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冤死了窦娥——《窦娥冤》悲剧动因新探

合集下载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窦娥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悲剧作品。

该剧主要讲述窦娥因受害而寻求复仇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悲情和惨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窦娥的悲剧呢?本文将从窦娥的性格、世态炎凉以及社会制度等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窦娥的性格入手,她是一个极其善良而又无畏的女子。

她的善良体现在她不仅关心自己,也关心身边的人。

在不幸遭受侮辱后,她并不是一个被动等待命运的人。

相反,她寻求着复仇的机会,同时也不忘帮助其他人,包括给穷人分发钱财、安慰受难者等等。

然而,她的无畏性格也导致了她的悲剧。

她对权威人物的言行没有顾忌,甚至因此得罪了旁人。

而在当时,尊卑等级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普通人如果得罪了权威人物,就很容易受到报复。

因此,窦娥的善良和无畏,构成了她悲剧的第一原因。

其次,从世态炎凉的角度来看,也能够解释窦娥的悲剧。

窦娥所处的是一个暴虐的封建社会,统治者责任感淡薄,结果是民生疾苦,民不聊生。

窦娥以及其他普通百姓,就没有得到视线之内的机会。

他们的命运像草芥一般,在权力的洪流中四处漂泊,直到消逝在深渊之中。

窦娥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她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妇女,没有财产,没有亲属,连一个庇护之所都没有。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渺小和无助,更不用说一个被冤枉的妇女了。

这是窦娥悲剧的第二个原因。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制度的影响也导致了窦娥的悲剧。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无权无势,只能做一个闲散的陪衬。

更何况,窦娥又因为身世的原因,没有一个可以庇护的亲人。

在这种境况下,她很容易成为社会虐待和歧视的对象。

她遭受各种不公正待遇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公道。

更令人痛心的是,她最终被指控为妖怪,居然被绞死在市场上。

窦娥悲惨的命运是封建制度的产物,而她的悲剧也为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待遇敲响了警钟。

综上所述,窦娥的悲剧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她的善良、无畏、社会状况以及封建制度等因素,都共同合力导致了她的悲剧。

窦娥冤故事,历史中的悲剧

窦娥冤故事,历史中的悲剧

窦娥冤故事,历史中的悲剧窦娥冤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段悲剧故事,讲述了窦娥因为被陷害而不幸受害的经历。

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窦娥冤故事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意义吧。

1. 窦娥冤案的起因窦娥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美女,因为其美貌和才华而被吕雉选为贵妃。

然而,窦娥的美貌引来了很多人的嫉妒和争议,其中就包括了吕雉的侄子丁柔。

丁柔因为嫉妒窦娥,就在皇宫中陷害窦娥,并将其推入了池塘中。

窦娥虽然最终被救起来了,但是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已经身心俱疲,最终在狱中去世。

2. 窦娥冤案的历史意义窦娥冤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悲剧,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虚伪。

这个故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社会道德和法制的进步。

而今天,窦娥冤案仍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窦娥冤案的艺术价值窦娥冤案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将窦娥冤案作为创作的素材,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

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三言》等,都是以窦娥冤案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4. 窦娥冤案的现代意义虽然窦娥冤案发生在古代,但是它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窦娥被陷害和迫害的经历,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不要被他人的嫉妒和阴谋所影响。

同时,窦娥冤案也告诉我们,要珍惜和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法制,不要让那些违法行为和不公正行为得逞。

总的来说,窦娥冤故事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悲剧,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窦娥冤案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人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窦娥冤故事窦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女性,她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汉卿《窦娥冤》主要内容赏析

关汉卿《窦娥冤》主要内容赏析

关汉卿《窦娥冤》主要内容赏析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戏剧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著名悲剧,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我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个“东海孝妇” 的故事,说的是于定国的父亲于公在东海郡当狱吏时,郡里一个对婆婆很孝顺的寡妇,被郡守冤判了死刑,于公为之力争而不得。

后来东海郡大旱三年; 新郡守听了于公的话,洗刷了孝妇罪名,上天立即下了大雨。

这个故事在刘向的《说苑》和干宝的《搜神记》中都有记载。

关汉卿的《窦娥冤》主要根据现实生活创作而成,其中明显地受到“东海孝妇”故事的启发。

剧中的主人公是年轻的寡妇窦娥。

作者在剧中一开始,便先写了窦娥童年时的一系列不幸遭遇。

窦娥三岁丧母; 长到七岁,父亲窦天章因欠高利贷者蔡婆的钱无力偿还,上京赶考又无路费,只好把她送给蔡婆抵债, 从此当了童养媳。

她十七岁成婚,不久丈夫早死,年轻守寡, 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一次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骗她到郊外,想害死她,却被张驴儿父子无意冲散。

张驴儿趁机威逼她婆媳两个嫁给他父子二人,窦娥不肯,张驴儿想用药毒死蔡婆威胁窦娥成亲。

谁知张驴儿父亲误食身死,张驴儿诬陷窦娥药死父亲,逼窦娥相从。

窦娥不但不从,反和他同去见官。

楚州太守桃杌是个只认钱财的昏官,把窦娥打得皮开肉绽,又要打蔡婆。

窦娥为使婆母免遭酷刑,只得屈招,被判死刑。

在赴刑场途中,窦娥满腔悲愤,立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降雪,三年亢旱。

窦娥屈死之后,三桩誓愿,件件实现。

窦娥的鬼魂后来把状告到了考中进士以肃政廉访使身份来到楚州地面的父亲窦天章那里,奇冤才得昭雪。

从“东海孝妇”的传说到《窦娥冤》,已经带上了元代社会的强烈的现实生活色彩。

(一)《窦娥冤》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窦娥这个从安于命运到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刚强的妇女形象。

窦娥小小年纪便经历了人生的重大不幸。

她开始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 ,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 ,“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 ,认为是前生烧了断头香所致。

窦娥冤的悲剧成因试论《窦娥冤》的悲剧成因[修改版]

窦娥冤的悲剧成因试论《窦娥冤》的悲剧成因[修改版]

摘要:《窦娥冤》通过描述窦娥的悲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腐朽、混乱的悲剧时代,歌颂了以窦娥为代表的广大人民向贪官恶霸进行反抗与斗争的精神。

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成因,可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来探讨。

