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高考历史选修三试题汇总75

合集下载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参考答案1. 政治课教学中,绝不应以填鸭式灌输为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 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3. 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对于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 列强入侵亚洲国家,造成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对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5. 数十年的殖民统治使亚洲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因此也催生了抗殖斗争,强化了民族意识,为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全球的格局,也对亚洲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7. 在二战后的和平时期,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利益,推动了亚洲的发展和亚洲合作的进程。

8. 中国自建国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

9.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崛起最快的国家之一。

1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使其拥有文化自信。

11.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保护好这些文化古迹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2. 历史教育与校外文化资源的结合,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维度。

13. 历史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历史眼光的公民。

14. 历史教育不应只关注具体的历史事实和人物,还应关注历史背后的价值观和道德选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

15. 历史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也要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6. 制定相关的历史教育法规和政策,为历史教育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保证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公正性。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高考历史选修三是我国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学习选修三不仅对于高考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考历史选修三的三个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选修三中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涵盖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以及失败的原因。

3.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为了挽救国家危机而兴起的一系列改革运动。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运动的目标、改革内容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二、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选修三中的第二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近代欧洲历史、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近代欧洲历史:近代欧洲历史是世界近代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了解欧洲的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以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

2.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建国的重要事件,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对于世界政治、思想、社会制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大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其所带来的变革。

三、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是选修三中的第三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高中历史选修3-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3-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3-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答案:A
2. 下列哪个战争促进了中国成立?
A. 甲午战争
B. 抗日战争
C. 义和团运动
D. 国共内战
答案:B
3. 哪个条约结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巴黎条约》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

答案:三国时期,北方被曹魏占据,南方则是东吴和蜀汉两个割据剿治。

最终,曹魏灭亡,三国结束,中国又重新进入了统一的局面。

2.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和结果。

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 1856 年爆发的。

背景是阿罕布拉条约未能解决一系列问题,导致英法两国再次对中国发起战争。

结果是中国失败,签订了最不利的《天津条约》,其规定了赔款、开放更多口岸等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内容。

三、论述题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论述甲午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全套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全套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全套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截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大的赢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它们没有一个是知足的。

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3.19世纪初英国参加对法国的战争,20世纪初却同法国结盟。

这最能说明的是 ( ) A.英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英国欧洲大陆均势政策C.英国对法国的妥协D.英国对法国软硬兼施的政策4.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

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

”这说明(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新快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16日报道2009年3月16日,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

亨利·亚林汉姆所参加的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6.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 )A.凡尔登战役B.日德兰战役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7.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高二历史选修3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3试题

志远中学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共60分)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A英法俄与德奥意双方的利益不同B俄奥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D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2、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有()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③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④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3、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的主要原因()A德奥结盟B英德矛盾的上升C法国的要求D出于遏制奥匈帝国的需要4、“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从根本上体现了英国()A以争夺殖民地为出发点B对外政策以英国的自身利益为转移C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D实行中立政策5、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 B 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 D 1915德军打跨俄国6、直接导致得意志帝国覆亡的原因是()A一战的打击B美国的参战C俄国十月革命D德国十一月革命7、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对德参战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协约国利益B打击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C维护美国利益,捞取战利品D维护英法利益8、之所以说一战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理由是()①同盟国战败,沦为被宰割的对象②欧洲大部分协约国受到重创,输尽了财富③大战给双方带来了惨痛的后果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巴尔干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A俄、德 B 英、奥C俄、奥D法、奥10、一战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苏俄《和平法令》的通过②索姆河战役③美国对德宣战④苏俄二月革命A ②④③①B ④②③①C ②④①③D ④②①③11、在一战中,没有衰落,反而崛起的列强是()A 日本、美国B 英国、美国防C 日本、英国D 美国、德国1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A 南线—东线—西线B 东线—西线—东线C 西线—东线—西线D 东线—南线—东线13、下列战役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的是()A 马恩河战役B 日德兰海战C 凡尔登战役D 索姆河战役14、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B 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C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15、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三对主要矛盾是:()①法德矛盾②法意矛盾③英德矛盾④俄奥矛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6、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政治打击最为严重的事件是()A 俄国十月革命B 德国十一月革命C 匈牙利革命D 波兰独立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战场的东西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的国家是()A 法国B 俄国C 德国D 奥匈帝国18、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A 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B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C 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D 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19、19世纪末,俄奥矛盾主要表现为()A 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B 对亚平宁半岛的争夺C 对伊比利亚半岛的争夺D 对土耳其的争夺20、“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A 德国法国B 奥匈帝国俄国C 意大利英国D 德国英国21、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是在()A 1882年B 1892年C 1904年D 1907年2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A 马恩河战役B 凡尔登战役C 索姆河战役D 日德兰海战23、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有一项不准确。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选修三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凡尔赛体系是战胜的协约国大国依据一战后的实力对比和各自的利益相互讨价还价的结果。

