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1. (3分) C(A.混淆说法,“被边缘化”不等于“全面否定”; B过于绝对,前提条件是“辨证准确”“用对了药”; D.与文意不符,历史上中西医的称谓是存在价值判断的。
)2. (3分)C(解读错误,选项表述仅仅是客观事实,但不是规律。
规律应是:科学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世界性。
3.(3分)D(材料三的观点是“中西医之争的过程和结局遵循文化交流发展的一般规律”。
D.通过实例证明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中医能够被世界认可,符合观点;A.强调的是中医要善于借鉴;B.谈中西医的融合;C.强调治病的根源问题。
)4. (5分)总分结构。
(2分)①首段提出观点“中西医之争的过程和结局遵循文化交流发展的一般规律”;(1分)②第二段从竞争过程的角度,(通过中西医发展的对比)论证中西医竞争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分)③第三段从竞争结局的角度,(通过例证、引证等)论证中西医成果一旦拥有了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具有了世界性意义。
(1分)5. (5 分)①加强中医研究,提升防病治病效果,进而提升中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②多发挥公共卫生功能,提供性价比更优的服务。
③好理性、科学判断,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中西医之争,加强中西医的碰撞融。
③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及其实际疗效。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6.(3分)C7.(3分)A8.(5分)①拟人修辞②渲染了家庭氛围的温馨和谐③烘托了奶奶带领一家人包粽子时的其乐融融。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勤劳能干:早起割艾草;端午节操劳不得闲;包粽子又快又好。
②善良慈爱:疼爱孩子;荒年给邻居家送粽子,帮助彭奶奶一家。
③从容智慧:深谙自然之法,熟悉艾草的妙用;施恩却不图回报。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6分)10.D [解析]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结合关键词、句式特点及词语间搭配关系等判断。
2020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联盟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和解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联盟校语文学科能力测试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U)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利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晏求用笔。
3.请按照题砂顺序在答题卡各题冃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淸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炎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哲学建构过程主要涉及哲学之“流”。
除“流”之外,哲学的发展还面临“源“的问题C与其他思想一样,哲学之''源”和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C众所周知,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的萌发和发展便与那个时代的变革,包括礼法之争,紧密相关。
作为中国哲学生成过程的延续,今天的哲学思考和建构同样与所处的时代无法分离。
从宽泛的层面看,现时代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杠的影响C後本与审场相互联系,其影响无处不总•从知识、佶息到权力等C後本已泛化到各个领域,并从不同方面制约着人们的生活。
資本膨胀的结旻之一是人本身的商品化以及对金钱的崇拜,后老罟致金钱拜物教和商品产物教;这走马克思在校早时候已经指出的,这类现象在今天不仅没有终结,而目在一个更为内在的层面彰响着人们的言和行。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抑制资本的过度泛滥并避免金钱拜物教和商品幷物教的蔓延?这是当代哲学思考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是权力问題。
权力古已有之,它包含着对人的多方面支配和控制。
从逻辑的角度看,权力具有公兵性,它本来应该是个体权利让渡的结果,但现在看到的却常常是权力对个体权利的消解和支配。
就权力与人的关系而言,权力的作用之一在于通过社会控制以担保社会秩序,然而,权力如果不适当地发展,其控制之维往往会压例秩序的方面,并由此形成所谓权力的傲慢。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招生模拟考试(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招生模拟考试(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中国诗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诗歌产生一定的现实功用,介入、改变外部现实,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使诗歌不断走入人民大众的内心之中和生活之中。
近年来,诗歌中的现实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也是各有其问题。
“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面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如果深入地、大量地阅读作品,便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
“打工诗歌”作品数量很多,但却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文学性不强。
从深层次来讲,诗首先是诗,应该用诗的方式说话,评价其成就的最终尺度只能是艺术水准和品质。
在打工诗歌的写作中,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所书写的现实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而与真实、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不搭界。
乡土诗歌的写作资源是广袤的乡村。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农村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这对于写作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但就现实之中的乡土诗歌创作而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乡土诗歌写作的群体很大,但写得好的、有特色的还不多。
很多诗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
