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设计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三段七步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实施方案1

信息技术三段七步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实施方案1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学科实施方案(新授课)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我校推出了“三段七步”教学模式。

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组积极响应学校要求,不断探索更适合信息技术学科实际的方法。

我们每节课都精心编制学案,学案的使用时的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落实“三段七步”课堂模式,结合息技术学科实际,三段起步教学模式实施如下:一、三段为:预习展示,精讲点拨,训练提高1、预习展示(学生自学展示讨论):学生根据导学案上面的题目自学相关材料,如果是上机课,提前制作学件,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查看学件,这样更有针对性,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后,展示结论,讨论质疑。

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记录下来,如果影响学生继续预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停下来,及时进行集中讲解。

学生自学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分组有效的的解决困扰信息技术课堂三个严重问题:一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二是课堂纪律不好控制;三是老师的指导在课堂上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上机,更有必要分组进行。

2、精讲点拨(教师针对问题讲解):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纠正学生的误区,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讲解。

尽量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比如原来提过一节课一般讲解不超过20分钟。

一节课如果讲个40分钟,下课后就觉得有些累,如果连续上两节,就不愿站着了,这就是费力不讨好,还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我们起到管理的作用。

3、训练提高((学生做题或者操作训练)课堂上的检测可以既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目,也可以包括操作题。

通过训练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可以及时巩固,减少遗忘。

因为信息技术一周1节课,也可以在预习题目中加上上一节的内容,达到更好的巩固效果。

二、七步为:情景导入、预习认知、展示新知、讨论质疑、教师精讲、达标检测、评价小结。

1、组织教学包括起立、宣布学习要求、下发学案等。

三层架构结构课程设计

三层架构结构课程设计

三层架构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通过案例学习,分析三层架构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各层之间的交互关系和通信方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三层架构思想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

2. 学生能够独立搭建三层架构模型,并实现简单的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三层架构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三层架构,培养对软件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对软件开发的认知。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3. 学生能够认识到三层架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对软件架构设计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对软件开发有一定了解,但对三层架构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层架构的概念和作用。

2. 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三层架构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三层架构概述- 三层架构的定义及发展背景- 三层架构的优缺点分析2. 三层架构的组成与功能- 表示层:界面设计、用户交互、数据展示- 业务逻辑层:业务处理、逻辑判断、事务管理- 数据访问层: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更新3. 三层架构之间的交互关系- 各层之间的通信方式- 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4. 三层架构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一个简单的三层架构项目实例- 三层架构在各类软件开发中的应用5. 三层架构设计与开发实践- 设计原则:分离关注点、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 开发流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6. 三层架构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性能优化:缓存、负载均衡等- 安全性:防止SQL注入、XSS攻击等7.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三层架构概述(1课时)- 第二章:三层架构的组成与功能(2课时)- 第三章:三层架构之间的交互关系(1课时)- 第四章:三层架构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2课时)- 第五章:三层架构设计与开发实践(3课时)- 第六章:三层架构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2课时)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说明: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三层架构的知识,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三层架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通过讲授法进行系统性地讲解,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围绕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展开讨论。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理论源于不同学习风格、能力和兴趣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认识。

分层教学主要包括内容分层、学习层次分层、兴趣分层、能力分层等。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内容分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内容分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差异,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内容分层教学中,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进阶知识和拓展知识三个层次。

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他们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进阶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开设一些拓展性的内容,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通过内容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学习层次分层学习层次分层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学习层次分层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着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学习层次分层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加复杂和深入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详细和细致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操作技能以及网络应用等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学习和工作中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分层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对编程和网络安全更感兴趣。

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案和教学内容。

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课上有所收获。

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反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分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于那些对计算机应用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实战,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对编程和网络安全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编程和网络安全的课程,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和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和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养。

教师需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师还需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教师还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

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

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们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1. 分层教学的意义1.1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深入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

通过这种差异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

1.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协作和共同学习。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分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分层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只是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

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自主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分层教学的方法2.1 设定教学目标在应用分层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根据这些信息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要求。

2.2 确定教学内容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基础和简化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之分层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之分层教学

