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教学模式改革
数学专业导论论文---谈谈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
数学专业导论论文---谈谈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摘要由于高等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深奥性使教师在授课时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者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目前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承载了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
传统的大学数学教学已经没有办法完成新工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
因此,要对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以学习为中心、对大学数学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基础上,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对知识模块和数学实验进行优化升级、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等方式来进行改革。
本文通过对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新工科理念的新要求、新工科理念如何对大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进行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此体现新工科理念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提升作用。
关键词:精英教育;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层次不齐;技巧,谨慎一、引言随着社会教师和学生受益良多。
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加强了数学的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
新课改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更加民主化,加强了学生小组间的互助探究能力和合作归纳能力。
在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的双基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是科学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数学学科中渗透新课改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水平、兴趣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一-个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学习双基的同时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提高数学学习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新科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年以来,全体教师和学生受益很多。
数学课改心得体会15篇
数学课改心得体会15篇数学课改心得体会15篇数学课改心得体会13月24日,中心校在我校组织了课改课观课议课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改课、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一路走来,接受着诸多的冲击与洗礼。
在此期间,我们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颇多问题的困惑。
几年来,教师的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
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还学会了评价、质疑与反思;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
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反思,下面就具体谈谈课改几年来的收获和困惑。
一、课改中的收获(一)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在课改过程中,教师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体现用教科书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
新课程的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教师在课堂上放下了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喜欢学习数学,善于提出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课改前的学生远不及的。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
论文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榔坪镇秀峰桥小学秦满珍自2004年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以来,短暂的三年,我们大胆参与,积极投身于教改之中,努力与传统教法诀别,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总结、反思,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向领导、专家及同行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成功的做法1、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课程的实施必然要根直于课程资源之上,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学内容、方法、策略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只有具有了课程资源的意识,才能看到一朵鲜花,一根小草蕴涵的教学价值,教师只有拥有教育智慧,因时因地制宜,才能变废为宝,才能抓住擦肩而过的事物将其转化为熠熠生辉的课程资源。
我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学生信息不灵,见得少,但乐园土特产颇多,资源丰富多彩,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充分抓住这一点,把它变成活生生的教材,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先让学生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万以内的大数),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汇报交流,收集了很多有意义的数据,如有的学生说我爸爸买一辆摩托车花了5430元,我家卖了8576斤辣椒,我家存款10000元,我家买了一台电视机花2580元,我家离学校大约2500米等等,老师有选择性地将这些大数板书在黑板上,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有的生活经验,轻松地学会了所学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读、写生活中的大数,真可谓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来丰富课本教学内容,在教“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学完新知后,为了巩固知识,让学生找一找校园里、教室里、家庭院子里、房间里、超市里的一些加法问题,这样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
