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4篇)
![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8c4e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c.png)
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动力学特性的学科,它是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科之一。
我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物理化学课程,深刻认识到物理化学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根据我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一些关于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物理化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又能够指导实际应用的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物理化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物理化学能力的关键。
其次,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十分显著。
物理化学是一门涉及较多数学知识的学科,数学是解决物理化学问题的基础。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代数运算和微积分知识,还需要具备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数学工具。
数学基础的不扎实会影响对物理化学理论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学习物理化学之前,我们应该加强数学基础的学习和提高。
另外,物理化学的实验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
物理化学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化学现象,同时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严格遵守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措施,精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结论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实验的训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物理化学的学习需要持续的努力和钻研。
物理化学的知识体系庞大而深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行课堂学习,还需要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和思考。
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参加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做课程实验和设计等,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物理化学能力和认识。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a2f5cd80eb6294dd886cca.png)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2》实验报告课程:物理化学实验专业:环境科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验日期:5月24日实验一、溶解焓的测定一、实验名称:溶解焓的测定。
二、目的要求:(1)学会用量热法测定盐类的积分溶解焓。
(2)掌握作图外推法求真实温差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盐类的溶解通常包含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是晶格的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即离子的水合作用,为放热过程。
溶解焓则是这两个过程热效应的总和,因此,盐类的溶解过程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这两个热效应的相应大小所决定的。
影响溶解焓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溶质的性质以及用量等。
热平衡式:△sol H m=-[(m1C1+m2C2)+C]△TM/m2式中, sol H m 为盐在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焓, J·mol , m1 , m2 分别为水和溶质的质量,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kg·mol -1 ;C1 ,C 2 分别为溶剂水, kg; 溶质的比热容,J·kg -1;T 为溶解过程中的真实温差,K;C 为量热计的热容, J·K- 1 ,也称热量计常数.本实验通过测定已知积分溶解焓的标准物质 KCl 的 T ,标定出量热计热容 C 的值.四、实验主要仪器名称:NDRH-2S型溶解焓测定实验装置1套(包括数字式温度温差测量仪1台、300mL简单量热计1只、电磁搅拌器1台);250mL容量瓶1个;秒表1快;电子;蒸馏水天平1台;KCl;KNO3五、实验步骤:(1)量热计热容 C 的测定 ( 1 ) 将仪器打开 , 预热 . 准确称量 5.147g 研磨好的 KCl , 待用 .n KCl : n水 = 1: 200(2)在干净并干燥的量热计中准确放入 250mL 温室下的蒸馏水,然后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量热计的液体中.打开搅拌器开关,保持一定的搅拌速度,待温差变化基本稳定后,读取水的温度 T1 ,作为基温.(3)同时, 每隔30s就记录一次温差值,连续记录8 次后, 将称量好的 5.174g KCl 经漏斗全部迅速倒入量热计中,盖好.10s记录一次温度值,至温度基本稳定不变,再每隔 30s记录一次温度的数值,记录 8 次即可停止.(4)测出量热计中溶液的温度,记作 T2 .计算 T1 , T2 平均值,作为体系的温度.倒出溶液,取出搅拌子,用蒸馏水洗净量热计.KNO3 熔解热的测定:标准称量 3.513g KNO3 ,代替 KCl 重复上述操作.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KCl溶解过程中数据记录:KCl质量:5.1774g 平均温度18.295℃未加KCl之前:t=19.24℃由图可知: T=1.89℃:△sol Hm(KCl)=18933J/mol;C1=4200J/kg·℃C2=699000J/kg·℃;M(KCl)=0.0745kg/mol;m1=0.25kg;m2=0.0051774kg由△sol Hm=-[(m1C1+m2C2)+C]△TM/m2得:C=-4673.7898J/KKNO 3溶解过程中数据记录:KNO 3质量:3.510g 平均温度:18.735℃ 未加KNO 3之前:t=19.11℃加KNO 3后:由图可知: T=0.75℃;C=-1049.9943J/K;C1=4202J/kg ·℃C2=894900J/kg ·℃;M (KNO 3)=0.103kg/mol ;m1=0.25kg ;m2=0.0035112kg由△sol Hm=-[(m1C1+m2C2)+C]△TM/m2得:△sol Hm(KNO3)=23.45123kJ/mol七、实验问题讨论1.样品颗粒的大小和浓度,对溶解焓测定有什么影响?答:粒度太大不好溶解要受影响,溶解过程过长温差变化过小,就会产生误差;浓度太大也是影响到溶解速度的,时间太长温差数值变化过大,溶解焓的测定就不准了。
2024年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4篇)
![2024年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2df05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2.png)
