再现和压抑。

作为保存历史信息的史料,自然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一般说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文献,包括档案、报刊、图书等文字记录的史料,档案、报刊、图书都是书写媒介和印刷媒介,此外,中国古代还将甲骨、竹简、绢帛等当作书写媒介;二是口述历史所基于的口碑材料,古代史学家就曾深入调查、采访,运用“口耳相传”的史料,这些依靠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到了近代出现了声音存储技术,才有了录音方式,这就是广播媒介的功用了;三是反映历史进程的遗迹、文物、战场、壁画等视觉史料,虽然遗迹、文物等无法一下归人具体的哪一种传播媒介,但作为视觉呈现的史料,影视媒介,即电影或电视完全能以视觉化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可以说,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变革,都决定着历史记录的方式,因此形成了以史书文献为主的“文本图像”和以影视为主的“图像文本”。

二、历史文献纪录片和史书对于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保证同属于传播媒介的影视媒介和书写媒介,各自对应于历史信息记录载体中的纪录片与历史著作,在记录与再现历史事件上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分析纪录片《故宫》和历史著述《史记》来探讨这一问题。

“反向”跨媒介叙事: 中国电影小说化历史回溯与当下审视

“反向”跨媒介叙事: 中国电影小说化历史回溯与当下审视

“反向”跨媒介叙事:中国电影小说化历史回溯与当下审视作者:齐桂华来源:《电影评介》2020年第03期自电影诞生初期始,文字便和影像建立了密切联系,它们的双向互动拓展了艺术体裁的边界。

如果说从小说到电影是一种主流的文体转化方向的话,那么从影像到文字便是一种“反向”的创作,电影小说便是“反向”创作的成果之一,它作为一种市场策略,是一种惯常的商业宣传手段。

受影像叙事的影响,有些电影小说在文学性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甚至延续了电影的生命力,构筑了更加完整的故事世界。

在如今以视觉消费为主流的市场环境下,电影小说这种“反向”创作体裁,应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和全面的认识。

一、影像到文字:中国电影小说化溯源随着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影不仅融汇了音乐、舞蹈、绘画、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还使得时间、空间的交融成为可能。

由于电影和戏剧的渊源,电影在诞生不久便把文学纳入自身之中,或改编,或字幕化,或声画逆流为文本,模糊了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

电影与文学、影像与文字之间,并非单线性流动,而是存在一种双向融合的关系。

电影作为光影所造的视觉产物,其与生俱来的视觉特性,以及随着技术发展而增加的声音特性,3D、4D,甚至VR的沉浸特性,使电影天然具有比文学更广的受众面向。

电影的出现快速挤占了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生存空间,影像观看逐渐取代文字阅读成为日常消遣的第一选择。

因此,从文学到电影的影像化改编,成为一种常见的、主流的文本转化现象。

这种从文字到影像的改编,不仅数量蔚为大观,质量也同样令人惊叹,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作品中有近70%的并非原创电影剧本,而是来自文学改编。

[1]如果说从小说到电影是“正向”改编的话,那把电影转化成小说可视为一种“反向”创作。

在电影抢占注意力消费市场的年代,小说并没有丧失其独特的文学魅力,由“影声”新媒体向文字文本传统媒体的转化现象,作为一种宣发策略,一直都不过时,电影与小说的“反向”联姻一直是一种惯常使用的商业宣传手段。

《登堂入室》电影观后感影评解说文案_《登堂入室》:失控的偷窥文本

《登堂入室》电影观后感影评解说文案_《登堂入室》:失控的偷窥文本

《登堂入室》解说文案_《登堂入室》:失控的偷窥文本作者:吾爱影人法国惊悚/剧情/悬疑电影《登堂入室》,于2012年上映,由弗朗索瓦·欧容导演,JuanMayorga 弗朗索瓦·欧容编剧,影片讲述了法国高校文学老师吉尔曼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周记,要求他们如实记录周末的见闻。

在众多乏味作业中吉尔曼意外发现了16岁少年克劳德的文章异常精彩。

克劳德是个安静的观察者,习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他的作业是关于偷窥——讲述他潜入朋友家中、窥探对方一家生活的故事。

