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国文化服务供求均衡的内在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优化,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不过,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生产领域不集中、观念陈旧、企业经营困难等。

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变得十分重要。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和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调整供给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等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改革。

其主要目的是在保持当前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发展质量,提高经济自主性,通过产业转型和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文化产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需要带来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文化供给侧改革将引领文化产业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的结构性优化,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文化业产业结构不够集中,陈旧的文化产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缺乏新兴的文化产业。

2、技术创新不充分。

当前的文化产业缺乏适应需求、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导致文化产品的用户体验不佳。

3、企业经营困难。

目前文化产业的大部分企业缺少优秀的管理、技术和营销人才,彼此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不够,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1、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文化创新。

加大对文化创新和新兴文化产业的支持,推出源头创新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产业的表现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2、推进数字化转型。

推广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加速构建数字化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提高文化产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

3、强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

加强人才培训、引进和培育,营造互动式、创新驱动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提高文化产业内部的协同效应和生产效率。

4、加强政策支持。

增加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融资支持、创新补贴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文化产业的优秀企业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

综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文化产业内部的协作和创新,优化文化产业的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新型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向着更加成熟和发达的方向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研究一、引言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政策之一,其本质是向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都已出现了各种变化。

本文将就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这一话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指的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文化资源和服务的过程。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文化机构、社会团体等方面提供,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文化福利。

1.政府供给政府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主要职责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在文化行业的投入越来越多,同时也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资,以提供更好的文化资源和服务。

我国政府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和措施:政府部门出资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以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产业的引导和规划,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完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和规范私人投资,在文化产业中寻求商业模式。

2.文化机构供给文化机构是指能够向公众提供文化资源和服务的机构。

在我国,文化机构主要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影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它们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文化机构的供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文化机构通过藏品、展览、演出和文化活动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公众的文化视野。

加强文化学术研究及相关活动,并不断推出原创内容,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利用新的数字化技术和文化规划,深入推进公共文化的供给,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文化福利。

3.社会团体供给社会团体包括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社会群体文化促进组织等,它们是公共文化服务中另一重要的力量。

社会团体的供给表现在以下方面: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和原创作品,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作者:蒋晓薇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3期摘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既源于经济领域的理论启发,也源于文化领域当前的现实问题。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职能由包办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体现,政府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到购买者这一身份的转型,可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多元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聚合社会力量并打造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关键词供给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当前文化领域的供给侧和结构性问题,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双向合力,把握好“双效统一”的改革原则,将需求升级作为有效供给的新引导,加强投资引导,为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

一、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型伴随我国文化事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步伐亦不断加快,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对于认识和理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供给侧思维,就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和保障,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需求消费能力两个维度的调整与完善,理顺公共文化服务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环节的交互关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整体跃升。

(一)适应社会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供给机制改革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机制创新提升政府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效能的重要途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公共文化供给与公众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这样既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多元化,保证公民获得多样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又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人员投入,将政府从繁重的公共服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从供给侧改革视域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提供了新的方向。

当前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端存在着供给不均,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内容质量差、供需错配等问题,无法满足公众层次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从供给侧着手,通过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质量,促进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推进均等化供给等途径来激发供给活力,提高供给效率,继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深度改革,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标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有效供给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是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命题,强调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着力,这对文化领域同样有着指导性意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

当前急需从供给侧角度着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深度改革,共建服务均等、结构合理、高质高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公共文化服务与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以非营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务的同时保障公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1]。

“公共”强调的是文化的普惠性、基本性和共享性。

公共文化以服务全社会为宗旨,它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非个别群体。

政府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不是所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是公共文化与市场上其他类型文化的区别。

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极强的社会属性和公益性,追求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社会效益最大化。

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研究公共文化供给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益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

具体来说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

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新常态

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新常态
大 众 文 艺
・ 非 遗研 究 ・
解建 宝
(河 给 侧结 构性 改革 的科 学 内涵
二 、非 遗领域 的供 给侧 结构性 改革 现状 分析
( 一 )文化领 域 的供给 侧改 革和文 化需 求分 析

