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孔雀的认识及误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机构知识库
孔雀知识点归纳总结
孔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分类孔雀属于雉科(Phasianidae),是生活在亚洲的大型鸟类。
孔雀属下共有三种,分别是印度孔雀(Pavo cristatus)、绿孔雀(Pavo muticus)和蓝孔雀(Afropavo congensis)。
其中,印度孔雀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地,绿孔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蓝孔雀则主要分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
这三种孔雀在外观上略有差异,但都以其美丽的羽色和独特的尾羽而著称。
二、外观特征孔雀是一种大型的鸟类,体长一般在1米左右,体重可达5-6公斤。
孔雀的头部有一块有光泽的蓝色皮肤,眼睛周围有明显的白色斑纹,显得非常美丽。
孔雀的羽毛非常华丽,颜色主要有绿、蓝、金黄等,羽毛上还带有斑点和纹路,非常艳丽。
尤其是孔雀雄鸟的尾羽非常壮观,长长的尾羽上有眼状图案,展开时形成一个美丽的扇贝状图案,如同一块美丽的彩色蝴蝶。
而雌鸟的羽色相对较为朴素,没有那么华丽。
三、生活习性1.栖息地:孔雀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河滩和草地等地,它们对生境的要求并不严格,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2.行动方式:孔雀是一种昼行性鸟类,主要在白天活动。
它们常常以较慢的步伐在地面上觅食或活动,有时也会跃至树枝上。
3.飞行能力:尽管孔雀的体型较大,但它们的飞行能力并不强,一般只能进行短距离的滑翔飞行,更多时候是在地面上行走。
4.气候适应:孔雀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中也能良好地生活。
四、食性孔雀是一种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各种种子、果实、树叶、花朵等。
孔雀也会偶尔捕食昆虫、蠕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以丰富自己的饮食。
五、繁殖1.繁殖季节:孔雀的繁殖季节一般集中在春季,雄鸟在繁殖期间会展示出美丽的羽毛和繁殖行为,吸引雌鸟。
2.求偶展示:在繁殖期间,孔雀雄鸟会做出一系列美丽的炫耀行为,包括展示尾羽、摆动腰部和发出特殊的叫声,以吸引雌鸟。
3.筑巢产卵:孔雀的筑巢行为并不固定,它们可能在树上、灌木丛中或地面上筑巢,并在巢中产下蓝色的鸟蛋,孵化期约为28天。
孔雀
孔雀文化“孔雀东南飞,十里一徘徊”,孔雀即过去传说中的凤凰,在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和“真善美”的化身。
它象征善良、美丽、华贵、吉祥、爱情,历来被誉为“百鸟之王”。
公为凤,母为凰,古时就有“栽起梧桐树,引进金凤凰,凤凰进谁家,谁家就发达”之说。
孔雀是一种吉祥鸟,它和人类有着历史渊源,从古到今,孔雀在艺术、传说、文学和宗教上久负盛名。
在希腊神话中,孔雀象征赫拉女神。
在中国和日本,孔雀被视为优美和才华的体现。
孔雀以美丽、华贵的外表,善良、高洁的内心,以及显示出在百鸟中卓尔不群气质,被称为“百鸟之王”。
公司以孔雀文化为企业文化精髓,在管理中秉承:“科学管理、创新经营、一流服务”的理念,在“打造中国生态农庄经济,引领养殖发展方向”经营目标的指引下,一直保持五德并存、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
孔雀精神:公正、善良、博爱。
孔雀情怀:公平以诚信为本,合作以共赢为先!孔雀梦想:以最博大的胸怀创造最伟大的财富!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国的孔雀养殖业初露锋芒,产销市场火爆异常,大有独霸养殖业之势,其原因是作为百鸟之王的孔雀,具有野味浓、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特点,是高档的美味佳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禽类,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而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之一。
孔雀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观赏动物,十年前,经济发达地区的精明人士,采用人工规模养殖孔雀,销往宾馆、饭店,推出孔雀宴,深受广大食客的欢迎、赞赏。
一只商品孔雀卖到600元左右,由于孔雀养殖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饲料来源广泛,养殖成本较低,孔雀生长速度快,易养易管,食性较杂,抗病率较强,养殖效益明显。
加上孔雀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吉祥鸟,食用及观赏市场广阔。
孔雀养殖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而且省时、省力,不需强壮劳力和占用良田耕地,无污染,即干净又卫生,城市、农村均可养殖。
孔雀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一次投资,多种受益,是一项最具发展前景的特种养殖业,孔雀养殖可利用现有的空闲房舍及农村大量的青绿植物资源,因此,养殖孔雀成本较低。
《孔雀东南飞》两处注释质疑
《孔雀东南飞》两处注释质疑《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这首诗以孔雀为主角,描绘了孔雀在东南方向飞
翔的情景,表现了孔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两
处注释,却引起了一些质疑和争议。
首先,关于“百舞百态”一词的注释,有人认为这里的“百舞百态”并非指孔雀的舞蹈动作,而是在表达孔雀翅膀的美丽多彩。
因为在古代
文学中,“舞”有时也指花草树木摇曳的姿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因此,将“百舞百态”解读为孔雀羽翅的多彩美丽,或许更符合整首诗
的主题。
其次,有人对“霁月华”一词的解释提出了疑问。
一般认为“霁月”是指夜幕中逐渐消散的月光,而“华”则表示辉煌美丽。
然而,有学者指出,这里的“霁月”可能暗指大好月华,与前文的“百舞百态”相呼应,表现孔雀翩翩起舞时所形成的美丽氛围。
从整首诗的意境来看,“霁月华”更多是一种韵律上的呼应,而非字面意义上的月亮光华。
总的来说,对于《孔雀东南飞》中的两处注释,不同的解读角度都有其合理性。
这些争议反而为这首古诗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和深度,使
