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梁济之死

合集下载

与家风有关的名人事例(精选10篇)

与家风有关的名人事例(精选10篇)

与家风的名人事例与家风有关的名人事例(精选10篇)一般来说,我们对名人的故事总是抱有好奇之心,那么他们都有哪些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家风的名人事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与家风的名人事例篇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与家风的名人事例篇2郑板桥,山东潍县(即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政绩甚佳,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后来,这一地方碰上了灾荒年,他请求赈济灾民,却因此而获罪,便辞官回到家中,以卖书画为生。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能理解贫苦人的艰辛,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

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偶而翻检家中的旧书箱,见到家中佣人的前辈所签的卖身契据等,就马上拿去烧掉。

他决不还给佣人本人,或者自己仔细看看契据的内容,就是怕佣人知道了感到难堪。

真是体贴佣人,心情入微啊!郑板桥长大后,自己当了家,在雇用佣人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对方和自己立契约。

佣人自己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如果不满意,就自由离去。

郑板桥的用意,是不想让后世子孙借此逼勒、苛求家中的佣人。

郑板桥后来到山东范县、潍县等地做官,他不放心家中,经常写信回家,教育在家中当家的堂弟郑墨。

他谆谆告诫郑墨,不要以富贵贫贱论人,要宽厚对待家中的佣人,并将自己当年悄悄烧掉佣人的前辈所订立的契据、从不要求佣人立契据之事,讲给堂弟听;又教育郑墨与人为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光看别人的短处。