是 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 的 定 义 。什 么 是 “ 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综合 施 治 ,需 要把 握火 候 , 引 出的味 道也 更浓 。供给 侧 结构性 改 构 、惠 民生和 推进 供给 侧结 构性 改革作 出重 要贡 献 。
传统 文化 时,就 等 于放 弃 了历 史和 对 本 民族 的认 同 。如何 把流 失 越来 越 多 的世 界人 了解 我们 中 国 的文化 。俗 话 说 :越 是 民族 的越 的优 秀 的 民族 文化 保 留下 来变 得 弥足 重要 。首 先 ,作 为 中 国人 的 是 世界 的 。而 文化 的影 响是 根深 蒂 固 的,它 比任 何其 他 方面 的影 我们 ,每 个 人 身上 都有 着传 承 文化 、 振兴 中华 的 重任 。不 能 只看 响更 为 深刻 , 因此 ,保 护 自己的文化 遗 产 ,尤其 对我 国的几 千年 到 当前 的利 益而 忽视 未 来 ,对 于这 些 古老 的文 化 ,我 们必 须 去挖 来流 传 下来 的 文 明,更 是要 稳稳 地 守护 住 。这也 是全 面深 入 落 实 掘 、学 习 ,将他 们 最精 华 的部 分传 承 下去 。一 要 尽快 把 民间流 传 科 学发 展观 , 实现经 济 社会 的全 面 、协 调 、可持 续发 展 。繁 荣社 的 尚未发 掘 整理 的各种 民间艺 术 ,包 括技 艺 , 以录音 、录 像 的方 会主 义 先进 文化 ,切 实 构建 和谐 社会 的重要 体现 。虽 然在 非 物质

供给侧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具体政策

供给侧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具体政策

供给侧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具体政策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之下,2017年3月12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对于公共文化领域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变化与措施,也被提出来了。

其中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指出,在改革大环境下,政府要对公共文化建设做好切实的指导和保护工作,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方针,以确保公共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雒树刚指出,对于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国家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后,根据体系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基本的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要有基本的法律保障,使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使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下健康、稳定的发展、前行。

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要在规定的法律上进行,在发展中从几个方面对公共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影响作用。

第一,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使得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得到保障的进行。

在发展中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政策,稳定的前行。

在供给侧的改革大环境下,制定了公共文化体系发展的法规,是对体系发展的方向的指导,是与国家的大的发展方针向统一的,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方向保持一致的。

因此在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中,政策给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的指引。

从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对于文化建设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公共文化体系发展的法规的制定,保障了公共文化发展体系中,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数量,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环境保驾护航。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非常的发达,人们获取文化的资源非常的丰富。

同时人们得到的文化信息是非常的复杂的,良莠不齐。

为了能够使人们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享受文化资源,能够在高质量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思想的升华,相关的法规在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公共文化体系法规的制定是非常的严密的,也是非常的完善的。

有了明确的法规的存在,就要有监督者和实施者,这样才能够使公共文化法规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能够对于法规的落实起到监督的作用。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供给侧为主要改革对象,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目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改革思路和策略。

本文将探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目标与措施,并分析其意义和挑战。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供给不足等问题。

为适应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目标1.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对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变革,实现从传统产业向创意产业、文化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科技含量、创新能力和附加值。

2.提高供给质量。

通过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表达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增加供给效益。

通过改革文化产业供给侧,提高效率和效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措施1.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加强财政、金融、税收、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提高产业发展的资源保障。

2.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调整各个子行业的比重,推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跨界文化等多元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完善和融合发展。

3.加强文化产业创新研发。

加大对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市场规则,提高供给方式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推动文化产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五、挑战1.制度创新难度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破除利益固化、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需要对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市场体系、企业运行机制进行深层次改革。

2.资金支持短缺。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但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渠道较为有限,资金支持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策略研究

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策略研究

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策略研究公共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文化构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公共文化供给的主要载体之一。

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等等原因,导致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使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难以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需要。

针对当前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策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在政府加大对文化投入力度的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调整文化资源的结构和配置,以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均衡分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和质量。

在新时代下,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建设;二是文化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三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和途径。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意义和现状分析1.均等化服务的意义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内容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而均等化服务正是指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之间,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内容实现平均化和公平化,以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福利。

2.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地域差异大、服务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图书馆条件好、资源丰富,服务水平较高;而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条件较差,资源匮乏,服务水平低下。

