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二)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九)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九) 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我国财政收支活动是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的一个重重组成部分和环节,它既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又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那么,什么是公平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而社会公平则很难用某个指标来衡量,其与经济公平不同,通常是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一些国家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收入和最低生活水准线的办法,关注社会中的低收入阶层。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指政府在进行财政分配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而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调整的职能。
(二)社会公平的准则国家财政要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目标,必须明确社会公平的一些准则,才能较为完整地理解社会公平的含义,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1.保证生存权准则保证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因此保证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存资料是社会公平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也就成为社会公平分配的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收入决定于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
因此,既无土地、资本,又无劳动能力或找不到就业岗位的人,就没有收入,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会发生困难。
从社会公平的观点来看,他们的基本生活资料就应该由社会来给予保障。
2.效率与公平兼顾准则效率与公平兼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平分配的一个重要准则。
社会公平要缩小效率市场形成的分配差距,但要尽可能减少效率损失。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效率市场是基础,社会公平并不否定效率市场的分配格局。
换句话说,效率市场的分配格局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这是因为社会价值判断不能脱离经济机制的形式。
市场领域中的“公平”实质上是“效率”,这是不能把经济公平直接看作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原因。
经济公平以生产要素的初始条件为前提,但初始条件被社会认为是不公平的。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涉及考点总结
49
现代国库的集中收付管理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10章例题16同一知识点。
50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10章例题22原题。
51
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考点中涉及相关知识点。
52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题号
涉及知识点
试题点评
1
公共产品的特征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1章同步训练单选第1题中有同一知识点涉及。
2
资源财政资源配置的方式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1章同步训练多选第16题中有同一知识点涉及。
3
积累性支出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2章同步训练考点二例题4中有同一知识点涉及。
4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72
税务登记
考前《竞赛试题一》多选题第71题原题。
73
税收保全措施
考前《模拟试题三》单选题第34题同一知识点。
74
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检查
考前《模拟试题三》单选题第41题原题。
15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4章例题4同一知识点涉及。
16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前《竞赛试题二》案例题第1题同一知识点。
17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习题班讲义多选例题8同一知识点。
18
“营改增”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4章考点中有涉及
19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应试指南及全真模拟试题》第4章例题15原题。
28
房产税征税的范围
习题班讲义第六章单选题第1题同一知识点涉及。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一)学习经济师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一)学习经济师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一)学习经济师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财政(一)一、内容提要本部分主要内容为:财政职能和税收。
即课本中第二部分的第一,二节.二、主要考点(一)财政职能1.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与政府的分工(熟悉即可)2.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3.财政的各项职能的基本含义、范围和发挥职能的手段。
(2) 税收税收原则1.税收原则的含义和作用2.主要税收原则的基本思想和贯彻方法。
税收负担3.税收负担的概念4.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5.费改税的基本思路6.税收负担转嫁的含义、方式和条件。
税制结构7.税制结构的概念8.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及其内容9.税收收入结构和税制要素结构的含义和内容 10.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11.税制结构优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国际税收12.国际税收的概念13.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的联系与区别 14.税收管辖权的含义及其种类15.减轻或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
税法16.税法的概念和分类17.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及特点 18.违反税法的主要行为的表现19.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和抗税的认定依据三、内容讲解(一)财政职能(1)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市场机制的缺陷:1,实际上存在不完全竞争;2,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3,市场信息失灵造成生产过剩;4,无法消除外部经济的负面效应;5,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6,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
市场与政府的分工:依靠经济危机解决上述缺陷危害甚大,故通常是通过政府解决。
市场经济运行中普遍采取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资源配置。
原则上,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主要提供私人产品或服务满足私人个别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起调节性作用,主要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为市场主体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财政;非赢利性的财政;法制化的财政例题: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十二)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十二) 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政府的购买性支出,首先要影响到货物和劳务的销售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物和劳务必须通过市场销售以后才能进入消费,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销售才得以实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是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和政府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的,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显然对于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其中包括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人员。
政府兴办的各项事业的工作人员、军队官兵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而这些显然也是必须通过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才能形成的。
个人或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主要是对资本品的投资,他们只有在市场情况对其有利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这种投资,而只有在政府大量订货的刺激诱导下,市场情况才能满足其追求最大利润的欲望,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财政购买性支出,经济组织的生产投资必然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
至于政府部门本身的消费性需求,更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它的增减变动会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因此,可以说,财政的购买性支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货物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财政的购买性支出既然能够影响流通,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
财政购买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1)当购买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需求增长,这会导致市场价格水平上升,生产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会因利润率提高而扩大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增多,又可能推动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的劳动力的增多,又引起就业人数的增多,从而引起消费品的社会需求膨胀,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的生产规模同样可能因之而扩大。
在各个企业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情况下,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又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导致一系列的企业的生产有较为普遍的增长。
