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咨议局与资政院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意义
清朝政治改革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清朝政治改革的历史意义与影响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持续时间长达267年。
其间,清朝经历了铁蹄入侵、兹维尔合约、甲午战争等外来侵略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等内部改革。
这些历史事件构成了清朝政治改革的主要背景,本文将从历史意义和影响两方面探讨清朝政治改革的重要性。
一、历史意义清朝政治改革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打破封建社会的僵化体制清朝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国家体制。
在这个体制下,皇帝拥有最高统治权和全部治理权,贵族地主阶层掌握了军政大权,百姓则是从属于地主和皇权的自由受限群体。
这种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清朝的政治改革,尤其是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试图在保持皇权的情况下,破除封建社会的僵化体制,推进社会进步。
2.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清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社会现代化进程,这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非常的意义。
在清朝中后期,外国列强涌入中国,突破了中国千年的封闭状态,中国社会面临崩溃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改良派人物和思想家推动社会现代化,提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引进西方现代的技术、制度、科学和文化,丰富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进步。
3.为辛亥革命铺路清朝末年,辛亥革命爆发了。
辛亥革命帮助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其背后也有清朝政治改革的影响。
清朝政治改革使中国看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认识到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也培养了一帮革命者。
正是在清朝政治改革的基础上,辛亥革命快速取得了胜利。
二、影响清朝政治改革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1.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清朝政治改革催生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国家加强了交流,增添了繁多的科学文化元素,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力量。
清朝政治改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也是一次安再瑞和许多有识之士回归祖国和国民党、共产三统运动的思想萌芽。
2.政治思想的现代化清朝政治改革为中国政治思想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
清末新政改革与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改革与现代化进程清朝晚期,中国面临外部压力和国内动荡,必须推行一系列变革措施来推动现代化进程。
新政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介绍了一些与现代化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
本文将探讨清末新政改革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影响。
首先,新政改革在政治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新政采用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制度,如设立各省议会和确定官员选拔制度,旨在改善官僚体制并减少贪污腐败。
此外,新政还提出以法律为基础的政府,以加强法治和保护法律权利。
这些政治改革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国家治理机构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其次,新政改革在经济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现代化进程,新政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其中包括修订税收制度、发展工业和改善农业生产等措施。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实现以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化。
此外,新政还放宽了外商投资限制,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市场,推动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除了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改革,新政还在社会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新政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提倡普及教育,并扶持大学和中小学的兴办。
这些措施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知识和才干的人才。
此外,新政还鼓励妇女参与社会活动,赋予妇女更多的平等权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然而,新政改革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清朝政府对改革的反对和阻碍,很多改革措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新政改革并没有解决清朝的土地问题,对农民的改革力度也较小,这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由于清朝的政治制度仍然存在,新政改革的持续性也受到了影响。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新政改革带来了一系列变革,推动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然而,新政改革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这些限制影响了改革的持续性和深入性。
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清末新政改革的经验教训,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清末新政: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