这种不均衡的现状不仅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也与国家全面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1. 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首先要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在这一前提下把公共服务供给侧结 构改革作为一个专门问题进行研究是提 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战略目标的要求。全文以 2012 - 2017 年 CNKI 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核心期刊和美国 wiley 数据库收录 的有关“public services theory”和“public services suppl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的相 应期刊和论文为依据,总结出其中的规 律,为公共服务的提升和发展提供相应 参考意见。 1.2 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深 度和广度都不够,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 效果与现实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观念淡薄并且参与 态度也不够积极,导致了公众参与动力 的不足 [10]。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受众群体 属于民众,但是当前的供给主体机制, 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吸纳公 民参与程度有限,更多的仅是行政化的 公共服务的提供,这也就导致现在所出 现的无序供给、低效供给的现象的反复 出现。
以事业单位为主的单一公共服务供 给主体机制,存在诸多弊端 [9]。首先是 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随着中国经济 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 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也不断 提高,而且更加侧重的是对于服务质量 的重视。但是,由于单一供给主体机制 带来诸多的弊端,致使政府在提供公共 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满足需求侧的 需要。 2.5 公民参与度不足
决方案就是通过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提升,是应对这一
创新以及社会的创新,但是很少有人去 个问题所提出的另一个热点的话题。古 针对这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 [5]。以提高 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困而患
供给质量出发以国家整体的力量为依托 不安”,当前,发展的公平问题越来越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逐步发展与进步,各种文化服务不断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文化设施也日益丰富,文化服务也不断优化、完善。

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供需矛盾等问题。

因此,如何实现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改革与创新两方面,探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问题。

一、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应当完善文化法律规范,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修正文化管理制度,推动以市场化方式为特征的文化管理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

这些都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基础,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

1. 完善文化法律规范完善文化法律规范,需要从文化领域的专项法律(如《电影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出版物管理条例》等)、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等多个层面入手,建立完善的法律规章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 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撑和推动,应通过全面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创新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投资、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优化升级。

3. 修正文化管理制度修正文化管理制度,意味着将文化事业的运行方式改变,推动文化市场化,提高文化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要坚持市场导向、改进管理机制、简化行政手续、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转型和管理转型。

二、创新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要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率、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进一步拓展文化消费的领域,推动文化服务向更广泛、更全面、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1.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率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率,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和人群拓展,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86艺术家The artists关键词:文化产业;供给结构问题;改革措施文化供给产业从筚路蓝缕的开端经历了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力量。

在新时代下,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然而,文化产业供给侧存在的显著结构性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经济发展被限制。

为了满足群众需求,推动产业自身和总体国民经济的进步,政府部门应对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问题进行探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革,以保障其长足、健康地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现状(一)产品质量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不合理的重要表现为产品质量结构的不合理,这使文化供给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其主要体现为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数量较少,低质量的文化产品众多。

而影视业作为文化供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突出。

一方面,市面上存在众多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剧情单薄、仅注重明星效应、猎奇猎异等情况广泛存在,这些作品是市场经济下仅注重收益,不考虑文化产业自身的特征造成的[1]。

另外,优质的影视作品极少,并且也存在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出现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在图书这一重要文化产业中,也存在质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文学水平低的各类书刊极为畅销,真正有教育意义的高水平读物销量却很低迷;另一方面,众多优质且畅销的作品依旧是《平凡的世界》《废都》这类极为著名且年代较远的读物,很少有新锐作家的作品,这充分体现出文化产品供给侧的突出问题。

由此可见,在文化产业供给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产品质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高质量产品占比较少,低质量产品占比较大。

(二)成本投入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供给侧不合理问题在成本投入结构上也有所体现,这对文化产业的良好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成本投入的不均衡,在应当进行较多成本投入的部分投入不足,应当进行较少投入的部分投入过多,从而导致文化产业供给侧的病态现象出现。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关系直接牵动着人们对于文化生活体验的期望与满意度,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探究其内在关系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章需求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具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体验。

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文化设施的建设、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产品的消费等。