总之,在开发课程资源上,我们时时刻刻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运用人力资源,让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巩固知识,学生个个学得开心,人人学有所获。
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走向
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走向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和走向。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方面:1.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开始意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建立起一套较为全面的数学教育体系。
此时,数学教育主要以教授基础数学知识为主,强调计算技能和运算能力。
2. 70年代到80年代: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数学教育也开始向着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向发展。
此时,我国开始引进国外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苏联数学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为目标。
3. 90年代至今:数学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数学教育改革也进一步加强。
此时,我国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数学教育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掘数学的应用,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走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只关注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数学教育改革也开始加强对教育技术的应用。
通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数学教育改革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科研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经历了从强调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到注重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转变,目前正朝着素质教育、现代技术应用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三个方向不断发展。
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习惯好坏对孩子 的学 习起着重要 的作用 ,好 习 惯小 到取得一个好成绩 , 大到受益终生 , 良好 的计算 习惯 , 作 业习惯 , 补错 习惯 , 做 题习惯等仍需 不断加 强、 巩 固, 使孩 子从 细节做起 , 从基础做起 , 为学好数 学取得好 成绩 打好 基础 , 保驾护航 。 另外 , 培优补差也是一项重点工作 , 班级 中两极 分化 比较严重 , 对于优等生 , 鼓励 他们 去攻 克难 度更 大, 思维含量更高 的习题 , 对于潜能生则实行优先辅 导、 优先提 问 、 优先作 业批改 的三优先政策 , 努 力缩 小差距 , 使孩子们齐 头并进 , 共同发展 。
、
改革教法 。 为学 生 的学 习指 路 导 航
1 . 课 堂前 置 将课 堂上 要学习的知识让学 生提 前预 习。重视预习 , 将课 堂知识前置 , 每天新课 预习 要求 有四 , 其一 , 阅读数学教材 , 将例 题读通 、 读懂 ; 其二 , 谈谈 我们 的收获 , 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 ; 其三 , 要试着做后面配套 的习题 ; 其 四, 我的疑问困惑是什 么? 检 测方式 : 先 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 , 让学生试做 , 有多少人做对 , 有多少人做错一 目了然 , 问题处在什 么地方也暴露 出来 『 , ,针对问题 以及预习 中学生的 疑难再进行知识的讲解 ,这样才能在错误 中找到根 源, 也 给学 生 留下 深 刻 牢 固 的 印象 , 并 且 不 仅 知 道 什 么样是正确的 , 还能 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 , 从而达到 举一 反三 , 触类 旁通之效 , 同时 , 当堂 纠正预 习中的 错误 以加深理解 , 巩 固强化知识 。课堂 的精讲 , 势必 会 给 学 生 留下 多 练 的 课 堂 空 间 ,所 以 增 加 课 堂 容 量 将是我改革教法的第一步。 2 . 提升课 堂。就像作文一样 结尾处的升华将会 使文章大增色彩 ,所以每堂课基本联系已在预习中 解决 了, 剩下 的时间 , 就要给孩子增加习题 的难 度变 化题型 , 提 升知识 的容量 , 以增强孩子们灵活应 变和 举一反三 的应用能力 , 这样才能提升课堂 , 提升知识 容量 , 达 到学一 而应千变之效 , 避免课 堂上知识 看似 学会 了, 而考试考不 了好成绩 , 总觉得没有学过这类 题, 其实真正是没有学透 、 学活。 3 . 激 活课 堂 课 堂 要 活 起 来 , 则要有新 意 , 所 以 在教学 中要将问题情境化 , 将规律法则幽默化( 搬家 交换 、 四则混合运算 ) 、 风趣化 , 将 题中的数 量关 系直 观化( 画线段 图 ) , 将 问题情景化等多种形式 , 使课 堂 充满活力 ,充满情趣 ,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给孩 子, 让 孩子从直 观形象理解其 中的内涵 。
浅谈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
浅谈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游弥漫线性代数作为高校最重要的数学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部分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部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内容。
根据笔者多年来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要明显低于对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兴趣。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线性代数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y 曾指出线性代数是最有价值的大学数学课程。
课程的重要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形成了严重的冲突。
为了提高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质量,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笔者结合过去的教学经历,提出以下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思考。
