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遗留烟蒂的分析
论现场痕迹及其他物证的全面应用
论现场痕迹及其他物证的全面应用作者:周雅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24期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犯罪主体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和高知识化,而犯罪手段也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和专业化,遗留于现场的痕迹及其他物证亦随之趋于少量化和微量化,这给刑事技术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对于刑事技术人员而言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面临日益严峻的刑事犯罪形势和日趋繁重的刑事侦查任务,本文将阐述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尽可能地发现现场痕迹及其他物证并予以全面应用。
关键词现场痕迹物证发现应用作者简介:周雅清,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案件现场同样具有客观性:现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现场上的痕迹物品也是客观存在的。
刑事技术人员只要善于借助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结合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发现现场痕迹及其他物证并予以综合运用,必然能够更好地为刑事侦查工作服务。
一、确定现场痕迹与犯罪行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现场痕迹的作用,首先应认真研究分析痕迹,判明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从而有力地证实犯罪。
对现场发现的痕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正确辨别自然痕迹与人为痕迹自然痕迹即自然造成的痕迹,指的是因气候环境因素或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客体变形。
区别自然痕迹与人为痕迹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了解案发当时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材料的存放环境,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这类破坏。
第二,对疑为工具破坏的金属客体进行断口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分析确认破坏因素或进行强度校核。
第三,请专家会诊,共同研究分析破坏原因。
第四,必要时进行现场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取得科学验证。
(二)正确辨别案前痕迹、案发痕迹与案后痕迹案前痕迹指案发前事主或有关人员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痕迹,如盗窃案件发生前事主曾对窗户的插销进行过修理而在窗框边缘留下工具痕迹;案发痕迹指案发当时产生的痕迹;而案后痕迹指案件发生后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痕迹,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对现场或物证保护不好,使客体又受到破坏;或在承受客体上做实验而没有做好标记造成误会。
犯罪现场微量物证的分析研究
微量物证从字面上看便可以得知其必定是一种残留量较少、 体积较小的物质, 并且也是揭露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 例如: 组织 纤维、 植物花粉、 烟蒂等。 与常规证物相比较, 微量证物必然体小 量微, 容易被忽略, 使警方的侦查工作难度增加。然而从另一个 角度看, 也正是由于微量物质的性质才使犯罪分子不能对其发觉 或完全毁灭, 本文将对犯罪现场微量物证进行分析及研究, 希望 对揭露犯罪事实有所帮助。 一、 犯罪现场微量物证的形成分析 一旦犯罪行为发生, 必然会发生物质交换及转移, 通常情况 下,犯罪人想要通过清理现场等手段对自己的犯罪事实进行掩 盖, 将物证进行毁灭, 可是物质不灭等方面因素决定了犯罪人无 法将自己的所有痕迹进行清除, 当其对证据进行毁灭时便会留下 新的痕迹, 成为指认其罪责的重要依据。在犯罪人作案后, 无法 将作案工具以及犯罪现场的微量物证进行完全毁灭, 如灰尘、 血 迹等。当犯罪人发生犯罪行为时, 必然会存在物质之间的接触, 而在此过程中也必然会发生物质交换现象, 例如: 甲、 乙两物质发 生接触, 在甲物质上必然会留有乙物质的成分, 乙物质上同样也 会留有甲物质的成分, 具体说明便是犯罪人使用凶器刺进被害者 身体内, 凶器与被害人身体发生了接触, 被害人被刺部位必然会 留有凶器的铁锈及灰尘, 而凶器上也必然会留有被害者的血迹及 组织等。 另一种情况便是物质转移, 在此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物质 交换, 而是从一方客体移至另一方, 例如犯罪人足印以及喷溅在 犯罪现场的血迹等。 二、 痕迹检验时对犯罪现场微量物证的分析及研究 (一)在足迹检验时代微量物证分析及研究 通常情况下, 犯罪人进行作案活动时, 其脚部必然会发生移 动, 在此过程中也一定会与犯罪现场中的物质进行接触从而留下 蛛丝马迹, 例如草籽、 沥青等。通过对犯罪人鞋子的上残存的微 量物证进行分析, 和犯罪现场内物证若具有一致性, 则可以认为 该鞋在犯罪现场停留过。 (二)在手印检验时的微量物证分析及研究 侦查人员对犯罪现场微量物证进行调查时, 可以得知手印的 具体情况, 例如汗垢手印、 血迹手印等, 而且对于这些不同情况,