他给郑墨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矣。

为国身死 陈天华与梁济的投水自杀

为国身死 陈天华与梁济的投水自杀

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为国身死:陈天华与梁济的投水自杀王志通(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ꎬ兰州730020)[收稿日期]2019-09-27[作者简介]王志通(1989-)ꎬ男ꎬ四川达州人ꎬ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ꎮ[摘㊀要]㊀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时期ꎬ面对世风沉沦与社会失范ꎬ陈天华和梁济先后都选择了有计划地投水自杀ꎬ并在死亡观念上达成共识ꎬ希望以此种方式实现生命超越ꎬ唤醒世人觉知ꎮ他们通过以死抗争之举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意识ꎬ虽然陈天华与梁济两人在国家解释路径和政治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ꎬ但都是希望通过重新找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ꎬ拯救世风人心ꎮ这反映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中ꎬ无论新旧知识人都无法与传统文化彻底割裂开来ꎬ即使在社会价值体系崩解时ꎬ传统文化仍发挥着自身独特的魅力ꎮ[关键词]㊀投水自杀㊀陈天华㊀梁济㊀警示国人㊀国家意识[中图分类号]K251㊀㊀[文章编号]1002-3054(2020)02-0075-10[文献标识码]A[DOI]10 13262/j bjsshkxy bjshkx 200207㊀㊀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期ꎬ也是思想多歧的混乱时代ꎮ新式文人血脉偾张ꎬ在新思想导引下为革命事业出谋划策ꎬ成为时代舞台上最活跃的群体ꎮ而一些传统文人思维㊁价值观的转变步伐远落后于时代流转ꎬ他们在接受新思想方面ꎬ比不上新型知识人迅速ꎬ在以革命为主流话语社会中逐渐被边缘化ꎮ在知识界救国图强的整体舆论中ꎬ革命青年的声音要远大于传统士人ꎬ但传统士人并未置若罔闻ꎬ他们也在寻求救国之道ꎮ在寻找国家图强的道路上ꎬ他们有着复杂多样的观念ꎮ这并非罗志田先生所言ꎬ近代中国士人为了中国好ꎬ就要提倡西洋化ꎬ为了爱国救国ꎬ就要激烈破坏中国传统ꎬ 爱国主义与反传统在这里奇特地结合在一起 ꎮ[1]虽然反传统是新式知识人努力提倡的ꎬ但传统知识人并未将其作为爱国救国的途径ꎮ换言之ꎬ近代中国士人认为中国好的实践途径并非只有西洋化一条路ꎬ这最多算是革命或改良人士的主要心态而已ꎮ受理学影响很大的传统士人们也在为了中国好而寻求他途ꎬ他们因边缘化的身份而多被淹没在革命话语之中ꎮ留日学生陈天华希望通过新学生领导的革命或改良使中国变得更为强大ꎬ但他亲自领导的革命胎死腹中ꎮ看到世风日下ꎬ肩负国家希望的学生们又颓废丧志ꎬ1905年ꎬ他为警醒世人而投水自杀ꎮ民国代替清朝ꎬ共和替代帝制ꎬ前清京官梁济逐渐发现眼前的民国并没有如愿景中那般美好ꎬ甚至比清末还要糟糕ꎬ呈现出 愈变而劣 之趋向ꎮ1918年ꎬ对世道人心绝望的梁济选择用投水自杀去警示和影响世人ꎮ一个革命文人在革命未竟之际选择了自杀ꎬ而一个清朝官员却在清亡数年后也选择了自杀ꎮ以1912年清亡为分水岭ꎬ在此前的第六年ꎬ陈天华蹈海ꎻ在此后的第六年ꎬ梁济自沉ꎮ一个死在海外革命大本营东京ꎬ一个死在前朝都城北京ꎮ前后14年间ꎬ他们两人都选择了有计划地投水自杀ꎬ这很值得深思ꎮ目前学术界对陈天华㊁梁济两人自杀的原因已有探讨ꎬ但缺乏对他们自杀的预设性和目的性进行考察ꎮ[2]为什么两种不同政治取向的人都死在了本不该死的时候?为什么他们都有计划地选择了投水自杀且在自杀前都写下长篇遗书?从他们选择的投水自杀作为突破口ꎬ分析他们试图通过投水自杀警醒国人㊁挽救世风的真实用意ꎬ希望揭示清末民初新旧文人的深层心理文化意识ꎮ一㊁陈天华㊁梁济的投水自杀㊀㊀对大多数人来说ꎬ生命是一个 没有人问我ꎬ我倒清楚ꎬ有人问我ꎬ我想说明ꎬ便茫然不解了 [3](P242)的问题ꎬ故一些人因茫然便对它有所轻视ꎬ进而将其引向自杀的极端ꎮ他们似乎认为 既然生没有意义ꎬ主动选择死就是有意义的ꎬ其意义在于毕竟维护了某种生存信念的价值 ꎮ[4](P42)投水式自杀因没有破坏身体ꎬ其独特性㊁纯洁性和 优越性 与 身体发肤ꎬ受之父母ꎬ不敢毁伤 传统孝道观念相耦合ꎬ成为众多知识人的选择ꎮ人对水充满敬意ꎬ其纯洁品性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ꎬ连自杀也多趋往水死ꎮ从屈原的 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 到王国维的 自沉于颐和园之昆明湖 ꎬ都体现了文人对水死的文化追求ꎬ也表明水死成为了文人的泛化心态ꎮ先人的行为烙在一代代国人的记忆中ꎬ也逐渐成为自身冲动的无意识源泉㊁理想的生命归宿和自我道德的最高实现ꎮ(一)陈天华蹈海陈天华(1875-1905)ꎬ字星台ꎬ湖南新化人ꎬ生于一个乡村塾师家庭ꎮ天资聪慧的他早早跟着秀才父亲识得许多字ꎬ后能 日诵千言ꎬ九岁读«左传» ꎬ自小能 出与乡人纵谈春秋之势 ꎬ然而早年丧母ꎬ父老兄残ꎬ他不忍重累老父 ꎬ 废学营小卖ꎬ自给以求学 ꎮ[5]虽然离开了私塾ꎬ离开了系统的传统教育ꎬ但勤奋的他并未因此荒废ꎬ而是苦读诗书ꎬ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和传奇小说ꎮ[6](P535)他居于乡间而无人理睬ꎬ常处情感饥饿和忧郁寡欢中ꎬ这逐渐造就了他的孤僻性格ꎮ发愤图强之志使他对未来更加执着ꎬ对晚清官场的暴戾贪墨而民众啼饥号寒的境况深感愤慨ꎬ故而对洪秀全㊁杨秀清等予以景仰ꎬ 少时即以光复汉族为念 ꎬ[7](P119)常以 莫谓草庐无豪杰ꎬ须知山泽起英雄 [8]自励自勉ꎮ随后求学资江书院ꎬ整日整夜地细心研读«二十四史»ꎮ[9]民族危亡㊁政治腐败㊁谋生艰辛等现实激发了他忧国忧民之情ꎬ他开始转向了经世之道ꎮ[10]他曾就书院山长邹苏柏所出 论古今治乱兴亡 的作文ꎬ写下数千言ꎬ 材料很丰富ꎬ议论很精当ꎬ引证很详明ꎬ非读破万卷书者不能 ꎮ[11]随着维新思潮染遍潇湘ꎬ求学于新化实学堂的陈天华深受经世和维新思想的影响表现出非凡的志气ꎮ他在«述志»一文中写道: 大丈夫立功绝域ꎬ决胜疆场ꎬ如班定远㊁岳忠武之流ꎬ吾闻其语ꎬ未见其人ꎮ至若运筹帷幄ꎬ赞划庙堂ꎬ定变法之权衡ꎬ操时政之损益ꎮ自谓差有一日之长ꎮ不幸而布衣终老ꎬ名山著述ꎬ亦所愿也ꎮ至若徇时俗之所好ꎬ反素真之所行ꎬ与老学究争胜负于盈尺地ꎬ有死而已ꎬ不能为也! [12](P1)1900年春ꎬ陈天华进入长沙岳麓书院就读ꎬ次年又进入求实学院学习ꎬ还以 天下方多故ꎬ安能再以儿女情累我乎!国不安ꎬ吾不娶 [5]的豪言壮语推却了他人为之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2期介绍的婚姻ꎮ随后ꎬ维新变法胎死腹中和父亲撒手人寰加剧了他的孤独与悲凉ꎬ促使他极度渴望去寻求新的社会归属和价值认同ꎮ1903年3月ꎬ陈天华游学日本ꎮ受西方近代思潮的熏染ꎬ他的知识结构㊁思维习惯与价值取向发生深刻转变ꎬ产生了对新事物和新观念的认同ꎮ[13]逐渐趋向革命的他挥毫撰写«警世钟»和«猛回头»ꎬ力图唤醒国人以实际行动投身救亡图存的反清革命洪流ꎮ长沙起义失败导致他心境抑郁ꎬ认为革命任重道远而国家危机在即ꎬ只能由留学生归国请愿立宪ꎬ 作一死中求生之想ꎬ则唯有以救亡要求政府也 ꎮ[14](P161)1905年ꎬ他与宋教仁共创«二十世纪支那»杂志ꎮ同年夏ꎬ孙中山来日后ꎬ陈天华辅其共组同盟会ꎬ革命之心高涨ꎮ1905年11月ꎬ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学生入学之公私学校规程»ꎬ对中国留日学生的行动做出种种限制ꎮ[15](P2-4)«朝日新闻»等日本报社发文 污蔑 中国留学生乃 乌合之众 放纵卑劣 ꎬ种种虐谑侮辱之言令陈天华等中国留学生不堪忍受ꎮ[16]陈天华忧时感事ꎬ深觉空谈救国已无济于事ꎬ不如以死警世ꎮ12月8日ꎬ他在东京大森湾海边蹈海身死ꎮ他留下遗书以表心志ꎬ希望同胞力除放纵卑劣ꎬ 坚忍奉公ꎬ力学爱国 ꎬ让 污蔑 之词不攻自破ꎬ雪日本报章诋毁中国人国民性之耻ꎮ[17](P15-16)事实上ꎬ他早自言 遇有可死之机会则死之 ꎬ宋教仁也说他常言: 吾实不愿久逗此人间也ꎮ [18](P20)在自杀前一天所著的«绝命辞»中写道: 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ꎬ故以身投东海ꎬ为诸君之纪念ꎮ [19](P231)这都表明陈天华早有抱死之心ꎬ他是有计划地死ꎬ且早就预设了死亡方式ꎬ即投水自杀ꎮ(二)梁济沉湖梁济ꎬ字巨川ꎬ广西临桂人ꎬ国学大师梁漱溟之父ꎮ1859年生于北京ꎬ1886年中举人ꎮ先后担任内阁中书㊁京师巡警厅教养局总办委员和民政部主事等职ꎮ 岁戊午(1918)ꎬ年六十ꎬ诸子谋为寿ꎬ止之ꎬ不可ꎬ避居城北隅彭氏宅ꎮ先期三日ꎬ昧爽ꎬ投净业湖(又名积水潭ꎬ笔者注)死ꎬ时十月初七日也ꎮ遗书万余言ꎬ予谥贞端 ꎮ[20](卷496ꎬP13726-13727)虽然罗志田先生已对梁济有计划地死做了深入研究ꎬ[21]但他仅运用梁济的遗书资料尚欠充分ꎬ故找出梁济写给世人和朋友的遗书中有关投水自杀的资料以做补充ꎬ具体统计如表1ꎮ表1 «梁巨川遗书»中投水自杀信息统计表时间内容出处十月今投积水潭身死ꎬ殊绝太迟 [22](P93)«留奉林朗溪兄书»十月初二今投积水潭身死ꎮ[23](P92)«留奉冯公度兄书»十月初二灯下弟已留书作别矣ꎬ将起身赴积水潭ꎮ[24](P98)«留奉邹紫东亲家书»十月初四亥时寻我于潭南岸水中柳根一带ꎮ[25](P94)«留属彭翼仲亲家书»十月初六遂于阴历十月初七晨赴积水潭身死 [26](P94)«留奉周霖叔兄书»十月初六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ꎬ辜负清廷禅让之心ꎬ遂于戊午年阴历十月初六日夜赴积水潭南岸大柳根一带身死ꎮ[27](P91)«留奉袁珏生兄书»十月初六日兄留«敬告世人»长函ꎬ投水一死ꎬ求世人醒悟ꎮ[28](P100)«留奉林墨青弟书»十月初七寅刻刻因舍亲净(业)湖ꎬ主人重门紧闭ꎬ坐俟天明ꎬ方能出去赴水ꎮ[29](P62)«再告世人书»㊀㊀资料来源:梁济著ꎬ黄曙辉编校.梁巨川遗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08.从表1得知ꎬ梁济早已选定了自杀的大致时间㊁地点和方式ꎮ从时间上看ꎬ大致是从十月初二到初七晨之间的某个时刻ꎻ从这4天左右的时间跨度看ꎬ梁济选择 赴积水潭身死为国身死:陈天华与梁济的投水自杀的确切时间并未在十月前敲定ꎬ甚至在初六日给袁珏生写遗书时还犹豫未决ꎮ信中写道 遂于戊午年阴历十月初六日夜或初七晨赴积水潭南岸大柳根一带身死 ꎮ[27](P91)从自杀方式看ꎬ梁济坚定地选择投水而死ꎬ从未动摇ꎮ梁济自杀之心自清亡就已开始ꎬ在癸丑年(1913)五月初三给赵智庵的信中就已说明ꎬ他在 捐弃性命 的补注中写道 今历久仍践言ꎬ填写戊午九月某日赴积水潭中死 ꎮ[30](P71㊁383)从地点上看ꎬ梁济最早选择的自杀地点是天安门下ꎬ甲寅年(1914)在«敬告世人书»中道: 上书之日即可以死ꎮ 且在注释中有 余心早定ꎬ必须夏日天安门外水流不冻之时 可说明ꎮ[31](P64)又因他 屡视天安门有巡逻ꎬ恐遇救ꎬ故改地 ꎬ[30](P71)其后便选择了净业湖(即积水潭)ꎮ他在«贻赵智庵书»的夹注中解释了自杀地点和时间的变更: 本预备填写癸丑甲寅某日赴天安门桥下等字ꎬ因事牵阻ꎬ而赵总长亦逝ꎬ今历久仍践言ꎬ填写戊午九月某日赴积水潭中死ꎮ [30](P71)更确切地说ꎬ他选择的地点为积水潭 南岸大柳根一带 ꎬ最晚在十月初四亥时已定下准确的投湖地点ꎮ可见ꎬ从梁济立志自杀到实现自杀ꎬ虽因各种原由选择自杀的时间在变㊁地点在变ꎬ但选择自杀的方式都始终如一ꎮ在一个寒冬清晨ꎬ他周密安排后毅然自沉积水潭ꎬ坚定不移地投水自杀ꎬ 回应了幼年慈母所教所暗含的文化召唤 ꎬ[32](P175)说明水情结与自杀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结合ꎮ然而ꎬ此结合只是表层的吻合现象ꎬ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因子才是他投水自杀的精神支撑ꎬ也是文化中不变的深层形态ꎮ二、自杀以醒国人㊀㊀陈天华蹈海自杀以图激励中国留学生力学爱国ꎮ在风雨飘摇的清末ꎬ人们寄国家与社会振兴的希望于知识阶层ꎬ作为佼佼者的留学生更被视为 国家的中坚 ꎮ如梁启超在«敬告留学生诸君»中指出ꎬ留学生已成国内最受期望之一群人ꎬ是国家政治和社会道德的基础ꎬ担负 一国最高最重之天职 ꎮ[33](P961-963)陈天华在«绝命辞»首句就说: (中国)有一线之希望者ꎬ则在于近来留学者日多ꎬ风气渐开也ꎮ [19](P230)当时知识人也自认有开社会风气之先的职责ꎬ自我精英意识很强ꎮ此外一些日本人也期望他们学成后报效祖国ꎬ如前驻华公使大鸟圭介 尤盼此次来学诸君 成就学业ꎬ勿忘报国 ꎮ[34](P27)怀揣满腔报国热忱和肩负伟大使命的他们ꎬ其中大多数 以爱国为念ꎬ刻苦向学ꎬ以救祖国 ꎮ[19](P230)但是ꎬ陈天华负笈东渡日本后ꎬ看见有些留学生投机钻营ꎬ 以东瀛为终南捷径 ꎬ将留学视为 镀金 ꎬ他们求利禄避责任ꎬ 学问未事ꎬ私德先坏ꎬ其被举于彼国报章者ꎬ不可缕数 ꎮ[19](P230)一些人 无法无天 放纵淫靡ꎬ忘其学生之本分 ꎬ[35](P379)且人数日渐增多ꎻ一些人不学无术ꎬ 常川出入于酒楼妓馆ꎬ恣意游荡ꎬ乐而忘返ꎬ多有荒废学业ꎬ相率而堕落者不可胜计ꎬ先来者ꎬ既作俑于前ꎬ而后到者更尤而效之 ꎮ[36](P90)他们纵情声色犬马ꎬ追求个人肉欲ꎬ将自我与祖国使命相剥离ꎮ日人认为 清国人特有的放纵卑劣之意志ꎬ其团结亦会十分薄弱 ꎬ甚至将留日学生称为乌合之众 ꎮ[37]陈天华本对学生期望甚高ꎬ认为他们是国家的主人ꎬ更是民族的希望ꎬ中国之亡ꎬ 亡于学生 ꎻ中国之兴ꎬ也 兴于学生 ꎮ[38](P13)他还多次呼吁学生团结起来ꎬ如在«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文中ꎬ号召各界学生踊跃参加中国学生同盟会ꎬ以壮大革命队伍ꎮ[38](P12-13)然而ꎬ期望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使陈天华悲愤难平ꎮ加之ꎬ由精英意识产生的自尊心非常强ꎬ而日本社会出现的日渐强烈的 对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歧视ꎬ当然会让清国留日学生的精英意识受到严重挫伤 ꎬ[17](P34-35)所以他想通过自杀以警示留学生ꎬ要 坚忍奉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2期公ꎬ力学爱国 ꎬ团结一致ꎬ 万不可互相参差ꎬ贻日人以口实 ꎮ[19](P230)梁济自杀的心路历程更为复杂ꎬ先从自杀殉清到对共和体制失望而有计划地死ꎬ再逐渐过渡到自杀利他ꎮ梁济在遗书中多次提到 我为清朝遗臣 ꎬ认为自清朝覆灭ꎬ至今无人肯为清殉身ꎬ而他有必要以身作则ꎬ来完成忠清认同ꎬ所以开篇即言 梁济之死ꎬ系殉清朝而死也 ꎮ[31](P51)可见ꎬ在他思维结构中存在这样一种隐性逻辑关系ꎬ即梁济将自我定位为清朝遗臣ꎬ自己有殉清义务ꎬ自己的死是对 义务 的履行ꎬ这项 特殊 义务以清亡始ꎬ以自杀终ꎮ他将自我归属前朝ꎬ将 自己的死 喻为遗民生活的结束和忠清意识的回归ꎮ但很快他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ꎬ对殉清而死加以自我否定ꎮ他认为 中华改为民主共和ꎬ系由清廷禅授而来ꎬ此寰球各国所共闻ꎬ千百年历史上不能磨灭者也 ꎬ[31](P53)即民国代清缘于清室禅让ꎬ这是他在遗书中多次提及的易代认知ꎮ清寿终正寝并非亡国ꎬ而是自我禅让ꎬ所以他没有必要殉清ꎮ与此同时ꎬ他希望其他遗臣也认识到这点ꎬ要念及清帝 成立最良之民国 的良苦用心ꎮ民国初立ꎬ梁济期望颇高ꎬ认为 有人提倡正义ꎬ注重民生ꎬ渐渐向好处做去ꎬ则世道有人补救维持ꎬ不至于黑暗灭绝 ꎮ[39](P101)然而ꎬ期望与现实相去甚远ꎮ梁济看到 民国以来ꎬ专尚诡谋ꎬ不由正义ꎬ自上下下ꎬ全国风行ꎬ将使天理民彝丧失净尽 ꎬ进而断定民国辜负了清禅让之美意ꎬ未能实现 共和爱民之政 ꎬ禅让失去了应有价值ꎮ[39](P101)清朝真正 亡于权奸乱民之手 ꎬ民国 国将不国 ꎬ加之民生困穷㊁民德堕落ꎬ这些都让梁济对共和体制产生了极大的失望甚至是绝望ꎮ[31](P54)罗志田先生认为梁济正是基于这种彻底的失望而决意要以自杀来谴责民国ꎬ唤醒世人 尚正义而贱诡谋 ꎬ进而重建社会道德ꎮ[21]由此ꎬ梁济的自杀绝非以殉清达到自我救赎ꎬ而是出于利他的考虑来警醒世人ꎮ所以ꎬ身处转型时代之际ꎬ 遗民 梁济的自杀看似违背主流价值ꎬ实则是他做出的兼具理性和感性的政治抉择ꎮ[40](P363)梁济希冀力挽狂澜ꎬ救 民 于水火ꎬ践行道德本性ꎬ匡扶社会失范ꎮ他认为自杀不是生命的结束ꎬ而是精神破茧化蝶式的升华ꎬ警醒世人以维护传统道德秩序ꎬ捍卫道统ꎮ梁济前后用数年时间仔细计划自己的弃世ꎬ希望世人按自己所预设的路径来认识他的自杀ꎬ并希望通过自杀唤起更多人的觉醒ꎮ但他的逻辑思维模式与现实存在严重脱节ꎬ自杀者认为自己死后会得到重视ꎬ然而自杀的 我 与获得重视的 我 在时间与主体上很有可能错位ꎮ所以ꎬ这个被抛弃的绝响在革命话语独尊的时代里仅能泛起一阵微澜ꎬ[41]就连溥仪对其也吝于夸赞ꎬ评论冷淡ꎮ[42](P155)他的自杀并没有如愿完成警示世人的目的ꎬ甚至没能影响到多数人的六个月的乐观心情ꎮ[43]许多人认为ꎬ通过自杀可留名史册ꎬ让人的精神生命超越肉体生命的限囿而长存ꎮ陈天华与梁济并非沽名钓誉ꎬ他们都将个人的生存意义与拯救民族危亡㊁世道人心的时代使命紧密相连ꎮ以自杀警醒世人是他们的极端追求ꎬ他们希望以死激起人们的救国热情ꎮ这样ꎬ死亡的生理学意义被淡化ꎬ社会政治意义被拔升ꎬ带有强烈目的性和功利性ꎮ这种超越私利的自杀就涂上了为国为公的绚丽色彩ꎬ成为一种带有导向性的社会行为ꎮ他们希望通过自杀积蓄道德文化资本ꎬ强化国家公理ꎬ掌握隐性话语权ꎬ淡化个人情感ꎬ进而影响他人的思维方式ꎬ将个人行为转化为公共行为ꎮ三、为国而死㊀㊀陈天华和梁济通过投水自杀唤醒国人的意图未能实现ꎬ清末民初的世风并未能在他们的一次次自杀警示中有所扭转ꎬ甚至不能减缓世为国身死:陈天华与梁济的投水自杀风日颓的脚步ꎮ虽然如此ꎬ但他们选择自杀的初衷仍然值得后人深思:他们到底为谁而死?