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 打造灵动课堂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word资料5页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教师讲,学生听”是小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占用大部分时间,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多着眼于将问题一讲到底,学生在课上只是被动接受,很少有提出问题和困惑的机会。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教学质量不高,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提倡“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时代,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等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将被动学习化转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生成性。
“先学后教”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适应了这种转变。
“先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和态度,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建构课堂教学平台;“后教”,则需要教师转变课堂角色,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课前“先学”,交给学生打开课堂的“钥匙”“先学”不仅要求学生预习教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
因此课前准备一份“导学案”尤为重要。
“导学案”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获得答案,更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使其成为学生进入课堂的“钥匙”。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份“导学案”,内容如下:1.复习反馈(1)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直角、()个钝角。
(3)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每块三角尺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
2.探究学习(1)猜想:其他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也都是180°吗?(2)准备:剪下教材第113页的3个三角形;准备好剪刀、量角器等工具。
(3)操作验证:我是这样验证的:我觉得还可以这样验证:我的发现:我的困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计算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也可以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180°。
灵动,让语文课堂活力绽放
灵动,让语文课堂活力绽放作者:陈强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3年第02期“灵动”是指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课上学情及学生暴露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路,进行二次备课的应对策略。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生、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最终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整体优化”的目的。
那么,如何打造“灵动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实现课堂“灵动”的灵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灵动课堂的灵魂。
教学只有研究学生,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课堂才能演绎精彩,勃发灵动。
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是教师自说自画的表演,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消磨。
因此,在备课前先去了解学生,分析学情。
在备课中不时问自己:学生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会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学生有没有研究这些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会有的放矢,灵动高效。
请看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顺学而导的精彩教学片断:课始,盛老师对《卢沟桥的狮子》课文第二段描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后排一个男孩子自告奋勇站起来,用大嗓门喊道:“我什么都不要读,我就读懂了这个省略号。
”哎呀,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睬他吧,这堂课就留下明显的破绽。
只见盛老师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他,说:“果然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就请你说说对省略号的理解吧。
”这下他可来劲了,他说从省略号中读出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狮子。
盛老师顺势诱导:“你们能想象出,在美丽祥和的气氛中,还有哪些狮子,它们会怎么玩,怎么闹呢?”这下孩子们精彩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一起迸发:有的狮子趴在母狮子背上,好像在帮妈妈捉虱子;有的仰着头,在欣赏蓝天白云;有的相互抱在一起,在抢球玩……盛老师让学生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添加到课文中,再去感受狮子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这么多的狮子,每一尊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啊!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啊!课堂在孩子的精彩中生成了精彩!盛老师临时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改道”,并顺学而导,使课堂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课堂灵动无痕。
2024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工作总结
2024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工作总结2024 年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先学、先练、后教、再练。
在先学环节,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介绍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消化。
在先练环节,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实验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后教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在再练环节,学生通过课外作业、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应用。
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先练环节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从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和技能掌握。
在后教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指导,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先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在后教环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在先练环节和再练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互动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然而,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课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
四个环节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可能导致每个环节的时间不够充分,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
第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实施难度较大。
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课堂组织和控制,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综上所述,2024 年先学后教四环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知识记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促进合作交流等优势。
打造灵动课堂,提升语文素养
