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教 学设计案.第七节 澳大利亚.doc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整体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兴趣,提高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和与中国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课件。
2.案例:收集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和与中国的关系的具体案例。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进行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三章第七节 澳大利亚
课题:第七节 澳大利亚第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批注:
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
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总结介绍
下面请同学们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
师: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尤其是矿石产量高,矿产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请一个同学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1: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长期独自占领着南半球的一块大陆,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种类;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初步认识,为今后深入学习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澳大利亚的认识相对较浅,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澳大利亚的特点,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增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地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课件,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特点。
2.教学道具:准备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等相关的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教学资源:收集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然后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介绍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介绍了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对澳大利亚的全面介绍,使学生对澳大利亚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大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澳大利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全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文化和历史。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气候、资源和文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准备好案例。
3.准备好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展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资源等,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资源、经济和文化特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 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第1课时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
教学难点: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分布。
2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录像片《古老的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等动物的生活情景。
问: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呢?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板书】第七节澳大利亚学习新课电脑展示:课本104页图8-63澳大利亚的地形学生活动:①学生先在课本图8-63上找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然后叫四名同学上讲台在投影上分别指认以上地理事物。
②引导读图:让学生根据图例(陆高海深表)阅读图中颜色的变化,来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地形东部、中部、西部各异,东部是海拔较高的大分水岭,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
评价小结: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地形特点与美洲相似,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过渡:澳大利亚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各异,形成了四个不同农牧业区,那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学生活动:①学生对应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状况 (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则为混合农业地带)②学生分组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学生发言:略老师评价各组意见并归纳如下: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又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转折提问:同样是平原区,为什么中部地区是粗放式放牧,而沿海地区是混合农业,这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上还有什么不同?(气候不同)我们接着了解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电脑展示:课本106页图8-66澳大利亚的气候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南回归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是关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上主要大洲的位置、特点等知识。
但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丰富。
同时,学生对于遥远的国家总是充满好奇,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较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知识,认识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实例,使学生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澳大利亚的地图,供学生观察和学习。
3.准备与澳大利亚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点。
同时,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情况,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案_1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
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3、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4、记住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 自然环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
基于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在地理课程设计时不仅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逐步养成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观察地图和阅读资料获得地理信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学习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鼓励或激励、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流,构建开放式课堂,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超越教科书和教师。
在学生评价上多鼓励性评价少否定性评价。
培养具有坚强人格与自我发展意识、能够不断学习与实践、善于想象与创新的21世纪新人。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8.7《澳大利亚》全章节教案
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作图等手段,使学生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主要城市。
2.通过读图(地形图),使学生明确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和北美洲对比,知道澳大利亚东西排列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图,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并根据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
4.通过阅读景观图,识别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分析这些动物唯独存在于澳大利亚的原因。
5.通过读图,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
[重难点]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南半球蔚蓝的海水中有一个金锁形状的大陆,它的名字就叫做澳大利亚。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个国家,看一看它有何魅力![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国旗”[提问] 你们曾经见过这样的一面国旗吗?知道它属于那个国家的吗?[学生] 澳大利亚[讲述] 谈到澳大利亚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2000年的奥运会曾在这个国家举行。
而且现在又有许多的人到澳大利亚留学,所以同学们应该对澳大利亚多少有些了解。
下面就请在座的同学谈谈你所了解的澳大利亚。
[学生]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承转]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点评。
看来,同学们知道有关澳大利亚的东西确实不少,我想通过下面的学习你会更加了解澳大利亚。
二、讲授新课(一)拥有一个大陆[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轮廓图[提问] 澳大利亚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频临哪些海域?[学生] 它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
东频临太平洋,西南频临印度洋。
[提问] 仔细观察,说一说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赤道的什么方向?它属于那个半球?[学生] 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大致位于南纬10º——南纬40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是南半球的国家。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教案:澳大利亚【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103-P109。
主要包含“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古老的动植物”、“后起的发达国家”等内容。
1.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2)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特别是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3)加深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南半球国家的特点。
2.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概述:包括其独占一块大陆的特殊地位及其自然环境特征。
(2)古老的动植物:介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及其形成原因。
(3)后起的发达国家:探讨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唯一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教学难点:(1)理解澳大利亚动植物的古老性和特有性:解释其形成原因及与全球其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2)分析澳大利亚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4.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澳大利亚概况与自然环境导入新课:(1)提问: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哪个?(学生回答:澳大利亚)讲授内容:1.地理位置与面积:(1)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总面积约769万平方公里。
