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研究述评_蔡长昆
大部制改革研究综述(五篇范文)
大部制改革研究综述(五篇范文)第一篇:大部制改革研究综述大部制改革研究综述一、什么是大部制我们在对大部制改革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即什么叫大部门制。
只有先了解什么是大部门制,然后分析大部制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大部制改革才能顺利和有序的进行。
那么我就来看一下什么是大部门制。
对于大部门制这个概念,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表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我认为大部门制就是对政府中相近或者相同的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归入一个更大的部门管理,由相关的部门进行协调处理公共事务的制度。
或者说是对相近或者相同的机构进行有效的整合,把他们归入一个更大的机构,实现统一职能、统一职责,以及分工和协作的有机协调。
从而实现我国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廉价政府的目标。
二、对于大部制的评价“大部门制”这个概念在我国官方首次提到的时间是在2007年10月15日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这次报告提出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加大整合机构整合和改革力度,探索实现职能统一的大部门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15个地方政府的改革方案,这一举动同时也标志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已经从中央政府向地方征服稳步的前进了。
对此我国学者对大部制改革也掀起了一股浪潮。
对于大部制的改革背景,各路学者也给予了不同的见解。
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从推动大部制改革的直接动因是大部制改革致力于改革中国长期以来机构重叠、职责交叉、职能交叉以及政出多门的问题,但从深层次来说,政府致力于推动大部制改革是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政府致力于推动大部制改革是把中国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当成入口点,他们认为现行中国的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许多有缺陷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分工的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不相协调,同时政府运行过程中的对于机构改革的进程缓慢滞后也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40年国务院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40年国务院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回顾与思考作者:陈强来源:《克拉玛依学刊》2019年第02期摘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国务院8次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新时代的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要时刻服务于国家战略、转变政府职能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等理念,以此更好地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基于此,笔者认为只有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解决“政出多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才能让改革开放成果的红利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关键词:改革开放;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D630;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9.02.03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陈强.改革开放40年国务院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回顾与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19(2)16-21.一、改革开放40年国务院8次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一)1982-2018年国务院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学术界一般认为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实施肇始于2008年党的十七大。
因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机制”。
然而,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得知,1982年第一次行政体制改革已然开启了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
其大背景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1]。
基于此,大部制改革势在必行。
截至2018年第8次行政体制改革(如表1所示),从第一次的“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到第二次的“转变政府职能”再到第五次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制度”最后到第八次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而不断调整。
(二)1982-2018年国务院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机构变动情况1.1982-2018年国务院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的部委变动情况戴维·奥斯本和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指出,“要想让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对官僚制和官僚组织进行改革”[3]27。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次 提 出推行 “ 大部 制”改革 ,从 某种 府职 能的重大转变 。I J j 13地 方政 府 “ 部 制 ”改革 是 . 大 社会 的不断 发展 ,在 曰趋完 善的 市场
