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一体 不可或缺--浅析《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作用

合集下载

论《红楼梦》中的诗歌曲赋鉴赏

论《红楼梦》中的诗歌曲赋鉴赏

论《红楼梦》中的诗歌曲赋鉴赏借题发挥伤时骂世《红楼梦》当然不像它开头就宣称的那样是一部“毫不干涉时世……大旨谈情”的书,它只不过把“伤时骂世之旨”作了一番遮盖掩饰罢了。

诗词曲赋中有时比较可以说些小说主体描述文字中所不便直接说的话,在借题发挥、微词讥贬上有时也容易些。

比如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其中有一联说:“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写的虽然是横行一时、到头来不免被煮食的螃蟹,但是作为给那些心机险诈、善于搞阴谋诡计、不走正路、得意时不可一世的政客、野心家画像,也十分维肖,他们最后不都是机关算尽,却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吗?小说中特意借众人之口说:“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可见,确是在借题发挥“骂世”。

又比如《姽婳词》,看起来对立面是所谓“‘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颂扬的是当今皇帝有褒奖前代所遗落的可嘉人事的圣德,实质上则是指桑骂槐,揭露当朝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如果不是借做诗为名,敢于这样直接干涉时世、讥讽朝廷吗?再如“杜撰”诔文,以哀痛悲切为主,感情当然不妨强烈些、夸张些,文章不妨铺陈些,把可以拉来的都拉来。

“况且古人多有微词,非自我作俑。

”既然古时楚人如屈、宋等可以用香草美人笔法来讥讽政治黑暗,我当然也不妨借悼念芙蓉女儿之名写上一点“伤时骂世”的“微词”,责任可以推给“作俑”的“古人”,所以,在祭奠一个丫头的诔文中,把贾谊、鲧、石崇、嵇康、吕安等在政治斗争中遭祸的人物全拉来了。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罳,萤施妒其臭,苣兰竟被芟钮!”“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钳诅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

一任意纂著”的文中表达了屈原式的不平,“大肆妄诞”的笔下爆发出志士般的愤怒。

从全书来看,似此类者虽则不算多,但却也不能不予以注意。

小说的有机组成部份《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份,这也是有别于其他小说的一个特点。

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的叙事作用

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的叙事作用

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的叙事作用作者:何小蓉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03期一部《红楼梦》不知倾倒了多少代人,而《红楼梦》中那些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

这些诗词不仅构思巧妙,切合人物身份,更是作者讲述故事情节的手段,有些诗词完全融于小说故事的情节中,如作者喜欢欲先隐写人物的未来命运,于是,这些诗词往往具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可以说,读懂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尤其是书中前五回的诗词曲赋,不仅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又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更是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使人对全书的悲剧结局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预示的叙事作用《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小说中诗词所少有的,那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全书的总纲,书中主要人物中的命运在此回中借助诗词予以了限定。

在太虚幻境,普天下的女子全都进了痴情、结怨、朝啼、夜怨、春感、秋悲等司,金陵十二钗则全部进了“薄命司”,其中的“判词”均用诗韵文写作,从中可以看出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

请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这一页的判词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将图画和判词联系起来看,图画寓“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之意。

两株枯木,即“林”字,一围玉带,谐音反读为黛玉;雪,谐音薛,金簪意即宝钗。

判词首二句,以乐羊子妻和谢道韫的典故,写薛宝钗德性贤淑,林黛玉才思敏捷,此二句预示了薛林的悲惨命运结局。

玉带不系在腰间,却挂在林中,象征林黛玉纵有才华,命运却很悲惨。

玉簪不带在头上,却埋在浓雪之中,象征薛宝钗独守空房的冷落与凄苦的结局。

第五回以“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上的图画,以及图画上的判词和红楼梦曲,预示以钗黛为首的贾府十几位女儿的性格、命运、结局。

如“正册”上预示探春性格、命运、结局的那一页上的图画是“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红楼梦诗歌曲赋鉴赏

红楼梦诗歌曲赋鉴赏

红楼梦诗歌曲赋鉴赏
《红楼梦》中的诗歌、曲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它们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

这些诗歌和曲赋多数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诗歌的情感表达与意境:《红楼梦》中的诗歌多用来
表达人物的情感,如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爱恨
情仇、悲欢离合都通过诗歌形式展现出来。