清末新政: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清末新政是自1901年开始,在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主持下,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清末新政的伟大和成就,在海外史学界已经得到承认,参见相关的综述论文,但是,在中国。
或者在整个华人历史界,清末新政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非常离奇的景象,但这类事并不是孤立的,比如,海峡两岸的个别历史学家引用中国第一档案馆的史料,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所谓康有为和梁起超的“公车上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是,绝大多数华人历史学者依旧在散布谎言,有的在相关专著中继续扯谎。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化上,华人历史学者基本是儒教传人,而儒教华夷之分侵入骨髓,明明在撒谎也在所不惜,这是儒教的老传统了,儒教弟子们撒谎不认为是可耻的,而是认为在维护儒教的神圣,比如,孔子删诗,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书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也就是儒教把持的“历史”撰写很多是假的,但儒教弟子不脸红。
二是政治上的,民国的建立,以摧捧明朝贬低清朝为其基本论调,而我党是几个阶段,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等等,也就是继承了孙文的革命。
台湾和香港的更是维护民国的中国历史“定义”。
因此,从文化和政治两方面看。
今天的华人历史学界基本是在否定和丑化清代为目标。
清末新政是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最伟大的事件。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过是进行了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
清末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彻底而迅速地对中国政治系统加以改造,在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从传统向现代转移,从中国转向西方模式,造就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分野。
1840年,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将中国带入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历史,160年来,中国屡经变革,愈挫愈勇。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凡是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几乎无不试验过,中国成了各派政治理论的试验田。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它的历史贡献可以总结如下:
1.推进政治改革:清朝在新政期间启动了“变法”运动,试图通过推行宪政来改革并巩固国家政权。
这些努力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创办宪政机构、提倡平等法治、制定现代法律、设立议会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
2.促进经济发展:新政时期,清朝着力于发展和改善经济。
这些措施包括推行新式货币制度、发展工商业、推动国内和国际贸易、改善交通运输等,使经济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增长和现代化。
3.推动教育改革:新政时期,清朝着力改革教育体制,致力于推行现代化教育,包括创办新式学校、改革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发展师范教育等,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倡导文化发展:清朝在新政时期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这包括推崇科学、鼓励科技发展、倡导文化融合和多元化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清末新政虽然有一定的历史贡献,但在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和阻力下,其成果非常有限,无法解决清朝内外交困的根本问题,最终无法阻止康梁维新的失败和清朝的灭亡。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分析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清朝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
在整个国家史上,它的统治时间虽然长达近300年,但其间的政治变化却是颇为剧烈的。
尤其是康乾、嘉庆、道光这三朝,更是总结为“康、嘉、道三朝”,其中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社会变革,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后继发展。
本篇文章将着力探讨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以此揭示清朝末期的历史演变及其给后世留下的历史启示。
一、清朝末年的政治局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尽管西方列强逐渐占领了中国的领土,并通过不平等条约捆绑了中国的命脉,但正统士大夫的旧秩序仍旧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
这种大繁皇权、小权衙门的政治结构,使得清朝的政治毒瘤愈加严重。
随着日益恶化的政治局面,愈发显得必须提出变革与进步的声音,而这也恰好是新政的指向和基础。
清末的政治变革的功臣,少不了康有为。
康有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士大夫,是当时洋务派的核心人物,他曾在日本学习,深受明治时期的改革运动的影响。
康有为回到中国后,他撰写了多篇变法的文章,提出了多项改革的方案。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同书》,这是一篇康有为提出全面改革的著作。
另一位功臣则是光绪皇帝。
光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期是清朝的新政期,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光绪帝并不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在位时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唯一的亮点就是能够听取谏言。
他明白,要想改变外交、军事、教育、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他也就接受了康有为的建议,与康有为携手合作推进了“百日维新”运动。
二、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清朝末年的政治变革是在康有为的推动下实现的。
