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翻译中的选择与顺应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翻译商标的中文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1.理解商标含义:首先要理解商标的含义和背后的品牌定位,以及商
标所代表的产品或服务。
这有助于找到最准确的中文翻译。
2.保持简洁明了:商标通常需要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翻译时
也应该保持简洁明了的原则,避免使用过长或复杂的中文词汇。
3.考虑语言特点:中文和其他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
翻译商标时,要考虑中文的语法、词汇和文化背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和流畅性。
4.保持品牌一致性:商标的翻译应该与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市场定位相
一致。
要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可以选择与原商标相似或相关的中文词汇或
短语进行翻译。
5.考虑文化因素:商标的翻译还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因素。
在翻译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冒犯或误解的词汇或短语,并确保翻译的中文商
标在文化上与目标市场相符合。
总的来说,翻译商标的中文方法和技巧需要考虑商标含义、语言特点、品牌一致性和文化因素等多个方面,从而找到最准确、合适的中文翻译。
商标名英汉翻译中的技巧
商标名英汉翻译中的技巧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服务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商标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声音、三维标志和颜色等要素的组合。
而就汉英翻译而言,商标名的构成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有象征含义的名词。
譬如“马可波罗”瓷砖,即是以人名作为其商标名。
二是常用词,即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譬如“7-11”便利店,即是以数词为其商标命名,藉以标榜其营业时间由上午7时至晚上11时,当然现在已是全天候营业。
三是coined words(新造词),即创始人自己造出的新词,作为其商标名。
商标名翻译现存的问题至今汉英商标名的翻译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原因在于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词的多种含义、译者的能力、风俗习惯、文化等。
譬如,就词的多重含义而言,有一款“帆船”地毯,一开始其商标名直译为“Junk”,但单词Junk不仅有帆船的含义,还有垃圾的意思。
于是,后来改名为“Junco”(灯芯草雀)。
再如,就文化而言,国货知名品牌“大白兔”奶糖,其英文商标名为“White Rabbit”,但在西方有些国家,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兔子吃草,破坏了畜牧业,并不是讨喜的动物。
常用的汉英商标名翻译方法一是直译法。
即词对词的直接翻译。
例如,国产家电“小天鹅”洗衣机,其英文商标为“Little Swan”。
国外的汽车品牌“Beetle”,其中文商标名为“甲壳虫”,体现了车外形和性能似甲壳虫,轻便快捷。
二是音译法。
即根据其发音特点而翻译。
例如,知名的香水品牌“Chanel”,其中文商标为“香奈儿”。
儿童的天堂“Disney”,其中文译名为“迪士尼”。
英国的香烟品牌“Marlboro”,其中文译名为“万宝路”。
美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Nike”,其中文商标为“耐克”。
如果大家稍加留意,会发现许多音译的商标名。
三是意译法。
基于其所代表的含义而翻译。
比如,国产护肤品“佰草集”,其英文商标为“Herborist”(草药医生)。
浅析商标的翻译方法
浅析商标的翻译方法
以下是商标中文翻译的一些常用方法:
1.直译法:对商标中的英文单词进行直接翻译。
这种方法能够保留商
标的原意,但有时可能会导致中文翻译令人难以理解或不符合中文习惯。
因此,在直译法中,需要确保翻译后的商标在中文市场中具有良好的可读
性和可接受性。
2.发音法:在保留商标发音的基础上,选取与发音相近的中文词语作
为翻译。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商标具有鲜明发音特点的情况,能够使目标
市场的消费者对商标有一定的熟悉感。
3.意译法:将商标中的英文单词进行意译,选取与商标相关的中文词
语作为翻译。
这种方法能够使商标在中文市场中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但
需要确保意译后的商标与原商标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
4.含义法:根据商标的意义和特点,选取与商标含义相关的中文词语
作为翻译。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传达商标的含义和商标所代表的品牌形象,
但需要确保翻译后的商标在中文市场中易于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商标的中文翻译方法应该综合考虑商标的原意、发音特点、品牌形象以及目标市场的接受程度。
在选择翻译方法时需要灵活运用,以
保证商标在中文市场中的有效传播。
顺应论在商标词翻译中的应用
顺应论在商标词翻译中的应用一、顺应论理论概述语言顺应理论(the theoryof adaptation )是由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1999)一书中提出的。
它认为语言有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选择,而是在高度灵活的策略和原则基础上进行;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灵活地做出选择,尽可能满足交际的需要。
顺应论认为,翻译是多种选择的组合,选择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多维度、多层次的交际目的。
从语言变异性来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使用多种翻译策略;商讨性则是译者使用某种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商标信息所要达到的交际意图。
对语言的顺应性,译者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顺应消费者的需求,要考虑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他们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
二、商标翻译中的顺应性2.顺应目的语文化。
商标必然反映文化的特征,在对商标进行翻译时一定要了解其文化内涵,做到入乡随俗,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影响产品的销路。
例如,在日本用lotus 做为商标名的产品是受排斥的,因为荷花是死亡的象征,一般只会出现在葬礼上。