2024年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学科,融合了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涉及到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原理。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下面是我在学习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数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它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大量的公式和方程式,需要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
而且,在学习物理化学中,我们还需要理解和应用微积分、矩阵和概率等数学概念和方法。
因此,我发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
其次,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化学知识的来源和验证。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得到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探索物理化学的规律和原理。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操作仪器,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第三,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思维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和逻辑推理的学科。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概念和原理,掌握方法和技巧,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物理化学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问题和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综合运用和深入思考。
通过学习物理化学,我锻炼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四,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进行实践和应用。
物理化学理论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和应用,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在学习物理化学过程中,我除了参加实验外,还积极参加课外科研和竞赛活动,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研和创新。
通过实践和应用,我深入理解和掌握了物理化学的知识,提高了自己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物化总结报告
![物化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cef2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2.png)
物化实验总结报告本学期的物化实验一共做了12个实验,分别为燃烧热的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液相反应平衡常数、最大泡压法测溶液表面张力、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蔗糖的转化、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丙酮碘化。
以下针对某些实验的方法改进及实验建议写了总结报告。
一、燃烧热的测定本实验通过测定萘的燃烧热,掌握了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技术,掌握了氧弹式热计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关键:点火是否成功,试样是否完全燃烧,可以考虑以下几项措施:①试样应进行磨细、烘干、干燥器恒重等前处理,否则潮湿样品不易燃烧,且有误差。
压片紧实度:一般硬到表面有较细密的光洁度,棱角无粗粒,使能燃烧又不至于引起爆炸性燃烧残剩黑糊等状。
②点火丝与电极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注意电极松动和铁丝碰杯短路问题。
③充足氧(2MPa)并保证氧弹不漏氧,保证充分燃烧。
燃烧不完全,还时常形成灰白相间如散棉絮状。
实验的改进:燃烧热测定实验的技术改进主要有三方面, 即控制点火电流强度,增加药品使用量.①控制点火电流强度, 选择与点火丝相适应的点火电流. 一方面,消除了电流强度过小时, 点火丝不能在短时间内燃烧而引起的点火器短路现象. 另一方面,克服了当点火电流强度过大时, 点火丝迅速烧断, 样品来不及引燃而无法完全燃烧的问题.②增加样品使用量, 使被测药品放出的热量远远大于火柴及点火丝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可以显著提高该实验的测量精确度. 同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 增加萘的使用量相对于增加苯甲酸的使用量更能显著提高实验测定的精确度.二、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本实验通过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根据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计算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测定介质的改进:用无水乙醇取代苯、四氯化碳等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作为工作介质, 具有价格便宜、原料易得, 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16da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d.png)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浓度的实验方法,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
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邻菲罗啉形成淡黄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510nm)具有最大吸收值。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铁离子与邻菲罗啉的摩尔反应比,计算出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仪器与试剂:分光光度计、铁标准溶液、邻菲罗啉试剂、苯乙醇、氢氧化钠、硫酸、乙醇。
实验步骤:1. 标定分光光度计:分别用制备好的铁标准溶液和制备好的邻菲罗啉试剂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结果确定测量铁离子浓度时所需的吸收波长和检测范围。
2. 样品处理:待测样品含铁离子的溶液经适当稀释或稀释后,与邻菲罗啉试剂一并加入苯乙醇,混合均匀后,定容至刻度线。
3. 测定吸光度: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中,置于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值。
根据标定时所选波长进行测量。
4. 计算结果:根据吸光度值,结合标定结果和反应计算规律,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5.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样品的铁离子浓度,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数据与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得到待测样品A中铁离子浓度为0.023mol/L,样品B中铁离子浓度为0.028mol/L。
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5%以内,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通过标定和样品处理等步骤,得出的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分光光度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仔细,避免试剂的飞溅和吸入。