2.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广大群众提高学识水平、增强文化素质。

为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各种文化机构的支持,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3. 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经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在文化经济方面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与档次,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4.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公共文化服务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工具,它可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文化知识,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道德水平,开展各种文化、科技创新活动,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等。

第二章供给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对于需求的实际响应,它也涉及到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层面。

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进行分析:1.政府的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优先来自于政府,政府在经济上投入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文化建设、文艺演出、展览和藏品保护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政府在文化建设上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注意政府应当为市场和社会机构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

2.社会的供给社会组织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也非常重要,例如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协会、媒体机构、社团团体等都是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

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高,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研究,对于提升城市整体文化素质、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城市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概念与特点本章将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和分析。

首先,介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定义和内涵;然后,探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特点,如广泛性、均等性、自愿性、非盈利性等。

第三章: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与职能本章将介绍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和其职能。

主体包括政府、公共机构、社会组织等,它们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政府扮演着主导和协调的角色,公共机构负责具体的服务执行,社会组织则提供了更多元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

第四章: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本章将探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

首先,分析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目标和原则,如服务均等、创新驱动、多元发展等。

然后,介绍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培育等。

最后,探讨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第五章: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评价与改进本章将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评价和改进的探讨。

首先,介绍目前常用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评价指标体系,如文化活动参与率、文化设施覆盖率等;然后,分析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最后,探讨如何优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第六章:国际经验与借鉴本章将介绍国际上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经验和借鉴。

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案例研究,分析它们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以提供对中国的参考和借鉴。

第七章:结论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概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同时,指出该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和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新时代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以实现

新时代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以实现

新时代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以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继制造业、服务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对外竞争压力的加大、创新能力的不足、行业发展不平衡等。

实现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那么,新时代下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以实现呢?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意活力在新时代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实现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充分释放文化创意活力。

要加快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探索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文化产业。

要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还要推动文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引入国际资本和技术,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实现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

当前,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

要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于文化产业。

政府还可以通过振兴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品出口等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四、加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国际合作是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式。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要加强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要加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力度,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要加强文化产业国际市场开拓,加大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力度,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从供给侧改革看公共文化的供给

从供给侧改革看公共文化的供给

从供给侧改革看公共文化的供给作者:王绪情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05期摘要:当前,我国政府在公共文化的供给上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供给侧改革在经济领域的有效运行,同样值得文化领域的借鉴和推广。

悦书房的建设是合肥市图书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的一个尝试,我们可以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经验,从而推动供给侧改革在整个文化领域的推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公共文化;供给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步提出是针对经济领域,它在推动我国经济良好运作的同时,也值得文化领域的借鉴和推广。

当前我国文化领域里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同时也存在文化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真正能做到“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文艺作品为数不多。

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质量、范围和效率上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文化领域推进供给侧改革,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对当前来说是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在实践当中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道路。

合肥市图书馆新馆于2003年建立,面积1.5万平方米,阅览坐席约600个,自2011年免费开放以来,读者量激增,2015年接待读者84万人次,举办各类读者活动300余场,现有的馆舍面积已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积极响应合肥市“大湖名城·悦读合肥”全民阅读活动,增强城市书香氛围,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为了创新共建合肥公益文化建设新模式,合肥市图书馆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利用馆门口三层堆放杂物的长廊进行升级改造的悦书房于去年6月底正式开放,这是全国第一家有人值守的24小时图书馆。

该馆面积约500平米,并设有阅览座席100余个,藏有图书8000余册,内容涉及文学、人物传记、社会科学等多个知识门类,可为读者提供成人及儿童图书阅览服务。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机制与均衡实现路径探讨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机制与均衡实现路径探讨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机制与均衡实现路径探讨作者:李娟,沈沛龙来源:《理论导刊》 2017年第3期李娟1,2,沈沛龙1(1.山西财经大学,太原 030006;2.太原师范学院,太原 030619)摘要:供给和需求是市场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分别与“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对应,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也是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均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调控的协调与均衡实现,应从长短期、产品侧与货币侧、结构调整与总量调控以及充分发挥需求侧的逆周期监管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需求侧调控;协调;均衡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72-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新监管标准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研究”(71173140);2016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常态下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以山西省为视角”;山西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济转型期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控制研究”(晋教财[2013]289号)。

