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细胞与分子进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昆明动物研究所)
数据资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进展
1388 2021 年 . 第 36 卷 . 第 11 期资讯与观察Information & Observation数据资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 类)进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是按照 2010 年国务院第 105 次常务会议精神,发挥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属单位优势科技力量,前瞻部署、共同实施的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①和“两加快一努力”②要求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
先导专项包括前瞻战略科技专项(A 类先导专项)、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B 类先导专项)和攻坚专项(C 类先导专项)3 类。
其中,B 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瞄准新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和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以期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并形成集群优势。
1 基本情况“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在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秀人才队伍,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进行布局,累计部署“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等 B 类先导专项 44 项(表 1)。
截至 2021 年 11 月,在研 B 类先导专项共计 21 项。
院刊 11*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供稿,执笔人:沈连成、李云龙、王娟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11021003修改稿收到日期:2021年11月6日① 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②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表 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 类)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B),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序号专项名称依托单位研究起止年院刊13894超导电子器件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12—2017年5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2017年6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14—2018年7拓扑与超导新物态调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4—2018年8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4—2018年9宇宙结构起源――从银河系的精细刻画到深场宇宙的统计描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14—2016年10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2018年11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14—2018年12功能pi-体系的分子工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4—2018年13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2014—2018年14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2018年15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4—2018年16超强激光与聚变物理前沿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2021年17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16—2021年18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表层响应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2021年19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基础与调控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6—2021年20结构与功能导向的新物质创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6—2021年21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2016—2021年22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16—2021年23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2021年24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16—2022年25下一代高场超导磁体关键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结构研究院2018—2023年26关键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机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18—2023年27植物特化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定向发育调控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2018—2023年28拓扑物态与量子计算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2023年29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18—2023年30功能导向的原子制造前沿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2023年31大尺度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命策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8—2023年32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2018—2023年33新一代超导与拓扑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0—2024年34核物质相结构与重元素合成研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20—2024年序号专项名称依托单位研究起止年(续表)1390 2021 年 . 第 36 卷 . 第 11期院刊 13序号专项名称依托单位研究起止年44存算一体基础器件与系统前沿科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2020—2024年(续表)2 专项组织管理中国科学院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制化优势,不断优化 B 类先导专项的组织管理,深化推动“放管服”改革。
一种简捷有效的组蛋白提取法
D ee p nde on he popul i of t r t br d, t LO EC nd d t aton he f s oo i he a N O EC e e w r
1 0 nd 0 g/ L i t c oni t s , r s ctv l 6 a 8 n h e hr c et e pe i e y, whih c we e i iar o hos i 1 r sm l t t e n d 9
二捉 酸溶 解去 杂蛋 白的提 取奇祛 , 不仅 倚化 了操作 ,克服 了以 往方挂 的缺点 ,且适 用性 更广 ,教 泉 更佳。
文 建 凡
李 靖 炎
W e i n an Li i g a n Ja f J n y n ( 中国 科学院 昆 啤动物研 究所 细胞 硬分 子进 化实验 室 昆明 60 2 ) 5 2 3
b o a e ii e e dpoi . r od w s a s nstv n nt Ke o d Da yw r s
t oxiiy ct
ma gna, PC P, A c e t x c t , Su hr ni t i iy C hr i ut o ii y bc o c ox ct , on c
值 得注意 的 是经 甲醇 固定 后组 蛋 白的得率 稍 有 下降, 但若 从纯 度提 高来 考 虑, 这种 下降并 不显著 。且 若将 固定后 的 细胞 磨碎后 进行抽 提 ,得牢 还会有 所 提高 ,而对 纯度 无亭 大影响 。
以 往的 酸抽 提祛 自 6 0年 代 束 以 来 无 多 大 改 进 一 直 沿 用 至 夸 。 本 方 法 另 辟 选 径 , 采 用 甲醇 预 先 固 定 再 酸 抽 提 、
云南白药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
云南白药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1张慧1,2,班立丽1,杨兵兵1,罗敏1,李玛琳1*1.昆明医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31)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E-mail:limalinb@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白药含药血清(SYB)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SYB促进骨折愈合的药效学作用机理。
【方法】通过形态及多向诱导分化鉴定BMSCs。
用临床成人等效剂量10倍的YB给大鼠连续4天灌胃给药,末次灌胃后1h采血制备SYB。
采用改良MTT法、p NPP法、茜素红S染色定量法检测BMSCs增殖和向成骨分化的指标。
用RT-PCR法探讨SYB促进骨折愈合的初步机制。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SYB对BMSCs的增殖在第1~7天内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SYB组7天时BMSCs 核心结合因子(CBFA1)mRNA表达量、14天时APL活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量、21天时钙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26倍、1.45倍、1.38倍和4.41倍(P<0.01)。
【结论】虽然SYB对BM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促进BMSCs向成骨分化并可促进BMSCs中CBFA1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
提示SYB促进骨折愈合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成骨细胞成熟和诱导骨折周围组织新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云南白药,含药血清,增殖,分化,机制1.引言骨折(Bone Fracture)是常见病,会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
