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我国种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首选措施。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产业化体系的建立,种子经营和管理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种业应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强做大,以适应新的形势。

关键词:种子产业技术创新问题措施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年种子总用量约为125亿公斤左右[1],经营量45亿公斤,总销售额在200-300亿元,约占世界销售额的10%-20%,市场经营额位居世界第二(美国46亿美元居第一),而种子市场的潜在价值在500亿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中国种业发展成为农业领域市场化程度最好的产业之一,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种子市场蓬勃发展,种子企业遍地开花;但种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

面对拥有雄厚资金和技术的外资种业的大举进入,如何克服不足,寻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种子产业的现状1.市场结构具有二重性中国种业市场结构具有二重性,既具有零散型完全竞争市场特征,同时又具有垄断竞争特性。

一方面,种子属于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季节性,且种子生产和销售活动是在不同时段进行的,产销不同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此外,目前,种子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多,规模小,产业聚集度很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

因此目前中国种业市场具有零散型完全竞争市场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新品种选育周期长(一般要5-8年),投资大,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在种子领域的广泛应用,更需要大量投资,且种子生产经营具有市场、自然双重风险,行业聚集度也在不断提高。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 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 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近年来,农业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品种改良和种子生产,种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国产种业日子并不好过,面临着发展瓶颈期,亟需突破。

本文将从国产种业的现状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突破发展瓶颈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国产种业的现状分析1. 种业发展不平衡当前,国内种业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一方面,国家在科技、资金和政策上对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科研机构给予了大力支持,一大批新品种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一些地区和农民对种子的选用依然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种植的品种老化严重,导致了农作物的产量低下,这与国家提倡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念相悖。

2. 品种与市场脱节目前,种业的品种研发和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现象,一方面一些新品种在研发过程中重在高产、高抗等技术指标的开发,但却忽略了市场对品种口感、营养价值、加工利用和耐贮藏等方面的需求;市场需求多元化,而现有品种却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这种品种与市场的脱节导致了农业生产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直接影响了种业的发展。

3. 品种创新不足在种业发展过程中,品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品种创新不足,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品种创新不足导致了农作物抗逆性较低,遇到灾害天气时产量往往受到影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压力;品种创新不足也制约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国产种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 技术创新不足国产种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新品种的选育、培育和市场推广方面,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国内的推广应用还不够普及。

这直接制约了国产种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国内种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类品牌纷纷进入市场,对国内品种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这要求国产种业不仅要提高品种研发的能力,也要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作者:徐凌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2期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生物育种,是指利用分子育种、合成生物、细胞工程育种、胚胎工程育种等一系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深度挖掘利用生物基因资源,培育、生产和应用性能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種。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生物育种产业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对于显著提升育种效率、破除欧美对我国技术垄断、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打赢我国种业翻身仗意义重大。

一、生物育种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一)生物育种是支撑未来现代种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核心是生物育种技术的竞争。

其基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理论,通过先进生物技术应用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有利于克服传统常规育种大多依赖育种家经验,育种效率低、精准度差、育种周期长的不利因素,显著提升育种产品在成本、价格、品质等方面的竞争力。

抢占生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生物育种是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生物育种技术则是发展现代种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支撑。

从现状来看,国内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生物育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灾害损失,培育优质、高营养、高产、稳产、多抗、便于机械化管理的农作物新品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我国种业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其发展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种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的种业企业和新兴的科技公司纷纷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各种企业争相推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服务,争夺市场份额。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种业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产品同质化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种业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

不少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不仅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3.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对农产品的健康、绿色等要求日益增加。

这对种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标准,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4.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摩擦、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对种业市场的影响日益凸显。

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给种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企业制定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以上种种挑战,使得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才能抓住市场机遇,实现持续发展。

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种业发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种业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种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政策的扶持力度有利于提高种业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种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总量均居世界前列,取得这样的成绩,种业的长足进步功不可没,优良品种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作用巨大。

但是我国的种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产业聚集化程度不高。

1985~1996年世界种业10强市场集中速度每年增加0.9个百分点,1996~2006年每年增加1.9个百分点,2006年已占到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37.8%,预计2020年将达到65%以上。