随着社会生产的增长,对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就可能增加,从而出现下列情况:在资本市场,由于投资的利润率有所提高,原来不愿投资的市场游资会转向生产,或者个人将储蓄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资兴市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第二章重要知识点
2017年资兴市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第二章重要知识点(1)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本节考点】【考点】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考点】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考点】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本节内容精讲】【考点】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效益: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
所费越少,所得越多,则效益越高。
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考点】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真题:2011年单选】对于财政支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要对项目的无形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B.项目必须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C.直接效益必须大于直接投入D.选择的项目必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的效益时,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宽的多。
政府不仅要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而且还要分析间接的、无形的所费与所得。
【考点】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的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1、适用领域: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
如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2、基本原理: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
3、分析难点:在于直接成本与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与效益的测算上。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虑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等金融成本与效益是指由于该项目的建设,使得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致使价格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者个人增加了收入或减少了收入。
4、方法评价: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于选择最优支出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非常有益。
中级经济师财税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财税知识点财税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国家财政收支、税收政策、财政预算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中级经济师来说,财税知识点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常见的财税知识点。
一、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税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税收的目的、税基、税率、税收征收方式等因素。
中级经济师应该了解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税收公平性、税收合理性、税收可行性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中级经济师还应该掌握各种税种的特点和征收方式,如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二、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级经济师需要掌握财政预算的基本知识,包括编制程序、编制原则、预算执行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中级经济师还应该了解财政预算的分类,如中央财政预算、地方财政预算、部门预算等。
在考试中,还有可能出现与财政预算相关的题目,如预算收支平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等。
三、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环节。
中级经济师需要掌握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税收征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中级经济师还应该熟悉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利,以及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
在考试中,还有可能出现与税收征收管理相关的题目,如税务机关的职责、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等。
四、财政会计财政会计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级经济师需要掌握财政会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程序、财务报表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中级经济师还应该了解财政会计的分类,如中央财政会计、地方财政会计、部门会计等。
在考试中,还有可能出现与财政会计相关的题目,如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分析等。
五、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级经济师需要掌握金融政策的基本知识,包括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汇率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中级经济师还应该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高频考点(完)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高频考点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高频考点1: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特征公共物品的四个特征包括: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核心特征)、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核心特征)、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记忆小窍门:每个特征都含有否定字眼,“三非一不”)。
考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判断以下选项哪个是公共物品;(2)判断以下选项哪个属于公共物品的特征;(3)给出公共物品的特征描述,判断此描述属于哪类特征。
【多选题】关于公共物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公共物品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B.公共物品受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C.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着眼于经济效益最大化E.公共物品的效用是不能分割的【答案】ABCE【解析】A、E两项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的具体体现;B选项体现的是受益的非排他性;C选项是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具有非盈利性,所以D选项错误,A、C、D、E 四项正确。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高频考点1: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本考点重点内容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比较。
可以利用表1-1,相互对比进行记忆。
因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向支出的影响相互对立,为防止时间长了记忆模糊,可以选择只记一边,如只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则与之相反。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比较如表1所示。
【单选题】关于购买性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B.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就业C.购买性支出间接影响生产D.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购买性支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因此A项错误。
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
因此C项错误。
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因此D项错误。
高频考点2: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中主要包括三个考点: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
第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理论)公共物品特征:效用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非盈利性市场失灵表现公共物品缺失,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收配稳)公共物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民主科学配置)和生产效率组成(组织激励生产)社会公平的准则:保证生存权准则,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准则,共同富裕准则(共保效平)经济稳定的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为结余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需求收入同向变,支出供给同向变收入小于支出,为赤字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收入方面实行累进所得税制,支出方面实行转移性支出政府干预渠道手段:政府宏观调控,立法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原因和表现: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政府职位越位第二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转经济)作用分类: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积累性支出(补消极生产)目的分类:预防性支出,创造性支出(预创的目的)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美国),公共劳务”收费法,公共定价法间接调控是指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投资的条件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社会保险型,节俭基金型,普遍津贴型,社会救济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基本养老保险:【当地月平均工资60% 上限当地月平均工资300%】税收支出的形式:税收豁免,纳税扣除,优惠税率,盈亏相抵,延期纳税,税收抵免,加速折旧,退税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直接,对国民收入分配间接,效益约束较强,预算约束硬的,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较强第三章(税收)税收的职能:财政职能(分配),经济职能(调节),监督职能威廉*配第:公平,简便,节省《赋税论》,《政治算术》(第一次英国)亚当*斯密(英国):平等,确定,便利,最少征收费用原则《国富论》阿道夫·瓦格纳(德国)“四端九项”财政政策原则:收入充分原则,收入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原则,慎选税种原则社会公平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现代税制原则:财政原则:充裕原则,弹性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经济原则:配置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税法非正式渊源:习惯,判例,税收通告税基式减免: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跨期结转税额式减免: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另定减征税额影响税收负担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一定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税收负担的税制因素: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减免税,税收附加和加成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容易转嫁。