骨髓中存在一种多能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1](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它们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如骨折,可能经诱导作用迅速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来修复骨折[2]。
水族简介
水族,自称rensui即sui人,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南部及东南部地区的三都水族自治县、独山县、荔波县、都匀市、榕江县、雷山县、从江县、丹寨县、福泉市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融安县、南丹、宜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来宾市,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江西省吉安有少量水族人居住。
贵州三都水族绝大部分的老人说祖先来自江西省,其文化是水书,一般认为sui为睢水,主要通过历史上的“人流走廊”江西省转向它地。
但是,两次大规模基因学研究证明水族先民与西北氐羌系民族血缘更近。
综合各方面资料,可以看出:水族先民的迁移史经历了中原—西北—南下的过程。
水书学者韦章炳《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介绍过调查:贵州三都县百分之八十多的水族老人说祖先来自江西省(有的说是江西吉水等地),有的说与古代“骆越”有渊源关系。
水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南部及东南部地区的三都水族自治县、独山县、荔波县、都匀市、榕江县、雷山县、从江县、丹寨县、福泉县等,仅这九个县市就有水族人口369723人,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0.86%。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此之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融安、南丹、宜山、环江、河池、都安、来宾,云南省的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江西省吉安、吉水等均有少量水族人居住。
并有零星散居于国内外的其他地方,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贵阳、越南等地。
不过这些散居于都市里的水族人口总数却仅为4000人左右。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
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
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1]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年末,九月为年首。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保健食品试验与检验
以卫生部规定允许用于保健食品的动植物或动植物提取物(卫法监发[2002]51号附件2)或微生物(卫法监发[2001]84号附件2和5) ,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三项致突变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必要时进行传统致畸试验和第三阶段毒性试验。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芨、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 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撄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葫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
13、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4、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16、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7、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8、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同济医科大学 20、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山东大学卫生分析测试中心
安全性毒理学检验机构名单
稳定性试验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功能学评价
检验时限(月)
动物
人体
祛黄褐斑功能
○
○
中国兽类新纪录——耐氏大鼠Leopoldamys neilli
中国兽类新纪录——耐氏大鼠Leopoldamys neilli陈鹏;王应祥;林苏;蒋学龙【摘要】记述了来自中国云南的耐氏大鼠Leopoldamys neilli中国新纪录,分别测量了5号中国新纪录标本的外形量度和26项头骨指标;利用已有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推算了耐氏大鼠、小泡巨鼠和沙巴长尾大鼠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Cyt b基因和核基因IRBP合并基因数据集进行了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耐氏大鼠与泰国地区的耐氏大鼠为同一个种,为中国鼠科动物新纪录.【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4(033)006【总页数】7页(P858-864)【关键词】耐氏大鼠;中国新纪录;Cyt b基因;核基因IRBP;系统发育分析【作者】陈鹏;王应祥;林苏;蒋学龙【作者单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610086;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82011年在查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馆藏的啮齿动物标本时,发现5号疑似长尾大鼠属Leopoldamys物种皮张及头骨,皮张标本为填充标本,形态完整、逼真,与头骨均完好无损。
标本与Marshall和Lēkhakun(1976)、Corbet和Hill(1992)所描述的耐氏大鼠Leopoldamys neilli(泰国产)极为相似。
该批标本系昆明动物研究所2006年2月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老君山林场(22°56'31″N,104°35'52″E)进行动物考察时,于该林场的针阔混交林中采集所得(海拔1325 m),该批标本与昆明动物所2010年4月赴云南大理下关荷花村宝林寺(25°36'20″N,100°11'36″E)的阔叶林进行动物资源调查所捕获的一标本极为相似(现保存于大理学院)(海拔2240 m)(图1),以上标本都有肌肉和肝脏组织保存于95%酒精并冻存于-70℃的冰箱中。
育明考研: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考博信息-考博真题-中科院少干计划考研真题
植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植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动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动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物理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物理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水生生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水生生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微生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微生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神经生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神经生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遗传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遗传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发育生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发育生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细胞生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生物物理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生物物理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生态学培养单位一览表
生态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2013年育明教育状元集训营喜报
2013年,一对一学员考研通过率高达95%以上。
2013年,38人夏季集训营20人考上北大,人大,清华,复旦四所名校。
2013年,36天隋Jia lun三跨学生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大金融、行管、新闻、城规等11个专业状元,包揽人大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状元,包揽中财会计、金融状元,包揽贸大金融学、会计学、翻译硕士状元,包揽北外法语、翻硕、高翻、汉教状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名称及代码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力学研究所
1997DP173042
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高能物理研究所
2001DP173022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2DP173012
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985DP173053
中国科学院光化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研究所
1994DP173051
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
化学研究所
1997DP173031
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DP173011
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化学研究所
2002DP173021
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989DP173012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990DP173032
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
国家天文台
1990DP173042
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
1990DP173102
中国科学院强光光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990DP173122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
1994DP173012
中国科学院光学物理重点实验室
物理研究所
1994DP173022
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