2.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要规范,保证数据准确性。
3. 实验后及时清洗实验器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4. 结果分析要仔细,排除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浓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汇总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e75887527284b73f2425060.png)
实验一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 测量氯化钾水溶液的电导率,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2、 用电导率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平衡常数。
3、 掌握恒温水槽及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根据电导公式:G=kA/l 式中k 为该电解质溶液目的电导率,其中 l/A 称为电导池常数,由于l 和A 不易精确测量,因此,试验中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的溶液求出电导池常数k cell ,然后把欲测的溶液放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公式G=kA/l 求出摩尔电导率 , k 与 的关系为:2、 总是随着溶液的浓度的降低而增大的, 对于强电解质系溶液有于特定的电解质和溶剂来说,在一定温度下,A 是一个常数,所以将直线,将所得的直线推至c=0可求得A m ∞。
3、对于弱电解质,其 无法用 公式求得,由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求得,其中 A m ∞+ 和A m ∞-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它与温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
在无限稀的弱电解质中:以cAm 对 作图,根据其斜率求出K..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梅特勒326电导仪1台,量杯50ml 2只 ,移液管125ml 9只,洗瓶1只 ,洗耳球1只。
试剂:10.00mol/m3 KCl 溶液, 100.0 mol/m3HAC 溶液 , 电导水。
m cκ=Λ m m,+ m, νν+--∞∞∞=+ΛΛΛ mΛ mΛ m Λ m m ∞=-ΛΛ m Λ m m ∞=-ΛΛ mm=α∞ΛΛ()2m m mm2 m m m m 1c c c K c c ∞∞∞∞⎛⎫ ⎪⎝-⎭=-=ΛΛΛΛΛΛΛΛΛ四、实验步骤1、打开电导率仪器开关,预热5分钟。
2、KCl溶液电导率的测定:(1)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10.00mol/m3的KCl溶液,置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器电导率3次,取其平均值。
(2)再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ml 电导水,置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器电导率3次,取其平均值。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fdbe12fab069dc5122017e.png)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篇一:物理化学------各个实验实验报告参考1燃烧热的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萘和蔗糖的燃烧热的测定,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测量技术。
了解氧弹式热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和相互关系。
3.学会应用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为恒容燃烧热(QV),恒压条件下测得燃烧热为恒压燃烧热(Qp)。
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生成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Qp?QV??nRT。
若测得Qp或QV中的任一个,就可根据此式乘出另一个。
化学反应热效应(包括燃烧热)常用恒压热效应(Qp)表示。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装有一定量样品和样体的密闭氧弹,然后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使水和仪器升温,若仪器中水量为W(g),仪器热容W?,燃烧前后温度为t0和tn,则m(g)物质燃烧热QV?(Cw?w’)t(n?t0。
若水的比热容)C =1。
摩尔质量为M的物质。
其摩尔燃烧热为QMV??m(W?W?)(tn?t0),热容W?可用已知燃烧热的标准物质(苯甲酸,QV=26.434J?g?1)来标定。
将其放入量热计中,燃烧测其始末速度,求W?。
一般因每次水量相同,可作为一个定量来处理。
QMV?m(tn?t0) 三.实验步骤1热容W?的测定1)检查压片用的钢模,用电子天平称约0.8g苯甲酸,倒入模具,讲样品压片,除去样品表面碎屑,取一段棉线,在精密天平上分别称量样品和棉线的质量,并记录。
2)拧开氧弹盖,擦净内壁及电极接线柱,用万用表检查两电极是了解燃烧热的定义,水当量的含义。
压片要压实,注意不要混用压片机。
否通路,将称好的棉线绕加热丝两圈后放入坩埚底部,并将样品片压,在棉线上旋紧弹盖,并再次检查电极是否通路,将氧弹放在充氧架上,拉动扳手充氧。
充毕,再次检查电极。
3)将氧弹放入热量计内桶,称取适量水,倒入量热计内桶,水量以没氧弹盖为宜,接好电极,盖上盖子,打开搅拌开关,开始微机操作。
物化实验报告
![物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75ee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3.png)
物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物化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碳酸氢钠、酚酞指示剂。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
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然后用酚酞指示剂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接着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反应现象。
实验二,碳酸盐分解反应。
将碳酸氢钠粉末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气体产生和试管内外的现象变化。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硫酸铜晶体,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反应现象。
实验三,氢氧化钙吸湿反应。
将少量氢氧化钙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在水蒸气中,观察氢氧化钙的变化并记录反应现象。
实验四,金属氧化反应。
将锌片放入试管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试管内外的现象变化并记录反应现象。
实验五,物质的溶解性。
将少量氯化钠、硫酸铜、碳酸氢钠分别加入水中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六,物质的燃烧性。
用酒精灯点燃少量硫酸铜晶体和锌片,观察燃烧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七,物质的沉淀反应。
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沉淀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八,物质的颜色反应。