2017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财政税收教材章节基础知识精讲讲义重点标注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 公共物品与公共财政理论【本节考点】【考点】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考点】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本节内容精讲】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考点】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1.含义: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定义:纯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如:国防、环保、防疫、行政管理等。
2.特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主要是消费该物品的不同特征,并不是指物品的所有制性质。
【例题:多选】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特征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有()。
A.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 受益的非排他性C. 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D. 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E. 外部效应【答案】BC【解析】公共物品的上述四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其中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考点】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1.公共物品缺失2.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其关键是指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补:从定义中可看出,外部效应分为两类(1)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经济组织受益,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则称之为正外部效应。
(2)负外部效应:某一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经济组织受损,但没有承担相应成本,则称之为负外部效应。
3.不完全竞争4.收入分配不公5. 经济波动与失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
【例题:2016年单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采取的方式是()。
A.企业采取自我约束方式B.政府采取非市场方式C.个人采取自我约束方式D.政府采取市场方式【答案】B【解析】市场失灵问题,个人和经济组织是无能为力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财政介入,用非市场方式解决市场失灵。
2017年资兴市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第二章重要知识点(2)
2017年资兴市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第二章重要知识点(2)第四节购买性支出【本节考点】【考点】行政管理费与国防支出【考点】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考点】财政投资性支出【本节内容精讲】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
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真题:2007年单选】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来看,社会消费支出绝对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A.不断扩张B.不断萎缩C.先扩张,到一定阶段停滞D.先扩张,后停滞,最后萎缩【答案】A【解析】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
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展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考点】行政管理费与国防费支出(一)行政管理费支出1、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含义:行政管理费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
2、分类:3、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规模不断增长的必然性(1)世界各国一般都是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应是下降趋势。
(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曾一度出现下降的趋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行政管理支出一度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真题:2015年单选】关于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管理费支出是财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B.一般来说,行政管理费支出绝对是不断上涨的C.行政管理费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应是不断下降的D.行政管理费支出就是财政用于各级行政管理机关的费用【答案】D【解析】行政管理费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利机关、行政管理机构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
(二)国防费支出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
国防费支出的内容: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我国国防费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安排,实行财政拨款制度,按照《预算法》实施管理,国防费预、决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由国家和军队的审计机构实施严格的审计和监督。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
以下是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的一些知识点:
1. 财政税收的基本概念:财政税收是指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向
纳税人征收的强制性非返还的金钱和实物的收入。
2. 财政税收的功能:财政税收具有资源调配、收入分配、宏观
调控和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
3. 税收的分类: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税务主
体直接向纳税人征收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是指税务主体通过向商品和服务征收税款来间接获取纳税人的财富,如消费税、增值税等。
4. 税收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效益原则、便利原则和稳
定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应按照纳税人的财富和能力进行合理分配;效益原则要求纳税人应按照享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程度来承担相应
的税负;便利原则要求税收征收应简便、明确、透明,减少纳税人的负担;稳定原则要求税收征收应稳定、可预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 财政税收的结构:根据税收的对象和范围,可以分为中央税
和地方税;根据税收的性质,可以分为一般税和特殊税;根据税收的目的,可以分为收入税和财产税等。
6. 财政税收的政策: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
常见的税收政策包括减税政策、增税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
7. 税收的征收与管理:税收征收过程包括税源确定、征收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和税务核查等环节。
税收管理主要包括税收法律
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税务机关的组织和管理、纳税人的守法纳税等。
以上是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7年经济师《财政税收》考试重点
2017年经济师《财政税收》考试重点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一、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原始社会末期,财政产生。
(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为财政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二、财政的一般特征(一)财政分配的主体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它包含几层含义:第一,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第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第三,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从财政分配的实际内容来考察,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即剩余产品的一部分。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四个特征:第一,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第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第三,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代价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费用;第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社会公共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
如国防、外交、普及教育等。
(2)准社会公共需要。
如高等教育、医疗事业。
(3)大型公共设施。
如邮政、民航、电力和城市公共设施等。
