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花色组织
毛圈组织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解析课件
G1:地纱的 喂入与编 织系统; 其中G1.1 和G1.2分 别是织针 的退圈和 脱圈区域。
H1、H2:两 根毛圈纱 的喂入与 编织系统
1.起始位置: 织针1的 针头大约与握持沉降片4的 片颚6相平齐。
2.垫入地纱: 织针上升到退圈最高
点,地纱28垫入针钩,握 持沉降片4向针筒中心移动 以握持住旧线圈。毛圈沉 降片9向外退出
三、毛圈组织的编织工艺
(一)毛圈的形成原理
1、导纱器 两个导纱孔。 1——地纱,垫纱位置较
低, 2——毛圈纱,垫入位置
较高。
2、毛圈的形成: 地纱1——在沉降片的片颚上弯纱——普通线圈 毛圈纱2——在片鼻上进行弯纱——拉长沉降弧
3、毛圈高度的调整 (1)更换片鼻高度不同 的沉降片(片鼻上沿至 片颚上沿的垂直距离称 为沉降片片鼻的高度) (2)双沉降片技术
被选中织针
未被选中织针
7.第二色毛圈纱预弯纱: 织针下降,第二色 毛圈33纱搁持在毛圈沉降片边沿11上预弯纱形成 毛圈
8.旧线圈脱在预弯纱 的地纱和毛圈上形 成新线圈 : 织针下降,钩住纱 线穿过位于握持沉 降片边沿6上的旧线 圈29,形成封闭的 新线圈。
(二)普通毛圈的编织
(双沉降片技术) 双沉降片——由脱圈沉
降片1和握持毛圈沉降片2 组成。二片沉降片相邻排 列在同一槽中。
两种沉降片的片踵高度 不一样,因此在沉降片三 角的作用下,它们的运动 有所不同。
成圈过程
(1)织针上升退圈 • 针1上升退圈。 • 两片沉降片相对运动;握
持毛圈沉降片4向针筒中心 挺进,其片鼻伸入前几个 毛圈2中去,抽紧,使毛圈 高度均匀;脱圈沉降片3略 向外退,放松地纱线圈。
(2)垫入地纱和毛圈纱
• 地纱5垫入位置较低; • 毛圈纱7垫入位置较高; • 握持毛圈沉降片4和脱圈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针织物组织与产品制定,服装学院我告诉你:针织物是由线圈串套连接而成的,因此,线圈是针织物构成的基本单元。
针织物的组织就是指线圈的排列、组合与联结的方式,它决定着针织物的外观和特性。
针织物的组织分三大类:原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
原组织是针织物的基础,线圈以简单的方式组合而成。
变化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
花色组织是以上述组织为基础派生得到的,它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编入另外的辅助纱线,以形成具有特别性能的花色针织物。
针织物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
〔1〕纬编针织物组织。
①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
纬编针织物是纱线沿纬创顺序弯曲成圈,并互相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在针织物中,线圈在横向连接的行列,称为线圈横列;线圈在纵向串套的行列,称为线圈纵行。
纬编针织物中,线圈圈柱覆盖于圈弧一面为正面,由于圈柱对光线反射一致,故正面光泽较好。
线圈圈弧覆盖于圈柱一面为反面,圈弧对光线有较大的散射作用,反面光泽不及正面。
如纬平针组织,两面光泽差别显然。
线圈圈柱或圈弧集中分布于针织物一面的称为单面针织物,其外观有正反面之别。
如纬平针组织、单面集圈组织。
假设线圈圈柱分布于针织物两面,称为双面针织物,其两面外观没有显著差别,如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等。
②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和变化组织。
A.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
a纬平针组织。
纬平针组织又称平针组织,为简单,属单面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它由连续的单元线圈以一个方向依次串套而成。
纬平针组织纵向和横向延伸性都较好,特别是横向,广泛用于内衣、运动衫、裤、袜子、手套等。
因有较大的卷边性和脱散性,有时还会产生线圈歪斜,给服装制作和穿着带来不便。
b罗纹组织。
罗纹组织为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而成。
以一列正面线圈纵行与一列反面线圈纵行。
罗纹组织的横向有较大的延伸性,外力去除后,变形回复能力很强,有优良的弹性,穿着舒适,因此,广泛用于弹力背心,弹力衫、裤,运动衣、裤,羊毛衫、裤及服装的下摆、领口、袖口、裤口、袜口等处。
纬编花色组织与圆纬机编织工艺课件
03
纬编花色组织的编织工艺
纬编花色组织的编织设备主要包括圆纬机、横机和平型纬编机等。这些设备通过不同的针织原理和机构,实现了纬编花色组织的编织。
横机也是一种常用的纬编设备,其特点是针床呈平板状,织针在针床内呈横向排列,通过针床的往复运动和沉降片的升降运动,实现织物的编织。
02
圆纬机编织工艺简介
圆纬机编织工艺是一种在圆筒形织物上编织花色组织的纺织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针织线圈的交错和排列,形成各种不同的花色组织。
圆纬机编织工艺的原理包括线圈的交错、针织物的形成、织针的运动和纱线的控制等方面。
圆纬机编织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风格和外观的花色组织,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跨界融合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纬编花色组织与圆纬机编织工艺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