打造灵动课堂,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感、阅读能力等方面。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创造灵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打造灵动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打造灵动课堂,首先要创造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亲身去观赏荷花的活动,让学生在实地感受中了解荷花的形态、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
在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到校园中去观察和写作,感受春天的气息,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灵动的课堂需要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比如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提出古诗词中的难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在学习阅读理解的时候,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阅读素材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打造灵动的课堂,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诵、演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升语文素养。
在朗诵比赛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让学生在情感抒发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记扣钮的日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增强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灵动,让语文课堂活力绽放
( 生分 正 方和反 方 自由辩论 … … ) 如 笔者 在上 古诗 鉴 赏课 时 ,和 学 生们 一起 探讨 了许 多
古诗名篇。临近下课 , 忽然有个同学推荐 了《 春夜喜雨》 , 趁 着兴致 , 我便把这首诗抄在了黑板上学生先 自由朗读。 等到
我指 名学 生 站起 来读 的 时候才 发现 这里 面 有个 问题 , “ 花 重 锦 官城 ” 中的 “ 重” 有 几个 同学 念 了 “ z h b n g ” , 还 有 几 个 同学
让 学生 选 择适 合 自己 的学 习方 法开展 学 习则 是实 现 灵 动 课堂 的 关键 。学 生的 认知 差异 必 然给课 堂 学 习内容 的 确 定 带来 不 同 。因此 , 我 们应 根 据学 生特 点 , 允许 不 同层 次 的
课始 , 盛老师对《 卢沟桥的狮子》 课文第二段描写狮子
上, 根 据课 上 学 情及 学 生 暴露 的 问题 , 及 时调 整 教 路 , 进 行
二 次备 课 的应对 策略 。学 生 通过 自主学 习 , 生生、 师 生互 动 等 多种 形式 进行 学 习 , 最终 达到 “ 先 学 后教 , 以学定 教 , 整 体
优化” 的 目的 。 那么 , 如 何 打造 “ 灵 动课 堂 ” , 让语 文课 堂 充满 活力, 从 而提 高语 文教 学效 率呢 ?
2 . 灵活运用各种比较方法, 培养学生 良好的思维习惯
打造灵动课堂
打造灵动课堂“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先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
“后教”,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我们且行且思,不断构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
一、“先学”,给学生一张课堂地图“先学”绝不是简单的看书预习,而应重在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展开积极的思考。
作为前置性的“先学卡”应该是一张课堂地图,发挥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
“先学卡”不是简单地设计成看书第几页,让书本的答案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例如,我们设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先学卡。
知识链接:1.三角形按角分有()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2.量一量:每块三角板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 ),算式是()或()。
自主探索: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操作:各剪一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我是这样验证的:我觉得还可以这样验证:我的发现:我的困惑:课前的自主探索、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
然后再小组汇报研究结果以及存在问题。
在课堂中组内交流时,我们领略到学生别样的精彩:“老师,我们组量出来的三个角的度数比180大。
”“我们组有同学是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的,不过有缝隙,好像也没有180°。
”这是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也是他们的困惑。
教师课前从学生的先学卡中就可以反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工具的不精确,操作不当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
只有关注“人”的因素,关注孩子的思维,才会凸显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
先学卡应该把例题书面化、细化,设计一系列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问题,在不同层次的步步引导中,使学生学会在思考中学会思考。
灵动课堂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案例以某中学七年级数学课为例,探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二、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案例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
(2)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教具等。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与数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目标。
如:今天我们要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大家知道有理数乘法有哪些法则吗?4. 课堂教学(1)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探究问题进行讨论。
如:探究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2)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完成课后练习题、做小测验等。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案例反思1.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篇: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以“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基本操作模式,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构建“启发式”新型课堂模式——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为“三段七步导学法”。
“三段七步”指课堂导学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学习阶段、主体尝试阶段和拓展延伸阶段,这三个阶段又分七个步骤:准备学习、导学定向、自学课本、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再次练习。
以上七个步骤中第一步是准备学习阶段,第七步是拓展延伸阶段,其余五步是主体尝试阶段。
第一步:准备学习一般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心理准备(或情感准备):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学习兴趣。
知识准备: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起来的,新知的学习实际上就是用“七分熟”的旧知识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所以必须准备“七分熟”的旧知识。
第二步:导学定向即提出导学问题,也就是为学生的尝试学习提出任务,也是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
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思考。
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核心。
导学问题既可以是教师事先根据学习内容精心编制或拟定,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题自行提出,师生共同整理。
导学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2)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及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3)通过导学问题的解决,获取自主学习的反馈信息。
第三步:自学课本学生根据导学问题并依托课本开展自主学习。
提出导学问题并不是目的,而是诱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手段,起着引起学习动机、组织定向思维的作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导学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出示导学问题是课堂的起步,那么“自学课本”就是起步后学生探索知识的阶段。
在“自学课本”这一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它与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课本的示范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有效学习。