作者简介:李娟(1981-),女,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讲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沈沛龙(1964-),男,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

全球央行频繁降息,① 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

②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

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增长乏力,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要进行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

文化产业如何谈供给侧改革

文化产业如何谈供给侧改革

文化产业如何谈供给侧改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文化产业的增速在2005年有统计以来,现在是逐步的往下走的,2005年按照现价的增速,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增速比上年达到35%,2013年按照现价我们增速只有11.1%,也就是从2004 年,2005年,一直到2013年,文化产业的增速是在一个下降的斜坡上往下走。

这个趋势和整个GDP下降的趋势总体是一致的。

今年国家统计局是6.9%,可以预计在未来5年保持6.5%左右的增速就不错了。

在这个意义上看2013年应该是文化产业同比增速最低的一年,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数据显示是11.1%,2014年是12.1%,又往上走了一个点。

这些年我在做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相关的前期研究工作,未来五年总体上可以判断文化产业会以将近15%的速度往上走。

文化产业是否会逆势而上,未来五年中国的新常态情况下现在看来是极有可能会逆势而上的,会呈现一个“V”字型的上扬,2013年会个底部,2014年再往上走,2015年可以预期的增速还会往上走,但GDP还会往下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总体我觉得会逆势而上,也就是在新常态情况下文化产业会呈现一个超常态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显然不是口红效应能解释得了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我看来还是金融效应。

也就是文化产业在投资意义上的巨大吸引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经济命题,文化产业是这一命题的一个环节,讨论文化产业的供给侧问题,有从文化产业的宏观角色和文化产业自身改革两个视角。

从宏观角色上,文化产业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探讨是从文化产业本身的供给侧展开的。

同时,按国家统计局框架,文化产业包含了十个大类,是一个涵盖相当广泛的“产业群”,同质性并不强,为防止涉及面过宽过散,本文是从内容产业角度探讨文化产业供给侧问题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关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只不过因时因地关注重点不同罢了。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影响也愈加凸显。

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较广,涵盖了传统的文化、新兴的娱乐、旅游等多个方面,且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较高的附加值。

因此,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优化结构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的是,优化文化产业供给结构,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文化供给质量提升和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其背景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必然的需求。

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解决市场供需矛盾,并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加强文化自信等举措,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在具体的工作中,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围绕以下几个目标展开具体的操作。

首先,优化供给结构。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优化供给结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在产业链中推动艺术、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的快速发展,并有效消化过剩产能。

其次,推动转型升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重视文化数码、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型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高品质、高附加值转型,实现文化产业的新发展,为整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提高供给质量。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优化产业链,将完整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贯通,引导企业升级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促进文化创新和产业智能化。

提高供给质量将推动文化产业巩固优势,凸显核心竞争力。

第四,加强文化自信。

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强文化自信,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扬中华文明,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推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7期2017年7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Vol . 16 No . 7Jul . 2017“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国文化服务供求均衡的内在机制研究韩东林,许博(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随着社会生活逐步改善,文化服务消费井喷已然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符号,而我国文化服务产业提供的文化服务远不能满足消费者曰益增长且多元的消费需求。

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成为文化服务供 求失衡的重要原因。

解决供求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供给端发力创新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促进文化服务向 中高端迈进,推动文化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从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政府干预机制、文化创新机制、消费心理 机制五个方面对文化服务供求均衡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文化服务均 衡机制,缓解文化服务供需矛盾,主要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激发文化原创力,打造文化服务消费新增 长点;二是完善市场机制,力求文化服务供给优质化、差异化;三是优化制度供给,打造新供给体系。

关键词:文化服务;供求均衡机制;供给侧改革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志码:A文化服务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21世纪的 朝阳产业,大力推进文化服务产业发展对培育经济发 展新动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3年 起,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文化部共同发布“中国文化消 费指数”,根据2016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公布的数据: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 增至2016年的81.5,平均增长率为3.2% ;据测算我 国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约4. 7万亿元,实际文化消费 为1万亿元,存在约3.7万亿元消费缺口。