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未来纬编花色组织与圆纬机编织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个性化定制
THANK YOU
医疗保健
圆纬机编织工艺可以应用于环保产业,生产可降解的纺织品和包装材料等,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保产业
05
纬编花色组织与圆纬机编织工艺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纬编花色组织将更多地采用高性能材料,以提高产品的功能性、耐用性和舒适性。
多元化设计
纬编花色组织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设计,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
智能化生产
智能化生产将逐渐应用于纬编花色组织的生产过程中,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个性化定制。
高效节能
1 针织纬编花色组织
第一节提花组织提花组织(jacquard stitch)是按照花纹要求,有选择地在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在不成圈的地方纱线以浮线的形式处于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其结构单元是线圈和浮线。
(一)单面提花组织均匀提花不均匀提花(二)双面提花组织1.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组织每一成圈系统所有编织反面线圈的织针都参加工作,织物反面呈横条纹状外观。
又称完全提花组织。
2.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组织正面按照花纹要求进行选针编织;反面上针一隔一进行编织,反面由两根纱线形成一个横列。
又叫不完全提花。
(1)两色芝麻点提花(2)三色芝麻点提花3.空气层反面双面提花组织织物两面反向选针提花。
织物正面按照花纹需要选针编织,织物反面与正面选针相反,正面编织时,反面不编织;正面不编织时,反面选针编织。
(1)满针空气层(2)抽针空气层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悬弧的纬编花色组织。
其结构单元为线圈和悬弧。
(1)单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效应在织物反面。
有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因为中间有平针横列,效应在织物正面。
(2)双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反面。
有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正面。
(3)双面集圈组织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
1)半畦编组织: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2)畦编组织: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的,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
添纱组织(plating stitch)是指针织物上的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的一种组织。
(1)交换添纱组织:根据花纹要求相互交换两种纱线在织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对位置。
(2)罗纹添纱组织:以罗纹为地组织形成的添纱组织。
1-面纱;2-地纱(3)绣花添纱组织:在纬编地组织基础上,由沿径向喂入的纱线在一定的宽度范围内,在地纱线圈上进行添纱编织,从而在织物中形成纵向花纹效应1-地纱;2-添纱(4)浮线添纱组织:是将添纱线圈沿横向覆盖在织物的部分线圈上,在没有形成添纱线圈的地方,添纱纱线以浮线的形式处于地组织线圈的后面。
针织学试卷,
针织学1(纬编)作业习题1. 平针组织有哪些结构参数,其相互关系如何?2. 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3. 平针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4. 单面圆纬机针的上升动程影响到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垫纱?5. 弯纱过程的最大弯纱张力与哪些因素有关?6. 圆纬机实际编织时,如何改变线圈长度,调整弯纱三角位置的作用是什么?7. 双向运动沉降片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
8. 变化平针组织的结构和编织工艺与平针组织有何不同?9. 罗纹组织种类有哪些,如何在不同种类的罗纹组织之间比较它们的横向密度?10. 罗纹组织的特性和用途是什么?11. 滞后成圈,同步成圈和超前成圈的特点与适用对象。
12. 双罗纹组织的结构与罗纹组织有何不同,前者有何特性和用途?13. 比较双罗纹机与罗纹机在成圈机件及其配置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4. 如要在双罗纹机上编织下列图示的花色双罗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的花型),试画出编织图,作出相应的织针和三角排列以及色纱配置。
7.数M=9,色纱数e=3。
试在方格纸的H×B的范围内任意设计三色提花图案,并作出提花轮排列顺序、色纱配置、段号排列顺序及与针筒转数的关系,以及第 5 提花轮上钢米的排列。
