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说课稿 电子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前七说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在文章中,王戎年仅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
从王戎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小孩都可以善于分析环境,相信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分析。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仔细分析,就可以经常像王戎一样得出正确的理论。
二、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背诵课文;2.感悟故事,体会、分析王戎的人物形象;3.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前谈话:1. 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旁有水果树,上面结着水果,比如枣子、桃子、梨子、李子等,我们会不会摘呢?不会,为什么?因为可能是人家种植的,不能未经人家同意轻易摘取人家的果子。
很好!如果是野生的果子呢?这是大自然的厚赐,摘一个,用纸巾擦擦,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注意“戎”字的写法。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一、读正确,读出节奏1.在预习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抽测读文的情况。
指导学生读文言文的方法。
4.抽测重点词的理解:(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2)〔尝〕曾经。
(3)〔李〕李子。
(4)〔曰〕说。
(5)〔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6)〔游〕玩耍。
(7)〔子〕果实。
(8)〔折枝〕压弯了树枝。
(9)〔竞〕争相地跑过去。
竞:争逐。
(10)〔走〕跑。
(11)〔唯〕只有。
(12)〔信然〕真的是这样。
(三)感悟文章:(1)谁能用现代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呢?师提示: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办法。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共二 篇 附教学反思
6.在文章大意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明 确王戎判断是苦李的依据。
内容提示
“树在道边而多子”,即李树满树都是成熟的李子,在路边竟然没 有被摘光,可见其并不好吃,因此是苦李。
7.小组合作并思考: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8.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内容提示
王戎是一个聪明的、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孩子。 9.自由朗读课文,感受王戎的形象。 10.指名学生谈谈学习了本课内容之后的感受,以及自己从课文 中得到的启示。
内容提示
《世说新语》是文言志人小说集,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板块二 初读课文,生字学习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生难字的读 音。
3.出示课文朗读的停顿。 内容提示
对于朗读,在指导时,应该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难句的基础 上,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主练读、学生互读、全班展示评读 的方式,读好节奏,培养语感,最后熟读成诵。
3.复述指导 复述的基础是读懂故事,因此,复述指导应该放在对课文理解之 后。本文的文字篇幅短小,在复述故事时,可以在保证故事完整和意 思准确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和联想,对故事情 节和内容进行适当补充,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从而更具体生 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5、王戎不取道旁李》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25、王戎不取道旁李》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25、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晋朝时期的一个少年王戎,他聪明过人,善于观察,能够发现问题,从而避免了危险。
课文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善于观察,明辨是非,不能盲目跟从别人。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以及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对文言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挖掘课文中的道理。
此外,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故事性的课文比较感兴趣,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善于观察、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故事,引发学生对《世说新语》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做一个善于观察、明辨是非的人。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王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的特点。
课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上有一定的基础,但文言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字词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等方面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课文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聪明才智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2.难点: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4.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王戎小时候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王戎的聪明才智。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讲解分析: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语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5.实践演练:让学生尝试翻译课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了王戎年幼时,见到道旁的李子树结满了李子,其他小朋友都去抢着摘李子,而王戎却不为所动,他认为道旁的李子一定是苦的。
最后,当他得知李子确实是苦的时候,大家都惊叹于他的聪明才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要盲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对文言文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王戎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遇事善于思考,不盲从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翻译和讨论,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遇事要善于观察、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王戎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遇事善于思考的习惯。
4.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遇事要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课文写王戎通过认真观察和预测,推断路边李树上的李子是苦李而不取的故事。
在故事中,王戎年仅七岁,就能按照环境来进行预测,充分赞扬了他的精明,善于观察和探讨。
启示我们也要象他一样,细心观察,勤于反思,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出错。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通过译文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缘由。
能通过译文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缘由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缘由,体会王戎的细细观察,善于审视、分析是本课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课堂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
情境导入——贴近生活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默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意在拓展学生认知,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的课堂过程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恰当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初步掌握;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故事的内容;在情感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美术魅力,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形象。
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师掌握和利用学习古文的方式。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原则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式是朗读。
让学员经历初读—再读—默读—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鼓励学员读思议相结合,让学员经历寻疑—释疑—解析—理解—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强调问题到研究问题,解决难题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我首先创设情境,让教师联系自己的实际想象: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时,看到路旁有树木,上面结满了食物,比如栗子、桃子、梨子、李子等,你会怎么样?自然引入课题,激起师生的阅读兴趣。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说课稿