吉尔曼被字里行间深深吸引,熄灭已久的文学激情亦被点燃。

他不但决定单独辅导才华横溢的克劳德、鼓励他放手创作,还与妻子珍妮一起分享克劳德的作文。

然而成年人在阅读过程中竟渐渐忘记了虚构和现实的界线,更懵然不知自己的居室早已房门大开……。

《登堂入室》让我想起弗洛伊德的一句话:人类最大秘密便是­——人最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事情总是惊人的相似。

偷窥而来的东西往往具有共性,这种普遍的共性自然也可以成为所谓现实主义的温床,我们知道偷窥不仅仅是所有人生理和心理的共性,也是文学和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母题,《登堂入室》这部影片便把偷窥这个母题的文学因子和电影因子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勾起了观影者的偷窥欲,带入感极强,让人印象深刻,欲罢不能。

中产阶级的虚伪和困境是偷窥的对象,而主角自身身上带有的恋母或恋父情结让这偷窥披上了一层社会禁忌的外衣,本能的欲望和社会的禁忌放在了一起,更激起了人本身的偷窥欲,很多时候偷窥是病态和肮脏的,但是当偷窥披上了浓重的文学外衣之后,它似乎在一部分人心里便可以“登堂入室”了,影片中对于中产阶级的反复提及以及对其困境的描述都让这部电影更富有寓味,处于现实困境中的中产阶级,欲望被压抑,而克劳德就是打开欲望的一把钥匙,克劳德在片尾说:人总是能进入别人的生活,因为她们总是需要点什么,总有办法登堂入室。

我觉得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欲望,在影片之中,正是因为克劳德激发了那个家庭中妻子与儿子的需求,他才得以最终登堂入室,片子中老师吉尔曼在背后默默的推动着整个事件的发展,当他潜在的文学偷窥欲被激发之时,对事件控制感和满足感也愈演愈烈,从开始出于文学素养的好奇到后面对于事件完整性的渴求所带来的参与感让整个故事的走向越陷越深,而观众的偷窥欲也得到了满足,这种文学创作之下的偷窥极富有实验性的意味,而社会禁忌方面的涉及也让这部电影暧昧味十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与影像的交融近些年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成为国产电影的新风尚,尤其是小说和电影的交融更是为导演与编剧所热力推崇。

但由于小说和电影分属不同艺术门类,从文本到影像的改编面临诸多症结;对此诸多症结处理,电影《一九四二》在国产电影的影视改编中有着诸多成功之处。

本文也基于此,从叙事视角的宏观转变、人物性格的重新构建以及叙述之于影像的风格转变三个方面,探析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一九四二》叙事转换,在为受众提供多维审美视角的同时,以期为国产电影影视改编提供可行性框架。

一、叙事视角的宏观转变小说和电影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在叙事上呈现着不同的叙述语态;但正由于二者兼具叙事功能,才使得小说和电影有相同之处,“小说和电影文本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共同完成的是艺术对于人和人生的阐释”[1];换句话说,正是艺术叙事的共通性,使得小说和电影这两门艺术有了交融的可能。

电影《一九四二》也正是基于此,通过对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叙事视角的转换,满足观者的期待视野,使电影从抽象文字到具体影像变换中显得更为顺畅,主题表达也更为深刻。

首先,相对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挥文字自由度和灵活性来塑造形象;但要把诉诸受众抽象思维《温故一九四二》,具象化为真实可感的活动影像,尤其是小说中着眼于个体叙事与电影对于历史的宏观表达,却呈现着艺术本体上的矛盾,影响着影视改编的主题表达、风格建树以及基于虚构本质上的艺术真实;鉴于此,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导演对原作中叙事方式做巧妙处理,消解叙事视角之于文本与影像的叙事矛盾,进而最大限度在尊重原作精髓的同时,尽可能贴合电影艺术镜像语感。

所以,在文本到影像的叙事转换中,原作原有第一人称的叙事表达被最大化的削弱,转为电影《一九四二》中的宏大表达。

比如,在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第一人称叙述贯穿全文,但是到电影《一九四二》中,第一人称这一叙事方式却只运用在了电影的开头和结尾,而在影片中间片段的主要篇幅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选取角度也是宏观视角而非私人化的个体表达。