读者对于诗歌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或许正是这些质疑和争议,
让这首千古传世的杰作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印度神话对孔雀的描述
印度神话对孔雀的描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印度神话中对孔雀的描述可谓是丰富多彩,充满了神秘和神奇的色彩。
在印度教神话中,孔雀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具有神圣的力量和属性。
孔雀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常出现在神话故事中,被崇拜和敬畏。
在印度神话中,孔雀经常被视为美丽、神圣和神秘的动物。
据说,孔雀的美丽色彩代表着变化、繁荣和财富。
在古代印度,孔雀常常被视为信仰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们具有保护神灵和护身符的作用。
孔雀的羽毛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能量,可以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孔雀在印度神话中被视为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生物,具有神秘和神圣的属性。
在印度教神话中,孔雀也常与神灵联系在一起。
孔雀常常被描绘为神灵的载体,代表着神祇的力量和神秘。
在印度神话中,孔雀常被视为印度教女神莎尔斯瓦蒂(Saraswati)的坐骑,象征着智慧、学识和知识。
孔雀的美丽和神圣象征着智慧和创造力,被认为是学者们和艺术家们的守护神。
在印度神话中,孔雀还经常出现在神话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有一些故事中,孔雀被描绘为神灵的使者,带来好运和祝福。
在其他故事中,孔雀被视为神话生物,拥有神秘的力量,可以操控自然的力量。
无论是作为象征还是作为角色,孔雀在印度神话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示例:印度神话对孔雀的描述源远流长,孔雀在印度神话中被赋予了神性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印度教和佛教的传统中,孔雀被视为一种神圣且神秘的存在,其形象和意义深深地渗透进印度文化和信仰之中。
在印度神话中,孔雀通常被描绘为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其华丽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被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意义。
据说,孔雀的美丽和华丽的羽毛代表着光明和美丽,而其优雅的姿态则象征着优雅和自由。
在印度神话中,孔雀常常与各种神祇和女神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守护神的象征。
在印度教中,孔雀通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它代表着幸福、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在印度教的传统中,孔雀常常被描绘为一种神圣的存在,其华丽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被认为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古人对孔雀的认识及误区
221971~1973年,科学家在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种雉类的遗骨。
经鉴定,竟然是孔雀的!这说明在五六千年前,秦岭东南端就有孔雀分布了。
从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我们得知,历史上孔雀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岭南和滇西南等地,对孔雀的记载也从周朝就已开始,并有相当多关于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描述。
这种外表异常华丽的鸟从华夏文明诞生之初就陪伴着我们,并融入文化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着认知体系的改变以及研究水平的提升,我们发现古人对孔雀的描述并不很准确,有些甚至影响了现代人对孔雀的正确认识。
南方多“孔鸟”“孔鸟”是《山海经》中对孔雀的称呼,“南客”和“越鸟”是其他古籍中对孔雀用得比较多的别称。
“孔雀”其实并不只有一种,我们常说的孔雀是指绿孔雀和蓝孔雀,同属于鸡形目雉科孔雀属。
绿孔雀又叫鳞羽孔雀,分布于东南亚各国,我国历史上分布的就是这种。
但如今,野生绿孔雀在中国的分布范围逐年萎缩,几近绝迹,只有云南的很少地区能见到。
蓝孔雀又叫印度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我国没有分布。
《晋书》(唐)中曾记载“西域献孔雀”,所献的可能就是蓝孔雀。
蓝孔雀因为易于饲养而被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国,我们见到的多为饲养的蓝孔雀。
绿孔雀较少,野生绿孔雀更是难得一见,许多人甚至某些动物园都将两者混淆,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孔雀只有绿孔雀一种,而把蓝孔雀也误认为是绿孔雀。
其实,区分两者并不难,绿孔雀的体羽中绿色较多,而蓝孔雀则蓝色较多。
此外,最明显的区别是:绿孔雀头顶的羽冠是簇状的,像扎成一束的草;而蓝孔雀的羽冠则像一把羽毛扇子。
其实还有第三种孔雀,它的发现曾在鸟类学界掀起轩然大波,这就是刚果孔雀。
这种孔雀看上去像是绿孔雀和蓝孔雀的原始版:没有长长的尾上覆羽。
刚果孔雀数量稀少且不易饲养,所以在我国很难见到,更不用说古人了。
我国古人见到的一般是绿孔雀,蓝孔雀很少,所以并没有将两者区分。
此外,古代也没有系统命名物种的方法,往往是了解得越多,分得越细,一个名字可能包含了很多种,而一个物种的不同亚种或变种可能还有不同的名字。
孔雀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孔雀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外貌特征孔雀是一种具有鲜艳羽色和长尾羽的鸟类,雄性孔雀的羽色比雌性更加美丽。
孔雀的体长大约为100-120厘米,其中尾羽的长度可以达到2米。
孔雀的嘴长而尖,适合捕食昆虫和植物种子。
孔雀的眼睛呈金黄色,十分炯炯有神。
孔雀的头部有一根长长的冠和一对金黄色的耳簾,让它看起来更加美丽。
孔雀的羽毛颜色非常丰富,主要以蓝绿色为主,且具有金属光泽。
孔雀的尾羽非常漂亮,尾羽上有许多眼状斑点,可以闪闪发光。