新政释放了康有为的变革精神,其目标是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核心措施,建设现代的国家机构体系。
具体内容包括:(1)设立内阁,改革官制;(2)加强军队,改革外交,破除“康有为主义”思想;(3)推行西学文化教育,设立咨议局,完善现代教育制度。
在新政的推进过程中,虽然内阁设立和官制改革等措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仅仅起到了化风为雨、独吹壹声风笛的作用,但新政在推动教育改革方面有更加具体的成果。
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刍议
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刍议【摘要】文章认为,清末新政是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虽然其改革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体现在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为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政治近代化,促进了近代法律的萌芽,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实施;推动了教育,废除了落后的科举制,颁布新学制,促使新式学校的勃兴。
【关键词】清末新政;历史地位;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教育近代化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1901年至1911年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改革措施的总称。
此前相当长时期称之为“假维新”、“伪变法”。
这种说法有片面之处。
清末新政虽然最后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首先清末新政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为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其次推动了政治近代化,既促进了近代法律的萌芽,又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实施;最后推动了教育,“新政”废除了科举制,颁布新学制,促使新式学校的勃兴。
“新政”推行了军事现代化,使新式军队成为军队的主体。
关于军事近代化的详细论述参见冯兆基的研究,[1]在此不赘述。
一、推动了经济近代化清末新政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
这相对于传统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自由而言。
在传统经济领域,以农为本,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且对财产所有权的限制。
《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
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
仍令合籍共财。
”[2]这就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不相容。
甲午战争失败迫使清政府对经济政策不得不进行重大调整。
用当时的话来说:“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外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无致富强之术。
”[3]因此,光绪三十年(1904)初,朝廷接连颁布《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等。
其中规定“凡设立公司赴商部注册者,务须将创办公司之合同、规条、章程等一概呈报商部存案。
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刍议
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刍议作者:张毓容张立胜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文章认为,清末新政是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虽然其改革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体现在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为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政治近代化,促进了近代法律的萌芽,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实施;推动了教育,废除了落后的科举制,颁布新学制,促使新式学校的勃兴。
【关键词】清末新政;历史地位;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教育近代化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1901年至1911年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改革措施的总称。
此前相当长时期称之为“假维新”、“伪变法”。
这种说法有片面之处。
清末新政虽然最后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首先清末新政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为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其次推动了政治近代化,既促进了近代法律的萌芽,又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实施;最后推动了教育,“新政”废除了科举制,颁布新学制,促使新式学校的勃兴。
“新政”推行了军事现代化,使新式军队成为军队的主体。
关于军事近代化的详细论述参见冯兆基的研究,[1]在此不赘述。
一、推动了经济近代化清末新政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
这相对于传统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自由而言。
在传统经济领域,以农为本,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且对财产所有权的限制。
《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
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
仍令合籍共财。
”[2]这就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不相容。
甲午战争失败迫使清政府对经济政策不得不进行重大调整。
用当时的话来说:“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外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无致富强之术。
”[3]因此,光绪三十年(1904)初,朝廷接连颁布《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等。
