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内蒙健康行动实施方案

内蒙健康行动实施方案

内蒙健康行动实施方案为了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全民健康,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健康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改善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健康管理和监测,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构建健康内蒙古。

一、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培训等形式,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二、改善健康服务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管理。

同时,加强对乡村医生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偏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加强健康管理和监测。

内蒙古自治区将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共享。

加强对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监测和管理,推广健康管理服务,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将支持和引导健康产业的发展,加快健康产业园区和健康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提高健康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五、构建健康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健康促进的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合力推动健康事业发展的局面。

加强对健康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社会各界对健康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健康扶贫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健康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健康管理和帮扶,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七、加强健康法制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强对健康法制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健康立法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的监管,保障居民健康权益,维护全民健康。

“十三五”时期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的深度分析

“十三五”时期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的深度分析

“十三五”时期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的深度分析【图】“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增强人民体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开辟新的空间,健康中国建设为大健康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医保体系、逐年提高医保补助标准、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等,都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国内医院投资的各模式特点及发展阶段卫生总费用占 GDP 比例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

许多家庭因病返贫,医患纠纷时现报端,城市医院人满为患,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举步维艰,同时,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等也成为重大健康隐患,对保障国民健康带来新的压力。

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数量变化情况各类医疗机构病床使用情况这使得当前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卫生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仍然较差,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物政策在制定、调整等方面仍存在滞后或缺失,执行力度也不够。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亚健康等趋于增多。

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

所谓大健康,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地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健康。

实现大健康,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进行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

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

内蒙古“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未来5年发展蓝图

内蒙古“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未来5年发展蓝图

内蒙古“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未来5年发展蓝图新形势:我区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的严峻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

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忧患意识,科学理性发展,努力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长期保持下去。

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区,坚持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谋划和推动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新目标:经济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投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率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提高,出口对经济的增长促进作用增强;供给规模扩大、质量改善;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企业利润率稳步提高,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大基地”建设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化内涵发展、质量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新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壮大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壮大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必须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强薄弱环节,壮大市场主体,拓宽发展空间,健全体制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者: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年第12期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分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会议深入研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一)“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斗,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五大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深入实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期间面对的风险和挑战很不寻常,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很不平凡,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创造性地抓好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大力实施、不断完善“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自治区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举措,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统一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领了全区的改革发展。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内蒙古“十三五”发展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内蒙古“十三五”发展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内蒙古“十三五”发展作者:杨臣华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第12期文/ 杨臣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既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所在。

一、“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发展新优势(一)我国推动创新发展战略以及我区集聚、集约、多元发展优势的增强,为我区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从全国看,“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框架。

这将为我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动力和空间。

从我区看,传统优势正加快向新优势转换。

一是受能源原材料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影响,我区部分传统产业靠能源、原材料工业支撑增长的自然优势在减弱。

但随着这些年来全区交通、物流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求创新求升级意识的增强,全区以工业开发区(园区)为支撑的集聚发展优势、以产业链延伸为核心的集约发展优势、以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依托的多元发展优势正崭露头角且初具规模,集聚、集约、多元发展优势正在逐步增强。

(二)随着政策环境和生产要素供需形势的变化,虽然我区能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减弱,但生产要素的保障优势并没有丧失。

特别是近两年,自治区及时将重心从降低要素成本向提高要素保障转移,紧盯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着力解决土地、水、资金、技术等瓶颈制约,全区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内蒙古“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

内蒙古“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

内蒙古“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作者:课题组来源:《北方经济》2015年第05期“十二五”中后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内蒙古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如何顺应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实现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我们在客观评估内蒙古经济增长潜力的基础上,结合“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及趋势,提出符合内蒙古新阶段发展要求、体现新常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规划目标。

一、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潜力评估(一)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根据目标完成度方法评价结果,《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其中,进展良好及以上程度的指标23项,占指标总数74.2%。

从指标类别看,资源环境类指标完成情况最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类指标完成较好,科技教育类指标完成情况较差。

从指标属性看,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相对较差。

(二)内蒙古“十二五”中前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较为稳定,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年下降。

2011-2013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4%左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6.96%,支撑经济年均增长7.8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57%,支撑经济年均增长7.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9.27%,支撑经济年均增长3.44个百分点。

从需求看,投资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十二五”以来,投资对内蒙古经济增长表现出强劲的拉动作用,总体呈走高趋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降。

2011-2013年,内蒙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保持在8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推进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方式的研究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推进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方式的研究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推进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方式的研究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来源:《北方经济》2015年第06期一、“十二五”期间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内蒙古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结合地方实际,不断探索改革领域、方式和路径,通过建立组织机制、推进改革试点等方式,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前,我区改革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改革体制机制缺乏创新在简政放权方面,我区虽然取消和下放了大量行政审批事项,但主要还停留在具体事项的数目删减上,而从体制机制上如何保证保留的审批事项高效公正运行、未来如何从体制上确保简政放权的持续推进等方面,并未提出新的体制机制,缺少好的思路。