美国本土和美属跨国企业控制了全球约50%的种子市场、70%的基因专利、40%的商用种质资源。

尽管目前我国种子企业已经由百花齐放走向适度集中,前10强的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5.4%上升到2006年的12.6%,2006年前10强的销售总额48亿元,但这个数据仅相当于全球10强销售额的6%,只相当于星哥都销售额的22%。

二是研发投入不足。

全国有400多家公共科研院所、5万多人从事种子研发,国家对新品种研发投入较少、且分散。

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3%,个别企业8%~10%。

2006~2007年度,世界前5强种业公司研发投入14.7亿美元(为1996年的3.6倍),占同期销售总额的12.8%(比1996年增加了近3%)。

三是自主创新不够。

我国种业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跟踪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少;收集的资源多,创造的材料少;构建的基因多,商业化的少;培育的品种多,突破性的少。

而跨国种业公司均突出高新技术创新,世界10大跨国种业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份额达到了50%~60%。

四是行业组织不强。

我国种业行业协会大多挂靠在公共机构之中,基本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因而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强。

迄今为止,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万个,入社社员仅占15%左右,而发达国家为60%以上。

我国种子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种子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种子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种子法》的颁布,我国种子市场已全面开放。

多种经营形式的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但总体来看,我国种子企业仍存在很多问题。

1. 提高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企业的大型化、全能化是国际种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种业的发展必须融人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抓紧进行种子企业的改制,组建股份制种子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打破国有种子公司国家独资的局面。

通过资金、技术人股,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制,进行全方位技术合作,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股份制种子企业。

种子龙头企业,要以变应变,切实加快改革步伐,以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去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不断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加大科研生产“一体化”力度。

发达国家对种业有明显的科技优势,在世界种业首处领先地位。

而我国国内有一个较好的种子市场,加大科研育种投入,应用育种先进技术,以多出品种,实现农作物品种、育、繁、推一体化,以拥有自己的拳头品种,抢占市场。

建立大繁种子生产基地及种子贮存、周转库,实现制繁种的专业化、标准化,对育成或引进的新品种积极进行布点,做好试验、示范和展示推广,并严格生产管理,确保种子质量,扩大销售市场,使育成的新品种以最快的速度得以推广,将是种子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重视品牌保护和质量的提高。

市场竞争需要名牌产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种子市场将打破区域封锁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的大市场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及其启示: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良种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史和作物产量提高过程,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应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科技进步已成为决定种子公司发展关键,跨国种子公司在市场营销体系完备的情况下品种的垄断以及科研的巨额投入,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品种,从原种扩繁到商品生产加工、包装,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并重视专利,提高种子科技含量。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种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低产量、低效率、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建立农业互联网等。

关键词:种业;发展;问题;应对策略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一、种业发展现状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种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采用科技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改善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二、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 产量低。

目前,种业的产量仍然较低,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种植技术不够先进,种植技术的运用不够科学,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不高。

2. 效率低。

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组织不够科学,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效率不高。

3. 资源浪费。

由于种植技术的运用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的节水技术,使得农业资源浪费,土壤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三、应对策略为了解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1. 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要提高种业的生产效率,应采用科技手段,如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信息化,建立农业互联网,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应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

3. 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

应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开发更多的节水技术,如推广抗旱技术、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改善农业环境。

四、结论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摘要】我国种业发展作为农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品种质量不高、种子市场秩序混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种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我国种业有望迎来更加繁荣发展的时代,但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我国种业迈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应对措施、政策支持、种业结构优化、未来展望、总结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种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种业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

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供给不足等,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种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种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种业科技水平,加快培育新品种,以实现我国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对我国种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能更好地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种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保障和支持。

1.2 问题提出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我国种业在全国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种业规模不大,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种植业内部存在着乱种乱种、盲目跟风的情况,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科技水平不高,缺乏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制约了我国种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种植业长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如何有效提升我国种业的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种业竞争分析和发展前景

