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发展简史
中国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现状及发展趋势点击上方“CAIVD”关注我们1630年,Nicolas Claude等最早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沉渣。
1948年,苏格兰医师Addis介绍了尿液的收集和计数池的使用方法,即著名的“爱迪(Addis)计数”。
从此使尿液显微镜检查成为评估患者相关疾病的检测项目之一。
迄今为止尿沉渣分析仪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尿沉渣直接镜检再进行影像分折,得出相应的技术资料与实验结果;另一类是流式细胞术分析。
1983年,美国国际遥控影像系统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Remote imaging systems Co., Ltd)研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Yollow IRIS”高速摄影机式的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简称Y一1尿自动分析仪。
这种仪器是将标本的粒子影像展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由检验人员加以鉴别。
1989年,日本东亚医疗电子有限公司(TOA MedicalElectronics Co., Ltd)引进Y-1尿自动分析仪,发现此仪器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1990年,美国国际遥控影象系统有限公司与日本东亚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对原有的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改进,生产出影象流式细胞术的UA-1000型尿沉渣自动分析仪,随之又生产了UA-2000型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这种仪器主要由连续高速流动位点摄影系统组成,包括闪光放电管、放大接物镜、平面流动池、CCD摄影系统、影像信息处理机和阴极射线示波器等。
虽然该仪器对原来的尿液分析仪进行改革,但由于此类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对图象粒子测绘不十分满意,处理能力低,重复性差,管型分辨不清,价格较昂贵等原因,而不能普及。
该公司在2000年推出了改进型大型939UDX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后,于2002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论证建立新的IQ-200系统,并推出了小型的尿沉渣检测工作站。
近年来Iris集团又推出第五代全自动尿液粒子分析仪(iQTM200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
尿液分析仪
Urine Analyzer德国拜耳诊断公司(西门子全资子公司)作为全球尿液干化学技术的开发鼻祖和尿液产品市场的领导者,西门子公司在该领域拥有超过60年的卓越声誉和系列化的仪器、试纸及配套质控校准品。
2004年,为了适应小型实验室对尿检结果质量、特殊参数方面的更高需求,西门子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尿液分析仪:泰利特拜施达尿液分析仪,替代泰立特50。
10项基本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葡萄糖、PH值、酮体、胆红素、尿胆素原、白细胞、潜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4项扩展检测项目包括微量白蛋白、肌酐、尿蛋白、尿HCG4项计划检测项目包括StrepA(A族链球菌)、H.Pylori(幽门螺旋杆菌)、Monoucleosis(单胞菌)、Chlamydia(衣原体)LED470、525、565、625、660、845nm 六个波长光由高强度LED发出后,同时照射在纸带上彩色CCD感应装置同时接受到纸带各反应垫的反射信号,而不再象其他旧型尿机对每一试垫逐一检测。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光电耦合感应系统: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
CCD可通过RGB原色分色法把所有颜色分为Red,Green和Blue,每种原色再分成2592种色素,从而把整个反射光分为7776种色素,由此精确分辨纸带化学反应后颜色由浅入深的细微变化。
1选择项目浸尿、就位、自动分析3自动打印结果显示Multistix10SG尿液十项优质试纸检测项目包括:尿胆原(URO)、胆红素(BIL)、酮体(KET)、血(BLD)、蛋白质(PRO)、白细胞(LEU)、葡萄糖(GLU)、pH、亚硝酸(NIT)、比重(SG)、白细胞(LEU)。
与西门子尿液分析仪Clinitek Status 和Clinitek Advantus配套使用,二者融合后的突出表现可提供最准确的检测结果。
Microalbumin尿微量白蛋白试纸检测项目包括:微量白蛋白,肌酐,微量白蛋白/肌酐(ACR)。
12 尿液分析仪(有形成分)
如流式细胞技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不 能检出滴虫、胱氨酸、脂肪滴或药物结晶等 ,也不能鉴别异常细胞和分类病理管型,草 酸钙结晶、精子、酵母菌容易造成红细胞假 阳性,上皮细胞、酵母菌和滴虫可引起白细 胞的假阳性,大量细菌、酵母菌可干扰红细 胞计数,粘液丝对管型计数影响明显。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是尿液常规分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 尿液有形成分复杂多样,形态各异,一直以来都是以显微镜检查 为主。直到1983年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工作站 ,以摄像模式获取尿中有形成分图像并进行分析,被认为是尿液 有形成分分析自动化的里程碑。1995年,日本将流式细胞术和电 阻抗技术结合起来,研制了新一代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70ch,且红 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分布宽度(RBC-FSCDW)>50ch,即体积偏小且大小不均,提示 为肾小球性血尿;RBC-P70FSC≥100ch,且 RBC-FSC-DW≤50ch,提示为非肾小球性血 尿;70ch≤RBC-P70FSC≤100ch,且RBCFSC-DW≥50ch,为混合性红细胞。
在2000年出现的尿液有形成分数字影像拍摄系统则 开启了数字图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先例。随着尿有形 成分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各公司开发生产的不同 型号的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且大多数可连接或合并干化学分析仪,使临床检测更 为便捷。
目前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根据检测原理基本 可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流式细胞技术 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第二类是基于数字影像 拍摄技术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其中数字影像 拍摄技术又可分为两类:流动式数字影像拍摄技 术和静止式数字影像拍摄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尿 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数字影像拍摄技术尿液有形 成分分析仪各有其优势,也有仪器既结合了流式 细胞技术,又使用了数字影像拍摄技术的原理。
尿液分析仪器
•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大致来自如下几方面:
–试纸条因素
–尿标本因素
–操作因素:包括仪器的校验和维护,操 作程序,环境因素等。
•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是德国的 SUPERTRON型、美国的CLINTEK ATLAS型
SUPERTRON型
CLINTEK ATLAS型
二、尿液分析仪工作原理
试剂带上有数个含各种试剂的试剂 垫,各自与尿中相应成分进行独立反应, 而显示不同颜色,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 某种成分形成比例关系,试剂带中还有 另一个空白“补偿垫”,作为尿液本底 颜色。利用光线照射,采用球面积分仪 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 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
此外,试剂带中还有另一个垫-“补偿 区”,作为尿液本底颜色,以对有色尿及 仪器变化等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
• 试剂带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各个厂家不一 样,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被各测定块吸收, 引起化学反应及酶反应,使试剂块颜色根 据尿液中各成分的比例而变化。
各项目测定原理表
项目 缩写符号 反应原理 胆红素 BIL 偶氮反应法 尿胆原 URO 醛反应法,重氮反应法 酮体 KET 硝基铁氢化钠法 亚硝酸盐 NIT 亚硝酸盐还原法 白细胞 LEU 脂酶法 比密 D(SG)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日常应用和维护
尿液分析仪的日常应用和维护:
• 每台尿液分析仪应建立操作程序,并严格按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专人负责管理,健全专用的仪器登记本,对 每天仪器操作的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维 护,维修的情况予以登记;
• 每天开机测定前,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检 查,测定完毕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清理保 养;
• 做到每日、每周、每月的维护.