血吸虫等寄生扁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吸虫等寄生扁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进展谢钢琴;陈兵;文建凡【摘要】Immune evasion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parasites can survive and adapt to parasitism within host .It's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immune evas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ti-parasitic vaccines and medicines.Schistosomes and other parasitic flatworms are a group of parasites which seriously harm human health and livestock.There have already been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ir immune evasion.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field.%免疫逃避是寄生虫之所以能在宿主体内存活并成功适应寄生生活的重要原因。
研究免疫逃避的机制,对于研发抗寄生虫的疫苗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血吸虫等寄生扁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和家畜等的寄生虫。
有关它们的免疫逃避机制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8页(P194-201)【关键词】血吸虫;寄生扁虫;免疫逃避【作者】谢钢琴;陈兵;文建凡【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正文语种】中文扁虫 (Flatworm) 又称扁形动物 (Platyhelminthes),是一类无体腔、两侧对称、三胚层、背腹扁平的多细胞后生动物。
羊的驯化之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野“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羊毛可以被捻成毛线,织成 毛衣。那么,羊毛和羊绒有什么区别,又分别来自于什么羊呢?
在野羊身上有两种类型的毛,一种是粗毛,直径一般在60微米 以上,和人类头发的粗细差不多;另一种是绒毛,贴着皮肤生长,直 径一般在20微米以下。绒毛专门用于冬季保暖,所以每年入春后,羊 身上的绒毛就会脱落下来,新的绒毛会在夏末重新生长出来。
那么,肥羊的脂肪是从哪里合成的呢?研究发现,牛羊等草 食类反刍动物,通过瘤胃内的细菌发酵,先将纤维素转化为挥发性 脂肪酸(如乙酸和丁酸),然后以之为碳源,再进行糖异生和脂类 合成。最近,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除了肝脏和脂肪组织以外,绵 羊的皮肤居然也是重要的脂类合成器官。绵羊皮肤的脂质代谢,涉 及了在皮肤高表达的MOGAT2和MOGAT3基因。这两种基因属于 酰基转移酶家族(即DGAT2/MOGAT),涉及二酰基甘油酯和甘 油三酯的合成。在人体中,小肠黏膜细胞通过甘油一酯途径合成脂 肪,而MOGAT3酶正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限速酶,过去从未发现它
随着纺织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更细的羊毛可以纺 织成质量更好的面料,于是提高羊毛的细度和产量就成为了育种的 主要目标。在16~17世纪,西班牙得到了美利奴羊,它是一种能 够提供20微米直径细毛的绵羊品种。当时,西班牙严禁美利奴羊输 出,违者会被处以死刑。这使得它一直到18世纪以后才被传播到世 界其他国家。在现在的各个细毛羊品种中,其实都含有美利奴羊的 血统。随后,澳大利亚通过一百多年时间对美利奴羊进行了持续改 良,获得了密度更高、细度更均匀的澳洲美利奴品种,随后立法严 禁该羊种质资源出口,而从它身上获得的“澳毛”,更是享誉世 界。有趣的是,最有名的美利奴羊却还不是它们,而是一只被叫做 “史莱克”的新西兰绵羊。它为了逃避剪毛,独自在农场附近的山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话:开放的时代,予人机会和平台《中国青年》:以自己的经验为例,你觉得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分别是什么?施鹏:每个科研人员,每个从事科研这条路的青年,从内心来讲,其实都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而且他们也都会非常努力地去奋斗。
但是最后可能大家走的路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那么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机会和平台,以及自己对于要做的事情的判断。
判断和选择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合适的外部力量,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真正影响成功的因素。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选择的是西部,从国外回来的时候,我又一次选择了西部。
当时从厦门来到昆明读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其实我觉得,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云南省这个动植物王国给了我非常大的一个平台和资源。
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当时像复旦、中山大学等这些学校,都给了我offer,但是我都没有去。
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去做自己,做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另外一点,就是现在西部的人才流失很多,成长非常困难。
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西部发展又需要有很多人才,所以,我想在这里呼吁,给西部青年更多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是政策上面的支持和倾斜,这样的话,年轻人可以有更多机会,去做出一些成绩。
《中国青年》:精神对于外物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精神的滋养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从哪里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和动力?施鹏:说句实在话,做科研主要有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解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第二个就是显示你比別人更加聪明、你比别人更加能干的一个过程……其实做科研是很辛苦的,如果从性价比来说的话,它是非常非常低的一个事情。
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
评述第49卷第13期 2004年7月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李昕①②杨爽①③彭立新①②陈宏②④王文①*(①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中德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 昆明 650223; 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杨陵712100; 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④徐州师范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徐州221116.*联系人, E-mail: wwang@)摘要随着基因组数据的大量积累, 人们愈加认识到各种有机体中基因数目的巨大差异. 这些差异的存在表明, 新基因如何产生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进化生物学问题, 也是生命科学中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对新基因起源机制的探索, 可以追溯到大半个世纪以前, 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第一个年轻基因——精卫基因(jingwei)的发现, 才使以实证方法研究新基因起源的分子机制成为可能. 此后的10多年中又陆续发现一些新的年轻基因的例子, 对这些基因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在这一领域的认识. 但目前有限的例子难以从整体的水平对基因组中新基因产生的速率以及新基因的产生对原基因组的影响等问题作出解答. 我们正致力于在基因组的水平寻找更多年轻基因的实例, 以期总结新基因起源与进化的一般规律.关键词新基因起源进化分子机制正选择随着人类和其他一系列物种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人们发现不同生物在基因组大小及基因数目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如一种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基因组大小为5.8×105 bp, 仅含470个基因[1], 而人的基因组大小为3.0×109 bp, 基因数目约为3万多个[2], 两者基因数目相差数十倍. 从横向上看, 正如我们在果蝇中所观察到的[3~5], 即使分化时间很短的近缘物种间, 基因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尽相同, 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伴随着基因组的大小及基因数目的不断变化. 由此引出一个根本性的生物学问题: 这些新基因是如何产生的? 对此问题的了解还有助于我们解决其他一些进化生物学的问题, 如种的形成和分子进化与物种进化的关系等. 此外, 可能还有应用科学上的意义. 例如, 知道了自然界怎么产生基因的规律后, 会对人类设计制造新的生物活性药物有指导作用.人们对新基因起源这一问题的兴趣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尽管当时对遗传物质的本质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Haldane[6]和Muller[7]就已提出通过基因重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此后, 得益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的进步和遗传学的发展, 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基因的本质, 观察到大量的实验现象, 如染色体重复、基因家族和断裂基因等,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基因产生的假说[8,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大规模基因组序列信息的获得以及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理论的成熟, 更使得在基因组水平的理论预测成为可能[10]. 然而由于基因组中的大多数基因产生太早, 在漫长的进化时间中积累的大量突变早已湮没了大部分重要的进化信息, 无论是基因最初产生的分子机制或是随后在群体中扩散并最终固定下来的群体动力学过程, 都已无法直接观察和检测. 因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 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基本上是设想性或理论性的. 人们迫切需要能够获得一些年轻的新基因起源的实例, 使人们能够以实验的手段近距离观察并阐明新基因起源的分子机制和进化的动力学过程.1993年, 华裔学者龙漫远(Long)等人[3]发现了第1个年轻基因——精卫基因(jingwei), 从此新基因起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此后, 又有司芬克斯(sphinx)基因[4]和猴王基因(monkey king)[5]等大约20多个年轻基因被报道. 