(2)人口约2500万,地广人稀,气候干旱。
2.地形与气候:(1)地形多样,从热带雨林到沙漠应有尽有。
(2)气候类型复杂,从热带湿润到寒带干燥不等。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比较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的地理特点,总结其独特之处。
第二课时:古老的动植物导入新课:(1)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的动植物?(学生思考并回答)讲授内容:1.古老动植物的种类:(1)袋鼠、考拉、鸭嘴兽等动物,以及桉树、金合欢等植物。
(2)特有鸟类450种,特有植物9000种,占全球总数的75%。
2.形成原因:(1)长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自然条件单一,导致动植物演化缓慢。
(2)古老的地质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共同作用。
课堂活动:(1)观看视频:介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案_20
第七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通过读图(地形图),使学生明确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知道澳大利亚东西排列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图,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并根据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
4.通过阅读景观图,识别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分析这些动物唯独存在于澳大利亚的原因。
5.通过读图,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难点]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整个一学期,我们都在畅游世界,今天是我们畅游世界的最后一站——澳大利亚。
[投影] 视频:世博会澳大利亚国家馆日视频教师:在视频中,你了解了澳大利亚的什么特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如此多的古老动植物,因此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神奇的国家来一次神秘的澳大利亚之旅。
二、授新课1、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并对目标作出解析2、古老的动植物教师:播放视频中出现的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问:他们生活在哪里?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动物分布及概况图文资料,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古老动物呢?提示: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3、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教师过渡:因为长期孤立,所以多古老动植物,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孤立状态呢?让我们详细的了解吧教师:播放地理位置相关的地图学生:找出重要的纬线,描述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小结:我来介绍地理位置,派小组代表介绍地理位置4、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教师:播放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的一般方法学生:看图,总结归纳地形特征教师:播放各自地形区中的特征图片,加深学生记忆学生:我来介绍地形特征5、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教师:播放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看图,总结归纳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布特征是什么?代表发言三、合作讨论教师:播放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图,学生:分小组讨论,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关系,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小结本块知识四、我想说一说学生畅谈本节收获,教师点评五、随堂练习六、反思与总结本节内容,在教材处理上调换了顺序,先由视频短片中介绍了古老的动植物,因为内容简单,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 教学设计
4.我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我是_______。
5.我是澳大利亚首都。我是_______。
6.我因腹部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在澳大利亚分布十分广
泛,被视为澳大利亚的象征。我是_____。
教学反思
横向
本节内容是第八章走近国家是本册最后一章内容,共有七节内容组成,本节是第七节,旨在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
学情
分析
易理解
澳大利亚的位置、农业、工业
探
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 学 策 略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自学阶段
确立
目标
同学们,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了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一个国家?
重难点
重点
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难点
培养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知识
联系
纵向
第八章走近国家是本册最后一章内容,共有七节内容组成,本节是第七节,旨在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
展示
交流
一、学生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结果。
反馈阶段
归纳
小结
课堂
检测
【猜猜我是谁?】
1.我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我有“骑在羊背上”
“坐在矿车里”的国家等美称。我是_________。
2.我是澳大利亚的最低处。我是_________。
3.我是世界最大的独块岩体,随一天中太阳的升降呈现出不同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澳大利亚是一个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国家,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等小岛组成。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唯一一个占据一块大洲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比明显,东部为山地气候湿润,中部为平原半干旱,西部为高原干旱。
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古老动物是这个国家独特的自然资源之一。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是该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其中放牧业尤为发达。
美利奴羊是澳大利亚放牧业的代表,澳大利亚的绵羊头数世界第一,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养肉产量也居世界第一。
这种发展得如此之好的畜牧业,与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源和历史等因素有关。
澳大利亚的地形主要分为东部的山地,中部的平原和盆地,以及西部的高原。
东部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中西部主要是草原和沙漠气候。
这些因素为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澳大利亚的工矿业也是该国的重要产业之一。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炭、铜、铝、锌等。
此外,澳大利亚还有发达的农业和渔业,以及世界著名的旅游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
因此,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成功之处在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
接下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工业,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在钢铁、有色冶金、汽车、化工等行业拥有重要的产业部门。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也在逐步崛起,医药、电子产品等领域相对突出。
此外,澳大利亚也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著名。
澳大利亚主要的矿产包括煤矿、铁矿、金矿、铜矿等。
其中,煤矿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铁矿则主要分布在西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
由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在人口分布方面,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东南沿海部分地区人口稠密,而人口集中地多为全国重要港口、政治、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体育中心。
这也反映了澳大利亚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第三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七节澳大利亚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七节的内容。
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重要城市;(2)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生存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3)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②发达的养羊业和工矿业;③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①自流井的成因;②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自主探究、讲授法、综合分析法、观察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我这里有个神奇、美丽又富饶的国家,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课件:澳大利亚风光视频片段)引入课题——《澳大利亚》生: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对澳大利亚有个初步了解。
一、拥有一个大陆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和图3—47,并提出你自己自学后应掌握的有关本部分知识的问题后,让其他同学回答。
学生找问题,让其他的同学回答并且点评。
教师进行问题补充: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师生共同的总结:1、澳大利亚拥有的大陆2、位于()半球和()半球,被()从中部穿过,地处()带和南温带;西北邻()东濒()西临()南望()。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课题第七节澳大利亚备课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2.通过国赌徒和自主、合作学习,了解澳大利亚地理概况。
3. 运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主要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的成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难点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资源地图册、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课前检测读巴西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①洋,②洋⑵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气候属于;图中B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气候属于。
(3)③河。
该河流域覆盖着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
(4)城市C D E回答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图片—某国的国徽,你认识这些动物吗?他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回答展示目标明确任务【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征,以及地形与气候、人口城市分布的关系。
3.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并分析其只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
自主学习导学达标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1.自学课本P103-104并读图8-47,在图上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1)在地图上描绘出赤道、南回归线、1800经线、1600E(2)亚洲、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