试述微量物证的发现与提取
试述微量物证的发现与提取微量物证是指作为证据的一定细小物质的总称,由于微量物质量小质微,易遗留在现场且不易消除。
因此,发现与提取微量物证对整个现场勘查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微量物证的微量物质,是犯罪活动所遗留在现场及其相关区域,有的是遗留在犯罪嫌疑人身上及其周围,被害人身上等等。
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场进出口现场进出口往往遗留有大量的物证,如犯罪分子在攀登、越墙时将鞋子上沾有的泥土、油漆、衣裤或手套上的纤维、毛发等物质足蹭、擦在墙上、窗台上等等,若门、墙等进出口的障碍物是被工具破坏的话,则在被破坏客体及罕附有微量金属屑、涂料碎片、木屑,作案工具表面的物质也会转移到被破坏客体上,若门、窗户、锁均无破坏,未发现其他出入口则要注意门锁有无自配钥匙所留下的擦划痕迹,可先排除划痕物质是否为原配钥匙所留。
二、犯罪现场的中心区域犯罪分子最有可能侵害的客体及可能触动的部位是勘查现场工作的重点,例如入室盗窃中,被破坏客体就有可能沾附有犯罪分子的衣服、手套上的纤维、工具碎屑,头发、划破皮肤滴落的血滴。
如果被侵害客体是人,则被害人有可能与犯罪分子发生搏斗,现场地面、墙壁、门窗家具等表面都可能留下碰撞、磨擦的痕迹,并留有犯罪分子的毛发、纤维、体液等细微物质,应结合实际案情分析观察被移动、触摸过的物品,从中发现异常和可能的微量物证附着物。
以往的勘查工作我们重视痕迹物证如指纹、脚印等等,这仅是对于痕迹形态而言,对于提取痕迹形态同时,要特别强调发现:提取其中的微量物证,一方面应仔细检查其表面是否有微量附着物如泥、杂草及劳动作业场所带来的矿渣、煤屑、金属碎片等等,这有助于我们推断犯罪分子的职业、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要注意现场的物质是否会沾附在犯罪分子的鞋底上被带走,如地毯纤维、涂料碎片、玻璃残粒等等,能缩小侦查范围、确定犯罪嫌疑人。
在凶杀案件,尸体是物证的丰富来源之一,除一般的法医的法医尸检外,还应对尸体穿的衣服、鞋袜及头部、脸部、手脚、指甲、头发、口腔、阴道、呕吐物作仔细检查,死者口中、鼻腔可能会留有吸入的砂石、粉尘、煤灰、游生物、水草等;死者生前与犯罪分子搏斗,则死者身上、手上、指甲缝都可能留有犯罪分子的毛发、皮肤碎屑、衣裤纤维等在尸体创面上则可发现凶器的铁锈、刀刃碎片,绳索纤维或砖石粉末等。
犯罪遗留手印分析
侦查破案的核心就是“证据”,靠“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
在刑侦办案过程中,手印是最为直接和可靠的证据之一,一向来曾被冠以证据之王。
现场勘查能否寻找、发现到犯罪遗留的手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检验鉴定工作中能否认定罪犯、证实犯罪,现场手印往往可为破案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
犯罪现场上的手印,可能是案犯遗留,也有可能是事主或其他无关人员所留,如何判断是否为犯罪遗留手印,是我们刑事技术人员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在有些案件中甚至起到能否破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结合现场有关情况进行分析一是结合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物体进行分析。
如认真研究案犯必须经过的地方和犯罪行为的活动中心,如出入口和破坏中心的物体是否被移动,有无被触摸的可能。
遗留的这些可通过事主对现场物体原来位置的陈述,观察手印遗留的情况,结合临场试验,正确判断哪些物体被案犯动过,哪些则可能没触动过。
其二,可以结合事主和无关人员接触现场物体情况进行分析。
主要了解留有手印的物体,在案件发生前后有哪些被事主或无关人员触动过,怎样触摸的,以及触摸的位置和方向等。
其三,结合留有手印的物体来源、使用和保管等情况进行分析。
这些物体的来源可能是借来的,新买的,修理过不久的等等。
考虑是否可能由于与这些案件无关的销售人员、修理人员等触摸而形成的手印。
另外还应了解保管、使用过程中的接触情况,以便甄别与犯罪无关的保管人员等留下的手印,或是案犯留下的手印。
二、结合现场手印遗留情况与犯罪活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结合形成手印的物质,分析是否犯罪分子所留。
案犯往往在作案前或作案中触摸过某种物质,如灰尘、粉末、血液、油垢等而留下手印。
例如凶杀现场中擦洗用具上发现的血手印,常常是案犯所留。
(二)结合手印在物体上的分布位置、方向,联系案犯作案过程的各种动作,同时结合手印与其他痕迹间的距离、位置、方向,分析是否为案犯所留。