这种影视改编,虽说消解了原作中的私人化视角,但相对于电影艺术而言,在处理观众审美与严肃主题呈现之间,可以看到导演与编剧都做了自己最大努力。

其次,小说《温故一九四二》,通过私人化的叙事方式,选取众多人物,呈现多样叙述主体,叙事线索也更为多维,这相对于讲究戏剧冲突的电影艺术而言有着媒介转化上的矛盾,也影响着影视艺术的镜像表达。

所以,鉴于电影的宏观叙事以及戏剧冲突的需要,必须适当地转换小说中的艺术表达。

在原作中,在私人化的叙事视角之下,呈现的是多线发展,除了对于故事本体严肃主题的感知外,很难找到真正的叙事主线。

所以,在影视改编中,导演在叙事上做了巧妙选择,立足宏观视角,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做了调整,尤其是削弱以东家老范为代表的逃难乡亲这条线索,转而把叙事的主线放在以蒋委员长为代表的官僚阶级,并由此交代历史背景,勾画历史运行轨迹。

也通过这样的叙事转化,使得观者在把握影片故事脉络同时,深刻思辨生命之于群体毁灭下的的个体涅??,也以此来消解文本与影像之于观众的叙事矛盾。

二、人物性格的重新构建“人物,作为小说和电影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体现主题的载体,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2]之于小说而言,借用间接的语言媒介,塑造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但相对于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灵活与自由,影视艺术却只能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实现。

也基于此,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要想塑造出鲜明生动的银幕典型,必须处理好之于小说与电影间的抽象与具象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由私人视角讲述下的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缺少鲜明的人物形象,许多人物大都是作者身处家乡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于各种史料的堆积;再加之作者自身的想象与推断,附加作家独特的反讽、丑化、戏谑、戏仿、虚拟等修辞特征语言风格,使得原作中人物不但繁多,而且形象模糊,难以直接呈现于荧幕。

也基于此,导演对原作中众多人物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确认,利用扩展和移植等改编方法,塑造出了典型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在对于个体生命价值作哲学探讨之时,也强化了电影对于战争和社会的反思,以及人类之于群体毁灭下的道义准则。

首先就是对老东家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小说中,老东家老范原型是郭有运和范克俭舅舅的爹,也借郭有运之口说逃荒是为了大家都有一条活命,可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求生之路成了所有人的毁灭之路;在这过程中,老东家的追随者,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借其之口论道“还不如不逃,至少死能死到一起”这一之于生命价值的终极探讨。

所以,在小说中,老东家老范的人物性格更为单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私人化的讲述,介绍老东家带领家人逃荒,最后通过自身的人生体验得出“还不如不逃,至少死能死到一起”这一关乎生命的终极思考。

这一单一的人物性格对于讲究人物性格要饱满、立体的影视艺术而言,既有悖于观者的审美思维,也不利于银幕典型的塑造以及严肃主题的表达。

所以,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导演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对老东家老范这一人物在移植的基础上进行扩容,使得其在性格塑造上更为立体、饱满和真实。

在影片中,一方面通过其遇到抢食的劫匪就设计报官、为保护闺女大施骗术、借给瞎鹿一碗小米时再三嘱咐灾后归还、怂恿栓柱和瞎鹿偷白修德的驴等情节展现其狡诈、小气、自私自利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借给瞎鹿一碗小米避免其卖闺女、呵斥小孙子不许吃儿媳妇的奶水、领养失去亲人的小孩等凸显其善良与仁慈。

也通过这样对人物形象的多维塑造,让影片更为真实、人物性格更为立体、戏剧冲突更为激烈。

也正是这样的叙事改编,使得老东家人物性格趋于多维,让观众在缅怀历史与反思战争的视域下,在深刻思辨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也褒扬关乎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透视人性光辉。

其次就是对蒋介石的影视改编。

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中对于蒋介石的描写较多,但大都是同过一些史料和调查来描述,可在全文中的布局较为分散,所以在对其的影视改编中导演一方面是集中处理上的移植,一方面是原著基础上的扩展。

首先,在集中处理上的移植,由于小说中很多关于蒋介石的叙述都是依据事实,所以导演对其处理选择语言上的转换,也就是从文本语言转换到视听语言。

比如在影片中,白修德与蒋介石的会面,因为本就具有历史真实性,所以在电影中除了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上的转换外,内容几乎和小说相同。