是什么动力促使他们以莫大的勇气选择投水自杀?笔者认为他们自杀行为的表象是警示世人ꎬ而这表象背后潜藏着强烈的国家意识ꎮ正是这种国家意识使他们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融为一体ꎬ正是这种国家意识带来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让他们选择为国而死ꎮ晚清以降ꎬ世风日下ꎬ陈天华看到国家 今日ꎬ奄奄将绝ꎬ割了地ꎬ赔了款ꎬ就要灭亡 ꎮ[44](P25)国人 天良丧尽ꎬ廉耻全无ꎬ一点知识没有ꎬ一点学问没有ꎬ迂腐固陋ꎬ信鬼信怪ꎬ男吸洋烟ꎬ女缠双足ꎬ游民成群ꎬ盗贼遍野ꎬ居处好似畜圈ꎬ行动犹如蛮人ꎬ言语无信ꎬ爱钱如命ꎬ所到之国ꎬ都骂为野蛮贱种ꎬ不准上岸ꎬ不准停留ꎮ国家被外国欺凌到极处ꎬ还是不知不觉ꎬ不知耻辱ꎬ只知自私自利ꎮ瓜分到了目前ꎬ依然欢喜歌舞ꎮ做农做工做商的ꎬ只死守那些古法ꎬ不知自出新奇ꎬ与外国竞争ꎮ无耻之人ꎬ倒要借外国人的势力欺压本国ꎬ随便什么国来ꎬ都可做他的奴隶 其余各项丑处ꎬ一言难尽ꎬ丑不可言 ꎮ[45](P77)当政者 把国事ꎬ全然不理ꎬ满朝中ꎬ除媚外ꎬ别无他长 ꎻ 大家都不讲公德ꎬ只图自利 ꎻ本应是国家希望的读书人 动言忠孝ꎬ全不晓 忠孝 字ꎬ真理大纲 ꎮ[44](P28㊁38㊁27)正如前文所述ꎬ那些留日学生鱼龙混杂ꎬ一些人求利禄而避责任ꎬ 可疵可指之处亦不少 ꎬ他们学问未成ꎬ个人道德已败坏ꎬ声名狼藉者不知凡几ꎬ在 永田町边ꎬ常闻丑恶之声 ꎮ[46](P26)这不仅是对国家使命的亵渎ꎬ更是对知识人身份和形象的侮辱ꎮ这直接导致了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学生入学之公私学校规程»的颁布ꎮ原寄希望于留日学界ꎬ结果又失望于留日学界ꎬ这种希望与失望的交替并存使陈天华无时无刻不承受着痛苦的心灵煎熬ꎮ[47]加上规则中 性行不良 放纵卑劣性情 等字眼ꎬ深深刺激了陈天华的精神脊梁和爱国使命ꎬ他以蹈海来展现民族自尊心和知识人的国家尊严ꎮ在遗书中他写道: 于今日死之ꎬ使诸君有所警动ꎬ去绝非行ꎬ共讲爱国ꎬ更卧薪尝胆ꎬ刻苦求学ꎬ徐以养成实力ꎬ不兴国家ꎬ则中国或可以不亡ꎮ [19](P231)可见ꎬ陈天华以死警醒世人ꎬ是希望世人能变革颓风ꎬ同心同德ꎬ挽救国家于危亡ꎻ学习西方国家改革弊政ꎬ矫匡敝俗ꎬ使国家走向独立富强之道ꎮ与此同时ꎬ陈天华在救国道路的选择上ꎬ因对革命和改良举棋不定而无所适从ꎬ对国家未来的焦虑ꎬ以及对留学生的过高期望与现实落差间的心灵创伤都使他逐渐偏激起来ꎮ[47]他认为自己的死会得到国人重视ꎬ让留学生不再 放纵卑劣 ꎬ进而改变学生们的不良行为ꎬ只要他们刻苦学习就能拯救国家和扭转世风ꎮ事实上ꎬ他试图以死来改变知识人行为而奋力救国想法的终极出发点正是强烈的救国意识ꎬ即 牺牲个人以为社会ꎬ牺牲现在以为将来 ꎮ[45](P80)随着政治秩序的崩溃ꎬ与其绾合的传统价值观也逐渐解体ꎬ社会失范充斥于世人之眼ꎮ[48](P140)梁济看见 民生因负担而困穷憔悴ꎬ民德因倡导而堕落卑污 ꎮ[31](P54)执政者空言高远政治ꎬ无一事从人民根本上着手ꎬ日日堕落 ꎻ[31](P56)旧官僚 剥民脂以纵私欲 ꎬ 钱财挥尽而无功ꎬ人格坏尽而无救 ꎻ[30](P70)新人物则自惭形秽㊁不敢伸张正义ꎬ或 毁骂先代遗传ꎬ诟辱自家学理 ꎮ[31](P55)国人 朝三暮四ꎬ反复无常ꎬ既卖旧君ꎬ复卖良友ꎬ又卖主帅ꎬ背弃平时之要约ꎬ假托爱国之美名ꎬ受金钱买收ꎬ受私人嗾使ꎬ买刺客以坏长城ꎬ因个人而破大局ꎬ转移无定ꎬ面目靦然ꎬ由此推行全国人不知信义为何物ꎬ无一毫拥护公理之心 ꎮ[31](P52-53)总之是 政变日多ꎬ党争日烈ꎬ祸害日亟ꎬ应接不暇ꎬ纸不胜书 ꎮ[31](P69)他们阿谀奉承㊁以图苟全ꎬ全无救国家于危亡的热忱与抱负ꎮ在共和替代帝制后的多歧世界中ꎬ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2期梁济的精神世界陷入了 旧者已亡ꎬ新者未立 的失范危机ꎮ面对世局败坏ꎬ人心不古ꎬ逆伦横行ꎬ梁济认为 天理民彝丧失净尽ꎬ国将何以为国 ꎮ[49](P201)他选择 以身殉道ꎬ与道共存亡 ꎬ这里的 以身殉道 并非消极离开人世ꎬ乃以身随道之往以俱往 ꎬ自身与 道 归于平静的湖水ꎬ向传统文化回归ꎻ他以死 酬国家文化之恩泽ꎬ而无愧于圣贤书ꎬ所学何事之问 ꎬ回报儒家义理的精神教诲ꎮ[50](P296)在笔者看来ꎬ他坚守的 道 是一种理学模式传统观念ꎬ而此观念的核心就是国家意识ꎮ这种强烈的国家意识诠释着 吾人之效忠于国家ꎬ必要时愿为国家而牺牲 [50](P213)的道德情怀ꎮ正因这一国家意识ꎬ他不为哪一朝㊁哪一姓而死ꎬ而是为国而死ꎮ故他说自己 殉清国而不止于殉清国ꎬ兼中国亦包括在内也 ꎬ所以 吾可以谓之殉清ꎬ亦可以谓之殉中国也 ꎮ[31](P66)可见ꎬ他对国家的忠爱不仅仅停留在 清 或 民国 ꎬ而是超越政治体制和统治实体变更的 中国 ꎮ所以他说 盖我之对清ꎬ即与民国人之对民国为对映ꎬ专以世道为主义 ꎬ[31](P67) 我之爱清国ꎬ与人之爱民国ꎬ是一心非两心也 ꎮ[31](P58)梁济受传统忠节观念的濡染ꎬ以儒学中的气节作为社会行动指南ꎬ以死维护先民教义ꎬ彰明世道ꎬ所以他说: 牺牲吾身或数十人爱国志士之生命以保存先民教义ꎬ能使真正民意得通ꎬ不令长此冤诬黑暗ꎮ吾为彰明世道而死ꎬ实有死的价值ꎮ [51](P245)他希望通过政治的回归使人们返回纯真的道德秩序ꎬ[40](P279)认为应 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 ꎬ一切人应对所经营的职业诚实守信ꎬ通过贤明之人 挽救民生民德 ꎬ使国家 高尚优美 ꎮ[31](P55)这正是因为儒家义利之辨㊁圣人救世观念牢牢地束缚着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ꎬ支撑着他们的行为和态度ꎮ他们的死也是向所有人传递一种对生活和德性的理解ꎬ使人们能从他们投水自杀中认识什么是追求㊁什么是道统的真正内涵ꎮ正如林毓生所言ꎬ他们的思想核心 奠定在一个坚定的信念上ꎬ即道德的资源(或动力)和判断力是人性本有的 ꎮ[52](P242)可见ꎬ面对社会秩序的严重失范ꎬ陈天华和梁济都在国家意识下萌生了强烈爱国之情ꎬ认为自杀可解决内心灵魂和外部世界之间那种永恒的紧张ꎬ也能挽救社会上日益堕落的道德水准ꎮ[53](P30)正如章开沅先生所说: 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ꎬ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最为稳定的层次之一ꎬ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ꎬ并且成为维系民族与国家的强大凝聚力ꎮ [54](P190)所以ꎬ受此深刻濡染的陈天华和梁济都主张用儒家传统义理来挽救社会公德ꎬ通过弘扬礼义廉耻㊁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来规范人心ꎬ匡扶社会ꎬ这体现了他们鲜明的救赎意识ꎮ知识人应坚守忠孝之道ꎬ救国救民ꎬ这是儒家 修齐治平 观念及行为方式ꎮ陈天华和梁济为国身死的具体行为更是反映了这种意识具有的深厚历史积淀ꎬ它仍能在强邻环伺时为众多中国人提供可依傍的精神支托ꎮ[55](P223)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思想ꎬ又不忘传统义理学说ꎬ以侠气点燃个人意志ꎬ这正是他们依靠传统观念来重建新精神支托的努力ꎬ这也说明了历史传统绝不会因近代化而完全失去自己的价值和意义ꎮ四、结㊀语㊀㊀在清末民初转型时代ꎬ虽然儒家仪范伦理受到极大冲击ꎬ但传统文人似未动摇追求一个理想人格和社会的精神动力ꎮ这种追求融入了知识人的价值关怀中ꎮ革命党人陈天华追求的是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共和制社会ꎻ 遗民 梁济向往的是以儒家道统为核心的社会ꎮ随着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失范日重ꎬ无论旧式文人还是新兴革命者都希望能匡时济世ꎬ挽救世风人心ꎮ陈天华和梁济虽属不同阵营ꎬ拥有不同为国身死:陈天华与梁济的投水自杀。