它是建立在战胜国相互妥协,对战败国掠夺,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奴役,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敌视的基础上的。

……在凡尔赛体系存在的20年里,能在欧洲稳定与均势中发挥作用的大国有苏联,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与法国,然而凡尔赛体系未能反映这种力气结构。

从其一建立,体系就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

其所固有的结构缺陷又使它缺乏广泛的力气基础和强大的维持力气,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瓦解。

——摘编自陈世阳、夏欢《凡尔赛体系解体的缘由分析》(1)依据材料概括凡尔赛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其“无法克服的冲突”的详细表现。

(6分)(2)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简析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9分)[答案] (1)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稳定性。

表现: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冲突、战胜国之间的冲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

(2)影响:短暂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变更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复原。

但由于体系内部冲突重重,随着各国实力的变更、冲突的发展,凡尔赛体系必定会崩溃。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相互讨价还价”“对战败国掠夺”“从其一建立,体系就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概括。

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内容作答即可,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冲突、战胜国之间的冲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

第(2)问,依据所学学问,从主动作用与局限性方面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如短暂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变更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复原。

高二历史选修3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选修3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选修3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C、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形成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意大利背信弃义B、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C、列强各国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D、同盟国内部的不团结3、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4、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A、潜艇B、飞机C、坦克D、原子弹5、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

此话的含义是指巴黎和会上()A、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B、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C、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D、美日争夺中国矛盾尖锐7、美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主要原因是()A、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没有实现B、美国反对惩罚和削弱德国C、美国企图领导世界的目的未达到D、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未得到协调8、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B、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C、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来自下列的文件()A、《凡尔赛和约》B、《五国公约》C、《非战公约》D、《洛迦诺公约》10、与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相比,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特点是()A、用武力夺取政权B、通过对外战争发展法西斯势力而建立C、通过议会的合法道路而掌权D、通过发动政变而上台11、之所以说西班牙内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二战的彩排”是因为()A、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B、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国际冲突12、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签订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D、英法坐视波兰灭亡13、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

选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但丁D. 哥白尼答案:D2. 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3. 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萨拉热窝事件B. 柏林会议C. 巴黎和会D. 凡尔赛条约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A. 人权宣言B. 拿破仑法典C. 君主立宪制D. 三权分立答案:C5. 以下哪一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 蒸汽机B. 电力的广泛应用C. 火车D. 轮船答案:B6.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主要是因为:A. 核武器的威慑B. 经济竞争C. 意识形态对立D. 军事实力相当答案:A7. 以下哪一项不是二战后联合国的主要机构?A. 安理会B. 国际法院C. 世界卫生组织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D8.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主要目标是:A. 废除奴隶制B. 争取妇女选举权C. 反对种族隔离D. 争取工人权益答案:C9.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的开国元勋?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孙中山答案:D10.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是:A. 多极化B. 单极化C. 两极化D. 多边化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新航路的开辟?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 麦哲伦环球航行C. 郑和下西洋D. 达伽马到达印度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工业革命的影响?A. 城市化进程加快B.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C. 工人阶级的崛起D. 殖民主义的扩张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A. 两极格局的形成B. 欧洲的一体化C. 亚洲的崛起D. 非洲的独立运动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A. 朝鲜战争B. 越南战争C. 古巴导弹危机D. 柏林墙的建立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主要表现?A. 跨国公司的兴起B. 互联网的普及C. 国际贸易的扩大D. 国际组织的增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

高中历史选修3-1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

高中历史选修3-1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

高中历史选修3-1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第一章:古希腊和罗马城邦1. 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2. 罗马城邦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古代印度文明1. 孔雀王朝是哪个时期的印度王朝?2. 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它的教义包括哪些内容?第三章:古代中国1. 什么是封建制度?2. 那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最早出现的时期?第四章:东南亚古代国家1. 请列举东南亚几个著名的古代国家。

2. 这些国家有什么特点?第五章:非洲古代国家1. 非洲古代国家的特点是什么?2. 非洲有哪些重要的王国?第六章:新航路开辟和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1. 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第七章:近代中国和对外交往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2. 请简要介绍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

第八章: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1.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导致了哪些重大事件?2. 请简要介绍一下《辛丑条约》的内容。

第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 俄国革命导致了什么样的社会变革?第十章:法西斯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德日同盟和法西斯国家。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什么?第十一章:商业文明的兴起和国际经济关系改变1. 商业文明的兴起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哪些变化?2. 国际经济关系的改变对各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第十二章: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 联合国是什么组织?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 冷战的起因是什么?第十三章:全球化的发展和挑战1.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哪些优势和挑战?2. 当前全球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第十四章:当代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对外关系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 当代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所遇到的挑战有哪些?以上是《高中历史选修3-1》各章节的复习题。