比如在小说中反复呈现蒋介石“这是不可能的”讲话,在影片中同样多次出现;此外,蒋介石关于让《大公报》停刊反省、信仰基督、只喝白开水都与小说相同。

其次就是在原著基础上的扩展,也就是基于历史真实而呈现的艺术加工,这也是艺术有别于历史的关键所在。

在影片中,蒋介石对军官遗霜的赞扬与承诺、为李培基剥鸡蛋、借粮时与张钫母亲卧膝交谈情节,都呈现着基于原作和历史基础上的艺术加工,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改变才使得蒋介石性格刻画合乎现实可能,显得更为真实;也让观者感知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之时,引起其对贫穷、饥饿、人性等问题作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探讨。

这亦或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所提及的“合情合理的不可能”[3],亦即在合理处理艺术改编的同时,注重切合人性发展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按照人物原有的样子去“摹仿”;也基于此,通过蒋介石人物形象的内在性格与外在形式的矛盾处理,关乎电影的主题诠释更为深刻具体,也由此印证黑格尔式哲学思辨下的伦理冲突与正义毁灭。

三、文本之于影像的风格转变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以完整的艺术作品呈现在受众面前,就带有各自艺术样式的特点,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对于小说和电影来说,前者属于语言艺术,侧重于观者的想象与思考,后者属于视听艺术,侧重于观者的感知与体验,也由此在叙述表达上呈现着不一样的风格语调。

也基于此,优秀的影视改编寻求文本与影像的交融,在保留原作叙事符号精髓的基础之上,通过小说的叙述语调和之于影像表达的共性逻辑,选择更利于电影发展的叙事风格。

电影《一九四二》正是基于此为转换基点,通过消解原作中的反讽、丑化、戏仿的语言风格,在满足观众期待视野的准线之上,寻呼更为严肃的主题表达和人性探讨。

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的叙述风格更多的是呈现着某种解构本质。

尤其是在文中借助自身反讽、丑化、戏谑、戏仿、虚拟等语言,描写各种身份的人对这段历史的态度。

比如在小说中,当论及被烧死之人时,却以戏谑的人生态度,借范克俭舅舅这一人物,谈论自己后悔当逃兵,以至现在不能当台胞的事情,而对于灾难本身带给人们内心的伤害与痛苦却没有触及。

但在电影《一九四二》中,这种叙述风格就有明显转变,导演用镜像呈现当年灾难时,延续对于严肃主题的尊重,消解小说戏仿本质,注重灾难之于个体的摧残与毁灭,并由此激发出的人性善良与温情。

比如,在影片中老东家老范借给瞎鹿一碗小米避免其卖闺女、呵斥小孙子不许吃儿媳妇的奶水、领养失去亲人的小妮这些情节,透视着些许人性的光辉与温情;也因此老东家老范的人物塑造极具悲剧色彩,影片也由此更加具有艺术力量与人性张力;也基于此,才把人性扭曲、信念沦丧、命运毁灭的多重探讨提升到新的高度,由此生发关乎生命的柏格森式的哲学之思。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影视改编,淡化了原作之于影像的戏仿风格,拉近了观众与电影审美的距离,使得电影之于社会的情感价值更为真实合理。

正如影片开头所呈现的“Back to 1942”的字幕一样,其目就是借助小说之于电影风格转换,寻求合乎自身艺术创作规律的艺术表达,告知人们1942年那段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悲剧。

结语《一九四二》在保留原著之于历史真实的基础之上,把抽象的文字镜像化为客观可感银幕形象,总体说来,还算“够格”。

尤其是通过叙事视角的宏观转变、人物性格的重新构建、叙事风格之于人性的多维解读三个方面的艺术加工,重构了小说之于电影的二维语系,使其叙事基点转移到对于人性本真的探讨之中;虽然还存在些许不足,但这对于当今谈及20世纪四五十年代镜像呈现抗日系列剧的国产电影来说,昭示着艺术创作中社会历史观的进步;同时,电影《一九四二》的出现,在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艺术手法上的借鉴之外,也为国产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叙事思维转变提供实践上总结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