1 加强高水平教材的建设教材的编写应该以问题为导向。
传统的线性代数教材以前苏联教材为范本,虽然教材系统、严谨、系统化,但是并非以问题为导向。
以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为例,国内多数教材是先给出了矩阵初等行变换的概念、性质,最后才说明可以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应用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而美国David Cherney教授编著的线性代数教材则是首先提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使用高斯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介绍高斯消元法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的对应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初等行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更喜欢美国教材以问题为导向的编排顺序。
以David Cherney 教授编著的线性代数教材为例,内容的排序是:线性代数的介绍、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矩阵、行列式等,嫄这与我国多数线性代数教材的顺序几乎是相反的。
赵树编著的《线性代数经济应用数学基础》,各章的顺序是: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二次型与对称矩阵。
我们并非强调该教材一定优于国内教材,但是目前鲜有国内高校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索。
部分高校采用自己编写的新代数教材,虽然通过自编教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自编教材的质量,必然受到教师自身能力、水平的制约,其质量不一定好于现存的经典线性代数教材。
甚至,部分出版社、教师为了经济利益采用了低质量的教材,因此对于自编教材的使用,需要进一步权衡利弊。
谈谈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体系的改革
生 的作 为起 着 举 足轻重 的作 用 . 目前 , 等 教育 正处 于 改革 的关 键 时期 , 高 无论 是体 制 、 课程 设 置 以及 课 程 内容 与体 系都正 在 进行 重要 的改革 与实 践 . 么作 为大 学最 重要 的一 门基础 课程 , 等数 学 的教学 处 于 那 高
一
种 什么状 况 呢 ?不找 出问题 的症 结所 在 , 泛泛 的谈 改革 是 毫 无意 义 的. 本文 的 目的主要 是谈 谈高 等数
曹广 福 , 叶瑞 芬
( 州大学 数学 与信息科学学院 , 州 数学 ( 主要 指 微积 分 ) 每一所 大 学几 乎所 有 专业 都 要 开设 的基 础 课 程 , 涉及 面之 广 仅 次 于 是 其
外 国语 课 程 , 见 该 课 程 之 重 要 .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等 数 学 课 程 对 于 学 生 后 续 课 程 的 学 习 乃 至 未 来 一 可 从 高
不 可 能 象 中 学 课 程 那 样 有 一 个 统 一 的 教 学 指 导 用 书 , 为 , 于 那 些 对 教 学 内 容 十 分 熟 悉 , 有 教 学 经 因 对 很
验 的人来 说 , 对课 程 内容 的理 解往 往 因人 而 异 , 难 说 谁 对 教 材 内容 的 处理 更 好 、 合 理 , 谓 仁 者 见 很 更 可 仁 , 者见 智 . 智 因此 , 材应 该 阐 明作 者 的观 点 以及 对教 材 内容 的理解 , 对 于学 生 以及 大多数 的教 师 具 教 这 有一定 的指导 意义 , 同时对 于某 些有 经 验 的使用 者也 是 一个 重要 的参 考 . 2 .重理论 , 应 用. 国的微积 分 教材 是 有 相 当 的理 论 深 度 的 , 别 是理 工 科 教 材 , 深 度 堪 比某 轻 我 特 其 些 数学 专业 的教 材 . 当然 , 于一 些研 究 型大 学来 说 , 对 学生 能经 过一 些 严格 的数 学基 础理 论 的训 练 , 对于 他们 日后 的科 学研 究 无疑 是 有重 要意 义 的. 问题 是 , 于 绝 大多 数 的非 数学 类 学 生 而 言 , 对 他们 学 习数 学 的 目的是为 了应用 数 学知 识 ( 包括 数学 思 想与 方 法 ) 去解 决 实 际 问题 . 以 , 为 教 师 , 该 清楚 的知 道 所 作 应 什 么才是 这些 学生 最需 要 的. 在短 短 的一年 多 时 间里 , 图使学 生在 数 学理 论上 达 到一个 相 当 的程度 是 试 不 可能 的. 行 的教材 虽然 也介 绍 了一 些数 学应 用 , 理论 的深 度 与应 用 的广 度 有 些 比例 失 调 . 果 说 现 但 如 是 主次颠 倒 了或许 不 太恰 当 , 理 论 的 比重 的确 大 了些 . 们 以微 积分 第 一 章 函数 与极 限为 例 ( 些 教 但 我 有
谈谈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的本领, 数学对专业学习影响不大, 导致他们对数学兴趣不高, 厌学情绪严重。老师教得很辛苦 , 学生却不愿学 , 结果步入恶 性循环 ,形成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 ( 二) 数学课程教材建设 不够 完善 。 现行中职数学教 材不 分专业统一教材,存在内容结构体系不当,教学目的和要求 不 明确等 问题 ,导致 教学 内容 和专业应用相脱节 ,缺乏实用 性 、趣 味性 ,显得枯燥难懂 ,教学 内容没有充分体现 “ 以应 用 为 目的,以必须 、够 用为度 ,少 而精 ”的原则 。同时 ,中 职学校 的办学方针是 “ 以就业 为导 向”,培养学生 的专业技 能 、解决职业问题能力成 为学 校的主要 目标 ,加重专业学习 时 间 ,减少文化课 的学时成 为必然 。因此 ,中职数学教材亟 待调整 , 使之与专业知识完美结合 , 更好地为专业学 习服务 。 ( 三) 数学教师 队伍薄 弱。同样 , 受办学方针的影响 ,中 职学校对数学教师 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 够 , 造成数学教师 队 伍相对较薄弱 。主要表现 在两 个方 面 ,一是对优秀数学教师 的引进上不够 ,学校重视 引进优秀 的专业教师 ,很少引进优 秀的数学教师 , 有 的学校存在其他专业 老师兼数学教师的情 况 ,还有 的学校聘用其他 学校 老师兼数学教师 。另一方面学 校对数学教师 的教育培训 不重视 ,很少派送数学教师外出参
一
、
( 二) 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 任何 好的教学模式 归根结 底就是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促 使他 们具有主动学 习的 能力 ,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 。主要从 四个方 面人手 :一是提高学生对学好数学重要性 的认识 ;二是从思 想 上我们要让学生增加对 自生能力 的信心 ;三是在数学教学 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的成功感 ;四是在数学教学 过程中要发挥学生主体性 的作用 ,增加学生 的个体学习的能
初中数学课改
初中数学课改初中数学课的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课程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将从数学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谈谈初中数学课的改革。
一、数学课程结构的改革在数学课程结构方面,学校逐渐引入了“三维”教学模式,即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情感维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通过情感维度的培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热爱。