打造生动、灵动、互动的“三动”课堂-2019年文档资料
打造生动、灵动、互动的“三动”课堂-2019年文档资料(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打造生动、灵动、互动的“三动”课堂一、激发兴趣,打造生动的课堂新课改呼唤灵动的课堂教学。
创设灵动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让课堂生动起来。
曾有一堂数学课的开场让笔者眼前一亮:“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位比较仁慈的地主,为了回报三个长工多年来的辛勤劳动,把三个伙计叫到面前,每人给他们一根长短不一的绳子,让他们用这根绳子任意去围地,绳子里的地就是属于长工的了。
请你给这些长工出一个主意,让他们的绳子圈出的土地达到最大”。
作为数学门外汉的笔者,顿时来了兴趣,学生也一下子活跃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是要靠兴趣的,在兴趣驱使下的学习才是快乐的。
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新的知识点,一开始就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倘若老师能一以贯之地以激发兴趣为抓手,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任何一种教学如果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脱离,必然是枯燥无味、孤立无效的,也必然是失败的。
让课堂充满人文性、实用性,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起来。
二、积极探究,营造灵动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普遍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需要思考的不仅是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而且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甚至还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以学科为平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组织学生积极探究,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灵动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灵动的教学应变策略。
课堂不是车间,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在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方案实施,这便是课堂的生成性原则。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如何打造一个灵动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谈谈如何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打造一个“灵动课堂”,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可以通过英语角、英语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英语游戏、英语歌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发音能力;通过英语故事、英语课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才能打造一个“灵动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英语角节目,让学生自己编写英语剧本,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手工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断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打造一个“灵动课堂”,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奖惩制度等形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打造一个“灵动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高阳中学“灵动”课堂实施方案
构建“灵动”课堂张扬师生活力高阳中学新课程改革之“灵动课堂”实施方案一、“灵动”课堂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前提,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改革的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增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
二、“灵动”课堂的总体目标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构建高效课堂。
1、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型向学生的学习型转化。
2、学生要从知识的掌握型向学生的发展型转化。
三、“灵动”课堂的名称及解读1、“灵动”课堂名称及由来名称:“先学后教、生练师导、师生灵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由来:①、高阳地处澎溪河边,素有“高阳平湖”的美称,是中国第二大唐城遗址所在地。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灵动的生命,熠熠生辉的平湖之水鲜活而灵动,高阳普照下更让万物勃发着生命的“灵动”。
②、“灵动”是一种有着智慧的活力、阳光的行动,体现着一种鲜活与向上、生机与活力;“灵动”还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发展趋势。
我们不管是从学生到教师,还是从个人到学校,正走在发展壮大、积极前进的路上。
③、新课改教师课堂要有创新,学生课堂要有个性展现,这是师生思维的灵动。
新课改课堂气氛的活跃,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这是课堂形式的“灵动”。
结合地域文化、学校发展状态、新课改理念,故名“先学后教、生练师导、师生灵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2、“灵动”课堂的解读“先学后教、生练师导、师生灵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以‘灵’而促‘动’,生以‘动’而益‘灵’”。
(1)“先学后教”“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简约、高效,展现灵动课堂——“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简约、高效,展现灵动课堂——“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简约、高效,展现灵动课堂——“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江兴玲江冰“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安庆市迎江区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在试点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的一套新的教学模式。
“三环五步”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和五个教学步骤,即明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三个教学环节,突出“预习一提问一梳理—探究一练习”五步教学流程。
“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具体而言,体现为“五个关注”:——关注预习: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经历一段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预习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注问题:教师充分把握教材潜在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和学生的思维基础,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关注合作:小组学习成为课堂最大特色,“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关注生成: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力求通过动态生成的课堂完善教学资源,提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关注效果:教师正确认识练习的功用,把握练习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积极思考、激活思路的过程中掌握、巩固、探索和获取新知识。
“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能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行为,打造简约、高效的生本课堂。
我们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就该模式的实践操作稍作阐述。
一、加强预习指导管理,以学定教促进“储能”叶圣陶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
”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预习也是上好课的基础。
在教师明确的预习要求下,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准备,可以保证新课的教学时间有效缩短,大家都会的知识不用讲,只讲和点拨大多数学生存在的疑惑。
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有效预习来成就高效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构建可行性强且适用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预习操作模式。
1.教给预习方法。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课件.doc