客观原因有功名利禄的驱使,高利贷剥削的残酷,社会秩序的混乱,流氓恶霸的横行以及官府和政治的黑暗,主观上指窦娥的异化与扭曲、坚守与反抗。

关键词:《窦娥冤》窦娥悲剧成因《窦娥冤》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

现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来探讨窦娥悲剧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功名利禄——窦娥悲剧的源头。

元朝统治者很不重视知识分子,俗话说“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功成名就,建功立业,对窦天章这样的穷知识分子而言太迫切了,他心中自有一杆天平,一头是功名利禄,一头是亲生女儿,改变命运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

[1]这也就注定了窦娥的不幸命运,沦为功名利禄的牺牲品。

高利贷剥削的残酷——窦娥悲剧的序幕。

在元代,作为封建剥削特征之一的高利贷,达到了最高峰。

政府设立“斡脱所”,作为官营的高利贷法定机关,帝王、后妃、贵臣、军官及寺观僧道、豪强地主都进行高利贷剥削。

[2]一方面,蔡婆是一个放高利贷者,在戏剧中,她对窦娥还算不错,未加苛刻。

但从客观上说,窦娥对于蔡婆更是交换时的商品,危难时的牺牲品。

混乱的社会秩序——窦娥悲剧的伏笔。

在这个社会里,赛庐医,医术不高,买卖萧条,借贷的债务还不上,便设法把高利贷主——蔡婆,骗出城外,行凶作恶,杀人害命。

他欠债不还,还企图谋害人命,为求自保,将毒药卖给张驴儿,之后为避祸远走他乡。

此后,混乱的社会秩序引出了张驴儿父子,让他们得以强住。

混乱的社会秩序造就了这样自私、懦弱、无德的赛卢医。

流氓恶霸横行——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

据《元史》记载:“比者也先铁木儿之徒,遇朱太医妻女过省门外,强拽以入,奸宿馆所。

事闻,有司以扈从上都为解,竟弗就鞫。

辇毂之下,肆恶无忌,京民愤骇,何以取则四方!”[3]可想而知,平民百姓受到流氓淫棍的凌辱祸害,更何处去申冤报仇呢。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窦娥冤》是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所作的一部杂剧,通过讲述窦娥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忍。

窦娥是一位千金小姐,出身显赫,但她却屡遭不幸。

首先,她遭遇“奸臣”李义府的不义之举,李义府安插间谍污蔑窦娥,使她被父亲驱逐出家门,一蹶不振。

接着,窦娥又遭遇了死于非命的前夫赵知县的陷害,被冤枉成杀夫的罪犯,被迫流亡他乡。

最后,窦娥无法忍受种种不幸和屈辱,选择了自杀,以了自己的九死之灾。

窦娥的不幸遭遇,展现出封建社会男权制度下女性的脆弱和无助,女性被认为是社会的附属品,她们的命运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决定。

在《窦娥冤》中,窦娥一再遭受重重打压和冤屈,但她却无力反抗和自救,面对权贵和暴力,她只能选择坚持正义,与命运抗争。

尽管最终她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但她的坚韧和勇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窦娥的悲剧也反映了社会道德的低落和黑暗,封建社会的法制和司法制度十分薄弱,无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窦娥冤》的情节告诉我们,权贵和暴力可以制造一切罪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行为就是合法的。

反而,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将一直对暴力和压迫斗争,坚持不懈地追求公平和正义。

总之,窦娥的悲剧形象在封建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下,表达了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和命运悲剧,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法制和司法制度的缺陷和黑暗。

通过对窦娥的描写和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珍惜现在。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窦娥冤》是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一出悲剧剧本,讲述了窦娥因为好心救了痢疾犯而被指控为谋害皇子,遭受杀害和冤死的悲惨故事。

在剧本中,窦娥是一个仁慈善良,才貌双全的女子。

她的悲剧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次,窦娥性格温柔善良,但却因为一时的好心而受到了惨重的处罚。

她得知了一名囚犯患有痢疾,便自告奋勇前去治疗,但却被赵世杰所发现,被诬陷为谋害皇子的凶手。

她被迫承认了一个她不曾犯下的罪行,并在九泉之下受尽酷刑,最后身亡。

最后,窦娥的悲剧形象还表现在她被极度冤枉后所遭受的痛苦。

她不仅被活埋在黄泉之下,而且在九泉之下还要受到种种的苦痛。

她在地狱中遭受的折磨让人揪心,包括被炙烤、被鞭打、被扒皮,以及在水井中度日等等。

在剧中,窦娥还的确向阎王陈述了自己的冤情,但总是无果而终,而最后她只能怒斥阎王:“阎王,你一定是有眼无珠!”
综上所述,窦娥是一位受害者,她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的家庭矛盾、她的善良和她的冤死之上。

她的故事也让人想到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与险恶,呼吁人们不应该对善良的人们忽略不计,也应该不断努力去改善社会在道德、法律、人性等方面的缺憾。

《窦娥冤》窦娥悲剧原因浅探

《窦娥冤》窦娥悲剧原因浅探

《窦娥冤》窦娥悲剧原因浅探王梅 2015年5月4日摘要:《窦娥冤》是元朝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也被王国维称为与世界上任何一部悲剧比较都“毫不愧色”的作品,本剧通过对一个蒙冤而死的窦娥悲剧命运的描写,强烈地控诉了黑暗社会下吏治腐败、流氓恶霸横行的罪恶现实,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剧中一出场窦娥就是一个“孝女”、“节妇”的形象,在张驴儿等人污陷毒死公公一案中,窦娥更是表现出了复杂多变的性格。

首先,窦娥美丽、善良,面对张驴儿的逼迫,太守桃杌的酷刑坚强不屈。

最后,伸冤无望但仍不放弃,发起“三桩誓言”以示冤屈,表现出了反抗精神,预示着窦娥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悲剧;善良;孝女;节妇;反抗窦娥拥有善良、坚贞不屈、敢于反抗等诸多优秀品质。

而这个具有高尚品质的女子的悲剧原因:我们可以多自身条件和社会背景方面考虑。

在其自身条件方面,性格的双重性——温柔、善良而又坚强不屈,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一、善良的品格是构成了她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

窦娥三岁丧母,家中一贫如洗,随功名未遂的父亲窦天章流落到楚州,因借蔡婆婆二十两银子的高利贷无法按期归还,于是把七岁的女儿卖于蔡婆婆做童养媳,到了十七岁时与丈夫完婚,可当年夫君因病去世,年纪轻轻就守了寡[1]。