例如,
林黛玉焚稿的诗歌就深刻表达了她的爱恨交织和对
命运的无奈。

2.曲赋的社会意义:曲赋在《红楼梦》中不仅是艺术
表现手段,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它们通过对
现实的描绘和批判,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认识
和批判。

3.艺术价值:《红楼梦》中的诗歌曲赋在艺术形式上别
具一格,不仅在韵律上讲究,而且在意象、比喻等
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特
色。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诗歌曲赋不仅是文学上的精华,也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这些诗歌曲赋的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艺术魅力,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作者:郑婷婷来源:《卷宗》2019年第35期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公认的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为了进一步深入对红学的研究,笔者在本篇文章中对《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进行了一个深入探讨。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介绍了《红楼梦》诗词曲赋对其整体结构的构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推动,然后进一步分析《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通过诗词曲赋构建《红楼梦》的整体结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可以发现《红楼梦》里边的诗词歌赋寓意至深。

作者把诗词曲赋作为小说的重要内容加以安排的;诗词曲赋在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突出结构主线、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结局、塑造典型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书中人的个性化,在诗的个性化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诗的个性化,又为人的个性化提供了依据。

我们可以通过每个人各自的诗作,洞悉其心灵深处;《红楼梦》中大多数的诗词曲赋都融合在故事情节中,是整个艺术结构的一部分,如果舍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意义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那一部分情节。

《红楼梦》诗词曲赋中有一部分是谶语式的。

它在书中的艺术作用,就是暗示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结局。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明显的带有预言性质的诗歌。

它又可区分为二:一是作者把事先安排好的人物命运结局,直接暗示给读者的那些诗。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

它和小说的叙事内容一起,构成了这座金碧辉煌的“红楼”的整体美。

如果没有这些诗词曲赋,也就没有《红楼梦》。

關键词:《红楼梦》诗词曲赋;整体结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价值《红楼梦》是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学术界因《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诗词曲赋是《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以及歌、咏、谣、谚、楹联、等对全书艺术框架的构建、主题思想的深化、环境氛围的描绘、故事情节的照应、艺术形偶像的塑造、人物命运的暗示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发展至今最完美成熟的一部全型长篇小说,以其丰富而又精致的文艺艺术形式,特别是篇幅宽广、量体大、
容量雄厚、主题纯粹、结构完好,极具一代代读者及文风之精赏与品味。

《红楼梦》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尤其丰富。

它既有文学艺术价值,又
有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受到诸家诗词歌赋的熏陶,《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得以发挥出其独特
的艺术价值。

它涵盖了宋乐府,古体诗等诸多形式。

特别是作者对乐府
和宋诗的恰当运用,使《红楼梦》的文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陆小曼在醉酒中赋诗《去年今日此门中》,取材宋代苏轼,有
十六字节句组成,既以古体赋新,又以新体诠古;甄士隐作了古体词《满庭芳》,词中充满古风重视节奏和音调的特点,至今仍然是中国
古典文化的经典作品之一;秦可卿的《定风波》,词思考周深,声华
优美,也是词民歌坛上的经典之作。

总而言之,诗词曲赋对于《红楼梦》来说,无疑是饱含审美艺术气质,彰显诗词质量的一种有效素材,一支“飞檐走壁”又不失真实性和审美
美感的主题,进而使整部小说更具全局性和深度。

正是由于《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成就了它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名作之一。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而成。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卓越的文学成就使得《红楼梦》成为了世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其中,诗词曲赋是《红楼梦》中最为耀眼的艺术之光,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上对《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进行鉴赏。

一、诗词的深情表达《红楼梦》中的诗词以其深情而著称。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诗便是“黛玉葬花”。

这句诗以一个少女对待花朵的感受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事物的哀怀之情。

通过深情的表达,曹雪芹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忧伤与缠绵的情感世界。

二、曲调的悠扬细腻《红楼梦》中的曲调如歌如泣,悠扬细腻。

其中最为著名的曲调莫过于“葬花词”。

这个词就像一支悠扬的音乐,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一个恍若隔世的境地。

在这个境地之中,既有对逝去的哀思,又有对生活的凄美抒写。

曲调的巧妙安排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感染力。

三、韵律的雅致展示《红楼梦》中的赋,常常以韵律的雅致展示词人的才情和深厚的修养。

其中最受瞩目的一首赋便是“秋窗风雨夕烟霭”。

这首赋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韵律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和境遇。