生, C组 为 暂 时 后进 生 ,依据 以上 三 层 标 准 ,我 有 意 将 各 层 次 的 学 生 安 排 在 机 房
的 不 同 位 置 ,对 学 生 说 明 这 样 安 排 的 主 要 目的 是针 对 学 生情 况 和 老 师 的 教 学 设 计 进行 的 , 不 过 这 也 不 是 一成 不 变 的 其
浅谈高 中信息技术课之分层 教学
郭寿稳
信 息 技 术 学 科 在 江 苏 省 高 中教 育 中
众 人 皆知 的 事 情 , 学 生 听起 来 津 津 有 味 ,
对 所 学 知 识 融 会 贯 通 。这 在 教 育 学 上 称 之 为 备 学 生 的课 、从 学 生 的角 度 看 待 问 题。 要 做 到 这一 点 , 教 师 在 课 前 要 多花 时
种 不 同 图表 所 呈 现 出来 的不 同意 义 让 学 生 总 结 出图 表 的 选 择 主要 同数 据 所 表 达
论 知 识 的教 学 ? 习惯 了在 机 房 上计 算 机
课 的学 生 ,认 为在 室 内 上理 论 课 简 直 就
采 用 不 同 的 评 价 标 准 ,对 后 进 生 采 用 表
水 平 参 差 不 齐 。上 述 三 点就 造 成 了 高 中
“ 文本 的加 工 ” ,其 大 部 分 内容 是 初 中学
过 的 Wo r d 、 E x c e l 知识 , 这 样 的 内 容 如 果
上 要 尽 量 分 出 梯 度 来 ,以 满 足 不 同梯 度 学 生 的发 挥 。 从 作 业 量 上设 计 必 做 题 、 选 做题 , 使 学 生 练 习具 有 弹性 , 让 各 类 学 生
文 本 表 达 的方 式 列 出来 .让 学 生根 据不 同的 数 据 类 型 与 所 表 示 的 相 关 意 义 进 行

3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3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3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3层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2. 学生能够描述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及它们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3层框架结构应用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使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Java、C#等)实现3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和开发;2. 学生能够运用设计工具(如UML)进行3层框架结构的分析与设计;3. 学生具备基本的调试和优化3层框架结构应用程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小组项目中积极沟通、协作;3. 学生认识到3层框架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技术发展的关注和追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3层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但对3层框架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尚不熟练。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3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和开发。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3层框架结构概述- 框架结构的起源与发展- 3层框架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各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2. 表现层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表现层技术选型与应用- MVC模式及其在表现层中的应用3. 业务逻辑层设计- 业务逻辑层的功能与职责-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设计模式在业务逻辑层中的应用4. 数据访问层设计- 数据访问层的功能与职责- 数据库设计与操作- 数据访问技术选型与应用5. 3层框架结构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项目案例,理解各层之间的协作- 学习如何运用设计工具(如UML)进行3层框架结构的设计- 掌握3层框架结构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方法6. 编程实践与调试优化- 使用编程语言(如Java、C#等)实现3层框架结构的设计与开发- 学习调试和优化技巧,提高程序性能- 分析并解决实际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参考教材相关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3层框架结构概述第2章:表现层设计第3章:业务逻辑层设计第4章:数据访问层设计第5章:3层框架结构实例分析第6章:编程实践与调试优化教学进度将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涉及技术、人文、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差异和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应用、编程语言、互联网安全等多个方面。

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兴趣爱好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有些学生对互联网安全感兴趣,有些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感兴趣等。

如果将所有学生统一分班上课,教师的教学难度较大,有可能因为学生之间的学术差异而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另一部分学生则感到枯燥无味。

进行分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个水平上进行教学。

初级班主要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中级班主要教授编程语言和互联网安全,高级班主要教授数字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高级知识。

这样可以使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在适应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上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确定每个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兴趣爱好,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分班。

教师需要制定不同班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还需要组织不同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分层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经验,能够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

分层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师时间,包括课程研发、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设计等,这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

分层教学可能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一些学生感到自卑和无所适从。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谈谈高中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作为一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在完成根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开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呢?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开展,要关注不同地区开展的不均衡性。

层次教学恰好能表达这种要求。

一、层次教学的现实根底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性,这是实行层次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学校,班级的总体成绩有差异;在班上,学生之间的成绩有差异;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科目上,也不一定平衡开展。

因此,学生的学习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要尊重这种学生差异性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考虑。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

实行层次教学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社会开展和人的开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人与人的开展有着各自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开展特点。