与那些古老的基因相比, 年轻基因可以提供给人们新基因进化早期的结构、序列信息, 有助于推断其起源机制及进化力量[11].通过对已发现的这些年轻基因的研究, 我们已得到了新基因起源与进化的一些基本认识. 对此, Long等人[11~13]已作了很好的总结. 但为了能够归纳和总结新基因发生的分子机制和进化过程的一般规律, 我们还有必要发现和研究更多的年轻基因. 随着基因组数据的快速积累, 目前这一领域发展迅速, 而国内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向还比较陌生. 本文将对这第49卷 第13期 2004年7月评 述一领域目前发展的概况作一介绍, 并就我们的理解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及简要介绍今后的研究方向.1 新基因产生的分子机制有关新基因起源的分子机制, Long 等人[13]已作过系统的介绍, 其主要有基因重复(gene duplication)、外显子重排(exon shuffling)、逆转座(retrotransposition)、可移动元件(mobile elements)、基因水平转移(gene lateral transfer)和基因分裂与融合(gene fission and fusion)等. 下文简述几种主要机制. 1.1 基因重复(gene duplication)基因重复是人们最早认识到的新基因产生机制. 经典理论认为, 通过重复产生的冗余拷贝, 由于不受或很少受到选择压力, 不断积累各种突变, 与原基因(parental gene)产生分化, 最终可能产生具有新功能的基因. 根据重复区域的大小, 基因重复可分为单个基因重复、部分基因组重复(segmental duplication)和整个基因组重复(genome duplication)即多倍体化. 单个基因和部分基因组的重复主要通过不等交换产生, 而基因组重复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错误产生的. 根据前人的研究, 基因重复是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 Lynch 和Conery [14]利用果蝇、酵母、线虫、鸡、鼠和人的全基因组信息对基因重复的频率做了保守的估计, 约为每基因每百万年0.01次. Blanc 等人[15], Bubin [16], Ball 等人[17]和Li 等人[18]分别对酵母、线虫、拟南芥、果蝇和人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由基因重复产生的基因家族所包含的基因数占整个基因组的百分比在上述5个物种中分别达到30%, 48%, 60%, 40%, 38%. Gu 等人[19]利用多个物种的基因组序列, 发现大规模的和小规模的基因重复都对脊椎动物的基因组的进化有着重要影响. 1.2 外显子重排(exon shuffling)外显子重排是指由来自不同基因的2个或多个外显子相互接合, 或基因内部的外显子产生重复而形成新的基因结构. 20世纪70年代, 在真核生物中发现断裂基因后, Gilbert [10]提出, 通过内含子介导的重组, 不同基因的外显子可发生互换, 使得原基因结构发生变化, 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随后发现的实例证实了这一理论[20]. 人们现已发现外显子重排可以由异常重组[21](illegitimate recombination)和返座子介导的外显子插入[22]等产生. 此外, 相邻基因间序列的缺失产生的基因融合也可造成外显子重排[23]. Patthy [24] 通过对大量蛋白质家族结构域的分析, Long 等人[25]通过对内含子相位的分析以及Li 等人[18]对5个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共享结构域的分析, 都发现真核生物中相当比例的基因是由外显子重排产生的. 这些基因组水平的分析以及大量发现的实例使得人们认识到外显子重排在真核生物的新基因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3 逆转座(retrotransposition)逆转座是指转录产生的RNA 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 插入到基因组的过程. 由于通过逆转座产生的新拷贝一般不含启动子和调控序列, 使得大部分产生的序列成为假基因. 然而, 在特殊情况下, 逆转座序列通过原基因不正常转录携带有启动子[26], 或者插入到基因组后获得外源调控序列[3,4,27,28]而具有表达活性, 进而可形成新的表达特异性或新的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 Brosius [29]称逆转座子为进化的“种子”. 由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具有丰富的逆转座序列(例如, LINE 序列在人中有10万个拷贝), 它们可介导产生逆转座基因, 因此逆转座作为新基因产生的一种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0,31]. 1.4 可移动元件(mobile elements)可移动元件包括转座子和逆转座子. 过去人们认为它们是自私基因, 仅仅是为了增加其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 然而, 现在人们认为它对新基因的产生也有着积极的贡献. 可移动元件可以插入到原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中, 形成新的外显子, 使得基因结构发生变化, 可能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哺乳动物中含有大量可移动元件(例如, 人的基因组中Alu 序列有30万~60万个拷贝), 使得可移动元件的插入频繁发生. Nekrutenko 等人[32]通过对人的基因组分析后, 发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有4%的外显子是通过可移动元件的插入产生的.1.5 基因水平转移(gene lateral transfer)基因水平转移是指遗传物质从一个物种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中. 在原核生物中, 转化、转导、接合和转染等现象是频繁发生的. 因此, 基因水平转移对原核生物的基因组贡献是相当大的. Ochman 等人[33]发现一些细菌基因组的16%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的. 对于真核生物, 基因水平转移主要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 并且对基因组影响不大. 这些通过水平转移产生的外源基因在选择的 作用下, 经过突变积累, 功能分化, 可能形成新的基评 述第49卷 第13期 2004年7月因. 因此, 基因水平转移也是新基因的来源之一. 例如, 一种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 )通过水平转移获得了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的一种裂解 酶, 此裂解酶通过插入获得了24个氨基酸构成的一段信号肽, 使其由胞内酶变成了胞外酶[34].2 新基因在群体中的固定对于新基因的起源来说, 通过不同机制产生的新拷贝只是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 如同大部分的突变会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一样, 这些新拷贝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 按照中性理论的估计, 一个突变在群体中被固定的的概率只有1/2N e (N e 为有效群体大小)[35], 并且由于大量的突变为有害突变, 即使固定下来的新拷贝也有很大一部分成为假基因, 而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能够保留原功能或成为具有新功能的基因. 那么新的基因是如何在群体中固定下来的, 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又受到什么作用力量的支配呢?这是新基因起源及进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到目前为止, 在已发现的新基因中, 通过基因重复、外显子重排、逆转座及可移动元件等所产生的新基因占绝大多数, 但对其固定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模型研究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基因重复. 其研究最早可以追朔到1933年Haldane 的突变模型. 随后Fisher [36], Nei [37], Bailey 等人[38], Kimura 和King [39]以及Li [40]等各自提出并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模型, 在这些模型中提出大部分的重复基因只可能是通过无功能的形式保存下来. 阐明新功能基因的模型到Ohta [41]才发展起来, 到Walsh [42]才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Walsh 认 为, 在ρS >>1时(ρ为有利突变对无功能突变率的比, S = 4N e s, 其中N e 为有效群体大小, s 为选择系数), 新功能基因可能被固定下来, 概率为1−(ρ S )−1 , 并提出正选择(positive selection)在进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但是为了解释真核生物中存在大量具有 亚功能重复基因的现象, Force 等人[43,44]提出了复制-退化-互补模型(duplication-degeneration-complementation, DDC model). 该模型认为, 许多基因可能含有多个功能区域, 基因重复后不同区域的互补失活会迫使2个拷贝都必须保留下来, 从而导致基因的亚功能化(subfunctionalization), 并指出以这种形式固定的基因随亚功能区域的数目及其突变率增加.以上几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性选择、正选择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Walsh [45]和Ohta [46]认为中性选择与正选择两者都会在新基因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特别在一个大群体中, 选择将大大增加形成新基因的概率.Gu 等人[47,48]对基因重复后功能分化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 基于位点进化速率的改变, Gu 等提出了统计学的方法预测那些基因重复后有功能分化的拷贝, 并且进一步检测出那些对功能分化有重要贡献的氨基酸位点. 将此方法应用到一些蛋白质家族的分析, 结果表明基因重复后的功能分化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49,50].但是, 人们对于新基因产生中的实际群体动力学过程仍不得而知. 目前, 我们对年轻基因起源的研究正是希望通过发现更多保留大量进化信息、可检验的实例, 认识这一问题的真实过程. 现已发现的新基因都不同程度地观察到正选择的作用(表1), 表明由选择驱动的快速进化在新基因的诞生过程中是一个普遍现象. 例如, 对叶猴中的胰核糖核酸酶基因(RNASE1B )的分析结果表明, 其错义替换率(nonsy- nonymous substitution rate, 0.0310)显著地高于同义替换率(synonymous substitution rate, 0.0077), 显示其进化过程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作用, 从而适应其在胃中消化细菌RNA 的新功能[51]. Moore 等人[52]在Arabidopsis thaliana 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3个年轻基因分别产生于0.24, 0.5, 1.2百万年(Ma)前, 数据分析表明其中2个基因在固定过程中受到正选择作用, 并认为这最终决定其固定的命运.3 已发现的年轻基因表1总结了迄今已发现的年轻基因. 其中, sphinx 基因是我们在果蝇中发现的第一个年轻的RNA 基因. 它的产生距今不超过2百万年, 是一个非常好的近距离观察新基因, 尤其是RNA 基因起源与进化的实例. 通过同源序列对比, 我们发现其3 端外显子与ATP 合成酶F 链具有同源性, 但它不含内含子部分, 其两端有短的重复序列(TTCG), 并且在3 末端有poly(A)序列, 这些证据指示此外显子是由ATP 合成酶F 链逆转座插入产生的. 而sphinx 基因5 端的调控序列及外显子被推测是由原先已存在的 基因所贡献, 这2部分通过外显子重排形成一新的嵌合基因(图1). 由于其序列上有多处导致移码的缺失、插入以及无义突变, 此基因不可能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根据其表达的数据, 我们发现sphinx 基因具有多种剪切形式, 并且有的剪切形式具有性别表达特异性. 