通过赋中的语言和形象,读者几乎能感受到秋天的凄凉和孤寂。

四、意境的深远引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往往展现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人沉醉其中。

比如《红楼梦》中的一首词,“翠缕横笼冷烟筒,新凉宫殿暗度行。

静霭空濛小院静,斜阳临水动垂杨。

”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宫殿中的清冷与凄凉,给人一种恬静的美感。

五、品味的艺术享受《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一种品味的艺术享受。

作者通过凝练、优美的语言和形象,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震撼。

每一次品味,都能让人产生不同的共鸣和感慨。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一种绝妙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深情、细腻、雅致以及意境的深远都令人心驰神往。

正是这些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得《红楼梦》成为了文学艺术的瑰宝,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华丽而多姿多彩的世界。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为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内部生活的小说,《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其独特之处。

这些诗词曲赋不仅为故事情节增添了艺术气息,而且深入揭示了人物性格、情感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进行分析。

首先,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被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例如,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他的性格多愁善感,喜爱文学艺术。

在小说中,贾宝玉经常以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词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如“黛玉葬花”的诗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这些诗词透露出贾宝玉内心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凸显了他的浪漫情怀。

其次,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还被用来揭示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

小说中的贾府是一个封建家族,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勾心斗角和权谋。

在这个虚伪的社会背景下,诗词曲赋成为人物表达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

例如,林黛玉是贾府中的一个受虐者,她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真爱的追求。

她的诗词中充满了对封建伦理的质疑和对自由的向往。

例如,“黛玉怨诗”中的一句:“不信妾身犹未老,媒妁之言空自忙。

”直接表达了她对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自由婚姻的向往。

此外,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还被用来描绘自然景物和描绘社会风俗。

小说中的诗词曲赋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反映人物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

例如,贾宝玉的《葬花吟》中的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通过描绘花谢花飞的景象,表达了贾宝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短暂的思考。

另外,曹雪芹还通过诗词曲赋来描绘社会风俗和人物的生活状态。

例如,贾宝玉的《夜泊水村》中的一句:“船舷弄晚帘幕卷,星斗依稀水面寒。

”通过描绘夜晚船舷上的帘幕卷起和星斗的闪烁,展现了人物在夜晚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描绘人物性格和情感、揭示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以及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风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学史中《红楼梦》对古诗词的启迪

文学史中《红楼梦》对古诗词的启迪

文学史中《红楼梦》对古诗词的启迪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它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复杂多变的情节,还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红楼梦》对古诗词的启发与创新功不可没。

本文将介绍《红楼梦》如何通过对古诗词的运用使小说更加丰富多样、具有艺术批评性。

1. 古诗词在《红楼梦》中的应用《红楼梦》是一部以封建社会贵族家庭为背景,描写大观园荣府内外人物命运、爱恨情仇的小说。

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融入了大量古代优秀的诗词,使整个故事更加典雅动人。

首先,在描写风景和自然环境时,《红楼梦》经常引用或借鉴宋词、唐诗等古代诗歌,以赋予场景更加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境。

比如,在写草木花卉时,作者会引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情感抒发。

其次,在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方面,《红楼梦》借用了大量古代诗词。

通过这些婉约动人的句子,读者可以深入理解角色内心世界,并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例如,黛玉对贾母的不满与无奈常常通过援引元曲《淇上曲》来表达,使她纠结复杂的内心状况得以完整展现。

2. 《红楼梦》对古诗词进行创新除了运用古代诗词丰富故事之外,《红楼梦》还在传统古诗文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开创了小说领域中独特的文学风格。

其中最突出的是对曲艺才子文化和宫廷乐舞文化等进行大量描写,并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些创新不仅使《红楼梦》更具独特性,也对后世古典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 《红楼梦》对古诗词研究的意义《红楼梦》的篇章和人物塑造都涉及了广泛的古代诗词,并进行了创新发展。

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其中引用或借鉴的古诗词,可以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批评观点以及时代背景等。

