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论文

合集下载

课程改革论文最新5篇

课程改革论文最新5篇

课程改革论文最新5篇浅谈新课程论文篇一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

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

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

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

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兴趣非常浓厚,久而久之,课前寻找便成了学生的习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6篇)-教学改革论文-教育论文

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6篇)-教学改革论文-教育论文

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6篇)-教学改革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2014年9月3日颁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目标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一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1]。

“高考不分文理”不仅会推动基础教育的变革,而且将完善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条件,从而使大学建立通识基础上的主修制度,形成符合学校定位和培养特色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

实现这一目标,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是先决条件[2]。

本文拟以“高考不分文理”改革目标为背景,围绕如何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问题,初步讨论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核心要素。

一、重塑通识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的教化功能高考文理分科事实上是服从并服务于大学专业划分要求的无奈之举,反过来文理分科又为大学教学改革设置了障碍。

我国大学的专业划分和专业之间的壁垒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专业划分的标准主要基于社会职业或专业岗位要求,带来的后果是“每个学科专业就是一个个的王国”[3]。

更为严重的是,在强化专业训练的同时,大学的教化功能被严重忽视。

只重视技术和技术训练,缺少人文关怀,会导致教育,造成人类心智。

“大学通识教育,是传承文化价值、提升社会文明,实现大学教化功能的有效方法。

即使仅仅从功利的视角看,知识经济的到来,职业更新加快,知识陈旧速率提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化、职业选择自由化的推进,以职业定向和专业对口为目标的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将学生于狭隘的专业圈子,既不符合社会需求,也不能帮助学生有效适应社会。

罗索夫斯基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必须能清晰而明白地书写;应该对认识和理解宇宙、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和鉴别能力;在我们时代的其他文化方面,他不应该是一个狭隘无知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伦理和道德问题。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第一篇:新课程下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教育改革是教育进入到21世纪后,传统教学体制与教学观念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所必须做出的变革。

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和观念下,教育思想陈旧,其与市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育模式无法相互适应。

特别是美术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体系中,其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推进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传统美术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分析1、美术教学的边缘化与美育的目的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增长,使得其各个能力全面提升。

而素质教育是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而美育教育的中心环节及是美术教育。

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改革的同时,传统美术教育模式却与美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无法适应。

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偏见影响,美术学科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副科环节。

这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无论是课时还是授课内容,美术教育往往容易被广大教师所忽视。

本来就显得偏少的学时安排,往往面临着其他学科的挤占。

而在教学效果评估及学习成绩的考核上,美术教育往往不能有所体现。

其次,目前的美术教学呈现出弱化趋势,就师资力量而言,其往往相当薄弱。

在教学水准和教学方式上,无法与其他学科一样能够吸引优秀人才涌入。

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美术教师队伍还呈现出人才流失的现象。

这更加大了传统美术教育教学的困境。

2、美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无法与学生兴趣形成共振受到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上,显得非常陈旧和落后。

当前,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教育基础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其在美术教育教学上,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简单、教育内容弱化、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

美术教育在一些地区的课堂上,被简单地等同于画画,而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仍然处于临摹阶段。

对模型的简单模仿和对画面的单一呈现,是当前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现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教育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改革的论文范文篇一:《地方高校动画教育改革与探索》摘要:我国动画教育的开展在“燥热期”的泡沫破碎后渐渐进入“冷却期”。

本文通过对当代地方高校动画教育开展中的师资、教学投入、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问题做出思考,提出了一些对策和看法,以期为处于“冷却期”的当代地方高校动画教育教学的开展与课题研究作出贡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动画教育开展师资校企合作思考截至2014年,全国开设动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接近1500余所,然而近年在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连续数年位列红牌警告的首位。

地方高校动画教育开展的“燥热期”导致供大于求,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动画策划、制作、营销等人才的院校极少。

表面上动画专业开办一片繁荣,实际上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教学条件普遍较差,教学体系混乱,校企合作困难重重,生源质量不稳定,毕业生质量和就业问题困难重重。

地方高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习者自身都存在很多问题。

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一条引领地方高校动画教育走向春天的道路,为振兴动画产业的道路添砖加瓦,是当前动画教育开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索: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缩减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匮乏是地方高校动画教育开展的最大瓶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但更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和高校自身在引进对策上的改进。

地方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现有动画教师数量规模缩减招生规模,这是当下解决师资力量匮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是深层次解决教师匮乏的长久之策。

第一,“一名合格的动画教师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求:首先必须懂导演理论与表演艺术,其次必须懂得原画创作、人与动物的动作规律及运动规律等,其三是必须对三维动画软件应用非常了解,最后必须参与过专业动画电影电视的创作。

高校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高校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高校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高校教育改革论文4700字(一):财务转型、需求变化以及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改革论文[摘要]全球化竞争、经济转型升级、人口红利消失和技术创新等外部经济环境的变迁对企业财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财务转型势在必行。

企业转型后对于财务人才必然产生新需求,而高校作为财务人才培养的主要输送者,应该适应转型后所带来财务人才需求变化,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需要做出相应的专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财务转型;财务人才;财务管理;教育改革一、财务转型动因传统财务模式一般分为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前者侧重于会计核算,后者侧重于财务分析。

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革命、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财务人员的职能发生转型,由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核算职能转变为财务预测、税务筹划、财务分析、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职能[1]。

对此,有学者认为财务转型的重心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财务会计侧重于会计核算,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侧重于管理决策,利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风险测算、财务预测和过程控制等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是实现财务转型的媒介,它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一)财务转型宏观层面动因首先,面对全球化竞争以及新兴经济实体的到来,各国经济发展日益复杂。

企业为了能够维持长期生存和发展,必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快转型升级,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模式,以增加企业自身竞争实力。

因此,财务部门需要助力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就需要企业通过财务转型来转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其次,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发展,都表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为政府着力于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作为企业必需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国家政策降成本、去产能,加快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因此,财务管理在经济转型和升级中必须实现创新和转型,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一浅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

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80-02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

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

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

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

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国家教育改革论文5400字-国家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国家教育改革论文5400字-国家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国家教育改革论文5400字_国家教育改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国家教育改革论文5400字应该怎么写?写作论文对于现在的很多学者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要如何写出优秀的论文就成为了现在很多人比较关注的,本论文分类为教育改革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国家教育改革论文54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家教育改革论文5400字(一):基于SWOT模型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分析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

作为政策指导,对其重点内容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建设。

基于SWOT模型的视角分析更能充分认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SWOT模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产生背景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各项方针的政策的出台不但立足于加强劳动者自身职业技能建设,更致力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基础。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科技的力量在经济建设中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增长速度却难以满足快速发展企业的现实需求。

目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缺失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由于职业教育自身专科办学层次不高,社会参与力度不足,导致职业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相对滞后。

对此,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1]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作为树立“工匠精神”推进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我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政策地出台和实施,便是顺应新时代职业技能发展的变化与需求,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色,打造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

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

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教改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发表教改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成果。

那么,哪些期刊适合发表教改论文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国内一些知名的教育类期刊是发表教改论文的首选。

比如《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评论》等期刊,它们都是教育领域的权威期刊,拥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不仅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还能够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其次,一些专门针对教改研究的期刊也是发表教改论文的好选择。

比如《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等期刊,它们更加专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教改论文的发表有着更为专业的要求和更为广阔的空间。

此外,一些跨学科的期刊也是发表教改论文的不错选择。

比如《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技术研究》、《教育经济研究》等期刊,它们将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对于一些跨学科的教改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总的来说,选择期刊发表教改论文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来确定。

在选择期刊时,要注意期刊的学术水平、影响力和专业性,力求选择一个既能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又能够得到同行认可的期刊。

最后,无论选择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都需要注意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要做到严谨的论证、清晰的逻辑、精准的数据分析,力求做到在学术研究上的创新和突破,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选择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只有选择合适的期刊,才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本文对于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期刊发表教改论文时能够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六篇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六篇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六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1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会计专业同学就业难的问题突显出来。