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统编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独山子区第七小学语文教师张思文。
我说课的课题是《王戎不取道旁李》,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为主题展开,这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
二、说学情《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
四年级的学生,从低段起已经逐步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但是学生年龄尚小,没有接触太多的文言文,不能很好地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且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此学情,本次课堂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研读文本以及《教师用书》,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四点: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再针对学生学情,把教学重点定为背诵课文,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把教学难点定为是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五、说教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来自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
这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王戎,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判断,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最终获得了成功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王戎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向学生传达了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独立思考、坚持原则、勇于面对困难等。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四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寓言故事和道德故事,对于故事的形式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然而,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他们从中吸取道德教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寓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从故事中吸取道德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王戎的聪明和坚持原则的品质,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勇于面对困难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寓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以及从中吸取道德教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解释文言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王戎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吸取道德教育,培养自己的品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关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第【1】篇〗【课前解析】关注人物: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
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
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
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关注出处:《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关注内容: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
关注词语: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
如,“诸”是“众”的意思,“竞”指“争着”,“必”是“一定”的意思。
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
如,“走”在文言文中常指“奔跑”。
关注插图: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了因结满果子而低垂的李树枝,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李树多子折枝”的意思。
【说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说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说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出单元要素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第八单元的学习,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要学会什么?出示单元导语页,学生齐读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
《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反思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25、王戎不取道旁李》,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说一说这篇课文。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小古文,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这样一个故事。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本组课文围绕“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这个话题展开,主要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3、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其中我把理解文意,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定为教学重点,把懂得道理作为教学难点。
接着我来说一说教法与学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质疑问难法、点拨启示法、总结学法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我分谈话导入、走近王戎、拓展升华、课堂小结这四步走,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读懂文章,并明白道理。
最后说一说我设计的板书,板书清楚明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还使学习方法得以清晰展示。
本堂课我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望各位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聆听,谢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⑥信然:的确如此。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 树长在大路边上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那人)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主题归纳
本文写的是年仅七岁的王戎能够根据情况分析出 道旁李是苦李的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慧过人,也启发 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 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 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 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 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 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
我会认
róng
z
jìng
戎
诸
竞
识字方 法
诸
加一加:讠+者=诸
竞
竞
字源识 字法
粗
粗
我会写
戎 诸 竞唯
z
我会写
诸 笔顺
组词 诸多 诸事
wéi
唯 笔顺 组词 唯一 唯有
造句 丑小鸭是唯一一个变成天鹅
粗心:疏忽;不仔细。
多音字
(wéi)为难
为
(wèi)为什么
(dé)得到
得 (de)走得快
(děi)就得
想一想 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王戎看见路边李子多而不摘的故事。
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就得( √děi dé )
比如(rǔ √rú )
办法(√fǎ fá)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
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他爱好 文学,喜纳文士,组织一批文人编 写了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知识链接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古代少年王戎的故事,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文通过王戎与同伴们的对话,展示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坚持自己观点的品质。
这个故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大意。
但他们在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王戎的性格特点,并从中得到启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戎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分析王戎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深层含义,从中得到启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关聪明少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今天的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大意。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分析王戎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深层含义。