同时,《红楼梦》在艺术上对古代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了延伸与拓展,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结论通过与古代优秀诗歌相结合,《红楼梦》开创了小说领域中新的艺术高度,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功用与修辞特点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功用与修辞特点

收稿日期:2014-12-15作者简介:邢怒海(1977-),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师专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与传统文化。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功用与修辞特点摘要:从语境角度看,《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乃至格调都源自作者独特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在组织小说结构、推动情节发展、刻划人物性格等方面的要求之下而产生的;其修辞方式主要有用典、谐音、双关、对仗等。

关键词:红楼梦;诗歌;修辞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5)03-0043-03(焦作师专文学院河南焦作454000)邢怒海《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写作于所谓的“康乾盛世”,其体裁为传统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该书从日常生活入手,委婉细致地描写了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表现出对禁锢思想的黑暗现实和封建贵族家庭的愤懑、厌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不朽巨作。

《红楼梦》书中的诗词曲赋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也成为人们喜爱与研究的对象,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诗词的艺术特点、功用和修辞艺术。

一、《红楼梦》诗词曲赋的文体与特点曹雪芹的深沉思想要想恰当、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借助适宜的表达方式,选择贴切的语句,而这一创作行为在《红楼梦》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诗词曲赋数量众多,而且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完成的,从这种角度来说,这些诗词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生动表达。

据相关统计,《红楼梦》全书有二百多篇诗词曲赋,从文体上看以诗词为主,约有百首,其中诗歌以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为多,杂有少量歌行、乐府、排律等;其余为曲赋、歌谣、酒令、灯谜、对联等,另外还有文赋类的骈文、赞文、文、古文等。

可以说是文体毕备,雅俗共聚一堂。

观照中国古典小说,汇聚数量如此众多、文体如此齐备、艺术手法如此高超的作品是前所未有的。

要深入分析《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特点,就必须结合创作中的情景语境对作家和作品人物进行细致地剖析、观照。

《红楼梦》中的诗词艺术解读与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艺术解读与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艺术解读与赏析引言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小说中为何会有那么多精美的诗词?为何作者要花费如此大的篇幅来描写这些诗词?这是因为《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的中国文学巨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其中,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小说中,成为表达情感、展现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艺术进行解读与赏析,带您领略这部小说独特的文化魅力。

诗词的作用与意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与意义。

《红楼梦》以清代贵族社会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致的描写,展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诗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被用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价值观念。

1. 表达情感在《红楼梦》中,诗词常被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通过构思和运用各种诗词,作者能够直观地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增强读者对人物情感的共鸣。

例如,林黛玉的《葬花吟》表达了她对生活无常和离别的痛苦,进一步凸显了她的独特个性和命运的悲剧性。

2. 展现人物形象诗词也可以用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每一个人物在小说中都有自己的代表性诗句,可以从中窥见其性格与思想。

比如,贾宝玉的《草堂春晓》展现了他温和、浪漫的一面,而贾母的《缺月挂疏桐》则揭示了她慈母般的包容和关怀。

3. 显现社会背景此外,诗词还能够反映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在《红楼梦》中,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背景和风格的诗词,突出了他们的社会身份和文化修养。

以贾府的宴会为例,宝玉与黛玉的诗词创作环节展示了贾府家族的文化底蕴和宴会的盛况。

《红楼梦》中的诗词艺术解读与赏析1. 林黛玉与《葬花吟》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形象鲜明并且备受争议。

其中,她的《葬花吟》是描述她情感的重要依托之一。

解读《葬花吟》描绘了林黛玉对花朵凋谢和人生短暂的感悟,表现了她的忧伤和对离别的宿命感。

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作用一部《红楼梦》不知倾倒了多少代人,而《红楼梦》中那些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

这些诗词不仅构思巧妙,切合人物身份,更是作者讲述故事情节的手段,有些诗词完全融于小说故事的情节中,如作者喜欢欲先隐写人物的未来命运,于是,这些诗词往往具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可以说,读懂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尤其是书中前五回的诗词曲赋,不仅有预示的叙事作用,又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更是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使人对全书的悲剧结局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1 展示人物才情个性《红楼梦》塑造的人物形象多达五百余人,大多数生动逼真。