而我们中国人一想到莲花眼前就会浮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形象,因此出现了文化冲突;apollo口服液若音译为阿波罗,不了解此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如坠五里云雾,但如果根据希腊神话,将其改译为太阳神,那么消费者大概也能推测出该产品的功效力量和生命的源泉;nippon paint 是日本生产的一种油漆名,被译成日本漆很不好,因为中国人一看到日本就会不由得产生愤恨情绪,后来,被改为立邦漆,顺应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不忘国耻,富国安邦。
因此,它的销售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荷兰的日化品牌unilever被译为联合利华,顺应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崇尚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的文化特征,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同,因而在中国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语用顺应对商标翻译的启示
[ 关键词 ] 语用顺应 顺应 商标翻译
一
、
Hale Waihona Puke 引 言 商标的翻译属于语用 语言的等效翻译 , 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 。 用 语 语言等效翻译近似奈 达提倡 的“ 动态对等” 翻译 。 奈达在 16 年发表 的 94 《 翻译科学初探 》 中提出“ 动态对等” 指 出翻译 是一种信息传递 的方式 , , 译者是起点 , 受者是终 点 , 接 译文的“ 接受者 和译 文信息之间的关系 , 应 该是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 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 同” 用学是研究实 。f 语 际使用中的语 言及语 言与语 言使用者之 间关 系的学科 。从语用的角度 对翻译进行研 究.吸引着越 来越多 国内外学者 和翻译 家们的关注 。顺 应论作为近年来在西方颇 具影响的语用学理论 ,为人 们审视语言 的使 用提供了一个 全新 的语用纵 观视 角目 本 文试从 翻译实践 的角度来探讨 。 语用顺 应论对 商标 翻译研究 的启示及其实 际应用价值 。 二、 应论 内容简 介 顺 国际语 用学会秘书长维索 尔伦(e c u e 在《 vr h r n) 语用学 新解》 n s r ( — u drt dn Pam t s一书 中系统地提出了“ es n ig rg ai ) a c 语言顺应理论 ” d pai 1 ( at o , A tn 以一种新 的视角来考察语言 的使 用。他认为语言 的使用是一 个经常不 断的, 有意无意的受语言 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人类之 所 以能够在 语言使 用过程 中不断地 做 出选择是 因 为语 言具 有变异 性 ( r bly 、 讨 性 ( 0i it) v i it)商 aa i ngtbly 和顺 应 性 ( at it I 顺 应 理 论 框 a i a pa ly o 在 d b i 架里 , 变异性指“ 语言具有一 系列 可供选 择的可能性 ”它体现在 语言的 , 历时和共时方 面, 具有动态特 征 ; 商讨性 指“ 语言 的选 择不是机械地 严 格按照规则 , 固定地按照形式一功 能关系做出 , 或 而是在高度灵 活的原 则 和策略的基础上进 行” 顺应性 指“ ; 语言使 用者能从 可供选 择 的不 同 的语言项 目中做出灵活的选择 , 以尽 量满足交际的需要” 。顺应性体 现 在变异性和商讨性之 中, 语言 的变异性 和商讨 性为语言顺应提供条件 , 没有变异性 和商讨性 就没有顺应性 。 语言使用者能驾驭 语言, 充分有 效地表达 自己的思想情感 , 与他人进行交际正是利用了语言这一特性。 三 、 应 论 指 导 下 的 商 标 翻 译 的 特 点 顺 顺应论作为一种语用理论 ,对 翻译 和翻译 实践都具有很强 的指导 价值。 商标翻译作 为一种跨文 化交际活动。 其翻译 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一 个语言的选择 和顺应 的过程 , 但和一般 的文体相 比较 , 商标翻译又有其 自身的特点。 如果把顺应论具体应用 到翻译领域 , 商标 翻译则具有 以下 特点 : 1译 者在 翻译过程 中是一个不断进行语 言选 择的过程 ,该选择过 . 程具有变异性 , 商性 和顺应性 的特点 ; 协 2. 言具有变异性 的特点 。 语 在商标 翻译过程 中, 存在着多种 翻译方 法供译 者选择 。例如 可以采取 音译法 、 意译法 、 音译结 合法等等不 同方 法的选择需要依靠译者对始 发语和 目的语 的认识 和理解 以及 依据翻译 所 要达 到 的交 际 意 图 ; 3 从语言具有商讨性 的特点出发 ,商标翻译是在 高度灵 活的策略 . 和基础上进行 的, 而不是机械地进行翻译 。 译者必定会使用某种翻译策 略以便找 到适合 于消费者接受 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商标信息 所要达到 的交 际意 图, 这种策略 的选择 , 则是他在顺应 的特征下完成 的; 4 就语言的顺应性而言 , . 译者要从不 同的角度来顺应消费者。在顺 应 的过程 中, 要考虑到认知语境 中的社 会 、 文化语境 、 语言语境 、 消费者 的心理 以及他们 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 。 四 、 标 翻 译 中的 顺 应 的 实 现 商 功 能 翻 译 理 论 代 表 人 物 费 米 尔 ( ER E 认 为 , V ME R) 翻译 是 一 种 有 目 的的交际行为 , 译者的任务是要让不 同文化群体之间 的交流得 以进行 。 为 了使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 间能进 行有效的文化沟通 ,译者根据 其 自身的翻译 目的 、 文化取向和审美意识 , 采用一定的翻译策略。 维索尔 伦认为 语言选 择发 生在语 言交 际汇 总所涉及 的各 语境成 分。 语境可分为两大类 , 即语 言语境 和交际语 境。 言语境指 上下文 , 语 包 括语言的连贯 、 关系 、 语顺次 、 语段 话 信道 ( 括 自然信道和人工信道 ) 包 。 交际语 境包括社 会文化 世界 , 心理世界等。[ 3 1 根据维索 尔伦 的顺 应论 ,要让定位读者接受 商标译文并受商标 的 影响, 商标 的译文就必须顺应定位读者 的社会价值取 向, 即要顺应定位 读者的交 际语境 ( 社会文化 世界和心理 世界等 )在 翻译的过程 中还要 , 注意对顺应译 文的语言语境 , 对译文语言进行适 时调整 和选择 。 根据顺应论 的指导 , 为使商标 取得预期 的效果 , 文提出在商标翻 本 译 中应做 到三方 面的顺应 : 即消费者社交世界 的顺应 , 心理需求的顺应 和语 言 现 实 的顺 应 。 1消费者心理需求 的顺应 . 语 言选 择 的 过 程 和 涉 及 的心 理 过 程 的发 生 带 有 不 同 的 意 识 程 度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方法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方法左 义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摘 要 商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有着特殊的语用功能,因此它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复杂的现象,也需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理论和原则加以指导。
才能真正地做好商标翻译,为产品的宣传达到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 商标 翻译 原则 方法一、商标翻译的原则在一切翻译理论中,语用等效原则(Pri nci p le of Pragmati c Equ i val en t E ff ect)最适合商标翻译的方方面面,可以作为商标翻译的指导性原则。
在商标翻译的实践中, 音、形、意 三美的完美统一是语用等效的最高标准。
1.音、形、意完美结合。
1.1 音美 。