究其原因,第一,由遗传物质所致。

每个人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展的时阆、速度不完全同步,呈现的水平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智力相对突出,有的智力低于常人;第二,人的开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如,有的人长于抽象思维,有的人优于形象感知;有的人敏于心智创造,有的人功在手工制作。

教育心理学说明。

一个人只有在得到适合其个性开展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方式时,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他的个性才能得到开展。

正因如此,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成为我们必须遵循的教育原那么,而层次教学正是贯彻因材施教原那么的具体方式和策略之一,它能为学生的个性开展创造条件。

二、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1、对象分层新生入学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让老师了解学生,从而进行相对科学、合理的分层。

层次教学在不打破班级编制的前提下,从每个班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例如可分成ABC三层。

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层次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不平衡,高一新生之间原有知识技能存在巨大差异,教师已不适合用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一些教学方式和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和大家探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标签: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教育必修课程和会考学科,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

但高一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如何施教且教法得当是我们教师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一些教学方式和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和大家探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

实际上就是提倡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分层教学理论的现代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制订明确的可操作性目标,且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

较好的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

它重视反馈矫正,赋予教学评价新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用分层教学思想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原因及必要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因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长期以来只是一门副科,所以许多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来自不同学校学生的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差别太大,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专家”了,有的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的学生却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三维课程设计模式的大概念教学——以“数据与结构”一课为例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三维课程设计模式的大概念教学——以“数据与结构”一课为例

的获得,他将学科结构定义为概念之 间的相互关联,提出通过“一般概念”
表 1 大概念为本的三维课程设计的三维要求
的不断迁移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理
解[2]。 奥苏贝尔的“要领概念”和布鲁
纳 的“一 般 概 念 ” 可 以 说 是 大 概 念 的
原型,可以将大概念理解为统筹学科
内容、联结知识结构和迁移知识的核
“要领概念”和不易迁移的“附属概念”。“要领概念”整体统 式,着重强调了概念的意义与价值,增加了概念作为第三
筹“附属概念”,搭建知识架构;“结构教学理论”的提出者 个维度,且以概念维度为核心[3]。 以大概念为本,文章总结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对学科结构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了三维课程设计模式对学生和教师的三维要求(见表 1)。
3.撰写生成性总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 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大概念和编程语法等众多内容进行生 成性总结。 生成性总结不只是抽取课堂内容的精华,更重 要的是以学生自己的视角和语言来阐述所学内容的意义。 不同于抽取式总结中教师的 PPT 展示或提问学生回答,生 成性总结是学生全员参与的,经过认真反思的。 这就要求 教师要提出一个供学生反思的有效问题,如“通过本节课 的学习,你觉得数据结构的应用对于程序开发起到了什么 作用? ”教师可以借助于易加学院之类的技术支架向学生 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有迹可循。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以引导 学生理解学科大概念为重点时,自然会减少项目实践的分 配时间。 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 学生学习编程语法的时间前置,那么在课堂中进行项目实 践的时间便可以大大增加。
表 2 “数据与结构”一节教材文本词频统计
词语 数据 结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于“三层架构”理论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基于“三层架构”理论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课程纲要中对 “ 技术性” 解释 为: 义 务教 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突出 的操 作性和工具性 , 旨在使学 生掌 握 常用的信息 技术工具 ……同时, 在 “ 发展性”的定义中, 课程纲要指
四章第 1 节 目录 制作 为例 , 从 任 务设计 、 重难点突破 两方面讨论 信 息技术课程三层 架构的思想在课堂
2 . 突破 “ 主 题”教 学法的限 制
要求
为 “ 技术工具 ”“ 技术 活动” 和“ 技
术 思想”。 其中 “ 技术工具”重在描 述 工具 的使 用背景 、 操作 方法等 ; “ 技术 活动”被描述 为发展 应用技 术 工具解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 强调 技 术的迁 移 , 即知道 技术如 何应用 以及应用的条件 ;“ 技术思想” 是通 过 前两者让学生 明白技术背后隐藏 的技术思想 、 价值等本质 内容 。 【 2 下 面笔者以江苏凤凰科学 技术 出版社
文档的效率。
( 2 ) 任 务设 计 与难点 突破
其在脑海中形成 目 录制作过程的完 整 印象。 具 体实施如 下: 要求学生 直接引用WP S 文档中自带的标题样
式, 生成 目录。大多数学生 通过 完
自 动更新 , 可事实证明, 学生并没有 理解标题 样式与目录的引用与被引
用的关系; 同时, 他们制作的目录只
出版的初 中信 息技术 七年级 教材第
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的
江苏省义务 教育信息技术课 程指导纲要 ( 2 0 1 3 年修订) 中将信 息技术课 程的 目标定义为 : 帮助学
初 中信 息技术七年级教材中主题教
学的设计思路明显。 其中, 第四章 以 制作一个研究报告为主题贯穿整章 内容。 尽管主题教 学方法在章节编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共5则)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共5则)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共5则)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立足于实践操作,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起点、个性以及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文章结合这一问题,设计分层教学模式,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以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具体需要,自主选择和设计,形成合适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有效解决了高中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差异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让分层教学模式更为完善。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一)层次划分层次划分是分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做到科学合理,满足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