三、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公共产品的特征:1.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 受益的非排他性3. 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4. 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市场失灵的五个主要表现:1.公共产品缺失:请结合已讲的公共产品的特征来理解2.外部效应:3.不完全竞争: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三)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体系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2.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范围。
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六)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六) 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提出效率准则,这一准则认为,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或厂商内部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或一个产品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政府资源配置。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决定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并为之提供资金的职责。
资源配置和生产过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资源配置是在现有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隐含了有效率的生产过程。
但是,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过程效率是可以分别研究的,因此,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部门的生产过程效率同样也可以分别研究。
在现实中,效率就是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过程效率的统一。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财政资源配置是政府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自然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资源配置,从总体上说,市场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都会受利益原则的驱使,根据市场要求调整其对资源的配置,使之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但是,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资源的奢理配置,它需要与财政资源配置相配合,才能达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一是许多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如行政、国防、司法、公安、外交等。
二是市场资源配置有_定的盲目性。
二经济活动主体往往容易从自身当前的经济利益出发,产生短期行为,而市场提供的错误信息,往往又会使他们误入歧途,这样必然会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17
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17(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0,分数:60.00)1.某个人或者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公共产品( )特征的表现。
A.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B.受益的非排他性√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D.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某个人或者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公共产品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的表现。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计划B.市场√C.企业D.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3.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 )A.100%的就业水平B.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家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C.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能够找到工作√D.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达到一定的水平:充分就业①有工作能力且②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这里的“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就业人口的100%的就业,而是指就业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
4.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支出的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B.投入产出分析法C.公共劳务收费法D.最低费用选择法: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支出的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法。
5. 在公共定价法中,电力、燃气、电话等行业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的方法为( )。
A.平价政策B.负荷定价法√C.平均成本定价法D.二部定价法:在公共定价法中,电力、燃气、电话等行业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的方法为负荷定价法6.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格雷夫B.瓦格纳√C.皮考克D.鲍莫尔:"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提出者瓦格纳。
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重点难点辅导3.2
11.了解财政农业投资的必要性,掌握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12.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注意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
13.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掌握其具体内容,注意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14.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类型:社会保险型、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节俭基金型。
掌握其具体含义。
15.掌握我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费用筹集、运行模式、待遇等。
16.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1)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式、基金式(包括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2)掌握辽宁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内容;(3)熟悉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
17.掌握财政补贴的性质(1)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2)补贴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3)补贴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一定的政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4)补贴的性质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财政补贴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同属财政的转移性支出。
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
18.掌握财政补贴的分类,注意企业亏损补贴与价格补贴的区别。
19.掌握税收支出的概念: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放弃一些税收。
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掌握税收支出的分类: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熟悉税收支出的形式: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等。
了解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重点难点辅导4.2
11. 熟悉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法律级次分类、税种分类
12.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
13.熟悉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分为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和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14.掌握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与税制因素。
15.掌握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的概念,掌握税负转嫁(税收辗转)的方式: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四种。
16.熟悉税负转嫁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存在;自由的价格体制。
17.熟悉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18.熟悉国际税收的概念
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主要研究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方面的问题。
19.掌握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及其确定原则
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其中属地主义原则是各国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最基本原则。
20.熟悉税收管辖权的种类
(1)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也称为地域管辖权――按属地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
(2)居民管辖权――按属人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
多数国家,同时实行属人和属地两类税收管辖权。
21.国际重复征税是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核心内容。
熟悉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22.掌握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低税法、扣除法、免税法、抵免法,尤其是抵免法。
掌握其作用,掌握抵免限额的计算方法――分国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分项抵免限额。
在综合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
23.掌握税收饶让的概念