窦娥的悲剧命运从此开始,家庭迫使她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

在此剧第一折出场时,她已是守孝三年的媳妇了,现实生活的深重苦难使她不由得自叹道:“窦娥也,你这命好苦也呵!”虽感叹命运的捉弄,但也安分守已。

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逾越封建文化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在家尽心尽力侍奉婆婆,很好的维护了封建女子应有的“孝女”、“节妇”形象。

如第一折中,婆婆出门讨债许久没有回来,窦娥为婆婆担心。

后来,窦娥在被冤入狱时,庸官酷吏使她在堂上“挨千般拷打、万种凌逼,一杖,一道血,一层皮”,被打得昏死三次后仍不屈服,只是听说要拷打婆婆的时候才不得不屈招投毒一事系自己所为与婆婆无关,她宁愿让自己蒙受不白之冤,也不希望婆婆受皮肉之苦[2],窦娥言行符合当时做媳妇的标准。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悲剧剧作,该剧讲述了宋朝忠臣窦娥受冤屈被贬黄泉路,为了寻求正义一直忠心耿耿的故事。

窦娥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形象充满悲剧性,因此成为人们深受感动的经典形象之一。

窦娥是一位忠臣。

剧中窦娥无辜受冤,却义无反顾地为了忠于国家、守护家庭,坚守自己的立场,一心为国家百姓着想。

她面对冤屈和困苦,始终不离不弃,深情厚义。

在窦太后出逃黄河被流放的时候,窦娥立即毅然决然地赶到黄河岸边,试图阻止窦太后的流放。

窦娥的忠臣形象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她的形象因此而倍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窦娥是一位孝女。

窦娥的形象也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精神。

据剧情描述,窦娥在剧中不仅忠于国家,更是一位孝顺的女儿。

窦娥深情孝敬,不顾一切地为母亲纷飞蝴蝶舞声影响团聚母亲,孝心感天动地。

即使在贬谪之时,她带着母亲的遗容,用最后一丝力气寄托母爱,化为一只蝴蝶,飞回家中与母亲团聚。

这一悲壮的场面深深打动了观众,窦娥的形象因此而更加深入人心。

窦娥是一位坚强的女性。

在封建社会,女性是弱势群体,但是在《窦娥冤》中,窦娥展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坚强和执着,她不畏艰难困苦,寻求正义坚决不屈。

在遭受冤屈之后,她不向命运低头,而是奋发努力,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即使被囚禁在牢狱之中,她仍然积极寻求正义,并且最终以一种悲壮的方式,为自己和母亲争得了一线生机。

窦娥的表现让人们感受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这也是她形象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窦娥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形象,她的忠臣、孝女和坚强女性的形象深深感染了观众,成为了中国戏曲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窦娥的形象也体现了作者的崇高理想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对人性的探索。

她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也寄托了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窦娥的形象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窦娥冤》的悲剧意蕴

《窦娥冤》的悲剧意蕴

《窦娥冤》的悲剧意蕴一、作品将善恶美丑颠覆,从而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实。

悲剧的主人公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生父卖为童养媳,二十岁与丈夫成婚,这坎坷的经历给脆弱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她本以为成婚后便会苦尽甘来,结果,丈夫早丧让她又一次承受摧残性的打击。

这悲惨的经历,造就了她善良坚韧的个性。

同时,中国传统的节孝之德也自然成了她完善自我人格的依据。

一是对婆婆的孝。

丈夫早丧,对窦娥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但她也深深地理解着婆婆。

她小心而又尽心地服侍着婆婆,时刻温暖着婆婆的心。

在受张驴儿陷害后,窦娥为了保全婆婆,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

“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怕把你来便打的,打的来恁的,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

”(第二折[黄忠尾])后来在赴法场的路上,又请求衙役绕道而行,以免遇到婆婆而惹其伤心。

这些都足见窦娥确实是个真孝的儿媳。

二是对丈夫的忠。

在丈夫死后,窦娥始终坚贞不渝,小心地守护着对丈夫的那份爱。

面对张驴儿的淫威,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丝毫没有畏惧,严词拒绝了张驴儿的无耻要求。

当她听说婆婆已经答应招张驴儿的父亲为“接脚”丈夫时,也极力阻止。

窦娥在戏剧中,无疑是一个善良而柔弱的女子,处在社会的底层。

但她的悲剧命运却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改变,最终冤死在刽子手的屠刀之下。

而张驴儿这样的恶霸却逍遥自在,衙门里的贪官也照样作威作福。

这种善恶不分,黑白颠倒的腐朽社会,是酿成窦娥这个善良女子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二、喜剧式的结局深层的悲剧意蕴,给受众以强烈的情感震荡。

戏剧在结尾由悲转向了喜。

窦娥的冤屈得以昭雪,恶人得到了相应的惩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是大快人心。

同时,这个虚幻的“鬼戏”设计,又合于美感传达逻辑的喜剧结局,融合了关汉卿创作的虚构性,无疑对整个悲剧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窦天章最后以一个十足的喜剧人物出现,点破了那层人民对皇帝、清官的幻想。

三品朝廷钦差、萧政廉访使总是以“秉鉴持衡”来抖显赫之威。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窦娥是一个受害者。

在《窦娥冤》中,她首先面临的是家庭的不幸。

她的父亲因为受到冤枉而被害,而她则被迫成为孤儿。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女性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而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后,她更是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她又面临了凌辱和流离失所的命运。

在剧中,窦娥被迫嫁给了昔日的仇家,成为了妾室。

而她的忠贞不屈的性格使得她在这样的环境中备受折磨,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从这些方面来看,窦娥所承受的种种磨难,使得她成为了受害者,她的悲剧形象立即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怜悯。

窦娥是一个真情至死的女子。

在整个故事中,窦娥的高尚情操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

在剧中,她对已故的爱人一直念念不忘,忠心守护,不肯改嫁。

即使面对恶毒的欺凌和凌辱,她也从不屈服,从不退让。

以致最终宁死不屈,愤而白了头发,以显自己的忠贞。

这样一位真情至死的女子形象,无疑是窦娥悲剧形象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妇德精神,受到了观众的推崇和钦佩。