• 隐血实验原理:
• 利用Hb中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 的作用,在供氢体(如无色的邻联甲苯 胺)的存在下,使过氧化物还原成为水, 而无色的邻联甲苯胺被氧化成为有色的 产物。 • AH2-H2O2 过氧化物酶 A2-H2O2
尿液分析的历史及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
尿液分析的历史及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李莉annylish@内容•尿液分析的发展历程一、尿液分析的发展历程一项古老而须臾不可离开的检验技术尿液分析的发展历程希波克拉底Claude dePeiresc显微镜观察尿有形成分Alfred Free尿液检查的起源一千年前波斯名医Ismail 描述了尿量、颜色、粘稠度、透明度、气味、泡沫、沉淀物。
61995年1996年1997年UF-100SEDTRONDiaSys R/SCorporation激光散射荧光染色电阻抗技术影像系统+计算机流动池式平面流式技术和高速摄影成像1990 1995 2000 2005 2010罗氏Urisys 1800德国科宝CAN500爱科来AE-4020桂林优利特Uritest-5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全自动Scan XL 德国科宝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基于自动化智能显微镜技术的仪器•低倍搜索目标智能判断采图分类计数–显微镜——采样计数池——计数CCD ——成像–计算机——分析、统计•分析参数–红细胞、白细胞(团)、鳞状/非鳞状上皮细胞:大小(半径/直径面积)、形态(规则、异形、多形)、颜色–管型:透明管型、未分类管型–细菌、酵母样菌–结晶–其它:粘液精子•血尿——红细胞大小、形状二种以上改变血红蛋白分布与含量1990 1995 20002005 2010流式法图像法IQ-200UA-1000 UA-2000 爱威龙鑫天海UF-1000i UF-100 UF-500iUF-50UF-100i UriSed二、尿液分析的内容和临床意义尿液分析的内容及其意义尿液分析(物理、化学、有形成分)是最常用的医学检验项目之一,对泌尿系统乃至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中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检查内容的核心。
尿液分析的组成1.尿液物理学检查2. 尿液化学检查3. 显微镜检(尿液有形成分检查)传统、经典尿液分析的组成尿液干化学分析优点快速、多参数、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质量要求每标本均需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查•临床需求•实验室程序决定(如免疫抑制使用、肾病、糖尿病、孕妇)•理学或化学结果异常时尿干化学分析存在的问题•干扰因素较多—药物vs蛋白VitCvs亚硝酸盐红细胞•假阳性和假阴性难以避免–白细胞:只能检测含有酯酶的中性粒细胞(肾结核、肾移植排异)–红细胞:通过检测血红蛋白过氧化物酶来,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素多(高渗血尿?类Hb类物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的患者,干化学检测蛋白会产生假阴性–对尿液中不同类型蛋白敏感性不同:白蛋白敏感、球蛋白不敏感,粘蛋白和本周氏蛋白无反应,易致假阴性–不能用干化学的蛋白结果决定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亚硝酸检测:只能检测含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某些细菌,但对假单胞菌属和革兰氏阳性菌等无反应三、尿液分析的临床现状2016/5/3117尿有形成分检查的特点尿液有形成分的复杂性成分复杂:细胞(脱落细胞、代谢细胞)蛋白、结晶、管型、微生物(细菌、真菌)滴虫粘液丝等细胞形态变化多样——尿液从形成至排出体外,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影响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因素•渗透压:细胞皱缩•pH:细胞溶解、破坏,碎片•停留时间:管型形成•体外久置:细胞溶解•温度:结晶尿液标本留取时间、待检时间(TAT)、尿液pH >7可破坏尿液有形成分细胞、管型等 保存条件(40C、常温、防腐剂)影响尿液有形成分的因素•尿液中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红细胞与未出芽的酵母、透明管型与粘液丝等在显微镜下难以鉴别,极易混淆•特殊、少见管型,难以辨认如肌红蛋白管型与血红蛋白管型,血小板管型、花样管型等•阴道分泌物污染:女性随机尿白细胞计数•脱落的丝、毛、麻等各种纤维物污染尿液,被误认为管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现状•样本量大而集中,镜检费时、报告时间限制•复杂样本需要经验,需染色及细胞化学染色等•需要配置多种类型显微镜如干涉、相差、偏振光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镜等•检验者技术水平、判断标准、工作态度、心情、环境直接影响结果•人工操作个体间差别大:尿液中存在有较高密度的红细胞时,细胞计数误差小于5%,而当密度较低时,计数误差可高达25-50%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现状•临床过多依赖实验室•实验室过多依赖于仪器•临床与实验室间沟通不够,相互间缺乏了解•实验室层面对尿液有形成分检查重视不够•病人满意度对检验质量的压力•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对尿有形成分检查的临床重要价值重视不够或习惯成自然•对仪器检查方法学了解有待提高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现状各类全自动、半自动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减轻劳动强度•无需离心、重复性好、易于标准化•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统计数据、•信息量大仪器尚不能替代人工镜检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仍然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尚无以取代的技术手段!显微镜的工作不能交给仪器尿液的排泄过程经历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后尿道(男性——精囊、前列腺开口)—前尿道—排出体外,其中任何部位的病变,都会有细胞学的改变,仅靠尿沉渣分析仪难以定位细胞来源尿液分析质量要求与解决办法•尿液分析质量要求:每个标本均应做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查•现实工作难以完成•解决途径:自动化仪器筛选+人工镜检•国内外推荐的筛选方法–尿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术检测–显微成像数字识别实验室管理层与检验人员共同努力•高度重视有形成分检查•制定满足临床需求、本实验室可行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标准与规程操作•加强学习与培训、加强与临床与仪器技术人员的沟通•不断提高有形成分分析的技术水平与能力四、尿蛋白检测的重要性—从慢性肾脏疾病说开去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肾脏损害,每年因慢性肾脏病引发的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几百万150多万人依靠肾脏透析或肾脏移植维持生命,预计在未来十年将成倍增长全球因慢性肾衰而透析人数不断增加:1990年为42.6万,2000年为106.5万,预计2010年将达到200余万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荷兰),普通人群约有6.5%~10%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美国肾脏基金会网站http://www. , 王海燕Lancet. 2012,379(9818):815-22CKD患病率13.0%,需透析和移植的病人从1999年的34万增加到2010年的65万(10年翻一倍)肾脏病人已经超过2000万;医院每年收治高达100多万每例透析病人年费用65000美元,肾移植每年需40000美元50%~70%,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亦高达30%~40%泌尿系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发病率约7%~10%代谢美国、挪威等发达国家的全国性调查显示CK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2%~13.0%(ESDR)/肾衰竭,需透析(约2%)或肾移植以延缓或减轻尿毒症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57.4%)的最常见病因,其次为糖尿病肾病(16.4%)、高血压性肾损害(10.5%)和囊性肾脏病(3.5%)。