犯罪分子的活动往往与一般人不一样,在整个作案过程和每一活动所留下的痕迹都有其特殊性和内在联系。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途径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途径百科常识2009-07-13 09:31:19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侦查办案实践中,办案人员必须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对现场发现、提取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研究,弄清案件性质和特点,明确侦查范围和方向,最终确定侦查破案的途径。
这种分析过程实际上就包含了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过程。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是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犯罪行为人在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物质痕迹(包括现场任何一个有证据作用或无证据作用的痕迹)进行分析,推断特定物质痕迹所折射出的特定心理痕迹,从而推断犯罪行为人作案动机、目的、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可能有的典型个性及生活经历,为明确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依据。
一、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重要性侦查破案,最终目的是要弄清案件事实真相,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
要达此目的,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而证据的获得,又需我们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寻找。
在刑事侦查中,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收集证据的一些合法途径,这些途径对收集犯罪物质痕迹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面对当今日益复杂化、暴力化、智能化的犯罪状况,我们有时很难找到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
因此,国际、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试图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查找犯罪嫌疑人。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案件的侦破中不仅行之有效,而且为寻找犯罪嫌疑人找到了一条捷径。
二、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可能性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一定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形成的,因此人的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的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犯罪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形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行为人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他心理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现场痕迹中一定隐含着相应的心理痕迹。
浅谈贩卖毒品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5篇范文)
浅谈贩卖毒品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5篇范文)第一篇:浅谈贩卖毒品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一、贩卖毒品案件中的证据特点(一)犯罪手段狡猾、行为诡秘、收集证据困难,证据种类单薄。
在这类案件中,除了购买毒品者外很少有其他证人证言。
获取的书证种类单一,通讯资料往往是比较重要的间接证据。
且在司法实践中,很少有当事人主动举报的情况。
(二)犯罪嫌疑人多持抗拒心理,拒供、翻供情况多(三)获取物证难贩卖毒品案件的物证包括毒品、毒资、作案工具等。
作为载体的毒品,是贩毒案件的核心,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但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取证。