(二)改革推进的协调性不够从改革推进和落实层面看,有的地方反映,各专项小组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旗市区之间的改革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民主法制、纪检等领域与经济、生态、文化、社会领域改革相比还稍显滞后;有的基层,上级出台一项改革政策后就马上跟进,缺乏整体设计,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存在照搬落实的情况。

从改革实施效果层面看,目前对各项改革任务实施进度和效果情况的督促检查尚未形成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在引进第三方评价、开展改革实施效果评估和激励约束等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改革措施不配套问题突出发展形势倒逼改革提速,但目前我区某些领域的改革表现出准备和应对不足。

一些政府部门的改革步伐仍然赶不上市场主体的需求,影响了改革的效果。

改革不同步、配套不畅以及放权打折扣的现象不容忽视。

以行政审批为例,一方面是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等部分行政审批权限到基层,但配套的行政审批权限并未同步下放到地方,导致企业依然往上“跑”。

另一方面,2013年以来国家、自治区和盟市虽然取消或下放了大量项目审批事项,但是环保等部门并没有同步改革,开展前期工作还要求发展改革部门的许可文件,不仅没有减轻项目单位的负担,反而给发展改革部门的改革造成了困扰。

《“十三五”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十三五”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十三五”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健康权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和人民福祉。

本文旨在探讨“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现状(一)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在“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资源总量有所增加,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然而,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存在问题1. 城乡、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2.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3.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待提高;4. 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三、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问题表现1. 医疗服务可及性差: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群众就医难、就医贵问题突出。

2. 公共卫生服务不均: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二)原因分析1. 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关政策在地方执行中存在偏差,导致资源配置不均。

2. 财政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有限,制约了服务均等化进程。

3. 医疗人才匮乏:基层医疗机构缺乏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均等化策略与措施(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1.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2. 制定更加细化的政策,引导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地区倾斜。

(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1. 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和培养医疗人才,特别是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培训。

2. 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

(三)优化公共卫生服务1.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经济发展方面的几点思考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经济发展方面的几点思考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经济发展方面的几点思考作者:赵杰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第2期赵杰“十三五”时期,我区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 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区情,努力在经济总量上台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就要在补齐发展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寻求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上下功夫。

“十三五”时期,我区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 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区情,努力在经济总量上台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为此,“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经济发展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补短板,确保内蒙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二字,小康社会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社会。

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牧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

这些地区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地施策的原则,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地方龙头企业,使当地农牧民拥有获得稳定增收致富的项目。

此外,还应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培育特色生态农牧业,发展乡村、牧区、生态、休闲旅游,使其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目前,内蒙古农村牧区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这为内蒙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抓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持续发力,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突破。

二是促转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十三五”时期,在新常态的发展大逻辑下,要求我们改变追求GDP增速的思维定势,摆脱单纯扩规模、提速度、拼资源的路径依赖。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作者:杭栓柱朱晓俊赵秀清张捷来源:《北方经济》2015年第08期当前,内蒙古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

中央城镇化会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我国城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创新理念,转变方式,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一、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地位(一)城镇化是内蒙古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一是城镇化是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最大潜力。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持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将刺激农牧业和城镇投资需求:如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工业消费品以及房地产需求。

我国经验表明,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

预计2020年内蒙古城市化率将达65%左右,城镇人口大约为1657.5万人,还需要追加约9588亿元左右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同时,如果按照城镇人口统计的400万农牧民工及随迁家属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垦区和林区的150万人口中的1/2转变为城镇人口,每人按照平均10万元的公共服务费用计算,还需支付2750亿元。

这样,内蒙古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大约在12338亿元左右,平均每年需要1762.6多亿元,相当于2013年内蒙古财政收入的66.3%。

二是城镇化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大量分散居住的农牧民转移、集聚到城镇后,摆脱了以往家庭式自我服务的生活模式,加上城镇生活质量和生活需求多样化高于农村牧区,对文教卫生、商贸流通、旅游休闲、娱乐健身、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产生了庞大的需求。

城镇发展要素的配置,社会分工的细化,不同产业的衔接,也对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广告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产生较大的需求。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推动健康工作创新,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知和健康管理能力。

其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法治化,实施结核病控制技术规范,加强肝炎等疫苗接种率。

第三,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业务,推动医院综合,加强医院管理和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体系,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能力。

第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

加大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覆盖面,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

第五,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国民健康和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和研究,推广中医药应用,鼓励中西医结合,打造国际化的中药和中医药服务品牌。

第六,加强慢性病防治,推行健康促进和疾病监测防控同步发展。

制定慢性病防治方案,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全程管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