尿液分析百年史
尿液分析百年史一、尿液化学检查的发展史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了解到尿液的颜色、粘稠度和尿量的变化与疾病有关。
古印度的医生曾将尿液倒在地上,如果这种尿液能够招来蚂蚁,就说明它是患痈的病人排出的“蜜尿”,这可能是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尿糖测定方法。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其著作中就指出了尿液检查对健康人和病人的重要性,他注意到儿童和成年人发热时尿液的变化,并提到气味的不同和颜色的变化。
公元1000年,波斯名医依新梅尔(Ismail)总结了他对尿液的研究,并描述了7种针对尿液的观察和实验.即颜色、粘稠度、尿量、透明度、沉淀物、臭味和泡沫。
尿试纸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发明石蕊试纸。
或者更早,可追溯到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通过浸泡于没食子酸的莎草纸测定铁试验的时代。
1660年,德国炼金学者奥托·塔切里斯(Otto Tachenius)使用这种技术用于尿液的测定。
1673年,弗雷德里克.德克斯(Frederick Dekkers)用加热醋酸酸化尿液方法测尿中的蛋白。
1674年,托马斯·威利斯(Tomas wilis)发现糖尿病病人的尿中有甜味。
1787年,法兰西斯克·莫拉伯利(Francesco Marabelli)用硝酸法检测尿中的胆红素。
1790年,弗兰西斯·贺姆(Francis Home)用硝酸法检测水肿病人尿液中的蛋白。
1827年,理查德·伯瑞特(Richard Bright)用加热的方法检测肾病患者尿液中的蛋白。
1841年,特莫(Trommer)第一次用氧化铜还原法测定尿糖。
1850年,巴黎化学家莫米纳(Mauraene)基于干化学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测定尿葡萄糖的试验。
他使用氯化锡浸泡过的美丽奴羊毛的纤维作为试剂带。
当一滴尿液加入到纤维上,将纤维加热,如果尿液中有葡萄糖存在,则纤维变黑。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
通讯故障
如出现通讯故障,检查 USB 连接线是否插好,并 检查仪器与计算机的连接 。
保养与清洁
清洁保养
定期为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和检 查,包括更换试剂、清洗仪器
等。
试剂管理
定期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和库存量 ,过期试剂需及时处理,并记录 试剂使用情况。
废液处理
及时清理仪器废液箱,避免废液满 溢造成环境污染。
根据尿液分析仪的显示屏或打印出 的结果,解读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和 细胞成分。
结果分析与解读
分析结果
根据尿液分析的结果,分析患 者的尿液成分和细胞成分是否
正常。
诊断疾病
根据尿液分析结果,可以诊断 患者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或其
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监测治疗
通过监测尿液成分的变化,可 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调整
试纸法主要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酮体、胆红素等化学成分。
沉渣分析法
工作原理
沉渣分析法是通过将尿液离心、沉淀,得到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再通过显微镜检 查,得到尿液中的细胞、结晶等成分。
应用范围
沉渣分析法主要用于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流式细胞术
工作原理
流式细胞术是将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用荧光染色后,放入流式 细胞仪中,通过激光激发荧光,得到各种细胞的定量数据。
按检测原理分类
按检测项目分类
尿液分析仪主要有化学分析仪和干化 学分析仪两大类。化学分析仪主要利 用光电比色原理进行检测,而干化学 分析仪则采用试剂带干燥技术进行检 测。
尿液分析仪检测项目包括糖、蛋白质 、酮体、胆红素、尿胆原、PH值等多 个项目。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检测 项目数量和类型也各不相同。
特点
尿液检查历史
尿液检查历史
尿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
它可以提供有关肾脏、泌尿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的重要信息。
尿液检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已经注意到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欧洲的医生也开始使用尿液检查来诊断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尿液检查的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
在 19 世纪,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希·冯·穆勒(Friedrich von Müller)发明了一种尿液分析的方法,称为“穆勒试验”。
该试验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和化学成分等指标,来诊断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疾病。
20 世纪初,尿液检查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尿液分析仪器,如尿液比重计、尿液酸度计和尿液显微镜等,这些仪器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尿液的各项指标。
现代尿液检查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如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肝脏疾病和某些癌症等。
同时,尿液检查也可以用于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总之,尿液检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尿液检查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尿液分析仪发展简史