教子有方的故事

教子有方的故事

教子有方的故事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很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因为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但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名人家风家训家教故事】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

”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仅仅爱。

送别诗鉴赏复习

送别诗鉴赏复习

送别诗鉴赏一、送别诗中常见意象:1、时间意象:2、地点意象:3、景物意象:二、常见表现手法:1、以乐景衬哀情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2、想象如: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3、比喻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4、烘托如:杜牧《赠别二首》“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寓情于景如:辛弃疾《鹧鸪天送人》“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6、直抒胸臆如: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拟人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8、反衬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人自伤心水自流。

”9、对比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同作逐臣君更远。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宋]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

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释:①刬chǎn地:依旧,还是。

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写离别感情的。

答(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

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

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2)有人评价本词结尾“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一句,“意蕴深厚”,“有不尽之意”。

试加以简析。

答(2)运用虚写手法,设想别后友人思我、回望却有无数乱山遮隔的情景。

表面写友人思我,实际也暗含我思友人。

把双方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B.最近的两场热身赛,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家训小故事(一):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家风家训小故事(二):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家风家训小故事(三):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我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靠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

儒者风骨:梁漱溟家族

儒者风骨:梁漱溟家族

儒者风骨:梁漱溟家族2014-07-19 这不是历史那天早晨,梁济收拾好纸笔,说是要去亲家彭翼仲家住三五日。

临行偶然从报上看到一条国际新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提问:“世界会好吗?”二儿子梁漱溟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天往好里去的。

”梁济点点头:“能好就好啊。

”说罢出了门。

3天之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

再过3天,就是他1918年农历十月初十的六十大寿。

这竟是父子俩的最后一次谈话,说的还是社会问题。

族谱记载,梁家始祖也先帖木儿是元朝宗室,世居河南汝阳。

在《元史》中,也先帖木儿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和克齐之子。

至元十七年(1280年)袭封云南王,后改封营王(元朝蒙古人汉名往往相同,梁家未认定始祖是营王)。

元朝灭亡时,也先帖木儿的后裔归顺明朝。

当时留下的蒙古人多半改姓,汝阳地属战国时魏都大梁,于是以梁为姓。

在梁济曾祖梁垕时梁家迁居桂林,但祖父梁宝书、父亲梁承光两代都在北方做官,这支就留在京城了。

1859年,梁济出生在北京,父亲梁承光担任内阁中书,梁济的生母是他的侧室。

祖父梁宝书曾担任遵化州知州,此时还健在。

但他在梁济出生时已因得罪上司被免职,梁家一直为其债务所累。

梁济8岁时,父亲病死在山西永宁州知州任上。

祖父与家人返回北京,借住在大女婿家中,隐姓埋名,以躲避债主的追讨。

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家人的零用只花了二两多银子。

梁济就在这种贫寒凄苦的环境中成长。

在遗著《侍疾日记》中,他曾追忆幼年夜读情景:“篝灯古屋,人声寂息,生慈用面糊粘补破书,逐本补苴,毫无倦色。

”嫡母则与他孤灯相对,“常勉以成人立品数大事,频问男长大后愿为何等人,而男殊无志气,所对皆卑靡庸劣,不称旨,慈亲常废书而哭,掩袂告生慈曰:…如此钝劣,终恐苍天负我,吾两人何所望耶?‟然训责之后仍复劝勉,或命作对,或命讲书,夜分始息。

”他是家中的独子,家人自然期望他考取功名,恢复先辈的荣耀。

但他显然并没有考试的才能,中举人时已经27岁,自此未能更进一步考中进士。

二十多岁时,有官宦之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他因担心对方不能过苦日子,拖延数年才结婚。

梁漱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的和尚。”

梁漱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的和尚。”

哲人多寿,梁老阅尽沧桑荣辱后,于l988年6月22日走完了他九十五年的人生路程。弥留之际,他说:“我要休息,我要安静!”
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
即心是佛佛即心,心佛众生不差甚。
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
此心好莫昏昧去,留得当前做主人……
我们似乎听到梁老轻轻地念着这首写于“文革”期间被抄家后的诗偈,轻轻地走了,永远安静地休息了。
附录:现代中国有一位我们桂林籍的大儒学家,也称“新儒学家”,叫梁漱溟,他在1987年九十五岁时被邀请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举行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当时参加这个会议的有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后来担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的张声作同志,还有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赤耐副局长,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还有一些老法师、大学者,几十个人都在场。在这个会上,中央领导讲了话,赵朴老也讲了话,然后,就请来参加会议的大学者发言。当时,九十多岁的梁漱溟老先生第一个举起手来要求发言,他说:“我今天要讲两件事:第一、我要正式宣布我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我以前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第二件事,我要向大家慎重地提出来,人有今生,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就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的和尚。本来我这一辈子在十六岁时就要出家当和尚,但我的父母怎么也不同意,所以没出成。虽然出家不成,但我从二十岁开始就吃素,到今年九十五岁,七十五年来我都是全素食。虽然我结了婚,我的生活跟一个出家人稍有一点不同,但基本上是一致的。人既然有今生,必然就有前生,也一定有来世。”他就说了两件事。
十八岁那年,母亲病重,她希望梁漱溟能和妹妹的一个同学订婚,而早有出家为僧念头的梁漱溟却回答说:“我一辈子不结婚!”母亲听了很气愤。比较开明的父亲在一旁劝解说:“这个孩子是有向上心的,他总会走正路的。”就这样,梁漱溟拒绝了母亲的订婚,直至十一年后才结婚。第二年,1912年6月,母亲在长期病痛之后去世,从此梁漱溟发心吃素,终生不改。

清廉家风故事征文(精选12篇)

清廉家风故事征文(精选12篇)

清廉家风故事征文清廉家风故事征文(精选1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清廉家风故事征文篇1还记得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果果洗漱完毕乖乖的躺在床上,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喊我给她讲故事,我正纳闷呢,走进卧室一看,果果把头蒙在被子里小声抽泣着……我连忙拉开被子,看她眼角还挂着金豆豆。

“怎么了,是不是太累了?”这些天两场演出同时排练,可能是把孩子累坏了,白天要上学,放学去排练,晚上回家还要赶作业,如此强度,别说是六七岁的孩子,就是大人也吃不消啊,想想难免有些心疼。

“我,没事,不累。

”果果好像特别委屈。

“那你怎么哭了呀?是有什么事不开心吗?还是在学校和同学闹别扭啦?”“都不是,我,我是看你太累了!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就大哭起来。

我的天啊,听了这话,我的心都快化了,我以为她要说我想要什么你不给买;或是觉得太累不想坚持排练;或是干脆说肚子疼……我还在琢磨着怎么与她斗智斗勇呢,她竟然,竟然是说“你太累了”!……后来,当然是我抱着她一起哭了起来。

我们都不是因为累而哭,果果看我每天接送她上学,准备一日三餐,还要陪她上各种学习班,陪她排练,陪她写作业,我想,她也在心疼我。

感恩在我上高中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摆脱我妈的管制,还时不时和她对着干。

现如今我也当了妈,真真切切能感受到,妈妈的爱是纯粹的无私。

我想,如果我的孩子长大结婚了,我也会给她的孩子洗尿布,不让我女儿沾一下凉水;也会帮她们带孩子,不让我女儿受一点累;还会每日三餐每周不重样的伺候,生怕孩子们太忙顾不上好好吃饭;到那时候,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会倾我所有,尽我所能。

就像我的妈妈对我那样对待我的女儿。

有一次,我和老妈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老妈百年之后。

老妈说:“等我死了,你们也不用买什么好风水的墓地,就把我的骨灰往海里一撒,或是干脆把我身上这些还能用的老零件都捐了……”我当时就绷不住了,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还气急败坏地喊着:“那我想你怎么办?我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没有,我要去哪里找你啊?”“看,看,我就是说说嘛,还抹上眼泪了,行了行了,我不说了好吧!”我当时真的是很激动,可是老妈却不以为然。

