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梗的“魔鬼时段”

合集下载

10个时点易诱发急性心梗

10个时点易诱发急性心梗

龙源期刊网 10个时点易诱发急性心梗作者:杜学峰来源:《家庭医学》2019年第09期心肌梗死是最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果发现和抢救不及时,致死率非常高。

临床观察发现,在人们一天24小时的日常活动中,以下10个时点急性心梗发作的概率最高。

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们应特别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心梗发作。

如厕间指上厕所的时刻。

在卫生间发生心梗导致死亡的悲剧时有发生。

建议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如厕时千万不可屏气用力过猛,或蹲便时间过久;如果排便不畅,可以通过药物辅助排便。

洗澡间指洗澡的时刻。

很多老年人都是在洗澡时发生了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出现悲剧。

提醒老年朋友和冠心病患者,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另外要注意洗澡水温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时不要把澡房门反锁,以免发生意外时救助不便;行動不便的老人最好在他人帮助下洗澡。

酒席间指就餐饮酒的时刻。

经常有媒体报道某某饮酒后去世的新闻,也有不少老人在家人团聚会餐时突发心脑急症。

这些悲剧的发生,多数就是因为过量饮酒加上情绪激动诱发了急性心梗。

暴饮暴食也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或者中老年人不宜饮酒,家人团聚会餐要避免情绪亢奋,做到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

棋牌间指打牌、下棋等长时间久坐不动的时刻。

曾有新闻报道,一老者连续打牌十多个小时,突然赢了一把,结果发生心梗丧命。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

冠心病患者或中老年人不要长时间久坐;在打牌下棋等娱乐的间隙,要有意识地站起来活动身体。

电视间指看电视等情绪易激动的时刻。

建议冠心病患者或中老年人,看电视控制好时间,睡前看电视别超过半小时,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或过于煽情的节目,保持平静心态,避免乐极生悲。

游泳间指游泳的时刻。

对普通人来说,游泳可以锻炼出一个强而有力的心脏。

但心脏病患者游泳是不适宜的,因为游泳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建议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在游泳前,要完全活动开身体,同时选择水温适宜的地域进行,避免低水温的刺激。

警惕魔鬼时间急性心梗 科学护理尤为先【热门下载】

警惕魔鬼时间急性心梗 科学护理尤为先【热门下载】

警惕魔鬼时间急性心梗科学护理尤为先【热门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人体的生物代谢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专家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生有着比较明显的时间规律。

比如心肌梗塞症状,心肌梗塞的原因,心肌梗塞吃什么好,还要防范急性心肌梗死,千万不能忽视最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魔鬼时间”。

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

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这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后,如同河流淤积了泥沙,使河道水流不畅,冠状动脉被完全阻塞,将造成断流,心肌好比河流所灌溉的农作物,就会因无水而枯死。

清晨日出东方,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血压上升,心律加快,血小板活性增强,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的压力和应切力也随之增加,极易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每天6
时-11时是全天最危险的时段,专家们将其称为“魔鬼时间”。

专家们还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在一年之中,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最高;一周之中,以周日、周一发病率最高。

据记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痛、憋气、呼吸困难、心慌,严重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衰、休克、意识障碍,甚至发生猝死。

除了警惕“魔鬼时间”外,人们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要懂得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强。

防范心梗 谨记10个“危险时间”

防范心梗 谨记10个“危险时间”