将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中,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物化变化,如酸碱中和反应、碳酸盐分解反应、金属氧化反应等。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物质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无。
(以上为实验报告内容,仅供参考)。
物理化学学习心得【6篇】
![物理化学学习心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313f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b.png)
物理化学学习心得【6篇】什么是生物化学,相信这个问题对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一领域的人来说是很陌生的,那么我们首先要来先了解和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点吧。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科学。
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
生物化学不但可以在生物体内研究各种生命现象,还可以在体外研究生命现象的某个过程。
首先来说说生物化学的静态部分。
基础生物化学从第一章开始到第六章完,我们学习了细胞中各种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小分子如何形成生物大分子,或进一步形成大分子聚集体。
从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开始,我们学习了核酸、酶、维生素、辅酶、生物膜。
核酸作为生命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类型,对生命的延续以及新物种的诞生都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们都知道单成分的催化活性依赖于酶活性中心三维结构上靠得很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而双成分酶必须与辅基或辅酶等蛋白质的辅助因子成分结合才能表现出酶的全部活性,于是维生素就成了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比如当体内缺乏维生素B2时人体就会引起口角炎、皮肤炎等病症,可见学习基础生物化学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
从第一章开始。
我们就学习了基础生物化学的动态部分,当然这个部分与静态部分是离不开的,且是建立在静态部分上进行的。
这部分讲得最多的就是代谢,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相传伴的能量代谢。
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蕴藏的化学能便释放出来,比如糖类代谢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
不管是糖类、蛋白质、脂肪,还是核酸代谢对我们生命活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都是要通过必要的生物化学手段才能够去认识清楚,进而对解释、揭示生命起着很大的作用。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de5c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7.png)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分析天平、热力学仪器等。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
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溶解度、热容量等物理化学性质,来探究物质的基本特性。
实验步骤:1. 密度测量,首先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然后使用容量瓶测量样品的体积,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出样品的密度。
2. 溶解度测量,将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通过分析天平测量样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探究溶解度与温度、溶剂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3. 热容量测量,利用热力学仪器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容量,了解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学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样品的密度、溶解度和热容量等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1. 样品的密度与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有关,不同样品的密度差异较大。
2. 样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增加。
3. 样品的热容量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样品的热容量差异较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测量密度、溶解度和热容量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理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深入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为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物理化学总结
![物理化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e74a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2.png)
物理化学总结物理化学总结简介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
它涉及了物理和化学两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物理方法和理论来解释和预测化学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物理化学的主要概念进行总结和介绍。
1. 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能量、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
1.1 能量能量是物理化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各个物质之间以及化学反应中转化,但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物理化学主要研究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如热量的传导、吸收和释放等。
1.2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力学性质和能量变化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来描述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相变规律。
热力学主要关注热传导、热扩散、相变等能量转化过程。
1.3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微观性质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量子力学原理和量子力学方程来解释和预测微观粒子的运动、能级和相互作用等。
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概率性质和量子力学态等。
1.4 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它涉及分子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静电力、氢键等。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物质的性质和相变过程有重要影响,例如分子间力的大小决定了物质的凝聚态。