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但是如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无疑是有问题的。
因为这样的写作,前人早已写过无数遍了,并无新意,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再用那种封闭、单向度的抒情方式来呈现乡村,无异于刻舟求剑甚至是掩耳盗铃。
城市诗歌的相关话题近年被广泛谈论。
2020届黑龙江省安达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综合模拟题(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
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
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
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定。
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当还需要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
人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
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
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只有人工智能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才允许进行商业推广和使用。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全国II卷】
绝密★启用前【新课标II】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四”的思想家尽管趋向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划界和对峙,但在其观念的深层,依然与传统无法分离。
这里可以具体考察“五四”的核心观念与儒学的核心观念之间的关系。
“五四”以科学与民主为其核心观念,传统儒学的核心观念则表现为仁与礼,二者呈现相分而又相融的关系。
在政治的视域中,建立政治秩序,实现社会有效合理的运行,这是五四时期的民主观念和儒学的“礼”的观念都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秩序、以什么方式进行政治治理这一问题上,五四时期所接受的民主观念和儒学所肯定的礼制却呈现了重要的差异。
按照荀子的阐释,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乃是基于“度量分界”。
所谓“度量分罪”,也就是以礼为核心,将社会区分为一定的等级结构,并为等级结构中的不同成员规定与其地位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基于“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通过个体在政治、伦理等方面各自承担好相关角色,进一步建构不同层面的社会秩序。
作为“礼”之延伸的纲常,则一方面内含对社会秩序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将社会关系单向化,由此形成的秩序,更多地呈现等级之分。
与之相对,“五四”所倡导的民主,以超越等级差别为前提,它所追求的是肯定权利平等前提下的政治秩序。
在这里,平等之序与差等之序,形成了重要的分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预测模拟试卷(解析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化的定义纷繁复杂,莫衷一是,这实际上折射出文化研究的某种困境。
文化内容无比丰富,研究者不能被动地湮没于其中,而应注重系统和层次,从以简驭繁的实际必要出发,宏观把握文化,归纳是非得失背后的文化理念。
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
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
这是通过肯定文化主流目标的积极性对文化作出某种界定。
一方面,文化模式通过社会的文化遗传在一代代文化之间传承,每个特殊人群围绕着文化传统而生活,形成独特的文化群体,另一方面,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人类总体上都在致力于美好和谐的不懈追求,有着共通的崇高文化理想。
因此,文化模式在不同层次,上体现人的共同文化心理,文化在总体上对人类起到了强大的凝聚作用。
文化传统在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文化传统是累积的,它在文化模式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它是文化进行不断整合的依据。
继承文化传统,是发展文化的前提。
有效把握文化传统,有助于温故知新。
文化传统具体表现为各个文化领域结晶出来的形式,而形式本质上代表了人们共同认定的文化内容。
累积和叠加的文化传统以文化模式、形式、程序的表象存在并发挥作用。
形式都是各种事物的大方向的、大轮廓的外在的一种表现,它是认识事物的一个开端。
如果不从形式入手去触摸文化,那就很难再有其它更方便的依据。
由形式再推进一步,就是“程序”。
“程序”在戏剧、书法、绘画等文化领域的运用充分证明:文化内涵必须依托一定的形式才能呈现。
在社会关系领域,人和人相处的关系问题,有一些不可改变的法则和规律,中国古代概括为“纲常”,具体体现为社会生活中形成风俗习惯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各种礼节,也就是“礼”。
人与人关系状态的关键不在于等级的存在,而是在于等级设定的合不合理。
2020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但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齐齐哈尔市2020届高三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容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非常重视以史为鉴及其古为今用之功。
诸种正史、大量野史等著作的形成也大都有此动机。
所以当君臣就一些事议而不决或难决之时,或帝王的决策不合臣意或不合时务时,饱读经史的大臣往往会想到并引用历史之事、前朝处理同类事务的惯例以作参考或直接仿效。
三皇五帝、文王周公、前代明君之事,往往是大臣们提出建议规劝帝王的凭借。
在不违律令,不违儒家伦理的前提下,对前朝惯例的借鉴或采用就有着道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前朝成功的惯例,尤其是前朝明君的言行方式,对同类问题的处理,具有正面的引导意义。
借鉴历史的,力量以及前代帝王尤其是有作为的帝王对同类事务的处理办法,来表达观点、制约帝王或影响朝廷决策,有时极为有效。
如唐贞观二十年,太宗于寝殿侧别置一院,以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时褚遂良即上书规劝,要太宗“远览殷、周,近遵汉、魏”之举,后“太宗从之”(《旧唐书》卷八十《褚遂良传》)。
明武宗死后,因其无子,大学士杨廷和以遗诏迎武宗之叔父兴献王的儿子继位为明世宗。
随后世宗即面临一个如何尊称孝宗、武宗及生身父母的“大仪”问题。
大臣们各引其据,有引“汉哀帝、宋英宗二案为据”、有引“文帝则以弟继,宣帝则以兄孙继”之事以提出建议。
明代舒芬曾上疏武宗皇帝,反对“畋游无度”,其立论之一即“自古万乘之重”和“古帝王所以巡狩”应该如何之类。
在许多时候,社会舆论也会对帝王造成一定的压力。
尤其对于那些有作为的或有理想的帝王而言,更是如此。