湘教版地理七下8.7《澳大利亚》教案设计实录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五单元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结构“澳大利亚”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
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尝试做一个精明的农场主,运用探究和合作学习,把已获得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阅读有关地图,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运用有关地图,图片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经济等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理解澳大利亚利用资源很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快速发展经济。
3、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经济等的影响。
难点: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法和教法分析说教法:根据地理学科的学科特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析图的能力。
直观演示法:采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如视频、图片等,能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上造成冲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有效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情境设计法,通过让学生尝试做一个农场主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这恰恰也是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因此,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学法:自主探究法、情景参与法、小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感知——参与——体验——应用”这一有效的学习策略。
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节 澳大利亚(省一等奖)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贵州省普安县盘水街道窝沿中学岑天丽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课题: 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创设学习情景,营建一个开放民主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地图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运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3、说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4、会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5、了解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地图进行分析、推理、总结、作出判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文本、图像等素材资源制作成课件,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
学法分析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进行学习、分析、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完成学习任务。
重难点分析重点1、运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2、说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了解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难点1、会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对土地利用方式:在农场内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以达到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引导学生概括本区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气候炎热干燥
板书:气候:炎热干燥
过渡: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学生对比图8.37与图8.39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老师可启发学生从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对动植物的影响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略
老师评价归纳如下: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地区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课 题
第七节澳大利亚(1)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型
主备人
集体讨论人员
陈杰、田万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
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通过读图、填图、讨论分析等手段,使学生记住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②引导读图:让学生根据图例(陆高海深表)阅读图中颜色的变化,来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地形东部、中部、西部各异,东部是海拔较高的大分水岭,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
评价小结: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地形特点与美洲相似,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展示:课本76页图8.39澳大利亚的气候
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南回归线。②观察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什么部位?(中部)
板书:位置: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
启发思考:从五带划分来看,澳大利亚属于哪一带?(大部分处于热带,南部处于温带)
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并齐声说。(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五)布置作业:配套练习册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七节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东西并列的三部分地形
三、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
教学反思:
总结过渡:澳大利亚位于南纬10°~44°之间,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地形明显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地形与气候组合成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农牧业区。除羊毛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农牧业在澳大利亚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板书:自然条件→农牧业区的分布(因地制宜)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示学生可通过引水灌溉来解决水资源不足)
学生发言:略
评价小结: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较为有利,而其他地区大多属于年降水量不足500 mm的半干旱区,实行的是利用天然草场实行粗放的放牧饲养。
过渡:澳大利亚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各异,形成了四个不同农牧业区(图8.37),那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展示:课本74页图8.37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
学生活动:①学生对应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状况,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边读图边说。(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则为混合农业地带)②学生分组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提示学生阅读75页图8.38的文字部分)
过渡: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那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地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条件?
二、板书:自然条件
展示:课本75页图8.38澳大利亚的地形
学生活动:①学生先在课本图8.38上找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然后叫四名同学上讲台在投影上分别指认以上地理事物。
混合农业在时间上的合理分配:由于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正好是交替进行,这样对于农业安排农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播种)春(收割)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又是牧羊活动的忙季(绵羊的配种和剪羊毛)。这样,农民几乎一年四季忙到头,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
引申思考: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请从地形和气候条件,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播放录像: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生产
得出结论: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板书: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四)课堂小结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有整个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拥有许多古老的动物,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牧业,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如今,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老师补充:根据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的多少,将农业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农业称为粗放农业。粗放农业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因此粗放农业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农业,所以尽管澳大利亚广大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面积辽阔,但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
【板书】第七节澳大利亚
(三)学习新课
一、板书:“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
板书:发展历史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本76页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解答以上问题并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
过渡:同学们,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多少呢?(120人/平方千米)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吗?(学生看书了解2.5人/平方千米)是我国的1/45。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是多少?(768万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
学生发言:略
老师评价各组意见并归纳如下: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又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转折提问:同样是平原区,为什么中部地区是粗放式放牧,而沿海地区是混合农业,这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上还有什么不同?(气候不同)我们接着了解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重点难点
1.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
2.人口分布
教学准备
讲授法、谈话法
教 (导)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学生活动及建议
第1课时
(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导入:
录像片《古老的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等动物的生活情景。问: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呢?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