24.了解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25.了解国际税收协定。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二十二)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二十二) 社会保障的内容(掌握)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社会保障应承担9个方面的风险保护,即疾病、生育、老年、残疾、死亡、失业、工伤、职业病和家庭,从而满足劳动者一生的基本生活需求,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包括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必记),具体解释如下:(1)社会保险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即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具体包含五个保险,具体如下:其中,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筹备模式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基本属于现收现付式。
(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主要是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预算拨款。
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
如社会福利院。
(4)社会优抚是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
【例题·单选题】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16年)A.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是代际之间的收入转移B.与养老保险相比较,失业保险基金征集较少C.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下岗失业职工D.生育保险的对象是已婚妇女劳动者【答案】C【解析】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例题·多选题】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D.社会福利E.社会关爱【答案】ABCD【例题·多选题】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 )。
(2015年)A.对被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支付的救济金B.对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提供的基本保障C.对聋哑社会成员给予的物质帮助D.对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家庭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E.对因天灾而陷于绝境的家庭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答案】BDE【解析】失业(待业)保险是对被终止劳动合同给予的救助;社会福利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社会救助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二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掌握)资源配置是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原因(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掌握)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财政分配决定的原则是效率,效率取决于政治程序的制度安排。
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
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
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
(三)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难点1. 公共产品偏好表达的困难。
2. 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困难。
(四)解决公共产品效率问题的基本途径1. 实现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
包括(1)决策者(领导层)的选拔制度(2)文官晋升制度(3)决策信息的收集传送制度(4)公共产品的效率评估制度(5)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制度(6)审计监督制度2. 实现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
(五)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包括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间接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法律设施等。
1. 公共产品:国防、法律设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服务、基础科学研究。
2. 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教材精讲班-第二章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教材精讲班授课教师:高亚军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考情分析本章命题形式:单选题、多选题本章重点内容: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方法、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社会保障的内容、税收支出的形式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一、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表现为政府购买货物和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货物和劳务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货物和劳务的支出(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事业经费支出、投资拨款等)2.转移性支出: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财政补贴、债务利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二)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在于便于社会连接国家财政分配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考察财政分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2.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科教文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用等3.累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质储备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质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三)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揭示财政支出的趋向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使其免受国内外敌对的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包括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2.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支出(四)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可以表明政府对其支出项目的可控制能力)政府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财政收入的可能而对财政支出进行调整的能力1.不可控制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即在法律和法规的有效期内,必须按照规定准时如数支付,不得随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削减其数额,表现为刚性很强的支出(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如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2.可控制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以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加的支出,即弹性较大的支出【例1】财政的可控制支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二) 财政的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原因:(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掌握财政资源配置方式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
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
(三)了解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难点
(四)掌握解决公共产品效率问题的基本途径
1.实现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
2.实现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确保公共部门的行为不偏离政府的意图。
(五)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
包括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等。
(六)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
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就是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
(1)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初始条件的不公平
(2)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社会保障
2.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1)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2)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在提供社会公共劳务时要考虑社会公平;构建效率市场的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市场机制初始条件的不平等状况。
(3)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
(五)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三、经济稳定职能
(一)掌握经济稳定的含义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二)掌握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1.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逆经济风向行事(环球网校2016经济师《中级财税》辅导:第1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外部效应: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者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其关键是指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在市场上只能是过多或者过少:负外部效应——供给过多;正外部效应——供给不足。
(三)不完全竞争
(四)收入分配不公
(五)经济波动与失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