东北三省地区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二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
刘华杰
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
2005年,《吉祥三宝》、《天边》等歌曲走红后,布仁巴雅尔意识到呼伦贝尔的民族音乐远没有被传播出来。自此,他和妻子乌日娜开始投身民族文化的寻根工程,积极从各种民间音乐中发掘素材,吸收养分。他们走遍了鄂温克民族聚居区,收集了许多即将失传的古老民间音乐,整理了不同风格的民歌精品,并且将这些各具特色的音乐再次创作,制作成了中国第一张原生态唱片《历史的声音》。
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对博物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及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过分背离自然,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 语文.doc
2020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
在这里,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在中国,《诗经》可以说是现实型文学的源头。
《诗经》以赋、比、兴为基本艺术表现方法。
比兴中含有一定的象征因素。
但就总的倾向看,《诗经》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
其后,《史记》、杜甫的诗作、白居易的诗作、明清小说等等,体现出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班固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实录”之作;白居易主张“以似为工,以真为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曹雪芹也强调“实录其事”。
这些观点说明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
从理想型文学来看,《楚辞》最早体现了其基本倾向。
《楚辞》既有现实的抒写,也有寓意象征,但更主要的是奇异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精神。
其后,李白诗作狂放奇幻,超然于生活之上,纵横于仙境之中。
《西游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都体现出幻想奇异、超越现实的特征。
再看看象征型文学,《庄子》中的寓言与神话,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哲学精神,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在以后的体现禅趣的山水诗作中,通过水光山色、阴晴变幻写出自然、人生意境,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暗示耐人寻味的哲理禅意。
黑龙江省安达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安达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小说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成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
小说是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因而,与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不同。
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不是主观的臆造,而是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不是务实的,而是审美的活动。
作为艺术的一种样式,它与绘画、音乐、舞蹈又不同,它是语言艺术。
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它又与诗歌不同,它的本质特征也正表现在与诗歌等其他语言艺术的区别上。
小说的散文性、叙事性,是它与诗歌最明显的区别。
但是,更重要的区别则在于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同的关系。
作者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是“人化自然”的过程。
实践孕育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激发了表现的欲望,于是创作了诗和小说。
诗和小说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反映和描绘了“人化的自然”,是美的产物,美的现实。
这个过程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过程。
作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人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
所不同的是,诗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意象直接抒发主体的审美情感。
诗中也有对客观世界的描绘,但这些对象都被融入主观的情绪状态之中,变成了感情的象征。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郭沫若笔下的天狗、炉中煤,都是抒发情感的符号,是作者主体精神的外化。
作者通过这些符号传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振,完成情感的交流。
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描摹社会生活来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
小说实际上是在作者审美情感的统治下重铸了一个现实世界。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又创造了一个心中理想的现实世界。
这个“重铸”是又一个“人化自然”的过程。
这个重铸的艺术世界,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
说它是虚构的,因为它不像报告文学,更不像新闻和历史文献掌掌可考。
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师说》中,作者先指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然后提出“______ ”的观点;再说生在我前面的人,“______ ”,我应该跟从并把他当作老师。
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 ,______ ”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思念。
《诗经•氓》写氓从求婚到成亲的过程,其间交代占卜的细节,其结果“______ ”,婚后氓变心,女主人公直接而强烈地告诫天下女子“______ ”。
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
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
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