窦娥是一个传统美德的化身。

在《窦娥冤》中,窦娥所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形象是无愧于古代贤妇标准的。

她不仅是一个忠贞不渝的爱妻,而且还是一个敢于维护家族尊严和男性气节的女性形象。

她在遭受种种屈辱和不公正对待时,不愿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选择了义无返顾地表达自己的坚贞和忠诚。

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所强调的妇德精神,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所推崇的忠贞爱情和男女亲情的具体体现。

窦娥的悲剧形象也是对这些传统美德的生动表现和继承。

窦娥是一个社会悲剧的化身。

《窦娥冤》所揭示出的封建社会黑暗和人性丑恶对窦娥造成的不公正对待和严重伤害,也正是窦娥悲剧形象的集中体现。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妇女权益丧失,不被重视,这使得窦娥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而窦娥所受的种种磨难和不公正对待,也正是社会悲剧的一种缩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窦娥的悲剧命运实际上是封建社会黑暗和残酷对个体的摧残,是对封建社会体制和伦理道德的一种强烈反讽。

浅谈窦娥的悲剧原因

浅谈窦娥的悲剧原因

浅谈窦娥的悲剧原因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浅谈窦娥的悲剧原因王甜内容摘要:关汉卿在《窦娥冤》中通过对窦娥这位善良、忠孝女子的悲剧命运刻画,反映了一个黑暗的社会制度下,高利贷的罪恶、官吏的昏聩、百姓被欺压的种种社会事实。

对于窦娥的悲剧原因,学术界多从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在此我便不再鹦鹉学舌。

因此,我就从窦娥自身及蔡婆婆等人的角度来浅析窦娥的悲剧原因。

关键词:窦娥,悲剧,自身,蔡婆婆等人《窦娥冤》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作者酣畅淋漓地揭示出元代惊心动魄的社会惨象。

虽然窦娥冤情最后沉冤得雪,但是溯本求源,看窦娥的悲剧形成,其性格在主观意志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中不断形成,致使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迈向悲剧悬河。

与此同时,在窦娥左右的蔡婆婆等人对窦娥悲剧的酿成也无时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从窦娥自身和蔡婆婆等人的角度来看窦娥的悲剧原因。

一、从窦娥自身来看窦娥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女子。

她恪守伦常,不懂变通,封建迷信,具有浓厚的奴化意识。

她自觉地把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作为人生的信奉理念及行为准则,她迷信以守贞尽孝修得美满来世,天命思想在其血液里循环,这些都是她泯灭自我、扭曲人性,甚至可以说是“自取灭亡”的历程。

因而,窦娥自身的原因可以说是其悲剧的最直接因素。

(一)可怜的身世为窦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窦娥惨淡的生活不是生命中半途的坎坷,而是从一出生便开始了可悲的人生。

“妾身姓窦,小字云端,祖民楚州人氏。

我三岁上亡了母亲,七岁上离了父亲。

俺父亲将我嫁与蔡婆婆为儿媳妇,改名窦娥。

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岁也!”(第一折)窦娥一出场就自叹好生命苦,浮现出天命思想。

婆媳皆为寡,两人相依为命,而俗话说“寡妇门前多是非”,这便为后来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笔。

(二)可悲的“贞孝”观是致使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窦娥原本就是一个出生于读书人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贞节教育。

最新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

最新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摘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出杰出的古典悲剧,是中国历史上悲剧的典型代表作品。

窦娥最大的悲剧,源于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端,源于元朝官僚制度的腐败。

对《窦娥冤》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悲剧性质的界定、悲剧的题材、激烈的悲剧冲突、悲剧的结局、悲剧的效果、典型化的悲剧形象这六个方面来探讨《窦娥冤》的悲剧性。

【关键字】悲剧性质题材冲突结局效果形象关汉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奠定了中国。

戏剧发展的基础。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说“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指出了他对中国戏剧的开创奠基之功。

一悲剧性的表现1.1悲剧的性质在中国戏剧史上,剧作所体现的不同的作家的创作风格特征,要比体现的戏剧分类中悲剧、喜剧、正剧的戏剧类型特征鲜明得多。

但《窦娥冤》却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

王国维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仍出于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这是从中国和世界戏剧史的高度作出的评价。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

我认为最具权威和经典性是恩格斯和鲁迅的话。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窦娥冤》中便是窦娥的生活愿望。

戏里写了她两个愿望。

窦娥是人生苦难的化身。

她三岁丧母,七岁成了高利贷的牺牲品,被父亲用来抵债,做了蔡婆的童养媳,十七岁成亲不久,丈夫便亡故了。

一个二十岁无儿无女的寡妇面对着无边的苦难,“天若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这时她的生活愿望是:守节尽孝,用今生受苦以修来世。

这是窦娥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明显的时代局限——一个别剥夺了谋生能力的弱女子,在重重封建道德的束缚之下,已经失去了为自己谋取幸福的能力和自由了。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摘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出杰出的古典悲剧,是中国历史上悲剧的典型代表作品。

窦娥最大的悲剧,源于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端,源于元朝官僚制度的腐败。

对《窦娥冤》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悲剧性质的界定、悲剧的题材、激烈的悲剧冲突、悲剧的结局、悲剧的效果、典型化的悲剧形象这六个方面来探讨《窦娥冤》的悲剧性。

【关键字】悲剧性质题材冲突结局效果形象关汉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奠定了中国。

戏剧发展的基础。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说“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指出了他对中国戏剧的开创奠基之功。

一悲剧性的表现1.1悲剧的性质在中国戏剧史上,剧作所体现的不同的作家的创作风格特征,要比体现的戏剧分类中悲剧、喜剧、正剧的戏剧类型特征鲜明得多。

但《窦娥冤》却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

王国维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仍出于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这是从中国和世界戏剧史的高度作出的评价。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

我认为最具权威和经典性是恩格斯和鲁迅的话。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窦娥冤》中便是窦娥的生活愿望。

戏里写了她两个愿望。

窦娥是人生苦难的化身。

她三岁丧母,七岁成了高利贷的牺牲品,被父亲用来抵债,做了蔡婆的童养媳,十七岁成亲不久,丈夫便亡故了。

一个二十岁无儿无女的寡妇面对着无边的苦难,“天若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这时她的生活愿望是:守节尽孝,用今生受苦以修来世。

这是窦娥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明显的时代局限――一个别剥夺了谋生能力的弱女子,在重重封建道德的束缚之下,已经失去了为自己谋取幸福的能力和自由了。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一、戏剧矛盾冲突的设置导致窦娥必然是走向悲剧我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