造成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存在大量 低质、无效供给,且呈现结构性短缺特点。

有效供给不 足成为阻碍我国文化服务供求均衡实现的重要因素。

因此,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推动文化服务结构性改 革,创新供给端,增加有效供给,打造文化服务消费新 增长点,将市场潜在需求变为实际消费成为解决我国 文化服务供求失衡的关键[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中国文化服务供求均衡实现 提供契机,也为我国文化服务结构转型指明道路。

一、影响文化服务供求均衡的主要机制文化服务供求均衡机制指在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收稿日期=2017 -03 - 1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 024)作者简介:韩东林(1968 — ),男,汉族,安徽霍邱人,经济学博士后,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服务;许博(1991—),男,汉族,安徽砀山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服务效率评价。

文章编号:1671 -6132(2017)07 -0018 -04下,不断调节文化服务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矛盾,达 到供求均衡。

供求机制作为市场机制主体,联结研发、 生产、营销、消费各个环节,对文化服务供求均衡的实 现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供求机制通过价格机制,调 节厂商生产方向,引导消费者购买倾向且通过供求结 构变化调节生产、消费结构。

另一方面,政府干预机制 和竞争机制调节生产要素在各领域流动,实现文化服 务供求均衡。

在供求均衡实现的过程中,价格、竞争、 政府干预、文化创新和消费心理等机制通过不同方式 对其产生作用(如图1所示)。

价格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核心,对供求均衡产生 重要影响。

文化服务较其他商品,不属于人类生存必 需品。

由于文化服务需求是在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安 全、物质需求等得到满足之后逐渐释放的,因此,文化 服务具有很强的价格弹性。

由于不同文化服务价格 弹性有很大差别,为了更好分析价格机制对供求均 衡变动产生的影响,本文将文化服务产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分析:一般文化产品、民族传统文化艺 术产品、高雅或严肃艺术产品。

通过比较三类不同 文化服务的特性和价格弹性,分析价格机制对供求 均衡的影响[2]。

20n年第7.期韩东林.许博Z供給侧改拿”视角下中属文化服务'供求均衡的内在机制研爽• 19 •图1供求均衡内在机制研究竞争机制通过调节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对市场上的文化服务进行遴选从而实现优胜劣欢。

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文化服务产业不仅面瞵属内市场的徵烈貴争,面'茑直:商國际文化服务集团的巨大冲击。

由于大部分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 经:济体制且鼓营效率低,导致我国市场所提供的文化服务缺乏竞争力^政府于预机制基K别乎市场机制、从本_角度进 行资源節髮和协调:社蠢Sr产齒活的机制s政府干预机 制主舉指政府利用行政手段于预鬆濟活动,从而达到 引导产业发展的目.的。

文化服务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它不仅通过提供产品服务创造市场价值和货币财富,面且影响消费者人格、社会价值观的形成。

政府干预 机制主要通过职能部门利用激励、裉制两种方式作用實撰求均衡。

消费心理机制是影晌臧客选择购买商品的重要机 制,消费者产生购买欲蜜是一种复杂、多元、难以捉摸的心理猜爾。

我们:一般将消費动机分为理智动机和情 感动机。

本文主要:从理智动机中的求实心理.和情感动 机中的求异心理对供求均衡的影响进行分析。

文化创新机制本质..上鼻一种对新文化糢式的_索,通过内容形式创新、传播形式创新、文化机制体制创新等形式完成。

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生命力的源泉,而■且_文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缺乏创新的文化服务很难在市场上长久发展。

文化创新机制通 过不断:我壽衡品性能、影响消費者心理方面対文化服务供求均衡产生影响4二、供求均衡内在机制分析(一)价格机制一般文化服务具有较强的价格弹性般情况下^文化服务需求置不仅取决于商品^^身价格,而且受 相关商品价格影响。

互为替代的两种文化产品,消费 #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从而引起该商品箫求量上升。

类似的,由于商品互补性,此类商品价格的变动住引起相关商品价格、需求量同方向变动〇:因此,一般文化 产品价格变动对供求均衡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形式(如 __2所示):。

图2价格变动对供求均衡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不同于一般文化产品,受 众相对较少,且随着时代发展受众范围呈现不断缩小趋势。