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
又如,______,意在______。
再如,______,意在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莎衣①宋杨朴②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③紫绶④金章⑤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
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
③直饶:犹纵使,即使。
④绶:系印纽的丝带。
⑤金章:金质的官印。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句“绿软柔蓝”是写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轻”“柔”点明质地轻柔。
黑龙江省西安区2020版高三语文二模试卷(II)卷
黑龙江省西安区2020版高三语文二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6高三上·思南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谋求发展的动力之源,年轻人敢于迎接挑战,选择自主创业是值得肯定的,即便交点学费,也不足为训。
②依我的能力,承担这份工作实在是绠短汲深,但大家既然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
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③图书与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图书的数量又是如堕烟海,要通过图书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择其经典来阅读和研究。
④尽管学校多次三令五申强调不能携带手机进教室,但依然不有少同学对此置若罔闻,究其原因,他们不是没有听见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而是没能抵抗信网络和游戏的诱惑。
⑤在当前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利用职权舞文弄墨,贪赃枉法,就会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⑥吴老师是一位知名的金玉满堂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当我得知可以。
忝列门墙之时,心中一阵狂喜。
A . ①②④B . ④⑤⑥C . ②⑤⑥D . ③④⑥2.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有意义的存在方式。
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共同历史财富,还是人类群体认同的核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遍重视。
,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才会有海纳百川的从容和尊重差异的胸怀。
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单单交与市场,而是。
①文化也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②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③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④民族文化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和保护好一种有内生活力、自我优化机制的多样性的本土文化生态⑤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A . ①③②④⑤B . ⑤③②④①C . ⑤②③④①D . ①②③④⑤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3. (3分) (2019高二下·滁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1~3小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那么,如何有效和顺利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呢?关键是要处理好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
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根据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甚至对立的同一。
这意味着,没有众多的存在着种种差异的国家,就不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没有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这意味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人类整体利益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不能眼里只有自我的特殊利益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不能以自身特殊利益来损害人类共同利益。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强权国家私利膨胀,常常以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或理由指手画脚,任性妄为,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
这实际上也是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上化、绝对化的强权主义的做法。
(摘编自邱耕田《哲学视阈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先有客观现实后有主观认识,先有实践后有意识。
B.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在此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的内容。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这里的利益指人类整体利益而不是某国的利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指出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从实践和意识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B.文章从人类实践活动全球化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顺序逐层分析,论证过程严谨。
D.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构建,正是对共同利益生成和发展的一种确认和反映。
B.要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有必要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