这一方面说明会计教育有其体系方面的缺陷。

会计教育在人才培育的指导思想、规格定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进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某些学校的短期行为,认为会计教育只要一把算盘、几本书,成本低、效益高,跟风走,一拥而上,造成近几年来会计教育办的过多、过滥。

此外,也应从会计教育自身反思。

(一)由于高校会计教育的进展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培育模式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变为本科压缩型,就业力量、创新力量、创业力量培育没有凸现出来。

(二)适应市场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育模式、规格探究讨论不够,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还未真正树立起来。

(三)课程设置上反映信息化内容不多、创新力量的培育力度不够。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会计业务的进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不少学校“纸上谈兵”。

黑板“记账”,课堂“理财”。

试验室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立严峻滞后,学研产结合基本没有。

(四)学问和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和教材内容重复较多,课程教学缺乏对同学智力进展的培育,课堂方案刚性过强、弹性不足,限制了同学选择与进展的空间。

课程结构和人才培育过于僵化、封闭,培育模式落后。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洁化,只注意书本学问的传授,不注意同学动脑、动手力量的培育;仅注意专业教育,忽视对同学综合力量的训练。

二、高校会计教育模式改革(一)改革必要性高等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育为目的,让同学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超群的从业技能。

因此,面对市场的竞争,面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走低的现实。

我们应当糊涂的熟悉到:1、市场经济给会计人才学问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详细的要求。

为适应社会对更高层次信息的需求,要求会计人员的学问结构由核算型逐步向猜测、决策和理财型会计转变,即会计人员不仅成为核算人才,而且要成为用计算机分析财务活动的专家,对企业的经营猜测进行管理。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教育教学改⾰论⽂教学改⾰,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教学质量⽽进⾏的教学内容、⽅法、制度等⽅⾯的改⾰。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产⼒的发展;(2)社会的变⾰,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及意识形态的变化;(3)教育科学及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影响到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学改⾰可分为:(1)单项改⾰。

仅就某门学科内容、某⼀制度(如考试制度)、某⼀原则和⽅法进⾏改⾰。

(2)整体改⾰。

指对有关教学的计划、任务、内容、⽅法、制度进⾏总体的协调的改⾰。

教育教学改⾰论⽂1 随着新科技的迅速发展,现如今,新媒体作为了时代新宠⼉已经⼴泛影响着⼈们,新媒体出现以后,⼈们就获得很多新鲜的体验和感知。

可以这样讲吧,新媒体的出现带⼊⼈们进⼊到⼀个全新时代,特别是当今很多⾼校学⽣更是以新媒体的运⽤为⽣活中的⼀部分,⾼校学⽣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活当中,都在⽆时⽆刻的进⾏渗透新媒体、⽆时⽆刻体验着新媒体带来的感知和冲击。

由此可见,当前在很多⾼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如果是应⽤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很难对⾼校⽹络思想理论进⾏科学合理监控,同时也更难协调意识形态来进⾏对⾼校学会思想引导。

要进⾏良好的教育这是⾮常困难的,所以这使得⼈们要相应的⾯对现实。

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进⾏⾼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前更显得⾮常重要了。

⼀、新媒体对⾼校学⽣的影响 针对新媒体来说,新媒体结合了数据技术与⽹络技术,体现出声⾳、图形、⽂字、影像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在社会市场中发展呈现出了媒体结构的趋势。

当每⼀种新媒体诞⽣过后都会想要的影响着甚⾄还创建了⼀种较为全新的传递⽅式以及阅读形式,还有效改变了以往的学习传递格局,这样就会让⼈们的⽣活进⼊到⼀个新媒体时代。

具体来说,当下,新媒体所覆盖的⾯积在⽣活中应⽤得⽐较⼴泛、交流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个性化发展等优势,这种新媒体可以超越时空、超越了⼈种、同时还超越了年龄,所以我们每⼀个⼈现在都可以使⽤微博、微信来传送⾃⼰想要说的话或者是其它有关的信息,根据美国《连线》杂志中所讲述到新媒体已经实现了⼈与⼈之间的传播。

