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千克的认识教案2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1《认识千克》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1《认识千克》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1《认识千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千克》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质量的概念,认识千克这个质量单位,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千克单位进行简单的质量计量。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质量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质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质量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于千克等质量单位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千克这个质量单位,能正确运用千克进行简单的质量计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认识千克,能运用千克进行简单的质量计量。

2.教学难点:学生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质量的计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质量单位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千克这个质量单位,让学生认识千克。

3.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称量物品,使学生能够运用千克进行质量计量。

4.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千克的理解和运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千克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教案 (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能够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以及能够运用千克和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千克和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质量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千克和克的具体运用,以及单位换算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能够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能够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能够运用千克和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克和克的模型,实物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实践活动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超市购物”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千克和克的模型,实物等,让学生对千克和克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实物,进行质量的测量和记录,然后进行单位换算。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讨论,进一步巩固千克和克的概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千克的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1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并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量观念,他们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千克和克之间换算关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2.难点:让学生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

2.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发现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3.采用实践性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克和克的实物模型、天平、砝码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千克和克的实物模型、天平、砝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面积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实物(如水果、图书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量这些实物的质量呢?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质量单位千克,并通过天平演示1千克等于1000克。

同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天平称量1千克的物体,感受千克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千克和克进行计量。

认识千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千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千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克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千克计量单位的换算方法;3.运用千克计量单位进行实际计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千克计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将千克计量单位运用到实际计量中。

三、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千克秤、千克计量器、各种物品(如书本、饮料、文具等);2.学具:学生练习册、学生用笔;3.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重量单位的概念和种类。

(2)学生回答问题并和教师一起回顾上一节重量单位课程的内容。

2. 学习新知识(1)授课过程① 教师现场使用千克秤来展示千克计量单位。

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数字变化的过程,初步认识千克的概念。

② 教师通过板书和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千克的换算方法,强化学生对千克单位的掌握。

(2)上机做练习学生根据千克计量单位的规定,上机做练习题,加深对千克计量单位的理解。

3. 运用新知识(1)实物展示教师将各种不同重量的物品摆在讲台上,以示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感知千克计量单位的运用实例。

(2)学生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通过使用千克计量器来练习使用千克计量单位进行实际计量。

4. 知识归纳与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帮助学生明确掌握的知识点和目标。

五、课后练习与作业1.针对上课练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需要完成教材中相关习题或练习册中相应练习。

2.学生可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千克计量单位的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千克计量单位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实物展示和上机操作,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本节课注重对千克计量单位的换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以确保学生充分掌握新知识的要点和重难点。

对于有些学生可能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可以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巩固和加强。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克》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克》优质课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克》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千克》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1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能运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千克,理解千克的概念,体会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但千克作为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千克,掌握千克的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会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会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千克的理解,以及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借助实物、图片、卡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从而达到对千克的认识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称量一袋大米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进而引入千克的概念。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操作,了解1千克等于1000克,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千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新知的理解。

4.总结提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引导学生体会千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千克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1《千克的认识 》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1《千克的认识 》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1《千克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千克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建立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质量单位千克及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体验质量单位的大小,建立质量观念,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让学生体验质量单位的大小,建立质量观念,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计量单位,提高学生的计量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2.难点: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体验质量单位的大小,建立质量观念,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克和克的实物模型,天平,砝码,水果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水果,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例如:“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水果,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重200克,问妈妈买了多少克的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质量单位千克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如千克和克的砝码,天平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同时讲解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用天平和砝码称量水果,让学生亲自体验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千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千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千克》一. 教材分析《认识千克》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质量单位千克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千克的含义,能够正确使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长度、面积等基本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量单位千克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千克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千克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克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

2.难点:学生能够将千克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够灵活运用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千克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千克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千克砝码、物品、天平等。

2.教学材料准备:千克的概念介绍、实际操作指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苹果、书本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这些物品的质量。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千克的概念,解释千克的含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千克的质量。

例如,用天平称量一千克的物品,让学生亲眼看到一千克的实际质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任务,如小组内互相称量物品,看看哪个小组称量的物品质量最接近千克。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3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3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克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千克的感知能力和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分别用千克和斤称量物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千克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用千克和斤称量物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使用千克进行估算和称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者实物图片。

2. 物品的称重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教学:(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画有千克的图片,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词。

引导学生说出千克的相关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室供应柜中的物品,包括水果、教具、书籍等,并问学生能否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

2.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尝试用手感受这些物品的重量,并提问学生,是否觉得重或者轻。