作者善于利用小说中的人物自创诗词曲赋来强化人物的才情个性,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说中擅长写诗的人物众多,如宝玉、黛玉、宝钗、湘云、妙玉等人,其他人物虽然作品不多,但也基本上各有各的特点,与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是一致的。

如宝玉题大观园诸景对额,固然有借诗来描写大观园的环境特点的功能,但同时也展示了贾宝玉才思敏捷,远超贾政和那些清客的才情,让读者洞悉了作者嘲宝玉“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的正话反说。

又如元春省亲,命姊妹们题咏大观园,之后的咏海棠诗、菊花诗、柳絮词、芦雪庵联句、中秋夜联句、《五美吟》等,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作者不仅活化了宝玉和这一群少女的丰富才情,还借这些诗词作品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比如咏白海棠,宝钗的“珍重芳姿昼掩门”显示她恪守封建妇德,十分矜持的态度,“淡极始知花更艳”也与她穿戴朴素,不爱花儿粉儿,天生丽质的特点相吻合;黛玉的“碾冰为土玉为盆”则点出了其冰清玉洁、目中无尘的性格特点;湘云的“也宜墙角也宜盆”点出其性格“英豪阔大宽宏量”,无论富贵还是贫贱生活,她都能泰然自处,顺应环境。

有些人物所作的诗词鄙俗不堪,如贾环关于“枕头”和“兽头”的谜语,薛蟠关于女儿悲愁喜乐的小曲儿和哼哼韵等,让人喷饭,作者模拟这些人物的口吻来作诗词,无情地嘲弄了这些不学无术、低俗不堪的贵族子弟。

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起着多重作用。

首先,红楼梦是一部以文人士族为主角的小说,其中大量的诗词曲赋展现了文人的才华和文化修养。

通过刻画角色的诗才和文学造诣,红楼梦展示了文化人的独特魅力,同时也突显了文人社交活动中的乐趣和竞争。

其次,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作为文人之间社交的重要媒介,使得角色之间的交流更加精彩有趣。

在聚会、对诗、互赋等情节中,诗词曲赋成为展示文人才情、表达情感、展开辩论的重要手段。

通过诗词的交流,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逐渐升华,也进一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此外,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还具有主题和象征的作用。

作者通过选取、创作和引用众多的古人诗词,将许多人物、事件和情感进行象征性地呈现。

例如,林黛玉多次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她的《葬花吟》成为她心理世界的写照,表达了她对生活的厌倦和对命运的抗争。

通过诗词的运用,红楼梦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和丰富度。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既展示了文人的才华和文化修养,又为角色之间的交流增添乐趣,同时还具有象征和主题的重要作用,使得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作用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作用第一篇:《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作用《红楼梦》诗词曲赋特点及作用在《红楼梦》中,作者或因情节发展需要而创作,或借人物之手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赋,可谓独具匠心。

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起到了暗示作品的政治主题,使小说中活跃的人物形象性格更突出,点明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并且记录了封建贵族阶级走向没落足迹的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部《红楼梦》,倾倒了多少代人。

《红楼梦》中的韵语——那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惆怅,有的诗作更是遮着神秘的面纱,激发着人们让你的想象力,甚至成为数百年来破解不开的谜,可以说红楼梦的诗词曲赋真正做到了“文备众体”。

诗、词、曲、赋、歌谣、谚、联额、骈文、拟古文等应有尽有。

以诗为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骚体,有咏物诗、怀古诗、即景诗;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之体的......这样的局面,是其它小说中所未曾见的。

“教义之用,伤时骂世”,如第一回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世人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会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

再如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其中一联说: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写的虽然是横行一时、到头来不免被煮食的螃蟹,但拿来给那些心机险诈、善于搞阴谋诡计、不走正路、得意时不可一世的政客、野心家画像,也十分维肖。

“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它小说中的诗词可有可无的情况不同,《红楼梦》中的多数诗词歌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

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那一部分的情节。

比如读第二十二回中的许多灯谜诗,如果只把它当成猜谜游戏而不理解它的寓意,那么,我们连这一回的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也搞不懂。

“时代文化精神生活的反应”,《红楼梦》通过元春省亲,大观园女儿们结社作诗,拟对,制谜,行令等情节,多方面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

浅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价值

浅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价值

浅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价值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诗词曲
赋被认为是文学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首先,从艺术价值上看,《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具有很高的
艺术品质。