人 都 有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长 时 间待 塞 。建 议 看 电视 应 控 制 好 时 间 ,
太 =z闽 这里 喻 指遭 受 突发 性
在 密 闭 缺 氧 的 环 境 里 ,很 容 易 引 不 要 看 内 容 过 于 刺 激 的 节 目 ,保 打 击 ,极 度 悲 伤 的 时 刻 。人 如 果
人 长 时 间 久 坐 不 动 ,若 突 然 情 绪 床 时 要 注 意保 暖 ,不可 猛 然 坐 起 、
如 厕 问 上 厕 所 时 ,中 老 年 人 激 动 ,血 压 飙 升 ,会 引 起 心 率 增 下 床 ,晨 起 醒 来 后 最 好 平 躺 在 床
大 便 往 往 不 顺 畅 ,在 用 力排 解 大 快 、血 压 升 高 等情 况 ,容 易诱 发 心 上 活 动 四肢 后 再 缓 慢 坐 起 ,活 动
物 等 方式 辅助 排便 。
液 中 的 儿 茶 酚 胺 物 质 增 加 ,引 起 壁 功 能 失 调 等 ,最 终 诱 发 急 性 心
洗澡 洗 澡 时 ,全 身血 管扩 血压 升 高 ,冠状 动 脉 痉 挛 ,致 使 心 肌 梗 死 。建 议 睡 眠 打 鼾者 尽 早 治
张 ,皮肤 和肌 肉血 流 增 加 ,很 多老 肌 缺 血 ,诱 发 心 绞 痛 或 心 肌 梗 疗 ,解 除危 险 因素 。
起 大 脑 和 心 脏 缺 血 ,发 生 危 情 。 持平 和心 态 。
陷 人 极 大 悲 伤 的 情 绪 中 无 法 排
建 议 不 要 在饱 餐或 饥 饿 的 情 况 下
游 泳 闯 游 泳 时 受 凉 水 刺 激 , 解 ,交 感 神 经 系统 会 分 泌 出 大 量
洗 澡 ,洗 澡水 温 与体 温相 当 ,洗澡 可 引 发 血 管 痉 挛 ,出 现 冠 状 动 脉 激 素 ,使 心 跳 加 速 、动 脉 收 缩 ,进

半夜时分更要警惕3个心脏危机!

半夜时分更要警惕3个心脏危机!

半夜时分更要警惕3个心脏危机!半夜时分,大部分人都在安静地休息,然而,这个时段也是心脏危机爆发的高发时刻。

在这个时间段,心脏病人容易出现一些危机情况,需要特别警惕。

本文将介绍三个常见的危机情况,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

首先,半夜时分,心脏病人容易出现心绞痛(也叫作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往往可以向左臂、颈部和下颌部放射。

半夜时分,一些心脏病人可能会因为血管痉挛或斑块破裂等原因出现心绞痛发作。

这时候,他们会感到剧痛,有可能出现气短、冷汗和恶心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病人应该立即采取措施。

首先,他们可以尝试咀嚼一片阿司匹林,以帮助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然后,他们应该尽快坐下或卧床,放松身体,并使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物,以缓解胸痛。

如果症状没有缓解,他们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其次,半夜时分,心脏病人还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一些心脏病人可能由于晚餐后的体力活动过度,或者因为情绪激动、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心律失常。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病人应该尽量保持镇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烈情绪。

如果心律失常比较严重,他们应该尽快就医,接受医生的治疗。

最后,半夜时分,心脏病人还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作。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情况,其症状包括剧烈胸痛、气短、出冷汗等。

心脏病人在半夜时分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他们可以尝试咀嚼一片阿司匹林,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然后,他们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以尽量保持平静,避免剧烈活动。

总结起来,半夜时分心脏病人面临着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心脏危机。

他们需要特别警惕,并在出现症状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心脏病人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这些危机情况的因素。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并延缓病情的进展。

老人需提防这四个危险时段

老人需提防这四个危险时段

老人需提防这四个危险时段无论身体或心理,老年人都要比年轻人脆弱许多。

《生命时报》采访多位专家,他们指出,一天中,老年人需要提防4个危险时段。

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专家提出了详细对策,有助于老年人提早预防,防患于未然。

6~10点:脑卒中高发晨起后到上午的时间段,常被认为是心梗的“魔鬼时段”。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肌梗死28%发生在早上6~10点。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郭艺芳补充说,不只心梗,脑卒中的急性发作也容易出现在此时段,主要因为清晨时分,身体会出现固有的节律变化,如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

对本就身体脆弱,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晨峰现象”可能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脑血管负担,诱使疾病发作。

此外,体内儿茶酚胺水平的提高,以及血小板聚集力的增加,也会使血栓可能性加大。

对策:有基础病的老人,如服用长效药,可考虑在晚上睡前吃,可保证清晨时体内血药浓度,能预防疾病发作;如服用短效药(比如降压药),最好一清醒就服药,然后再起床。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调整服药时间和剂量,必须咨询医生意见。