教育毕业论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3篇)

教育毕业论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3篇)

教育毕业论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3篇)论文一:教学改革问题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然而,当前的教学改革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等。

本文旨在研究教学改革问题的对策,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问题对策、教育资源、评价体系、教师培训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

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教育领域的问题和困扰仍然层出不穷,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改革。

本文旨在研究教学改革问题的对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对策1. 制定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政策,确保教育机会公平2. 加强财政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3. 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评价体系不科学的问题对策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 改革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3. 加强对教育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利用,推动教学改进四、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对策1.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2. 加强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3. 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五、结论本文对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评价体系不科学和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是当前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改革和完善,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论文二:教学改革问题对策研究摘要: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大热点话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扰。

本文通过对教学改革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篇)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篇)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1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我校目前的学时安排是46学时,包括6学时的实验,另设一周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目前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的方式,并安排实验和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现行所用教材模式比较单一,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紧跟当前物流技术的发展。

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建立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之上,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对知识点的选择和安排仍保持传统教学理念,新技术、新思想等知识点增加缓慢。

目前所用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创新性不够,没有体现“卓越计划”中所要求的“能力”主线,与现阶段生产实际要求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差距。

1.2工程实践方面内容少该课程教学内容较多,再加上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将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许多物流公司鉴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愿接收大量学生到现场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也只安排了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外只能通过认识实习安排一次或有限的几次现场观摩学习。

因此,学生看到的只是物流公司某一阶段的现场运作状态,很难看到整个公司的具体运营情况,导致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之间严重脱节,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

1.3创新思维培养不足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现实矛盾使得教师有时不得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

再则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也使得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和训练。

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利,不符合“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

1.4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方式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考核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自开设以来,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笔试形式,兼顾学生平时成绩,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

教改类论文范文3篇

教改类论文范文3篇

教改类论⽂范⽂3篇教育学类课程改⾰论⽂⼀、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1.⼉童为本教师的教育对象是⼉童,作为未来的教师要了解⼉童、发现⼉童、尊重⼉童,⼉童为本是“以⼈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童为本⼀⽅⾯要求教师要尊重⼉童,保障每⼀个⼉童的“学习权”,保障⼉童的基本⼈权,另⼀⽅⾯要求教师要按照“⼉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尊重⼉童的⾝⼼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施教育。

这是重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2.实践取向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

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职业基本技能训练。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

教师⼯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形成⾃⾝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学风格的过程。

教育实践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

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3.终⾝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别⼈⼀杯⽔,⾃⼰必须要有⼀桶⽔,这种说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给别⼈⼀杯⽔,⾃⼰必须要有⼀个活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具有终⾝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源源不断地为学⽣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

联合国教科⽂组织强调,教师⼯作是⼀种“专业”,是“学习的专业”,是“终⾝学习的专业”。

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

当今的教师必须成为“终⾝学习者”。

⼆、教师教育课程改⾰策略1.确⽴“教-学-做-评”⼀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20世纪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始确⽴起来。

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直是按照“⽼三门”(⼼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来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较⼤的突破。

⽬前教师的培养逐渐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我国⾼等师范院校也正处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时期。

课改实践教学论文(3篇)

课改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改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改;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策略一、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因此,探索课改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实践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4.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支持,而我国许多地区和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2.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4.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四、课改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策略1.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论文(3篇)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分析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成功经验;挑战;改进策略一、引言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分析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1. 前期调研在改革前,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师生互动不足等。

通过调研,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2. 制定改革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实施改革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改革意识;(2)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1. 注重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过程中,教师们注重教学设计,将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融入课堂教学。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翻转课堂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高校教改论文范文

高校教改论文范文

高校教改论文范文高校教改论文范文高校教改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市场经济的需求在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开放性和多样化的同时,也给高职高专人才的培育带来了极大的进展机遇。