我国种业竞争分析和发展前景

我国种业的竞争分析和发展前景摘要: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只有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国内种业育种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支持和鼓励国内农业走出去,多渠道整合资源,迅速提升中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种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种业;竞争分析;发展趋势;发展现状;战略建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种子的使用量比较大。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既为中国种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中国的种子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才能使中国种业,在适应新的形势下,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占领国内主要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去国际种业市场上竞争,使中国种子产业做大做强,这是目前我国种业产业必须加以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中国种业的竞争分析1.1 国际种子市场格局和中国种业竞争力根据近几年的国际种业发展趋势,种子贸易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商品贸易,已经开始呈现知识贸易的重要特征。

随着国际植物组织大力保护并推广新品种,种子市场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国际一体化的影响,种子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将大幅增加。

世界种子产业分工格局正在进行着变化,种子贸易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1.2 影响我国种业竞争力的原因竞争激烈的市场向来都是优胜劣汰,随着不平等交易和贸易壁垒陆续取消,中国的种子企业想在世界种子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就必须面对来自于世界各地种子企业的竞争,只有拥有战胜对方的实力和能力,才可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而武器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和企业组织的规模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 当今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2.1 行业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竞争中,企业不断兼并和收购,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一些大型种子集团垄断了大部分的世界种子市场。

2.2 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和人才农业科学和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当今世界的种业竞争已经发展到科学和技术人才的竞争。

谁抓住了技术和人才,在竞争中谁就会主动。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种业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种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更是和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将会面临着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重大命题。

本文将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机遇一:政策支持稳定发展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第一大机遇即为政策支持的稳定发展。

随着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加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建设,确保种业市场主体和特色农产品种植企业稳步发展。

政策的出台将为我国种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和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品种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机遇二: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近年来,我国种业市场科技创新的步伐日益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也在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成为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的第二大机遇。

以水稻为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出的抗病虫性强的水稻品种,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种业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科技创新也为种业市场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拓宽种业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整体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机遇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市场对优质种子和种苗的需求也将会持续增长,成为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的第三大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营养丰富、口感好的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这些农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优质种子和种苗的支持。

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农民的种植信心也在提高,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种子和种苗的需求。

最新基于知识产权视角的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方略

最新基于知识产权视角的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方略

知识产权是指由人类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

种业领域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著作权、地理标志等,其中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生物技术专利是中国种业知识产权的主要保护形式。

(本文中的种业知识产权仅以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为研究目标)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作用日益强化,世界种业发展呈现出围绕知识产权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

面对新的国际竞争形势和机遇,跨国种业巨头纷纷以知识产权为“武器”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掠夺。

反观国内,中国种业发展面临四大安全问题:品种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和行业安全。

前三个安全实质上是创新的问题,与知识产权紧密相关。

行业安全折射的是国际竞争问题。

这种竞争,从表象上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的竞争。

在激烈的种业国际竞争中,跨国种业巨头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千方百计以知识产权、基因专利、技术壁垒等手段,对中国种业实行压制,并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竭力保持和扩大与中国种业的知识鸿沟,以维护其科技先发地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面对跨国种业巨头咄咄逼人之势,全面提高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已成为中国种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1.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国际竞争力分析1.1 世界种子贸易状况与中国种业竞争态势如图1所示,1970-1985年世界种子贸易额增长缓慢,仅从8亿美元增长到13.5亿美元,1985年以后开始放量增长,2008年达到72亿美元,增加近60亿美元,年均增长18.8%以上,远高于1970-1985年的年均增长率4.6%。

其中2004-2008年的4年间,世界种子贸易额增长27亿美元,占近40年的总增长额的42.2%。

由于种子具有商品和物化技术的双重属性,种子贸易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有形商品贸易,还具有知识贸易的重要特征。

随着农业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种子贸易数量还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促进种业振兴方面建议

促进种业振兴方面建议

促进种业振兴方面建议促进种业振兴方面的建议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种业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种业振兴不仅关乎农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然而,当前我国种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其振兴。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种业的发展,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科研创新,提升品种质量。

科研创新是种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不断推进新品种的培育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政府部门应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应加强品种保护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为种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二、完善种业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