曲调婉转动人,行文飘逸,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刻,包含
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艺术风格。

这些诗词曲赋不仅点亮了整
个小说的艺术性,更是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
为后人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其次,从审美价值上来看,《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教会了我
们欣赏文学的方法和技巧,提升了我们的审美素养。

通过欣赏和学
习《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我们能够领悟到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构
成规律,学习到如何用婉转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更加深刻地了
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还具有历史和社会价值。

它们展现了古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了社会和人性的种种弱
点和问题,揭示了封建时代的矛盾和困境。

这些内容为我们理解中
国古代社会、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思考材料。

总之,《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和历史社会价值,值得后人认真欣赏、学习和研究。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分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分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除了其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外,其中还以其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而闻名。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出现的各种诗词曲赋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1. 什么是诗词曲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诗词曲赋。

在古代文学中,除了散文外,还有四种主要的文学体裁:诗、词、曲、赋。

其中: - 诗是通过选取合适的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文学形式。

- 词通常指短小精练、含有音乐性和感情色彩较浓烈的宋代骈语短篇,多用于表达爱情。

- 曲指由声乐配以管弦乐器等演唱而成的音乐作品。

- 赋指一种借助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感情和观点的文学形式。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诗、词、曲、赋这四种文学形式,使得小说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细腻。

接下来,我们将就其中几个经典的例子展开分析。

2.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2.1 林黛玉的贾宝玉羞辱诗(排律)凤姐满心欢喜笑,瑞麟佳客俱谈笑。

外面风将声入耳,悄凭门缝暗窥着。

只见金桂徐摇落,翠羽谁家又变换?难道是为他出没,犯着人恶立此倒?这首排律体的贾宝玉羞辱诗通过瑞麟谐音来表达对贾宝玉才名的讽刺。

林黛玉不甘示弱,在其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这首小诗读起来别具一格。

2.2 薛宝钗起毛露云黑崔行舟的吊古伤今(曲)北溟风急,群英会散后,在林府骨肉情深。

盘桓琼枝兮堂下,只揽遗世之英名。

金炉香暖蝶初销,思憔悴。

天灰尽是蜡黄。

飘零久,浑不觉凋爇,啾唧现宿的污垢长。

桃杏永无凭却声不改递温香。

唐突万人嬉笑语妖艳萦绕。

这首曲词道出了薛宝钗与毛露云、黑崔行舟之间复杂的关系。

通过精妙华美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

3. 《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作用3.1 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常通过人物自己创作或引用古代名家名篇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思想和志趣。

3.2 衬托氛围和营造意境诗词曲赋在小说中也起到了衬托气氛、描绘场景和营造意境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及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及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及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瑰宝。

这部作品以它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于世。

其中,作者以巧妙的方式嵌入了大量的古诗词,使小说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古诗词的运用和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

古诗词在《红楼梦》中的运用1. 点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作者将古诗词巧妙地用于点缀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贾宝玉被描述为一个文雅贤淑的人,他经常吟诗作对,使他的形象更具魅力和深度。

2. 表达情感与心情古诗词在《红楼梦》中也被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比如,黛玉在遭遇情感困扰时,会吟诗来表达她内心的忧伤与苦闷。

这些诗词的运用增强了人物形象与情感的表达。

3. 烘托氛围与情景在小说中,古诗词被用来烘托氛围与情景。

通过插入适当的古诗词,作者成功地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环境。

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情感与气氛。

古诗词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1. 唤醒读者的情感共鸣古诗词在小说中的广泛运用使读者产生了一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人生、爱情和友谊等方面的深思。

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读者更加容易与小说中的人物建立情感联系。

2. 加深人物与情节的表达古诗词的运用使得人物与情节变得更加丰满和生动。

通过插入合适的诗句,作者不仅能够更好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够更加精准地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

3. 丰富小说的文化内涵《红楼梦》是一部极具文化内涵的作品,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

这使得小说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与智慧。

通过这些古诗词的使用,小说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结论《红楼梦》中古诗词的运用与小说的结构紧密相连。