本文试从传统市场营销课程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如何开展教学改革。

一、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与实践课课程支配不合理。

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课型。

其中,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把握专业理论,实践课则主要是培育职业力量,两类课程相辅相成。

当前,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育目标定位模糊,仍沿用学科体现加实践环节的组合人才培育模式,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

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抱负的教学效果。

(二)毕业生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

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问更新慢,培育的是学问型人才,缺少对高校生职业力量和动手力量、操作力量的培育,这种教学模式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很多企业倾向于聘请有工作阅历的员工,以求每一个岗位都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制造效益。

因此,企业需要的是有用型人才,需要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力量和实际操作力量,而这些力量往往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所欠缺的。

(三)教学方式与同学特性不符。

目前高职院校的同学大都是从上世纪80年月中后期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存在着鲜亮的时代烙印,他们不仅崇尚自我,对老师的人格魅力、讲话力量要求更高。

而且学习爱好发生变化。

由于把握了猎取学问的工具———互联网,因而很多高职院校的同学对学问、概念缺乏学习爱好和学习动力,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强调学问传授的层面,这必定形成与同学学习爱好之间的冲突。

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

1.职业教育。

刚进入高校校门,很多同学并未形成职业概念,他们不知道营销工作的内容,将营销与推销、直销或传销等同起来,因此,应首先进行职业介绍,将同学从一名素养教育的同学转变为一个职业人。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篇)第一篇: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一、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特点分析目前,许多高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设置(以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音乐基础理论(简称乐理)和音乐鉴赏这两门传统的音乐课程。

所使用教材均为借用音乐专业使用的教材,没有建立自身新颖并且符合舞蹈教学需要和学生特征的音乐教学体系和课程序列,仅就乐理和音乐鉴赏这两门音乐课程教学,对于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训练与提升,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满足新时期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氧需求。

舞蹈专业属性决定着舞蹈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特点要求他们要从小就要接受专业技能训练,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大量的专业课训练占用了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相对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就被减少,再加上学生对文化理论课学习又不够重视,因此就造成了学生文化课底子薄,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及理解能力相对偏弱等现象。

近年来,我国各艺术院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舞蹈专业也不例外,因此带来的生源状况不同于从前,有些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舞蹈学习和训练的,虽然他们的舞蹈技能不如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的学生,但他们接受的是全日制文化课教育,文化课基础相对要好一些,文化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强一些。

这些舞蹈专业基础相对偏弱的学生,常被舞蹈专业教师们称为“高中生”。

针对这些专业程度和文化程度都有差异,学习能力又有所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就给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参考文章“学院课程教学改革论述3篇”,要求专业教师要因材施教,要对教材内容以及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二、高等艺术院校舞蹈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注重音乐课程内容设置与舞蹈专业的内在联系舞蹈本身是一门融音乐与形体动作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离不开音乐,已是一种共识。

音乐课程作为高校舞蹈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是及其正确的,毋庸置疑。

那么,音乐课程内容如何设置,怎样安排更有利于舞蹈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我们专业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

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

哪些期刊发表教改论文
教改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改善。

而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于教改论文的发表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哪些期刊可以发表教改论文呢?
首先,国内一些教育类期刊是发表教改论文的重要平台。

比如《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这些期刊都是以教育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对于教改论文有着很高的发表要求和标准。

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不仅可以得到同行的认可,也可以促进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其次,一些综合性期刊也是可以发表教改论文的选择。

比如《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等,这些期刊虽然不是以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但是它们也会定期刊登一些优质的教改论文。

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可以将教育理念和方法介绍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一些国际性的期刊也是发表教改论文的重要平台。

比如《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等,这些期刊以国际视野来审视教育领域的发展,对于教改论文有着较高的发表要求和标准。

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可以将中国教育的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国际学术界,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总的来说,教改论文的发表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类型的期刊,而是需要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质量来选择合适的期刊。

不同类型的期刊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教改论文,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改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形论文范文(2)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形论文范文(2)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形论文范文(2)教育改革的论文范文篇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及发展》摘要:从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改革的核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是创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等方面阐述了对高职教育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及其如何实施的看法。