3. 教师出示千克和斤的简写形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意义和区别。

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实物,详细解释千克和斤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师给出一些物品的重量,让学生猜测并说出用千克和斤来表达这些重量的数值。

练习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行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份称重器材和不同重量的物品。

2. 学生轮流用千克和斤来称量不同的物品,并记录下称量结果。

3. 学生比较用千克和斤称量的结果,讨论有没有差异,并理解千克和斤之间的转换关系。

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比赛。

每组选择一个物品,分别用千克和斤来估算和称量,看哪个组估算和称量得更准确。

2.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

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千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物品的重量。

2.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际通用的度量衡系统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度量衡转换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千克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千克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千克教案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交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千克的概念,会进行千克与克的互换。

2. 教学难点: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熟练运用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千克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千克秤、物品、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千克秤、记录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重量,引出质量单位。

2. 学习千克(1)教师出示1千克重的物品,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2)学生用自己的手感受1千克的重量,并试着用语言描述。

(3)教师讲解千克的概念,让学生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千克秤称量物品,并记录重量。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称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交流。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运用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交流。

5.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千克秤称量一些物品,并记录下来,明天上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千克的概念和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1课时,即40分钟。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2. 学生能运用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交流。

3. 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合作意识强。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千克的概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克》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克》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克》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千克》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感受质量单位千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他们对于质量单位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千克的概念以及换算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千克,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能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难点: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千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克和克的实物模型,天平,砝码,水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千克和克的实物模型,天平,砝码,水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水果,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重量,从而引出质量单位的概念。

然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千克和克的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书包、篮球等,让学生用千克和克进行计量,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的使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质量的测量和换算。

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物品,如水果、文具等,用千克和克进行计量,并记录下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千克的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1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并能够运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感受千克的大小,理解千克的概念,从而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知识,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并且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质量单位这个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他们可能不知道千克是什么,也不知道1千克等于多少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千克的大小,理解千克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并能够运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数学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千克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鸡蛋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千克。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1千克等于多少克,并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千克的大小。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认识千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认识千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千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克的概念,能正确快速地说出千克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2.掌握千克与克的转换方法,能实现千克与克之间的相互转换。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千克的概念及使用场景。

2.千克与克的转换方法,掌握数学运算法则。

3.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物(例如购物袋、水桶等),告诉学生“这是购物袋,它可以装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有时候会很多很重,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多重呢?”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出千克的概念。

2. 教学重点1.千克的概念:介绍千克的具体含义,以及使用场景。

例如,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商家会用千克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样就能知道物品的重量了。

2.千克与克的转换:介绍千克和克的比较,如何实现相互转换,以及数学运算法则。

例如,1千克等于1000克,可以用除以1000和乘以1000的方法相互转换。

3. 教学练习1.练习千克的概念和使用场景,让学生想象场景,让学生自己找实际例子,向同学介绍。

2.练习千克与克的相互转换,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计算出指定物品的重量,以及将物品的重量从千克转换成克。

3.练习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格力电视机的重量是30公斤,它的重量是多少千克?这双鞋子的重量是1500克,它的重量是多少千克?4. 教学拓展通过讲解质量单位的变化,介绍其他计量单位的概念,如吨、克、毫克等。

四、教学反思与评估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考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数学概念和转换方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和调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千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千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千克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克的定义。

2.能够将一千克的物品分成若干等份。

3.回顾认识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关系。

4.让学生体验千克的质量,加深对千克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千克的定义。

2.千克的等分。

3.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关系。

4.千克的质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自己身边的物品,比如书包、水杯等,询问学生它们的质量有多少克?它们的重量有多大?引导学生由此会议,在生活中如何使用重量单位。

2. 认识千克1.引入千克的概念:千克是重量单位,它表示一样东西重量的大小,通常用来称一些大的物品的重量。

比如说,一头成年的大象就可能有好几千千克,而一只小老鼠可能只有几十克。

2.让学生观察一些千克的物品,比如称重准确的袋子,用来装盐的袋子等,让他们感受一下千克的质量,加深对千克的认知。

3. 千克的等分1.分享一段视频,内容是将一千克的玛瑙分成20等份,每个等份的重量有多少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千克的物品分成10个等份,20个等份,30个等份等。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别将一千克的物品分成10个、20个、50个等份,并称重验证自己的答案。

4. 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关系1.回顾克和千克的概念,例如 1克=0.001千克,1千克=1000克。