经 济条件 下 ,政 府 的行政管 理正在 面
顺德 市为例 ,2 0 年9 7 0 9 月1 日,顺德市 将4 个党政 机构 大刀 阔斧地 调整 到1 1 6
2地方政府 “ 部制”改革 面 . 大 临的困境
21机 构 重组 困境 。 中国传统 的 . 地方 政府机 构设 置注重 上下对 口 ,上
目前 , “ 大部 制”改 革 已经 成为 世界 个 部门 ,其力度 之大 、创新 之多 ,被 面 一 个 部 厅 ,下 面 就 对 应 的一 个 局 石破 天惊 ” 。但 是 ,这 次 科 ,各级政 府机 构上下 一般粗 ,职权 各国行政 改革 的一种流 行趋 势 ,越 来 外 界称 为 “
力的行政 管理体 制 。改革 开放 以来 , 我国中央政 府经 历 了六次较 大规模 的 行 政管理 体制改 革 ,但是地 方政 府的
年和2 0 年 ),特别是2 0 年 3 1 08 0 8 月1 目 第十一 届全 国人民 代表大会 第一 次会 议 通过 的 《 国务院机 构改 革方案 》出 台以后 ,全 国从 中央到地方 各级 政府
越 多 的国家政府 机构 正在实 行 “ 大部 制”改 革 。我 国政府 十七大 报告 中首 程 度上来说 ,是适应 国际环 境变化 和 府 “ 大部 制 ”改 革是我 国行政 管理体 制改革迈 出 的关键~ 步 ,也 是各级 地 机 构改革 不仅仅 是机 构 的合 并 ,实质 上 是党政 组织结 构 的深 刻变 革 ,是政 重叠 ,很 少顾及 其科学合 理性 ,从而 导致 一些地 方政府 部 门处 于膨胀 发展
关于实行大部制改革的研究综述
强调通 过制定行政 管理体 明确大部制的概念是 深入研究这 一问题 的前 提 , 学者们从 去五次改革 有 了较 大的变化 。第一 , 这 不同视角 对此进行 了探讨 , 尽管表述 不一 , 主流 观点 的要义 制规划来推进行 政改革 。 次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标 是一个 中 但 从 0 0年 , 1 用 2年 时间 建立其 现代行 政 和内蕴相差无几 。学者们普 遍认 为 , 大部制 是指在政 府的部 门 长期 目标 , 现在起 到 2 2 因而改 革可 以看做 是一 个过 程 , 阶段逐 步推 分 设 置中 , 将那些 职能相近 、 务范 围雷 同的事项 , 业 相对 集 中由一 管理体 制框架 , 提 职能 有机统一 ” 的大 部制 , 实现建立 一个决策 、 个部 门统 一进行管 理 , 最大 限度地避 免政 府职能 交叉 、 m 多 进。第二 , 出“ 政 监 又相 互制约 的权 力机构 , 是权力 机构 门、 多都管理 , 从而 降低成本 , 提高行政 效率 。 换言之 , 大部制是 执行 、 督三者 相互协调 , 要 真正 出现 政府 职能 种政府 组织架构类型 , 是指 以相 对较少 的政府组成 部门覆盖 调 整的重要切入点 。第三 , 通过改革 以后 , 的转 变 , 顺关 系 , 现“ 理 实 四个分开 ” 。第 四 , 出一系列配套 改 提 尽可 能多的政府的基本职能 。 革, 包括 深化事业单 位 的改 革 、 改革议事协 调机构 、 解决 中央垂 二、 关于 大部 制 改 革 的评 价 直管 理和地 方政府 的关 系等 。第 五 , 这次改革 首次把行政体 制 党 的十七大在 部署未来 的行 政管理 体制 改革 中明确指 出: “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 ,建设服务 型政府 ” “ 力转 变职能 、 改革 大 目标确定 为建设 服务型政府 。 ,着 李强认 为 , 应将 十 七届二 中全 会通 过的 《 于深化 行政管 关 理顺 关 系 、 优化 结构 、 高效 能” 在此 基础 上要 形成 “ 提 , 权责 一 理体 制改革 的意 见》 大部制 改革 结合起 来理 解 , 和 前者 是我 国 致、 分工 合 理 、 策 科学 、 行 顺 畅 、 决 执 监督 有 力 的行 政管 理 体 行政 管理改革 的重要文件 ,是今后 1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的 2年 制” 那么 , 。 如何看 待大部制改革在 我国行政管理 改革 历程和未 大部 制是实现 总纲 的一 个具体举措 。而这 次改革的核心 来改革 中的地位 , 如何评价 此次大部制改革 ? 者们普遍认 为, 学 总纲 , 是深化 政府职能 转变 , 构建一个 以提供公 共产 品与公共服务 为 总体看 , 大部制改革 , 是对我 国行政 管理体 制改革 在新 的 历 史 目标 的政府 。从制度层 面上来 看 , 将转 变政府职能概括 为“ 四个 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 展和构建和谐 社会 的一 项带有探 索性 、 分开 ” 一一 政企 分开 、 资分 开 、 政 政事 分开 、 府 与市场 中介组 政 创 造性的改革举措 。 从 明确 了中 央政 府 和地方 政府 的职能 改 革开放后 ,我 国经历 了五次较 大的行政 管理体制改 革 : 织分开 ; 功能 性角度 上 , 分工 , 同时规范 了政府在 监管 、 执法 、 市场准人方面 的行 为。 18 9 2年 , 国务院 多达 10个 的组 成部 门被撤 并 了 3 0 9个 , 并打
大部制改革研究述评_蔡长昆
二 、怎 样 推 进 大 部 制 改 革
无论是从大部 制 改 革 的 背 景、还 是 从 行 政 体 制的现实来看,都迫 切 要 求 我 国 推 进 “大 部 制”改 革。但由于学者 对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思 路、内 容 和 路 径等问题并没有 形 成 统 一 的 认 识,大 部 制 改 革 的 两种取向的差异也存在于对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和 内容的讨论 中。 关 于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路 径,学 者 们 分别从中央大部制改革的路径和地方大部制改革 的路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摘 要:十七大以来,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 体 制 改 革 的 “突 破 口”成 为 学 界 研 究 的 热 点。 学 界 围 绕 大 部 制 改 革, 尤其是对大部制改革的原因、路径、难点与阻力以及国外经验借鉴问题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 我 国 大 部 制 研 究 依 然 存 在对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不足,主要以“价值导 向”和 “功 能 导 向”的 “谚 语 式”研 究 遮 蔽 了 经 验 性 的 科 学 讨 论 和理论积累等问题。未来我国的大部制研究应以我国历史经验、地方经 验 以 及 国 际 经 验 比 较 为 基 础 ,实 现 系 统 性 的 理 论 积 累 ,以 引 导 我 国 大 部 制 改 革 进 程 。
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随州市大部制改革为例
研究; 赵若州,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丹 ,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
生。
局 的工作 内容相近 . 但随州 市的大 部制 改革却 没有 对这些 机构进 第四, 理论 指导 不够 , 思想认 识不 足 。随州 大部制 改 革基 本
பைடு நூலகம்
同时这 又诱导 了省管 单位改 制 以后 的重新独 立 , “ 上 改下 不改 , 改 行有 机 的整合 。 .