分层教学需要同时面向整体和个人,具有统一性和区别性,让学生站在同一起点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划分为三到四层为最佳。

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化分组,并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安排座位。

让学习基础稍差的小组安排在高层次的小组周围,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实现共同进步。

同时满足同质交流和异质交流,以提升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整体水平,达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目标[1]。

(二)目标设定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当中,需要根据层次划分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为其提供最适合的教学资源。

目标设定不宜过高,需要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高层次的学生需要设定较高的目标,主要面向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而低层次的学生着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分层教学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进行实践与思考,探讨该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等级,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低、中和高。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

在设计低层次的课程时,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因为这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可能了解的比较少,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践来帮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

在低层次的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应用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同时通过一些小项目的设计和完成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项目来考察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网站或者开发一个软件应用程序。

这些项目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加高级和专业的课程内容和项目。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编程竞赛或者进行一些实验研究。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挑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来给学生讲授一些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经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通过分组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习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例谈学科核心素养三层结构模型的课堂教学实践

例谈学科核心素养三层结构模型的课堂教学实践

例谈学科核心素养三层结构模型的课堂教学实践
学科核心素养三层结构模型是指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存在“学科知识、能力和思想
方法”这三个层面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运用这一模型呢?
首先,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将教学内容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确定。

例如,在教授
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明确这个知识点所涉及到的具体计算方法,同时也应引导学生理解
这个知识点形成的相关概念或原理,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从这三个层面提高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习惯用语时,教师可以设计听说读写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掌
握惯用语的语音、用法,同时也应教授学生运用惯用语的技巧,培养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将这三个层次的表现都考虑进去。

例如,可以通过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三层结构模型并非死板而僵硬的框架,而应根据学科特
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实现课程目标的高效达成。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必修课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学校将信息技术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

本文将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首先,分层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和编程技能等等。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爱好,可以将这些目标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等。

其次,分层教学需要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在基础层,应该采用较为简单的教学方法,例如PPT讲解、实例演示、练习完成等,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差异,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例如课堂测试、作业评分、项目评分等等。

在提高层和拓展层,应该采用更为深入和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团队合作、扩展性实验等。

此外,提高层和拓展层的评价方法应该比基础层更加严格和全面,例如期末综合考试、实战项目评分等。

第三,分层教学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环境。

在基础层,应该采用较为宽松和自由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选择教材、课程进度,以及学习方式。

在提高层和拓展层,应该建立一个更加严谨和学术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例如电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建立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一、背景介绍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基本技能。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进行了新的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其中,分层教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与原则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层次,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原则。

1.满足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最大的进步,提高学习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层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4.促进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步骤与方法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分层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和测试成绩等多维度的评估进行。

一般可以将学生分为高层、中层和低层三个层次,其中高层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低层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

2.确定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要求,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

一般可以将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进阶知识和拓展知识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知识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进阶知识是高层学生可以学习的内容,拓展知识是中层和低层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

聚焦“三层目标”,构建思维课堂——以高中《认识数据库管理》一课为例

聚焦“三层目标”,构建思维课堂——以高中《认识数据库管理》一课为例

信息技术教学*********************54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聚焦“三层目标”,构建思维课堂——以高中《认识数据库管理》一课为例庄燕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新课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课程实施中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计算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

各学科都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之间密切相关,尤其是学科思维,而原有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可将“三层目标”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以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下面,笔者以高中信息技术《认识数据库管理》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展开基于三层教育(教学)目标体系的课堂探究。

● 教材内容分析《认识数据库管理》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2004年版)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