此外,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遵循3个半分钟原则,即醒了躺半分钟,活动胳膊腿;坐在床上等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

7~10点:受骗风险大老年人一直是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

有媒体在调查360名老人后发现,其中250名老人有被骗经历,130位发生在7~10点,占受骗老人一半以上。

有83.8%的老人表示,他们在“买菜时,被卖保健品和保险的人搭讪过”。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调查发现,上千名受访老人中,超过七成在上午买菜时、儿女上班后被骗子盯上。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只能是一个数据调查,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仅仅由于出行频率比较高,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遭遇骗子的几率也就相对升高。

对策:骗子找老人下手通常会挑没有子女陪伴的时间,这是老人心理上比较脆弱的时间。

杨萍提醒,老人心里最好能有一根弦,只有与子女的亲密关系才是真实的,其他人的亲密称呼都可能是陷阱。

心脏的八个魔鬼时刻

心脏的八个魔鬼时刻

心脏的八个“魔鬼时段”负责供血的心脏,表面上强大模样,实际上比较脆弱,魔鬼时段要提防。

有八个魔鬼时段,威胁着心脏安全,魔鬼时段啥内容?下面就具体谈谈。

一:暴饮暴食后。

大量血液向胃流,令心脏供血不足,使心脏承受重负。

对于心脏病患者,暴饮暴食更是错,心脏病恶性发展,威胁着生命安全。

网友们应该知晓,每餐要七八分饱,限酒限肉要做到,吃深色蔬菜最好。

二:用力排便时。

太用力容易出事,引起血压的骤升,易得心肌梗死病。

老人消化力薄弱,功能差便秘增多,用力排便易生祸,常见排便猝死者。

科学饮食要晓得,常吃蔬菜与水果,多喝水大便畅通,精准用药亦可行。

三:剧烈运动时。

心脏负担别轻视,易冠状动脉痉挛,易心肌缺血病变。

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自身运动量,老人适合低强度,快走慢跑健身舞。

选温和有氧运动,运动一小时就行,可酌情调整运动,为提升心脏功能。

四:精神焦虑时。

亦对心脏刺激之,因失眠身心疲惫,心脏会工作很累。

因神经焦虑原因,使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内分泌失调,心肌梗死几率高。

要学会释放压力,心理疏导很有益,可以用药物干预,使心脏少受刺激。

五:早上6-12点。

被称作魔鬼时段,血压处在高峰期,心脏病最容易犯。

体内血液最稠粘,血液流速较缓慢,易发栓塞性事件,要有防范之手段。

晨起时动作要慢,补充水分莫迟延,掌握好服药时间,保护心脏为重点。

六:冬季11-3月。

俗称为魔鬼季节;室内室外温差大,心肌梗死等易发。

冬季外出要注意,血管受寒气刺激,心脑血管易痉挛,高血压心病易犯。

要采取保暖措施,低温要尽量避之,心肌梗死脑卒中,冬季要重点防控。

七:干体力活时。

血压骤升必然之,心脏难以承受着,诱发心脏病发作。

使应激激素增多,心脏狂跳功能弱,老年人干体力活,需要有保护举措。

若此活非干不可,干活前热身要做,干活时抻悠着干,要保护心脏安全。

八:当众讲话时。

心情紧张必然之,血压升高难避之,心率加快必然之。

心脏承担着风险,冠状动脉或痉挛,或造成心律失常,严重地威胁心脏。

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导语:仔细分析急性心梗的发病规律可以看到两个显着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二是一天之中上午多发。

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学者们就已观察到急性心梗的季节性和时辰性规律了。

冬季、上午,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该病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都很高。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脱贫致富三五年,一场大病回从前”,正是对急性心梗的真实写照。

仔细分析急性心梗的发病规律可以看到两个显着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二是一天之中上午多发。