古诗词不仅点缀了人物形象,还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心情,烘托了氛围与情景。

在小说的结构中,古诗词则起到了唤醒读者情感共鸣、加深人物与情节的表达和丰富小说文化内涵等重要作用。

通过对古诗词与小说结构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这一经典作品,体会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红楼梦》是18世纪末期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插入了大量古代诗词,这些诗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认识,而且也丰富了书中的文学内容,赋予了《红楼梦》独特的文学魅力。

首先,在《红楼梦》中,诗词给书中的故事情节增添了更多的内涵。

在故事的发展中,诗词也可以成为某些重要情节的表现形式,比如,林黛玉临终诗句“小阁深密梅花催,篱落一行白草堆”能够更好地表达林黛玉病重的场景,从而带给读者更加强烈的感受。

其次,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楼梦》中的运用也让其文学特色更加突出。

例如,“楼主熟能生巧,短短几句诗”就是对古典文学技巧的巧妙运用,由于古典文学技法往往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在其中运用古诗词,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使文学作品趋近完美。

此外,古诗词也能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表达的意图。

比如,在《红楼梦》中,“夜夜月明玉成缺,春来又见纱窗前”这句诗句,把林黛玉的失意一幅月牙寓意地表达了出来,让读者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古诗词也给《红楼梦》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读者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和精神。

许多古诗词的特点很好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景象,比如“风不竞秋月夜,相思更在这时候”,对于忆慕之情的表达极具诗意,也为《红楼梦》故事中的情感增添更多的浪漫色彩。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在《红楼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诗词不仅使书中的情节更具有细腻和真实,又能把中国古代文学特色展现出来,更能用高超的文学技巧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让文学作品更加精彩完美。

因此,古典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表明,文学作品的完成需要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丰富的内容和好的文学技巧等,其中古典诗词也肩负着较重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怜绣 户侯 门女 ,独 卧青 灯古佛 旁 。
已点 明惜春 最终 将 出家 为尼 。 曹 雪芹 以 诗 谜 暗 示 人 物 命 运 、昭示 情 节 发 展 , 难 度是 相 当大 的 :一 要 谜面 谜 底相 符 ;二 要 符 合有 关 的判 词 和 十 二 支 曲。 由此 看 来 作 者 是 煞 费 苦 心
维普资讯
制 ,但却 精雕 细 刻 。
二 、表 达人 物 心境 、表现 人物 性格
三 、量 身定 做 、诗 即 其人
前 人论 及 《 红楼 梦》 中 的诗 词 曲赋 时 说 , 《 红 楼梦》 “ 比其 他 小 说 ,先 有 几 首 诗 ,然 后 把 人 物 不 硬嵌 上” 。其 诗 词 曲 赋 的 优 劣 都 是 按 小 说 中人 物 的 身份 、地 位 、性 格 、学 识 各 随其 人 而 量 身 定 做 的 ,
关键词 :《 红楼 梦》 ;诗 ;词 ;曲 ;赋
中 图分 类 号 :I 74 1 2 .1 0 文献 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0 —7 3 (0 2 6—0 9 0 1 86 2 0 )0 0 5—0 2
《 红楼 梦》 中的 诗词 曲赋是 小说 中故 事 情 节和 人 物描 写 的有 机组成 部 分 ,对表 现 人 物命 运 、人 物
情 节 发展 紧密 相关 ,读者 可 以从 诗 词 曲赋 中探 测 出
清 明涕泣 江边 望 ,千里 东风 一 梦遥 。
相关 人 物 的 遭 遇 和 结 局 。 不 仅 《 了 歌 》 及 注 、 好
探 春是 贾府 中除王 熙凤 外 ,又 一 个 具有 管 理 才
能的女 子 。她聪 明 能 干 ,文 化 素 养 亦 不 亚 于 宝 钗 、 黛玉 、湘云 ,海 棠社 就是 她 发 起 的。 就 是这 样 的 才 女 ,却避 免 不 了 “ 嫁 ” 的 悲 剧 命 运 。判 词 末 两 远 句 ,已暗示 探春 将抛 家去 国 ,远嫁 海 外 。
《 楼梦 》 中 的诗 词 曲赋 与 小说 是 浑 然 一 体 的 ,是 红
不 可 或缺 的 。

了判词 中所 说 的 “ 多情 公子 空 牵念 。 ”
又如探 春 的判 词云 : 才 自精 明 志 自高 , 生 于 未 世 运 偏 消 ;