4.体会感情: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方式,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5.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6.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戎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品教案+说课稿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新课教学分钟(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不错!)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你真是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小朋友,用一句话就把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真棒!)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初读小古文1.读后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意思是什么?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课件出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诸竞认读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一一“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字音难点:“戎”(rmg)不能读成(ysg);“诸”(zh u )不能读成(zh u )(课件出示4)(2)书写“戎尝诸竞唯”。
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升”;诸: 中间没有“彳”;“竞”下半部是“口”力口“儿”不能写成日”加“儿”(课件出示5)(3)理解实词和虚词本课,导入自然,流畅学生学字,读准字音,理解实词和虚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勺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 “也许” “没有” 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系。
实词:〔王戎〕西晋琅哪(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L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李〕李子。
〔游〕玩耍。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争先跑过去。
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曰〕说〔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信〕的确。
虚词:〔然〕如此。
〔之〕他(它)。
(课件出示6、7)3.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p “竹林七贤”之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第【1】篇〗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了解故事情节。
3.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流利朗读这篇文言文,能够理解文中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品质。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5.王戎不取道旁李》人教(部编版)(1)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5.王戎不取道旁李》人教(部编版)(1)一. 教材分析《25.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王戎的故事,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道德品质。
课文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启发学生的思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文言文的阅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其中的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聪明才智的品质,使他们明白做事要善于观察、思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如“戎”、“绮”、“尝”等,需要学生掌握。
2.文言文的阅读: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故事道理的提炼:学生需要从故事中理解并提炼出其中的道理,这对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授法与实践法: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同时通过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进行合作探讨,让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
4.讲解与实践: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同时通过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课堂教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1篇课文,该单元以为历史传说故事这一主题展开,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精读的文言文课文,主要描述了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描写十分生动,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聪明。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1.通过量种形式的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到达流利背诵的水平。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故事。
难点: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的教学是学生不太解文言文,学生虽对其有很大的新颖感,但在理解言语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那么若何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畏缩,始终保持高昂的研究兴趣,到达思维的镇静点是我组织教学的关键。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教学中我cc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合作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于是我将研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自主研究中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六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理解课题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文言文式的对话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古文情境,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时空距离。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出自《战国策》的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大将王戎的故事。
文章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揭示了坚守正道、不趋炎附势的品质。
本课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王戎的人格魅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古代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人物品质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人物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戎的人格魅力,树立坚守正道、不趋炎附势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
2.教学难点:分析王戎的人格魅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引导学生体会王戎的人格魅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坚守正道、不趋炎附势的认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王戎的人格魅力。
7.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王戎不取道旁李坚守正道不趋炎附势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朗读、理解、分析、表达等方面进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吾姓吴,名丽智,邵阳人氏。
今至此,与众学,荣幸之至。
论点评,惶恐之,望君海涵。
孟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语言精炼、富有趣味、蕴含深刻道理的小古文,它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
相信在座的部分老师跟我一样,在学生时代害怕学习文言文,怕实词、虚词,怕背诵,怕翻译!而孟老师的课堂通过课前谈话和对生字“戎”的字理教学,学生一下子进入古文的世界,把畏古文变成了乐古文,何为乐?一乐乐读:“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对于古诗文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从课标中我们看出,诵读是学习古文的主要途径,是通向文言文世界的桥梁,孟老师的课堂以读贯穿始终。
初读读准字音,二读指导学生划节奏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三读带动作吟诵。
最后孟老师出示竖着的、去标点的古文,配乐朗诵,这样的朗读形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形成浓浓的中国风,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乐乐思:“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只弹出万般音”,孟老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整个课堂围绕了王戎的人物形象设置问题:王戎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你对王戎有什么了解?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戎?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于是从学生口中有了善于思考、善于推理、聪慧的王戎。