2. 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物理化学实验方法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
2.1 光谱学光谱学是利用光的各种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物质性质的学科。
光谱学包括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等,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2 热力学测量热力学测量是通过测定物理化学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来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常用的热力学测量手段包括热量计、热电偶、量热仪等。
2.3 分子光谱学分子光谱学是通过研究物质在特定波段的光谱特性来获取物质信息的方法。
分子光谱学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
3. 物理化学的应用物理化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3.1 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在材料科学中有重要应用。
2023年物理化学学习总结8篇
![2023年物理化学学习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0765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d.png)
2023年物理化学学习总结8篇第1篇示例:2023年的物理化学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充实而又有收获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系统地学习了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2023年物理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2023年的物理化学学习中,我深入学习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晶体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等知识,我对物质内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晰地认识到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
我也学习了各种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量子力学等,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在2023年的物理化学学习中,我还深入研究了化学动力学和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等知识,我了解了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了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知识不仅使我对实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今后的科研和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
2023年的物理化学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掌握了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也培养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
相信这些学习经历和收获,将成为我未来科学研究和工作的宝贵财富,推动我在物理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
2023年的物理化学学习,让我更加热爱科学,更加坚定地走在了科学之路上。
愿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2篇示例:2023年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年的物理化学学习之路,我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不断丰富了自己的物理化学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总结一下这一年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今年我在物理化学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
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实践和自主学习,我对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等等。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085515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4.png)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实验总结分析一般都包括做实验的大概内容,实验成功的关键或者是失败的原因,以及通过实验学到的东西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经过了大三上半学期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到底学习,这学期开设了物理化学实验这门课,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得出化学知识结论的一门科学,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实验学习,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更加体会到物理化学实验设计的巧妙,不经赞叹伟大的科学家们的无比智慧,领略到物理化学这门课的魅力和兴趣,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谈谈具体的收获:经过这学期十多个物化实验,可以说每一次实验都是我们认认真真做下来的,之所以能够做到认真预习,认真实验,认真写报告,以及课后习题思考和查阅资料,这与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每节课,老师都会课前检查我们的预习报告,然后进行实验讲解,这期间我们预习的时候没有弄懂的部分就得到了解决,有些被忽视的重要细节得到提醒,同时老师还会边讲边向同学们提出思考题,我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们的物化实验与别的实验不同之处在于实验分组,两人一小组的安排我觉得好极了,充分发挥了同学的自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前在做有机实验时是一人一组,有时候搭很大的装置一个人着实应付不来,而且有些仪器很烫的时候一个人拿不了,有时稍有一个疏忽就错过了某个实验现象等等。
而物化实验就不同啦,两人一组可以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取长补短,也可以相互监督,我和我的搭档在物化实验中就配合的很默契,她心灵手巧,就常常调节仪器,而我比较严谨,常常记录时间和刻度等等。
同时我们也会就自己的薄弱部分向对方吸取经验。
通过一整学期下来我们的友情也加深了很多,让我觉得做实验不是一件麻烦的事而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做实验充分调动了我们“学、思、行”的结合,为以后我们在化学领域中深入的学习培养了一个好多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理化生实验室活动总结范文
![中学理化生实验室活动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efc15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4.png)
中学理化生实验室活动总结范文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理化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学理化生实验室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下面是我对这些活动的总结。