拨片式选针的花宽和花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与图4-16(2)对应的第11~14 选针装置上各拨片的位置设置。
多极式电子选针器的级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单极式电子选针器与多极式相比有何优缺点?10. 编织两色双面提花组织,当反面呈现横条纹、纵条纹、小芝麻点花纹时,画出反面花型意匠图以及相对应的上三角排列和色纱配置。
11. 编织反面呈小芝麻点花纹的三色双面提花组织,画出反面花型意匠图以及相对应的上三角排列和色纱配置。
12. 胖花组织的反面设计和上三角排列与双面提花组织有何不同?13. 指出下列织物的组织结构名称。
8.9.1) 2) 3)14、指出下列织物的名称,并画出相应的编织图。
7.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习题2)1. 袜品有哪些种类?主要有哪些部段组成?2. 袜口有哪些种类?双层袜口有何编织特点?3. 袜跟和袜头的结构特点和基本编织原理。
针织物组织结构及注释
太空棉
三明治网眼布
(3)点纹组织:
おわり
针织物组织结构及注释
1.基本组织:
(1) 纬平针 : 纬平针组织编织是针织物编织中一种最基本、 最常用的编织组织形式 纬平针组织是由连续的同一种单 元线圈一个方向依次串套而成。
(2)罗纹组织: 是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之一,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 线圈纵行以一定形式组合配置而成
(3)双反面结构: 双反面面料是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 配置而成的针织物。双反面面料在纵向拉伸时具有较大 的弹性和延伸性,纵向和横向的弹性、延伸性相接近。
3.花色组织:
(1)集圈组织: 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由线圈和悬弧构成。在这种组 织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拉长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 个未封闭的悬弧。集圈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单面或双 面针织物中形成。
(2)提花组织: 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也叫“大花纹组织”。把纱线 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织针上编织成圈而形成。提 花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单面或双面针织物中形成。
2.变化组织:
(1)双罗纹组织: 称俗棉毛组织,纬编针织物的变化组织之一。由两个罗 纹组织彼此复合,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 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
(2)经绒组织: 经起绒(起毛)组织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地经与毛经) 和一个系统的纬纱(上下层纬纱)交织而成,地经与纬 纱交织成地布,毛经与纬纱交织并起绒。
4.复合组织:
(1)双层组织: 由表、里两个系统的经纱分别与表、里两个系统的纬纱 交织,在结构上形成上、下两层织物重叠的织物组织氨纶等。空气层面料 是纺织辅料的一种,纯棉面料泡在一种化学溶液中,浸 泡之后的面料表面布满了无数根极细的毛,这些细毛能 使面料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空气层,还有一种为两种不 同面料缝合在一起,中间存在的间隙亦称为空气层。机 织物中可以利用双层组织,在表里经、纬纱之间再添加 一个系统的经纱或者纬纱,则可以形成里、中、外三层 的夹层式结构,中间一层采用蓬松性好、弹性好的填充 纱,以形成静止空气层,达到保暖的功效。
纬编花色组织—集圈织物
KTKTKKKKTKTK KKKK
87654321
单珠地(小珠地)小珠地:单针单列交替集圈编织,2路两针完成一循环,常用工艺反面来做服装的服用正面。
二、常用集圈组织
KTTK
工艺反面呈现网眼效应
工艺正面类似纬平针正面效应
双珠地在同一纵路上连续两针集圈,再连续两针成圈,交替进行,4路两针完成一循环。双珠地具有六角网眼的表面。又称为六角网眼、反面珠地。
1.概念: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2.结构单元:线圈+悬弧
如图3-3-1
一、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3.类别:集圈组织:单面集圈组织、双面集圈组织。单面集圈组织:在平针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双面集圈组织:在罗纹组织或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形成的集圈组织。
4321
氨纶珠地案例
二、常用集圈组织
2.色彩花纹效应的单面集圈组织
二、常用集圈组织
色彩花纹效应: 在集圈组织中,由于悬弧被正面圈柱覆盖,在织物正面看不见悬弧,如图所示,第二横列的黑色集圈悬弧正面不显示,显示的是第一横列的白色成圈大线圈。色彩花纹效应: 当采用色纱编织时,凡是形成悬弧的色纱,在织物的正面将被拉长线圈所遮盖,在正面只呈现成圈纱的色彩效应。如图(2)(3)(4)所示,形成纵条纹效应。
图3-3-11
色彩花纹效应案例思考1:按图示的排纱与结构意匠图,能得到图示的色彩效果吗?思考2:按图示的排纱与编织图,能得到图示的格子效果织物吗?