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内容摘要:关键字:清政府;新政:统治危机;近代化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当时的清政府可谓内外患,危机四起。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不仅造成清政府统治力量的下降,同时也使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统治压力,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稳定政局,但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势力弱小。
财政亏空,社会对清政府的反抗加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消除自身统治危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新政的实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同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官僚体制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裁撤书吏、差役。
六部作为天下之根本,但并未以《六部则例》为依据。
往往舍利引案,,以达到其弄权自如,所以力图整顿,从六部着手,然后渐及各省与与各府州县衙。
为示廓清弊窦之意,各部署案一并销毁,由于书吏肆意弄权。
为消除此隐患,新政规定裁汰书吏,各部堂官督率司员亲理部务,除此之外,差役扰民“尤为地方之害”。
故差役更加裁革,以期除弊安民。
第二、禁止捐官和实行官吏考核,由于捐官是一种公开的钱权交易。
不仅耗费了钱财,还导致贪污甚多,吏治的腐败。
1901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谕旨称:“捐纳职官本一时权宜之政,近来捐输益滥,流弊滋多,人品混淆,仕路冗来,实为吏政民生之害,现在振兴庶务,应加意澄清,嗣后无论何何向事例,均著不准报捐买官,自降职之日起,即行永远停止。
1902年光绪上谕:“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内而部院,外而封疆,均应以询事考言,当鉴别人才之准,故为巩固统治,实行官吏考核制度十分重要。
第三,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置其他六部之前。
这使当时的中国半殖民地化得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在建立新机构的同时,为除冗滥,也裁撤、归并了一些旧衙门。
在新政中,清政府实行的官僚体制方面的改革,革新了吏治,改善了官僚的不良行政作风问题,提高的行政的效率,保证了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实施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和政策,它不仅在短时间内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可从多个方面来评价,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讨论它的历史贡献。
首先,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尝试。
新政推行了君主立宪制度,建立了各级议会和政府机构,实行了选举制度,为人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契机。
这些改革使政府更为民主和透明,增强了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感和自主意识。
虽然这些改革措施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遭遇了各种阻力和挑战,但它们为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其次,清末新政注重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
在新政的推动下,中国开始推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投资铁路、矿山、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
新政还鼓励外资引进和私人企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这些经济改革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三,清末新政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新政积极倡导科学和现代教育,鼓励民族学院的创办和学术研究的开展。
清末新政制定了新的教育法规,修订了教科书,提升了教育质量。
这些改革措施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晚清乃至近代的教育也起到了积极激励的作用。
最后,清末新政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政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解放了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福利。
此外,新政还废除了一些封建制度和苛捐杂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减少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为后来的社会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为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发展、经济现代化的推进、文化教育的提升和社会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也为中国的革命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尽管新政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但它的历史功绩无疑是显著的,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和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清末新政的影响
二、经济早期现代化
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改为农工商部,) 主管商务、工矿、铁路、电信、金融、农桑畜牧 1906年设立邮传部,将铁路、电信、航运从农 工商部分离,分工更为明确。
三、中国军事早期现代化
停止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培养新 型军官,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四、中国法制早期现代化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具有浓厚的封建 性,但也承认了人民有一定的权力,如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的自由,非依法律,不得加以逮捕 和监禁,财产和居住不得无故加以侵扰等。
第二,违背太平天国以来汉族地主地方势 力日益扩大的总的趋势,一味加强以满洲 贵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迫使汉族官僚离 心,失去了自己统治基础的又一部分。