三乐乐学:“好课堂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孟老师就像那麦田里的守望者。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合作中交流,感悟出古文的学习方法:扩词法、查注释查字典、换词法。
孟老师播下的是乐古文的种子,整堂课学生乐读、乐思、乐学,乐在其中。
针对孟老师找这堂课,我提几点自己不成熟的建议:1、“膀大腰圆”是形容人高大的词语,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提醒。
2、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孟老师在这堂课里呈现得有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王戎不取道旁李》。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展开我对本课教学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安排的都是古代的经典故事,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
其中有精读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略读课文《故事二则》。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则小古文展现了一个聪明、观察细致、善于思考的小王戎。
课文非常简短,只有49字,叙事完整,生动有趣。
课文第一句话交代了主人公王戎的年龄(戎七岁),以及事情的发生(尝与诸小儿游),接着讲了事情的发展(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之,惟戎不动),再讲故事的高潮(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最后讲了故事的结尾(取之,信然。
)
二、学情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读中感悟、理解所学内容。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积累了一些学习方法,学生可以从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初步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学生在理解寓言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
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单元目标,结合本篇文章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等5个生字,理解“唯”“信然”“竞走”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难点)
1、学习王戎善于思考和分析的优秀品质。
2、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为此,我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主要运用新授加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顺学而教,顺学而导。
采用“谈话导入,激趣导课------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梳理,品味感悟------归纳总结,拓展升华”这一基本模式。
具体实施过程为:
1、谈话导入,激趣导课。
导课采用谈话的方法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
3、细读梳理,品味感悟。
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环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提升主题。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须符合儿童年龄特征、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
先说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激趣导入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情境创设法、谈话引导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再说学法。
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不多,要通过多元化、多层次朗读,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诵。
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动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学法,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因此,指导学生运用圈、画、批、注等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朗读、直观理解、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读中入情入境,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并培养学生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共设计5个教学环节: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
(二)谈话导课,初读感知—7分钟
(三)细读梳理,品味感悟—21分钟
(四)归纳总结,拓展升华—6分钟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3分钟
教学过程如下: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
单元目标:
1 了解历史故事内容。
2 体会做人、做事道理。
3 领略正义和智慧的力量。
(二)、谈话导课,初读感知—7分钟
同学们,你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它和现在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我们在三年级学过《司马光》《守株待兔》,还记得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一遍。
2、出示自读要求:
(1)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把音读准注意断句。
(2)自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
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
(3)同桌间简短地交流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检查反馈
a、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
进行正音,并指导写字。
b、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保证学生在初读环节有充分地朗读时间,读准字音,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三)、细读梳理,品味感悟—21分钟
1.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重点指导:“尝,竞走,唯,信然”的意思。
2.将自己的收获和小组同学交流,总结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3.逐句理解。
(1)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A.理解.尝:曾经. 诸:众多.
B.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________。
(学生尝试填空)
C.练读,体会王戎和孩子们自由自在玩耍的快乐。
(2)出示第二句。
A.自由读,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B.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学生尝试描述李树的样子,在描述中领
会“多子折枝”的意思。
C.理解“竞走”。
D.王戎和诸儿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E.为什么“唯戎不动”?(交流看法)
(3)出示第三句。
A.指名读。
你若在场,会怎么问王戎呢?
B.指名读王戎的回答,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此必苦李!
C.思考:王戎是随便猜的吗?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
D.评价一下你心目中的少年王戎。
(4)出示第四句。
A.王戎的推理如何呢?
B.你若在场,会怎样称赞王戎?
C.把你对王戎的称赞融进课文中,再来读一读。
D.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并指生全班交流。
(5)根据提示填空,试着背诵。
王戎七岁,尝(),看道边李树()。
诸儿(),唯()。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取之,信然。
【设计意图】在这环节中我是遵循自主探究的原则,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句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领略智慧的力量。
(四)、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1.把你对王戎的称赞融进课文中,再来读一读。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3.你认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学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在这环节中我是遵循自主探究的原则,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句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领略智慧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练习一:书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
练习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练习三: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写一写。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实现了语文学习活动听说读写的完整性,梳理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把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再展现出来。
七、板书设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诸儿王戎
竞走取之不动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设计意图】: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具体直观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易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中心,并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