二、常用集圈组织
成圈
集圈
3.缩短单面提花织物反面浮线的单面集圈组织 白色纱5针距长浮线单面提花织物----易勾丝
二、常用集圈组织
1针织纬编花色组织
第一节提花组织提花组织(jacquard stitch)是按照花纹要求,有选择地在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在不成圈的地方纱线以浮线的形式处于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其结构单元是线圈和浮线。
(一)单面提花组织均匀提花不均匀提花(二)双面提花组织1.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组织每一成圈系统所有编织反面线圈的织针都参加工作,织物反面呈横条纹状外观。
又称完全提花组织。
2.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组织正面按照花纹要求进行选针编织;反面上针一隔一进行编织,反面由两根纱线形成一个横列。
又叫不完全提花。
(1)两色芝麻点提花(2)三色芝麻点提花3.空气层反面双面提花组织织物两面反向选针提花。
织物正面按照花纹需要选针编织,织物反面与正面选针相反,正面编织时,反面不编织;正面不编织时,反面选针编织。
(1)满针空气层(2)抽针空气层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悬弧的纬编花色组织。
其结构单元为线圈和悬弧。
(1)单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效应在织物反面。
有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因为中间有平针横列,效应在织物正面。
(2)双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反面。
有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正面。
(3)双面集圈组织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
1)半畦编组织: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2)畦编组织: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的,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
添纱组织(plating stitch)是指针织物上的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的一种组织。
(1)交换添纱组织:根据花纹要求相互交换两种纱线在织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对位置。
(2)罗纹添纱组织:以罗纹为地组织形成的添纱组织。
1-面纱;2-地纱(3)绣花添纱组织:在纬编地组织基础上,由沿径向喂入的纱线在一定的宽度范围内,在地纱线圈上进行添纱编织,从而在织物中形成纵向花纹效应1-地纱;2-添纱(4)浮线添纱组织:是将添纱线圈沿横向覆盖在织物的部分线圈上,在没有形成添纱线圈的地方,添纱纱线以浮线的形式处于地组织线圈的后面。
第五章 机织物联合组织之透孔ppt课件
编辑版pppt
4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设计一种透孔组织,要求R=14. 请画出一款平纹+透孔的花式透孔织物上机图。
编辑版pppt
5
联合组织类织物 透孔组织织物
完全纱线数等于6的透孔组织
编辑版pppt
6
联合组织类织物
联合组织类织物 透孔组织织物
完全纱线数等于8的透孔组织
13
透孔组织织物 花式透孔(3)局部放大
编辑版pppt
14
第五章 机织物联合组织
JIZHIWU LIANHE ZUZHI
第三节 透孔组织
南通职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编辑版pppt
1
1. 基本知识点
第三节 透孔组织
透孔布,花式透孔提花织物
明显的“孔”洞
织物表面均匀 分布着小孔。
设计思路
织物中使一部分纱线分别向两侧靠拢, 则这二部分纱线之间就形成一定的间隙, 若此间隙处由组织点固定,则这此处将 形成永久性的孔洞,我们称之为透孔。
编辑版pppt
2
第三节 透孔组织
2. 透孔组织的绘制方法
确定组织循环
划分完全组织
等份经纬为奇
翻转组织图
确定完全组织的 大小。透孔组织 的完全经、纬纱 数相等,即:
Rj = Rw, 通常6.10.14 也 有取8的;
将绘制好的完全 组织划分成四个 相等田字形
要求每一等份的 经纬纱数为奇 数,先在左下角 的区域内填平 纹,再将其中偶 数根经纬纱全部 改成经(纬)组 织点。
编辑版pppt
8
8枚透孔组织织物 局部放大
编辑版pppt
9
联合组织类织物 透孔组织织物 花式透孔组织(1)
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
(二)二把梳栉部分穿经的双梳经编织物
网 孔 效 应
F:
I
·
I
·
I·
I
·
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织物的形成规律
每一编织横列中,编织幅宽内的每一枚织针的针前必须至少垫到一根 纱线,以保证线圈不会脱落,编织能连续进行