1861-1900的40年中,清政府任命的总督44个,其 中汉人占33个;同一时期任命的巡抚117个,其中 汉人104人。以载沣为首的清廷在新政的后期企图 扭转这个趋势,一味扩大强化中央集权,扩大满 洲贵族的势力,结果适得其反,将汉族地主阶级 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失去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 持。
最典型的例子1911年5月成立的内阁,是整个国人 的寄托和期盼,结果宣布,全国哗然,13名阁员 中,满人9,汉人4。9名满人中皇族占7人,被嘲 笑为皇族内阁,国人对清廷的信誉度一下子降到 零。 地方方面,剥夺总督巡抚的兵权、财权,全部集 中到中央。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官员、汉族地主官僚几 乎没有人为清政府殉葬,他们几乎都站到了清政 府的对立面
清末新政内容 一、政治早期现代化
1909年各省成立咨议局,作为地方议会的雏形, 1910年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国家议会的基础,而 咨议局、资政院的议员,绝大多数是通过选举产 生的。宪法方面,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废除军机处,1911年5月成立了内阁(皇族内阁)。 经过新政,设立了外交、农工商、学部、法部、 邮传部、巡警部、陆军部、海军部、度支部、理 藩部等部,国家机构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清末新政之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清末新政之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摘要]清末新政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可以分为法律制度改革、宪政改革和官制改革。
其在每一方面的变革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尝试,虽然有些改革并未来得及实施,但是其所进行的创制对我国现代政治制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字]清末新政政治制度现代化法律制度改革清政府在新政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创制,这些创制相对于以往的法律变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清末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在新政以前,我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法律是封建社会的法律。
新政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是在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因素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颁布的,因而与以往法律度相比有了一些资本主义法律的特征:1. 改变了封建法律的残酷性,代之以资本主义性质的相对缓和的刑罚。
1902年,刑部把封建法律中的徒、流、军刑的绝大部分改成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夺自由、强制劳动为内容的刑罚。
次年,废除充军刑名。
1904年,改笞、杖为“罚银”。
1905年,废除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酷刑。
2. 不再“重农抑商”,而是鼓励发展工商业。
1903年,成立了商部。
同年12月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具体措施。
3. 初步体现了“民本”色彩。
1907年,清政府开始编制民法典。
1910年又将旧律中的继承、分产、婚姻、田宅等民事条目正式分出。
1908年修成《大清民律草案》。
同年还颁布《结社集会律》。
4. 法律制度趋向于专业化、近代化、全面化。
新的法律制度改变了封建社会把实体法与诉讼法相混同的情况,并编制了诉讼法草案。
同时还按“三权分立”原则进行法院编制。
除此之外,还颁布了民法典、行政管理法,使法律制度更加完备。
5. 法律的编制运用了一些资本主义法律的原则。
《刑事民事诉讼法》虽然未实施,但却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诉讼法原则起草的法案。
“大理院”按“三权分立”原则被分立出来“专掌审判”[ 《中日宪政初始阶段比较》刘笃才《日本研究》2005年第1期92页]。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清末新政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面貌,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因此,对清末新政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末的新政对中国的社会现状有着重大的改变,从政治上来说,清末新政是一次宪政革命,它是清王朝开启其末期改革运动的一次重要尝试。
新政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政治上的自由化,也消除了当时削弱皇权的私有特权,实行了宪政制度,为中国进入近代化进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清末新政所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清末新政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中国的财政状况得到缓解,金融体系也得到了完善。
此外,清末新政还制定了《两千里改良方案》,对中国的农业进行了发展,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的农业形成了现代农业的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清末新政着力实施义务教育制度,这使得中国乡村普遍实施了义务教育,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同时,清末新政还着力推行现代文化,并鼓励古典文学的再创作,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给中国带来了一场革命,它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为中国向近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清末新政也有其缺点,比如社会反对力量激增,还有一些政治派系的争斗,这些都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因此,要充分发挥清末新政带来的积极影响,继续调整中国的政治体制,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发展。
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的一次跳跃式发展,它为中国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现代化和文化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并且清末新政还启发了中国未来近代化进程的实践,拉开了中国近代发展的序幕。