种业服务是推动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加强种子繁育、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种子质量和品种纯度。

要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和技术示范体系,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种子选用等方面的指导,提升他们的种植水平和收益能力。

还要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促进种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种业振兴。

三、加强市场开拓,提升种子市场竞争力。

种子市场是种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种子,保护市场秩序。

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促进种子的出口,提高我国种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还要推动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基层组织发展,为种子销售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降低种子价格,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政策支持,提高种业的优惠政策。

政策支持是种业振兴的重要保障,应加大对种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贷款支持,减轻种业企业的负担。

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让种业企业和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和享受政策红利。

还要加强对种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总结回顾:种业振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在推动种业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科研创新,提高品种质量;完善种业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强市场开拓,提升种子市场竞争力;加强政策支持,提高种业的优惠政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本文从世界种业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种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常年农业用种量在125亿公斤左右,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得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

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既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使我国种业面临着具备资金、技术和经营优势的国际跨国种业集团的挑战。

如何使我国种业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种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今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综观世界种业的发展现状,当今世界种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二是高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三是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种子公司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一)行业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竞争,企业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

行业的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产品优势互补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种业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

根据国际种子贸易联合会1998年统计,1998年世界种子年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2家,其中美国有8家,法国有5家;这22家企业当年的营业总额达到了75亿美元,约占世界种子市场份额的50%左右。

在美国的玉米种子市场上,共有190多家经营机构,其中营业额排在前十位的十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其中先锋公司占了40%,迪卡占了10%。

墨西哥的圣尼斯公司则拥有世界蔬菜种子市场份额的26%。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世界种业的集中程度会越来越高,将逐渐形成少数几家跨国公司垄断经营世界种业的格局。

全球及中国种业竞争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种业竞争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种业竞争现状分析一、国内种业相关政策种业即种子产业,广义指以种子商品化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自成系统的物质性生产行业,也是一个为农作物生产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特殊行业。

2021年7月5日,最高法发布新的品种权司法解释,突出切实保护品种权人利益、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促进种业自主创新;7月6日,国家农作物品审委发布2021版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拟提高国家级玉米/水稻品种审定标准;7月9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指出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二、全球种业市场现状分析农业是全球各国核心产业,先进的农业投入品和现代化农业服务是解决上述粮食供需问题的关键所在,农业投入品行业位于农产品-食品产业链的上游,据统计,2020年全球种植投入品市场规模为2698亿美元,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维持稳定增长趋势。

现代种业始于19世纪,兴盛于20世纪中叶,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6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527亿美元,2020-2025年CAGR为2.6%。

三、中国种业市场现状分析中国市场看,2020年我国种植链投入品市场规模约3918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3.8%,预计2025年全国种植投入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464亿元左右。

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据统计,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552亿元,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3%,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预计2025年增长至732亿元,2020-2025年CAGR为5.8%。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保障食物安全和促进健康消费意义重大。

我国不仅种质资源丰富,而且基于这些种质资源创制的农作物种子和畜禽种源也非常丰富,如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作物种子只占全国总用种量的3%左右,而美国占6%,德国达到了56%的水平。