良知与悲悯的人物素材

良知与悲悯的人物素材

良知与悲悯的人物素材老舍:一个心怀悲悯与良知的人北京有两个著名的湖,一个叫积水潭,一个叫太平湖,这两个湖和两位著名的文化人有关,一位叫梁济,一位叫老舍。

1918年11月10日,梁济跳入积水潭,自杀前他问儿子梁漱溟的问题,成为一句著名的遗言,“这个世界会好吗”。

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身太平湖,没有留下遗言,但在此前与巴金碰面时,老舍对巴金讲了一句话,“请告诉朋友们,我没有问题”。

老舍有没有问题,历史早已给出答案。

毋庸讳言,老舍之所以比他同时代的作家更具影响力,更为广泛地被怀念,更多地被讨论,是与他的离世方式有关的。

一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时代不能够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甚至没法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最终选择一潭湖水作为生命的终结点——老舍之死,是一个文人捍卫内心洁净的方式。

当然,我们更愿意单纯从文学层面来纪念老舍。

作为现代京味文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老舍写出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正红旗下》等长篇小说,写出了《茶馆》、《残雾》等数十部话剧、曲艺作品。

因去世而错失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使得他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言人。

法国作家、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评价老舍时,说“我最喜欢他那种独特的伤怀之感”。

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老舍作品中最具分量的,还是那些具有嘲讽与批判意识的人物与描写。

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老舍是大家,但只有深入到他所塑造的底层人物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老舍的悲悯与智慧。

在大多数的作品里,老舍表现出与世界上所有优秀作家一致的步调:立足本土,守住底线,独立创作,拒绝妥协。

一位作家,为芸芸众生立传,让小人物活灵活现地永远生存在文学作品里——若非出于悲悯,是没法写出那么多优秀文字的;一位作家,为曾经写下过一点儿违心的文字,内心倍感煎熬,在他喊出“打”和“该打”的字词时,内心的真实话语却是“这一喊哪,教我变成了另一个人!”——若非出于良知,他也不会选择“自杀”这种激烈的拒绝姿态。

讲清廉家风的故事(通用11篇)

讲清廉家风的故事(通用11篇)

讲清廉家风的故事(通用11篇)扬清廉家风,育国之未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国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可以说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传家宝”。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清廉家风的故事(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讲清廉家风的故事篇1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今天,板报小编跟大家分享·:廉政家风故事。

让我从这些人身上,汲取到传统家风映射出的正能量。

唐家正在副局长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论资历、论能力他早该扶正了,和他一起提拔的大多早已做了局长。

一些朋友也劝他“跑一跑”,可他仅是笑呵呵地答应着,没有任何行动。

这次调整干部,他凭借过硬的工作能力,终于被提拔为局长。

趁着星期天,两个月没回老家的唐家正决定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去一趟。

为了表示孝心,他还特意买了一条软云烟和两瓶汾酒。

唐家正的老家在农村,是个离县城较远的小山村。

唐家正每次回家,看着有些破旧但干净整洁的小院,都会有一股暖流从心底油然而生。

长时间的分离,一家人见面格外亲热。

唐家正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和他们还算健康的身子骨,感觉心安了好多。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妻子起身进了厨房,帮母亲做饭。

儿子专心地看起了电视。

光他们爷儿俩的时候,唐家正注意到父亲的神色渐渐地凝重起来,手里捻着他刚才递的香烟久久没有点燃。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唐家正的心骤然紧张起来,他从小就怵父亲,这种心结一直延续到现在。

父亲虽是一个农民,但身上与生俱来一种刚正之气。

父亲的为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他刚正不阿的工作特性与父亲的这种秉性有很大关系。

过了一会儿,父亲开口说话了:“家正,你现在当局长了,按老话说是掌了印把子了。

我和你妈都为你高兴,可今天爹要给你泼点冷水,咱可千万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啊!”父亲的话让唐家正一头雾水,他本能地反问了一句:“爹,我怎么违法乱纪了?”父亲举起手中的香烟,说:“你现在都抽上这么好的烟了?你一个月多少工资,抽得起这样的烟吗?要是公务应酬,那是工作需要,爹不反对。

[胡适怕老婆的故事]胡适老婆

[胡适怕老婆的故事]胡适老婆

[胡适怕老婆的故事]胡适老婆一:[胡适老婆]幽默的人生哲理故事故事1:标准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邻居的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

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3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

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就是说,他每次都是多付了钱。

他特别生气,便开始向执法机关提出诉讼。

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到了法官那里。

“您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

“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

”农民回答道。

“有很准的砝码吗”“没有,法官先生。

我不需要砝码。

”“没有砝码,那你怎么称黄油呢”“这好办,”农民回答说,“你瞧,就在面包师从我这儿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买他的面包。

我总是要同样重量的面包。

每次这些面包就作为称黄油的砝码。

如果砝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了。

”故事2:鹦鹉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故事3:三个金人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

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在失望处希望_成长故事

在失望处希望_成长故事

在失望处希望19岁的王硕曾经是新疆昌吉一所重点中学高二尖子班的学生。

同学之间异常激烈的竞争,让王硕感到很不适应,性格也变得有些怪异,撕书、不交作业、经常发呆……经医院诊断,王硕患上了抑郁症。

“这个世界一点也不美好。

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患病后,王硕常常这样自言自语。

2012年5月4日,当全国青年都在庆祝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时,王硕却选择以跳楼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悲痛的母亲在整理儿子的遗物时,发现儿子笔记本里面让她心酸的一页。

这页纸被王硕用一根竖线分成左右两栏。

左边是“死的理由”,有6条,包括:得病、高考、休学、退学、高中忧喜参半,最后一条是“没有追喜欢的女孩,只会偶尔揪她的辫子”。

右边是“活的理由”,如燕(我猜应该是他喜欢的女孩的名字)、NBA、伦敦奥运会、动漫、棋、武林外传、历届高票房电影……总共有23条之多。

让人难过的是,23条“活的理由”终究在他内心的天平上,没有压倒6条“死的理由”。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纯洁和完美。

1918年11月初,梁济60岁生日前夕,为准备给他祝寿,家人要进行大扫除。

他因此到朋友家小住,说生日那天回来。

同年11月7日,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

3天后,梁济自沉于别墅附近的“净业湖”,即今天的积水潭。

父亲的自杀对经年思考人生也曾想自杀的梁漱溟是一个启示。

他开始用一生研究“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样一个深奥的人生哲学课题。

“人的一生要解决3个关系:首先是人和物的关系,再次是人和人的关系,最后是人和内心的关系。

”这是他得出的结论。

懂得担当的梁漱溟用95岁的高寿,完成了当年对父亲所言“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的行为证明。

1983年,美国学者艾恺教授对梁漱溟进行了连续十余次访谈。

后来,这30多个小时的录音被整理成一本书,名字就叫《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德育的根在哪里?

德育的根在哪里?

传承千年
失落百年
中国一直奉行“以德治国”、“以德为先”。 传统道德在列朝列代都是神圣的。 自“五四”以来,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中国传统道德腹背受敌。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固有 之人伦、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 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于 削灭也。”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把传统道德 说得一无是处: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 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老子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 (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孔子说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 (“中”指适中、中和,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佛家说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 ( 佛家的道是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不堕极端, 脱离二边,即为中道。 )
“德者,道之功也”(韩非语)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
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并没 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 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 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道教义枢· 道德
义》
“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 《庄子》《天地篇》 《道德经》提出“上德”“玄德”“孔德”“积德” 。(有“德”

民国的那些殉道者,用自毁向现实宣泄自己最后的不满和忧愤

民国的那些殉道者,用自毁向现实宣泄自己最后的不满和忧愤

民国的那些殉道者,用自毁向现实宣泄自己最后的不满和忧愤1918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泥潭,处处民不聊生。

整个社会都像没头苍蝇一样,撞到哪里就是哪里。

共和始终就是一个概念,远远没有在中国成功,武力还是决定社会走向的唯一力量。

这年11月,清廷的旧臣梁济,这个曾经分管教育实业的大员,马上要过60大寿了。

他找来自己的儿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农村实践家梁漱溟,问他:“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教授佛学和孔子哲学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梁济“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翩翩出走。

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下了万言遗书,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国性不存,国将不国。

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梁济的自杀在京城文化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徐志摩、梁启超、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纷纷对其进行了评价,其中比较独特的看法是陈独秀,他从传统的角度赞扬了梁济。