为在织物中形成网眼,必须使相邻的纵行在部分横列中失去联系,但 纵行间的分离不能无限延续下去,否则将无法形成整片织物
(5)当地组织为经平时,若衬纬和编织梳栉针背 垫纱方向相同,则衬纬纱将由比其针背横移针 距数少一的编织纱所夹持 。
(6)织物中如果有两组纬纱时,靠近机前梳栉上的衬纬纱将呈现在靠近织物工艺反 面的地方。
4.部分衬纬组织的花纹效应
• 起花衬纬组织 衬纬纱按某一走针轨迹垫
入,使之形成花纹。
起绒衬纬组织
F:9-10/9-8/8-7/7-6/6-5/5-4/4-3/3-2/2-1/(1-0/1-2)×5/2-3/3 -4/4-5/5-6/6-7/7-8/8-9/(9-10/9-8)×5//
B:I I I I I I I I + + + + + + + +
F:I I I I I I I I + + + + + + + +
(一)素色满穿双梳经编织物结构及特性 1.双经平(two bar tricot stitch)
F:1-0/1-2 //
B:1-2/1-0 //
特性
线圈直立
纱线断裂, 织物分离
2.经平绒(locknit stitch)
特点
手感光滑、柔软,具有 良好的延伸性和悬垂性 前后梳反向垫纱 ,织物 结构较为稳定;两把梳栉 同向垫纱,线圈产生歪斜
纬编的基本组织
双反面
2.变化组织——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 (即在一个原组织的相邻纵行之间,配置着 另一个或另几个原组织)
如:双罗纹组织
3.花色组织——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 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 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 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 能的花色针织物。
花色组织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编入一些色纱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以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花色针织物
纬编基本组 织结构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一、纬编针织物的分类
原组织 变化组织 花色组织
பைடு நூலகம்
1.原组织——
所有针织物的基础。
包括:纬平针、罗纹、
双面织物特性: 1.线圈歪斜仍然存在,但不明顯,一般不做測試。
2.卷边性良好。
3.相同條件下:横向豎向延伸性和彈性都差過羅紋, 平紋。 4.沿逆编织方向脫散,特別是化纖產品更易脫散。
主要内容
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纬平针组织
罗纹组织
双罗纹组织
第二节 纬平针组织
纬平针组织的结构 定义: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
工艺正面
工艺反面
结构特点:线圈的配置具有定 向性,线圈大小均匀。 圈柱与纵行成一定角度 圈弧与横列同向配置
二、纬平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纬平针组织的特性:
线圈歪斜性:纵行、横列歪斜,线圈扭转
卷边性:纵行向工艺反面卷,横列向工艺 正面卷
罗纹织物的特性: 线圈歪斜仍然存在,但不明显,一般不做测试。 卷边性良好。 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和弹性。 化纤产品易勾丝,难起毛球。 沿逆编织方向脫散,特別是化纖產品更易脫散。
1 针织纬编花色组织
第一节提花组织提花组织(jacquard stitch)是按照花纹要求,有选择地在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在不成圈的地方纱线以浮线的形式处于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其结构单元是线圈和浮线。
(一)单面提花组织均匀提花不均匀提花(二)双面提花组织1.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组织每一成圈系统所有编织反面线圈的织针都参加工作,织物反面呈横条纹状外观。
又称完全提花组织。
2.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组织正面按照花纹要求进行选针编织;反面上针一隔一进行编织,反面由两根纱线形成一个横列。
又叫不完全提花。
(1)两色芝麻点提花(2)三色芝麻点提花3.空气层反面双面提花组织织物两面反向选针提花。
织物正面按照花纹需要选针编织,织物反面与正面选针相反,正面编织时,反面不编织;正面不编织时,反面选针编织。
(1)满针空气层(2)抽针空气层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悬弧的纬编花色组织。
其结构单元为线圈和悬弧。
(1)单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效应在织物反面。