中国种业应对国际竞争的对策初探

中国种业应对国际竞争的对策初探
自从 2 0世 纪 中叶 . 达 国家 的种子 产业 已经形 成 发

定规模 , 总体 上呈现 产业 化水平 不断 提高 、 技含 量 科
展历 史 、 行 现状 、 理体 制 、 运 管 市场 运 作 、 略规 划 等 , 战 对 于加速 我 国种业发 展 、 强 国际竞争力 、 增 构建 具 有 中
关键 词 : 中国种 业 ; 势 ; 展 ; 策 趋 发 对
早在 1 9世纪 中叶 . 达 国家 就开始 重视 种子 立法 发
公 司 已有 9 7家 . 注册 资金 5 0万元 以上 的种 子公 司有 0 80 5 0多家[ 而我 国前 十大种 子公 司 占全 球种 子市 场 4 1
不到 l %的份额 。也 就是说 . 国所有 的种子 公司年 产 我
购: 后 , 其 隆平 高科 认 购北 京 屯玉 6 %的股份 , 为其 0 成
控 股股东 . 兼并 重组 的浪潮 已经 到来 。当然 , 建有竞 组
f1 前 程 . 我 国种 子 企 业 的 现 状 和 种 子 产 业 的 发 展 趋 势 . 阳农 业 大 3赵 论 沈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0 242:0 社 , 0 ,f) 6 2 1
发展。
财产权 将全 世界种 子供 给商 品化 .企 图除去农 民权来 控制植 物种 源 以获 得最 大的利 润 。近 3 0年 来 . 部分跨
国企业 已联合 垄断 种子市 场[ 我 国作为 全球最 大的农 4 1 业 国, 也是 最 大 的种 子市 场 , 据农 业 部 统计 资料 显示 . 到 20 0 8年 1 月 . 国注册 资金 3 0 2
¨1 力 . 外 国种 子 的“ 胜 经 ” 月 谈 , 1,: 李 一粒 制 . 半 2 024 0 4 『1 建 奇 . 强 品牌 建 设 2李 加 提 升 民族 种 业 竞 争 力 . 国种 业 ,0 7 9 7 8 中 20 , : ̄

我国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仅 是世 界 农业 大 国 ,也是 世 界种 邦 先 锋公 司 与甘 肃敦 煌 种业 股份 际竞争 力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子 市场 大 国 。随着 我 国农 业 国 际 有 限公 司成 立敦 煌 种业 ,即先 锋 我 国 的种 子市 场 已经 融入 国际种 仅外 资进 入 强势 ,种 子 的进 口也 子 市场 ,成为 国际种 子市 场 的重
国家或地 区
美 国
中 国
国内市场规模 ( 百万美元)
10 0 2 0
6O 0O
占全球的比重
03 4 .2
01 2 . 6

国际种业 市场 格局及


法 国
巴西
2 7 30
2 0 00
00 4 .6
00 4 .5
我国 种业发展 的现状
我 国是 仅 次于美 国的世 界 第 二大 种子 市场 ,是 世 界上最 大 的 种 子 消 费国和 种子 生产 国,这 是
国为 6 0亿 美 元 ,约 占 1 .% ( 6 2 详 成 立 了合 资 公 司 ,拉 开 了外 资 并 上 能映射 出一个 国家 对外 的 贸易 见表 1 。由此可 以看 出 ,我 国不 购 我 民族种 业 的序幕 。 0 6年 , ) 20 杜 程度 。贸易 出 口额 是 衡量 一 国 国
场 ,然而 我 国对种 子 的进 口却 远 的增加 ,除 了因农业 发展 引起 的 据 国际 种 子 联 盟 的统 计 , 0 种子 用量 增加 外 ,更主 要反 映 的 2
多 与 出 口。本文 通过 对世 界种 子 世纪 8 0年代后 期 , 界种 子 贸易 还 是 国 内种 子 市 场 的 国 际 化 , 世 以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粮食、蔬菜、果树、畜牧等各种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种业面临外部市场压力和内部技术升级的挑战。

以下将就这些机遇和挑战进行简要分析。

机遇:1.内需市场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渐提升。

这为优质种业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2.政策支持加强:农业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改进品种,推出了大量政策措施,如鼓励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现代种业示范区、加强农村电商等,这为农业种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3.技术创新:科技发展为种业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着种业企业从传统生产向技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如推广先进技术,研发新的高产、高效、抗病病品种,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4.国际合作: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合作及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我国种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促进相关企业和产品出口。

同时,开展国际合作还能够引进先进的种业技术,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挑战:1.外部市场竞争:国际种业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种业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品质、加强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市场风险。

2.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因此,开发新型种业资源和节约型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成为关键的挑战。

3.技术提升:面向全球市场发展,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面对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成为重要的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种业市场面临广阔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我们要紧抓机遇,扩大内需,强化技术创新,拓展国际市场,面对外部竞争,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竞争力。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种业市场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和种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情况。

一、机遇1. 政策扶持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扶持农业发展,加大对种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种业发展的政策,如农业科技强国战略、农村改革发展战略等。