对比sphinx 基因第49卷 第13期 2004年7月评 述表1 迄今已发现的年轻基因基因名 年龄/Ma 所在种类 [文献] jingwei 2.5 果蝇 [3] sphix 2~3 果蝇 [4] mkg 1~2 果蝇 [5] Dntf -2r 3~12 果蝇 [31] Sdic 3 果蝇 [23] Cid 3 果蝇 [53] Exuperantia1X <3 果蝇 [54] Finnegan 20 果蝇 [55] POXP2 0.1~0.2 灵长类 [56, 57] PmchL2 5 灵长类 [58] PmchL1 25 灵长类 [58] RNASE1B 4.2 灵长类 [51] BC200 35~55 灵长类 [28] PGAM3 >25 灵长类 [30] Morpheus 12~25 灵长类 [59] ECP 31 灵长类 [60] CGâ 34~50 灵长类 [61] Tre2 21~33 灵长类 [62] FUT3/FUT6 35 灵长类 [63] Arctic AFGP 2.5 鱼 [64, 65] Antarctic AFGP 5~14 鱼 [64, 65] 4.5Si RNA25~55 鼠 [66] N-acetylneuraminate lyase<15 原生动物 [34] GD1 0.24 拟南芥 [52] GD2 0.5 拟南芥 [52] GD3 1.2 拟南芥 [52] rps11<45植物[67]图1 Sphinx 基因的形成条纹框为新座位上原有的基因及其调控区域的逆转座序列和ATP 合成酶F 链, 发现其替换率显著高于中性序列. 这些证据表 明, sphinx 基因是有功能的RNA 基因, 并且其形成过程受正选择的驱动.最近, 我们又发现一个非常特别的年轻基因家族——猴王基因家族(mkg )[5]. 在果蝇Drosophilamauritiana 中, 它在不到2百万年的时间里就产生了3个新的成员, 这在进化的漫长时间尺度上无异于孙悟空拔毛变小猴一般神奇. 更为难得的是, 该基因家族第1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观察的启动子产生速率和通过基因分裂产生新基因的进化过程. 猴王基评 述第49卷 第13期 2004年7月因家族的产生可分为2个阶段: 在果蝇的3个近缘种(D . simulans , D . sechellia 和D . mauritiana )分开前, 祖先基因(mkgp )通过逆转座形成了一个新基因, 并且新基因在3个种中分别形成了与祖先基因不同的启动子, 其中sim-mkgr 和sch-mkgr 具有性别表达特异性; 在3个物种分开后, D. mauritiana 中的mkgp 又发生了一次逆转座, 形成了另一个新基因mau -mkgr3. 而mau -mkgr3与mau -mkgp 经过互补性的部分退化, 分别继承了原始的mau -mkgp 基因的3 和5 结构域的功能. 这是第1次观察到的由互补性退化导致基因分裂而形成新基因的实例(图2).从上述基因的产生和进化过程, 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新基因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常常综合了多种机制, 如sphinx 基因和猴王基因家族的产生就包括了逆转座、基因重复和外显子重排这些分子机制. 而在这些基因中普遍检测到的快速进化, 说明在新基因的进化过程中功能适应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4 总结与展望年轻基因由于产生时间短, 保留了大量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是研究新基因产生的理想材料. 通过对目前已发现的年轻基因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基因重复、外显子重排和逆转座等分子机制为新基因的产生提供了原材料, 随后由于序列结构的改变导致新功能的产生, 使生物体得以更好的适应环境, 在正选择的驱动下这些新基因最终在群体中被固定下来. 从我们在果蝇中对年轻基因的研究[3~5], Lynch 和Conery [14]对基因重复发生频率的估计, Patthy [24], Long [25]和Li [18]等分析外显子重排对基因组贡献的研究, 以及真核生物基因组大量存在的返座假基因和 可移动元件, 我们可以看出, 新基因的产生并不是一个稀有事件. 生物进化的过程正是伴随着新基因不断产生的过程.虽然对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然而对整个基因组水平上新基因起源的规律, 新基因产生对原基因组的影响(如新基因与原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还知之甚少,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发现更多的年轻基因, 总结其产生和进化的规律, 并且应深入研究其功能, 将基因结构的进化与功能的适应性联系起来, 最终阐明新基因起源和进化的动力.今天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工作仍在继续, 不断有新的物种的基因组序列被公布. 从这些庞大的数据中, 我们将能找到大量关于新基因起源与进化的有用信息. 然而针对近缘物种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短期内尚难以实现, 为了能够快速地在整个基因组水平发现更多的年轻基因, 经过周密的设计和几年艰苦的努力, 我们已建立了一整套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和研究新基因的研究体系. 目前, 我们实验室正以果蝇的8个近缘物种为实验材料来筛选其中的年轻基因. 利用这套系统, 我们已经确定了一定数量的候选年轻基因, 并成功地获得了几个年轻基因. 司芬克斯基因和猴王基因家族就是通过这套系统筛选出来的2个成功例子. 此外, 最近我们还利用该系统发现了1个年轻的有关细胞凋亡的基因家族. 该家族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产生了多个新的拷贝. 根据我们现有的数据, 这一基因家族纯粹是由基因重复然后功能分化而产生, 它有望为研究基因重复这一最早被人们所提出的新基因产生机制和一个新基因出现后其所在功能通路的协同进化机制提供难得的材料.在我们的研究计划完成之后, 预期将有更多这图2 mau-mkgp 基因分裂示意图黑框和斜纹框分别代表2个功能域第49卷 第13期 2004年7月评 述样的年轻基因被发现, 对这些基因起源与进化机制的研究, 将丰富我们关于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的知识. 并且我们期望这样的一个研究成果, 能够从基因组的水平初步探讨新基因起源的一般规律.致谢 本工作受中德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经费、中国科学院生物局重要方向性项目(批准号: KSCX2-SW-121)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批准号: 30325016)资助.参 考 文 献1Fraser C M, Gocayne J D, White O, et al. The minimal gene complement of Mycoplasma genitalium . Science, 1995, 270: 397~403 2 Lander E S, Linton L M, Birren B, et al. Initial s 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1, 409: 860~921 3Long M, Langley C H. 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origin of jingwei , a chimeric processed functional gene in Drosophila . Science, 1993, 260: 91~95 4Wang W, Brunet F G, Nevo E, et al. Origin of sphinx , a young chimeric RNA gene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 99: 448~4453 5Wang W, Yu H, Long M. Duplication-degeneration as a mechanism of gene fission and the origin of Drosphila new genes. Nat Genet, 2004, 36(5): 523~527 6 Haldane J B S. The cause of evolution. London: Longmans and Green, 19327Muller H J. The origination of chromatin deficiencies as minute deletions subject to insertion elsewhere. Genetics, 1935, 17: 237~252 8 Ohno S. Evolution by Gene Duplication. German: Springer-Verlag,19709 Gilbert W. Why genes in pieces? Nature, 1978, 271: 50110 Gilbert W. The exon theory of genes. 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a on Quantitative Bilology, 1987, LII: 901~90511 Long M. Evolution of novel gene. Curr Opin Genet Dev, 2001, 11: 673~68012 Betran E, Long M. Expansion of genome coding regions by acquision of new genes. Genetica, 2002, 115: 65~8013Long M, Betran E, Thornton K, et al. The origin of new genes: glimpses from the young and old. Nat Rev Genet, 2003, 4(11): 865~75 14 Lynch M, Conery J S. The evolutionary fate and consequences of duplicate genes. Science, 2000, 290: 1151~115515Blanc G, Barakat A, Guyot R, et al. Extensive duplication and reshuffling in the Arabidopsis genome. Plant Cell, 2000, 12: 1093~ 1101 16 Bubin G M.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the eukaryotes. Science, 2000, 287: 2204~221517Ball C A, Cherry J M. Genome comparisons highlight similarityand diversity within the eukaryotic kingdoms. Curr Opin Chem Biol, 2001, 5: 86~89 18 Li W H, Gu Z, Wang H, et al. Evolutionary analyses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1 409: 847~84919Gu X, Wang Y F, Gu J Y. Age distribution of human gene families shows significant roles of both large- and small-scale duplications in vertebrate evolution. Nat Genet, 2002, 31: 205~209 20Sudhof T C, Goldstein J L, Brown M S, et al. The LDL receptor gene: A mosaic of exons shared with different protein. Science, 1985, 228: 815~822 21 Anke A F, Rijk V, Wilfried W, et al. Exon shuffling mimicked in cell cultu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9, 96: 8074~8079 22 Moran J V, Deberardinis R J, Kazazian H H. Exon shuffling by L1 retrotransposition. Science, 1999, 283: 1530~153423Nurminsky D I, Nurminskaya M V, Aguiar D D, et al. Selective sweep of a newly evolved sperm-specific gene in Drosophilia . Natrue, 1998, 396: 572~575 24 Patthy L. Genome evolution and evolution