了又 回来 ” , “ 不独 立 、 不分 设 , 上 头就 觉得 你不 重视” 。
资金 和权 力分配 为手段来 干涉 随州 市改革 , 这 样大部 制改革 自由
变 改革思 路 , 此 时随州 市大 部制 改革 已有 一定 的基 础 , 而且 部 门
0 0 8 年 部 门再 次调整 就使 改革 陷入 了 发 挥 的空间便 大大 地压 缩 了。 例如, 省 里要 求设 置市 农村 能源推 利益 和权 力在 不 断膨胀 ,2
广 中心为 一个副处 级机 构 , 但 市里将 它设置 为农业 局 的一 个科级 僵局 , 部 门机构 就更加 难 以整合 , 这就 导致 后来 大 部制 改革 的推
单 位 内设机 构 。2 0 0 6 年 ,省里 将原拟 下达 给该 市 的 1 0 0 0 0口沼 进 日益 困难 。 气 改造 目标削 减为 5 5 0 0口, 相 应 减少经 费投入 4 5 0 万元 , 原 因就
随州大部制改革的编制问题职能题同时这种大部制改革方式并没有以职能转变和服务质量提升题和人员问题大都由市主要领导和编制办负责人来根据市情为导向随州大部制改革当时在立意上就凸显出一定的不足并行政经验来确定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这就使随州大部制改且大部制改革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指导只是建立于实践经验基随着市主要领导的变动和喜好而变化2005年市主要领导的础之上的机构调整这种传统的机构改革模式在时代就已动使大部制改革的一些设想难以实施甚至造成了改革停滞不经出现并且随州两次大部制改革的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不一样前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探究.doc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探究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1.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重要性分析政府职能转变指政府的职责和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
政府职能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政府,其职能是不尽相同的;同一社会形态国家的不同时期的政府,其职能是有区别的;就是在同一时期,政府的两种基本职能的比重也是逐步倾斜、互为消长的。
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根据职能转变的需要进行机构调整,是我国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是否成功,是否取得实效,决定着机构改革的成功与失败。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中国大部制改革研究述评_张创新
调整、公共治理结构的改善相联系,应是一个选准方向、逐 步推进的过程。并且,实行大部门体制需要推进配套改 革。
应以及大部制改革应坚持配套改革原则。这是从大部制改
总的来看,大部制改革方法和路径选择是多样化的。
2009.4(总第64期)
革的宏观背景方面探讨改革原则的。有学者从政府机构设 但遵循职能有机统一,实行分步推行,建立决策、执行、监督
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这 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有学者从中国历次政
是中国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到“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 府机构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入手,认为中国“现行的政府机构
制”)这一概念。截至目前,中国地方已有15省(区、市)政 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的不适应问题还比较突出”“,政
研究风潮。但最近,这股研究热潮却渐渐冷却了下来。这 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视为中国进行大部制改革的背景和动
是否意味着有关大部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了 因。
呢?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学术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对大部
我们认为,大部制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的历史
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做一番梳理,这既是对目前中国大部制 时期,为全面推进政府转型、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研究特点;述评 作者简介:张创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府理论与方法论、公共管理、 行政思想史。崔雪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府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吉林 长 春 130012)
的外部驱动。
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
了部门职责关系,扩大了政府职能部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 个方面探讨了国外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原因。也有学者总结
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某一个部统一管理,从而最 了国外大部制改革的方法和特点。具体方法:1.多措并举,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党的十七大闭幕之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思路进一步理清,中央政府部门设置“大部制”,它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次大动作。
通过贯彻实施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更加高效廉洁、办事得力、服务到位的人民政府。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入手,探讨了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源及意义,分析了“大部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信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国家的体制机制必将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必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标签:行政机构改革;大部制;政府职能;“三定”1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中国“大部制”改革,是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发展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部门设置多,实行条条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的改革也不断深入。
从1982年至今,我国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如今进行了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了实行“大部制”。
具体内容包括:(1)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2)加强能源管理机构。
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
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3)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4)组建交通运输部;(5)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组建环境保护部。
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7)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不再保留建设部;(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此次改革相比在整体思路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强调建立起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建立一个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制约的权力机构。