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学者们就已观察到急性心梗的季节性和时辰性规律了。

近年来,北京某医院对580例急性心梗患者研究发现:冬季即前一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发病226例,占全年发病率的39%;在春、夏、秋三季的8个月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月平均发病为23例,而冬季4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33例,冬季月平均发病例数比其他三季高43%。

研究还发现,急性心梗发病与时辰有关,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早晨5时至6时,发病率最低;7时至8时,是5时至6时的2倍;8时至9时是5时至6时的3.1倍。

这与美国学者报告约40%的急性心梗发生在上午这个“魔鬼时段”基本一致。

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发病规律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天人合一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映。

天气寒冷,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而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

在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随着太阳升起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张力增生活常识分享。

这些疾病发作的危险十二时辰

这些疾病发作的危险十二时辰

这些疾病发作的危险十二时辰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9年第35期痛风:凌晨1至3点研究发现,夜间发生急性痛风的概率比白天高了近一倍。

这可能和晚上血液黏稠、血流缓慢、尿酸容易在局部聚集有关。

医生建议:晚饭后吃止痛药,痛风患者要多喝水,床头应放个水杯,以便晚上口渴时随时饮用。

睡觉时最好注意保温,脚部等肢体远端切忌贪凉。

哮喘:凌晨4至6点研究发现,凌晨4点-6点是哮喘高发时段,发作率是其他时间的100倍。

医生建议:睡在恒定的温暖环境中可明显降低夜间哮喘发作风险,增加室内湿度,或睡前喝杯白开水,有预防哮喘的作用。

定期清洁居室也很重要。

心肌梗死:凌晨4至6点研究发现,多数心脏病发作于凌晨4点左右,这可能与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下降,容易形成血栓。

此时血压也会出现短时间内迅速增高,形成全天血压的第一个高峰,心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极易发生血管事件。

再加上血黏稠度较高,种种因素增加了心梗和卒中的风险。

医生建议:1、疑似心脑血管的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2、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物,平稳、持久降压,减少晨峰血压的波动。

脑卒中:凌晨4至6点凌晨4至6点之间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高发时段。

因为此时血管内血脂比较高,血液流动比较慢,特别是中老年人不想夜间起床而控制少喝水或不喝水,造成夜间血管黏稠度升高,很容易出意外。

医生建议:普通人睡前喝200ml水,可美容排毒、稀释血液,有助降低血黏度。

心脏病及猝死:凌晨4点、上午6至9点上午6点至9点有人体“晨峰血压”现象,血压会波动到一个高值。

而在凌晨4点,半梦半醒间植物神经紊乱,还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多发,也是猝死高发阶段。

医生建议:1、别起太早,睡到自然醒。

冬天注意保暖,早晨醒来最好是服药后再适当活动。

2、起床“3个半”。

夜间或早晨起床,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这样至少可使1/2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发生意外或猝死。

熟识“魔鬼时刻”,预防急症发生

熟识“魔鬼时刻”,预防急症发生

保健医苑3年第6期保健医苑专家指导|◎文/解放军404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长玉 威海干休所副主任医师周广欧不少疾病的发生与恶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

在某些时间段里人的生命力特别脆弱,最易被病魔所击倒,被称为“魔鬼时刻”。

经过长期研究,已初步弄清了“魔鬼时刻”的变化规律。

“魔鬼时刻”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应引起大家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每天的“魔鬼时刻”一天之中有两个“魔鬼时刻”,第一个是在清晨的6~9点钟,诸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中风等心脑血管急症,多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过4769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8%的患者在早晨6~10点钟发病。

第二个是在傍晚以后,此时的心脏病发作几率再度升高。

假如你在晚间7点钟左右饮酒,肝脏排泄酒精所需的时间,要比其他任何时间都要长,故此时饮酒最易醉人,肝脏也最易受损害。

研究表明,上午6~9点和下午4~8点是一天生命活动的高潮期。

这个规律是由人体生物钟节律所形成的。

所谓生物钟就是在漫长的生命活动、生活起居、工作活动中,人体形成的时间节律,如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上班等。

伴随这种时间节律,机体的生命活力也随之消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状况。

人体的生命活力在夜间是很低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都处在最低潮,血液浓稠,血流缓慢,激素水平低,肌肉松弛,应激反应迟缓,整体功能低下。