教学大纲对这部分的要求是体验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和高效检索信息的优势,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由此,笔者根据三层教育(教学)目标体系构建新的教学目标:双基(学科知识):①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概念;②数据库中表、记录、字段等概念;③数据库中表的创建、记录的管理等操作。

问题解决:①表是如何构建的,表中每个字段的属性是如何描述的,表中每条记录有何意义;②作为数据库管理员,要知道建立怎样的表,如选修课用户的数据信息表,需要哪些字段,每个字段是什么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属性如何设置才合理;③以数据库管理员的身份创建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根据网络数据库客户端的搜索、查询经验,设计符合自我需求的查询表,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学科思维:①比较Excel工作表与Access数据表的差异,关联日常生活中这两种“表”所使用的实例,从生活体验中概括两者的差别,归纳电子表格与数据库的区别;②从用户的角度,回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经验,推理数据库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作用;③从数据库管理员的角度,联系数据库中表的建立、表间关系创建、查询设计经验,抽象数据库的体系,形成数据库构建过程。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分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分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分层教学模式发表时间:2013-05-28T15:09:37.6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4月总第81期供稿作者:◆刘学梅[导读]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高中,学校生源百分之八十来自于从农村。

◆刘学梅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黄山中学256200 摘要:分层教学模式,是在实施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分层教学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是挖掘学生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高中,学校生源百分之八十来自于从农村。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情况有很大的区别,从而造成学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体水平提高的困难。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得,是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实践。

一、学生分层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

根据对学生的分析,我针对高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程度、初中时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平时使用电脑的情况、使用过什么软件、对软件的了解程度、对网络的使用程度等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层: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B层:学生智力因素好,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层: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将各层次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同一小组,并指定一个A层的学生做为小组长。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之间就有了很多的交流,好的学生帮助差一点的学生,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资源的有限性,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往往面临一些难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开展信息技术课程。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群体,以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熟练型、探究型和创新型三个层次。

熟练型学生主要关注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和应用能力,可以采用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技能的练习和应用。

探究型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可以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际项目,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型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可以开展一些较为复杂的项目和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和社区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项目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信息技术应用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和机遇。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需要主动参与和合作,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差异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特别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更是如此。

但是分层教学仍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双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设计浅谈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设计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魏宁【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一总目标运用“三层架构”模式对教学知识进行组织,对教学内容按照“三层架构”思想设计相应的课堂内容,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课堂内容设计中如何体现课程内容组织的主线,按照三层架构模式结构,对课堂内容进行逐层设计,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三层架构内容设计知识分类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XX)》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这一总目标具体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脚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课堂内容的组织线索目前常见的有知识点主线和工具主线两种。

知识点主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远离生活实际,一般强调计算机思想的建立,注重精英教育而忽视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型和大众性特点,比如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与教学;工具主线注重的是实用性,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操作、会应用就行了”,比如教学中纯粹的Flash和Photoshop等软件操作类教学,其目的就是掌握某一门软件的使用。

1.三层架构和三类知识按照钟柏昌教授和李艺教授的观点,知识点主线和工具主线的内容组织,在目前新的课程理念下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他们在这两种课程内容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架构”的思想。

所谓三层架构,是指以技术工具(相关基础知识及技术工具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以技术活动(利用工具及其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为核心、以技术思想为归宿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线索,其结构关系如下表1。

表1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三层架构课程内容三层架构层级核心对应技术水平第一层技术工具工具——操作动手做的技术第二层技术活动活动——方法如何做的技术第三层技术思想思想——本质为何做的技术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信息技术学习中用来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前提;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学生技能的体现,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知识结构可以和三层架构对应起来,对应关系如表2:表2 三层架构和三类知识对应关系三层架构三类知识技术工具陈述性知识技术活动程序性知识技术思想策略性知识由表2可知,三层架构的课堂知识组织模式,它基本和知识分类理论的知识组织模式相似,是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规律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利用三层架构组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合适的。

在具体到利用三层架构思想来组织教学内容时,技术工具层关注的是具体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常用、通用的技术工具为代表,介绍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基本功能和操作技能,本层的内容重在让学生了解这类技术工具,掌握操控这些技术工具的基本方法,能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操作。

技术活动层选择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技术活动,在加以课程化的改造后作为课程内容,本层重在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强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技术思想层是对前两个层次的总结和升华,把课程的重点从表层的技术转向深层的技术思想的开拓,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识技术工具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了解技术所携带的文化意义。