因此,应该对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赞赏,从中吸取教训,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清末新政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清末新政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内地和东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于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和一些官员的“敷衍”,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清末新政的本质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
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
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
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清末新政历史意义清末新政固然是慈禧集团为强化封建国家机器,整顿和巩固清王朝统治搞起来的。
也不可否认新政改革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多重局限,加上王朝自身的顽固保守,使改革在打折扣,存在诸多缺陷和差强人意之处。
尽管这样,清末新政改革,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新陈代谢的客观效果,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是应该肯定的,不能视而不见,一笔抹杀,更不应该视之为“假维新”、“伪变法”,而应谨重地分析,肯定其是一个确确实实推行的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广泛而深刻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其与戊戌变法相比较,是一场排除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清末新政主要内容1、编练“新军”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2、倡导商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3、教育改革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4、改革官制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5、现代法律光绪二十八年5月13日,清廷下达一道上谕:“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
咨议局与资政院打印版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咨议局与资政院在清末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杜景微指导教师郭静副教授学号0711********年级2007级本科专业历史学系别政史系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2011年3月郑重声明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郭静副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
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标题 (1)中文摘要 (1)关键词 (1)正文 (1)一、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改革 (1)二、制衡行政权促进政治民主 (2)三、推翻专制制度和救亡图存 (3)参考文献 (5)致谢 (6)外文页 (7)咨议局和资政院在清末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杜景微摘要咨议局与资政院于1907年9月和10月先后设立,这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第一次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行政权起了制衡作用,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咨议局与资政院的议员在投入参政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取了参政权。
更重要的是领导了国会请愿运动,并促使其高潮的到来。
并且对推翻专制制度和国家救亡图存起了推动作用。
咨议局与资政院的召开提高了人民民主主义觉悟,进一步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咨议局资政院选举国会请愿咨议局与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西方代议制度在中国最早尝试的议事机构。
清廷于1907年9月和10月先后宣布建立,以为上下议院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它不仅对当时预备立宪、立宪运动、晚清政局乃至辛亥革命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开拓意义的事件,对于以后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中国政治制度上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选举咨议局的章程中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包括对出身、财产、性别的限制,并且规定分为初选和复选两个部分,而资政院的议员则分为民选和钦选。
这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第一次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重要意义。
谘议局与资政院的名词解释
谘议局与资政院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对于政治制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在一些国家的政治体系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机构,其中包括谘议局和资政院。
然而,对于这两个名词,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具体含义和作用。
本文将对谘议局和资政院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以期帮助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谘议局。
谘议局是一种政治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它由一组政治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人士组成,通常由政府任命。
谘议局的成员经过精心筛选,以确保其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意见。
谘议局的成员通常会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他们会根据自身的专业领域,对政策进行评估和预测,帮助政府制定最佳的政策方向。
此外,谘议局还可以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与谘议局相对应的是资政院。