人类社会自有教育活动开始,就有教育观念,而它的具体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

在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

对高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教育的市场观念、平等观念、国际合作观念、依法办学的观念、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教学观念。

1.关于教育市场的观念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的动因来自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也就是市场竞争机制。

存在选择,才会有竞争,高职院校才会有生存的压力和危机。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适龄就学人数锐减,院校之间招生和就业的竞争形势也日趋激烈。

因此,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即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观念。

2.关于教育平等的观念教育平等不仅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观念。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高等教育改革是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使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机制。

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高技术和终身教育等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改革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范文一:艺术类高等教育改革论文一、艺术类高等教育改革与提升思路与对策1.结合办学历史、追溯专业本质我国艺术类专业的办学大都历史较为久远,改革开放之后得到迅猛发展。

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某些高校的教育实际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跟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远。

各艺术类高校在长久的教学实际中均有对专业的侧重以及教学方法、投资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新的教育模式探索时应当首先分析各个艺术类专业的差别,结合各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当今市场经济的需求,独立地去进行教育模式发展方向探索。

例如,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因此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将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进行整合,重点要加强两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交流,寻找共同点和差异点,探究其本质的联系,将两个专业优势互补,消除各自发展的盲目状态,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提升。

2.以人为本,改革旧有教育理念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品德的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通病,这个现象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更加明显。

因此艺术类高校在教育改革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要实事求是,不能够背离艺术精神的本质,更应当强调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注重呵护学生在追求艺术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

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够仅仅因为学生富有个性而对他们存在抵触心理,我们更应当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个性优势。

教师在日常管理中不可采用打压政策,而应当鼓励学生探索自身所从事的专业本质,鼓励其加强艺术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充分运用奖励政策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剖析摘要:高校里考试作弊日渐严重,从学生心理、观念,任课教师的误导,学生奖励机制的漏洞和高校的生源状况、日常课程考核的监管力度等五个方面因素剖析大学生作弊的成因,认为学生作弊行为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不能将责任简单地推给作弊学生本人。

在深入挖掘作弊问题的致病因素过程中提出解决的方案。

高校面对国内大小复杂环境,应该有所坚守,有所作为。

解决考试作弊问题不仅关系到要符合“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而且会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考试作弊高校监管成因创新人才据报道,七月三十日,教育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经印发了。

值此之际,我校的高等教育教学也已走过了三十年,取得了成绩是显见的,在振奋、鼓舞和欣慰之余,也发现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是新问题,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尤其全球化、知识经济的今天碰到的新问题,比如,学生的厌学问题、考试作弊问题和教学运行硬件软件设施落后问题;而另一些也许是未能及时解决的老问题,例如,课堂教学僵化问题,实训实习教学的表面化问题,选修课程的“不受待见”问题,教学管理走形式问题。

出现的问题不能尽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都可能存在。

以上问题,多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里的共性问题[1],有的问题可能会具有地方性。

客观的讲,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有问题才是常态,自省问题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进步,这样才能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当然,概括的探讨问题会失之空泛,下面就一个焦点问题——学生考试作弊谈一谈。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的考试作弊问题日趋严重,上至国家级的考试,下至高校内的院级考试,一些大学生有染于此,有的作弊行为令人乍舌,作弊似有成风之势。

如果,细细想来,作弊的成因很是复杂。

简单的概括有以下原因:一、拈轻怕重。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大学生,从高中走过来后,不免有些懈怠情绪,原有的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不断减少。

因此,面对高校的各种考试,学生形成了拈轻怕重的心理。

在教学考核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对于必修课,尤其是专业必修课程的考试,更为重视,其他的考试就忽略一些。

对于被忽视的课程,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学习、复习,上了考场抄一抄,就算了。

在这些学生的心里,还觉得占了大便宜,美其名曰为“合理安排精力”。

于是,有的公共课程、选修课程的考场有些混乱,就不无缘无故了。

拈轻怕重的“合理安排精力”,应该是校园里最为常见的了。

二、急功近利。

在高校教育中,考试成绩的优劣仍然是被多数学生关注着,优秀的成绩有利于就业,能够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尤其近些年,政府、团体及个人给予学生的奖励资金越来越多),评选优秀、三好学生等等。