改革的目标明确定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强调反映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理念和宗旨。
2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意义2.1较好解决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清问题“大部门制”改革中加入了“决策、执行、监督” 的分立,使“三权”进行分立归属,而不仅仅是把职能相近部门合并。
浅析大部制改革在行政管理中的实践
浅析大部制改革在行政管理中的实践作者:梁婷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6年第11期自潍坊市被纳入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医院的改革、发展动态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潍坊市公立医院龙头的潍坊市人民医院在群众的期待下,不但要“有所作为”,更要“敢于突破”。
因此2010年开始,该医院探索在职能部门进行“大部制”改革,这是对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医院运行机制改革任务的实践。
这次改革就是要从医院的管理团队先行入手,激发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同时也为临床科室的组织架构设计、绩效考核积累经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实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一)大部制能够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进而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降低就医负担。
同时,减员增效也是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需要。
现行的医院管理制度,层次过多,不利于政策的传达和对医院动态的全面客观掌握。
通过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实现组织结构的精干高效,减少管理费用。
大部门制建立起的扁平化组织架构,还能够使各部门变得更加灵活、灵敏、高效、快速,有利于切实提高执行力。
决策力、管理力和执行力的同步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医院的整体发展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大部制能够整合部门利益,减少组织内耗。
长期以来,该医院现行管理体制最凸显的一大顽疾就是“部门利益化”,为追求和实现部门小团体自身的利益,不惜偏离乃至背弃医院集体利益导向,争利益,推责任,使一些部门不仅没有成为推动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力,反而成为阻碍医院改革与发展的牵制力。
实行大部门制,组织内部不再以单一的职能为单位,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团队,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团队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共进的医院文化。
(三)大部制能够明晰岗位职责,杜绝失职怠工。
长期以来,医院的行政、后勤部门只明确了科室职责,而缺少对科室内每个岗位的职责解读,科室内部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相互推诿、消极怠工的现象。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问题及路径深化研究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问题及路径深化研究摘要: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广受学界关注。
我国既从组织层面上理顺部际关系、整合机构职能、减少机构数量,又从管理层面上将政府职能重点转移到公共服务上来。
然而,在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依然突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持续有效推进。
因此,我国应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探索大部制改革的深化路径。
关键词:大部制;成效;问题;对策随着社会公共事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政府机构显现出机构膨胀、职责过细、部门林立、多头领导等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几次政府机构改革,过分强调政府和市场职能界限初步划分,忽视了政府部门内部职能的整及再分配,因此始终难以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党的十八大又强调“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进行政府机构整合、理顺权责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这表明了新时代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强大决心。
一、大部制内涵与理论基础(一)大部制的内涵学界对大部制的内涵意见各异,但大致达成了统一,其中比较受推崇的是汪玉凯教授对大部制的定义,他认为大部制是“将政府机构内部性质相近、内容相似、管理范围相雷同的工作事项,分析整合并相对集中,由一个大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以最大可能降低职责交叉、政出多门、互相推诿等现象,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二)理论基础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公众需求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协调与责任为理念,在各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最优、效率最优的整体性政府组织运作模式,为公众提供无缝隙服务。
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以“共治”为理念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协调作用,尤其重视政府在多元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它要求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关注政府规模与职能的关系。
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一个大部制改革的组织分析——以广东省环境
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一个大部制改革的组织分析——以广东省环境大部制改革为例作者:李文钊蔡长昆来源:《公共行政评论》 2014年第2期李文钊蔡长昆【摘要】大部制改革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实践的推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原有的对大部制的研究陷入了政治性和功能性的研究之中,对大部制的“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的组织结构变革条件的研究非常欠缺。
论文在组织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来解释大部制改革过程中“职能整合”和“机构重组”的条件,并以广东省的环保大部制改革对其进行论证。
其中,组织结构变革与整合机制的选择有关,整合机制本身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整合机制是与组织的任务环境和原有组织单元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属性有关。
组织结构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是与任务环境、相互依赖的属性以及整合机制三个变量的相互契合为条件的。
所以,进一步的大部制改革需要在根本上对任务环境进行战略重构,对组织职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再建构,实现协调成本的最小化。