浅谈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设计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魏宁【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一总目标运用“三层架构”模式对教学知识进行组织,对教学内容按照“三层架构”思想设计相应的课堂内容,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课堂内容设计中如何体现课程内容组织的主线,按照三层架构模式结构,对课堂内容进行逐层设计,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三层架构内容设计知识分类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XX)》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这一总目标具体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脚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课堂内容的组织线索目前常见的有知识点主线和工具主线两种。

知识点主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远离生活实际,一般强调计算机思想的建立,注重精英教育而忽视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型和大众性特点,比如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与教学;工具主线注重的是实用性,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操作、会应用就行了”,比如教学中纯粹的Flash和Photoshop等软件操作类教学,其目的就是掌握某一门软件的使用。

1.三层架构和三类知识按照钟柏昌教授和李艺教授的观点,知识点主线和工具主线的内容组织,在目前新的课程理念下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他们在这两种课程内容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架构”的思想。

所谓三层架构,是指以技术工具(相关基础知识及技术工具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以技术活动(利用工具及其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为核心、以技术思想为归宿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线索,其结构关系如下表1。

表1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三层架构课程内容三层架构层级核心对应技术水平第一层技术工具工具——操作动手做的技术第二层技术活动活动——方法如何做的技术第三层技术思想思想——本质为何做的技术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信息技术学习中用来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前提;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学生技能的体现,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知识结构可以和三层架构对应起来,对应关系如表2:表2 三层架构和三类知识对应关系三层架构三类知识技术工具陈述性知识技术活动程序性知识技术思想策略性知识由表2可知,三层架构的课堂知识组织模式,它基本和知识分类理论的知识组织模式相似,是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规律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利用三层架构组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合适的。

在具体到利用三层架构思想来组织教学内容时,技术工具层关注的是具体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常用、通用的技术工具为代表,介绍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基本功能和操作技能,本层的内容重在让学生了解这类技术工具,掌握操控这些技术工具的基本方法,能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操作。

技术活动层选择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技术活动,在加以课程化的改造后作为课程内容,本层重在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强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技术思想层是对前两个层次的总结和升华,把课程的重点从表层的技术转向深层的技术思想的开拓,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识技术工具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了解技术所携带的文化意义。

浅谈基于“三层架构”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容设计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魏宁【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一总目标运用“三层架构”模式对教学知识进行组织,对教学内容按照“三层架构”思想设计相应的课堂内容,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课堂内容设计中如何体现课程内容组织的主线,按照三层架构模式结构,对课堂内容进行逐层设计,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三层架构内容设计知识分类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XX)》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这一总目标具体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脚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课堂内容的组织线索目前常见的有知识点主线和工具主线两种。

知识点主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远离生活实际,一般强调计算机思想的建立,注重精英教育而忽视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型和大众性特点,比如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与教学;工具主线注重的是实用性,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工具,只要能操作、会应用就行了”,比如教学中纯粹的Flash和Photoshop等软件操作类教学,其目的就是掌握某一门软件的使用。

1.三层架构和三类知识按照钟柏昌教授和李艺教授的观点,知识点主线和工具主线的内容组织,在目前新的课程理念下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他们在这两种课程内容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架构”的思想。

所谓三层架构,是指以技术工具(相关基础知识及技术工具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以技术活动(利用工具及其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为核心、以技术思想为归宿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线索,其结构关系如下表1。

表1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三层架构课程内容三层架构层级核心对应技术水平第一层技术工具工具——操作动手做的技术第二层技术活动活动——方法如何做的技术第三层技术思想思想——本质为何做的技术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信息技术学习中用来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前提;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学生技能的体现,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知识结构可以和三层架构对应起来,对应关系如表2:表2 三层架构和三类知识对应关系三层架构三类知识技术工具陈述性知识技术活动程序性知识技术思想策略性知识由表2可知,三层架构的课堂知识组织模式,它基本和知识分类理论的知识组织模式相似,是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规律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利用三层架构组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合适的。

在具体到利用三层架构思想来组织教学内容时,技术工具层关注的是具体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常用、通用的技术工具为代表,介绍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基本功能和操作技能,本层的内容重在让学生了解这类技术工具,掌握操控这些技术工具的基本方法,能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