因而,这一时段最易发生心肌梗死和急性脑血栓;对于慢性衰竭性疾熟识预防急症发生,24201保健医苑专家指导|病如心力衰竭、肾功衰竭、肺心病、晚期癌症等,在凌晨死亡者占全天死亡人数的60%。

另外,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好,在清晨这个时段也最容易发生脑出血。

每周的“魔鬼时刻”德国、芬兰科学家研究发现,星期一发生中风最多。

死亡危险比其他几天高出40%。

因而,德国把周一称为“黑色星期一”。

这种现象与生物钟的周期变化有关,每星期一是工作、学习最劳累最紧张的一天,也是疾病最易发生和病情最易加重的一天。

心脏血管被堵死的个高危瞬间

心脏血管被堵死的个高危瞬间

心脏血管被堵死的个高危瞬间心脏之所以不知疲倦地跳动,正是因为有血液不断供应、濡养。

如果给心脏供血的血管被堵塞,我们就会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所谓心梗、心源性猝死可怕的地方。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被堵死的几个高危瞬间。

生死瞬间一:晚上饱餐之后,睡到凌晨一点左右的时候。

无数实例证明,心梗的发生多数在夜里凌晨时分。

从中医角度分析,凌晨1点左右正是阳气最弱、阴气最重的时候,心阳虚弱至极,容易发生危险。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这个时候血压降低、血液流动速度慢,如果加上之前晚上一顿饱餐,血脂异常升高,心血管就很有可能被血栓堵塞。

而且,这一现象在夏季显得尤为普遍。

因此,在睡前应该喝水稀释血液,同时在吃晚饭的时候控制食量,不吃油腻。

生死瞬间二:长时间坐着,忽然站起来的一瞬间。

无论你在做什么,打麻将也好,办公敲电脑也好,长途旅行坐飞机、火车也好,请你在站起来之前,适当敲打一下四肢,做两次深呼吸,活动活动筋骨。

站起来的过程要缓慢一点,不能心急。

这是因为,久坐之后忽然站起,是血栓脱落堵塞血管的高危瞬间。

生死瞬间三:夏季在户外长时间劳作,忽然走进低温空调房里的一瞬间。

炎炎夏日,如果在外面长时间行走、劳作,满头大汗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立即进入低于20℃的空调房间里。

这是因为,之前的大汗淋漓已经让血液变得黏稠。

在忽然受到低温刺激的时候,血管发生痉挛,血压瞬间升高,栓子就极容易在这个时候堵塞心血管,发生心梗。

有些时候,危险可能并不发生在走进房间的一瞬间,而是在进入房间之后的10~15分钟之内。

生死瞬间四:感冒、饮酒、吃降压药、剧烈运动之后去蒸桑拿的时候。

蒸桑拿对人体来说是一种考验,它会增大心脏的负担,上述4种人群就不要贸然为之了。

否则,心脏很容易因为不堪重负,或者在血压波动的影响下,导致出现心血管意外。

尤其是感冒之后,如果诱发了心肌炎,这个时候蒸桑拿就特别危险。

生死瞬间五:因为心前区疼痛,坐在出租车赶往医院的时候。

冬季和早晨是心梗高发的“魔鬼时段”

冬季和早晨是心梗高发的“魔鬼时段”

50快乐养生 2017.11冬季和早晨是心梗高发的“魔鬼时段”⊙冯 冯入冬之后,各大医院救治的心肌梗死(心梗)患者逐渐增多。

专家提醒说,冬季和早晨是心梗高发的“魔鬼时段”,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提高警惕,别让心梗在冬季和早晨夺去生命。

冬季和早晨最需提防急性心梗心肌梗死,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血栓阻塞了给心肌提供血液的主要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如果缺血面积较大,就可能引发猝死。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二是一天之中早晨多。

冬季气温下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样,在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在刚睡醒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液中各种激素浓度上升,生理代谢活动增强。