灵活运《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用“先学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研讨的题目是:《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从理论上简要谈谈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认识,二是具体谈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操作要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作了很好的回答。
“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
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上,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了困难,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教师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最后当堂训练还是自主学习。
搞新课程改革,用的教材有国家课程,也有地方课程。
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经过适当增、减把它变成校本课程。
怎样才能变成校本课程呢?运用这种模式时,让学生先学,教师通过检测弄清课本上哪些是学生已经会了的,哪些是不会的,会了的,就删去不教;不会的,就留下来教。
这样,国家课程(课本)就变成了校本课程(即疑难的问题)。
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把国家课程变成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这种模式也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
“先学”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结果优秀生看懂了、做对了,后进生没有看懂、做错了;“后教”时,“兵教兵”,即做对了的优秀生帮助做错了的后进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这样后进生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就当堂基本得到解决,补了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打造高效课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面对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学生需求,高效课堂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就“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探索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让他们提前对知识点有所了解,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和学习。
这种模式的意图是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知识的主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弊端。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个人时间里能够有意识地学习,是他们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而“先学后教”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诞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提前预习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有目的地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因为对课程内容的好奇和兴趣而更加认真地去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通过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主动地和教师互动,提出问题,表达意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紧张感。
3.促进深度学习通过提前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快地追随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理解教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并能更好地完成课堂上的任务。
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
二、当堂训练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堂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当堂训练中,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打造高效课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每位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先学后教先学后教,即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准备。
只有把知识点弄懂,梳理清楚,才能轻松自如地进行讲解。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能够准确地指导他们,解决学生的困惑。
对于一些核心的知识点,教师更需要深入研究,找寻到更多的教学案例,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在实际教学当中。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堂的效率。
因为教师对于知识点的了解程度越深入,就越能够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将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也能够更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避免走马观花、云山雾罩的现象。
二、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
当堂训练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当堂训练可以巩固知识点。
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让学生及时检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这种小测验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点,使知识点深入学生的头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零散印象。
当堂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
通过当堂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边做题边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当堂训练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
通过当堂训练,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我们可以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是一种以活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种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通过真实场景模拟和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口语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口语交流能力。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参与一些小组竞赛,比如拼图比赛、角色扮演游戏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助精神。
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创意性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进行绘画、手工制作、英语剧表演等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灵动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和撰写报告,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作者:王如雄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23期“先学后教”是现代教学理念之一,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后有针对性地对其答疑解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其课堂结构流程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提示——师生互动学习——巩固练习——课堂检测。
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
”他认为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和充分的预设是备课的重要原则,即让新的学习在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中生发。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学情进行备课之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现场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先学”(或预习)后所产生的质疑进行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满堂灌”,要顾及学生自学后的感受与疑问,只有解决学生心中的疑团,才能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使学生从旧知到新知的转化更加顺利,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本人结合上课实践经验,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灵活运用“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