2.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如一个汉堡重多少克,一只鸡蛋有多少克,等等。

让学生计算这些物品的重量并用克或千克来表达。

5. 千克的质量1.拿出一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一下它的质量大小,比如将千克的黄沙倒在平地上,让学生领会千克的质量大小。

2.给学生一些类似的任务,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一些重量大的物品,并猜测它们的质量,称重后验证自己的猜测。

四、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自己身边的物品,让学生产生对单位的认知。

2.视频辅助法:通过视频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千克的等分。

3.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分别将物品分成10个、20个、50个等份,并称重验证自己的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认识千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中的一个课时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本节课则是引导学生进入质量单位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其他质量单位(如克、吨等)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掌握千克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质量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千克,知道千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能用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学会使用简易的称量工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受千克的实际意义。

-学会用估测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质量,培养估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质量单位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千克,理解千克的意义。

-学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

2. 教学难点:-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正确估计物体的质量。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他们对质量单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感知来建立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

-采用实践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千克的实际意义。

2.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小组合作,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了一个质量单位——克,谁能告诉大家1克大概有多重呢?生:1克很轻,像一块小橡皮那么重。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千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说课稿(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说课稿(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掌握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质量单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但精确度不高,对质量单位的大小观念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建立质量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掌握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掌握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及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质量单位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质量单位: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

3.换算关系:讲解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称重物品,换算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质量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6.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质量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换算关系:1千克 = 1000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程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和克(认识千克)-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和克(认识千克)-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和克(认识千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千克和克是质量单位,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2)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3)培养学生运用千克和克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千克和克的概念。

(2)学会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千克和克的概念,理解1千克等于1000克。

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3. 运用千克和克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克和克的概念,1千克等于1000克,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 教学难点:运用千克和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千克和克的概念。

2. 运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如课本、铅笔、橡皮等。

(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质量。

2. 认识千克和克:(1)教师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是质量单位。

(2)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1千克和1000克的关系。

3.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学生分组操作,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4. 运用千克和克进行计算:(1)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千克和克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给予指导。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千克和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布置作业:回家后,找一些物体,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克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长度、面积、温度等概念后,首次接触质量单位的学习。

本节课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苹果、书本等,引导学生认识千克这一质量单位,体会质量的大小,培养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正式学习中,学生可能对质量单位的概念、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等知识点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千克这一质量单位,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运用千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千克,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能运用千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苹果、书本、天平等。

2.学具:学生自带苹果或书本,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面积、温度等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质量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教具,如苹果、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品的质量呢?从而引出质量单位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用天平称量苹果、书本等物品,让学生亲身体会质量的大小,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克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千克的认识。

我会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质量单位,比如克和千克。

然后,我会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千克的概念,并且学会如何使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千克的概念,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地使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千克的概念,学会使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质量。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情景中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实物和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直观地了解千克的概念,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苹果,问孩子们,这个苹果重多少克?让孩子们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 知识点讲解:我会通过实物和图片,向大家介绍千克的概念,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千克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完成,以此来检验他们对千克的理解。

5. 作业布置: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里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千克的认识1. 千克的概念2. 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3. 千克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书包,估算一下自己的书包重多少千克,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请同学们找一些物品,用千克来计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千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孩子对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中进一步加强。

另外,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质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认识千克∣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认识千克∣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认识千克∣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认识千克,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学习的章节是《质量单位》。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通过实际操作,能够用千克作为单位计量物体的质量;能够进行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千克的概念,能够用千克作为单位计量物体的质量,并能够进行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千克的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难点是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地使用千克作为单位进行计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千克的概念,我准备了秤砣、砝码等教具,以及练习用的质量单位换算表。

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自己的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们:“这个苹果重多少克?”学生们纷纷猜测,我用秤砣量了一下,告诉他们:“这个苹果重200克。

”2. 认识千克: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千克的概念,让他们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并通过教具演示了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我拿出一份质量单位换算表,讲解了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比如,1千克等于1000克,10克等于0.01千克等。

4. 随堂练习:我给了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计算。

比如,一个物体重300克,问这个物体重多少千克?5.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的,并分享给了大家。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板书,上面写着“千克”和“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苹果重200克,请问两个苹果重多少克?2. 1千克等于多少克?3. 500克等于多少千克?答案:1. 400克2. 1000克3. 0.5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让学生们在课后找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用千克作为单位进行计量,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克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克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克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千克的概念,会估算和认识常用物品的质量;2.学习千克的单位换算,例如:千克与克的转换。