首先,实验室活动的设计既注重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又重视了实践操作的锻炼。
活动开始前,老师会通过讲解科学原理和实验步骤,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学生们会亲自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们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实验后,老师会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价,帮助学生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在实验中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其次,实验室活动的设计重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组织实验活动时,学生们会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和思考来解决。
在实验结束后,学生们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
通过这种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们能够在实验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实验室活动的设计注重了实际应用和社会意义的培养。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关注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注重实验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实验活动前,老师会对实验的背景和应用前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们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会思考实验结果的可能应用和影响,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找到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6f8fa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2.png)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体会1经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感觉很系统,很科学,我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是: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它是化学中的数学、哲学,学好它必须用心、用脑,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学习物理化学应该有自己的方法:一、勤于思考,十分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
对抽象的概念如熵领悟其物理意义,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
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
二、勤于应用,在学习阶段要有意识地应用原理去解释客观事物,去做好每一道习题,与做物化实验一样,应用对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有神奇的功效,有许多难点是通过解题才真正明白的。
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对于典型的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和讨论,力求多一点觉悟。
三、勤于对比与总结,这里有纵横二个方面,就纵向来说,一个概念原理总是经历提出、论证、应用、扩展等过程,并在课程中多次出现,进行总结定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
就横向来说,一定存在相关的原理,其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如熵增原理、Gibbs自由能减少原理、平衡态稳定性等,通过对比对其相互关系、应用条件等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又如把许多相似的公式列出对比也能从相似与差别中感受其意义与功能。
在课堂上做笔记,课下进行总结,并随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感悟,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物化都不属于自己,只有经历刻苦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觉悟才是终身有用的。
第二、三章是热力学部分的核心与精华,在学习和领会本章内容中,有几个问题要作些说明以下几点:1、热力学方法在由实践归纳得出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论的一种方法。
物理化学化验工作总结
![物理化学化验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846a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f.png)
物理化学化验工作总结1. 在物理化学化验工作中,我负责进行各种样品的测试和分析,包括溶液的浓度测定、固体的密度测定以及气体的体积测量等。
2. 在进行浓度测定时,我按照标准操作流程,精确称取样品,溶解并调整至指定体积,然后使用相关仪器进行浓度测量。
3. 在密度测定方面,我使用天平称取适量的样品,并使用比重瓶或密度计测量其体积,从而计算出密度的数值。
4. 在气体体积测量中,我使用扩散法或位移法等方法,将气体转移到容器中,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气体的体积。
5. 在化验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仪器的洁净,并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6. 我准确记录每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的编写。
7. 对于出现的异常或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我会及时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和改进。
8. 在样品分析中,我合理利用仪器和试剂资源,尽量减少浪费,并确保实验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9. 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团队讨论,与同事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提高实验的效率。
10. 我持续学习和研究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验水平。
11.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提取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12. 我会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检修和标定,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13. 在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中,我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绘图,以展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规律性。
14. 我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会议,与同行交流经验和学习最新的发展动态。
15. 在每次实验结束后,我会清洗和维护实验设备,确保其干净整洁,并做好相关记录。