同时,数学课程结构也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正在逐渐被互动式教学模式所取代。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他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在评价方式方面,改革主要体现在从单一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
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现在,学校逐渐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数学课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数学课程结构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评价方式的改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这种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符合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出更多的数学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只有改革僵 化的课堂教学 。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课 堂教 学 ,实 现课 堂 由教师 的预 设 向学 生主 动生 成转 变 。在课 堂 我 一开 始 就担 任五 年级 数 学课 ,接 下来 的 时间 是在 教毕 业班 的 上 ,我从不过分地束缚学生,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学习 ,可以跨 数 学 。在原 先 的教学 中 ,我工 作认 真刻 苦 。 由于 自己爱 孩子 ,喜欢 组参 与讨 论 ,可 以用 不 同方式 来交 流研 究 的成 果 。我 的课 堂教 学主 和 学 生 在一 块 ,课 下 给差 生 补 习功 课 ,有 时牺 牲 了星 期 天 ,帮助 要有 五 的环节 :问题 呈现 —— 小组 合 作探 究— —汇 报交 流— — 练 习 孩 子补 习功课 ,我 的家便 成 了孩子 们学 习的场 所 。为此 ,家 长们 也 巩 固—— 课堂 小结 。
二 、在探索 中逐步深化改革完善 “ 互助式”教学法
( 一 )优化 备课 过程 ,提 高备课 的实用 价值
1 . 科 学地 把握 、使 用教 材
让 学生 做 学 习的主 人 ,让合 作 与竞 争在 教学 中共 存 ,并 注意激 发 学 生 的潜 能 ,培 养他 们 的 自主意识 。当 明确 了本节 课研 究 的 问题 后 , 学 生便 以小组 为单 位展 开研 究 。在 小组 长 的带领 下 ,该说 的说 ,该
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桂 国伟
( 河南省长葛市和 尚桥镇育英小 学,河南 长葛 4 6 1 5 0 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着素 质 教育 的深 入实 施 和新课 改 下 的不 断深 化 ,我深 深地 体 求 ,但在 实施 过程 中 ,我 们又 感到 十分 困难 。经过 长期 的调 查 、思 会 到提 高学 生 的整体 素质 ,只有打 破原 来僵 化 的课 堂教 学模 式 ,去 考 ,我决 定从 课 堂改 革人 手 ,让学 生成 为课 堂 的掌 控者 ,把 课 堂完 寻 找一条 数学 学科 学 习的新 路子 ,才 能塑 造高 素质 的人 才 。 全还 给学 生 ,把 “ 我 要学 ”变 成学 生 内在 的需要 。以学 生 的问题 展
结合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
结合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看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注重应试教育、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认为应该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首先,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注重应试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考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更加关注应试教育。
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会倾向于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会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和解题方法,而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无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应该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对应试教育的依赖,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其次,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算术、几何和应用题。
这些内容虽然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但是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数学的兴趣。
因此,应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引入一些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如数据分析、统计学、金融数学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容易与实际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学生则在课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应该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如芬兰的教育模式、美国的项目式学习等。
小学数学教案改革措施
小学数学教案改革措施
一、引入探究式教学
1.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提出
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2. 建立实践探究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3. 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下进行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
1.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发现来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
思维活力。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不断超越自我,探索新的数学领域。
三、倡导合作学习
1. 设计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相互合作、分工协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智慧。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
自身的观点。
四、引入信息技术