《窦娥冤》剧作的主人公窦娥是处在矛盾中心的。

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窦娥和婆婆、张驴儿以及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

地痞无赖张驴儿见窦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便想要自己父子俩娶窦娥婆媳俩,面对张氏父子的逼迫威胁,蔡婆婆屈服于外部势力,弃置礼教,甚至还反过来劝服窦娥要屈服;而窦娥则坚守自己的立场,甚至还严厉的批评婆婆“可悲可耻”。

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窦娥本想依靠衙门自己洗清的冤枉,因为她相信官府肯定会为自己洗清冤枉,伸张正义。

此时戏剧将矛盾冲突推向了另一个层次――窦娥和官府之间的矛盾。

滁州太守桃杌不但无意于维护正义,反而凭借自己的权力,对窦娥进行严刑逼供,欲屈打成招。

窦娥最终被判死罪。

从《窦娥冤》中的各种矛盾冲突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冲突表面上是窦娥与婆婆、张驴儿、桃杌太守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以窦娥与整个黑暗社会之间的矛盾。

而弱小的窦娥,是无法和整个黑暗社会抗衡,窦娥也必然走向悲剧!二、人物自身的矛盾,也决定了窦娥必然走向悲剧课文节选的[端正好]和[滚绣球]的唱词中,窦娥把天地作为自己满腔怨恨倾泻的对象,埋怨天地的糊涂,指责天地的“错勘贤愚”。

既然窦娥这样指天斥地,可她为何还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天地神灵的身上,为何要靠天地来实现自己的三桩誓言?为何靠天地显灵来惩罚这些贪官污吏?这样不矛盾吗?同学们在激烈地辩论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样不但不矛盾,反而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所在!传统观念中天地鬼神在古代是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的最高秩序的象征,人们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公道。

可是窦娥一声呐喊,是对天地鬼神的全面质问,是对生死善恶的根本怀疑,是对现有秩序的猛烈声讨,是对黑暗时代的整体否定。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所创作的古代戏曲作品,该剧以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窦娥为原型,描述了她被错判冤死后,灵魂不散地报复仇人的故事。

窦娥作为曾经受到冤枉的女子,她的悲剧形象主要体现在她的生活遭遇和内心境遇两方面。

窦娥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的生活遭遇。

窦娥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娴静,但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来了文归的侵犯,成为文归凭借权势而娶妻的借口。

在婚后,窦娥受到了夫家的冷落和欺压,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她的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相反却是无尽的痛苦和屈辱。

在父亲被迫出逃之后,她成为了家族的惟一希望,但她却因为文归的诬陷而被判冤死。

她的一生被不公平对待,为权势所欺压,最终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窦娥的悲剧形象还体现在她的内心境遇。

窦娥是一个心地善良、聪明才智的女子,她对待他人充满了慈爱之情。

她所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和不公平的对待,她的善良和正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使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她的悲剧也在于她对家族的责任感,尽管遭受了许多冤屈,她依然选择留下来为父亲和家族寻找正义。

她的坚守和忍耐,加上对冤屈的绝望和愤懑,使得她的内心承受着重重的伤痛和煎熬,成为了一个深陷苦难中的悲剧人物。

《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主要表现在她的生活遭遇和内心境遇两个方面。

她一生坎坷,遭到了不公平和冤屈的对待,她的善良和聪明让她成为了强权与权谋的牺牲品。

她的悲剧形象体现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黑暗,强烈地触动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反思和思考。