有平针横列:特点:织物有凹凸感,因为中间有平针横列,效应在织物正面。
(2)双珠地网眼无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反面。
有平针横列:特点:因为双列集圈,凹凸效应更加突出,效应在织物正面。
(3)双面集圈组织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
1)半畦编组织: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2)畦编组织: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的,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
添纱组织(plating stitch)是指针织物上的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的一种组织。
(1)交换添纱组织:根据花纹要求相互交换两种纱线在织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对位置。
(2)罗纹添纱组织:以罗纹为地组织形成的添纱组织。
1-面纱;2-地纱(3)绣花添纱组织:在纬编地组织基础上,由沿径向喂入的纱线在一定的宽度范围内,在地纱线圈上进行添纱编织,从而在织物中形成纵向花纹效应1-地纱;2-添纱(4)浮线添纱组织:是将添纱线圈沿横向覆盖在织物的部分线圈上,在没有形成添纱线圈的地方,添纱纱线以浮线的形式处于地组织线圈的后面。
针织物组织结构及注释
同面料缝合在一起,中间存在的间隙亦称为空气层。机 把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织针上编织成圈而形成。
空气层材料有涤纶,涤氨纶,涤棉氨纶等。
织物中可以利用双层组织,在表里经、纬纱之间再添加 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
(2)提花组织:
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也叫“大花纹组织”。把纱线 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织针上编织成圈而形成。提 花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
(1)双层组织: 由表、里两个系统的经纱分别与表、里两个系统的纬纱 交织,在结构上形成上、下两层织物重叠的织物组织。
(2)空气层组织:
泡之后的面料表面布满了无数根极细的毛,这些细毛能 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
同一根经纱所形成的线圈轮流配置在两个相邻线圈纵横中。
使面料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空气层,还有一种为两种不 (1)纬平针:纬平针组织编织是针织物编织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编织组织形式 纬平针组织是由连续的同一种单元线圈一个方向依次串
针织物组织结构及注释
1.基本组织:
(1)纬平针:纬平针组织编织是针织物编织中一种最基本、 最常用的编织组织形式 纬平针组织是由连续的同一种单 元线圈一个方向依次串套而成。
(2)罗纹组织: 是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之一,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 线圈纵行以一定形式组合配置而成
(3)双反面结构: 双反面面料是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
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
一个系统的经纱或者纬纱,则可以形成里、中、外三层 由表、里两个系统的经纱分别与表、里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在结构上形成上、下两层织物重叠的织物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钩针机上形成毛 圈组织
沉降片1具有两个片 喉3和片喉4。 在钩针上形成毛因线 圈b和平针线圈a。
4.毛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特性:
1、毛圈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暖性与吸湿性; 2、产品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厚实,柔软; 3、卷边、易脱散,毛圈松散易转移。
毛圈织物的用途:
用于毛巾、睡衣、浴衣以及休闲服等。
(一)平针衬垫组织
以平针为地组织,1为地纱编织平针组织;2为衬垫 纱,它按一定的比例编织成不封闭的圈弧悬挂在地 组织上。
1-地纱 2-衬垫纱
特点: 在衬垫纱和平针线圈沉降弧的交叉处,衬垫纱 显示在织物的正面(称之露底) ,破坏织物 外观,如图中a、b处。 衬垫纱采用比地纱粗的纱线。 采用多种花式纱线可用来形成花纹效应。