这些眼状斑点是由特殊的光学结构构成的,具有独特的折射效果。
孔雀在展示羽毛时,可以把尾羽竖起来,形成一个美丽的扇形,吸引到雌性孔雀。
二、习性孔雀是一种喜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带。
孔雀是一种群居生活的鸟类,喜欢结成小群在树林中觅食。
孔雀的食性比较广泛,主要以昆虫、植物种子、果实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孔雀是一种喜欢在地面上行走的鸟类,行動時昂首挺胸,十分威风。
孔雀的跑步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地面上快速奔跑,逃避天敌。
孔雀也善于跳跃和飞行,可以在树林中灵活飞翔。
三、生活习性孔雀是一种喜欢在清晨和傍晚活动的鸟类,其余的时间通常都是在树上休息。
孔雀的辨识能力很强,能够寻找到各种食物,还会及时发现天敌的存在,并迅速逃走。
孔雀是一种非常警觉的鸟类,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
孔雀还是一种喜欢在水中浴水的鸟类。
在炎热的夏季,孔雀常常到水塘、湖泊或小溪中洗澡,清洗身上的羽毛,以保持自己的卫生。
孔雀也会在水中觅食,捕捉小鱼、昆虫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
四、繁殖特点孔雀是一种多产的鸟类,每年可以繁殖1-2次。
雄性孔雀在求偶期会展示它美丽的尾羽,发出阵阵的叫声,以吸引雌性孔雀。
雌性孔雀会选择最美丽、羽色最为鲜艳的雄性孔雀作为配偶。
雌性孔雀一般会在树上建立巢穴,用枯草和树叶作为巢材。
孔雀通常会产下4-6枚淡蓝色的蛋,孵化期大约为28-30天。
孔雀幼鸟出生后,雌性孔雀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幼鸟,为它们找食物,并保持巢穴的卫生。
论唐代的孔雀意象与社会生活
第35卷 第4期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35 No 42020年8月JournalofLuoya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Aug 2020论唐代的孔雀意象与社会生活刘啸虎,文新宇(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 要:唐代的孔雀主要为绿孔雀,在地理上多见于岭南、江淮、滇边等地。
西域等地则或有蓝孔雀,其通过进贡等方式进入中原。
孔雀自身具有“文禽”“富贵”等含义,加之唐人审美观念的共同作用,孔雀相关制品从而流行于唐代上层社会。
孔雀的捕猎和饲养,也为唐代的社会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唐代社会中又有“蛇与孔雀偶”的奇特观念,这可能成为后世“孔雀有毒”之说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而唐代的孔雀意象除在诗歌中供游子移情之外,还与女子、爱情产生了联系。
唐代孔雀在蕴含“缔结良缘”的美意背后,反映出唐代女性地位的反向抬升。
关键词:唐代;孔雀;越鸟;唐诗DOI:10.3969/j.issn.1674-5035.2020.04.012中图分类号:C91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35(2020)04-0074-06收稿日期:2020-05-21作者简介:刘啸虎(1986-),男,山东济南人,博士,主要从事隋唐史、中外关系史研究. 孔雀,别称越鸟、南客。
李济早年于安阳殷墟考古时曾掘得孔雀骨[1]114,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孔雀已出现于时人的视野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孔雀以进贡的方式进入中原,南北方的交流也使南方孔雀进入北地。
及至隋唐,孔雀的文化涵义已应运而生[2]。
早在20世纪80年代,曾昭璇便对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孔雀的分布、种属进行过研究[3]。
之后,学界对孔雀的研究层出不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近年来,又有学者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孔雀的分布与变迁,对孔雀的食药及配饰价值、传统艺术中的孔雀文化以及孔雀在宗教文化及传统风俗中的反映进行了考察[2]。
古代对孔雀的雅称
古代对孔雀的雅称:1、孔雀。
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孔爵。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是岁使察战到交址,调孔爵、大猪。
”3、孔翠。
孔雀和翠鸟。
亦单指孔雀。
王粲《迷迭赋》:“色光润而采发兮,似孔翠之扬精。
”朱彝尊《迈坡塘·寄龚蘅圃》:“西堂冷,孔翠应凋锦羽。
”4、孔鸟。
《山海经·海内经》:“有孔鸟。
”郭璞注:“孔雀也。
”《逸周书·王会》:“方人以孔鸟,卜人以丹沙。
”5、火离。
《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春秋元命苞》:“火离为孔雀。
”6、南客。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孔雀》:“孔,大也。
李昉呼为南客,梵书谓之摩由逻。
”7、越鸟。
南方的鸟,孔雀的别名。
李郢《孔雀》诗:“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8、越禽。
武元衡《韦令公时孔雀》:“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
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
”9、金尾。
曹寅《过隐园》:“水苔架阁鱼游上,金尾闲笼草没中。
”自注:“笼中孔雀已为有力者取去。
”10、鸾凤友。
韩愈《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
”。
珍禽孔雀,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
珍禽孔雀,曾是宫廷专享的珍宝原创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 2019-09-17 16:44:27孔雀,作为一种姿态优美、色泽艳丽的珍禽,自古就被世人当做宝贝饲养。
在汉代之前,中国人所知道的孔雀只有印度的蓝孔雀。
明代《杏花孔雀图》根据一则传说记载,某个现在还不能确定名字的西亚国家曾经送给周王朝一对这种美丽的鸟,这件事发生在大约公元前一千年的初期。
当然,如此久远的时期也未必就是真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到了汉朝,中国的王公贵族对孔雀已经有了普遍的认知,虽然他们之中听过的比见过的人要多得多,只有真正的尊贵之人在汉代才有饲养观赏孔雀的机会,至于普通人在野外偶然邂逅,那简直是走了三辈子好运。