贩毒人员通常采用零星贩卖的方式,即使当场缴获,数量一般也很少,不能反映其全部的罪行,在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毒品交易时,一些贩毒人员甚至还会当场弃置或销毁毒品。
且毒品又是直接损耗的消费品,一旦落入吸毒者手中,很快就会被吸食或注射,导致这一物证的缺失。
(四)诱惑侦查多,往往“特情”的证言证据成为定案的直接证据。
在实践中,我院原则上要求公安机关对特情引诱时要求进行录音录像。
二、贩卖毒品案件的证据审查审查判断证据,是指承办人对已经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辨别真伪,确定各个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并对整个案件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一)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审查犯罪嫌疑人是最了解案件情况也是可能受到刑罚处罚的人,所以其口供常常具有很大的虚假性。
其自以为贩毒案件流动性大,涉及的人也多,侦查机关不易查到真凭实据。
所以,我们在审查犯罪嫌疑人口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初次口供审查判断。
在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初期,由于惊魂未定,做贼心虚,初次同公安人员接触时形成的材料,一般具有较高的真实性,通常情况下,贩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这一时间多数容易说出真实情况。
对这些口供的审查,应注意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有无诱、逼、套、指供的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完整性,可信性和真实性的程度如何,内容有无矛盾;对于违反法律程序取得的供词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刑事犯罪现场烟蒂的分析与甄别
动作行为 ,来不及抽完香烟 ,而随意丢弃 的烟蒂。在一些 自 杀案件中,也能经常见到一些长条状烟灰形态的阴燃烟蒂, 这反映现场当时有“ 相对静止” 的状态 ,应结合案事件现场的
具 体情 况 进行具 体 分析 。
4 咬压 痕迹
有些 吸烟 人员 在抽 烟过 程 中 ,也 有用 牙齿 咬 压香 烟过 滤 嘴 的习惯 ,咬压程 度 可分严 重 、轻微 和不 明显 三类 ,反 映的
[ 关键 词] 刑事 犯 罪现场 烟蒂 甄别
烟 蒂是 现场 常见 的痕 迹 物证 之一 ,在 相对 封 闭 、空 间较
小的现场 , 嫌疑人遗留的烟蒂相对容易甄别 , 但在相对开放、 空间较大的现场 ,现场的烟蒂数量往往较多 ,需要依据现场 具体情况和调查访问进行相应分析 ,科学甄别和准确认定犯
现场 烟 蒂的分 析和 甄别 工作 主要 包括 以 下 内容 :
同一个烟灰缸中 , 也会有不同形态的烟蒂 ,应注意结合香烟
品牌 和熄 灭方式 加 以 区分 ,发现 嫌疑 烟 蒂。在 卫生 间等 场所 洗脸 池周 围发 现有 烟 草浸水 的黄色水 渍 时 ,也 要 注意对 洗 脸 池边 的纸 篓 、垃圾 桶 、隐蔽 角落 甚至 是 窗外进 行搜 索 ,发 现
附近位置也能发现嫌疑烟蒂 ,而这些部位是常人一般不能接
触和抛弃烟蒂的位置 ,嫌疑人遗留的可能性较大。
比中犯罪嫌疑人更加直接、 高效 , 烟蒂的牙痕检验相对较少。
( 下转 第 6 5页 )
2 0 1 4年第 1 1 期 ( 总第 9 5期 )
5 5
测人向测试人诉苦等情绪性表达。
映抽烟人的身份、经济 、地域 、年龄及抽烟习惯等特征。在
现场勘查时 ,应结合现场调查访问工作 ,如果现场的烟蒂品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香烟燃烧残留物鉴定方法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香烟燃烧残留物鉴定方法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香烟燃烧残留物鉴定方法,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采集样本:在犯罪现场或其他相关地点采集可能包含香烟燃烧残留物的样本。
这些样本可能包括烟蒂、烟灰、烟嘴、烟盒等。
制备样本:将采集的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去除可能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的杂质。
例如,可以用去离子水清洗样本,然后将其干燥。
红外光谱扫描:使用红外光谱仪对制备好的样本进行扫描,获取其红外光谱图。
光谱分析:对获取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寻找香烟燃烧残留物的特征吸收峰。
这些特征吸收峰对应于香烟燃烧残留物中的特定化学成分,如尼古丁、烟碱、焦油等。
比较分析:将现场采集样本的红外光谱图与已知香烟品牌或类型的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以确定现场采集样本是否与已知香烟相匹配。