一、尿液分析仪发展简史公元前400年, Hippocrates注意到发热时.尿液颜色和气味的变化.18-19世纪-开始显微镜下尿液检查及尿液化学分析.1827年,Bright,最早把尿液检验用于患者的诊断和护理.1930-首先在滤纸上进行尿液斑点试验.1956-美国Ames和Lilly公司几乎同时创建了尿糖试剂带.1960-80-多项参数尿试剂带开始应用于临床.70年代,第一台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80年代后,半自动---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80年代中后期,韩国光电转换元件CCD(电荷耦合器件)生产出Uriscan-S300型11项尿液分析仪.1985年国内从日本引进MA-4210型尿液分析仪和专用试剂带的生产技术及设备.1990年尿液分析仪达到全部国产化.1992年,尿10项分析仪及专用试剂带.1994年推出了Uritest—100型10项尿液分析仪及专用试剂带.1997年上半年又推出了Uritest-200型11项尿液分析仪及专用试剂带.二、尿液分析仪分类1.按工作方式分类(1)液式尿液分析仪(2)干式尿液分析仪2.按测试项目分类(1)8项尿液分析仪:MA-4210型(日本和国产)PRO、GLU、PH、KET、BIL、UBG、ERY、NIT;(2)9项尿液分析仪:RL-9型(德国)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3)10项尿液分析仪:MIDITRON型(德国)、CLINITEK 200型(美国)、Uritest-100型(国产) 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BG;(4)11项尿液分析仪:CLINITEK Atlas型(美国)、URISCAN-S300型(韩国)、Uritest-200型(国产)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BG、颜色或维生素C;(5)12项尿液分析仪:CLINITEK 500型(美国)、Aution MaxTM AX-4280型(日本)、宝灵曼/罗氏公司Urysis 2400型,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BG、颜色和浊度.3.按自动化程度分类(1)半自动尿液分析仪:MIDITRON型(德国)、CLINITEK 200型(美国)、URISCAN-S300型(韩国)、Uritest-200型(国产)、Uritest-100型(国产)包括尿8项、尿9项、尿10项、尿11项.(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SUPERTRON型(德国)、CLINITEK Atlas型、(美国)、Aution MaxTM AX-4280型(日本)、宝灵曼/罗氏公司Urysis 2400型,包括尿10项、尿11项、尿12项.三、工作原理1.试剂带(1)结构: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第二层绒制层:它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第三层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临反应区.第四层: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2)试剂带的反应原理1)pH测定:采用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组成的复合型指示剂,pH4.5- pH 9颜色由橘黄色、绿色变为蓝色.2)尿蛋白质测定:利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参比方法:磺基水杨酸法.3)尿葡萄糖测定:A葡萄糖氧化酶法.B铜还原法4)尿酮体测定:亚硝基铁氰化钠法5)尿隐血测定:利用游离血红蛋白、溶解红细胞或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出新生态氧,使色原氧化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6)尿胆红素测定:采用重氮反应法原理.7)尿胆原测定:采用Ehrlich重氮反应法原理.8)尿亚硝酸盐测定:是利用某些细菌能将尿中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特性.颜色变化与细菌数量成比例,阳性结果表明尿中细菌数量在105/ml.9)尿白细胞测定:利用中性粒细胞的脂酶能水解吲哚酚生成吲哚酚和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成靛蓝的原理;或吲哚酚和重氮盐反应成重氮色素而显色,颜色深浅与粒细胞量的多少有关.10)尿比密测定:基于某种预处理的多聚电解质在一定离子浓度溶液中pKa测定比密.参比方法:折射仪法.11)尿维生素C测定:采用磷钼酸缓冲液或甲基绿与尿中维生素C反应,形成钼蓝,颜色深浅与尿中维生素C含量有关.(3)试剂带的应用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一般使用自己配套的专用试剂带.另外多一个空白块和一个参考块.2.测量原理把试剂带浸入尿液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个种成分的浓度成比例关系.只要测得光的反射率即可求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一般采用微电脑控制,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剂带上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测定波长是被测试剂块的敏感特征波长,另一种为参比波长,被测试剂块的不敏感波长,用于消除背景光和其他杂散光的影响.R试纸= Tm(试纸块对测量波长的反射强度)/Ts(试纸块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100%R空白= Cm(空白块对测量波长的反射强度)/Cs(空白块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100%R总= R试纸/ R空白= Tm Cs/ Ts Cm×100%四、仪器的结构与组成1.机械系统传送装置、采样装置、加样装置、测量测试装置.2.光学系统光源、单色处理、光电转换.光线照射到反应区表面产生反射光,反射光的强度与各个项目的反应颜色成正比.不同强度的反射光再经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MA-4210型(日本)和Uritest-100/200(国产)尿液分析仪,采用光源灯(卤灯)发出的白光通过球面积分仪的通光筒照射到试剂带上,试剂带把光反射到球面积分仪中透过滤色片,得到特定波长的单色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实现光电转换.MIDITRON型尿液分析仪,采用了可发射特定波长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检测光源,各检测头上都有三个不同波长的光电二极管,对应于试剂带上特定的检测项目分别为红、橙、绿单色(660nm、620nm、555nm),它们相对于检测面以60°照射在反应区上.作为光电转换器件的光电二极管垂直安装在反应区的上方,在检测光照射的同时接收反射光.由于距反应区近,不需要光路进行传导,所以无信号衰减,这使得光强度较小的光电二极管照射也能得到较强的光信号.CLINTEK200型尿液分析仪,以高亮度的卤钨灯为光源,经光导纤维传导到两个检测头.每个检测头有11个检测位置,入射光以45°角照射在反应区上.在反应区的正上方也固定有一组光纤,反射光被传导至滤光片分光(510~690nm分为10波长),单色化之后的光信号再经光电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URISCAN—S300型尿液分析仪,采用了目前比较尖端的光学元件CCD技术进行光电转换.它是把反射光分解为红绿蓝(RGB:610nm、540nm、460 nm)三原色,又将三原色中的每一种,颜色分为2592色素,这样整个反射光分为7776色素,可精确分辨颜色由浅到深的各种微小变化.CCD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特性,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通常采用高压氙灯作光源,特点是发光光谱接近日光;放电通路窄,可形成线状光源或点光源;发光效率高.3.