1. 结合信息技术,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互动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情景中学习
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使用,提高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教案改革措施,将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
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成才成长。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模式
四 课 外 作 仞 中 数学 课 堂 分 层 教 学 法 的 实 践 中 ,对 学 生 进 合理分层是前提 。新生 的分层 以学生的入学成 绩( 小学毕业 会考 成绩 ) 为主要依据 , 其他学生 主要 根据学生 卜一学期 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单元 、 期中、 期 末考试成绩。 同时, 分层 时特别要重视对学生作全面 的调 查 分 析 , 综 合 考 察 学 生 的学 习态 度 、 意 志品质 、 智力能力和课堂表现等 ,可 以学生 自报和老师考察 相综合 。 伞班学生分为若干层 , 一般分为三层 比较适 中, 即第一层是优生 , 第二层 是中等生 , 第 三层是学 生。 各 个层 次 的学 生 数 量 视情 况 而定 , 不 宜 按 一 个 比较 定 的 数 日来 安 排 各 个 层 次 的 学 生 数 量 。
课堂艺术
0
分 层 教 学 法 的 实 践 模 ( 、 毯 初 中 数 堂
J
■ 李 岚
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 , 找准切入点。 教 师统 授课时 , 要 照 顾 到 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 , 使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参 与教 学 活 动 , 注 意 调 动 他 们 的积 极 性 。 教 师 要 对 不 同层次 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 各 自 的问 题 去 学 习 。
二 教 学 目标 的分 层
学 生 的分 层 田木
、
学生分层以后 , 教师备课时 , 要根据大纲要求和 学l 生的 实 际 差 异科 学 地 制 订 初 中数 学 教 学 分 层 内容 和 分 层 日标 , 其要 求是 : 教 学 目标 层 次 明确 , 并 且 与 学生 的层次性相~致 。学 网生 的最低 目标不能低于 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 ,即基础知识 的传授和基本技 能的培养 , 重在形成其学习的 良好 习惯和基本能力 ; 中层 学 生应 侧重 一 定 的综 合 性 和 提 高 性 ,能 够 比较 灵 活 地 运 用 知识 , 培养其创造能力 ; 优 生 层 学 生 应熟 练 掌 握 基 础 知识 和基 本 技 能 , 深 刻 理解 知识 点 , 侧 重
【数学】谈谈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字】数学谈谈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目前,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在各地开展。
笔者广泛学习了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有关老师的教学实践,对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现介绍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模式的框架二、模式的特点以“学生活动和问题研究”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弘扬学生人格主动精神,挖掘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⒈该模式打破了保守应试教育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文化继承的框框,立足于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自主探究活动,重视知识的应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⒉该模式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发现和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研究数学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操作程序⒈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所谓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或生活实际中的疑问,这种疑问主要表现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新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导致学生的原有认识平衡的失调,从而激发起学生产生新的同化与顺应的欲望,并由此产生新的平衡。
教师对教材进行剖析,找准探究性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并使某些数学思想方法螎入情境之中,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探究的乐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⑴从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中诱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提出:(用多媒体演示,如图1)①一电线杆高AB=12米,为稳住它,要在杆顶A处和地面上距杆脚B 5米的C处牵一条拉线,你能计算拉线的长吗?(还不能),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确定,根据SAS)…;②为了在一条河的两岸建一座桥,必须测算两岸桥墩之间的距离AB,在河的一边选测点C,使∠ABC=90°,∠ACB=60°,量得BC=50米,你能算出AB的长吗? 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可使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一种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什么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探究欲很强.⑵从旧知识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谈谈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数学实验的探索
高 等 数 学 已成 为 当 今 高 职 院 校 公 共 基 注 。 过 几 年 的 使 用 我 们 发 现 教 与 学 都 越 经 于 O0 础 课 中 的 重 要 课 程 之 一 , 而 它 的 意 义 和 来 越 吃 力 , 是 在 2 l 年 对 教 材 内 容 进 行 然 本 形 实 作 用 却 不 易 为 人 理 解 , 要 表 现 在 其 学 习 了大 胆 的 改 革 , 着 简 单 化 、 象 化 、 用 主 投 入 大 而 见 效 慢 。 实上 , 事 计算 机技 术 的 发 化 原 则 , 除 了原 教 材 中 抽 象 的 理 论 和 复 删 展不仅大大加 强了高等数学在科学技 术中 杂 的计 算 , 留 基 本概 念 、 本原 理 和 基本 保 基 的 基 础 地 位 , 且 使 高 等 数 学 日益 成 为 高 方法 , 而 同时 引入 了 Mahe tc 数 学 软 件 的 t ma ia 科 技 的 关 键 知 识 和 经 济 竞 争 的推 动 力 , 所 使 用 。 比方 说 定 理 基 本 上 不 再 证 明 , 师讲 教 以 也 是 理 工 类 、 济 类 学 生 必 须 具 备 的 基 解 的 时 候 再 介 绍 知 识 的 来 源 、 释 定 理 的 经 解 本 知 识 和 思 维 素 质 。 着 科 学 技 术 创新 和 内 容 和用 途 ; 用 图像 说 明的 问题 尽 量 不 用 随 能 知 识 更 新 的 速 度 加 快 , 统 教 学 观 念 和 教 文字 说 明 ; 题 注重 简单 、 传 例 经典 、 用 , 实 通过 例 新 学方法 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 因此 , 高等 数 题让 学 生 掌 握 方法 即 可 。 教 材 通 过一 学 年 的使 用 , 学生 比较容 易接 受 , 比如 让学 生最 头 学 课程 的改革势 在必行 。
