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_城南旧事_的艺术风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完美融和。 一、散文化风格 电影《城南旧事》把原著本身的散文风格成
[摘要] 本文从散文化风格、童年视角、悲剧意蕴三个角度入手,简要分析了电影《城南
旧事》艺术风格,探寻了其艺术魅力的内在潜质。
功地移植到影视当中,以深挚的情怀和无限的 追思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旧事,熔
[关键词] 散文化风格 童年视角 悲剧意蕴
年视角再现了记忆中的童年,艺术化的诠释了 “城南旧事”。并以这一独特的视角对封建礼教、
对旧社会进行了文化批评。 三、悲剧意蕴
戏剧.2006(5). [2]林海音《. 城南旧事》出版后记. [3]林海音《. 城南旧事》自序:文字生涯半世纪.经济日 报出版社.2002.
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
浪推一浪的离别交织在一起,层层推进,纯真的
给我们以现实的隐喻“: 那年就这时候他来的。一
这就是童年视角,一个单纯、质朴、善良的 童年也成了遥远的回忆,悲剧的意蕴便在这些
卷铺盖,一口皮箱,他穿一件灰大褂,大襟上别着 视角。以童年的视角来看成人世界,创作者所追 离愁别恨里纵横捭阖了。
一只笔。我正在屋里擦玻璃……说着就进来人 求的正是其间的反差。童年的视角和思维虽然
次红叶叠化的空镜头来释放英子的哀思,霜染 一段血泪斑斑的伤心史,然而又能有谁看到呢? 每个剧情人物都是离英子而去的,秀贞和妞儿
丹枫、衰草孤冢,以及哀婉的《骊歌》代替了雨泪 只有这个单纯的孩子,看见了那些挣扎在制度、 大雨之夜出走被火车轧死,为她们悲惨的人生
滂沱的悲伤,人心潸然。
礼教压迫中难以翻身、难以自持的人,并深切地 划上了句号;小偷被抓走,荒草丛里的朋友再也
再如电影中描绘秀贞怀念思康,并未写实, 感受和同情他们。而成人世界的不幸与痛苦通 见不到了;蜿蜒的山路上,宋妈踏上了归程;最
我们自始至终没有看到思康的人物形象,只是 过这天真无邪的双眸过滤,更有一种哀愁无奈 后“,亲爱的爸爸也离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一
通过秀贞梦呓似的话语,还有无声的景物镜头, 的美学力量。
多桀的命运和酸苦的不幸使得生命的悲剧意识
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的
疯女秀贞因为爱情,在封建礼教的束压下 锲入英子的心灵,再通过她的双眸含蓄有致地
镜头,能够产生借物喻情、渲染意境、引起联想等 导致精神崩溃,人人都歧视她,连她的父亲都斥 演绎出来。
艺术效果。中国艺术讲求虚实相生,有无相承,有 责她“: 不害臊!”;荒园里的小偷,为生活所迫铤而
总体来说,《城南旧事》在艺术风格上发扬
了……他笑了,那一笑真甜啊……”。这时镜头摇 并不成熟,但是总会去涉及那些成人刻意回避 了我国优秀的美学传统,散文化、纯艺术,正如著
过这样一组画面:月洞门里悄寂的小跨院、残破 的话题,探求矛盾产生的根源。比如电影中小英 名电影评论家李少白先生所评价的“: 这是一首
铸了作者绵延不绝的眷念之情。散文风格成为
这部电影在艺术上最突出的地方。
让心灵的童年以童年的视角重现。
生悲剧意蕴的体悟。林海音曾说“: 我看到了在那
这种散文化的风格首先反映在景物的攫取
审美效果是随着视角转化而改变的,童年 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生悲剧……从角与“回忆”的美学特点相伴。童年,天真无邪、 那天开始,我童稚的心灵就隐隐约约觉察到人
的窗纸、摇曳的树影,窗槅上陈旧的玻璃。秀贞对 子问宋妈“: 为什么你挣的钱要给别人去?”宋妈 清新、淡雅的散文诗。它有叙事散文的特点,又有
思康的眷念、那段令人叹惋的恋情,都在这些话 没法回答,只能归结为“: 俺们乡下人命苦,小栓 抒情诗的意趣《。城南旧事》呈现的是一种完整的
语和景物里雨润烟浓的呈现出来。
合,如同中国山水画,水濡墨染,却暗喻精神。镜 骨肉,到城里帮佣,工钱却都被丈夫要走。谁知因 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哀婉的乐
头里如火的枫红、荒芜的凄草、瓢泼的雨夜等都 为不负责任的丈夫赌钱,儿子不明不白地死了, 声把离别的悲剧美渲染得淋漓尽致。“离我而
交织出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来。电影末尾用六 丫头也被卖给了赶马车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 去”的感伤主题凝聚在所有的情节里,电影中的
其次,离愁别恨的怅挽与无奈弥漫在整个