暗示 人物 命运 、昭 示情节 发 展
《 楼 梦》 中 的 诗 词 曲 赋 ,大 都 与 人 物 命 运 、 红
在 贾 宝玉 的 丫鬟 中 ,晴 雯不 仅 美 丽 ,而 且 聪 明
伶俐 、嫉 恶 如 仇。她 敢于 顶撞 、讽 刺 怡 红 院 中地 位 颇 高 的袭人 ,敢于 与王夫 人 进 行斗 争 ,但 最 终 被保
的 ,从 这 一艺 术手 法 可 以看 出 , 《 楼 梦》 虽 为 巨 红

9 5 ・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大部分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但这并非是单纯的客观描摹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表达不同的心境表现不同的性格中从而对不同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维普资讯
2O 0 2年 l 1月
黑龙江 教育 学 院学 报
Junl f i n agC lg f d ct n ora Heo ̄i o ee E ua o o l n l o i
No 2 2 v. 0o
第 2 卷 第 6期 1
V0 . 1 No 6 12 .
浑 然一体
不 可 或 缺
浅析《 楼 梦》 红 中的诗 词 曲赋 的作用
张 晶
(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o ) 58 o0
摘 要 :《 红楼 梦》 中的诗 词 曲赋 大部 分以描 写 自然景 物 为 主 ,但 这 并 非是 单 纯 的客 观 描 摹 ,而 ’
曹雪 芹为 每个 人 物都代 写 出 了各 种不 同体 裁 、风格
的诗 词 曲赋 。
《 红楼 梦 》 中对 人 物 心 境 的 精 确 表 现 ,是 其 它
古 典小 说 所 不 能 相 比 的。如 果形 象就 不 会 如此 光 彩 夺 目。 二 十七 回的 《 花辞》 有 力地 表 现 了林 黛 玉 对 生命 易 葬
再 如 惜 春 的判 词 云 :
《 陵 十二钗 》 曲词 、 《 金 红楼 梦》 十 四支 曲和 《 灯 春
谜 》 等等 ,就 是 《 中秋夜 大 观 园 即景 连 句 》 《 雪 卢 亭 联 句》 《 絮 词》 《 白海 棠 等诗 ,也 都 暗寓 着 柳 咏
人 物 的命 运 。如第 五 回贾 宝 玉神 游 太 虚幻 境 所 看 到
因毁 谤 生 ” 即 点 明 了 这 一 点 。
晴雯对 宝玉 非常 忠 心 ,她 于重 病 之 际 ,为 宝玉
补孔 雀裘 ,尽 管 “ 晕 眼 黑 , 气 喘神 虚” 头 ,还是 一 针 一 线 ,坚 持 补 完 ,补 完 以后 已 “ 力尽 神 危” 。她 死后 ,宝 玉写 了 情 真 意 切 的 “ 蓉女 儿 诔 ” 芙 ,正应
是通过 景物 的描 写 ,抒发 个人 不 同的 思 想感情 、表 达 不 同的心境 、表 现 不 同的 性格 、 寄
寓不 同的人 生观 。这 些诗词 曲赋 与 人 物 、故 事 糅 舍 在 一起 ,被 熔 铸 在 整 个 艺 术形 象之
中 ,从 而 对 不 同 人 物 的 塑 造 起 到 了重 要 的 作 用 。
性 格 和人 物心境 起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它 的 极 大多 数 诗 词 曲赋都 是融合 在小 说 的 故事 情 节之 中 的 ,如 果 略 去不 看 ,常常 不 易 把 前 后 文 章 弄 明 白。 可 见 ,
守 势力 所践 踏 ,落得 悲 剧 的结 局 。判 词 中 “ 夭 多 寿
的 《 金陵 十二 钗 又 副 册 》 中 的 < 月 难 逢 》 霁 ,就对 晴雯 的性 格 和命运 作 了精辟 的概 括 : 霁 月难逢 ,彩 云 易散 ,心 比 天 高, 身 为 下 贱 ,
风 流 灵巧 招人 怨 ,寿 夭 多 因毁 谤 生 , 多情 公 子 空 牵
念 。
勘 破 三春 景不 长 ,缁衣 顿 改昔年 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