指原名和译名的发音基本相同或相似,发音响亮,节奏分明,富有音乐感,给人听觉以美的享受,至少应做到易读易记,这样有利于各消费者对同一商品产生共鸣。
一般说来,在译名的读音方面,应避免杜撰读音不正或音韵不美的词,尽量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现在,很多中国产品的商标直接用汉语拼音,认为这就是商标国际化了,可是一般西方人不知道如何去读 j、q、X、zh、ch、s h、z、C 这些拼音字母,这种发音的困难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程度。
据说,青岛海尔集团公司是在对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语言进行了调查并发现都易读H ai er这个词后,才决定采用它作为商标的。
可以说,海尔品牌成功获得全世界的广泛认可与其音韵美不无关系。
因此,可以推测像 中意 (译为Zhongyi)电冰箱和 厦华 (译为Xoccco)电视机这样译名难读的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名牌难度似乎更大些。
外国品牌同样讲究词语简短和发音响亮。
英语品牌名称往往也只有两三个音节,且常以K、P、C、B、D等字母开头,如Kodak(柯达)、K rap t (卡夫)、K eeb ler(奇宝)、Parker(派克)、Pan on e(丹浓)、Peps i(百事)、Ph ilips(飞利浦)、C o m paq(康柏)、C orning(科宁)、C res e(佳洁士)、Bass (百威)、Dis n ey(迪斯尼)、Gu i nness(吉尼斯)、Gerber(嘉宝)等。
商标翻译方法及原则
商标翻译方法及原则引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同时又有更多的国内产品打入世界市场。
商标是企业宣传和推销产品的利器,也是消费者认识或购买商品的向导,其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因此研究商标的翻译方法,提高商标的翻译质量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笔者结合商标的特征及自己对商标翻译的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商标翻译适用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一、翻译方法根据PeterNewark对文本类型的划化,商标应归为呼唤类文本(vocative text)当中的专有名词(propernames)。
对于这类文本的翻译方法,它归为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性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注重话语和话语活动功能,谋求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一致。
但是要讨论其翻译方法,还要进一步考虑其词义理据(semanticmotivation)。
商标大致有三个:1、于专有名词;2、于普通名词(如:“海鸥”相机、“playboy”服饰);3、于臆造词汇(如:“乐凯”胶卷)。
对于第一类商标一般采用音译。
如“Philips-菲利浦”;第二类则常用意译法,如“pearl–珍珠”;第三类可用音译也可用意译。
以上方法只是一般规律,针对一个特定的商标到底应采用那一种译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及实际效果而定。
大致来看,商标翻译可采用四种方法:1、音译法(transliteration);2.意译法;3、音义结合法(combiningtransliterationandfreetranslation);4移译法(transference)。
(一)音译法音译法即根据译入词的发音规律将愿意的文字拼写出来的翻译方法。
有相当一部分商标,尤其是专有名词和臆造词的商标往往是不具备任何语意的,而只是作为一个标识符号来用。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主要不在传递名称本身的语意信息,而是创造赏心悦目的美感,再现原文的音韵之美,或体现商标所蕴涵的异国情调。
商标翻译方法及原则
商标翻译方法及原则
翻译商标中文的方法及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直译法:直接将商标的名称或词语翻译成中文。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标的名称本身已经具有较强的中文意义或者可以创造相应的中文词汇。
2.音译法:将商标的名称按照发音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语。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标的名称在原文中没有明确的中文意义,但音译后的中文名称仍具有与商标相关的意义。
3.意译法:根据商标的名称或词语的意义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标的名称在原文中有明确的意义,但该意义可能与中文文化背景不符或需要进行转换。
在进行商标中文翻译时,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忠实原则:翻译应忠实于原文商标的名称、形象或意义,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特点和风格。
2.简洁明了原则:翻译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能够准确地传达商标的意义和形象。
3.合法合规原则:翻译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侵犯他人的商标权益,遵守商标注册的规定。
4.地域适应原则:翻译应根据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特点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
总之,商标中文翻译需要根据商标的名称、意义和形象进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并遵循相关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商标在中文市场中的传播和推广。
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商标中文翻译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方法:1.保持准确性和一致性:翻译应准确地传达商标信息,并与英文商标保持一致。
避免歧义、错误翻译或误传统一商标信息的情况。
2.保持简洁和易于理解:简洁的商标可以更容易被记住和理解。
翻译时应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达,尽可能使用简洁、易于理解的词语或短语。
3.保持词义的连贯性和符合商标意义:翻译时应注意词义的连贯性,确保翻译结果与商标的意义一致。
避免使用与商标意义不符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语。
4.根据文化和语言差异进行适当调整:翻译时需要考虑目标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避免直译或过度调整,以使翻译结果更能适应目标市场。
5.保护商标权益和确保合规性:商标翻译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不侵犯他人商标权益。
避免使用已被注册或有高度相似性的商标词语作为翻译结果。
方法上,商标中文翻译可采用以下常用方法:1.直译法:直接将商标名称按字面意思翻译为中文。
适用于商标名称含有清晰、简单、易于理解的词语的情况。
2.意译法:根据商标名称所传达的意义,使用与之相符的中文词语进行翻译。
适用于商标名称含有较抽象或难以直译的词语的情况。
3.同音翻译法:将商标名称的发音翻译为中文,尽量保持音译后的词语与商标名称发音相似。