的地方空胜于实,疏强于密。吴贻弓先生灵活地 走险,但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供弟弟读书,养活妈 剧情之中,李叔同的《骊歌》反复吟唱,使伤离别
使用了这一技巧,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 妈;宋妈有着不幸的婚姻,贫困的她不得已暂别 成了一曲不绝的旋律。“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
深远,充满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电影中 看穿生活,他们也不会无可奈何,他们的眼里有 别离的无奈、人生的无常。最后“,爸爸死了,宋妈
的画面饱含着东方原质的民族氛围:缓缓徐行、 希望,他们会看到成人忽视的东西。就像电影中 走了,童年的花也落了……”沉郁的悲剧的美以
铃声叮当的骆驼群,蝉噪声声、颔首欲睡的白发 英子对小偷所说的“: 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分不 此作为落幕。
散文一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必须的手段。 腹。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彰显出那些被遮蔽 人物,她们或因追求爱情而被逼疯,或无奈地忍
其次,在拍摄手法上大量使用空镜头保持 的人性的光芒,在对比中批判了成人世界的功 受丈夫的堕落无能,或被迫成为挣钱工具,她们
叙事的透明,烘托基调的空明。所谓空镜头,是指 利标准。
香,那样的水濡墨濡,那样的轻捻慢拢”。[1] 二、童年视角
从童稚走向成熟,从梦幻走向现实,这是一 个成长的过程。电影通过小英子善良纯真的童
参考文献 [1]骆平.中国电影:从《小城之春》到《城南旧事》.四川
《城南旧事》的叙事角度是一个童年的视 角,这是其艺术风格的另一特色。
林海音在小说的后记中说“: 我多么想念童 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
影视评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姚 冰
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我国著名导演吴贻弓执 导。这部诗化的电影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得多
论电影
《城南旧事》的艺术风格 项国际大奖,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其以“淡淡
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营造了一种含蓄、隽永、独 特的艺术风格,实现了原著与影视、情感与表征
苍茫,静谧空明。残阳、驼队、老人、城楼,一层层 美好单纯,纯洁无瑕的童心可以忽略生活的苦 生无常、现实生活的残酷,我必须要在寡母和年
的铺着,弥漫着模糊的忧伤。这一组蒙太奇奠定 痛,过滤人间的丑恶与黑暗。孩子眼里的忧愁、惨 幼弟妹中间,面对现实人生、宿命的可怕力量”。
了整个电影的情感基调,那就是宁静空明,意蕴 痛、命运、世事艰难是与大人不同的,他们并不能 [3]电影正是以此为基调,呈现人物的命运悲剧、
翁,荒草地、旧学堂,如海的苍山、似血的枫叶、酡 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她用平等
首先,电影所涉及的每个剧情人物几乎都
红的冬阳、流水淙淙的井窝子……创作者正是通 的心灵去和女佣宋妈、被养父母当作挣钱工具 有着各自的悲剧命运,秀贞、宋妈、妞儿,都是深
过这些电影画面抒发艺术情感。散文化的电影和 的妞儿、人人歧视的疯女秀贞、甚至小偷推心置 受封建礼教和男权侵害的丧失个体自由的典型
子他爸爸又没出息”。孩子的问话似乎是稚气未 电影艺术美,而正是这种美把它蕴涵的生活实
这是散文诗般的风格,“是煎中药的方式, 泯的,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劳动人民无法自持的 感表现得更真实!这是电影艺术的辨证法,也是
守着文火慢慢慢慢地煨,室内弥漫着柚子的寒 生存状态,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城南旧事》动人之所在。”
电影《城南旧事》自始至终萦绕着“淡淡的
童年永存下来。”[2]电影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哀愁,沉沉的相思”,忠实展现着原著中作者对人
作者简介 姚冰,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