of exon-shuffling ——A review. Gene, 1999, 238: 103~11425Long M, Souza D S J, Gilbert W. Evolution of the intron-exon structure of eukaryotic genes. Curr Opin Genet Dev, 1995, 5: 774~778 26Mccarrey J R. Nuleotide sequence of the promoter region of a tissue-specific human retroposon: Comparision with itshousekeeping progenitor. Gene, 1987, 61: 291~29827Martignetti J A, Brosius J. Neural BC1 RNA as an evolutionary marker: Guinea pig remains a roden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3 90: 9698~9702 28Martignetti J A, Brosius J. BC200 RNA: A neural RNA polymerase Ⅲ product encoded by a monomeric Alu elemen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3, 90: 11563~11567 29 Brosius J. Retroposons-seeds of evolution. Science, 1993, 251: 75330Betran E, Wang W, Jin L, et al. Evolution of the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processed gene in human and chimpanzee revealing the origin of a new primate gene. Mol Biol Evol, 2002, 19 (5): 654~ 663 31Betran E, Long M. Dntf-2r , a young Drosphila retroposed gene with specific male expression under positive Darwinian selection. Genetics, 2003, 164: 977~988 32Nekrutenko A, Li W H. Transposable elements are found in a large number of human protein-coding genes. Trends Genet, 2001, 17 (11): 619~621 33 Ochman H, Lawrence J G, Groisman E A. Lateral gene transfer and the nature of bacterial innovation. Nature, 2000, 405: 299~304 34Koning D A P, Brinkman F S, Jones S J, et al. Lateral gene transfer and metabolic adaptation in the human parasite Trichomonas vaginalis . Mol Biol Evol, 2000, 17: 1769~1773 35Kimura M. The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评 述第49卷 第13期 2004年7月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6 Fisher R A. The sheltering of lethals. Am Nat, 1935, 69: 446~455 37 Nei M. Accumulation of nonfunctional genes on sheltered chromosomes. Am Nat, 1970, 104: 311~32238Bailey G S, Poulter R T M, Stockwell P A. Gene duplication in tetraploid fish: model for gene silencing at unlinked duplicated loci.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8, 75: 5575~5579 39Kimura M, King J L. Fixation of a deleterious allele at one of two “duplicate” loci by mutation pressure and random drif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9, 76: 2858~2861 40Li W H. Rate of gene silencing at duplicate loci: a theoretical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form tetraploid fishes. Genetics, 1980, 95: 237~258 41 Ohta T. Simulating evolution by gene duplication. Genetics, 1987, 115: 207~21342 Walsh J B. How often do duplicated genes evolve new functions? Genetics, 1995, 139: 421~42843Force A, Lynch M, Pickett F B, et al. Preservation of duplicte genes by complementary, degenerative mutations. Genetics, 1999, 151: 1531~1545 44 Lynch M, Force A. The probability of duplicate gene preservation by subfunctionalization. Genetics, 2000, 154: 459~47345 Walsh B. Population-genetic models of the fates of duplicate genes. Genetica, 2003, 118: 279~29446 Ohta T. Evolution by gene duplication revisited: differentiation of regulatory element versus protein. Genetica, 2003, 118: 209~216 47 Gu X.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testing functional divergence after gene duplication. Mol Biol Evol, 1999, 16(12): 1664~1674 48 Gu X. Maximum-likelihood approach for gene family evolution under functional divergence. Mol Biol Evol, 2001, 18(4): 453~464 49Wang Y F, Gu X. Functional divergence in the caspase gene family and altered functional constraints: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edicition. Genetics, 2001, 158: 1311~1320 50 Gu X. Functional divergence in protein (family) sequence evolution. Genetica, 2003, 118: 133~14151Zhang J, Zhang Y P, Rosenberg H F. Adaptive evolution of a duplicated pancreatic ribonuclease gene in a leaf-eating colobine monkey. Nat Genet, 2002, 30: 411~415 52 Moore R C, Purugganan M D. The early stages of duplicate gene evolu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 15682~15687 53Malik H S, Henikoff S. Adaptive evolution of Cid , a centromere-specific histone in Drosophila . Genetics, 2001, 157: 1293~1298 54 Yi S, Charlesworth B. A selective sweep associated with a recent gene transpositions in Drosophila miranda . Genetics, 2000, 156: 1753~176355 Begun D J.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new gene descended from alcohol dehydrogenase in Drosophila . Genetics, 1997, 145: 375~ 38256 Zhang J, Webb D M, Podlaha O. Accelerated protein evolution and origins of human-specific features: Foxp2 as an example. Genetics, 2002, 162: 1825~183557 Enard W, Przeworski M, Fisher S E, et al. Molecular evolution of FOXP2, a gene involved in speech and language. Nature, 2002, 418: 869~87258 Courseaux A, Nahon J L. Birth of two chimeric genes in the Hominidae lineage . Science, 2001, 291: 1293~129759Johnson M E, Viggiano L, Bailey J A, et al. Positive selection of a gene family during the emergence of humans and African apes. Nature, 2001, 413: 514~51960 Zhang J, Rosenberg H F, Nei M. Positive Darwinian selection after gene duplication in primate ribonuclease gen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8, 95: 3708~371361 Maston G A, Ruvolo M.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as a recent origin within primates and an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selection. Mol Biol Evol, 2002, 19 (3): 320~33562 Paulding C A, Ruvolo M, Haber D A. The Tre2(USP6) oncogene is a hominoid-specific gen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 2507~ 251163 Javaud C, Dupuy F, Mattah A, et al. The fucosyltransferase gene family: An amazing summary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gene evolution. Genetica, 2003, 118: 157~17064 Chen L, Devries A L, Cheng C H.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antifreeze glycoproteins in Antarctic notothenioid fish and Arctic co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7, 94: 3817~382265 Chen L, Devries A L, Cheng C H. Evolution of antifreeze glycoprotein gene from a typsinogen gene in Antarctic notothenioid fish. Proc Ntal Acad Sci USA, 1997, 94: 3811~381666 Gogolevskaya I K, Kramerov D A.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4.5SI RNA and indication that it is functional. J Mol Evol, 2002, 54: 354~36467 Bergthorsson U, Adams K L, Thomason B, et al. Widespred horizontal transfer of mitochondrial genes in flowering plants. Nature, 2003, 424: 197~201(2004-03-22收稿 2004-06-22收修改稿)。