判定结果:如果现场采集样本的红外光谱图与已知香烟的红外光谱图相匹配,则可以判定现场存在该已知香烟的燃烧残留物。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鉴定香烟品牌、真伪以及是否使用过某种添加剂等。
此外,为了增强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一些优化方法:
使用高分辨率红外光谱仪:高分辨率红外光谱仪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光谱信息,有助于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分析:可以结合使用其他光谱技术(如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等)或化学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数据库:可以建立包含各种香烟品牌和类型的红外光谱图的数据库,以便于进行现场采集样本的快速比对和分析。
开发自动化鉴定系统:可以开发自动化鉴定系统,实现红外光谱图的自动获取、分析和比对,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性。
影视中的推理技巧有哪些
影视中的推理技巧有哪些在影视作品中,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情节和呈现方式,它通过揭示隐藏的线索和逻辑推断,让观众参与到故事中,从而增加观赏的趣味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影视中的推理技巧:1. 线索分析:推理故事中常常布下各种线索,观众通过分析这些线索来推断真相。
例如,侦探小说《福尔摩斯》中,主人公通过观察犯罪现场的线索,如烟蒂、手迹等,来推测罪犯的身份和动机。
影视作品也常常使用这个技巧,通过放大线索、刻意呈现,引导观众思考和推理。
2. 逻辑推断:推理常常基于逻辑思考,通过各种因果关系和可能性进行推断。
例如,在悬疑片《谜案组》中,警方通过推理犯罪的动机和可能性,逐步缩小嫌疑人范围。
这种逻辑推断常常需要观众在片中一同思考,与角色一起解谜。
3. 心理描写:影视作品中的推理技巧也包括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通过人物的思考、行为和表情等细节,观众能够推断出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动机。
例如,影片《致命魔术》中,观众通过男主角的表情和举止,来揣测他隐藏的秘密和真相。
4. 转折和反转:在推理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和反转。
通过改变情节发展的方向,影片能够引发观众的疑惑和思考。
例如,在电影《致命ID》中,观众在一开始以为只有一个凶手,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发现有多个凶手存在,这种意外性的转折使得推理更加复杂和有趣。
5. 推理竞技: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推理成为了竞技的形式,通过不同的人物之间的推理对决,增加了紧张感和观赏性。
例如,在日本作品《名侦探柯南》中,小学生侦探柯南和他的对手通过推理对决,争夺破案的胜利。
这种推理竞技的形式,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推理的过程和成就感。
6. 时间顺序的翻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推理故事会使用非线性叙事,通过时间顺序的翻转和穿插,增加悬念和复杂度。
观众需要通过对比时间节点和事件发展的线索,来推理出真相。
例如,在电影《盗梦空间》中,时间顺序的翻转成为了推理故事的核心,观众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时间线索来理解故事的真相。
剖解烟蒂之谜
香烟 , 而烟 蒂纸质 泛 黄正 符 合犯 罪 分 子前 一 天 晚上 作案遗 留在 现场并 受 露 水影 响 的可 能 , 另外 铁 路线
剖解烟蒂之谜
沙 辰
( 海铁 路公 安局 技术 处 , 海 2 0 7 ) 上 上 0 0 1
摘
要: 案发现 场发现 烟 蒂是 勘 查人 员经 常遇 到 的情况 , 蒂所反 映的特 征 包括 烟 的种 类特 征 、 蒂 的 烟 烟
长短 特征 、 烟蒂卷 烟纸 色质特征 、烟蒂的咬 1特征 、 蒂的形 态特征 和 烟 蒂上 沾附物 特征 , 过 这 些特征 我 : 2 烟 通
20 年 8 2 t途 经微 山湖旁 的京沪铁路 08 月 8F,
干 线发生 一起 险情 。两 名 犯 罪分 子 以盗窃 为 目的 , 事 先购置 了钢丝 钳 , 了运输 工具 , 借 来到铁 路旁 剪开 护栏 网 , 入铁路 线 , 扳 手拆 盗 固定钢 轨 的扣件 , 窜 用 对 铁路行 车 安 全 造 成 了极 大 的危 害。 在 勘 查 现 场 时, 技术人 员发现 铁 路线 西 侧 的 防护 栏 有 一个 被 钳 剪成 l.8厘 米 的破 口 , 03 经分 析 认定 为犯 罪 分 子 的 进 出 口。在 距 该 破 口西 侧 9米 的草 地 上 发 现一 把 “ 佰全 ” 牌红 色胶皮 钢丝 钳 , 析 是犯 罪 分 子遗 留的 分 作案工具 , 而在距 离此钢丝 钳 8 的玉米 地小 路旁 0米 发现 一个 纸 质包 装 盒 , 盒上 有 “ 全 20 佰 0 mm胶 柄钢 丝钳 ” 样 。就在 距 此 疑似 为 犯 罪 分 子遗 留物 2 5 字 .