随着唐朝移民对于岭南亚热带环境的开发,他们发现在唐朝本土上就有孔雀——实际上如同一直以来从印度和斯里兰卡进口的一样多。
所以唐代时,孔雀就作为地方官员的例行年贡,被源源不断地送往长安。
可以想见,当时首都的居民们,还是容易在运送途中开一回眼界的。
于是孔雀在唐朝人的心目中成了“越鸟”,养鸟行家李聍将孔雀称作“南客”。
”这些南客在长安的宫廷里,占有着专为它营造的一片天地,在园子里优雅踱步,神气活现地炫耀着它那闪闪发光的羽毛——“摇动金翠尾,飞舞碧梧桐。
”作为今天园林观赏中出镜率极高的孔雀,在当时以罕见的孤傲、高冷、隐逸,拟人化“君子”姿态傲视群禽,受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极高青睐和推崇,并将它的这种优雅姿态延伸到各个领域——当然,也少不了瓷器。
“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沉静如水,却又光彩照人。
其釉色之名称是以孔雀羽毛为标准,釉色偏绿的称孔雀绿,釉色偏蓝的称孔雀蓝。
刘华墓出土的波斯孔雀蓝釉陶瓶为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孔雀蓝釉瓷器孔雀蓝不仅名字好听,单纯作为一种颜色看,也会让人非常喜欢。
尤其是孔雀蓝带来的夏天般的感觉,会让人忍不住想起浅浅的海滩、凉凉的微风,以及太阳还未升起的清晨。
明宣德时期制瓷发展迅猛,孔雀蓝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统治者对御厂瓷的严格要求促使其单色釉、釉下青花制品精益求精。
国画孔雀知识点梳理总结
国画孔雀知识点梳理总结一、孔雀的来源与历史孔雀,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有着象征意义的动物,自古以来就被赋予神秘、华丽、威严、吉祥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孔雀被视为神圣的鸟类,被誉为“百鸟之王”,并被列为“凤凰、孔雀”的七禽之一。
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用来丰富吉祥图案、装饰工艺品和绘画艺术。
因此,孔雀成为中国国画艺术中的常见题材之一,为艺术家们所喜爱和推崇。
二、孔雀的特征与形象孔雀外形优美,长有一条华丽的尾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羽毛。
它的颈部和头部也相当美丽,拥有长长的颈饰、华丽的头冠。
孔雀的身形优雅,赏心悦目,颇受人们的喜爱。
因此,在国画艺术中,孔雀成为了画家们常用的题材之一。
画家们通过勾勒孔雀的羽毛、尾羽、颈饰和头冠等特征,展现出孔雀的外貌特点和整体形象。
三、孔雀的寓意与象征意义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孔雀被视为吉祥、富贵、美好、神圣的象征,代表着吉祥美好的祝愿和美丽富足的愿望。
孔雀还被赋予了审美品位和高贵优雅的形象。
在国画中,画家们常以孔雀为主题,描绘其华丽绚丽的羽毛和身姿,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因此,孔雀成为国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题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国画孔雀的技法与表现手法1. 线描:国画孔雀的线描非常重要,通过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孔雀的外形特征,强调孔雀的轮廓和身姿。
2. 衬墨:衬墨是国画孔雀常用的技法之一,通过淡墨轻染,描绘出孔雀的羽毛和颈饰等特征,营造出清雅的氛围。
3. 泼墨:泼墨是国画孔雀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泼墨的形式,表现孔雀羽毛的丰富质感和绚丽色彩,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4. 渲染色彩:在绘画孔雀时,画家常通过用色彩的渲染,表现出孔雀的颜色和图案特征,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国画孔雀的代表作品与艺术家自古以来,许多著名的国画家都以孔雀为题材进行创作,成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其中,著名的画家如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都以孔雀为题材进行了深入的创作,为国画孔雀题材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雀动物知识点总结
孔雀动物知识点总结分类学孔雀属于雉科(Phasianidae)动物,学名为Pavo。
雉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包括雉、孔雀、山鸡等各种鸟类。
孔雀属分为两种:蓝孔雀(Indian peacock)和绿孔雀(Green peacock)。
蓝孔雀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而绿孔雀主要分布在缅甸和东南亚地区。
其中,蓝孔雀被广泛人工饲养,并引进到世界各地。
外貌特征孔雀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约110-130厘米,翅膀展开后的翼长可达1.5米。
它们的最显著特征是长长的彩色尾羽,由上千个眼状斑点组成,每一片都有独特的花纹和颜色,以及流苏状的头冠。
雄孔雀比雌孔雀更加鲜艳,尾羽尤为绚丽,常用来吸引雌孔雀。
生活习性孔雀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果实、昆虫、种子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它们生活在丛林、草原和沼泽地等多种生境中,喜欢栖息在高大的树木或灌木丛中。
在繁殖期,雄孔雀会展开华丽的尾羽,振翅摇曳,发出高亢的叫声,以吸引雌孔雀的注意。
一般情况下,一只雄孔雀会展开尾羽,形成一只圆形的彩色扇子,向雌孔雀炫耀,这也是孔雀独特的舞姿表演。
繁殖生殖孔雀一般在繁殖季节内进行繁殖,每年繁殖1-2次,雌孔雀一次产卵约为3-5枚。
雄孔雀与雌孔雀一般都在一起形成家庭群体,孵卵,育雏。
由于雌孔雀在生育期间嗜好徒步觅食,所以雌孔雀对雄孔雀在繁殖期间的呵护不多,因此雄孔雀在繁殖期间的各种繁殖表演显得特别重要。
不过,雌孔雀在繁殖期间有较强的攻击性,对鸟类或其它动物均有攻击行为。
人类与孔雀自古以来,孔雀就因其美丽的羽毛和独特的舞姿而受到人类的喜爱。
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等文明都把孔雀视为神圣的动物,赋予了它们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孔雀是神灵的坐骑,象征着美丽和灵性。
在现代,孔雀已经成为各种艺术作品和装饰品的主题,广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孔雀也因其肉质鲜美和美丽的羽毛而被捕猎,尤其是在中世纪欧洲的贵族社会中,孔雀羽毛被用来制作服饰和饰品。