一、激发兴趣,增强信心,为“先学”取得好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了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曾经有一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像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二、课堂教學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要转变角色,还学生学习自主权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自学才是最终目的。
那怎样引导学生“先学”(或自学),还学生学习自主权呢?教师在学生“先学”(或自学)之前要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
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科书第1页至第2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五分钟后回答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个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自学的目标和方向,学生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
郴州市十二完小 “灵动课堂”实施方案
灵动的课堂生命的绽放一、灵动的课堂的提出灵动,拆词为二即是“灵”和“动”。
灵者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维要灵活,就是学生学习的课堂要灵活、灵巧、灵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气的目的;动者就是教学过程要自动、他动、互动、群动,从而达到师生身心俱动。
二者合二为一,达到以学活教,心动课堂,心随课动,课随心动的美好境界。
二、我校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灵动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互动的课堂,阳光的课堂,我校将借此契机,形成本校的独特的课堂教学理念,构建了自己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即“三四”教学模式,或者称为“三主”“四步”教学模式,“三主”“四步”是指课堂教学坚持“三主”原则,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持,互动的主体。
形成“预习——质疑交流——训练提高——总结”的“四步”教学模式。
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设备及实验操作等手段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
1、预习(预习新知,自主探究)。
课堂上,教师首先发放预先编印的学案,组织学生预习自学。
学生根据学案中设计的自学指导结合课本进行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
教师要同时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大体做到心中有数。
2、质疑交流(探究质疑,互动交流)。
在自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学生已经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成员推选一名同学担任小组发言人,将问题提交到全班解决。
在教师主导下,各小组推出的发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发言,由全班同学共同努力,解决掉大部分问题。
最后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就是本节课教师教学的重点。
针对学生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结合学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讲解。
3、训练提高(当堂训练,共同提高)。
“精讲”之后,跟上“精练”。
在教师对重点问题讲解后,接着利用学案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检测。
检测之后,学生交换,互批互改,个别问题,教师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中组内交流时,我们领略到学生别样的精彩:“老师,我们组量出来的三个角的度数比180大。
”“我们组有同学是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的,不过有缝隙,好像也没有180°。
”这是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也是他们的困惑。
教师课前从学生的先学卡中就能够反馈信息,使学生理解到工具的不精确,操作不当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
只相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孩子的思维,才会凸显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
先学卡应该把例题书面化、细化,设计一系列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问题,在不同层次的步步引导中,使学生学会在思考中学会思考。
应该创设一个个支点,充分发挥每个“支点”的辐射作用。
先学的内容:能够是初步了解学什么内容;能够是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也能够是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与新知识相关原有知识与经验,找到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有余力的孩子更能够对新知识提出质疑,甚至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先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后教”,基于学生先学之上
(一)捕捉信息,灵动回应
学生完成的先学卡反映了不同学生的思维状态,我们能够从中捕捉和采集有代表性的学生信息,并在对信息实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尽可能表现有价值的信息,作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资源。
例如,“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先学卡上在学习例题后有一问题情境:三年级学生去春游,3个班需要饮料312瓶,平均每班大约需要多少瓶饮料?学生有以下几种答案:312÷3≈100(瓶);312÷3=104(瓶);312÷3=104(瓶),104≈100;312÷3=14(瓶)。
教学时能够把这四种解法并列展示在黑板上,不要急于评价,抛出问题“你认为哪几种算法是准确的?”让学生比较鉴别,辨析错误,小组互动交流,尝试着将每一种算法的思维过程实行分析,凸显教学主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像这样经过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体验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讨论和思维碰撞而形成的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真实的数学学习过程。
在表现学生先学资源时,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准确结果,更要把握学生的错误资源;既要表现结果,更要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当然只有将不同学生的各种先学卡实行信息回收,课堂上展开的各项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根据学生的真实状态和需求适时地实行启发点拨,教学才可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并具有针对性和发展性。
(二)交流释疑,提升“学力”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还存有哪些疑惑或困难?”这是先学卡中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意在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教。
虽然学生的问题是零散的、无序的,但细细梳理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困惑就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例如,二年级教学《分米和毫米》一课,收集整理了以下问题:“有时搞不清楚哪些物体的长度能够用分米作单位?分米和毫米怎么换算?”“为什么要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是怎样得名?”“1公里有多少米?还有那些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很多种?测量工具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求知欲的自然流露。
对于这些生成性资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展开情况随机介入,可引发为小组互动
交流资源,让学生充分交流和展示,使困惑在不知不觉之中轻松化解。
对小组有争议的问题和学生的独特见解应让学生先上台讲解,再通过展示、辩论、质疑得到提升。
形成一个动态的、生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在交流释疑过程中,教师要站在高层次上,遇到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再实行提示式或突破式点拨释疑和提炼方法。
这样让学生在讨论、辨析、比较中,实行择优,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习的思维力,真正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先学后教”让我们准确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把学生推到前台,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其间,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