(1)普通毛圈(unpatterned plush) 组织:每一只毛圈线圈的沉降弧都被 拉长形成毛圈。 (2)花式毛圈组织:通过毛圈形成花纹 图案和效应的毛圈组织。花式毛圈又 有单面毛圈和双面毛圈之分。
3.编织方法
1)舌针机上形成毛圈组织
地纱和面纱可分别在沉降片 的片颚和片鼻上进行弯纱。
1地纱 2毛圈纱
衬垫组织(fleecy stitch, laying-in stitch, laid-in stitch)是以一根或几根衬垫纱线按一定的比例在织物 的某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悬弧,在其余的线圈上呈 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 线圈、悬弧和浮线。 3.分类: 平针(two-thread fleecy) 、添纱(three-thread fleecy)
二、花色添纱组织
仅有部分线圈是由两根纱 线形成的组织。 1、架空添纱——由二根纱支 相差悬殊的纱线编织而成, 有些地方参与成圈的只有 一根纱线(细支纱),另 一根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 面。
添纱不成圈处形成孔眼; 用于袜品。
2、绣花添纱——地纱始终成圈编织,而面纱则 在需要形成花纹的针上进行成圈,面纱可以与 地纱同色或异色。
二、长毛绒组织
1.定义 凡在编织过程中用纤维束 与地纱一起喂入而编织成 圈,同时纤维以绒毛状附 在针织物表面的组织,称 为长毛绒组织(high-pile fabric)。 2.分类 长毛绒组织可分为普通长 毛绒和提花或结构花型的 长毛绒。
3.特性:
长度不一的纤维形成毛干和绒毛的织物表面。 手感柔软 保暖性、 耐磨性好 比天然毛皮轻 不易被虫蛀 用于服装、动物玩具、拖鞋、装饰织物等。
四、集圈组织的编织
1. 钩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织针2不闭口,旧线圈进入针钩内与新线圈处在一起; 织针1、3上的旧线圈脱圈; 线圈C2被拉长,所需的纱线会从相邻线圈转移过来,与 悬弧H2形成集圈组织。 这种组织的形成需要专门的花压板。
2. 舌针
织针1、3被选中,上升到退
圈高度--成圈
织针2被选中上升到集圈(即 不完全退圈)高度—集圈
定义: 集圈组织(tuck stitch)是一种
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
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 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 组织。
集圈组织结构
结构单元:线圈+悬弧
a单针三列集圈 b双针双列集圈 c三针单列集圈
分类
按单双面来分,可分为单面集圈组织和双 面集圈组织 按悬弧多少来分,可分为单列、双列、多 列集圈组织 按参加集圈的针数分,可分为单针、双针、 三针集圈 一般将悬弧多少与参加集圈的针数多 少结合起来命名。
三、提花组织的特点
(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2) 厚度增加,布面变窄,平方米克重大。 (3) 脱散性较小。 (4)生产效率低。
用途
1)服装用布
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四、提花组织的编织
1、单面提花组织的编织 (1)成圈针1、3沿受选针机构控制上升退圈,并垫上新纱线; (2)针2不上升、不退圈,也不钩取新纱线; (3)1、3针下降,弯纱成圈; (4)针2仍处于静止状态,旧线圈由牵拉力作用被拉长成大约2 倍大小;新纱线以直线段浮在拉长线圈的后面。
一、 单面集圈组织
单面集圈组织是在平针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
织而形成的一种组织。
特点 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形成花色效 应 利用多列集圈形成凹凸网眼效应 利用几种色纱与集圈单元组合形成色彩效 应 利用集圈悬弧来减少单面提花组织中浮线 的长度
二、双面集圈组织
1. 定义: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 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
第一节
提花组织
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1、定义——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 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 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 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 3、分类:单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
提花组织织物
一、单面提花组织
在单针床针织机上形成的提花组织。 分类:均匀(规则)提花——单色、多色
两色完全提花组织: 正面由两根色纱根据花纹需要形成一 个线圈横列,反面由一种色纱形成一 个线圈横列。 反面形成横条效应 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 纱数应在2-3色为宜。色纱愈多,纵 密差异就愈大,影响织物正面花纹的 清晰度及其牢度。