上述变化,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一旦斑块破裂从血管壁脱落,就会阻塞心脏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高达2.9亿,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高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心脏中心主任、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霍勇教授强调:“包括心梗在内,很多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是可以预防的,心梗高危人群应重视心梗的预防,全面控制导致心梗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心梗风险;对于已经发生心梗的患者,关键的是缩短救治时间,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拯救生命。

”9大危险因素是心梗发生的帮凶预防心梗发生,应管理急性心梗的“坏朋友”,即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以下9项因素可以预测90%的急性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少运动、缺少蔬菜水果、紧张心理和酗酒。

患者即使单独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吸烟这3项中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发病的风险也会增加3倍;如同时具有3项危险因素者,发病的风险则上升11倍之多。

降低心梗危害需院前、院中、院后全方位管理减少心梗的危害,需院前预防、院中急救和出院后随访全方位管理。

易发心血管事件的八个“魔鬼时段”

易发心血管事件的八个“魔鬼时段”

易发心血管事件的八个“魔鬼时段”作者:蒲昭和来源:《家庭医学》2013年第04期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突发心血管事件则是常见死因。

临床观察发现,心血管事件突发在时间上有一定规律性,注意易发的几个“魔鬼时段”,学会自我保护,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清晨起床后美国研究发现,清晨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较平时增高40%。

原因是人在清醒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血压随之升高,耗氧量也会增加。

而且此时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循环较差,如起床动作过猛,会突然加大心脏负担,诱发意外事件。

起床宜慢不宜快,醒后最好在床上醒神3分钟。

起床后要注意保暖,如外出晨练,要充分热身再运动。

常用的B-阻断剂宜晚上睡前服,清晨时药效能达到最佳状态。

星期一早晨研究表明,周一心血管事件发作危险比其他几天高20%,死于心肌梗死的危险比平时高30%。

其原因可能与周六、周日玩乐过度,吃喝、吸烟过多有关,也可能是因周一要重返工作而感到压力。

休息日游玩、饮酒抽烟都别太过,更不宜通宵玩乐。

可适当睡懒觉,但不要过头,否则生物节律被打乱,周一猛然早起会使血压升高。

丰盛晚餐后多项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导致血管收缩,加大血栓危险。

特别是晚餐质优量多,会使胆固醇增高,刺激肝脏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所谓的“坏胆固醇”),容易突发心绞痛。

晚餐不宜吃得过好,心脏病患者更要忌暴饮暴食。

如果实在难忍口腹之欲,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上厕所时“便秘”是心血管事件发作的“罪魁祸首”。

原因是大便时突然用力,会增加腹腔压力,减少心脏血液回流量,导致心血管事件发作。

多吃高纤维食物,多补充体内水分,同时注意适量运动,预防便秘。

高龄老人避免用力解大便,尽量选择坐式便器。

干体力活时冠心病人在做体力活时(如搬、抬东西),如果突然“发力”,有可能导致体内应激激素猛增、血压骤升、心脏狂跳,诱发事件。

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体力活动前最好稍做热身,或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有一种险情叫“心梗”

有一种险情叫“心梗”

19医疗保健保 健2019.12兰政文有一种险情叫“心梗”心梗,心肌梗塞的简称,时下的知名度堪与感冒相比了,却比感冒不知要凶险多少倍。

道理很简单,心脏是生命的动力,享有“生命发动机”的誉称,心梗就是心肌坏死,心肌坏死太多,“发动机”就可能停工而毙命。

心肌之所以梗塞,祸起供应心脏的血管(医学称为冠状动脉)受到血栓(指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因寒冷、情绪激动、劳累等刺激而破裂脱落,加上血小板的黏附与聚结所形成的血凝块)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丧失生命活力,置患者于突然死亡(医学谓之猝死)的险境中。

我国此种险情正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例接近百万,且日趋年轻化,二三十岁的患者已不鲜见,更不用说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了,称其为“夺命杀手”一点也不夸张。

心梗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并持续15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以上,常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且有一种濒死的恐怖感。

被医学专家喻为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意味着你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争分夺秒入院救治是唯一的活命之道。