资政院是一种政治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和评估政府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资政院的成员通常由各个政党或政治团体选举产生,以确保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资政院的成员在任期内没有党派关系,不受政党的控制和影响,他们的职责是代表公众利益,监督政府的运行,确保政府的决策和行政行为符合法律和伦理标准。
资政院通过对政府的决策和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起到修正和调整政策的作用。
当政府的决策与公众利益相悖或违背法律道德时,资政院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促使政府采取相应的行动。
此外,资政院还可以向公众传达政府的工作情况,提供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谘议局和资政院在政治体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谘议局通过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专业意见;而资政院则通过监督和评估政府的决策和行政行为,保障政府的公正和合法性。
从本质上来讲,谘议局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助手,而资政院则是政府的监督者。
两者在保持政府的科学和民主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作者:忻平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062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09日清末新政是清朝最后十年社会全面危机时的适应时势之举,应势而变的目的是延续统治。
人们常用其宗旨来证明其失败的必然性:“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然“琴瑟改弦”会改变基调,“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
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
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
这样,现代化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彷徨了40年,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
本文拟就这一课题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探讨。
一清末新政加剧了正在发展的城市化趋势,新型资本主义工商型城市急遽递增,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源与加速场。
中国古代城市出现虽晚于古巴比伦,但其发达程度却是无与伦比的,与西方城市特质不同,中国传统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军事中心而存在的。
据施坚雅统计,19世纪90年代中国关内18个省的39000个城镇有1546个是地方政府所在地。
[2]城市职能为政治控制与赋税征收,结构格局体现了等级制度的帝都型模式,如长安、北京均以皇城为核心层层扩散依等级而逐次递减。
城市经济则依赖乡村供养维持,城市人口以消费人口为主,商人工匠少且居末等地位。
唐宋起城市商业繁荣,但作为王权支持依附系统的城市性质未变,“很难成为引导社会发生变革的中心”。
[3]与欧洲城市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相对独立的自治体,市民藉此向封建王权发动进攻,终成现代化的发源地不同,为数甚多的中国城市却“孕育不出与封建社会相对抗的市民阶层、市民运动,发动不了与封建自然经济相对抗的工业革命,也无法启动近代化的闸门”。
[4]鸦片战争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批资本主义工商城市相继出现,成为接触外部世界与孕育现代化的前沿地带。
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革
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2019-10-05【摘要】1901年⾄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次专制集团⾃上⽽下的旨在挽救其统治的改⾰运动。
从清王朝的⾓度看,这⽆疑是⼀场失败之举,但从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度来看,它取得了巨⼤的成就。
【关键词】清末新政;政治改⾰;宪政改⾰对清末新政的研究,传统观点认为新政纯属骗局,是统治者玩弄⼿腕,妄图苟延残喘的卑劣伎俩。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则从新⾓度对新政进⾏研究,对其性质给予了较为正⾯和积极的评价。
此⽂将在新政的政治改⾰⽅⾯略作叙述。
⼀、新政推⾏的历史背景鸦⽚战争之后,清廷⾯临内忧外患。
为求⾃保,1901年1⽉29⽇,光绪上谕称“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1]清末新政开始。
对清廷来说,虽迫不得已却是⼀个真诚的选择,正如10⽉2⽇慈禧的懿旨中称“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民计,舍此更⽆他策”[2]。
然⽽政治体制的变⾰是最令清朝统治者头痛的事,因为它意味着要在权、利两⽅⾯作出平衡,嗜权如命的慈禧对此产⽣迟疑。
慈禧举棋不定之时,⽇俄战争爆发。
⽇本的胜利是⽴宪战胜专制的⼜⼀次证明。
时有⽂章评论:“鉴于俄国之败⽽知专制之不可恃,数千年相沿之习庶可捐。
此⼆者之观念⼊⼈⾄深,感⼈⾄捷,数年之间必有⼤波轩然⽽起”[3]。
其后再度兴起的⽴宪舆论很快证明此⽂章的先知性。
⼆、新政中的政治改⾰变法上谕的三个⽉后,督办政务处的成⽴为前期新政提供保障。
对官制的改⾰如下:在中央,⾸先裁汰了各衙门的胥吏差役,停⽌捐纳买官。
在地⽅,裁撤了河东河道总督和云南、湖北、⼴东三省巡抚等。
此外还创设了如督办政务处、商部等新机构,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等。
旧部门的调整、闲散机构的裁撤等在⼀定程度上消除了机构重叠、贪污腐化的局⾯,这也促使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向近代转变。
因清政府的积弊由来已久,社会⽭盾错综复杂,其成绩也只能有限。
1905年7⽉16⽇,清廷再发上谕特派载泽、端⽅等⼈分赴东西各洋考求⼀切政治,五⼤⾂出洋考政得以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法典须资政院拥有宪法以外各种新定法典及其 修改的职权,“一切新的法典不经其议决便不成 其为法典,颁布以后不经其议决也不能修改”[8], 这意味着皇帝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威将受到限 制。其次,资政院还具备监督权,有权责问大小 臣僚。“有弹勃军机大臣、行政大臣侵夺资政院 权限和违背法律的权限,有核议具奏诸议局与督 抚异议事件的权力。”[9] 资政院还保障了人民的 监督权,使人民有权监督议员的选举,还可以建 言宪政。以上条件充分证明,资政院是一所相对 独立的立法机构,是封建政治向民主政治跃进时 期的过渡性政治机构,立法权与监督权的确立为 日后中国的宪政之路掀开了新篇。