她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戏曲中一位永远的悲剧英雄,永不磨灭的千古经典之一。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
严酷的现实使窦娥认识到不仅仅是一个楚州太守贪赃枉法造成她的冤狱而且是天下衙门都一样的昏暗百姓们无不受害蒙冤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由只否定楚州太守到否定所有官府对原以为公正无私的天地鬼神也开始了怀疑和否定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就是她怨天咒地的心声
文化 ・ 文化 产 《 窦娥冤》 的悲剧性
宋燕 红
( 卡 巴斯基技术开发( 北京) 有限公 司 , 北京 1 0 0 0 0 7 ) 摘 要: 《 窦娥冤》 是 关汉卿公案剧 中最杰 出的作 品, 也是元杂剧 中最著名 的悲剧 , 被 列为中国古代十 大悲剧之首。窦娥 的悲剧 源于封
建社会的各种弊端 , 源于元代 官僚制度的腐败。从悲剧 性质 的界 定、 典型的悲剧 形象、 激烈的悲剧 冲突三方面来探讨《 窦娥 冤》 的悲剧性 。
关键词 : 悲剧 性 ; 悲剧形 象; 悲剧 冲突
《 窦娥冤》 全名《 感 天动地窦娥冤》 , 是 关汉 卿公 案剧 中最杰 出的 护 自己的人格抗争 。这时的窦娥对官府存有幻想 ,认为官吏们都是 明如镜 , 清似水” 的清官廉吏 , 是能够替老百姓做主的靠 山。 作品 , 也是元杂剧 中最著名 的悲剧 , 被列为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首。 “ 1悲 剧 性 质 的界 定 然而 , 官府并没有像窦娥希望的那样 “ 高抬明镜” , 做是非 曲直的 楚州公 堂的无 隋棍棒 , 使她从对所有官府都抱有希望的迷梦 在中国戏剧史上 , 剧作所体现的不同作家 的创作风格学特征 , 要 裁决人 。 比体现戏剧分类 中悲剧 、 喜剧 、 正剧的戏剧类型特征鲜明得多 。 但《 窦 中渐渐清醒 , 对楚州太守失去了信心。 但对何以会有这种不公正的遭 娥冤》 却是一部学术界公认 的、 特征鲜 明的悲剧杰作 。王国维说 : “ 其 遇还没有清醒的认识 , 认为这种遭遇是妇女再嫁造成的。同时又不否 她屈打承招 , 就是寄希望于“ 覆勘 ” , 相信其他官府会 纠 最有 悲剧之性 质者 , 则如关汉卿之《 窦娥冤》 , 纪君祥之《 赵氏孤儿 》 。 定其他官府 , 为她洗雪冤枉。她还相信天地鬼神公正无私 : “ 想 剧中虽有 恶人交构其 间 , 而其蹈汤赴火者 , 仍 出于其 主人 翁之意志 , 正楚州太守的错判 , 人心不可欺 , 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 , 竞到底 ……” 显示了窦娥的抗争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 , 亦无愧色也。” ① 对于“ 悲剧” 的定义 , 我认 为最具权威性和经典性 的, 是恩格斯和 精神 , 但她的对手却仅仅是“ 荒淫好色” 的张驴儿 。 鲁迅 的观点 。恩格斯说 , 悲剧是 “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 事实粉碎 了窦娥的一切 梦想 ; 官府并没有覆勘 , “ 天地” 也没有为 上不 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 的冲突 。” ⑦ 鲁迅说 : “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 她伸张正义 。 一切希望和幻想都破灭之后 , 窦娥开始对人生进一步思 考, 性格发展进入觉醒阶段 。 严酷的现实使窦娥认识到不仅仅是一个 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③ 造成她 的冤狱 , 而且是天下衙 门都一样 的昏暗 , 所谓“ 历史的必然要求 ” , 所谓“ 有价值的东西” , 具体到《 窦娥冤》 楚州太守贪赃枉法 , 中, 便是窦娥的生 活愿望 。窦娥并有没什么宏伟 的人生 目标 , 她只是 百姓们无不受害蒙冤 , “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有 口难言” , 提出了能够生存下去的最起码 的要求。这种要求却代表了水深火热 由只否定楚州太守到否定所有官府 , 对原 以为“ 公正无私” 的天地鬼 中的社会底层人 民的心声。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 , 在元代 , 乃至在整 神也开始 了怀 疑和否定 , 第 三折 的【 端正好】 【 滚绣球】 两支曲子就是她 个封建社会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窦娥之死具有美学意义上 的悲剧价 怨天咒地的心声 。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遇的感 叹, 发展为对善恶 值, 而不仅仅是人生悲剧。《 窦娥冤》 不仅是窦娥一个人的悲剧 , 因为 对立、 贤愚颠倒 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 , 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 死不仅是 死者 的不幸 。窦天章虽然官运亨通却永远失去了唯一 的女 严 的 天地 日月鬼 神 表示 了抗 议 和否 定 。这是 生 活 在社 会 的最 底 层 , 受 也最 善 良 的人 民的觉 醒 。觉 醒 后 的窦 娥 表 现 出百 折 不 回 、 死 生 儿; 蔡婆婆 以后的生活凄苦无助可想 而知 ; 张驴儿机关算尽却害死 了 压 迫 , 父亲 , 最后落个凌迟处死。每个人都在制造别人的悲剧 , 同时又在制 不渝的抗争精神 , 向命运 , 向不公 平的世道宣战。临刑前提出了三桩 造 自己的悲剧 , 每个人都是悲剧的 , 这就是《 窦娥冤》 的深刻性所在。 誓愿 , 没有乞求怜悯 , 不再幻想公正 , 也不是弱者临死前的哀叹和呻 悲剧在元杂剧 中占有特别显要 的位置。 作为中国悲剧的起端 , 它 吟 , 而是一腔怒气喷如火 , 爆发 出无辜百姓对罪 恶社会 的愤怒 吼声 。 从一开始就与西方 的悲剧表现出明显 的不同 。西方 的悲剧特别是古 这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 中是不可能实现 的,但是女主人公用整个生 典悲剧一般都是伟人 的悲剧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的戏剧家瓜 里尼 命进行抗争的精神 , 不可遏止的复仇意志 , 终于感天动地 , 使誓愿变 指出: “ 悲剧是伟大人物的写照。” ④ 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的《 被 成 了现实 , 完成 了对社会的警示作用 , 窦娥由弱者变成 了强者 。 缚的普罗米修斯》 、 索福克勒斯的《 俄狄浦 斯王》 、 莎士 比亚的《 哈姆雷 悲剧总是 与主人公所表现的崇高精神联系在一起 的。当张驴儿 特》 、 《 麦克白》 等等 , 这些西方悲剧 的主题实际上是表现伟人的毁灭 , 父子闯入家门 , 窦娥拒婚 , 她 的反抗是软弱的, 也是被动的 , 反抗的 目 以一种超 出常人 的奋斗 、 追求和最终灭亡来营造崇高的悲剧效果。 的仅仅为了维护 自身的贞节 , 反抗的对象也只限于张驴儿父子 。 楚州 而《 窦娥冤》 这一悲剧恰 好相反 , 它 主要描述 的是处 于封建社会 公 堂明辨是非 , 屈招 杀人罪名 , 窦娥反抗斗争的 目标扩大了 , 除了张 最底层 的平 民百姓的遭遇。窦娥是普普通通 的小人物 , 与她对立的, 驴儿之外 , 也包括了贪赃枉法 的楚州太守 ; 其 目的, 除了 自身之外 , 也 是流氓无赖 、 横行 霸道 的张驴儿 ; 是有权有势 、 腐败 昏庸的桃杌 太守 ; 为了使婆婆免遭毒打 ; 反抗态度转为积极 。I 临刑前 , 窦娥的精神境界 矛 盾 斗 争 的性 质 也 有 了 新 的变 化 , 反 抗 的 对象 扩 大 为 整 个 甚至是罪恶滔天的封建制度。 从力量对比上说 , 前者弱小 , 后者强大 , 有 了升 华 , 前者卑微 , 后者 高贵 , 前者没有地位 , 后者掌握着社会 的话 语权和裁 官府和所有贪官污吏 , 以及天地鬼神 、 日月星辰 ; 目的也不仅仅是为 决权 。总而言之 , 强者 占有绝对的优势 , 而弱者处于被打击或被欺凌 了 自身 的清 白和婆婆 的安危 , 而是替 “ 天子” 分忧 , 为“ 万民” 除害 ; 斗 的位置 , 这是一种平民的悲剧。然而 , 通过弱者对强者的反抗 , 同样营 争 态度转为激烈 , 咒天骂地 , 用生命 向不公正的世道抗议 , 进行惩 罚。 造了崇高的悲剧效果。当对立双方力量的对 比达到高度悬殊 的境况 窦娥斗争带有 了解救人 民危难的性质 , 精神境界升华 为博大崇高 。 窦 时, 弱者的反抗就变得扣人心弦 了。因为对手几乎是不可战胜的 , 主 娥的情 绪反 映了人 民的情绪 , 时代 的情 绪 , 提高 了悲剧质素 , 也提高 人公明知这一点 , 却又义无反顾 , 勇往直前 , 去拼死一搏 , 这种反抗具 了 悲剧 的意 义 。 3 激 烈 的悲 剧 冲 突 有一种惨烈 、 悲壮 的意味。 就如同中国神话传说 中的精卫填海和刑天 舞干戚一样 , 其达到的审美效果是惊心动魄的。 矛盾斗争的性质决定 了悲剧冲突是激烈的 , 你死我活的, 这是悲 2 典 型 的 悲剧 形 象 剧冲突与喜剧冲突不同的地方。主人公代表历史的必然要求 , 具有坚 《 窦娥冤》 中刻 画了窦娥这一典型化的悲剧形象 。窦娥是一个普 强不屈的意志 , 宁为玉碎 , 不为瓦全 ; 而另一方 面则是强大的 , 强大到 普通通的小人物 , 她的性格是经历了忍受 、 抗争和觉醒三个阶段才塑 使这种合乎历史必然的要求不能实现 ,斗争的结局是 以正面主人公 造完成的。不幸 的身世命运也 曾使窦娥怀疑过 : “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 的毁 灭告 终 。 着一世忧? ……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 ……” 这 时的窦娥仍然处 于 《 窦娥冤》 的第一个戏剧 冲突是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 。张驴儿是 忍耐阶段 , 只要让她活下去 , 她愿意牺牲 自己, 守节尽孝 了此一生。 个寡廉鲜耻 、 阴险狠毒的泼皮无赖 。他无意中救 了蔡婆的性命 , 按 当连 这种 恪 守 封 建 道 德 的 生 活都 不 让 她 过下 去 ,连 苟 活性 命 都 照他的逻辑 ,窦娥和蔡 婆的�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窦娥冤,这是一段千古传颂的悲剧。