适用于商标名称含有外语词语或特定发音的情况。
4.拼音翻译法:将商标名称的发音翻译为中文拼音,保留原商标名称的发音特点。
适用于商标名称较长或含有特定发音的情况。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并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
商标名汉译的多元原则与具体方法
商标名汉译的多元原则与具体方法商标名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品牌的宣传和印象影响巨大。
对于国际企业来说,在不同国家地区使用商标时,必须进行翻译或转化,以适应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商标名汉译的多元原则与具体方法,是指在翻译商标名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技巧。
本文介绍商标名汉译的多元原则和具体方法。
1.音译与义译相结合商标名汉译时,既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也可以用意译的方法,两者相结合,可以突出商标的品牌特征,满足消费者的语言需求。
例如:可口可乐(COCA-COLA),采用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将“可口”和“乐”两个字进行了意译,突出了它的口感好和令人愉悦的特点。
2.尊重文化差异商标名汉译时,需要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切勿因为翻译过来的商标名在当地有不好的含义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例如:宝来(PASSAT)这个商标在中国大陆可能会被人误解为“走了”、“死了”的意思,但这个商标在其他国家并没有这样的意义。
3.易记性与口感好商标名汉译时,需要注意易记性和口感好,以便顾客记住和喜欢这个品牌。
例如:雅芳(AVON)这个商标名含有明亮、轻盈、活泼的元素,容易为人所接受和记忆。
4.满足市场需求商标名汉译时,要考虑满足市场需求,以适应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例如:阿迪达斯(ADIDAS)这个商标在中国大陆的汉语名称为“阿迪”,这个名称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习惯。
1.音译音译是指将外语名称以汉语拼音或汉字读音的形式表达。
例如:马自达(MAZDA)采用音译的方式翻译成了“马自达”,从而将品牌名称传递到中国大陆市场。
2.拼合拼合是指将外语名称的不同部分合并到一起成为一个汉字或词语。
例如:世界经理人(WORLD MANAGERS)将“世界”和“经理人”两个词组合成一个词,来符合中国大陆的习惯和市场需求。
3.意译意译是指将外语名称进行解释和表达,采用类似的汉语词汇或短语的形式来翻译。
例如:可口可乐(COCA-COLA)将其商标名译为“可口可乐”,来符合中国大陆市场的口感和品质。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原则探讨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原则探讨
商标翻译是指将一个商标的英语翻译为另一种语言,以便更好地传达该商标的含义和形象。
在商标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方法:
1. 商标的翻译应该遵循原则和规范。
这些原则和规范包括:
- 翻译的一致性:在翻译不同语言时,商标应该保持一致,包括颜色、形状、文字等元素。
- 翻译的准确性:商标翻译应该准确传达原商标的含义和形象。
- 翻译的可读性:商标翻译应该易于阅读和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熟悉英语的人来说。
2. 商标翻译的方法包括:
- 参考源商标:在翻译商标时,可以参考源商标,以便更好地理解商标的含义和形象。
- 机器翻译:利用机器翻译技术进行商标翻译,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翻译,但翻译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 人工翻译:利用人类语言翻译专家进行商标翻译,这种方法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原则:
1. 一致性:在翻译不同语言时,商标应该保持一致,包括颜色、形状、文字等元素。
2. 准确性:商标翻译应该准确传达原商标的含义和形象。
3. 可读性:商标翻译应该易于阅读和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熟悉英语的人来说。
4. 公正性:商标翻译应该公正,不受任何利益冲突的影响。
商标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参考源商标、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等方法,可以确保商标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论顺应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论顺应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商标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如何使译文对目标语的语言系统,以及对目标语消费者的民族文化特征等做出各种顺应。
标签:商标翻译顺应理论一、引言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语用学新解)中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提出了综观说和顺应论,这种语用学研究的新视角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用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如语码转换、模糊语言、广告语言等。
该理论同样能够用以解释许多翻译现象,并有助于理解翻译实践中现有的原则和策略。
在顺应论的框架内,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动态的在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作出顺应的过程。
二、顺应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商标的翻译者和接受者之间在形式上传递的是商品信息,实质上传递的是一种文化信息。
正如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E.A)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具有意义。
商标翻译必须符合目标语文化的接受要求,顺应该文化语境中受众的文化心理特征、表达习惯和审美心理。
1.顺应目标语的语言系统中英文两种语言系统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
而且由于不同的文化心理背景,相同的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引起不同的联想。
因此商标词及其翻译首先应该在音的方面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拗口、能够产生歧义或引起负面联想的词语。
例如:饮料Sprite英文含义是“小精灵”或“调皮鬼”的意思,饮料初次出现在香港市场上时,根据港澳取吉利心理的常规,按其谐音取名为“事必利”,实际销售情况并不好。
而译为“雪碧”,从名字上就给人一种清凉爽口的感觉,充分表达出了该产品的特性,产品也随之为消费者接受。
同样商标汉译英时也应遵循这一规律。
如,中国的金鸡闹钟,它的译名Golden Cock就损害了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商标翻译中的选择与顺应