【关键词】大部制职能整合机构重组整合机制权变模型【中图分类号】D0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486(2014)02-0097-22�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蔡长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感谢匿名评审人的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对本文初稿进行了评议,环保部政研中心环境法规与体改室副主任殷培红,北京科技大学讲师杨志云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骆苗和倪咸林对本文调研和访谈做出了贡献。
两位匿名评审人对本文进行了非常有深度的学术评论,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学术营养,并进行了修改与完善,他们的很多批评性意见和学术洞见,由于篇幅和理论视角的原因,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在此一并感谢。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公益行业专项“生态系统管理方式下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1209054);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大部门制改革研究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大部门制改革研究作者:余建华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02期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却又保持政治体制的基本稳固,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采取的路径是渐进式改革。
文章通过阐述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介绍大部门制改革的历程与逻辑、概括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总结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大部门制改革;政策选择一、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中国的政治体制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方式,包括怎样进行领导和管理的运行方式,都是由政治制度构成,政治体制表现为一整套关于政权组织方式、运行方式的政治制度体系。
因此,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针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更确切地说,是针对那些不适宜、有弊端的政治制度而进行的改革。
二、大部门制改革的历程与逻辑大部门制改革是一个目前正在探讨实行中的中国行政机构改革方案。
转变政府职能、对目前政府机构人员进行有效整合、彻底改变政府机构繁杂、职能重叠交叉的不良现象是国家进行大部门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通过一系列改革有效减少冗余机构的数量,降低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困难,提升政府运作效率,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改变过去我们只是简单地推行政企分开的局面。
大部门制改革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保障服务性功能凸显、行政色彩淡化的必然选择。
(一)大部门制改革的历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国正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行政机构设置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适时做出相应调整。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出现过数次行政机构改革。
具体改革历程如下:第一次改革(1982):改革对各级各部门的职数、公职人员的年龄及其文化素质结构都进行了清晰明确的规定,削减机构的副职、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
完善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思考
完善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思考中国自1982年至今,已经完成了五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也已初见成效。
伴随社会变迁、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还会继续。
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应不断总结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探索更完善的改革路径。
标签:“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一、“大部制”改革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初期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在建设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政府管理部门设置多,实行纵向的条条管理,所以我国在建国初期国务院设置了100多个部。
政府机构设置过多过细,管理对象与管理事务重叠,造成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的情况十分普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管理部门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客观要求政治体制建设服务于经济体制建设。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反映在政府体制上就必须走“大部制”管理的道路。
“大部制”是现代社会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体制模式。
实行“大部制”管理,可以大大减少政府部门之间职能的交叉重叠,改“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这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公正地说,大部制源于中国。
早在秦汉时期,当时的中央政府实行三公列卿制,三公即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执行机构则为列卿,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大部制的雏形。
到隋唐时期,大部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六部制,即大家熟悉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它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机构。
六部之间职能分配合理,权限划分明确。
六部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行政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为后世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到了近现代,百余年前的光绪朝,曾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部制”改革。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改革中央部门,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合并一些职能重叠的部门,组建大部门。
大部制改革评析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部制改革评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外政治制度指导教师:***2009摘 要长期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我国虽然也每五年经历一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大家常说政府机构改革始终没有跳出“精简——膨胀”的怪圈恶性循环。
那么,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新战略大部制改革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呢?这是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及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以诺斯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中的路径依赖分析框架,从制度的报酬递增、政治体制制约以及传统的文化观念产生的影响三个大的方面出发,综合运用行政生态平衡理论和政府机构平衡发展理论的观点,对大部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出大部制改革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对大部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够成了障碍。