而在印度,人们则把孔雀留在自家庭院中,作为一种装饰和庇护。
孔雀即势求偶又是虚张声势的启示
孔雀即势求偶又是虚张声势的启示孔雀即势求偶又是虚张声势的启示:孔雀,又名越鸟,因为与传说中的凤凰相似,又被称为百鸟之王。
孔雀的羽毛十分的美丽,是最美的观赏鸟类之一,就目前世界上的孔雀颜色主要是有以下几种:白色孔雀,黑色孔雀,绿色孔雀和蓝色的孔雀,我们一般联想到美丽的孔雀,就会想到想到孔雀开屏这四个字,一般都是雄性孔雀开屏,时间多在三四月份,而很多人都说孔雀开屏即势求偶又是虚张声势。
下面就让我们探究一下,孔雀开屏的原因和含义。
孔雀开屏原因一:自我防御,虚张声势。
在动物园,我们经常看见孔雀开屏,孔雀为什么要开屏呢?孔雀开屏是为了求偶,防御,虚张声势。
所以说,孔雀开屏,既是一种生殖行为,同时,也是一种防御行为。
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
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贸然前进了。
动物学工作者认为,大红大绿的服色,游客的大声谈笑,可以刺激孔雀,引起它们的警惕戒备。
这时孔雀开屏,也是一种示威、防御的动作。
孔雀开屏原因二:展现美丽,求偶。
我们知道,能够自然开屏的只能是雄孔雀。
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孔雀中以雄性较美丽,而雌性却其貌不扬。
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
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
于是,雄孔雀就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
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孔雀开屏最繁盛时候是在3-4月;生活在我国云南雨林里的野生孔雀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屏的。
这个时候正是它们的繁殖季节,所以孔雀开屏现象和繁殖有密切的关系,是孔雀的一种求偶表现。
这种行为是动物本身生殖腺分泌出的性激素的效果。
国画孔雀知识点总结
国画孔雀知识点总结一、孔雀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孔雀被视为一种象征性动物,具有吉祥、美丽、雍容华贵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孔雀是被视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之一,它的羽毛色彩艳丽、光彩夺目,因此成为了人们传颂吉祥的形象。
孔雀的叫声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奇力量的声音,听到孔雀叫声的人会有好运降临的信仰。
此外,孔雀的繁殖能力强、长寿、不易受伤等特性也使得它成为了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因此,在中国的绘画、雕塑、工艺品等艺术形式中,孔雀一直是备受喜爱的题材之一。
在国画中,孔雀的题材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二、国画孔雀的起源与发展国画孔雀起源于中国古代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宋代,孔雀逐渐成为了中国绘画中的一个独特题材,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古代,国画孔雀经历了明清时期的兴盛,许多著名的画家都创作了以孔雀为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绘画大师的杰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画孔雀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这个时期,国画孔雀作品除了表现孔雀的外在形态外,更加注重描绘孔雀的气韵和神韵,通过各种绘画技法和手法表现孔雀的美丽和神秘。
同时,国画孔雀也深受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使得在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鲜明特色。
在现代,国画孔雀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孔雀这一题材呈现出更为多样化和生动化的表现形式。
国画孔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手法和风格,艺术家们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和媒介,使得国画孔雀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艺术效果。
三、国画孔雀的绘画技法国画孔雀的绘画技法主要包括构图、造型、色彩和墨法等方面,这些技法都对孔雀的形象和神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画孔雀的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来表现孔雀的美丽和神秘,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构图是国画孔雀作品的一个重要技法,艺术家们通过构图的设计使得孔雀的形象更加生动和饱满,同时能够表现出孔雀的优美和神韵。
孔雀 华丽惊艳
孔雀华丽惊艳作者:聂王星来源:《森林与人类》2017年第02期孔雀,隶属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因其华丽的外形和惊艳的开屏行为而闻名于世,成为最知名的雉类之一。
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再到动物园、公园里它们旁若无人地悠闲漫步,人们对孔雀似乎早已熟识。
为什么说是“似乎早已熟识”呢?是因为大部分人对孔雀的了解,并非自以为的那么多、那么准确。
事实上,还有不少人惊讶于孔雀竟然是鸡形目鸟类——那不就和我们熟悉不过的家鸡是亲戚吗?不是尾巴的“尾巴”但凡见到孔雀的人,大多会惊叹于它们巨大而美艳的“尾巴”。
长长的“尾巴”平时被收拢在身后,像是女性优雅的华服,不过这身华服却是雄鸟才有的装束。
雄孔雀的“尾巴”由多达100-150根羽毛组成,伸展开来1米多长,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多数羽毛的末端具有由红、黄、蓝、紫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纹,开屏时就像一个巨大的彩扇,十分美丽。
其实,组成孔雀尾屏的羽毛并非它的尾羽,而是它的“尾上覆羽”。