于是,有的学生急于获得更多课程的优秀成绩,占有更多实际利益而考场作弊。

在国家级的大型考试——如外语四六级考试中,一些学生为了能够通过,以致大学的顺利毕业,铤而走险。

为了奖金、评优、毕业和就业,一些学生便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了。

三、跟风就范。

在学生的私下访谈中,还有从作弊学生的分布情况去研究,可能还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形:有作弊倾向的或已作弊的学生中,有“扎堆儿”的现象。

这些学生多数为一个宿舍的寝友或班内密友。

他(她)们达成了一定的默契——集体作弊,互相“启发”,“互相帮助”,甚至相互鼓励。

这样看来,作弊与小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个小环境中,学生之间互相影响、怂恿,于是跟风就范。

四、自弃其力。

作弊学生往往缺乏自食其力的观念,课程学习、复习被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却要坐享其成。

在这中观念影响下,此类学生缺失责任意识,承担的精神,寄生意识较重,不能自力更生,更谈不上艰苦奋斗。

新世纪以来,在校大学生的这种自弃其力观念似乎日渐严重,而考试舞弊日渐壮观。

五、推波助澜。

在学期末的时候,校园里更为忙碌的场景之一是校园复印店,出出进进的学生印制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考试资料;在考场里,经常看到的也是此类印制的纸屑。

学生们用于复习、备考印制材料的内容,多为考试课程的复习题、甚至还有各种考试要点的精装版、浓缩版。

是这些所谓的考试复习材料充斥着学生的复习空间,这些材料的来源在哪里呢?有很多就是来自任课教师的课程复习指导,所谓的“考试范围”等。

即使学生平时没有上课,当然可以夹带这些复习资料直接上考场了,仅凭已印制的复习资料就可以考试通过了。

是谁为学生作弊推波助澜呢?是任课教师的不恰当的误导——“复习指导”!六、激励漏洞。

考试作弊的后果很严重,每逢考前教务主管部门和学生主管部门都不厌其烦的宣讲。

可是,为什么总有超越雷池的呢?利益的诱惑之大是个最重要的原因。

考生看到了得了高分后的实利,真可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当然“实利”与“重赏”来自于学校的激励机制,比如奖学金、助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

激励本身是没有一点儿可让人非议的,但评选学生的资格过程有了疏漏,就会使得一些学生有利可图。

比如说,仅仅注重学生的分数是否优异;学生的成绩是否属实?评选结果是否有足够有效的公示?因为学生的评优等奖励机制不健全也会助长校园考试舞弊的风势。

七、宽进宽出。

有一点必须得提,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优秀的学生大有人在,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会深有体会,绝大多数学习优异的学生不仅勤奋刻苦,而且个人品质优良,与考试作弊联系不上。

这些同学多数有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勤奋、善思、执着,自治能力和责任感都很强。

相较于上述那些优秀学生,有作弊倾向和已作弊学生的情况就参差不齐了。

随着高校扩招的加剧,全国各高校的生源大战的升级,有的高校的学生生源素质也有一定的变化。

由于学生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自然给学校的教务管理增加了负担。

如果学生不能安于学业,精于学业,课程的教与学的正常秩序自然会受影响。

面对期末的考核,这些学生就存有大量的侥幸心理,考场违纪,敷衍学业。

可是,当发现了考场违纪的学生,按学校违纪办法处理时不够严格,或即使按学校明文规定对学生做了处理,多数只是一个内部的暂时的处理。

学生清楚地知道,即使给了自己一个记大过或留校察看的处理后,也不会影响毕业和就业。

这样一来,学校处理学生的作弊的震慑力不足,想作弊的学生很难把这个念头忘于脑后。

当然,学校是本着治病救人的良好用心来处理学生的作弊事件的。

但考虑到学生培养的规格和目的,就不能隔靴搔痒的处置了之。

学校如果不能把住生源的质量关而“宽进”,又不能控制住学生培养结果而“宽出”,只是看到了眼前学校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学生的培养质量,甚至影响了学校声誉和长远发展。