若在发病1个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心肌基本上可以不发生坏死;延到70分钟接受治疗,死亡率约为1.2%;延到6个小时死亡率上升到6%;一旦超过6个小时,心肌坏死就很难改变了。

所以,心梗的抢救时间窗限在6个小时之内,尤以抢在发病1个小时内最好,被称为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

为此,以下几点知识你不可不知。

牢记“魔鬼时刻”心梗险情何时最易发生呢?医学专家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一生之中,中老年期发生率骤升,不过近年来的年轻化趋势也不可忽视。

一年之中,夏(太热)、冬(太冷)两个季节危机最多,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季节的风险。

一天之中呢?则有10个时段最危险,被称为心脏的“魔鬼时刻”,务必牢记于心。

清晨起床时 症结在于此刻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后,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黏稠的血液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加上身体从静态卧位向动态站位转变,中老年人的神经调节又较慢,极易发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情况,因而成为一天中心脏的第一个高危时段,心梗高发。

防心梗发作清晨魔鬼时间最好赖床半个钟

防心梗发作清晨魔鬼时间最好赖床半个钟

防心梗发作清晨魔鬼时间最好赖床半个钟*导读: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所以早上起来别着急起床,赖床半个小时可以有效保护心脑血管。

……清晨一骨碌爬起床易诱发心梗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专家介绍,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

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

所以,早上睁开眼睛后应先不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半个小时后再起床。

蹲便后猛起身容易猝死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余振球表示,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由于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

寒冬从室内外出对血管有害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调查表明,猝死多发于寒冷季节。

寒冷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痉挛,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

余振球称,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老人外出时,除衣服、鞋要穿得暖和外,一定要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冷风从呼吸道进去,否则对血管、对肺都有伤害。

雾天长时间在户外晨练易诱发心脏病雾天,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

雾天,老年人最好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

万一要出门,可以选择戴口罩,但也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生死攸关6小时

急性心肌梗死生死攸关6小时

急性心肌梗死生死攸关6小时作者:方唯一等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10期老张早饭后出现中上腹隐痛,伴有恶心、出冷汗,原以为是老胃病发作了,心想熬一熬就过去了。

谁知症状一直没有好转,连午饭也吃不下,服用胃药后症状也无好转。

到了晚上,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还呕吐了几次,大汗淋漓。

老伴发觉情况不对,立即拨打“120 ”。

送至医院经过检查,老张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遗憾的是因为送来得太晚,已经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经过医生几天的全力抢救,老张终于脱离了危险,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步行100多米就觉得胸闷、气急,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呢?医学上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6小时作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超过这个时间段,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严重后果而危及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生死攸关6小时心脏的血液是通过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冠状动脉供应的。

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75%时,人体活动时会因心脏供血不足,出现胸闷、疼痛等症状。

当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心肌细胞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或坏死,即心肌梗死。

研究证明,心肌细胞坏死是在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即心肌梗死发生后半小时左右开始出现的。

因此,争取在第一时间疏通心肌梗死的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供是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

症状+检验+经验,综合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血清心肌标志物(心肌酶谱)的动态改变。

一般患者会有胸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可伴有左侧肩背部等区域的放射痛。

因为内脏的感觉神经呈交叉分布,所以有的患者症状不典型,不是表现为胸痛,而是表现为上腹部、肩背部痛,甚至是类似牙痛的下颌区疼痛,因此易被忽视。

患者如果疼痛持续不能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检验主要是心肌酶谱检验,包括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一系列指标。

清晨是心梗“魔鬼时段” 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

清晨是心梗“魔鬼时段” 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

清晨是心梗“魔鬼时段”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导读:冬季清晨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气温呈明显的逆相关,即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

所以,老年人晨起跳广场舞要格外谨慎。

……近日,有媒体报道。

76岁的南京市民黄奶奶,虽然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但为了保持健康体魄,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都要坚持跳上3个小时广场舞。

一日,她在跳广场舞的时候,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等心肌梗死症状,幸得以及时入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冬季清晨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气温呈明显的逆相关,即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

因为气温下降,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

此时老人运动不宜过长,因为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如果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