这些政策为种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种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 技术创新我国种业市场正处于技术创新的黄金时期。

种业技术是种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种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种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将得到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3. 农民收入增加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对种业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多样化也为种业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国际市场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我国种业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机会,推动我国种业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为种业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挑战1. 品种更新与优化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种业市场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品种。

这意味着要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和选育,提升品质和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品种更新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进行研发和生产。

2. 技术应用和推广虽然我国种业技术在不断创新,但在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种业技术的应用面临着农民接受程度、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考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技术推广和示范力度。

3. 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种业市场,加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种业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支撑,其发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市场机遇和挑战两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阔的农业生产市场,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种业市场的潜力巨大。

二是政策的支持。

国家对种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通过鼓励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扶持力度、加大对种业企业的财税支持等方式,为种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科技创新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我国种业市场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品种种植向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转变,为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是国际合作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农业贸易的频繁往来为我国种业扩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推动我国种业的国际化发展。

我国种业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技术难题。

尽管我国在种业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是在植物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我国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二是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外种业企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

一些国际种业巨头通过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种业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三是质量安全问题。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和品牌价值。

种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四是环境保护压力。

种业生产对土壤和水资源有一定的依赖性,同时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种业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动绿色种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 企业 还 需要 优 秀 的管 理人 才 , 即具 有企 业 创 新 管
有 两个 非常 重要 的发展 动态 值得 我们 关注 :一 是 顶 尖跨 国公 司 已渗透 至全球 市场 ,并 积极 从传 统意 义 上 的跨 国公 司转 型为新 型 商业机 构 ,即 以全球应 对 全 球 为核 心 的全球 资源 整合 型企业 , 如杜邦 先锋 、 马 例 利 格 兰 等公 司。 是现有 主 流市场 ( 二 欧美 等发 达 国家或 地 区的市 场 ) 发展 中市场 ( 国公 司志 在必得 的 , 有 市 、 跨 具 场 规模 大 、附加值 高 等特 点 的发 展 中 国家 或地 区 的市 场 , 如 亚洲 、 洲 等许 多 国家 的种 子 市场 ) 例 非 已基 本 名

种 子科 技 ・
・0 2 0 ) 2 1 (8 ・
中 图 分 类 号 :S 3 9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 问题 探讨 ・
文 章编 号 :1 0 — 6 0 2 1 0 —0 0 — 2 0 5 2 9 ( 0 2) 8 0 1 0
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应对策略
孙 辉 , 彩霞 王
花 有 主。
22 跨 国公 司布 阵 中国种子 市场 , 植 中国本 土化 . 根 中国种子 公 司之 多是 全球之最 , 但这些 企业 中没 有 家 的市场份额 达到 1 %,没有 一家净资产 超过 1 0 0亿 元或 销售额超过 5亿元 的公 司。事实上 , 括先锋公 司 包 在 内的世界重要种 业公 司 ,早在上 世纪 8 0年代就在 我 国陆续 开办办事 处 。但 由于种子所 需气候 、 土壤 的区域
近年来 , 界种业 迅速 发展 , 子产业 进入 规模 竞 世 种 争时代 , 合并 购成 为潮 流 , 子企业 国际竞 争空 前加 联 种 剧 。我 国种子企 业 如何完 善 自身机 制 , 展 自己 , 加 发 增 自身 国际竞 争力 , 目前 迫切解 决 的问题 。 是
1 世 界 种 业 的 发 展 趋 势