话说那时候,有个叫窦娥的女人,她长得美丽动人,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

这场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话说那时候,窦娥是个寡妇,家里有个儿子叫窦天章。

这天,窦天章去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竟然考中了状元。

这可是个大喜事啊!窦天章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和妻子。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窦家的邻居张驴儿突然跑来找窦天章,说自己的女儿小花被地主霸占了,求窦天章帮忙救救她。

窦天章心地善良,立刻答应了张驴儿。

他觉得,自己考中状元,应该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他带着随从们来到了张驴儿所说的地方。

果然,那里有一个地主正在欺负小花。

窦天章见状,立刻挺身而出,把地主赶走了。

就在这个时候,官府的人却突然出现了。

他们把窦天章抓了起来,说是他犯了罪。

原来,这个地主是官府的亲戚,他们为了贪污,就把窦天章诬陷成了罪犯。

可怜的窦娥,就这样被牵连进了这场悲剧。

窦娥被关进了监狱,她的家人无法营救她。

而那个地主,却趁机霸占了窦娥的家产。

可怜的窦娥,日夜哭泣,却无济于事。

她含冤而死,成为了千古传颂的悲剧人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的人往往会遭受不幸。

窦娥是个善良的人,她为了帮助别人,却遭到了官府的陷害。

这让我们想起了那句成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可惜的是,窦娥没有等到善报的到来,却含冤而死。

我们也不能因为窦娥的悲剧就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

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在努力着。

我们要学会相信美好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也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窦娥的悲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们要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站出来,同时也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窦娥冤啊,这可真是个悲剧。

你说她一个好好的姑娘,怎么就给活活地冤死了呢?这里面可是有很多历史原因的。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窦娥冤是怎么造成她悲剧的。

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可不是现在的这种。

那时候的人啊,讲究的是“三从四德”,女人嘛,就得听男人的。

窦娥也不例外,她爹让她嫁给了一个名叫蔡驴儿的人。

这蔡驴儿呢,是个十足的恶霸,对窦娥可不好了。

他整天打骂窦娥,让她过得苦不堪言。

可是窦娥呢,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她是女人,没有权利反抗。

有一天,蔡驴儿喝醉了酒,竟然想要非礼窦娥。

这可把窦娥给惹火了。

她心想:“我就这么一辈子被你欺负吗?不行,我要为自己讨回公道!”于是,她趁着蔡驴儿喝醉的时候,拿起了一根针,狠狠地扎进了蔡驴儿的脖子里。

这一下,蔡驴儿可算是死了。

可是,这个事情也把她逼上了绝路。

你说窦娥冤不冤啊?她不过是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而已,结果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要是在现在,肯定是要报警抓人的。

可是那时候呢,人们都觉得这是家务事,女人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大家都觉得窦娥活该。

窦娥的家人呢,也是不敢替她说话。

他们觉得这件事情太丢人了,怕被别人笑话。

所以,他们只好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就这样,窦娥在众人的指责和嘲笑中,走上了黄泉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实在是太恶劣了。

女人没有权利,只能任由男人欺凌。

而那些所谓的“道理”,只不过是用来束缚女人的枷锁罢了。

窦娥的悲剧,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现在的社会可不一样了,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环境,不再让类似的悲剧发生。

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因为别人的性别、身份等原因而歧视他们。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

分析窦娥冤造成其悲剧的历史原因小作文哎,说起窦娥冤这个事儿,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话说那时候,窦娥被陷害入狱,最后被迫自杀,这可真是一场悲剧。

那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当时的官场风气可是相当严重的。

那时候,官员们为了争权夺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抓住一点小错,就能把人打入万丈深渊。

而窦娥呢,就是因为被陷害而误入歧途的。

她其实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是却被那些官员给害了。

这就让人感叹,官场真的是个险恶的地方啊!当时的法律制度也是有问题的。

那时候的法律,可是只听命于皇帝的。

皇帝说你无罪,那就无罪;皇帝说你有罪,那就有罪。

而窦娥呢,就是因为触犯了皇帝的心腹之人,才被陷害入狱的。

这就让人觉得,法律好像并不是公平公正的,而是被一些有权势的人所操控的。

这也让窦娥这个无辜的人,遭受了不白之冤。

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是有问题的。

那时候的人们,对于贞洁这个观念可是非常重视的。

而窦娥呢,却是因为与父亲的私通而被陷害的。

这就让人觉得,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真的是非常压抑的。

人们对于性的看法,可是非常的保守和狭隘。

这也让窦娥这个无辜的人,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时的医疗条件也是有问题的。

那时候的医生,可是没有现代那么先进的技术。

而窦娥呢,却是因为被陷害而误入歧途的。

她其实是被一种叫做“血光之灾”的疾病给折磨得死去活来的。

然而当时的医生却束手无策,只能让她痛苦地度过余生。

这就让人觉得,那个时代的医疗条件真的是非常落后的。

窦娥冤这个悲剧的发生,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时候的官场风气、法律制度、社会风气和医疗条件,都是导致窦娥冤的原因之一。