第七,推动健康工作创新,加强卫生健康政策研究,提高卫生健康管理能力,推进医疗机构分类,实施健康管理师制度。

同时,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总之,“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旨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通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推动健康工作创新,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等措施,将不断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水平,为人民的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2024年“十三五”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十三五”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范文

《“十三五”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十三五”规划的引领下,我国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人民健康福祉。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其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现状(一)医疗卫生资源概况“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覆盖面逐步扩大。

但受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资源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现象。

(二)均等化政策实施情况自治区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均等化政策,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有效提升了全区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源配置不均虽然资源总量有所增加,但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仍然不足,导致居民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异较大。

(二)服务质量不高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医疗设备落后,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财政投入不足部分地区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四、面临的挑战(一)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增加,给医疗服务带来压力。

(二)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基层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对策建议(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偏远地区医疗资源投入,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二)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更新医疗设备,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三)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确保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十三五”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十三五”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十三五”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8.03•【字号】内卫计规范〔2017〕10号•【施行日期】2017.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十三五”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内卫计规范〔2017〕10号各盟市卫生计生委,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卫生计生局,委直属各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的通知》(国卫宣传发〔2017〕2号)和《“健康内蒙古2030”实施方案》(内党发〔2017〕1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提高全区各族人民健康素养水平,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坚持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抓手,以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着力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全区各族人民身心健康,全面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普及,人民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有较大提升,“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有效实施,健康促进旗县(市、区)、学校(中小学)、机关、企业、医院和健康社区(村镇)、健康家庭以及健康促进高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不断增进。

三、主要任务(一)推动落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高层倡导。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积极支持各部门建立和实施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对健康的影响,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到实处。

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设定与途径分析

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设定与途径分析

内蒙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设定与途径分析作者:于光军乔瑞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第03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重要内容。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结合自治区实际找准路径,切实推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从政策和工作落实出发理解高质量发展对于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目前有很多的阐释和说明,既有从学术、理论角度的论证,也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时期特点的客观性描述。

这些阐释对于理解中央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判断下,提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实际上,从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等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阐释,为我国确定推动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作出了理论贡献。

从现实出发,无论是生产、服务等社会活动领域的各项工作,还是百姓生活的细微之处,保障质量都是基本要求。

尽管在不同社会主要矛盾下,社会、经济对质量,尤其是高质量的要求不同,但提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服务,能在满足社会需求的供给活动中不断获得效益,一直是我们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

随着中国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不断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成为提高我国产品、服务的全球市场份额,应对来自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高质量”的标准也因而具有了世界的视角。

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效益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

自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来,效益已经不单纯是经济意义的收益概念,而转变为取得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有益成效这一工作要求上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6.12
•【字号】内政办发〔2016〕178号
•【施行日期】2016.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
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内政办发〔2016〕178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质监局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路径研究作者:魏敏来源:《北方经济》2016年第12期健康产业对于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健康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会是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最大的社会需求空间。

从目前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以及现实的市场需求来看,健康产业无疑将迎来巨大发展。

未来,健康产业也将成为内蒙古加快转型发展极其重要的产业路径之一。

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呈现井喷之势且这一趋势将长期保持稳定,这就可以为内蒙古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长期动力支撑。

同时,健康产业极强的产业带动性和就业促进效应,可以为内蒙古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近几年来,内蒙古健康产业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大批医疗机构、生物制药企业、健康管理机构、健康产业园落户内蒙古。

2015年1月自治区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内蒙古健康服务业发展目标。

面对国内外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内蒙古必须加快推进对健康产业的发展研究工作,并将这一工作不断深化,尽快制定出科学的产业规划,为内蒙古健康产业在未来赢得竞争优势做出科学的指导。

一、“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面对国内外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应以国家有关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分类推进为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及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积极拓展健康产业服务领域,拉伸健康产业链条,鼓励新型业态的发展,提升健康产业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符合内蒙古区情、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产业体制机制。

二、“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一)加强理论研究,科学规划健康产业虽然健康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是目前关于这一产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较为薄弱,没有一套完善科学的发展模式可以直接应用。

国内虽有许多地区已经摸索出发展健康产业的一些经验,但内蒙古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地理区域特征,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本地区的发展。

因此,要想推进内蒙古健康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必须对这一产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掌握其特征和规律,同时加大对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经验的比较借鉴研究,再结合内蒙古地区健康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内蒙古健康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指引健康产业的发展。

(二)明晰产业构成,坚持分类推进原则健康产业具有公共品和商品功能混合在一起的特有属性,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思想上辨析清楚健康产业与卫生计生事业的区别和联系,进而从理论上、思想上认识清楚其服务内容,如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基本健康服务、非基本健康服务中,哪些属于事业范畴,哪些属于产业范畴,哪些主要由政府主导提供,哪些主要由市场主导提供。