C.人类的共同利益由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形成,因此我们要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D.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它国家,实际上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旅游成为春节的主题词。
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再创新高。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举家出游成主流,周边休闲成新潮,旅游体验受关注。
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
我国出境游群体每年持续壮大,每年向全球输出上亿人次出境游客,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报告,中国旅游消费在2016年增长了12%,中国游客境外旅行人次在2016年增长了6%。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出境游客总消费额逾五分之一源自中国游客,排第二的美国游客消费额仅占中国游客的一半。
香港投资银行里昂证券预测,到2021年中国游客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2月28日)材料二:近日,国家旅游局将北京等18个城市确定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其中江苏有7市榜上有名,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
江苏也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
2014年是“美好江苏欢乐游”三年市场推广计划的最后一年,江苏省旅游局将以拓展国内中远程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为重点,推出一批经典旅游景区,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城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环境,建设“宜游城市”。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扬州将建设数字3D景区,实现在线游览。
目前已基本完成瘦西湖、个园和东关街3D模型建设。
其次是建设旅游数字信息库,进一步完善扬州旅游信息咨询导览体系,有效提升旅游体验。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
(摘编自《商务·旅游》2014年1期)材料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现实证明打好“文化牌”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各地在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旅游专家魏小安表示,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全国各个城市已经组建了100多个文旅集团。
“力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年初,全国各类文旅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10家。
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
从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
《2016~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50.7%。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15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居民在春节假日出游正成为时尚,从2013年至2018年的春节旅游市场来看,出游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点。
B.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境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境游总消费额最高的国家。
C.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已远超美国。
到2021年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D.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旅游要和文化深度融合。
因此,国内各个旅游景点都要大力修建亭台楼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从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数量分布和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全省旅游开发等来看,江苏省旅游工作做得很出色。
B.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旅游城市是否有符合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内容。
C. 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综合性大产业。
相对于国内游客,目前国外游客偏好文化旅游的占比要高得多。
D. 利用“文化牌”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融合成已为现实发展方向。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特点。
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怎样更有针对性地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水月①吴浊流雨已停了,可是院子里还是一片泥泞,那无叶的苦梀树被寒风刮得瑟瑟作响,每晨很早就辘辘响着的牛车也在雨中歇了。
邻居好像都没起来,柔弱的冬阳静静地照着。
被烟熏得黑黑的小屋里,太太抱着婴孩,仍然打着鼾。
旁边像西瓜大的头,一颗一颗排着好几个,仁吉瞪着眼睛看着妻子的睡相,干枯的头发蓬松着,脸上的汗毛长长的,想必好久没有修容了吧,他借着暗淡的阳光,看到老婆的脸,不觉着一惊。
瘦削的脸孔,颧骨高耸,脸色青黄,眼角皱纹重重,越看越怕,越看越觉得她老。
她才三十岁呀!但脸容却像五十岁了。
她这么辛苦,一定恨我这个无能的丈夫吧。
但她从不抱怒,只是每早四点就起来烧饭,照顾孩子,喂猪、鸡、鸭,然后下田做工。
所以,白天和仁吉很少见面。
在农场里,她让七岁的女儿照顾婴儿,婴儿一饿就大哭,哭声灌入她的耳朵,但不等到休憩的时间,是不能抽身去看他的。
只要稍停一下,监工就会破口大骂。
她只好默默地举起锄头继续工作。
她人在田里,心总是牵挂着家中,五岁的阿清和三岁的阿木,不知会不会和邻居家的那个力气大的坏家伙打架。
若是打起来,一定……似乎耳边有人啼哭着叫她,她不知不觉地停手细听,就在这发愣的一会儿,忽然有人大骂:“混蛋!像你这样干,还值五毛钱吗?半做半歇,明天别来了。
”她听到监工的叫骂,只好拼力挥锄头,一会儿她的阿清阿木的幻影又映入脑海来。
早晨来时,火柴忘在桌上了,要是他俩拿来玩,就不堪设想了……她不安的心情从在学校的长男愁起,直到树下的婴儿。
直到累得连气都喘不过来,才挨到休息时间,她拖着重重的双脚走到树下,那哭得眼晴浮肿的婴儿见到母亲,更哭得凄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