电路系统光电检测器将试剂带所反射的光信号的强弱转换成电信号的大小,送往前置放大器进行放大, 然后将电信号送往电压/频率变换器,将送来的模拟信号的大小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多少后,送往计数电路予以计数.计数后的信号送给CPU单元.CPU将信号运算、处理后送往仪器的内置热敏打印机,由打印机将测试结果打印出来.五、使用方法参照仪器说明书.六、维护保养1.调校:新仪器安装后,或每次大维修之后:①首先应该对尿液分析仪进行校正,校正的目的是让仪器进入厂商规定的状态.尿液分析只有在校正通过时才能进行实验,否则要停机.②应该对尿液分析仪及试剂带的准确度进行评价.③用传统的方法与尿液分析仪测定作对比分析,对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④了解该仪器对每项测试指标的测试范围,并建立该仪器的正常人的参考值范围.2.注意事项(1)保持仪器的清洁,才能维持良好的运行.(2)保证使用干净的取样杯.(3)使用新鲜的混匀尿液,标本留取后,一般检查不超过2h.(4)不同类型的尿液分析仪使用不同的尿试带,在试带从冷藏温度变成室温时,不要打开盛装试剂带的瓶盖.每次取用后应立即盖上瓶盖,防止试剂带受潮变质.(5)试剂带浸入尿样的时间为2s,试剂带过多的尿液标本应用滤纸吸走,所有试剂块包括空白块在内都要全部浸入尿液中.(6)仪器使用最佳温度应在20℃一25℃室温,尿液标本和试剂带最好也维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7)在观看仪器测试结果时,由于各类尿液分析仪设计的结果档次差异较大,不能单独以符号代码结果来解释,要结合半定量值进行分析,以免因定性结果的报告方式不够妥当给临床解释带来混乱.3.维护与保养(1)尿液分析仪日常维护在常规工作中必须严格按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会因使用不当影响实验结果.①操作尿液分析仪之前,应仔细阅读分析仪说明书及尿试剂带说明书;每台尿液分析仪应建立操作程序,并按其进行操作.②对尿液分析仪要有专人负责,建立专用的仪器登记本,对每天仪器操作的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维护、维修情况逐项登记.③每天测定开机前,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各种装置及废液装置、打印纸情况,以及仪器是否需要校正等),确认无误时才能开机.测定完毕,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清理、保养.④开瓶但未使用的尿试剂带,应立即收入瓶内盖好瓶盖.(2)尿液分析仪的保养①每日保养:每日用完应清除干净,并用水清洗干净.②每周或每月保养:各类尿液分析仪的每周或每月保养,要根据仪器的具体情况而定.4.尿液分析仪的常见故障仪器的故障分为必然性故障和偶然性故障.必然性故障是各种元器件、零部件经长期使用后,性能和结构发生老化,导致仪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偶然性故障是指各种元器件、结构等因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出现突发性质变,而使仪器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尿液分析仪出现故障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1)人为引起的故障这类故障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一般多由操作人员对使用程序不熟练或不注意所造成的.故障轻者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重者可能损害仪器.因此在操作使用前,必须熟读用户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用操作步骤,慎重行事才能减少这类故障的产生.(2)器设备质量缺陷引起的故障这类故障是指仪器元器件质量不好、设计不合理、装配工艺上因疏忽造成的故障.(3)长期使用后的故障这类故障与元器件使用寿命有关,因各种元器件衰老所致,所以是必然性故障,如光电器件、显示器的老化,传送机械系统的逐渐磨损,等等.(4)外因所致的故障这类故障是由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常常是造成仪器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指的是电压、温度、电场、磁场及振动等.。
尿液分析仪检查 (2)
自动尿液分析仪的机械系统
滴液式加样:这类仪器由试剂 条传送装置、采样装置、加样 装置和测量测试装置组成。如 AX-4280型尿液分析仪。 这类分析仪首先由加样装置吸 取尿液标本,与此同时,传送 装置将试剂条送入测量系统, 加样装置将尿液加到试剂条上, 再进行检测。点式加样对尿样 需要量少,只需2.0ml。
尿干化学分析试剂条带-多层膜结构
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第二层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维 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所 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第三层是固定有试剂的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 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 最后一层支持层:选取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电荷耦合器件光学系统 采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ing device, CCD)技术进行光电转换,把反射光分解为红绿蓝 三原色,又将三原色中的每一种颜色细分为2592 色素,整个反射光分为7776色素,可精确分辨颜 色由深到浅的各种微小变化。
(三)电路系统
其作用是将光电检测器的信号进行放大和运算处 理。
尿干化学分析试剂条带
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一般使用自己配套的专用 试剂带。试剂块要比测试项目多一个空白块,有 些仪器还多一个位置参考块。各试剂块与尿液中 被测定成分反应而呈现不同颜色。 空白块是为了消除尿液本身的颜色在试剂膜块上 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而设置的。 固定块是为了消除在测试过程中为免每次测定试 剂块的位置不同产生测试误差设置的,每次测定 前,检测头都会移到参考位置进行自检,必要时, 自动调整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灵敏度,以提高检 测的信噪比。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仪器采用双波长测定,采用560nm,630nm和
13._尿液分析仪精选
□11.ASCVitC(维生素C和浊度)
长大概90mm,宽5mm的透明塑料条上的一端,每隔2mm粘上一块5mm宽的四方块纸块。
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试剂带
试剂带的结构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试剂带结构
□多联试剂带是将多种项目的试剂块集成在 一个试剂带,使用多联试剂带,浸入一次 尿液可同时测定多个项目。它采用了多层 模结构;
pH4.5
甲基红、溴麝香草酚蓝 pH9.0
橘黄色、绿色、蓝色
□2.尿蛋白测定: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
---蛋-白质---
+
+++ +指示剂+
+++
指示剂 进一步 电离
□3. 尿葡萄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铜 还原法
□4.尿酮体测定: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法
□5.尿潜血测定:过氧化物酶样作用法