希望你能认真准备,取得好成绩!。

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它简单明确的总战略。

所以,只有类似的战略要以抗衡它。

”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战略”是指()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所侵略的国家B.所有受轴懔侵略的国家结成反法西斯联盟C.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D.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2、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

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

”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3、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证明了罗斯福这一论断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波兰D、苏联4、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A、都属于“冷战”政策的内容B、都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2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

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①②③6、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7、(2009浙江文综卷,22)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A.①② B。

选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历史文献是关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详细记载?A.《史记》B.《资治通鉴》C.《周礼》D.《汉书》答案:C2. 清朝末期,哪一位皇帝试图通过变法来挽救国家?A. 乾隆帝B. 嘉庆帝C. 光绪帝D. 道光帝答案:C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5. 以下哪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答案:A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A7. 以下哪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答案:A8.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厚照答案:B9.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A. 九品中正制B. 科举制C. 世袭制D. 举孝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__朝。

答案:隋2.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_________的统治时期。

答案:李世民3.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___。

答案:溥仪4.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行政长官称为_________。

答案:丞相5.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高中历史选修3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3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3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战国四公子”?A. 信陵君B. 春申君C. 平原君D. 范蠡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什么?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法律条文D. 军事战略3. 下列哪项不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改革措施?A. 废除丞相制B. 建立东厂C. 推行屯田制D. 恢复科举制4. 清朝乾隆年间,以下哪项不是乾隆皇帝的政绩?A. 编纂《四库全书》B. 统一新疆C. 推行“摊丁入亩”D. 建立东厂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八国联军侵华D. 甲午战争的失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的朝代是________。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

8.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________的统治时期。

9.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过________。

10.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影响。

12. 描述清朝康熙皇帝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国家的贡献。

13. 阐述“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论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15. 分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2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请结合中国历史,分析这句话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 D5. A二、填空题6. 周朝7. 郡县制8. 李世民9. 非洲东海岸10. 1911年三、简答题11.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意味着废除其他学派的学说,只推崇儒家思想。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一(专题综合测评 ) 分90分值:分钟60时间:( .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

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1890 材料二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说: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帝国。

‛请回答:) 分(5材料一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为此,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 ) 分(5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德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3)) 分(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问的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一中‚防止法国……找到盟友‛等信息进行说(1)第【解析】问的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二中‚凡(2)第第二小问可结合三国同盟的形成过程进行回答。

明;是外国人‛、材料三中‚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等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需要联系德国经济问应注意结合德国对外政策的目的,(3)第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

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

核心:防止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1) 【答案】年,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签订三国1882年,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1879对德国。

措施:同盟条约,建立了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

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2.战前加入同盟国集团,一战中倒戈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是A.俄国B.奥匈帝国C.意大利D.保加利亚3.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5.“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A.德国法国B.奥匈帝国俄国C.意大利英国D.德国英国6.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D.欧洲开始衰落7.一战中提出“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A.俄国B.英国C.法国D.德国8.一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是欧洲大陆主要矛盾B.俄奥矛盾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C.英德矛盾是一战前帝国主义间最主要矛盾D.帝国主义间矛盾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9.1917年底,苏俄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在视察完前线后给列宁的报告中写道:“俄国的战壕中空无一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在抵抗德国人。

高中历史选修三全国卷高考题整理

高中历史选修三全国卷高考题整理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全国卷高考题整理(2010-2015)1.(15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

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

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

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

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

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

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武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

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

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

”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

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8分)(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7分)2.(15分)(2011新课标全国卷)(1)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7分)(2)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8分)3.(15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他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偿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比年由合约条款不可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合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选修3历史月考试卷750

选修3历史月考试卷750

选修3历史月考试卷7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的小可我的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

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B.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C.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D. D、一张布雷顿深林会议场景的照片2、下图照片摄于1945年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A. A、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独媾和B. B、决定苏联参加对战后欧洲的安排C. 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 D、确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3、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

据此可知A. 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B. 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C. 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D. 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4、刘伯承在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前年我们跃进式的进军是品字形的中央突破,这次是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

170万人南下作战,没有后勤,没有财政是不行的。

这里的“南下作战”是指A. A、挺进大别山B. B、淮海战役C. C、平津战役D. D、渡江战役5、对已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苏联西方世界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继续敌视苏联,并竭力阻挠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事务性联系的发展;另一种是要求停止反苏挑衅,扩大与苏联在贸易和技术方面的合作。

其中的“另一种”倾向主要反映出当时A. A、苏联已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B. B、西方开始效仿计划经济体制C. C、苏联与西方经济具有互补性D. D、新经济政策的效果异常显著6、汉代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管理官民上书的机构。