揭示了隐藏其后带有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展示了制度设计逻辑框架下所包含的历史路径和各种制度性价值理念的预设,由此探讨我国大部制以前的改革进程艰难的原因。
大部制改革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存在很大的障碍,存在强力的路径依赖,但这并不意味着特定选择被永远锁定在自我加强的路径上。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在制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在某一关键时刻路径依赖会被突破,实现路径替代,进行路径选择。
因此,这次大部制改革尽管也存在障碍,但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行,大部制还不失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良好路径选择。
本文从试图从经济上的利益方面、政治上的职能转变方面以及文化上的创新方面来阐述大部制改革的有效举措,以期寻求大部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对比研究与分析,从中得出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
在此基础上,我们相信大部制改革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关键词:大部制 改革 路径依赖AbstractFor a long period,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reform research is always the focal point which pays attention, our country every five years is also experienced a time big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reform. we often say that reform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has not jumped out of the “simplification - - inflation” vicious circle. Then, in 2008,can the new strategy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reform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This is a large number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 on matters of common concern.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uses the path dependency theory of North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path dependence analysis ,from three large regards of increasing returns of the system, the political system constraints as well as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impact , the integrated use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the ecological balance theory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and analyze the big department system reform, conclude that the big department system reform carried out in path which most of the path of reform has to re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is becomes the obstruct of the reform.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form intended purpose, although there are a lot of obstacles, but the analysis of path dependence does not mean that a particular choice was always locked in the path of self-reinforcing. Path dependence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a dramatic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a critical time path dependence will be breakthrough in the realization of an alternative path. Therefore, even though there are obstacles to reform, but as long as we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big department system reform also may be the reform of China's government agencies to choose the good path. In this paper, from the interests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functions of the innovation, expound the most effective reform measures with a view to seeking the path of most reform options.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factors and analysis, I draw a lot of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On this basis, we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big department system reform is to adapt to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Key words: Large-institution system;reform;Path-dependence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聚焦“大部制”
聚焦“大部制”
佚名
【期刊名称】《党建文汇:上半月版》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实现政府职能根本转变,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总页数】1页(P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
【相关文献】
1.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一个大部制改革的组织分析——以广东省环境大部制改革为例 [J], 李文钊;蔡长昆
2.聚焦“大部制” [J],
3.聚焦“全媒体”引发“大部制”猜想——CCBN2012主题报告会解读 [J], 陈琛
4.众望所归任重道远——聚焦两会“大部制”改革 [J], 叶茎
5.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县域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方向——以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为例 [J], 徐晓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热点问题研究
董娟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7)001