2025届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许多人感怀余旭的勇敢、郎平的情怀、傅莹的优雅……建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新时代女性正在撑起泱泱中华的“半边天”。
当我们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时候;当我们感动于支月英几十年坚守教学点,教育大山深处两代人的时候;当我们为中国女排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振奋的时候,女性迸发出的“巾帼力量”令人由衷钦佩。
许多以前的梦想,因为女性同胞的拼搏付出而成为现实;()。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亿万女性与祖国共奋进,让新时代绽放出迷人玫瑰色,铺陈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作为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她力量”同样。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在得知毛泽东偷偷把午饭匀给同学时,不仅没有责备,反而还让他每天带两份饭去上学,帮他养成了“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
明礼贤德教化子女,良好家风沁润社会,女性的光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交口称赞望尘莫及难以估量永垂青史B.交口称赞遥不可及不可小觑永垂青史C.赞不绝口望尘莫及不可小觑流芳百世D.赞不绝口遥不可及难以估量流芳百世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许多以前未曾涉足的荣耀,因为女性魅力的精彩绽放而更显壮丽。
昆明动物研究所及其相关机构中英文单位名称署名写法
昆明动物研究所及其相关机构中、英文单位名称署名写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Resources and Evolution,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3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Models and Human Disease Mechanis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650223Kunming Primate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 云南昆明650223Experimental Animal Core Facility,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 unnan 650223, China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树鼩繁殖基地, 云南昆明650223Tree Shrew Inbreeding Center,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生物资源与疾病分子机理联合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23KIZ – CUHK Joint Laboratory of Bioresource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in Common Diseas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中国科学院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云南昆明650223Kunming Biological Diversity Regional Center of Large Apparatus and Equi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 China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Reproduction Biology,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23, China昆明动物博物馆Kunm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Zoology,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23,China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核骨架——细胞核内生命活动的重要结构体系
动 物 学 研 究 1998,19(4):323~330CN53-1040/Q ISSN0254-5853 Zoological R esearch综 述核骨架———细胞核内生命活动的重要结构体系文建凡(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昆明 650223)摘 要 综合分析了国际国内近年来有关核骨架研究的新进展,从几个方面的研究事实,包括核骨架对染色质DNA的有序组织、核骨架参与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以及核骨架的起源进化等,阐明核骨架是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的有序组织者和功能活动的参与者;核内纷繁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核骨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键词 核骨架,染色质,DNA复制,基因表达与调控,起源进化中图分类号 Q952真核细胞核内最重要的成分是染色质,它执行着细胞内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复制、转录等功能。
哺乳动物的一个典型二倍体细胞核内染色质DNA链的长度约为2m,但细胞核直径仅约10μm,这么长的DNA链要组织在相对如此狭小的核内空间(相当于1条20km长的丝被团在一个直径为10cm的球内),势必要有很好的空间组织。
已知DNA 双链首先是通过环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在此基础上再螺旋形成高一级的螺旋体(solenoid)结构。
至此DNA链长度压缩了约42倍,但相对细胞核的大小仍是一个巨大的长度。
在此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组织形式一直不甚清楚。
尤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DNA还要进行有条不紊的复制、转录等复杂功能活动,其拓扑学问题如何解决?人们长期为此感到困惑。
核骨架的发现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上围绕核骨架和染色质二者关系所开展的大量研究,使人们逐步了解到核骨架在上述问题上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核骨架(nuclear ma2 trix)是指细胞核经抽提,在除去核膜、核内大量可溶物和染色质(DNA和组蛋白)之后剩下的一个纤维蛋白网架结构。
现一般认为它包括:(1)核内纤维蛋白网络(其上结合有RNP颗粒);(2)核仁残存结构(核仁骨架);(3)核纤层(lamina)及残存的核孔复合体等3部分结构。
眼虫Astasialonga类核纤层蛋白基因的初步研究
动物学研究2003,Feb.24(1):39~43CN 53-1040/0ISSN 0254-5853Zoological Research!!!!!""""研究报告眼虫Astasia longa 类核纤层蛋白基因的初步研究陈万群1,2,文建凡1,3(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摘要:利用PCR 和克隆测序技术,对眼虫Astasia longa 的核纤层蛋白(Iamin )基因进行了研究。
参考多种相对较低等多细胞动物的已知序列,设计出扩增lamin 基因尾部区的引物,扩增获得两个主要片段:序列!(650bp )和序列"(797bp )。
测序分析表明,序列"包含序列!,并具有lamin 基因尾部特征(编码“CaaX ”序列的四种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序列片段。
关键词:眼虫;核纤层蛋白基因;单细胞真核生物中图分类号:@915.811;@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853(2003)01-0039-05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Lamin -like geneof Astasia longaCHEN Wan-gun 1,2,WEN Jian-fan 1,3(1.Key Laboratory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Euolution of CAS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Kunming650223,China ;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uniceIIuIar eukaryote eugIenoid possess lamin gene ,according to known se-guences of a series of Iower metazoa ,a pair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to ampIify the 3*-terminaI region of lamin gene.From totaI DNA of Astasia longa ,two fragments were ampIified and seguenced.Seguenc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short one (650bp )was the part of 5*-terminaI of the Iong one (797bp ).The 797bp seguence contained a region harbor-ing a motif ,“CaaX +stop codon ”,which is the feature of 3*-terminaI of aII known lamin genes.Our resuIts suggested that the uniceIIuIar eukaryote eugIenoid possessed a lamin -Iike gene.Key words :Astasia longa ;Lamin -Iike gene ;UniceIIuIar eukaryote核纤层(nucIear Iamina )是位于核膜之下、与细胞核内膜紧密结合的一层纤维蛋白网络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G11322
Dntf-2r nod-r CG9902 CG4021, CG3875 jgw Dox-A3-r CG6905-r d-r CG9431-r 1 mya kep1Ψ 2.5 mya mkg-r CG7635-r CG8490-r CG5555-r CG6386-r CG3071-r CG2996-r GM02923-r pr-r Dore Dere Dsan Dyak CG15707-r mkg-r3 mkg-r2 Dtei Dmau CG3101-r CG7340-r kap-alpha1-r klg-r Dsim Dsch
特邀评论与综述 (2001-2005)
Long M, Betran E, Kevin T. Wang, W. (2003) Nature Review Genetics, Wu, C.-I., Shi, S.-H., 4: 856-875. Zhang, Y.-P. (2004) A case for conservation. Nature. 428: 213-214. Zhang, Y.-P., He, S.-G. (2004) Extremist Tendencies. Science. 306: 1861. 季维智,周琪、宿兵(2004) 中国灵长类研究概况:历史与展望。 Nature 432 (Suppl) A46-A49.