鸟类的尾上覆羽是指着生在尾羽上部、呈覆瓦状的一系列短的羽毛,通常只遮住尾羽基部。
但是,孔雀的尾上覆羽特化延长成尾屏,遮住了整个尾羽。
当孔雀开屏的时候,绕到它的身后,就能看见尾屏后面有一把类似鹅毛扇的褐色羽毛,高高翘起展开,托住上面的尾屏,那才是它真正的尾巴。
蓝孔雀和绿孔雀孔雀属下共有两个物种。
一种是我们在动物园、度假村等地方常常见到的蓝孔雀,也叫印度孔雀。
它并非产自我国,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南亚,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不过其驯养历史悠久,早已被诸多国家引进养殖。
而原产于我国的孔雀则是绿孔雀,也叫爪哇孔雀,古籍中还称它为越鸟、南客,其体型比蓝孔雀稍大。
除我国云南部分地区,它还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由于栖息地破坏、盗猎等原因,绿孔雀目前数量稀少,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级别定为濒危,我国将其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孔雀寓意象征
孔雀寓意象征孔雀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动物,凭借着其独特的羽毛和优雅的舞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对象。
它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孔雀的寓意象征,了解它在不同文化中所代表的意义。
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雀被视为美丽和吉祥的象征。
它的羽毛色彩丰富且绚丽多彩,被广泛用于绘画、刺绣和服装中,具有装饰的作用,并且常常被视为幸福和繁荣的象征。
孔雀在中国传统印象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代表着权威和地位。
在古代,它被认为是帝王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拥有孔雀。
因此,孔雀也被称为“富贵鸟”,象征着财富和尊贵。
而在印度文化中,孔雀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印度教中,孔雀被视为毗湿奴神的坐骑,毗湿奴是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孔雀的羽毛在许多印度教庙宇中被广泛使用,作为装饰和祭祀的一部分。
它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象征,代表着荣耀、力量和精神的提升。
此外,在印度文化中,孔雀还被视为爱情和美丽的象征。
许多印度教神话和传说中都出现了孔雀作为爱神的形象,象征着爱情的力量和美好的感情。
在希腊神话中,孔雀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神话传说,孔雀是伊阿宋(Jason)和阿尔戈英雄(Argonauts)的船的旗帜。
它在希腊文化中被视为荣耀、光明和重生的象征。
据说,孔雀的羽毛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驱逐邪恶和带来幸运。
它的羽毛也被认为是防止恶魔和邪灵侵入家庭的护符。
因此,在希腊文化中,孔雀象征着幸福、保护和美丽。
除了上述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孔雀在世界其他地区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孔雀被视为幸福和好运的象征。
在美国和欧洲,孔雀的象征意义更多地与美丽、优雅和自由联系在一起。
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将孔雀的羽毛作为灵感来源,创作出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品和设计作品。
总结起来,孔雀作为一种美丽和神秘的动物,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中,孔雀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如美丽、吉祥、荣耀、力量和爱情等。
孔雀它的名称来历是什么
孔雀它的名称来历是什么
孔雀得名是由于孔雀羽毛上的圆形眼状斑如同“孔”,而“雀”是古时候对鸟的统称。
孔雀(英文名称:Peafowls、maurya):仅2属3种。
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
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
杂食性。
1雄配数雌。
蓝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人工养殖的孔雀可食用。
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刚果孔雀1936年才被发现,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
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
孔雀东南飞--记孔雀画家何剑华
孔雀东南飞--记孔雀画家何剑华从古至今,孔雀在艺术、传说、文学和宗教上久负盛名。
在人们心目中,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鸟。
它的美世人共睹,其优美的体态,充满着迷人的魅力,展现出一种优雅、高贵的气息,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气质之美。
在希腊神话中,孔雀更是象征着赫拉女神。
中国佛教认为,孔雀是神圣的,是神话中“凤凰”的化身,雌雄一对,象征着阴阳结合,代表家庭和睦,表现出人们对爱情、婚姻的神圣感和崇敬感,也有着成双成对,好事成双的寓意。
此外,古人称孔雀为“文禽”,是因为它生活习性有“九德”。
九德,按《逸周书·常训》的说法,是“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孔雀的九德是: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结伴同行;八、不淫不乱;九、忠贞相伴。
故“九德”的特性决定了它作为吉祥鸟的地位。
这个集颜值、寓意、九德一身的吉祥鸟,是传统中国中备受画家们青睐的创作素材,以孔雀入画,在国画世界里也有着它独特的意义。
一:吉祥如意孔雀是百鸟之王,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开屏。
而且在古文中也有记载,孔雀开屏是吉祥之兆,能够辟邪保平安。
家中有孔雀装饰寓意着吉祥如意,能护佑去除厄运,带来好运。
二:前程似锦在古代官员的官服上通常会绣上动物图案,而且官帽上会连缀动物羽毛。
像孔雀就是会被拿来使用的动物图案,所以孔雀是权力的象征。