从现场勘查痕迹中分析犯罪心理的几种方法
别 出来
,
,
行 犯罪 心理痕迹分 析
,
。
时起 意等 在盗窃 中被事 主堵 住或 被别人发 现 而 临时起意 杀人 此
,
。
,
其次 要对单 个的 犯 罪痕迹 进行 心理分 析 每 一犯罪 痕 迹都会 反映 出一 定的心理 因素 些 心理 因素反映较 显 著 甚 明显
, , , 。
。
,
往 往作 案工具就 地取材
,
从而 推断案情性 质
, ,
进 而分析犯 罪
、 、
从遗 留物 的种类 用途进 行犯 罪心理分析 可 了解犯罪 分子 的兴趣 业 等情况
。 、
人 与事 主的 关 系 对判 明案犯 的 年龄 职 业 兴 趣
、
嗜好 身体状况
、
、
、
职
嗜好 以 及犯罪经 验 如一起 盗窃案
,
也有很重 要的 参考 价
,
如从现 场遗 留的烟 头可 断定案犯 有
。 、
析
。
。
犯 罪现 场遗 留 物是 指犯罪分子 作案过 程 中 有意无 意遗落 或抛弃在 现场上 的物 品 工具 柴盒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象 一般都 是犯 一般 通过 对犯罪
,
如 作案
、
因此
,
凶器
、
衣服
。
、
鞋
、
、
帽
、
手套
、
笔记 本
火
,
侵害物 目标的分 析
机
、
,
已 可 推断巧 罪分 子 的犯 罪 动
、
烟 蒂等
目的
, 。
应该 区 别 事
烟蒂检验破获1起重大盗枪案
作者: 任锐刚;杨剑平
作者机构: 云南泸西县公安局;云南泸西县公安局 652400;652400
出版物刊名: 刑事技术
页码: 44-44页
主题词: 烟蒂 现场勘查 痕迹物证 过滤咀香烟 凝集抑制 离休干部 咬痕 吸烟习惯 线手套 泸西县
摘要: 1993年1月8日16时20分,云南某县离休干部邵××,发现其放在家中柜内的“七
七”式手枪1支及弹匣1个(内有子弹6发)被盗。
经现场勘查,发现罪犯系戴粗纱线手套作案,室内现场未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勘查室外现场时,在邵××家东围墙外篮球场西北角的台阶上发现提取到新鲜烟蒂3枚,经调查走访及现场分析认为,3枚烟蒂应为罪犯所留。
法医物证名词解释
法医物证名词解释标题:法医物证名词解释在法医学领域中,物证是指可以作为证据的物质或物品。
这些物证经过科学实验和分析,可以帮助法医鉴定案件的真相。
下面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法医物证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医学的基本概念。
1.DNA:DNA是所有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种常见的物证。
通过对DNA的分析,法医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或者在犯罪现场找到可能的嫌疑人。
2.指纹:指纹是人类皮肤上的纹路,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特的。
在犯罪现场,法医可以提取到被嫌疑人留下的指纹,与数据库中的指纹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3.痕迹:痕迹是指在犯罪现场或嫌疑人身上留下的微小物质。
例如,血迹、纤维、毛发等都可以被法医作为物证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痕迹,法医可以推断出犯罪过程或者嫌疑人的活动轨迹。
4.遗留物:遗留物是指在犯罪现场或嫌疑人身上留下的物质,例如口香糖、烟蒂等。
通过对这些遗留物进行化学分析,法医可以找到与嫌疑人相关的线索。
5.毒物:毒物是指具有毒性的物质,例如药物、化学物品等。
在调查毒品案件或毒物中毒案件时,法医会对毒物进行分析,以确定具体毒物的种类和浓度。
6.火灾痕迹:火灾痕迹是指在火灾现场留下的痕迹,例如火点、烧焦的物体等。
通过对火灾痕迹的分析,法医可以确定火灾的起因和蔓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纵火行为。
7.病理标本:病理标本是指从人体中取得的组织样本,例如活检组织、尸检组织等。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测和分析,法医可以确定死因、疾病类型等重要信息。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法医物证名词的解释。
通过对这些名词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医学在犯罪侦查和司法鉴定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实践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物证的采集、分析和鉴定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根据现场烟头上痕迹推断作案人习惯特点2例
根据现场烟头上痕迹推断作案人习惯特点2例
夏小玲;刘伟平
【期刊名称】《刑事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1案件简介案例1某年3~4月间,在南方某城市同一个辖区内连续发生3起针对年轻女性的凶杀案,凶手不仅夺走了3条鲜活的生命,还对死者实施了残暴的性侵犯行为。