1907 年 9 月和 10 月 , 清廷正式颁诏,开始 筹建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 ,“上谕,著各省速设 咨议局,以为采取舆论之所,俾其指陈通省利弊, 筹计地方治安,并为资政储才之所。”[1]1909 年 , 清廷颁布《资政院章程》。资政院和咨议局是清 末预备立宪活动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中国政 治文明割裂传统、开启新轨的新旧冲突中撕开了 一道缺口,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迎来了一道曙光。 可以说中国宪政之路,于此伊始,下面对二者做 分别论述。
咨议局与资政院的议政实践表明,虽然在封 建政权的藩篱中它们职权有限,但并非形同虚设, 更非意义全无。它们不仅为日后中国的现代化政 治发展初创了制度模板,更为当时的民主人士提 供了良好的政治平台,向民众传达了积极的民主 精神,为近代中国的宪政文明点燃了火种。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作者简介:潘梦园(1992 ~ ),女,河北大 学研究生二年级在读,研究方向为民国时期的慈善 救济。 参考文献 [1] 傅美林:《各省咨议局设立》,《清史纪 事本末》[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第 3228 页 [2]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 .《清末筹备立 宪档案史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667—668 页 [3] 周妤:《中国近代行政组织思想研究》[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年,第 140 页 [4] 黄福寿:《中国协商政治发生与演变逻辑》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15 页 [5] 刘莎莎:《立法、监督与实效:晚清江西 咨议局研究》[D]. 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 年, 第 13 页 [6] 吴剑杰:《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657 页 [7] 廖治《: 咨议局经过大事记》[J]《. 宪政新志》 1909 年,第 1 期,第 11 页 [8] 鞠方安:《中国近代中央官制改革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年,第 158 页 [9] 鞠方安:《中国近代中央官制改革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年,第 159 页
党政党建
读 天 下
INSIGHT
论清末咨议局与资政院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意义
文 潘梦园
摘要:清政府于 1906 年发起“预备立宪”活动, 其中的重要成果便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省分别成立 了资政院与咨议局。它们收集民意,规范立法, 监督政府,是为中国宪政文明的先声之势,为中 国政治现代化开辟了新阶段。 关键词:咨议局;资政院;议会;宪政
一、咨议局——“议院之先声” 咨议局是为了“予民人以与闻政事之权,而 使为行政官吏之检查”设置的“采取舆论之所”[2], 它虽并非自治机关却是“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之 枢纽”。作为“议院之先声”的咨议局为后期中 央民意机构“资政院”的筹建做了政治上的铺垫, 在中国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咨议局组织建设的民主内涵 从 咨 议 局 的 组 织 建 设 及 运 行 情 况 上 看, 它 符合立宪国家地方议会的规定,体现出一定的民 主性。首先,咨议局议员的产生、递补、任期、 辞职等规定符合民主原则。根据《各省咨议局章 程》,咨议局议员由具特定资格者以复选举法选 举 产 生。“ 咨 议 局 设 议 长 一 人, 副 议 长 二 人, 常驻议员若干人,均由议员以无记名投票互选产 生。议员,正副议长任期三年,常驻议员任期一 年。”[3]“若议长出缺,以副议长抵补;副议长 出缺由议院互选递补。”[4] 选举制、限任制是民 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咨议局的制度清晰地体现了 这一精神。其次,咨议局作为省级民意机构,对 行政权起到了民主监督的作用。咨议局章程规定: “本省官绅如有纳赋及违法等事,咨议局得指明 确据,呈侯督抚查办”[5],“咨议局于本省行政 事件及会议厅议决事件,如有疑问,得呈请督抚 批答。若督抚认为必当秘密者,应将大致缘由说 明”[6],这样咨议局以参议本省政务的方式加强 了对行政事务的监督。固然,地方督抚专权已久, 积习难改,他们与咨议局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对此,咨议局回应以坚决的斗争。最具代表性的 有,广西咨议局在维护禁绝鸦片议案、高等警察
学堂是否招收外省学生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浙江 咨议局为维护《公司律》、反对邮传部以命令变 更法律而与浙抚的斗争;湖南咨议局为巡抚发行 公债未经局议而引发的抗议等,有效地维护了咨 议局的权威,由此可见咨议局对地方督抚专权擅 政行为起到了必要的制约作用。
2、咨议局是政府与社会的桥梁 在专制制度下,政府没有专门的民意机构, 以致政务上下不通,咨议局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这方面的问题,它一方面为士绅和立宪派参 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制度途径,另一方面它充分 发挥了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首先,咨议局为立 宪派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平台。立宪派人士曾撰文 说“所谓宪政之萌芽而为中国最新之产物者,其 各省之咨议局欤?······代议之政治,参 政之权利,我国民将于咨议局中先尝一羹焉。”[7] 各地区立宪派人士对筹建咨议局投入了莫大热 情,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地利用了咨 议局所赋予的权限,几乎把咨议局改造为实际上 的省议会。这一方面有利于咨议局吸收新人才, 接收更为广泛的社会信息 ,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咨 议局自身功能的完善。其次,咨议局也成为了社 会舆论的平台,使得民众也能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咨议局为“采取舆论之所”,旨在使人民“与闻 政事”,是加强立宪派团结的好机会和促进人民 参与政治的合法舞台。加之由于咨议局接受人民 陈请,与地方自治会联系密切,这就使之处于动 员地方民众的有利地位。全国咨议局联合会的成 立,使得咨议局成为清末动员人民政治参与的组 织者。 历史表明,咨议局是具有一定的立法和行政 监督功能,吸纳和动员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的制 度化渠道,它的产生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渗入政 权,政权的阶级成分开始改变,中国政治史迎来 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资政院——议会的雏形 咨议局作为地方民意机构首先落成,那么中 央的民意机构便呼之欲出,一切水到渠成。资政 院的建制清政府在学仿西方议会制度的基础上, 按照中国的封建王权精神加以改造而完成的,可 谓是中国“议会的雏形”。它自 1910 年 9 月建 成至 1912 年初退出历史舞台,共举行了两次常 年会。虽然资政院存在时间不长,但其表现出的 对抗专制的努力却影响深远。首先,资政院具有 立法权,是立法机关,有权直接上疏皇帝。除宪 法外,资政院有权对任何法典进行修改,新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