他认为梁济是通过对前清殉节的精神,来倡导中国的共和,救济社会的坠落。

同时陈独秀也指出:新时代的人们不必学梁先生其舍生取义的做法,但应有他那种救济社会坠落的勇气和真诚纯洁的精神。

陈独秀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的那年,整个中国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中,到处都是无情的杀戮,无数的人并没有因为犯罪而是因为信仰被屠杀。

辛亥革命过去了十六年,但是革命并没有把中国推向更好的方向,传统文化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过去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一文不值。

这年6月的一天,国学大师王国维审阅完学生们的试卷,还跟同事商谈了下一年招生的事情,之后他去了颐和园,在一切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自沉于昆明湖的鱼藻轩。

王国维王国维的遗书开头就是十六个带着忧愤的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我们自然无法和大师去探讨他自杀的原因,但是大师对于国家民族的失望之情却跃然纸上。

王国维的葬礼是由陈寅恪组织的,这是大师遗嘱中所安排。

[作文素材]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作文素材]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作文素材]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1、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

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

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

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

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2、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名人家教小故事

名人家教小故事

名人家教小故事篇一: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

”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据周海婴所著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阅读素材之如何做人:《直道而行不要做“自了汉”》素材

阅读素材之如何做人:《直道而行不要做“自了汉”》素材

直道而行:不要做“自了汉”梁家籍贯广西桂林,而到梁承光一代,听朝廷命剿捻军,最后在山西做官并卒于山西,留下妻儿。

梁承光的儿子梁济当时只有八岁,家贫不得回广西,母亲带着他到北京讨生活。

在母亲的督导下,梁济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涵养出忠贤胸臆。

光绪十一年(1885年),梁济二十七岁,考中举人,他的父执多贵,而他不求闻达,直到四十岁才当官。

梁济做过内阁中书(四品)、民政部主事(相当于处长),十余年不升不调。

梁济的官职不大,口碑却隆。

他说:“吾最得意之事,肩挑负贩、拉人力车者多识我。

常于途中遇褴褛苦人,大呼曰:‘梁老爷,你好吗?’”据说有赶驴车的看到他,居然叫出他的名字,请他上车。

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共和建立,梁济辞职家居。

民国的内务部总长一再邀请他出山,他拒绝,避居城北隅彭氏宅。

易代变革,在人心中掀起的波澜是巨大的,对梁济(他的字即是巨川)来说,这一变易是难济未济了。

他认为:“中国每个朝代灭亡都有人或许多人为之殉,清亡无一人殉,这在历史上是可耻的。

既然如此,我来做这件事。

”因此在民国元年(1912年),梁济就向神明、父灵起誓殉清,并着手写遗书。

但梁济绝非愚忠,他清楚清王朝的专制腐败与积贫积弱,他的视野极为广阔,读过严复翻译的不少西洋名著。

1902年,友人彭翼仲创办北京最早的白话报《京话日报》,对这一新事物,他从物质和精神上也给予了不少支援。

辛亥革命爆发后,梁济的态度是旁观。

次子梁漱溟参加反清的京津同盟会,他只是以“谨身以俟天命可也”相劝,并未表示强烈反对。

他自己曾明确表示,内心“极赞共和”。

因此,从他计划殉清到实现,整整七年,他都在观察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他对民国寄予过希望,然而他失望了。

他一度以为“革命更新,机会难得”,可借机缓和社会矛盾。

虽说“国粹莫大于伦常”,不能轻易更改,但若使“全国人民真得出苦厄而就安舒”,则价值相抵,可以“不惜牺牲伦常以为变通之策”。

故“辛亥革命如果真换得人民安泰,开千古未有之奇,则抛弃固有之纲常,而应世界之潮流,亦可谓变通之举”。

《这个世界会好吗》读书笔记

《这个世界会好吗》读书笔记

《这个世界会好吗》读书笔记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真的会越来越好吗?或许我们都会在某个时刻都会从心底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们开心时,整个世界五彩斑斓、万物可爱;我们伤心难过时,又便会觉得这个世界暗暗无光,仿佛一草一木都在和自己作对。

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投湖自尽前便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25岁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这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的晚年口述,书中论述了其对儒家、佛家、道家等的深刻理解,与许多政治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以及回顾了一生的重要活动。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被梁老豁然开达的人生态度所折服,这便是永远抱有一颗不骄不躁,谦逊自律、努力感恩的心。

梁漱溟在访谈中提到: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和佛家。

关于儒家和佛家到底是什么,本人愚钝,只能从本书中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口述讲解中得到一丝启发。

书中提到了佛家的大乘和小乘。

似乎和大乘比起来,小乘是有点避世的。

小乘似乎是躲避开生死的麻烦,而大乘则已经超越了生死。

“不舍众生,不住涅槃”便是大乘的写照。

和佛家相比,孔子、儒家是站在人的立场说话,关注点在人。

佛家是超过人说话,以一种超越生死的圣人态度在看待问题。

但是他们还有相同的一面,就是“无我、救世”。

梁漱溟提到自己在生活上应当走儒家的路,但是在思想上更倾向于佛家。

他并没有把佛家和儒家处于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下,而是相互吸收为自己所用,正所谓和而不同。

他也并没有仅仅只是思想上的认同,而是用一生去践行着自己的思想。

在问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时,梁老回答到:第一是搞社会运动,第二是奔走国事。

从到北大任教、从事乡建活动到创建民主同盟等,我们可以看出梁老的心系社会和国家,这让我想到了包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和国家付出一生的高尚情操。

令我钦佩的还有一点是,梁漱溟先生能够坚定的做个素食主义者,不吃任何动物,并坚持70余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8:梁济之死1918年,护法运动引起的南北战争,在湖南激战正酣;北方,安福俱乐部成立,议会民主沦为北洋政客的玩物;南方,军阀们成立了新政府“西南各省联合会”,孙中山无处立足,黯然离开了广州;梁启超一班“社会中坚”们兴奋万分,因为中国刚刚在一战中对德宣战,而德国已经正式宣布战败;青年们则满心焦灼,一个叫毛泽东的青年发了奇想要在岳麓山下搞无政府主义试验,一个叫鲁迅的医学院毕业生满怀愤懑地在《新青年》上刊发《狂人日记》;一个叫李大钊的青年则开始预言“社会主义旗帜一定会插遍全球”……混乱无序的1918年,无所适从的1918年,一个叫作梁济的儒者,有预谋地将自己沉入了北京的积水潭,他说,他对这个民国,失望到了极致。

一个以自杀谴责民国道德沦丧的儒者1918年11月7日早晨,梁济出门要去好友彭翼仲家,临行前偶然在报纸上读到一段国际新闻,遂与已经做了北京大学哲学教师的儿子梁漱溟闲谈了几句。

末了,梁济问他的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济说完就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梁济留下一篇《敬告世人书》,在积水潭投湖自尽。

此时,距离他的六十大寿只剩下四天。

许多年以后,梁漱溟回忆起与父亲最后的那次谈话,感慨颇深:“父子最末一次说话,还说的是社会问题。

自从先父见背之日起,因他给我的印象太深,事实上不容许我放松社会问题,非替社会问题拼命到底不可。

”一个坚决的改革家“为清朝而死”梁济,字巨川,1858年生人,27岁中举,40岁时才踏上仕途,清末民初,先后做过教谕、内阁中书,民政部主事等官职。

梁济生前虽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运动,也办过报纸,但名声始终局限在京城之内,并无太大的社会影响力。

虽然在自沉后留给世人的遗书中有“此身之死,系为清朝而死”的话,但梁济本人,并不敌视共和,更不是帝制的拥趸。

甚至可以说,他在晚清始终是一个积极的改革者,只是时代没有给与他走上改革前台的机会。

台湾学者林毓生仔细读过梁济的文章,勾勒过他的生平,得出的结论是:“梁济并不是一个顽固的反动派,也不是腐儒。

事实上,在中日甲午之战以前,他已是一位深切关心中国命运的改革主义者。

”——1892年,梁济在日记中表达了他对顽固的清流派士绅的鄙视和对西学的重视:“却有一种为清流所鄙正人所斥者;洋务西学新出各书,深切时事,断不可以不看”;1898年,他又谆谆告诫子弟们要积极出洋求学,“务必以出洋当一件正大要紧之事。

勿惜费,勿惮劳,即使竭尽大半家资亦不为过”,也是在这一年,儿子梁漱溟开蒙读书,梁济嘱咐老师不要让他背诵四书,而代之以《地球韵言》;戊戌年的变法,梁济也是赞成的,只是具体的变法意见与康、梁不同,只是他人微言轻,草拟的变法奏章没来得及上,政变就到来了;1902年,为了开启民智,梁济和好友翼仲创创办了北京的第一份白话报纸《京话日报》——这些都是林毓生先生勾勒出来的梁济积极赞成、参与晚清改革的史实,“从上面对梁济在家中和参与公共活动的描述,我们得到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坚决的改革家,在许多方面,梁济是站在清季改革运动的前线。