技术人员在3个不同的现场勘查中,分别提取到了"红塔山"牌香烟的烟头。
3枚烟头因经雨水较长时间的浸泡,失去了提取DNA的价值,但3枚烟头的共同形态则引起了技术人员注意:一是3枚烟头的长度均在55mm^60mm左右,相当于一根完整香烟长度(香烟标准长度84mm)的三分之二左右。
【总页数】1页(P64)
【作者】夏小玲;刘伟平
【作者单位】湖南警察学院,长沙市 410138;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793
【相关文献】
1.对作案人破开锁方法及其痕迹的研究
2.根据同类型损伤推断作案人数1例
3.浅析凶杀案件现场分析作案人数的推断依据
4.车外人员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特点分析
5.基于现场痕迹分析作案人特征刻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场遗留残缺指印的指位判断
现场遗留残缺指印的指位判断
肖振栋;徐恩祥;涂相林
【期刊名称】《警察技术》
【年(卷),期】1994(000)003
【摘要】现场遗留残缺指印的指位判断天津铁路公安处肖振栋,徐恩祥,涂相林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侦破的首要环节,必须细致地提取一切可疑痕迹。
本文简单介绍如何从现场遗留残指纹特证正确分析、判断是哪个手的哪一个手指所遗留,确定侦察方向,划定侦察范围,加快鉴定速度。
现介绍...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肖振栋;徐恩祥;涂相林
【作者单位】天津铁路公安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8.91
【相关文献】
1.现场单个指印的指位分析 [J], 辛会杰
2.试论充分利用指节纹规律提高判断现场指纹手别指位的准确性 [J], 何赣洪
3.根据物质组分判断指印遗留时间的研究进展 [J], 孙婧;樊丽
4.用虚拟特征法检验现场残缺指印的探讨 [J], 郭卫平
5.手印遗留时间的探讨——对现场铁管油漆面上指印遗留时间的实验分析 [J], 耿月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痕迹检验案例
痕迹检验案例痕迹检验是犯罪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痕迹进行检验,从而为案件的破解提供重要线索。
下面列举了十个痕迹检验案例,以展示其在犯罪侦查中的作用和应用。
1. 血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嫌疑人身上的血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血迹相同的可能性,从而判断是否涉及凶杀案或伤人案件。
2. 指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指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有嫌疑人的指纹,从而对嫌疑人进行定罪或排除嫌疑。
3. 遗留物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遗留物进行检验,如纤维、毛发、皮屑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嫌疑人相关的物质,从而提供嫌疑人的线索。
4. 烟草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烟草痕迹进行检验,如烟蒂、烟灰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吸烟人的痕迹,从而缩小嫌疑人范围或确定嫌疑人身份。
5. 足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足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嫌疑人相符的足迹,从而确定嫌疑人是否曾经出现在现场。
6. 化学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化学痕迹进行检验,如药物残留、爆炸物痕迹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化学物质,从而提供案件侦破的证据。
7. 毒物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毒物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毒品或毒物相关的物质,从而提供案件侦破的线索。
8. 手机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手机痕迹进行检验,如通话记录、短信等,可以确定嫌疑人的通信行为,从而揭示案件的真相。
9. 纸张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纸张痕迹进行检验,如书写、印刷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嫌疑人相关的文件或证据,从而提供案件侦破的线索。