再加上孔雀开屏时,能够绽放出繁华似锦的图案,摆放孔雀装饰寓意着前程似锦,官运亨通。
三:白头偕老孔雀尾部能绽放出满屏的精彩,这代表着满满的幸福。
再加上孔雀的头部的白色,寓意着白头偕老,象征着夫妻感情和谐美好,能够携手白头到老。
枣庄就有一位画孔雀的画家何剑华先生初识孔雀画家何剑华,是五月初的一个午后。
无需太多的寒暄,何剑华便拿起自己的最新作品侃侃而谈......他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具备笔墨老辣纵横、滋润的传统韵味,画出天趣和自然、神韵锦羽入神的状态,创造有灵感。
吉祥之鸟
吉祥之鸟——孔雀
2013-01-15 10:08 来源:连天红我要评论分享:
孔雀无论在古代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十分尊贵的象征。
在东方的传说中,孔雀是由百鸟之长凤凰得到交合之气后育生的,与大鹏为同母所生,被如来佛祖封为大明王菩萨。
在西方的神话中,孔雀则是天后郝拉的圣鸟,因为赫拉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诺,因此孔雀又被称为
“朱诺之鸟”。
如此富贵堂皇之鸟,当然也存于连天红产品中,且连天红的设计师们是足足下了一番功夫,至今已有六种形式来表现孔雀,分别为刺绣围屏、挂屏,漆雕、漆画、螺钿挂屏,以及工艺包、工艺雕。
其无一不是天然取材,精致做工,同时将孔雀的美好形态刻画得十分传神,传递着富贵吉祥与如意安康。
以下为您展示七款相关产品,更多佳品敬请期待。
动物研究报告 孔雀
动物研究报告孔雀动物研究报告:孔雀引言孔雀(学名:Pavo cristatus),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
它以其华丽的羽毛和独特的展示行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孔雀的分类、外貌特征、行为习性、栖息地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讨保护孔雀的措施。
分类孔雀属于雉科雉鸡亚科,属于孔雀属(学名:Pavo)。
目前,学界普遍认可孔雀包含两个种:蓝孔雀(Pavo cristatus)和绿孔雀(Pavo muticus)。
蓝孔雀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而绿孔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外貌特征孔雀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可达2米,其中包括一条长长的尾巴。
孔雀的羽毛以其独特的颜色和形状而著名。
雄孔雀的羽毛呈现出艳丽的蓝色和绿色,尾巴上有数百个由长而短的羽毛组成的“眼”状图案。
雌孔雀较小,羽毛呈现出暗淡的褐色,没有雄孔雀那么华丽。
行为习性1.繁殖展示孔雀的展示行为是其最显著也是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雄孔雀在繁殖季节,通过展开长长的尾巴、扇展羽毛和颈部的伸展来吸引雌孔雀。
这种展示行为被认为是对视觉刺激的一种响应。
2.食性孔雀主要以水果、种子、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
它们以队形觅食,能够快速定位并捕捉到猎物。
孔雀也非常善于攀爬,可以在树上觅食。
栖息地孔雀主要栖息于森林和开放的草原地区。
它们喜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湿度。
蓝孔雀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而绿孔雀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缅甸。
与人类的关系孔雀在文化和宗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印度教中,孔雀象征着美丽和神圣,并被视为神圣的鸟类。
孔雀的羽毛在装饰和艺术品制作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栖息地的破坏,孔雀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此外,非法的狩猎行为也对孔雀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孔雀,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栖息地保护通过设置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孔雀的栖息地免受破坏和干扰。
2.打击非法狩猎加强对非法狩猎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大力度来打击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以保护孔雀及其栖息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1971~1973年,科学家在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种雉类的遗骨。
经鉴定,竟然是孔雀的!这说明在五六千年前,秦岭东南端就有孔雀分布了。
从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我们得知,历史上孔雀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岭南和滇西南等地,对孔雀的记载也从周朝就已开始,并有相当多关于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描述。
这种外表异常华丽的鸟从华夏文明诞生之初就陪伴着我们,并融入文化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着认知体系的改变以及研究水平的提升,我们发现古人对孔雀的描述并不很准确,有些甚至影响了现代人对孔雀的正确认识。
南方多“孔鸟”
“孔鸟”是《山海经》中对孔雀的称呼,“南客”和“越鸟”是其他古籍中对孔雀用得比较多的别称。
“孔雀”其实并不只有一种,我们常说的孔雀是指绿孔雀和蓝孔雀,同属于鸡形目雉科孔雀属。
绿孔雀又叫鳞羽孔雀,分布于东南亚各国,我国历史上分布的就是这种。
但如今,野生绿孔雀在中国的分布范围逐年萎缩,几近绝迹,只有云南的很少地区能见到。
蓝孔雀又叫印度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我国没有分布。
《晋书》(唐)中曾记载“西域献孔雀”,所献的可能就是蓝孔雀。
蓝孔雀因为易于饲养而被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国,我们见到的多为饲养的蓝孔雀。
绿孔雀较少,野生绿孔雀更是难得一见,许多人甚至某些动物园都将两
者混淆,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孔雀只有绿孔雀一种,而把蓝孔雀也误认为是绿孔雀。
其实,区分两者并不难,绿孔雀的体羽中绿色较多,而蓝孔雀则蓝色较多。