这些事实并没有使我们得到任何轻微——如果清廷被推翻,他将以身相殉——的暗示”,林毓生先生如此说道。

但是,梁济确实是反对革命的。

1911年,梁济得知儿子梁漱溟参加了同盟会京津支部的活动,他告诫了儿子,要求他不要从事颠覆清廷的活动,他的理由是:“立宪足以救国,何必革命?倘大势所在,必不可挽,则畴不望国家从此得一转机?然吾家累世仕清,谨身以俟候天命可已,不可从其后也。

”——由此也可见,梁济的反对革命,程度相当有限,虽然不赞成革命,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参与革命,但并不绝对排斥革命的到来。

这种心态,可能代表了晚清绝大部分立宪派人物们的心理,他们绝不愿意自己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但倘若革命的洪流汹涌而至,他们也能够接受现实随波逐流。

所以,梁济在遗言中对自己的死,有这样看似矛盾的解释:“此身之死,系为清朝而死。

绝非反对共和,而且极赞成共和,因辜负清廷逊让之心,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故愤慨而死。

”又说:“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父先父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

”又说:“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又说:“中国每个朝代灭亡都有人或许多人为之殉,清亡无一人殉,这在历史上是可耻的,既然如此,我来做这件事。

”梁济的死,是近代中国最意味深长的转型事件。

赴死的逻辑:以自杀谴责民国辜负了清廷禅让的美意梁济对自己的自杀,谋划已久。

从其遗书中可以知道,早在民国元年,梁济就曾向神明、父灵起誓殉清,并着手写遗书。

但当时并没有马上付诸实施,梁济曾如此解释个中原因:“壬子癸丑年,余有殉清之心,而念我旧君既以成立最良之民国为心,凡我大小臣工皆当共体此心”——于是就没有去死。

梁济在遗书中很多次提到自己“我为清朝遗臣”,也很多次提到“(清廷若)因禅让而民得安则千古美谈,自与亡国有异”,这些论述背后,存在着这样一个隐秘的逻辑关系:梁济自我定位为清朝的遗臣,认为自己负有殉清的义务;但同时又认为,民国是由清廷禅让而来,若进入民国之后,国泰民安,则可谓千古美谈,如此,清廷的禅让并不等于亡国,自己也就没必要为殉清而去死了。

梁济非但不让自己去死,而且也希望其他的清廷遗臣也认识到这一点,要念及清帝“成立最良之民国”的良苦用心,不要随便去死。

从史实上讲,民国当然是抛头颅洒热血革命革出来的。

但在梁济心目中,“中华改为民主共和,系由清廷禅授而来,此寰球各国所共闻,千百年历史上不能磨灭者也”,民国是清廷禅让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了;梁济解释道:“当时清廷兵力非不能战,只以不忍民生涂炭,故不惜牺牲大位,以统治权移转于民国,原谓此为最良政体,俾国人民共得乂安也。

观辛亥冬与南方磋商数十次,皆不忍九夏沸腾、人民痛苦之语,历次诏书具在,即辛亥十二月廿五日最末之诏书亦谆谆属望大小臣工共以民生为重,齐心努力佐成民国之太平。

”这种解释,当然不符合史实,清帝退位诏书中虽有大量类似“不忍生民涂炭”的词句,但清廷的退位,却确确实实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作出的决定,并没有“不忍民生涂炭,故不惜牺牲大位”的史实逻辑存在。

但对梁济而言,有无史实逻辑并不重要,他作为清廷的臣子,所关心的只是退位诏书的言辞如何描述,诏书是什么逻辑,梁济就认可怎样的逻辑。

梁济在民国元年选择不死,起作用的就是诏书逻辑——不能随便去死,辜负掉皇帝禅让的美意,皇帝的禅让,有可能变成千古美谈,做臣子的必须支持;梁济在1918年选择去死,起作用的也是诏书逻辑,梁济自己如此说道:“辛亥壬子之间余固欲死矣,然彼时若死,则纯然为清朝亡国,目的太小;且旧君以政权移转民国,深望民国能善治。

余尚未观察明白民国是何景象,余心所欲告世人之言亦未说明,万不容糊糊涂涂牺牲此身。

现在都清楚了,今日死之题目曰:辜负清廷禅让之心,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

”1918年,在观察了民国7年之久后,梁济终于得出了他的结论:民国辜负了清廷禅让的美意,没有实行“共和爱民之政”,清廷的禅让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所以,清廷“亡于权奸乱民之手”,梁济决意要以自己的死,一则殉清,二则谴责民国辜负了清廷的美意,三则唤醒世人重建社会道德。

误入歧途的转型:社会达尔文主义肆虐中国梁济的死,是为了清朝,其实也是为了共和——他不是帝制的拥趸,自始至终他都对袁世凯表示出极大的蔑视,尤其反对他称帝的阴谋;他也不是真正的满清遗老,1917年张勋入京复辟,梁济写了好几封长信给张勋,竭力劝说他放弃复辟的计划。

然而共和进行到第七个年头时,遍地狼烟,政局混乱,满眼皆是道德的沦丧,梁济终于彻底对共和丧失了期望。

《伏卵集》中记录了许多梁济对民国政治的亲身见闻,这些见闻绝大多数都让人心灰意冷,譬如对议员们的印象,梁氏如此记载:在前门火车站,每当召开国会期间,各省议员纷纷下火车时,各政党工作人员就会在火车站前,树立起本党招待处的招牌,竭力拉刚下火车的议员们住到本党安排的招待所中去。

梁济说,各党拉扯议员的样子,就像“上海妓女在街头拉客人”。

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先住到甲党招待所,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住到乙党招待所,再拿一份好处与红包,并答应投该党的票,拿到所有的好处后,最后投了自己的票。

梁济当然也承认,风俗的败坏并不是从民国开始的,早在清末就已然如此。

但梁济对一个崭新的民国,是抱有强烈的期待的,“若民国有人提倡正义,注重民生,渐渐向好处做去,则世道有人补救维持,不至于黑暗灭绝”,但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期望,“奈民国以来,专尚诡谋,不由正义,自上下下,全国风行,将使天理民彝丧失净尽,至全国人不知信义为何物”。

如此,梁济觉得自己只好去死,希望通过自己的死,“唤新国之人尚正义而贱诡谋,然后旧国性保存一二”;故而,梁济又如此重新定义自己的死:“虽可以谓之殉清,亦可以谓之殉中国”。

虽然梁济在遗书中不断谴责民国的政治败坏和道德沦丧,但总体看起来,涉及具体政治的抨击并不多,更多的哀叹都是针对新旧文化转型而发——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不能接受新文化运动中的“家庭解放”,梁济说:“今世风比二十年前相去天渊,人人攘利争名,骄谄百出,不知良心为何事,盖由自幼不闻礼义之故。

子弟对于父兄,又多有持打破家族主义之说者。

家庭不敢以督责施于子女,而云恃社会互相监督,人格自然能好,有是理乎?”——1918年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许多的青年,正热衷于“冲破封建家庭的枷锁”;家长们受社会流行风气波及,也放任子女到社会上去,在家中则“不敢以督责施于子女”。

梁济对此是不以为然的。

但梁济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民国社会风气败坏的根源所在。

《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早在1913年,就已经看到了梁济在1918年所看到的一切,杜氏说:“今日吾国之社会中,亟亟焉为生存欲所迫,皇皇焉为竞争心所趋,几有不可终日之势。

物欲昌炽、理性梏亡,中华民国之国家,行将变成动物之薮泽矣。

”相对于梁济苦苦纠缠于社会道德崩溃的表象,杜亚泉的观察力要敏锐得多,他已经窥见了中国在短短十数年间,从礼仪之邦变成“动物之薮泽”的根源。

杜氏说:自19世纪后半期,欧美开始流行一种极危险的唯物主义,这种主义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纠缠在一起,东渡输入中国之后,最开始表现为富强论(洋务运动),后来变成“天演论”(维新运动),这种学说认为物质万能,以弱肉强食为天则,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清末开始,广泛受到这种学说的影响。

杜氏认为:把中国从礼仪之邦变成“动物之薮泽”的,就是这种“社会达尔文唯物主义”。

杜氏说:“物质主义深入人心以来,宇宙无神,人间无灵魂,惟物质力之万能是认,复以残酷无情之竞争淘汰说,鼓吹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