75高考历史选修三试题汇总75

75高考历史选修三试题汇总75

高考历史选修三试题汇总(附参考答案)1.[2014·浙江卷] 纳赛尔被誉为“中东雄狮”。

如果要给他写传记,下列史实中不能作为其生平事迹的是()A.签署“戴维营协议”B.领导建立埃及共和国C.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D.推动不结盟运动诞生2.T3[2014·天津卷]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

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5分)材料二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

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

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

……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

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4分)材料三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

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高中历史选修三越南战争练习试卷

高中历史选修三越南战争练习试卷

高中历史选修三越南战争练习试卷|选择题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以“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的标志是( )下列哪一事件表明越南军民开始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越南战争由“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是在( )美国对越南的武装干涉开始于哪位总统在任( )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多米诺骨牌论”的美国总统是( )印度支那问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问题之一。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印度支那通常包括①越南②老挝③印度④柬埔寨( )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拱援动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美国在越南反动的“特种战争”的突出特点是:( )A美国在越南扶植傀儡建立分裂政权B美国提供军事援助,派遣顾问,支持傀儡政权镇压人民革命C美国直接派军队赴越南作战D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发动对越南战争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的是( )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的同时,在亚洲进行的两次局部战争是( )①朝鲜战争②越南战争③阿富汗战争④中东战争简答题如何理解越南战争与“冷战”的关系?概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点。

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各缔约国都认为,在本条约区域内使用武力进攻的手段对任何缔约国……进行的侵略,都会危及它自己的和平和安全……此外,美国代表团在签署本条约时提出以下条件:“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材料2: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又陷于越战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作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3年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撤走侵越美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对外政策》请回答:(1)从材料1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主要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促成的?美国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应属于“特种战争”还是局部战争?(2)图二反映了越南战争的什么问题?(3)图三对越南战争的结局有何影响?看了"高中历史选修三越南战争练习试卷"的人还看:1.高中历史必修1期中练习题及答案2.湖南高中历史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3.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4.高考历史基础强化练习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选修三试题汇总(附参考答案)1.[2014·浙江卷] 纳赛尔被誉为“中东雄狮”。

如果要给他写传记,下列史实中不能作为其生平事迹的是()A.签署“戴维营协议”B.领导建立埃及共和国C.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D.推动不结盟运动诞生2.T3[2014·天津卷]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

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5分)材料二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

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

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

……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

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4分)材料三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

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6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4分)4.[2014·山东卷]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下图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a)1945年的德国图(b)1948年的德国(1)分别说明图(a)、图(b)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2)概括指出图(b)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5.T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

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

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

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

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

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

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9分)6.T3[2014·全国大纲卷] 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

该图反映出()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7.[2014·广东卷] (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

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8分)(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7分)(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12分)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

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

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10分)禹州市二高历史练习参考答案1.A[解析] 本题以埃及纳赛尔的主要事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戴维营协议”签署的时间是1978年,此时纳赛尔已经去世,故不能作为他的生平事迹,B、C、D三项均是纳赛尔的主要活动。

故本题选择A项。

2.A[解析] 本题以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A项是巴以分治,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故A项正确。

3.[答案] (1)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

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

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和平主义思潮。

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个错误,带来重大伤亡,因而恐惧战争。

(3)绥靖政策。

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重演。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可归纳为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第三小问需联系所学知识,从对凡尔赛体系的冲击进行分析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有效信息可归纳出和平主义思潮;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等关键信息可归纳出答案。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绥靖政策。

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归纳出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从材料二中“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等信息可归纳出一部分答案,然后通过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归纳出另一部分答案。

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4)问应该首先从全部材料中总结经验教训,再结合现实谈谈对策和做法即可。

4.[答案](1)图(a):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解析] 本题以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阅读、提取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注意第一幅图的时间1945年。

根据二战中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美、英、法、苏四大国在二战后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

第二幅图时间是1948年。

二战后美苏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开始冷战,后来美、英、法三国所占地区合并,成立联邦德国,在苏联占区成立民主德国。

第(2)问,影响从造成德国分裂、加剧世界紧张、冷战加剧等角度概括。

5.[答案]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远征军,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根据时间1942年、材料信息“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以及太平洋战争的情况概括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根据此时中国处于抗战的战略相持阶段概括中国战场的态势。

第(2)问,对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意义解答,注意两大角度:“军事意义”“政治意义”。

军事意义要从中国远征军对盟军的贡献和对中国自身的影响分析;政治意义要从中国远征军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国际影响力方面分析。

6.B[解析] 本题以地图为切入点,考查二战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地图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国轴心是德、日、意三国,而图片中没有日本,排除A项;慕尼黑协定的内容主要是将苏台德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而地图中苏台德地区依然是捷克斯洛伐克领土,故排除C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矛头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故D项错误;地图信息反映的是奥地利被划入德国的范围,说明被德国吞并,故答案为B项。

7.[答案] (1)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

(2)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3)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