16. 在工作总结中,我总结了自己在物理化学化验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初中物理化学实验
![初中物理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0d66ed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b.png)
初中物理化学实验
本篇实验将介绍一个众所周知的实验——“油和水的分离”。
实验器材:
1. 一杯水
2. 一些食用油
3. 玻璃棒或小勺子
实验步骤:
1. 在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在水中缓慢加入一些食用油,大约是水的 1/4 到 1/3 的量,然后轻轻搅拌。
3. 静置一会儿,观察并比较油和水的上下分层现象。
实验原理:
水和油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因为它们的分子极性不同。
水是极性分子,而油不是极性分子。
在实验中,我们在水中加入了一些油,由于两种液体不相容,油会团块的飘浮在水的表面上,形成分层。
实验结果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油在水的表面形成了一个薄薄的膜,不断增加,而水则在油的下方形成单独的一层。
当我们搅拌后,两种液体再次混
合,但在静置时,油和水总是自然分离。
这个实验给我们展示了这种分离过程的本质。
实验应用:
了解油和水的分离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实用。
例如,在烹饪过程中,分离油和调味汁可以让食物更加美味。
另外,在工业上,将油和水分离也是必要的,以便在处理危险废物和清洗工业设备时更加有效。
总结: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水和油之间的不相溶和分离原理。
希望这个实验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化学科学基础,同时也能同学习生活技能融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物理化学是化学与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基础理论课。
化学反应常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因素也可以引起或影响化学变化过程。
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如力、热、光、电、磁等,研究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科学。
物理化学还为化学的其它分支科学提供基本理论与方法。
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在于打下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理解,为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化学、应用电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物理化学是化学与化工及某些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之一。
1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物理化学可分成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
其中物质结构已单独设课讲授。
主要内容有:(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核心提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热力学、热化学(主要涉及内能、热与功)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1)热力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2)体系与环境、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状态、状态函数、状态方程式、过程方程式、过程、途径、功、热、内能、焓、热容、反应进度、热效应、焦耳(Joule)-汤姆逊(Thomson)效应等热力学基本概念;(3)热力学第一定律、盖斯(Hess)定律、基尔霍夫(Kirchhoff)定律;(4)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简单状态变化(如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节流膨胀过程等)、相变、化学反应过程(等温与非等温)的分析,热、功、内能变化以及焓变(包括应用生成焓、燃烧焓、键焓等热力学数据)的计算。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核心提示:过程的方向性与限度。
主要内容:(1)熵(S)判据:熵的引出(由卡诺循环出发),熵增加原理,熵的统计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物质的规定熵;(2)赫姆霍兹(Helmholz)自由能(F)判据和吉布斯(Gibbs)自由能(G)判据:函数的定义、判据的使用条件,特定条件下∆F、∆G的物理意义;(3)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定义式、热力学基本方程、特征偏微商、麦克斯韦(Maxwell)关系式、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4)单组分体系两相平衡—克拉贝龙(Clapeyron)方程、克劳修斯(Clausius)–克拉贝龙方程、楚顿(Trouton)规则;(5)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简单状态变化、相变、化学变化过程的分析以及热力学函数S、F、G变化值的计算。
(三)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核心提示:溶液中组分的偏摩尔量、化学势与活度。
主要内容:(1)偏摩尔量、化学势、活度与活度系数、物质的标准态、逸度与逸度系数、对比态、压缩因子、理想溶液(理想混合物、理想稀溶液)与实际溶液等基本概念;(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吉布斯–杜亥姆(Duhem)公式、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基本方程、拉乌尔(Raoult)定律、亨利(Henry)定律、路易斯(Lewis)-兰道尔(Randoll)规则、稀溶液的依数性;(3)有关活度与活度系数、逸度与逸度系数、平衡气-液相组成、依数性、混合过程热力学量的变化等方面的计算。
(四)相平衡核心提示:相平衡的热力学条件、相律与相图。
主要内容:(1)相、物种数、独立组分数、自由度、相点、物系点、连结线、气相线、液相线、固相线、恒沸混合物、低共熔混合物、固熔体、相合熔点、不相合熔点、转熔温度、临界会溶温度、步冷曲线等基本概念;(2)相律、杠杆规则;(3)典型相图—(a)单组分体系p-T图;(b)双液系:完全互溶双液系气-液平衡(正负偏差不大、正偏差大、负偏差大3类)p-x与T-x图、部分互溶双液系液-液平衡(有最高、最低、最高与最低、无会溶温度4类)T-x图、完全不互溶双液系气-液平衡p-T图;(c)两组分体系固-液平衡T-x图:固相不互溶的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和有稳定或不稳定化合物生成的体系、部分互溶固熔体(有一低共熔点和有一转熔温度2类)、完全互溶固熔体(有或无最高或最低点3类);(d) 三组分体系:三液系(一、二或三对液体部分互溶3类)、二固体和一液体的盐水体系(简单盐、复盐、水合盐、水合复盐4类);(4)运用相律分析相图,相图与步冷曲线绘制,杠杆规则的有关计算,利用相图讨论蒸馏、结晶、萃取、化合物制备、热处理等。
(五)化学平衡核心提示: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方向与限度。
主要内容:(1)化学平衡、平衡条件、化学反应亲和势、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及△r G m(ξ)、△r G m 的物理意义;(2)各种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θ,活度平衡常数K a,经验平衡常数K p、K f、K c、K x、K m等)的表达式以及区别与联系、标准吉布斯生成自由能;(3)平衡移动(温度、压力、惰性气体等因素对平衡的影响);(4)偶合反应、同时平衡。
(5)热力学函数与平衡常数、平衡混合物组成、转折温度、固体分解温度与分解压力等的计算。
(六)统计热力学基础核心提示:分子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和平衡常数的关系。