不完全提花组织
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 提花组织。 两色不完全提花组织。 正面由两根色纱根据花纹需要形成一个线圈横列; 反面内两根色纱形成一个线圈横列,且不同颜色的线圈各自按一 隔一排列,即在每一路中,上针一隔一参加编织形成织物的反面。 正反面线圈纵向密度之比为 1:1,密度较为均匀。 三色提花为2:3。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 大芝麻点(跳棋式) 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 效应集中,容易显露在正面而 形成“露底”现象 ,通常采用芝 麻点做反面。
2、双面提花组织的编织
(a) 织针2、6被选针机构选上上升退圈,垫上纱线a, 织针4不被选上。 (b) 织针2、6和上针成圈;织针4不动,新纱线以浮线 处在织针4的后面。 (c) 织针4选针,和上针成圈;织针2、6不选针,不参 加编织,纱线b以浮线处于其后面。
第二节 集圈组织
定义和分类
2. 作用:形成花色效应;在双层织物组织 中,集圈还可以起到一种连接作用。
3. 常见组织
(1)半畦编组织: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 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
半畦编组织
(2)畦编组织: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 的,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
畦编组织
三、集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利用集圈形成较多的花色效应(色彩效应、 网眼、凹凸、闪色效应等)。 2、脱散性较平针组织小(织防脱散横列)。 3、耐磨性比平针、罗纹差,而且容易抽丝。 4、厚度较平针与罗纹组织的大。 5、横向延伸较平针与罗纹差。 6、断裂强力比平针与罗纹差(线圈受力不 均)。
第五章 花色组织
花色组织是采用各种不同的纱线,按照一定的 规律编织不同结构的线圈而形成的。 按照线圈结构可分为:提花组织、衬垫组织、 集圈组织、毛圈组织、菠萝组织、纱罗组织、 波纹组织、长毛绒组织和衬经衬纬组织等,以 及由以上组织组合而成的复合组织。 花色组织能形成:色彩花纹,凹凸效应,网孔, 毛绒或毛圈,衬纱结构等。
二、双面提花组织
在双针床针织机上编织的提花组织。通常在织 物的一面形成色彩花纹效果。根据其反面效果 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分类:
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 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
完全提花组织
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所 有反面织针(在圆机中即上针盘织针) 都参加编织的一种双面提花组织。
2. 结构不均匀的提花组织
特点: 1)线圈大小不相同,结构不均匀,外观有凹凸 效应。 2)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 的次数不完全一样。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 编织,这样就形成了拉长的线圈 。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的应用
应用范围:袜品
提花线圈的高度两倍于平针线圈; 提花线圈纵行突出在织物的表面,平 针线圈凹陷在提花线圈纵行之下,外 观形似罗纹。 平针线圈纵行间隔在提花线圈纵行之 间,可以使花纹扩大而浮线减短。 平针纵行与提花纵行可呈1:2或1:3 间隔排列。
以上方法称无退圈法,也 可用无脱圈(无弯纱)法形 成。
第三节 添纱组织
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添纱组织(plating stitch)是指针织物上的全部 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的一种组织。 2. 分类 可分为单色和花色两类,可在单面或双面地组 织上形成。 或分为全部线圈添纱和部分线圈添纱两类。
㈡ 特性:
三、衬垫组织的编织
衬垫组织可在钩针和舌针的针织机上编织。 台车上形成衬垫组织的过程:
(1)旧线圈d退圈,按1:3规律垫入衬垫纱c(织针1前面,织 针2- 4后面)。 (2) 将衬垫纱c压至针的根部,垫上地纱b并进行弯纱(织针 4-9)。 (3)压针钢板e使针口封闭,旧线圈d与衬垫纱一起套圈,随 后旧线圈再次被压至针的根都,衬垫纱c处于针钩上(织针 11-13)。 (4)喂入面纱a并带至针头上,衬垫纱c从针头脱下悬挂在地 纱b之上(织针14-19)。 (5)压针钢板f压针,旧线圈d进行套圈(织针19-22),最后 形成添纱衬垫组织。
(二)添纱衬垫组织
1、形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