作者: 王敬;杨静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主题词: 语境顺应理论;商标词的翻译
摘要:随着中外商业合作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商标的翻译在树立品牌形象,赢得竞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深刻挖掘这些商标词语和翻译时,发现成功的商标翻译无一不是对各种语境因素做出顺应的结果。
Jef.Verschuren从顺应的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将语境重新进行了分类。
本文拟借用Jef.Verschuren这种新理论分析成功商标翻译,并提出今后商标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顺应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顺应商标是文化的高度浓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顺应决定着商标翻译的成功,从而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
标签:商标文化顺应翻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商品流通日益频繁,各国纷纷推销本国产品,抢夺市场。
商品是否能占据市场较大份额除了产品自身的品质因素外,代表商品符号的商标作用不容忽视。
一个琅琅上口的、引发美好联想的商标往往能深入人心,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激发购买欲。
商品是否能打开销售市场,是否为销售国的消費者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标的国际化程度,商标词的优劣带来销售业绩上的巨额差异,商标的广告促销作用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凸显,打造知名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已达成人们的共识。
商标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信息。
在世界经济大融合的今天,商标词的国际化趋势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顺应理论顺应理论的思想最早见于1987年Verschueren所著的Theory of Linguisrtic Adaptation一书中。
1999年长Verschueren出版了他的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在这部新书中他完善了顺应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当今的语用学。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就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协商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一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和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
语言语境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交际语境由语言使用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
语言结构顺应包括四个方面的选择:(I)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2)话语构建成分的选择。
商标词的翻译策略
商标词的翻译策略商标词的翻译策略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各国之间不同的文化、风俗、审美价值等方方面面均须审慎考虑。
成功的商标翻译会消除销售方和购买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贸易,带来巨大的效益;反之,失败的商标翻译则会导致贸易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白象集团生产的“白象方便面”,被翻译成“White Elephant”,首次进入国际市场时,无人问津,原因在于“White Elephant”在西方人眼里意思是“无用、累赘”,自然不会有人买“无用”的商品了。
因此,商标的翻译可以说是文化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词对词的对等翻译。
当然,成功的商标翻译,也不是为了迎合购买方的虚假翻译,而是应该符合“信、达、雅”的标准,既符合目的国消费者的风俗、审美价值和文化需求,又不失商品的实质。
本文提出,商标的翻译应采用顺应论的翻译策略。
一、商标词(一)商标词的定义商标词的定义:1)“以字、词形式出现的语言符号,具有特定的标志意义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承载着独特的商品信息和文化信息”;2)“商标词指文字商标和组合商标中的所有语言文字信息。
这些文字包括汉字、数字、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及其编写”。
商标词作为一种专用符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宣传广告。
(二)商标词的特征美国广告大师E.S.Lewis提出了广告的AIDA原则,即一个成功的广告应当具备以下四个特征:Attention,Interest,Desire,Action。
由此可见,如果商标词的翻译能达到这四个标准,就是一个好的翻译商标,可以有效地促进商品的销售。
同时,商标词的翻译一定要考虑商品销售地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及消费观念。
二、商标词的翻译策略——顺应论顺应论由比利时著名学者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语用学理论。
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
顺应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顺应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顺应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标翻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转化为海外市场的本地语言,从而增强海外消费者的认知。
因此,恰当的商标翻译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商标翻译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那就是顺应论。
顺应论是一种以目标语言为准则的翻译方法,它强调“翻译者必须以目标语言为准则”。
换句话说,翻译者应遵循目标语言的文化习俗、表达习惯以及接受度,将原文消息有效地传递出去。
正如顺应论所强调的,一个好的商标翻译,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当重视目标语言的文化习俗,特别是涉及到文化敏感性的部分,应当加以充分考量。
例如,在中国市场,有些文字和图案有特殊的含义,如果不加以重视,就可能造成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不良形象。
此外,顺应论还强调了“可接受性”这一重要原则。
就是说,翻译者应当注意商标表达方式是否易于接受。
比如,一个企业可能选择一个含义深远的中文表达方式来传递其品牌理念,但是如果这种表达方式不能得到目标语言使用者的接受,也就无济于事了。