性 , 接向 中国出 口种子 的市场拓 展速度极 慢 , 直 为此 , 这 些跨 国种 业公 司加 紧实 施其 管理 人员 和技术 研发 等 方 面 的本 土化策 略。与此 同时 , 中国企业成 内外环 境 适 时整 合 企 业 资源 , 积 极 推动 企 业经 营 管理 、 织 机构 、 组 管理 制 度 的创 新 , 有 效实 现企 业经 营管 理 目标 的企 业管 理人 才 。
(潍 坊 市 坊 子 区 农 业 局 , 东 潍 坊 2 1 0 ) 山 620
摘 要 : 界 种 业 迅猛 发 展 , 别暴 利走 向微 利 时代 , 争 加 剧 , 合 并 购 成 为 潮 流 。 主 要 表 现 在 行 业 越 来 越 集 中, 业 规 世 告 竞 联 企
模越来越大, 高新 科技 和人 才缺 乏 。 界 各 国种 业 集 团进 入 中国 , 占 中I 市 场 , 根植 本 土化 。 目前 形 势 下 , 国种 子 世 抢 N 并 在 中 企 业 面 临 巨大 的机 遇 和 挑 战 , 该 加 强合 作 , 意 改革 , 大做 强 , 应 锐 做 增加 国 际竞 争 力 。 关 键 词 : 业 ; 场 ; 争 力 ; 种 ; 新 种 市 竞 育 创

11 行 业 高度 集 中, . 企业规模 越 来越 大
发达 的种子 行业 高度集 中在 发 达 国家 , 经过 多 年 的竞争 , 子行业 已经形成 了寡头垄 断 的格局 , 数几 种 少 家大 的种 子集 团公 司垄 断 了世 界种 子行业 的大部 分市 场 。未来 世 界 种业 的集 中程度 会 越 来越 高 , 我 国 的 但 种子 经 营机 构 数量 多 , 业过 于 分散 , 中程 度 差 , 行 集 仅 国有 种子公 司就有 27 0多家 ,其 他类 型 的种 子公 司 0 就更 多 了。经 营机 构 数量 虽 多 , 但是 大 多 数 经 营规 模 狭小 , 经济 效益低 , 乏竞 争力 。 缺 1 高新科技 和人 才成 为 未 来种 业 竞争 的焦 点 . 2 世 界种 业研 究 已从 传 统 的常规育 种 技术进 入依 靠 生物技 术 育种 阶段 。科学 家 已从 单个 基 因 的测 序 转到 有计划 、 规模地 测绘 水稻 等重 要生 物体 的基 因 图谱 , 大 全世界 已有 60 0多项 农作 物 方面 的生 物技 术 研究 成 0 果 进 入 田问 试验 。这些 都 表 明 , 未来 世 界 种 子产 业 竞 争 的焦 点是 生物 技术 , 尤其 是基 因工 程 和细胞 工程 。 世界 种业 需 要 大批 科研 人 才 , 即育 种 专业 技 术 人 才, 这是 把科 技转 化 为生产 力 的重要 基础 , 是提 高种 子 企 业科 技创 新能力 , 强发 展后 劲 的关键 。另 一方 面 , 增
大 跨 国公 司也纷 纷调整 战略 , 肆兼并 种 子公 司 , 大 向种 子 产业 化进 军 。 种子产 业进 入规 模竞 争 时代 , 合并 购 联 成 为潮 流 ,资本 运营 和资本 重组 成 为种业 发展 的一 次
机遇。
2 我 国 种 子 企 业 面 临 的 挑 战 21 全 球 种 子 市 场 正 在 以 史 无 前 例 的 速 度 走 向 一 体 .
1 兼 并重组 成 为企业 的发展 方 向 . 3
也成 为当然之选 , 杜邦先锋 公 司 、 正达公 司 、 先 利马格 兰 公 司都先 后在 中国找到 了 自己满 意的合作伙伴 。
3 中国种 子企 业全球 资 源整合 的 实践和 困境
我 国许多 出色 的本 土种 子公 司( 山东登 海种 业 、 如 北京 中种 集 团等 ) 全球 化运 营方 面尽 管策 略不 同 , 在 但 所 面临 的 困境 却有 相似 之处 。这些 公 司 目前 基本 依靠 本土 力量 和资 源 ,走 的是一条 以我为 主的开 发 国外市 场之 路 , 是 由于 缺少 全球企 业运 作经 验 , 别是 缺少 但 特 在 国外市 场参 与 阵地战 竞争 的管 理 队伍 、 才与经 验 , 人 很 多 时候不 得 不 拿 自己的短 板 与顶 尖 跨 国公 司竞争 , 发展 的前 景受 到 了很大 的 限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