.因此,价格®动对消脅:者鬌晌较小携统戏.尉虽一直被奉为国粹,但随耆时代的发展,喜欢戏剧的人 群范围不断缩小,1局限在特定的廣子之内,.其价格弹 性较小。

貪雅或严肃艺术文化产品价格变动对供求均 衡的研究,我们从其产品和服务自身特性出发,一般情 况,髙雅或严肃艺术文化产品对消费者自身素质要求较高,、且定价相对较育t由于我眉消费者所受教育环境不同,对歌剧、S會等高雅或严肃艺术文化产品的理 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其消费者大多分布于较高学历和良好收人的群体,因此在短时间内,高雅或严肃艺术文 化产t i价格的突劫'价格对供求蜜动的露晌较小s(二.)免争机制竞争机制对供求均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 以及厂商应对消费者'结构升级、嵐内外市场冲击的能力。

面对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属性的重视,文化服务产业是否能够提供有效供给,直接彰 响供求均衡的实现。

,导致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有两方 面:一是我国文化服务企业规模小,所提供文化服务技 术含是低、原创力不足,不能够满足消费者较高层次的 文化服务需求。

由此可见,企业规模直接影响其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能力。

j是物流、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中_各大购物网站平台提供全球购服务,对我国文化 服务市场产生重大冲击。

由于特殊国情<我国政府过度干预传统文化服务供给,忽视竞争机制的作用,导致传统文化产业经营单 位多而杂,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竞争力不足,市场上所 提供的产品服务旣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精神 需求,又造成了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P文化服务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公司创新能力,重视品牌效应,立足市 场,细分市场划分消费群体,进行体制改革等措施,增 強市场•竞争力,从而将梢费者:拉_菌内市场,通过市场.20 •南阳师齒学晓学报(社棄科学版)2〇n年第7期调查,消费者反馈,及时调整产量,最终实现文化服务 市场的供求均衡(如图3所示)。

图3竞争机制对供求均衡的影响(三.)政府干预机制*财税支持方面,政府通过增加公#财政对文 化、体育臂传媒方面的支出,増强扶持力度,指明政 .府对_产业的扶植:方向,通过影响生产要素崔市.场中 的流动调整生产结构,对优化文化服务产业结构、实 现文化服务供求均衡臬有重要童义。

在目前中■市 场上 < 产业规模导致中国文化服务市场上出现商品 品牌效应差x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这些问题 使得消费者对唐内市场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由于 中国经济发展f 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文化服务产业亟 须调整。

现在文化市场上存在大量不符合社会主义 狻心价值观#:在.的产业链这些产业的審在潘对誉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小讓金业缺乏创新,金图 通过提供廉价低质商品获得利润,不仅导致资溫损 耗,而I 随时间推移将遂渐失去市场这时,政府应 该通过必要的行政、财税政策限制其发展。

这一系列 举措将有利于文化服务产业提高商品质量,树立品牌 效®,熏树消费者信心,将消费者从国外市场拉回国 内市场产生有利影响。

政府干预机制利用财税激励、 体制调整、增加税收和政策限制等•方式,通过生产成 本影响厂商产量,从而影响供求均衡(如图'4所示)。

图4政府干预机制对供求均衡的影响('四.)文化创新机制文化创新机制通过内容形式谢新对爾有市场商 品服务进行新一轮洗牌,改.变商品服务性能,淘汰低 性能商品,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对符合消费者需求 的文化商品服务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同时进行下一 轮文化创新。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文化服务的传播 形式、传播载体同步更新换代,而这些更新换代必然 引起文化产品本身不断改进,不断替代现有市场上存在的高能耗、低性能的商品服务£文化创新机制通过 改变内容形式、传播形式,影响市场上:文化服务的需求量 和供给量,使之逐渐趋f 均衡。

我国传统文化市场往往 造成大量资源损耗,存在大批低质、无效供给。

对传统文 化服务进行体制创新,打破本懷主义,增加文化部门竞争 力,立足市场,实现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从而实现文化服 务市场供求均衡。

文化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即儀导优质生产、鼓励文化创新的激励机制(如图5 所示)。

图5文化创新机制对供求均衡的影响(五)消费心理机制雞脅心理机制中的_智动机从求实的心理角黡对太 化服务供求均衡产生影响。

理智动机通过消费者对商品 服务性价比的追求,对市场上现有一般文化产品供求均衡产亀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