小学数学论文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小学数学论文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小学数学论文-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一)数与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作用。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开展的时代,科学中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计算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对于每个人来说,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四那么计算及其混合运算。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以上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数量、空间和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是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
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那么混合运算来计算的。
例如。
物理、化学的有关公式的计算、微积分的数值计算等等。
(二)数与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开展的作用。
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开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数与计算的概念、性质、法那么、公式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性。
每个概念、性质、法那么、公式的引入、建立,都要经过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性质、法那么、公式都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学生把这些概念、性质、法那么、公式应用到实际中去,还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
因此,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数与计算的有关内容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展。
数与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开展起来的。
它们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开展过程。
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例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约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
教学中要说明数与计算的产生的开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这就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一定要紧跟社会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就是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树立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其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但是,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实质性的变革,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变化,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者、编著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
下面笔者谈谈数学教改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新数学课程突出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从过去的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
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是“通过数学的教育”,不再是“纯粹的数学教育”。
教学模式应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教”应从“学”的角度考虑,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
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景,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他们自己认可的意义。
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二、“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
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
思想和方法,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调整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式
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应坚决摈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坚决反对重纪律、轻情感、重知识、轻思维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把握得十分准确,同时对时间的把握也应十分严格,切忌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在教学过程中,从数量上说,教师要少讲;从质量上说,教师要精讲;从内容上说,学生易懂的坚决不讲。
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注意给学生以想、说、练的机会。
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应该是一个创新的思维起点,一根创新神经的启动。
总之,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
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