人
14mys 18 mys
大猿
小猿
25 mys 40 mys
采用 Polony (PCR cloning) 技术,寻找在灵长类大脑中 新近产生的基因剪接体。 Mol Biol Evol (2004)(IF 6.3)
新大陆猴 旧大陆猴
代表性研究成果(三):
人类智慧起源的分子机制研究
Hum Mol Genet 13, 1131-7 (2004). (IF 8.7) Mol Biol Evol 21, 2111-5 (2004). (IF 6.4) Genetics 170, 801-6 (2005). (IF 4.1) 被累计引用 20 次。
Chromosoma 114, 167-72 (2005) (IF 2.7)
Chromosome Res 13, 389-99 (2005) (IF 2.4)
Mol Phylogenet Evol 35, 483-95 (2005) (IF 4.2)
Mol Phylogenet Evol 37, 45-61 (2005) (IF 4.2) 关于胎盘哺乳动物的分子系统学的《Nature》文章被累计引用 329次。
East China Sea Pacific Ocean Sea of
CHINA
AFGHANISTAN IRAN NEPAL PAKISTAN BHUTAN INDIA BANGLADESH
Gulf of Oman
TAIWAN VIETNAM HONG KONG Philippine BURMA LAOS Sea
Arabian Sea
Bay of Bengal
THAILAND Sea KAMPUCHEA
Andaman Sea Gulf of Thailand
South China
THE PHILIPPINES
SRI LANKA
BRUNEI MALAYSIA MALAYSIA SINGAPORE INDONESIA PAPUA NEW GUINEA
研究生:108 (毕业36人)
1.3
实验室的总体定位
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 面向科学前沿:研究动物及其基因组演化的模式和分子机制,解决遗传、发 育和进化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面向国家需求: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存、保护和持续利用,分子生态、人类 群体遗传结构与疾病、基因起源进化与生物活性药物设计。 研究内容:
10-12 million years ago
6-7 mya 2.5 million years ago 1mya
Using 5849 full length cDNAs as FISH probes, we identified 28 gene families containing 31 young candidate genes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67 篇
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28 篇 影响因子> 10的SCI论文: 12 篇
(Natur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PNA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Genome Research)
赤麂 2n=6♀/7♂
小麂 2n=46
麂属动物的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研究
代表性研究成果(四):
哺乳动物的分子系统学与染色体组进化研究
Nature 409, 614-8 (2001) (IF 32.2) Mol Phylogenet Evol 32, 480-94 (2004) (IF 4.2) Mol Phylogenet Evol 33, 349-62 (2004) (IF 4.2)
1.2 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
张亚平 研究员 基因组多样性与分子进化
王 文 研究员 新基因的起源
杨凤堂 研究员 染色体组的进化
宿 兵 研究员 灵长类的比较基因组学
文建凡 研究员 真核生物起源与进化
黄京飞 研究员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人员结构
研究员(PI) : 6 人
副高职:4 中职:8 技术辅助人员:6 博士后:4 (出站2人)
2.4
哺乳动物的分子系统学 与染色体组进化研究
胎盘哺乳动物的分子系统研究
采用多基因遗传标记重建了
胎盘哺乳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将胎盘哺乳动物划分为 4 个超 目,为了解哺乳动物在进化历史
中的适应辐射提供了新的信息。
Nature 409, 614-618 (2001)
麂属动物的核型进化
• 我国及邻近东南亚国 家特有的鹿科动物 • 分歧时间距今仅约两 百万年 • 种间核型差异极大 , 雌雄个体间核型也不 同 • 串联融合假说
2. 研究水平与贡献
2.1 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研究
新基因的起源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问题, 因为:
1、从原始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数目增加了数十倍; 2、近缘物种之间,如人和黑猩猩间,基因也有不同;
然而,目前对新基因起源和产生的机制还非常不清楚。
此外,知道了大自然怎么造基因后为我们设计制造 生物活性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Am J Hum Genet 77, 408-19 (2005) (IF 12.3)
被累计引用 57 次。
2.3
人类智慧起源的分子机制研究
灵长类大脑的演化
人
(5 myrs) 黑猩猩 (7 myrs) 大猩猩
(14 myrs)
黄猩猩
(18 myrs) 长臂猿 (25 myrs) 猕猴
候选基因的搜索
中 国 科 学 院 昆 明 动 物 研 究 所 细 胞 与 分 子 进 化 重 点 实 验 室
工 作 汇 报
(2001-2005)
报 告 提 纲
1、实验室概况
2、研究水平与贡献
3、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4、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 实 验 室 概 况
成 立 于 1990 年
施立明院士 (已故)
1939-1994
PACAP前体基因的分子进化与人类智慧的起源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Bruce Lahn和法国Rouen大学的Hubert Vaudry “…研究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对未知蛋白质的激活过 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人类大脑起源仅有的几个重 要候选基因增添了新的成员。 ”
灵长类认知相关基因剪接体的进化
Neuropsin Type-II 剪接体的发生
分子细胞遗传学:系统、全面地研究我国脊椎动物基因组结构的多样性 和演化过程,探讨染色体重组在物种起源和演化中的作用。
真核细胞进化基因组学研究:以几类处在关键进化地位的单细胞生物为 对象,研究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基因、基因家族乃至基因组的起源进 化规律。 生物信息学: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基因家族的进化机制、蛋白质 -核酸专一相互作用的进化及其蛋白质多种不同功能的序列、结构基础及 其与功能的进化关系。
参编论著 3 本 申请专利 1 项
发表研究论文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Am J Hum Genet (2004) (IF 12.3)
The Andamanese might have derived from India subcontinent
Science (2006)
东亚现代人的最早迁徙路线
Sea of Okhotsk
MONGOLIA U.S.S.R. North Korea Japan South Korea JAPAN
Coral Sea
Indian Ocean
AUSTRALIA
Shi et al. Am J Hum Genet. (2005)
代表性研究成果(二)
亚洲人群起源和进化的研究
Am J Hum Genet 73, 671-6 (2003)(IF 12.3) Mol Biol Evol 21, 2265-80 (2004) (IF 6.4) Nature 431, 302-5 (2004) (IF 32.2) Am J Hum Genet 75, 966-78 (2004) (IF 12.3) Mol Biol Evol, published online (2005) (IF 6.4)
代表性研究成果(一)
新基因的起源与进化研究
Nat Rev Genet 4, 865-75 (2003). (IF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