10. 声音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录音的声音痕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语音特征,从而帮助警方追踪嫌疑人的身份。
以上是十个痕迹检验案例,展示了痕迹检验在犯罪侦查中的重要作用。
痕迹检验不仅可以提供案件的物证线索,还可以为案件的破解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公正司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现场遗留烟蒂的分析在勘查犯罪现场时,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遗留在现场上的烟蒂。
这些烟蒂有的是犯罪分子所留,有的与案件无因果联系。
我们根据烟蒂所反映的某些特征,进行细致、客观的观察、鉴别,能对我们分析案情、确定侦查范围、指明侦查方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分析作案人是初吸烟者还是老吸咽者。
主要根据烟蒂的唾液浸润程度、长短等特征来分析。
初吸烟者与老吸烟者在吸烟方法、习惯和技巧上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其吸剩的烟蒂来进行区别。
一般来说,烟蒂上唾液浸润度较大的多为初吸者,而老吸者一般很少沾湿烟蒂,且有能把烟粘在嘴唇上再进行讲话的技巧。
烟蒂较长的多为初吸者所留,老吸烟者往往把烟吸得很短。
从烟蒂中烟丝的松紧程度和烟蒂是否被压扁看,初吸烟者,一包烟可以吸上数日,放在衣袋中有被压扁及掉烟丝的可能,造成香烟、烟盒变形;而老吸烟者吸得频繁,香烟和烟盒的完整性一般都保护得较好。
如能正确地分析出吸烟者是否具有上述特征,对于我们查找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分析犯罪分子的习惯动作。
从烟蒂的一些外部特征,可以分析出吸烟者的一些习惯动作。
吸烟者在吸完一支烟后,大多惯于把烟蒂火灭掉。
仔细观察其灭火方法,是各有差异的。
将烟蒂丢在地上,有人用脚踏,有人用脚旋转,有人用脚来回一拖。
放在烟缸里的,有的对着烟缸壁用力一挤,有的对着烟缸壁边挤边旋转,有的用拇指和食指一捏将火熄灭。
这些不同的灭火方法均在形态各异的烟蒂上反映出来。
有的习
惯则表现得更为特殊,如在香烟上抹一些唾液、清凉油或香精,故意把带过滤嘴的烟拆掉过滤嘴后再吸等。
由于每个人的习惯动作个性较强,并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我们对它加以充分重视,对于侦查破案是很有意义的。
三、分析是流窜犯还是本地人作案。
犯罪分子留在室内的烟蒂,特别是留在烟缸中的,一般能说明犯罪分子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是较熟悉,甚至是密切的。
根据烟蒂和烟灰多少,能推测被害人与犯罪分子交谈时间的长短。
流窜犯作案在室内吸烟的情况是少见的,多数是在观察作案地点、选择作案对象时所吸,把烟蒂抛在较隐蔽的场所。
我们还可根据遗留烟蒂来确定香烟的牌子,那家卷烟厂生产,生产的月份,销售情况,在区域内有无生产和供应某种香烟,从而确定犯罪分子是本地人还是流窜犯。
有时,烟蒂只留下很少一部分而不易判断,我们可请教专门技术人员,解决其中的难题。
四、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
这主要是从烟蒂的附着物和特殊气味来分析。
看烟蒂上有无其他附着物和印痕,如附有机械上用的油类物质,应考虑到机械工人的可能,附有食油类物质,考虑到厨师或其他相关职业人员的可能;附有油漆的考虑到漆匠的可能;附有煤灰的考虑锅炉工或从事经常接触煤炭职业的可能等等。
还可通过闻烟蒂上有无特殊气味,如腥味、香味、酒味等,从中分析犯罪分子的职业特点。
五、分析作案时间。
有的犯罪分子把未灭的烟蒂丢在现场,烟蒂仍然继续燃着。
根据实验,半支烟在自然状态下燃完,得需15分钟。
如
果案件的发现人见到全部烟蒂还在燃烧或刚烧完,室内还有烟雾缭绕,有条件的结合茶水的温热程度,判断出作案的正确时间及罪犯逃离现场的远近。
依此,我们可以迅速地组织力量进行设卡、堵截、追缉、控制赃物,将犯罪分子抓拿归案。
在室外的烟蒂还要考虑同天气条件的关系,如丢烟蒂的时间在雨、霜、雪之前还是之后,在时间上是否与案发时间相吻合。
六、分析作案者的心理。
犯罪分子在作案前一般怀有紧张、恐惧、侥幸、复仇等复杂心理,从现场的烟蒂上可以反映出这一心理特点。
现场烟蒂和烟灰越多,说明犯罪分子蹲伏时间越长,或者两人及两人以上作案。
在这样的地点逗留过的,作为盗窃犯罪分子是在窥视盗窃目标;作为拦路抢劫、拦路强奸犯罪分子是在寻找和等待对象出现;而作为杀人犯罪分子和自杀者则是有激烈的思想斗争,大多表现为默不作声地大口大口吸烟,烟灰成段地掉下。
不吸烟者大多表现为把现场上的细长物(树枝,稻草之类)折断,或把携带的物品反复揉弄等等。
七、分析作案人年龄的大小、经济条件的好坏。
烟的质量一般可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和年龄结构。
青年人、有社会地位者、经济条件好的、平时吸烟量少的人一般所吸的烟质量较好;老年人、经济条件差的、吸烟量多的人一般所吸的烟质量较差。
八、通过法医化验烟蒂唾液来分析。
可以提取留在现场的烟蒂送交法医化验,确定其唾液属于ABO血型系统的哪一种,有条件的还可以
做性别检验和DNA鉴定等。
这一点对于我们缩小侦查范围,鉴别嫌疑对象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