□6.尿胆红素测定:重氮反应法
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尿液分析仪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 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一)机械系统
主要功能是将待测的试剂带传送到 位,检测完后将试剂带排送到废物盒。
(二) 光电系统结构图
光源
滤光片
球面积分仪
光电管
(三)电路系统
□ 单片机系统由CPU(8085)、RAM(2128)、EPROM(2764)、锁 存器(373)、译码器(138)、可编程并行口(8255)、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8253)和门驱动(366)组成。
尿液分析仪
60年代,世界上许多公司也开始研制生产尿液干化学试剂带,如德国宝灵曼公司于1964年推出COMBUR-TEST试剂带。 70年代,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半自动尿液分析仪的问世,替代了肉眼观察的结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检测的
尿液分析及尿液分析仪的发展史
尿液分析及尿液分析仪的发展史1 尿液分析化学检查的发展史2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发展史1 尿液分析化学检查的发展史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了解到尿液的颜色、黏稠度和尿量的变化与疾病有关。
古印度的医生曾将尿液倒在地上,如果这种尿液能够招来蚂蚁,就说明它是患痈的患者排出的“蜜尿”,这可能是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尿糖测定方法。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7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其著作中就指出了尿液检查对健康人和患者的重要性,他注意到儿童和成年人发热时尿液的变化,并提到气味的不同和颜色的变化。
公元1000年,波斯名医依新梅尔(Ismail)总结了他对尿液的研究,并描述了7种针对尿液的观察和实验,即颜色、黏稠度、尿量、透明度、沉淀物、臭味和泡沫。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尿试纸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发明石蕊试纸。
或者更早,可追溯到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通过浸泡于没食子酸的莎草纸测定铁试验的时代。
1660年,德国炼金学者奥托·塔切里斯(Otto Tachenius)使用这种技术用于尿液的测定。
1673年,弗雷德里克·德克斯(Frederick Dekkers)用加热醋酸酸化尿液方法测定尿液中的蛋白。
1674年,托马斯·威利斯(Tomas Wilis)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中有甜味。
1787年,法兰西斯克·莫拉伯利(Francesco Marabelli)用硝酸法检测尿中的胆红素。
1790年,弗兰西斯·贺姆(Francis Home)用硝酸法检测水肿患者尿液中的蛋白。
1827年,理查德·伯瑞特(Richard Bright)用加热的方法检测肾病患者尿液中的蛋白。
12 尿液分析仪(干化学)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组成 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
机械系统
将待检的试带传送到检测区,仪器检测后将试带 传送到废料盒内或手动取下试带
光学系统
光源
单色处理 光线照射到试带反应 光电转换 物表面产生反射光
反射光的强度与反应 颜色成反比
光电系统检测原理图示意图
不同强度的反射光再 经光电转换器件转化 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多项试带
将多种检测项目的试剂模块,按一定间隔、顺 序固定在同一试带上,可同时检测多个项目。多联试 带采用多层膜结构。不同型号的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应 使用配套的专用试带,且试剂模块的排列顺序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试带上的试剂模块比检测项目多一个 空白块,有些仪器还多一个位置参照模块。
尿液干化学法试带多层膜结构组成及主要作用
尿液分析仪检验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的化 学成分。1850年,法国化学家莫米纳采用羊毛纤维 作为试带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1956年美国 Commer和Free 用单试纸条检测尿蛋白和葡萄糖, 发明了尿液分析史上第1条试带,开创了“浸入即读” 干化学法新纪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 泛使用,目前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已能够在1条试带上 同时测定10个左右项目,检测速度更快,结果更准 确。
膜结构
主要作用
尼龙膜层 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污染反应
绒制层 包括试剂层和碘酸盐层。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 与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碘酸 盐层可防止维生素C等物质的干扰
吸水层 使尿液均匀快速渗入,并抑制尿液渗透到相邻反应区
支持层 支持作用,由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制成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6
电路系统
尿液发展史
尿液化学检验的发展趋势临床泌尿系统,肝脏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尿成分的改变。
由于尿液标本容易采集,所以尿液检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疾病进展监测、治疗效果或并发症的监测,以及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尿液检验一般分为肉眼评价,理化检查及沉查检查。
检测方法有定性、半定量、定量与形态学检查,检测成分涉及到常规化学,特殊化学,细胞形态学与病原微生物等。
其中尿液干化学分析由于其操作方便、测定迅速、结果准确、可实现自动化,并且对大批量标本能进行过筛试验,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发展史。
自从1956年阿尔弗来德,弗瑞(Alfred Free)博士发明了Clinistix尿液分析史上第一个试纸条测试方法,尿液的化学分析开始向干化学方法转变。
当时有人采用单一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中蛋白质和糖,利用肉眼观察试带中颜色的变化与标准板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值。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出现给临床实验室尿液分析带来一个飞跃。
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尿液分析仪的自动化才得到迅猛发展,由半自动发展到全自动,测试项目由八项发展到十一项。
测定速度最高可达300-500个标本/小时,这使得常规检测更为普及,更加方便。