教学重点1.千克的认识;2.千克与克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1.千克与克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1千克的重物(例如:1千克的书包),让学生观察并互相猜测它的重量,并将猜测的结果列在黑板上;2.教师告诉学生这个物品的重量是1千克,然后询问学生千克是什么单位,让学生尝试回答;3.教师再出示一些不同物品,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重量,并将猜测结果列在黑板上。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1千克的物品(例如:蛋糕),然后询问学生这个蛋糕有多少克,让学生估算一下;2.教师称量这个蛋糕的质量,并告诉学生它是1000克,然后让学生再次估算一下这个质量的大小;3.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物品并称量它们的质量,例如:苹果、梳子、水杯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估算一下它们的质量并列在黑板上,然后再称量并让学生对比一下他们的猜测与实际质量的大小。

温故知新1.教师出示一张千克和克的转换表格,让学生回忆一下千克和克的关系;2.教师出一些练习题并让学生完成,例如:2000克等于多少千克?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些认识千克的习题,例如:在厨房中,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0.5千克?2.教师出示一些千克和克的换算习题,例如:克转换为千克需要除以多少?教学反思1.通过估算来认识千克,让学生对千克的大小有了直观感受;2.通过称量不同物品的质量,让学生知道常用物品的质量大约是多少;3.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千克与克的单位换算。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千克的概念。

教师可以结合另外一些教学资源,例如图片和视频等,来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千克的认识。

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提升他们的技能和掌握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a)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
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b)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
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多媒体播放红枣和木耳论的情境。

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特殊的朋友,他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到底是谁重呢?红枣和木耳都在你们桌上,你们能想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学生小组活动后,交流解决办法。

教师相机板书:掂一掂称一称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重量。

谈话:通过掂一掂和称一称,我们发现这袋红枣重,红枣有多重呢?那就试着把红枣称一称吧。

学生活动,交流称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谈话:秤面上,指针都指着这个“1”,到底是1什么呢?看来我们还要对秤研究一下。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桌上的台秤,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认识秤面,认识千克。

学生观察秤面,说说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

提问:你知道kg表示什么吗?
讲述:kg是千克的符号,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又叫公斤。

如果用秤称某种物体的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那么如果秤面的指针指着2呢?你能看出这个台秤最多能称多重的物体吗?
3.学生再次称一称红枣,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秤,也知道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千克作单位,你们再次称一称红枣的重量,然后交流称的结果。

指名回答一袋红枣的重量,再让学生都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

再掂一掂一袋木耳有没有1千克重,用秤称一称木耳,看一看木耳的重量够不够1千克。

4.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1.称一称、拎一拎1千克大米。

①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大米。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指导合作策略,让又快又安静地完成任务的小组介绍合作经验。

②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大家称出的大米倒进袋中,然后轮流用的拎一拎,用心好好感受一下。

③学生活动。

2.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1千克鸡蛋。

①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鸡蛋。

②学生轮流拎一拎鸡蛋并估计它的重量。

③小组合作数一数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想一想:同样是1千克鸡蛋,为什么各组数出的个数略有差别?
④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

谈话:1千克鸡蛋大约有17个,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你能称出2千克大米或鸡蛋吗?
三、应用拓展,完善体验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红枣、大米、鸡蛋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也可以用千克作单位表示有多重。

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1.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

2.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这袋大米标明的净含量是5kg,把这一袋大米放在秤上称应该是5千克,还是5千克多?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你们的聪明好学把唐老鸭引来了,看,他兴冲冲地走进了电梯。

咦,电梯怎么了?
2.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3.小结并进行安全教育:原来电梯最多只能载重1000kg,一旦超过这个重量,它就会发
出警报。

看来为了大家的安全,唐老鸭只能乘下一班电梯了。

4.谈话:看,交通检查站开来了一辆载满货物的大卡车,你们能看出这辆车允许载重多
少千克吗?如果实际载重量为6000kg,让你当警察,你能让这辆车通过吗?
5.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6.小结:对呀,超载的汽车是不安全的,所以这辆车不能通过。

为了确保人民的安全,
我们国家早就对载重量专门作了规定,就连对乘坐火车、飞机的旅客所携带的物品重
量也有严格规定。

(3)多媒体播放“你知道吗”的内容。

听了介绍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4)认识形形色色的秤。

1.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用来称物品重量的秤也是各种各样的。

看,你
们见过这些秤吗?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常见的秤,说说各种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5)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2.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3.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回答解题。

(6)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

提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加“大约”二字?你能说出两种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千克吗?
指名回答。

(7)做“想想做做”第5题。

各自列式计算,全班共同订正。

四、总结延伸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小朋友课后到商店里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

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
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