在此基础上,树立不同部分采取不同发展政策的发展理念,建立不同部分实施不同推进政策的发展原则,即以分类推进原则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三)坚持市场驱动,统筹推进健康产业1.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业平衡特色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新医改以来,内蒙古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发展非常不平衡,民营医院看似遍地开花,但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承担的角色功能定位模糊,没有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其实力难与公立医院形成有效竞争。

面对内蒙古健康产业市场的不断成熟,必须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的积极性、方向性上做更多的引导和探索,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特色的专科医疗服务和高端家庭医生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高端需求,以弥补公立医疗机构在这一服务领域的空缺。

允许境外医疗机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我区医疗机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或合作形式在我区设置医疗机构,特别是较为短缺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等。

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引进国内知名医疗机构来内蒙古办医,提高疑难重症医疗救治水平。

统筹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提升蒙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

发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引领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专科优势突出的国内知名蒙医医院和优秀蒙西医结合医院。

加快各级蒙医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改善服务条件。

做好蒙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

支持蒙中医药临床科研基地建设。

2.培育和壮大健康养老产业链积极探索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化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值且呈现出快速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和贫困化“五化”叠加的特点,这为今后养老产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未来,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特别是蒙医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将是一大趋势。

我们必须建立资源共享、医养结合的理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老年公寓、涉老康复护理机构、疗养医院等养老服务综合机构,提供集养老与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护理养老服务,实现医养一体。

大力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

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等,努力构建以提供中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心理关怀、蒙中医药保健等服务为主的老年健康护理服务体系。

同时加强社区养老场所规范化建设,规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互助点的运营管理,扩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面。

此外,还应结合我区区情探索农村养老模式和牧区养老模式,破解农村牧区老年人养老难题。

3.提升蒙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推进蒙医药制造企业发展壮大。

完善蒙医药标准体系,支持其自主知识产权药品研发、制造和应用,支持蒙药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蒙药传统剂型改造升级。

加大对蒙药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现代蒙药产业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加大对蒙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提升蒙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自己的蒙药名牌,重点打造蒙药的新形象。

全面发展蒙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积极发展蒙医医疗在预防保健特色中的优势,推动相关医疗机构开展蒙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宣传普及蒙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科学规范的蒙医保健知识及产品,推广科学有效的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鼓励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蒙医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

4.积极促进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业的发展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全过程健康服务。

丰富完善大型医院体检中心、独立体检机构、健康管理公司中的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全方位健康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等服务,实现健康筛查、评估、干预和健康档案建立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规范行业服务标准和管理认证体系,重点培育和引进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机构,培育一批以个性化服务、会员制经营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企业。

同时加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

促进信息产业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健康物联网、健康云计算、智慧医疗、智慧健康管理等前沿健康科技产业。

搭建现代健康数据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健康信息管理,实现居民就医诊疗、健康服务的信息共享,大力引导健康管理服务向集约管理、分散经营、贴身服务、产业联合的方向发展。

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填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

因此,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势在必行。

需要积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扩大人群覆盖面。

同时使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健康保险新形式,建立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

探索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多方筹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促进老年健康护理服务发展。

5.壮大关联产业,拉伸健康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全民体育健身服务,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兴办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指导站点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组织。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大力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人兴办体育健康咨询、体质监测、锻炼指导和运动康复等经营服务实体。

大力支持青少年、儿童体育健身,鼓励发展适合其成长特点的体育健身服务。

推进面向蒙古国等相关国家的健康保健及医疗旅游服务基地建设。

依托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蒙医药技术资源,吸引蒙古国及周边国家的人员来内蒙古进行蒙医中医治疗、预防及养生保健服务。

同时发挥各盟市独特的生态、地热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矿泉泥美容、天然氧吧、温泉保健、蒙药中药药浴、沙疗等养生保健和运动休闲等旅游产品,依托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尔山市、克什克腾旗、敖汉旗、宁城县、苏尼特右旗、凉城县、鄂托克旗、东胜区、乌拉特前旗等地区打造健康养生旅游基地。

6.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有序流动,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员开展多点执业。

加大对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的投入,支持区内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培养更多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并不断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出台有关高端健康服务人才引进的配套保障政策,打造人才集聚的良好软硬件条件和环境,结合内蒙古区域特色,加快引进目前紧缺的高端医疗服务、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和重点行业、瓶颈行业紧缺急需的领军人才。

建立与健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格认证培训、岗位培训、人才培养与考核评估等培训服务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优化政策环境,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策是政府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工具和手段。

要推进我区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必须履行好自身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的职责。

要近一步完善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

给予健康产业土地规划、市政配套、机构准入、执业环境等政策扶持和倾斜。

制定、推行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诚信服务制度。

加大健康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完善健康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健康教育,注重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消费氛围。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责任编辑:康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