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分类。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按测试项目可分为8-12个项目的尿液分析仪:8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日本或国产的MA-4210,测试项目包括尿蛋白、尿溏、尿PH、尿胆红质、尿胆原、尿潜血和尿亚硝酸盐;9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德国RL-9型,测试项目包括上述8项与尿白细胞;10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德国的Miditron型,美国的Clinitek型或国产的FA-100等,测试项目为上述9项与尿比重;11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韩国Vriscan300型或国产的FA-100等,测试项目为上述10项与尿维生素C,由于增加了维生素C反应膜块,所以可及时发现因维生素C干扰所出现的葡萄糖、潜血、胆红质的结果偏差。
尿液分析仪
Uritest-500尿分析仪
概述
•尿液分析概述: ➢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 指标之一,包括理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两大 部分。
➢理化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 的变化。
子及析出的结晶。
概述
•尿液分析仪器概述: ➢尿液分析仪包括尿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分 析仪。尿液化学分析仪主要是对尿液中化学成分进
发展简史
• 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 广泛使用,尿液分析仪由半自动发展到全自动。
• 我国尿干化学试带的研制开始于60年代,1985 年广西桂林医疗电子仪器厂从日本引进了当时先 进的MA-4210型尿液自动分析仪和专用试剂带 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后几年,经过我国专家的 努力,于1990年达到了全部国产化。
葡萄糖+H2O+O2—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H2O2
种稳定、实用、方便的检测尿糖的碱性硫酸铜溶液,后来被 人们称为班氏溶液(Benedicts solution),直到20世纪30年代, 尿液分析才成为临床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操作。 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尿液干化学试剂带,干化学试带法测定 尿中蛋白质和糖。 ★1956年美国的Lilly和Ames公司(现Bayer公司)分别生产基 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的Tstape和Clinistix尿糖试纸。
存在,则纤维变黑。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试验结果不太满意。 1880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威廉·帕维(William Pavy)花费60年的时 间研究糖尿病的发展,提出用干粉试剂来测定尿葡萄糖的药丸“Paye’s pellets”;后来他又基于酸沉淀的原理完善了测定尿蛋白的药片。
发展简史
★ 1911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17岁大学生斯坦利提出了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分析仪发展简史一、尿液分析仪发展简史公元前400年, Hippocrates注意到发热时.尿液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18-19世纪-开始显微镜下尿液检查及尿液化学分析。
1827年,Bright,最早把尿液检验用于患者的诊断和护理。
1930-首先在滤纸上进行尿液斑点试验。
1956-美国Ames和Lilly公司几乎同时创建了尿糖试剂带。
1960-80-多项参数尿试剂带开始应用于临床。
70年代,第一台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
80年代后,半自动---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
80年代中后期,韩国光电转换元件CCD(电荷耦合器件)生产出Uriscan-S300型11项尿液分析仪。
1985年国内从日本引进MA-4210型尿液分析仪和专用试剂带的生产技术及设备。
1990年尿液分析仪达到全部国产化。
1992年,尿10项分析仪及专用试剂带。
1994年推出了Uritest—100型10项尿液分析仪及专用试剂带。
1997年上半年又推出了Uritest-200型11项尿液分析仪及专用试剂带。
二、尿液分析仪分类1.按工作方式分类(1)液式尿液分析仪(2)干式尿液分析仪2.按测试项目分类(1)8项尿液分析仪:MA-4210型(日本和国产)PRO、GLU、PH、KET、BIL、UBG、ERY、NIT;(2)9项尿液分析仪:RL-9型(德国)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3)10项尿液分析仪:MIDITRON型(德国)、CLINITEK 200型(美国)、Uritest-100型(国产) 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BG;(4)11项尿液分析仪:CLINITEK Atlas型(美国)、URISCAN-S300型(韩国)、Uritest-200型(国产)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BG、颜色或维生素C;(5)12项尿液分析仪:CLINITEK 500型(美国)、Aution MaxTM AX-4280型(日本)、宝灵曼/罗氏公司Urysis 2400型,PRO、GLU、PH、KET、BIL、UBG、ERY、NIT、LEU、BG、颜色和浊度。
3.按自动化程度分类(1)半自动尿液分析仪:MIDITRON型(德国)、CLINITEK 200型(美国)、URISCAN-S300型(韩国)、Uritest-200型(国产)、Uritest-100型(国产)包括尿8项、尿9项、尿10项、尿11项。
(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SUPERTRON型(德国)、CLINITEK Atlas型、(美国)、Aution MaxTM AX-4280型(日本)、宝灵曼/罗氏公司Urysis 2400型,包括尿10项、尿11项、尿12项。
三、工作原理1.试剂带(1)结构: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第二层绒制层:它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第三层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临反应区。
第四层: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2)试剂带的反应原理1)pH测定:采用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组成的复合型指示剂,pH4.5- pH 9颜色由橘黄色、绿色变为蓝色。
2)尿蛋白质测定:利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
参比方法:磺基水杨酸法。
3)尿葡萄糖测定:A葡萄糖氧化酶法。
B铜还原法4)尿酮体测定:亚硝基铁氰化钠法5)尿隐血测定:利用游离血红蛋白、溶解红细胞或肌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出新生态氧,使色原氧化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6)尿胆红素测定:采用重氮反应法原理。
7)尿胆原测定:采用Ehrlich重氮反应法原理。
8)尿亚硝酸盐测定:是利用某些细菌能将尿中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特性。
颜色变化与细菌数量成比例,阳性结果表明尿中细菌数量在105/ml。