主要内容:(1)独立与相依粒子体系、可别(定位)与不可别(非定位)粒子体系、某种分布方式的与体系的微观状态数、最可几分布与平衡分布、配分函数、转动特征温度、振动特征温度、焓(热函)函数、自由能函数、统计熵与量热熵等基本概念;(2)玻兹曼(Boltzmann)公式,等几率假设,玻兹曼分布,配分函数与热力学的关系(定位与非定位体系的热力学函数表示式的差别),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公式,分子配分函数的分离及各种运动形式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对配分函数和热力学函数的影响,用配分函数和自由能函数计算简单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七)电解质溶液核心提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和离子的平均活度与活度系数。
主要内容:(1)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数、离子淌度、离子强度、电解质的活度、离子的平均活度、平均活度系数;(2)浓度与温度对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影响,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德拜(Debye)—休克尔(Hückel)离子互吸理论、离子氛模型,昂萨格(Onsager)电导理论、松弛力、电泳力。
(3)(D-H公式)计算,异电导、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及有关计算,离子强度、γ±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影响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八)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核心提示:可逆电池的热力学及应用。
主要内容:(1)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命名、可逆电极分类及常用电极的使用、可逆与不可逆电池、化学电池、浓差电池、单液与双液电池、标准电池、相间电势差、接触电势、液接电势、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2)电动势及其测定原理、能斯特(Nernst)方程、可逆电池热力学;(3)电池符号与电池反应“互译”,根据要求设计电池,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计算,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计算热力等,ϕ-pH图及其应用。
学函数、平衡常数、pH 、γ±(九)不可逆电极过程核心提示:极化与电解。
主要内容:(1)电解及其应用、分解电压、极化、极化曲线、超电势及测定方法、析出电势与析出顺序、电化学极化与塔菲尔(Tafel)公式、浓差极化、化学电源、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腐蚀电流、防腐方法;(2)法拉第电解定律、塔菲尔公式、析出电势和分解电压的有关计算。
(十)化学反应动力学核心提示:化学反应速率与机理。
主要内容:唯象动力学——(1)反应速率、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反应级数、半衰期、分数衰期、(实验)活化能(E a)、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A);(2)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及活化能的测定与计算,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计算,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公式)的有关计算。
基元反应的速率理论——(1)基元反应、总反应、反应分子数、活化分子、活化络合物、阈能(E c)、势能垒(E b)、零点能差(E0)、质量作用定律、微观可逆性原理、气相反应简单碰撞理论要点及基本公式、过渡态理论要点及基本公式;(2)简单碰撞理论中碰撞数、有效碰撞分数和速率常数的计算,E c、E b、E0、△r≠H m、△r≠ S m与E a和指前因子A之间的关系以及△r≠H m、△r≠ S m与E a的计算。
反应历程——(1)反应机理、决速步骤、确定反应机理的主要步骤、快速反应测试(弛豫法和闪光光解)、态-态反应;(2)各类典型复杂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直链反应、支链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由稳态近似和平衡假设推导复杂反应速率方程,基元反应活化能的估算及复杂反应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催化动力学、光化学——(1)催化反应的特征及有关术语、酸碱催化、酶催化、络合催化、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及表面反应为决速步骤的速率方程,(2)光化反应的特点及基本名词、光化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光化反应速率方程、光化平衡、量子产率及计算。
(十一)表面化学核心提示:相界面上的物理化学与吸附等温方程式。
主要内容:(1)比表面、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功、内压力、表面张力、附加压力、介稳现象、润湿、铺展、接触角、表面活性剂(分类、性质、胶束、CMC值、HLB值)及其作用、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吸附量、吸附热、吸附曲线、吉布斯吸附超量)等基本概念;(2)表面热力学关系式、弯曲液面附加压力的杨-拉普拉斯(Young-Laplace)公式、弯曲液面蒸气压的开尔文(Kelvin)公式及固体溶解度与颗粒半径的关系、吸附等温方程式(吉布斯吸附公式、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式、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式、BET 公式的应用与计算。
(十二)胶体化学核心提示: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主要内容:(1)分散相、分散介质、各种分散体系;溶胶的基本性质与胶团结构, 溶胶的制备、净化与聚沉,大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与敏化作用;布朗(Brown)运动、扩散、沉降、沉降平衡;丁达尔现象与光的散射;电动现象(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与 电势;大分子溶液的特性、粘度、大分子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数均、质均、粘均)与测定等基本概念。
(2)胶团结构的双电层理论,胶体的稳定性的DLVO理论,胶体聚沉规律(Schulze-Hardy规则、感胶离子序)、布朗运动位移公式及与扩散系数的关系,沉降速率公式及高度分布,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与唐南(Donnan)平衡。
2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准确理解并熟记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能区分物理化学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了解物理化学理论、定律的产生背景、应用范围和局限性;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理论要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热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电化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释、分析和论证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物理化学基本公式、假定出发,推导出所要求的关系式,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使用条件,熟练运用物理化学重要公式进行有关计算;掌握物理化学中有关图象(如相图、E-pH图等)的绘制方法,并能进行解释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