此外,最明显的区别是:绿孔雀头顶的羽冠是簇状的,像扎成一束的草;而蓝孔雀的羽冠则像一把羽毛扇子。
其实还有第三种孔雀,它的发现曾在鸟类学界掀起轩然大波,这就是刚果孔雀。
这种孔雀看上去像是绿孔雀和蓝孔雀的原始版:没有长长的尾上覆羽。
刚果孔雀数量稀少且不易饲养,所以在我国很难见到,更不用说古人了。
我国古人见到的一般是绿孔雀,蓝孔雀很少,所以并没有将两者区分。
此外,古代也没有系统命名物种的方法,往往是了解得越多,分得越细,一个名字可
能包含了很多种,而一个物种的不同亚种或变种可能还有不同的名字。
大体上,古籍中提到的本地孔雀一般是绿孔雀,来自西域的孔雀则可能是蓝孔雀。
孔雀开屏时
据《异物志》(东汉)记载:“孔雀……尾长二三尺……”,从生物学角
度看,这“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尾巴,而是尾上覆羽,即背上的羽毛。
雄孔雀
真正的尾羽被藏在长长的尾上覆羽之下,只有开屏时,我们才能从后面看见支撑尾上覆羽的尾巴。
而雌孔雀的尾羽可以直接看到。
野生孔雀只在每年特定的时期——繁殖期——开屏:性成熟的雄孔雀停在雌鸟旁,身体略抖动,羽毛松开,尾羽翘起并呈扇状张开,尾上覆羽在尾羽的支撑下竖起散开呈屏,尾屏前倾;颈竖
直或稍后倾,头略低下,嘴微张,喉部抖动,两翼下垂微张并藏于屏后,上下提垂内外煽动;两足横行移步,缓行逼近雌鸟,或直奔雌鸟面前,甚至绕雌鸟疾驰;有时在雌鸟前两足交替原地踏步。
开屏后的雄鸟注视雌鸟,如果雌鸟有动作或注视雄鸟,雄鸟常突然转身或换向,以尾屏的前后面更替正对或斜向雌鸟,尾屏忽遮忽露;有时急速摆动尾屏,并摩擦羽干发出“沙沙”声。
已展开的尾屏有时略向后收,然后振散,重又竖起展开如前。
收屏时,雄鸟走离雌鸟,逐渐收拢;或原地不动,尾屏半开,端部铺在地面,片刻再全部收拢。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孔雀开屏”这一奇妙的现象。
《纪闻》(唐)中有“孔雀闻管弦笙歌则开屏,光耀四射,金彩夺目”的记载;古代绘画作品中也有描绘,如《故宫鸟谱》(清)中的“孔雀开屏图”。
现代绘画或工艺品中也常见孔雀开屏图案。
模仿孔雀开屏的舞蹈则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舞蹈最为典型。
古人认为孔雀善舞。
《晋书》记载“孔雀能解人语,弹指应声起舞”,《纪闻》中也说“孔雀闻管弦笙歌则开屏”,
《埤雅》(宋)中有“(孔雀)尤自珍爱,遇芳时好景,闻弦歌必舒张尾,盼睐而
舞”的描述。
古人认为孔雀遇到好时好景,听到歌声、音乐、甚至拍手声就会随之开屏而舞。
现在也有人带着花手绢或穿花哨的衣服逗引动物园里的孔雀,希望能看到开屏。
古人的描述不无道理,只是孔雀并不真的在“舞”。
那它为什么要开屏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孔雀为什么会有长长的尾上
卢汰春 贺鹏
古人对孔雀的认识及误区
关于孔雀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字和化石记录,但由于没有系统命名的方法和缺乏科学细致的观察,古人对孔雀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
栏目编辑:李峰
研究与探讨
覆羽?这个问题曾令达尔文颇为头疼,因为他无法解释雄孔雀那华丽却碍事的尾上覆羽在生存竞争中起什么作用。
所以,他又提出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自然界中的类似现象:大多数雄性为了获得雌性的青睐而与其他雄性竞争,以期获得更多交配权,为此,不少雄性发展出华丽的外表来增加吸引力,如鹿的角、雄狮的鬃毛和男人的胡须等许多看似无用且夸张的形态特征。
雄孔雀的尾上覆羽就是这样一种展现。
那它为什么要开屏呢?对孔雀来说,开屏当然不是为了给人欣赏或为人祈福,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开屏,而是雄孔雀求偶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将其华丽的外表完全展现出来,是一种炫耀行为。
从进化的角度讲,开屏是雌孔雀性选择的结果,拥有这种展示炫耀行为遗传信息的雄性能产生更多的后代。
从动物行为的角度讲,处于发
情期的雄性动物身体内的激素水平都较高,当外界刺激超出限度后,就会引发求偶炫耀,甚至出现恐吓攻击行为。
所以在繁殖季节,雄孔雀对雌孔雀开屏是求偶炫耀,而雄孔雀之间开屏则是为了恐吓,如果双方互不相让就会发展为打斗。
但有时,这些刺激可能不只来自雌性或者竞争对手。
我们曾发现,南方一些山民家里养着的竹鸡(一类体型比家鸡略小的雉科鸟)在繁殖季节,只要主人一吹哨子就开始来回走动并大声鸣叫,声音震耳欲聋。
甚至我们吹口哨或者拍手都能让它激动地又叫又跳——可能它把我们当成与之竞争的雄鸟了。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萧史吹箫,常至孔雀”(《神仙传》东晋)和“孔雀能解人语,弹指应声起舞”了,孔雀是把发出声音或逗弄它的人当成竞争者了。
古人认为孔雀是善妒忌的鸟,《埤雅》中即有“孔雀性甚妒忌,自矜其尾。
遇服锦彩者,必逐而啄之”的记载;《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宋)中也有“(孔雀)虽驯养颇久,见美妇人美衣裳与童子彩服者,必逐而啄之”。
孔雀虽然经过驯养,遇到穿着漂亮衣服的女人或孩子就会追着啄击,但这是因为它们把人当成了潜在的配偶竞争者。
这也是雄孔雀看到穿着花哨的人会先开屏后攻击的原因。
此现象实乃进化使然,说孔雀生性妒忌,未免太过主观。
血胆尤伤人?
孔雀胆有剧毒这一说法古已有之。
《冀越
集记》(元)曰:“孔雀有雌雄,将乳时登木哀
鸣。
蛇至即交,故其血胆尤伤人。
”这一说法自
古时流传至今,更因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
而广为流传。
但令人奇怪的是,古书中有食孔雀
的记述,却没有因误食孔雀胆而中毒死亡的记载,
似乎也没有人验证。
“鹤顶红”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名
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鹤顶红就是砒霜,只是
一种隐晦的称呼而已。
由此推测,古人称为“孔
雀胆”的毒药可能也不是孔雀的胆囊,但却很容
易让人望文生义地将孔雀与有毒联系起来,并在
后世文献的相互引用中误解至今。
此外,古籍中还有许多不合理的论断,比
如《博物志》(西晋)中有“(孔雀)雄鸣上风,
雌鸣下风即孕”的记载,《酉阳杂俎》(唐)中
也有“孔雀因雷声而孕”。
这些都是主观臆测,
不足为信。
“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古人认为
孔雀和鸾凤都是祥瑞之物,其美好的形象已经深
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
古人对孔雀的
某些记述如今已不合时宜,我们对孔雀的认识也
远远没有终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故宫鸟谱》中的孔雀开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