9)尿白细胞测定:利用中性粒细胞的脂酶能水解吲哚酚生成吲哚酚和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成靛蓝的原理;或吲哚酚和重氮盐反应成重氮色素而显色,颜色深浅与粒细胞量的多少有关。
10)尿比密测定:基于某种预处理的多聚电解质在一定离子浓度溶液中pKa测定比密。
参比方法:折射仪法。
11)尿维生素C测定:采用磷钼酸缓冲液或甲基绿与尿中维生素C反应,形成钼蓝,颜色深浅与尿中维生素C含量有关。
(3)试剂带的应用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一般使用自己配套的专用试剂带。
另外多一个空白块和一个参考块。
2.测量原理把试剂带浸入尿液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变化。
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个种成分的浓度成比例关系。
只要测得光的反射率即可求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一般采用微电脑控制,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剂带上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
测定波长是被测试剂块的敏感特征波长,另一种为参比波长,被测试剂块的不敏感波长,用于消除背景光和其他杂散光的影响。
R试纸= Tm(试纸块对测量波长的反射强度)/Ts(试纸块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100%R空白= Cm(空白块对测量波长的反射强度)/Cs(空白块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100%R总= R试纸/ R空白= Tm Cs/ Ts Cm×100%四、仪器的结构与组成1.机械系统传送装置、采样装置、加样装置、测量测试装置。
2.光学系统光源、单色处理、光电转换。
光线照射到反应区表面产生反射光,反射光的强度与各个项目的反应颜色成正比。
不同强度的反射光再经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MA-4210型(日本)和Uritest-100/200(国产)尿液分析仪,采用光源灯(卤灯)发出的白光通过球面积分仪的通光筒照射到试剂带上,试剂带把光反射到球面积分仪中透过滤色片,得到特定波长的单色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实现光电转换。
MIDITRON型尿液分析仪,采用了可发射特定波长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检测光源,各检测头上都有三个不同波长的光电二极管,对应于试剂带上特定的检测项目分别为红、橙、绿单色(660nm、620nm、555nm),它们相对于检测面以60°照射在反应区上。
作为光电转换器件的光电二极管垂直安装在反应区的上方,在检测光照射的同时接收反射光。
由于距反应区近,不需要光路进行传导,所以无信号衰减,这使得光强度较小的光电二极管照射也能得到较强的光信号。
CLINTEK200型尿液分析仪,以高亮度的卤钨灯为光源,经光导纤维传导到两个检测头。
每个检测头有11个检测位置,入射光以45°角照射在反应区上。
在反应区的正上方也固定有一组光纤,反射光被传导至滤光片分光(510~690nm分为10波长),单色化之后的光信号再经光电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
URISCAN—S300型尿液分析仪,采用了目前比较尖端的光学元件CCD技术进行光电转换。
它是把反射光分解为红绿蓝(RGB:610nm、540nm、460 nm)三原色,又将三原色中的每一种,颜色分为2592色素,这样整个反射光分为7776色素,可精确分辨颜色由浅到深的各种微小变化。
CCD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特性,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
通常采用高压氙灯作光源,特点是发光光谱接近日光;放电通路窄,可形成线状光源或点光源;发光效率高。
3.电路系统光电检测器将试剂带所反射的光信号的强弱转换成电信号的大小,送往前置放大器进行放大, 然后将电信号送往电压/频率变换器,将送来的模拟信号的大小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多少后,送往计数电路予以计数。
计数后的信号送给CPU单元。
CPU将信号运算、处理后送往仪器的内置热敏打印机,由打印机将测试结果打印出来。
五、使用方法参照仪器说明书。
六、维护保养1.调校:新仪器安装后,或每次大维修之后:①首先应该对尿液分析仪进行校正,校正的目的是让仪器进入厂商规定的状态。
尿液分析只有在校正通过时才能进行实验,否则要停机。
②应该对尿液分析仪及试剂带的准确度进行评价。
③用传统的方法与尿液分析仪测定作对比分析,对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
④了解该仪器对每项测试指标的测试范围,并建立该仪器的正常人的参考值范围。
2.注意事项(1)保持仪器的清洁,才能维持良好的运行。
(2)保证使用干净的取样杯。
(3)使用新鲜的混匀尿液,标本留取后,一般检查不超过2h。
(4)不同类型的尿液分析仪使用不同的尿试带,在试带从冷藏温度变成室温时,不要打开盛装试剂带的瓶盖。
每次取用后应立即盖上瓶盖,防止试剂带受潮变质。
(5)试剂带浸入尿样的时间为2s,试剂带过多的尿液标本应用滤纸吸走,所有试剂块包括空白块在内都要全部浸入尿液中。
(6)仪器使用最佳温度应在20℃一25℃室温,尿液标本和试剂带最好也维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
(7)在观看仪器测试结果时,由于各类尿液分析仪设计的结果档次差异较大,不能单独以符号代码结果来解释,要结合半定量值进行分析,以免因定性结果的报告方式不够妥当给临床解释带来混乱。
3.维护与保养(1)尿液分析仪日常维护在常规工作中必须严格按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会因使用不当影响实验结果。
①操作尿液分析仪之前,应仔细阅读分析仪说明书及尿试剂带说明书;每台尿液分析仪应建立操作程序,并按其进行操作。
②对尿液分析仪要有专人负责,建立专用的仪器登记本,对每天仪器操作的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维护、维修情况逐项登记。
③每天测定开机前,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各种装置及废液装置、打印纸情况,以及仪器是否需要校正等),确认无误时才能开机。
测定完毕,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清理、保养。
④开瓶但未使用的尿试剂带,应立即收入瓶内盖好瓶盖。
(2)尿液分析仪的保养①每日保养:每日用完应清除干净,并用水清洗干净。
②每周或每月保养:各类尿液分析仪的每周或每月保养,要根据仪器的具体情况而定。
4.尿液分析仪的常见故障仪器的故障分为必然性故障和偶然性故障。
必然性故障是各种元器件、零部件经长期使用后,性能和结构发生老化,导致仪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偶然性故障是指各种元器件、结构等因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出现突发性质变,而使仪器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
尿液分析仪出现故障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人为引起的故障这类故障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一般多由操作人员对使用程序不熟练或不注意所造成的。
故障轻者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重者可能损害仪器。
因此在操作使用前,必须熟读用户使用说明书,了解正确的使用操作步骤,慎重行事才能减少这类故障的产生。
(2)器设备质量缺陷引起的故障这类故障是指仪器元器件质量不好、设计不合理、装配工艺上因疏忽造成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