【摘要】目前国内学界关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研究论述较多,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大部制改革进行了论述.主要对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缘起、积极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国外大部制改革的经验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大部制改革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以期对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研究进行阶段性梳理和总结.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董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论我国国家机构改革的宪法思考——从大部制改革谈起 [J], 才让塔
2.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控编制度困境及对策——基于顺德大部制改革实践的考察[J], 王浩
3.美国大部制的特点及对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启示 [J], 周云峰
4.国外大部制改革的动因、过程与内容——兼论与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比较及启示[J], 曾维和
5.论我国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改革 [J], 邹静;李冀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新制度主义分析推行大部制行政机构改革,是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有的行政架构存在很多问题,机构设置过多、过细,职能交叉重复。
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政府机构本身的重组,更值得期待的是,我国能否以推行改革为契机,在大部制框架下建构一个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精干、高效、统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
标签:大部制新制度主义行政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这被外界视为我国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时最重要的一环。
“大部制”行政机构改革的推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入手,对于大部制改革的制度建构加以分析。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一般理论分析制度,英文“institution”,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制度,另一个是机构,本文中的制度主义包含了以上的双重意思。
制度研究法一直是传统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只不过他们研究的是正式的政治机构,如国家组织形式、政党等等,到了行为主义学派,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占了上风,传统的制度主义学派基本销声匿迹,很快人们就意识到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缺陷,那就是政治人的行为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个人政治行为,往往是权衡各种选择的利弊之后作出的最佳选择,而这种个人选择的集体后果,也许并不是个人本来所愿望的。
所以要真正理解行为,还得看制度。
制度研究法又在一个新的研究基础上开始复兴,至今成为与行为主义鼎立的重要研究方法。
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其内涵比传统政治制度研究丰富而深刻,大致包含三方面,首先是制度和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联系。
新制度主义一反功利主义政治观,强调政治行为的非自我性,人们理性的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不仅受到其自身偏好或利益的影响,更受到政治制度及其内部规则的驱使。
中央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评估与对策建议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to the Super-ministries System Reform of Central Government 作者: 董礼胜[1];李玉耘[2]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
出版物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页码: 5-1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 大部门体制;行政改革;部门整合;有机统一
摘要: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大部门体制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被加以推进和实施,职能、机构和人员整合工作得到积极落实,其改革成效正在逐渐显现,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即部门整合与职能有机统一,改革后部门内部整合、部门间协调机制缺乏,管理事项过多、过细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职能有机统一的改革要求,按决策与执行分开的原则设计大部,设立独立执行机构,建立有效的部际协调议事机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扩大和巩固改革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十七大以来,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 体 制 改 革 的 “突 破 口”成 为 学 界 研 究 的 热 点。 学 界 围 绕 大 部 制 改 革, 尤其是对大部制改革的原因、路径、难点与阻力以及国外经验借鉴问题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 我 国 大 部 制 研 究 依 然 存 在对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不足,主要以“价值导 向”和 “功 能 导 向”的 “谚 语 式”研 究 遮 蔽 了 经 验 性 的 科 学 讨 论 和理论积累等问题。未来我国的大部制研究应以我国历史经验、地方经 验 以 及 国 际 经 验 比 较 为 基 础 ,实 现 系 统 性 的 理 论 积 累 ,以 引 导 我 国 大 部 制 改 革 进 程 。
大部制改革不 仅 具 有 特 殊 的 内 涵,还 有 其 特 殊的目的和意义。石亚军和施政文认为大部制改 革的目的和意义 主 要 表 现 在 三 个 方 面:有 利 于 减 少职能交叉,完善 行 政 运 行 机 制;有 利 于 落 实 “问 责制”,建设责任 政 府;有 利 于 行 政 体 制 改 革 的 突 破 和 深 化,是 加 快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的 关 键 环 节 。 [7] 张创新和 崔 雪 峰 进 一 步 认 为,大 部 制 改 革 与“小政府治理模 式”有 内 在 关 联,所 以 大 部 制 改 革不仅有利于政 府 职 能 和 结 构 的 改 革,也 有 利 于 “小政府”治理模式的实现 。 [8] 李院林和陈国 权 总 结了这些讨论,认 为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目 的 在 于 实 现 大 责 任 制 、大 职 能 制 、大 服 务 制 和 小 政 府 制 四 位 一 体的制度安排[9],这 是 对 大 部 制 改 革 目 标 定 位 的 进一步推进,明确 提 出 了 政 府 职 能 安 排 的 重 新 划 分是大部制改革的 关 键,“小 政 府”是 大 部 制 改 革 的终极目标。 在 此 基 础 上,李 汉 卿 进 一 步 阐 释 了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政 治 进 路 ”,认 为 我 国 在 “行 政 吸 纳 政治”的条件下,“大 部 制 改 革 过 程 中 如 何 充 分 吸 纳 反 映 民 意 ,建 立 起 政 府 与 社 会 、公 民 的 合 作 治 理 体 制 ,也 应 是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目 标 之 一 ,基 于 民 主 公 民权理论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体制是实 现此目标 的 可 能 路 径 选 择”[6]。 可 见,对 我 国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意 义 和 目 的 的 研 究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段 ,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目 的 逐 渐 从 纯 粹 的 职 能 整 合 和 机 构改革、提高 行 政 效 率 转 移 到 政 治 体 制 改 革——— 先 是 “小 政 府 ”,接 着 是 “民 主 治 理 ”,这 表 明 学 者 们 对我国大部制的 不 同 理 解,使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目 标 和意义出现了行政组织结构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的分野。