因此,商标翻译时应当注意使用表达方式是否容易理解,并能得到目标语言使用者的广泛接受。
此外,顺应论还要求翻译者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商标翻译中,这一原则特别重要。
例如,中文和英文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商标翻译时应当注意遵循中文或者英文的表达习惯。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保留表意”。
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尽量保留原文所表意的意思,不要变更其原有的意义。
这对于商标翻译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商标的本意即表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如果将原有的意思扭曲或变更,就可能影响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形象。
总之,顺应论是一种以目标语言为准则的商标翻译方法,它特别强调考量目标语言文化习俗、表达习惯以及可接受性原则。
从顺应论看商标词的翻译
2006年5月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y .,2006第15卷第3期JoulnaI of Anhui AglicuItulaI Univelsity(sociaI science edition)VoI.15No.3收槁日期:2004-12-30作者简介:王和玉(1974-)7女7汉族7湖南安乡人7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7硕士0*本文为广东工业大学校级课题G 多元视角下文化与翻译的互动$项目的部分成果0项目号为0420090从顺应论看商标词的翻译*!"#(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23)摘要:本文以Verschueren 的烦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商标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该如何使译文对标识性,对消费者的文低低心理认知,以及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做出各种烦应。
关键词:商标词;烦应论;翻译中图分类号:-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2006)03-0118-04The Adaptation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rademarksWANG He-yu(schooI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Iogy,Guangzhou,510623,Guangdong)Abstract:Drawing upon the Adaptation Theory proposed by Verschueren,this paper aims to expIore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sIating the trademarks,how the trasIators shouId adapt to theconsumers 9cuIture and psychoIogy and the target Iangnuage.Key words:trademark Ianguage 9Adaptation Theory 9transIation 一、关于顺应理论倒倒语用学的理解》(uncerstancing pragmatics)一书中,Verschueren 提出了顺应性理论。
最新整理商标词翻译的顺应性.docx
最新整理商标词翻译的顺应性商标词翻译的顺应性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商标词翻译已经成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营销和树立其品牌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标词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是一种顺应众多方面,具有局限性的动态选择。
它受到各国之间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审美价值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求既要囊括其语用信息又要顺应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消费者的知识背景等。
从语用的角度对商标词翻译进行研究。
备受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和翻译家们的xx。
顺应论作为近年来在西方颇具影响的语用学理论,为商标词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用纵观视角。
二、语用顺应论顺应论是由维索尔伦提出的。
他在发表了题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的文章中提出了顺应论的观点,为语用学理论的建设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维索尔伦的语用观认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是由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
顺应论认为自然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变异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
语言的商讨性是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
”语言的顺应性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
”顺应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使人类能从各种变异的可能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需求。
这三种特性构成了语言语用的基本要素,其中可变性和商讨性是条件和基础,顺应性是根本和目的;前两者为语言选择分别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式,顺应性则是在此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从顺应论看义乌商品商标的翻译
摘要:商标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
商标名的翻译具有跨文化交际的重大意义。