如果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在150/90以上的,跳舞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收缩能力加强,将加大心肌对氧的消耗,可能引起心绞痛。

如果跳舞超过一个小时,就可能会出现脑出血、急性心肌缺血等高血压并发症。

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总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跳之前最好先做5-10分钟热身运动。

跳舞强度以轻微出汗为准,跳完后原地休息10分钟左右,做些动作缓慢、放松的整理运动。

眼下傍晚气温较低,跳舞时最好带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凉。

如果身体条件不适合跳广场舞,太极拳、散步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不宜太早起来到室外运动。

有晨运习惯的市民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开始运动。

*心梗“清晨高峰”预防关键有3点醒来一杯水。

经过一夜睡眠,通过呼吸、不易性出汗、排尿等会失去约500毫升水,清晨醒来,血液处于浓缩状态,应立即补水。

晨起一次药。

人清醒后,交感神经会很快兴奋起来,要及时服当天的第一次药,以阻断交感神经兴奋。

夏秋之交心肌梗死随时偷袭

夏秋之交心肌梗死随时偷袭

夏秋之交心肌梗死随时偷袭
8月中旬,天气阴晴不定,一天之中更甚出现三种气节,出门的艳阳天、下午的雨天以及傍晚凉风飒爽的天气,这是由于正逢夏秋之交的缘故。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心血管专家陈维主任指出,夏秋之交时节天气时常忽凉忽热,极易诱发心肌梗死,在这里要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生活起居要多加注意。

陈维主任告诉大家,夏秋交替时天气燥热,*出汗增多,血管扩张、散热加快,皮肤需要的血液增多。

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容易引发急性心梗等。

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发生危险。

心脑血管病最严重的后果是猝死。

许多老年人大脑对缺水敏感度低,较迟钝,不感觉口渴,身体机能减退,耐受力、应激性都比较差,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使急性发病的概率明显增高。

另外,高温会加快光化学反应,使夏秋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这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一个原因。

气温在32℃以上发生的脑卒中叫“热卒中”。

夏秋交替,老年人应该防范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

当天气渐趋凉爽,忽凉忽热使*血管时常处于从扩张到相对收缩,又从收缩到扩张的状态,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一种健康威胁。

而且,在天气凉爽时,一些心血管病患者会放松警惕性,日常起居和服药失去规律,遇燥热天气再
度来临,容易导致疾病急性发作。

夏秋之交,温差变化大,*经常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忽冷忽热,造成抵抗力下降。

陈维主任提醒:夏季经常补水的习惯在夏秋之交仍要继续坚持,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市民。

老年人在睡觉前更应注意补充一些水分,防止睡眠后血流速度下降及血液浓缩。

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突发心梗的“魔鬼时段”
作者:赵宗礼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09期
据美国学者报告,约40%的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在早上这个“魔鬼时段”,而早上发生的心梗,梗塞面积大,故危险性更大。

国内的报告与此基本一致。

北京安贞医院对一组连续两年共580例急性心梗进行了研究,发现急性心梗的发病与时辰有关,早上5~6时,发病率最低;7~8时是5~6时的2倍;8~9时是5~6时的3.1倍。

这一时辰特点在60岁以上的老年组中更明显。

另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也揭示,心梗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

这个规律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发时段谁是魔鬼
在早上,由于生物钟效应,随着太阳升起,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体内生理代谢增强,这一系列变化,使心脑局部血管因受缩而狭窄,缺血加重,并促使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造成动脉血栓形成,使血管堵塞,故容易发生心肌梗塞和脑梗塞。

美国医学家研究认为,人的血管在早上没有多少弹性,调节血液流动和血压的功能由一种内皮细胞完成。

内皮细胞附着在血管内壁上,根据需要可以作相应的调节,使血管内径变大,进而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

美国科学家们通过试验表明,在早上,内皮细胞的这种调节作用下降了40%。

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迈内茨也有类似的看法:“早上醒来之前,人类大脑的植物中枢开始变得活跃。

之后,血压和脉搏开始增高和加快,血细胞聚集性增强,而同时血管弹性变弱。

这些都会导致心脏的血液流通不畅,而诱发心肌梗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