以上列举的因素并不求全责备,还有一些因素不去赘述,只是提及即可,比如学生的作弊问题是否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有关;是否和社会风气,时代特点有关等等。

上文所着重提及到的作弊七个方面的因素,主要是从五个角度剖析的:学生的心理、观念意识;教师的误导;奖励机制的疏忽;学校的监管力度。

这样看来,高校学生作弊问题的多发,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学生个人。

就学生的因素而言,客观的讲,无论是心理因素,还是观念因素,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做出结论:作弊的学生素质差!这样理解是个误区,只要我们细细探究,对于作弊学生的素质否定是不公平的。

作弊学生的拈轻怕重、急功近利和“跟风儿”心理实际上是常人多数都有的心理,即使这些心理并非可取的。

在观念因素上,学生出现的“自弃其力”似乎也不是作弊学生的专利。

实际上,新世纪以来,多数青年学生都缺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于他人的照顾和父母的安排,养成了寄生依赖心理,没有形成自主的责任观念。

作弊学生的这些心理和观念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往往是我们社会时代恶劣风气的折射。

整治学生作弊的行为,抓住作弊心理和观念是关键。

可是作弊生的心理和观念是很复杂的。

高校的作弊现象仅仅是我们的社会时代病患的一个缩影,那么,高校引导、规范的难度之大也可以想见。

但是,毕竟考试作弊是不良行为,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造成社会的诚信危机。

所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2]为学生,为了社会,高校有责任有义务直面和整治作弊行为。

针对学生作弊心理,深入揣摩研究,引导和培养学生能够自尊自立自强,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4]对于社会大环境,高校还是要有所坚守,有信心,相信能做点什么,也能够改变点什么。

相较于大环境,小环境的问题,更是可控得多。

针对学生作弊因素的后面的几个方面,学校都是可以作为的。

任课教师的引导不当,是很好解决的。

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上下功夫,突出知识传授的互动性,考核时减少实记性内容,突出创造性,这样,学生即使夹带自己制作的材料,也派不上用场了。

禁止教师的误导行为从任何方面讲都是有道理的,即使有些学生会不愿意接受。

学生的奖励激励工作,做的更细致、公开、公正和公平并不是难事,关键在于有效,责任层层落实,学生都能够知情而无疑义,而不是走过场。

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作弊问题,教务部门的工作会更为繁重,考前宣讲要有效,考场监控要有法,考后处理要有力。

当然,这需要工作更细致,做各种方案,而且,有魄力和胆识,需要学校严格地执行法规政策办事,处理学生作弊行为既能体现人性化,科学化,又要有足够的震慑力。

否则,在校园小环境中,学生的作弊成本要是小于惩罚代价,作弊行为永远都会风行,屡禁不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际上为我们指出方向:“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5]值得补充的是,高校校园的作弊行为已不单单是一个大学生考试违规行为了,已是深入影响到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尤其是当下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巨大障碍。

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创造力的培养,可是创造也是有基础的,需要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后才有创新,否则,也就无所谓新与旧。

高校学生作弊正式不能正确继承和借鉴的表现。

作弊学生既无视他人知识成果权益,丧失诚信,求真的能力,更无吸纳人类知识、经验的可能,只会从考场作弊,到剽窃他人论文、数据,却不能拥有真正的创新能力。

学生没有了创新能力,何谈创新人才的培养,何谈“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建设?又何谈毕业生的创业?参考文献:[1]…美‟德瓦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高度[A];杨树立闻永江.点击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A].成长春.未来的高等教育[C].吉林:吉林人出版社.2007.181-191;428-429[2][3][4]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zong_he_870/20100730/t20100730_501910.shtm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0-07-30[5]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第七章:高等教育./zong_he_870/20100730/t20100730_501910_3.shtm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0-07-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