本文从语言的顺应论角度,指出义乌小商品市场上的产品商标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文化的顺应、对消费心理的顺应,旨在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品商标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关键词:顺应论义乌商品商标翻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商品的商标(trademark)在开拓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树立名牌意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义乌,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小商品海洋、汇聚了28大类35万余种商品,每天在义乌采购小商品的外商有几千余人,商品出口到122个国家和地区,自然准确地进行商标翻译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从顺应论出发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在产品品牌翻译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而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人类之所以可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我们的自然语言具有三个本质的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verschueren,2000)。
变异性指的是人类语言可供选择的种种可能,而且这些选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商讨性讲的是人类做出的选择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按照严格的形式和功能的关系做出的,相反所有的选择都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做出的。
顺应性则指的是使人类能够从所有的选项中作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的语言特征。
二、顺应论在义乌商品商标翻译中的运用翻译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是语言使用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不断选择顺应的过程。
商标的翻译尤其如此。
商标名一般具有通俗易懂、上口易记、形象生动等特点,它的目的是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促成购买行动。
本文从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文化的顺应、消费心理的顺应三个角度分析了义乌商品商标的翻译。
1.对语言现实的顺应语言现实指的是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成分和语言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 敬(),女,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
2008年12月第30卷 专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Dec.2008Vol 130 Spec ial sec .商标翻译中的选择与顺应王 敬,杨 静(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徐州 221116)摘 要:随着中外商业合作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商标的翻译在树立品牌形象,赢得竞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深刻挖掘这些商标词语和翻译时,发现成功的商标翻译无一不是对各种语境因素做出顺应的结果。
Jef .Ve rschuren 从顺应的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将语境重新进行了分类。
本文拟借用Jef .Verschuren 这种新理论分析成功商标翻译,并提出今后商标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语境顺应理论; 商标词的翻译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294-02一、语境顺应论下商标翻译的特点如果把顺应论具体应用到翻译领域,商标翻译则具有以下特点:(1)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该选择过程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2)根据顺应论中语言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在商标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翻译方法供译者选择,例如可以采取音译法,意译法,音译结合法等等,不同方法的选择需要依靠译者对始发语和目的语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依据翻译所要达到的交际意图;(3)从语言具有商讨性的特点出发,商标翻译是在高度灵活的策略和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机械地进行翻译。
译者必定会使用某种翻译策略以便找到适合于消费者接受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商标信息所要达到的交际意图,这种策略的选择,则是他在顺应的特征下完成的;(4)就语言的顺应性而言,译者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顺应消费者的要求,要考虑到认知语境中的社会、文化语境,语言语境,消费者心理,以及他们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
二、商标翻译中语境顺应理论的实现11突出商品特点和性能,对商标“特殊标记”的顺应商标是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区别其商品或服务而使用的一种显著性标志,是一种包括文字和图形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感,消费者经常是“未见其物,先闻其名”,这种商标的翻译要顺应商品的特点和性能,在商标和产品之间为消费者搭建起一座桥梁。
一方面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商品和性能,另一方面能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
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Ti de,被译为“汰渍”,既保持了原词的音节和响亮,又令人感觉到去除污垢的功效,可以说译名的效果超过了原名。
又如,good y ea r,是美国轮胎的商标,它的意译是“好年头”,但这体现不出轮胎的特点,因此它采用了音译,即“固特异”这三个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该轮胎的坚固性和特别性,一下子就让人产生“坚不可破”,“牢固”,“结实”等联想。
翻译中不但突出了橡胶产品的商品特征,还让人想到技术的先进,以及地位的提高。
该商标译名不仅优美响亮,而且个性鲜明,使中国人将轮胎性能与一个堡垒的特性相联系,增添了中国文化信息和审美观念,从而引起人们的消费行动。
21顺应民族心理差异,注意商标翻译中联想意义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衍变过程中由民族文化积淀而成的心理特征。
由于各民族生态环境、历史衍变、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心理特征也必然不同,从而产生千姿百态的价值观念、联想意义和消费心理。
因此是否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契合,是商标翻译成败的关键之一。
一典型的例子是深受各国消费者喜爱的法国化妆品“LAM ER ”意译为“海蓝之迷”,拥有非凡身世的美丽奇迹。
LA M 2ER,在法文里,代表“海洋”。
LA M E R 海蓝之谜,在它的众多拥戴者心目中,意味着谜一般的美丽能量。
这罐来自海洋,以海洋命名的传奇面霜,仿佛蕴含着开启青春美丽的玄机,就像一瓶“小小的奇迹”。