我国经济社会 发 展 的 复 杂 化、行 政 体 制 与 国
际接轨的需要以及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不适应共 同构成了我 国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背 景。 首 先,经 济 社 会环境的变化决 定 了 公 共 行 政 体 制 的 复 杂 化,要 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应对更加复杂的经济社 会 需 要 ;其 次 ,全 球 化 和 信 息 化 的 浪 潮 既 提 出 了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要 求 ,也 提 供 了 经 验 支 持 ,行 政 体 制 的 国际接轨要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参考国际行 政体制———而国际上基本上实行大部制[3];最 后, 面临巨大的治理 压 力,我 国 传 统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在 肘:我 国 传统行政体制应 对 能 力 的 缺 乏,部 门 之 间 的 高 度 专业分工导致集 体 协 调 困 难,权 力 分 散 使 统 一 领 导 阙 如 ,部 门 利 益 压 倒 整 体 利 益 、短 期 利 益 压 倒 长 期利益 。 [4] 以上三方面共同构成了我国大部 制 改 革的背景。
大部制改 革 的 思 路 是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基 本 要 素,大部制改革的 内 容 则 是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范 围 和 边 界 。 对 于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思 路 ,杨 敏 认 为 “大 部 门 体制改革必须遵 循 自 上 而 下 的 改 革 逻 辑:一 是 按 照 决 策 、执 行 、监 督 分 离 的 原 则 对 整 个 政 府 机 构 进 行 重 组 ;二 是 按 照 职 能 有 机 统 一 的 原 则 进 行 整 合 , 继而 在 大 部 委 内 部 再 实 现 决 策、执 行、监 督 分 离”[10];陈天祥认可这一论 点,提 出 大 部 制 必 须 按 照“转变政府职 能 以 及 决 策、执 行、监 管 三 者 适 度 分离等相 关 配 套 措 施 ”的 方 向 推 进[11];毛 寿 龙 特 别强调在 大 部 制 改 革 过 程 中,“政 府 机 构 实 行 决 策、监督、执行分开”是基本思路 。 [12]
收 稿 日 期 :2012-04-20 作 者 简 介 :蔡 长 昆 (1989- ),男 ,湖 北 恩 施 人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公 共 政 策 研 究 所 硕 士 生 。
62
头 管 理 ,从 而 达 到 提 高 行 政 效 率 ,降 低 行 政 成 本 的 目标”[5]。虽然 学 者 们 对 大 部 制 的 基 本 概 念 界 定 达成一定的共识,但 对 大 部 制 改 革 内 涵 的 认 识 存 在一定差异。张成福和杨兴坤集中于大部制改革 的内部结构的研 究,认 为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实 质 在 于 政府 机 构 内 部 的 职 能 整 合、统 一 领 导、运 转 协 调、 资源共享、结 构 优 化 以 及 机 构 精 简 。 [4] 李 汉 卿 则 认为大部制改革 的 本 质 不 仅 包 括 部 门 调 整,而 且 也是一个政治机 会,其 实 质 是 政 府 职 能 的 重 新 调 整,是深化政 治 体 制 改 革 的 契 机 。 [6] 对 大 部 制 改 革内涵的两种不同理解一直贯穿于我国大部制改 革的讨论中:一方 面 主 要 关 注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组 织 结构调整,倾向于 从 行 政 组 织 结 构 的 角 度 研 究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逻 辑 ;另 一 方 面 则 坚 持 政 治 路 径 ,认 为 大部制改革是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契机。两 种不同取向的争论在对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目的和 意义的讨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大部制具有特 殊 的 内 涵 和 特 征,这 些 特 征 是 应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缺陷的方案。虽然学者们 基于不同的视角 界 定 大 部 制,但 基 本 同 意 汪 玉 凯 的 定 义 ,即 “所 谓 ‘大 部 门 体 制 ’,或 者 大 部 制 ,就 是 在 政 府 的 部 门 设 置 中 ,将 那 些 职 能 相 近 、业 务 范 围 雷同 的 事 项,相 对 集 中,由 一 个 部 门 统 一 进 行 管 理,最 大 限 度 地 避 免 政 府 职 能 交 叉、政 出 多 门、多
二 、怎 样 推 进 大 部 制 改 革
无论是从大部 制 改 革 的 背 景、还 是 从 行 政 体 制的现实来看,都迫 切 要 求 我 国 推 进 “大 部 制”改 革。但由于学者 对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思 路、内 容 和 路 径等问题并没有 形 成 统 一 的 认 识,大 部 制 改 革 的 两种取向的差异也存在于对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和 内容的讨论 中。 关 于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路 径,学 者 们 分别从中央大部制改革的路径和地方大部制改革 的路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 14 卷 第 4 期 2012 年 7 月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10.3969/j.issn.1008-7168.2012.04.010
V0I.14,N0.4 Jul.2012
大部制改革研究述评
蔡长昆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北 京 100872)
关 键 词 :大 部 制 改 革 ;述 评 ;理 论 基 础 ;经 验 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D6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7168(2012)04-0062-06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 的难点。建国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虽有 推 进 ,但 总 体 而 言 并 不 成 功 :这 些 改 革 没 有 在 根 本 上 打 破 “精 简 - 膨 胀 - 再 精 简 - 再 膨 胀 ”的 恶 性 循 环 。 [1][2] 党的十 七 大 报 告 提 出 “加 快 行 政 管 理 体 制改 革,建 设 服 务 型 政 府,加 大 机 构 整 合 力 度,探 索实行职能有机 统 一 的 大 部 门 体 制,健 全 部 门 间 协 调 配 合 机 制 ”,这 为 我 国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指 明 了 新 的 方 向 ,即 大 部 制 。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学 界 主 要 围绕四个问题对大部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为 什 么 需 要 大 部 制 改 革 ;怎 样 推 进 大 部 制 改 革 ;大 部制改革的难点 和 阻 力 有 哪 些;国 外 的 大 部 制 改 革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经济社会环境 急 剧 变 迁,国 际 化 和 信 息 化 背 景使公共事务复 杂 化,以 及 我 国 传 统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应 对 乏 力 的 挑 战 ,要 求 大 部 制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 但由于对大部制 内 涵 的 不 同 理 解,学 者 们 对 我 国 大部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 分歧,利用职能整 合 和 机 构 调 整 实 现 行 政 效 率 和 公共服务绩效是公 认 的 目 标,但 “小 政 府”改 革 以 及 “民 主 治 理 ”是 否 构 成 了 大 部 制 改 革 的 目 标 还 有 待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