世界上最昂贵的护肤品,是由一个皮肤遭到创伤的男人创造的……奇迹的诞生,本身就如同神话。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前太空物理学专家麦克斯.贺伯博士(D r .M ax 2Huber)在一次火箭燃料实验中,遭受了严重灼伤,面部和手臂的皮肤几乎全毁。
经过无数次的求医及治疗,都无法恢复因化学物质而导致的皮肤组织结构的毁灭性损坏。
这位执着而博学的科学家毅然辞去了NAS A 的工作,将自家的后车库改造成实验室,全心投入进皮肤保养的研究中。
历经12年超过6000次的实验,终于,被命名为Cr èmedeLa M er (意思是来自海洋的:2008-10-17:1984-492面霜)诞生了。
这款集合了博士多年心血的完美面霜,奇迹般地治好了博士面上的严重疤痕,更逐渐使受损肌肤恢复到了难以想象的细致平滑。
神秘的独门配方,成就令世界疯魔的奇迹———来自海洋的神奇活性精萃。
化妆品“LA MER”的翻译采用联想思维的命名方式。
据国外市场专家分析,西方国家不少男性追求一种野性、妖冶的异国风情,为迎合其口味,便选用一恰当的词来突显该面霜的非凡魅力,该产品长期以来在西方国家畅销不衰。
“令人觉得神秘而难忘”是使用该品牌化妆品的男士们的共同感受。
但是饱受中国孔孟之道文化“熏陶”的中国传统男性多多少少有些大男子主义,因此在开拓中国市场时,把这种化妆品通过音译转换成了“海蓝之迷”,这一改变顺应了中国的文化习惯,即显示了男人的阳刚之气以及其海洋般广阔的胸怀,完全能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31商标翻译中对消费者的审美习惯的顺应在商标翻译中,译者要顺应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力求达到音、形、意的完美结合。
汉语的商标多由两个音节组成,三字商标多见于中国的老字号,如“同仁堂”,“全聚德”等。
而英文商标在组成音节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少的1、2个音节,多的有5个或5个以上。
在把英文商标翻译成汉语是,应该顺应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减多音节商标为两字或三字商标。
很多国外商品的中文译名都顺应了这一原则。
比如两字商标有Cli nique-倩碧,Lan2 come-兰蔻,G uerlain-娇兰等;三字商标有U ltra B rite-尤特白,L’oreal-欧莱雅,B i otherm-碧欧泉等等。
又如,I KE A这一家具品牌的译名为“宜家”,其内涵为适于家居,这种翻译体现了一种意境上的美。
41顺应消费者心理需要好的商标翻译,要顺应消费者的心理需要,针对他们的感受做出相应的调整,激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和对商品的渴求。
像Evian矿泉水翻译成“依云”,给消费者的感觉是饮用了这种产品,就会象发现该泉水的伯爵那样,拥有健康;与此类似的还有匈牙利矿泉水King-“神圣国王”,一提到产品,如皇帝般健康的体魄立刻显现在头脑中,顺应了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达到了良好的购买效。
著名的首饰品牌g oldjaly,被译为“金嘉利”,顺应了消费者希望吉利,追求豪华的心理需要,符合女士消费群的特点,激发了她们的心理认同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翻译理论和实践,其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译文如何一方面忠于原文,同时又合乎译文语言特征,符合译语读者思维习惯、审美定势而被译文读者乐于接受。
在Verschueren顺应理论的框架下,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
顺应性是语言选择过程的核心。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对原文的语境和结构客体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
译语文本是在体现原文旨意和风格的基础上,顺应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而力图达到语用等值的产物。
因此,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语用学的语境顺应论为商标翻译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理论依据。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顺应语境,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那么,作为语言转换的商标翻译,也不外乎如此。
对于功能丰富、目标明确的商标词,译者首先应全面考察该商标词在源语中是如何顺应语境和语言规则的,在此基础上,译者应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跨越语言及文化的障碍,其中牵涉到忠实地再现原商标词的标识功能,重点还须考虑动态地顺应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审美情趣及消费心理等等。
只有这样,商标翻译才能成功地完成从形式到功能的转换,真正地履行其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所承担的任务。
商标不仅是商品的显著标记,更是语言、民族文化和消费者心理的统一体。
商标译者运用顺应论的有关观点,顺应了商品的特点和性能,民族心理差异,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和心理需求,使商品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商标翻译必将促进商标发挥开启市场、推动国际商贸往来的作用。
参考文献:[1] Jef.Vers chu 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2] N i da,Eugene nguage Cu lt u re and Translati 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3] 胡开宝,陈在权.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商品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0,(5).[4] 华先发.新实用英译汉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5] 蒋 磊.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的语用失误[J].中国科技翻译,2002,(3).[6] 潘 红.商标翻译要求神似[J].中国翻译,1996,(6).[7] 朱 凡.英汉商标词翻译研究述评(1994-2001)[J].上海科技翻译,2002,(4).[8]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9] 贺川生.商标英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10]彭石玉.汉字商标词的跨文化传通[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11]朱亚军.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策略[J].外语研究,2003,(6).[12]刘法公.论商标汉英翻译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翻译,2003,(6).[13]陈 炼.从中外文化差异看商标翻译[J].长沙: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1).[14]张新元.文化差异与商标词的翻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