所以啊,我们应该从这个悲剧中吸取教训,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宽容和进步!。

窦娥形象悲剧起因新解

窦娥形象悲剧起因新解

窦娥形象悲剧起因新解
李占鹏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4)004
【摘要】窦娥是关汉卿塑造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悲剧形象,《窦娥冤》也因她成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悲剧作品。

对窦娥形象悲剧起因的认识,迄今仍存较大争议。

本文认为,借高利贷、做童养媳并非窦娥形象悲剧起因,而蔡婆婆在向张驴儿父子叙述被赛卢医勒杀经过时说的“止有个寡媳妇儿,相守过日”,这句话才是祸根。

它把窦娥推向了风口浪尖,是导致窦娥形象悲剧的直接起因。

如果再作追究,窦天章一次借那么多高利贷,丢下七岁的女儿去参加科举考试,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属于间接起因。

【总页数】6页(P27-32)
【作者】李占鹏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社会厉行法治悲剧方可避免——《窦娥冤》悲剧的根源新解 [J], 唐科炳
2.理想与现实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差异——“窦娥”与“蘩漪”悲剧形象比较 [J],
王庆林
3.孝妇·神话·窦娥——谈悲剧英雄窦娥形象的塑造 [J], 黄连平
4.浅论秦腔《窦娥冤》中窦娥形象反抗性和悲剧性的弱化 [J], 段金龙;闫红艳
5.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J], 霍铠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 也过 望 了。 ” 正 面 人物 前 文 阐明窦 天章 是一个 科举 意识 很强 的传统 读书 人 。 戏剧 的经 典故事 模式 之一就 是先 是坏人 作恶 ,最后 好

人主 持公 道 , 《 窦娥 冤 》故事正 在此 列 。本 剧 中的 除女主
“ 进京 赶考 ,求取 功 名亦是 窦天 章放 弃女 儿端 云的原 因之
人类难 以反 抗 的大环境 ,它 的 内涵 要远 远大 于桃杌 太守 与 源 , 比如有许 多读 书人会 贩卖 字 画或者 教馆 ,但 是在 那个
张驴 儿,这 似乎 暗示着 窦娥 自己也意识 到她 的不 幸是 由她 时代读 书 的最 佳归 宿就 是进仕 一一 虽然 不 能说读 书 的 目的
生命 中的各 种因素 合力造 成 的。 清 代戏 曲家 李渔 曾经说过 就 是进 仕 ,而 进仕 的 目的就 是 “ 糊 口”,但 是无 可否 认的 “ 照 应埋伏 ,不 止照应 一人 、埋伏 一事 ,凡 是此举 仲有 名 是 这之 间确 实存在 着逻 辑关 系 。所 以窦 天 章首先 为 了改善 之人 、关涉 之事 ,与 前此后 所说 之话 ,结界 俱要 想到 ,宁 他 的生 活状 况 ,同时 也为 了实现他 的儒 生 的抱 负,在 努力
摘 要 :官吏 的贪婪 昏庸 、市井无 赖 的卑鄙 与寡妇 的弱 势 , 是 被人 们 普遍 认识 到 的造成 《 窦娥冤 》悲剧 的三个 因素 。 然而 笔者 认为 这部 戏剧 中的所 有人 物都 对 悲剧 的达 成有 着不 可 或缺 的推 动作 用 , 因为 剧作 家 关汉 卿将 微 妙而 真实 的人 性赋 予 了每个 人 物。将 每个 角 色紧 密地 设置 在剧 情 发展 的脉 络 中 以及 极 力反 映人 性细 节 ,正 是关 汉卿 戏 曲独具 魅 力 的
即使 窦天 章本人 也认 识 到这 “ 分 明是卖 与他 一般 ”,但 定 的代表 性 。最直接 的证据 便是 他 的科 举 意识 : “ 读尽 缥 ( 缃万 卷书 ,可怜 贫煞 马相 如 ,汉 庭一 日承恩 召 ,不说 当垆 如此安 排 女儿也不 愧 为一个 读过 书 的父亲 了 )。可能 会有 说子 虚 。 小 生姓 窦名天 章 。 祖 贯长 安京兆 人也 。幼 习儒 业 , 人说 ,窦天 章确 实是 一个一 身正 气 的儒生 ,这 只是他 在潦 饱有 文章 ,争奈 时运 不通 ,功名 未遂 。 ”一 一 虽然在 历代 倒时 的变通 之举 ,那 么窦 天章在 高 中之后 以 “ 两 淮提 刑肃 文 学里都 有对 “ 学而 优则 仕 ”的宣传 与劝 喻 ,但 是在 作者 政 廉访 使 ”的身份 回乡 : “ 老夫 身居 台省 ,职 掌刑名 ,势 关汉 卿生 活 的元代 ,科举 已经被 废 除,儒 生们 的社会 地位 剑金牌 ,威 权万 里 ”,但是 这样 一个 大员在 为 冤死 的 自己
尽 “ 正面 ” 。
事实上 窦天 章对 女儿 也不 可谓无 情 ,因为 他虽 然痛惜 地拿
窦娥 的父 亲窦天 章是 一个青 年丧 妻且 穷困不 得志 的书 女儿换 了钱 ,但他 所 同意 的交换 条件 是女儿 嫁入 蔡家 做媳 生 。窦天 章作为 一个 封建 时期思 维传 统 的读 书人 ,具有 一 妇 一一 给殷 实人家 当 儿媳妇 毕竟 比卖做 奴婢 或者 倡优 要好
赛卢医因无力还钱而狠心要勒死蔡婆婆这造成了张驴儿父子有机可乘后来他又惧于张驴儿的凶狠而卖给他毒药从而导致了张父错被毒死间接导致了窦娥被张驴儿冤枉赛卢医的勇气曾经一时爆发后来一蹶不振书中对导致他勇气变化的心理活动有着自述式的描写
古典文学
是谁冤死 了窦娥
— —
《 窦娥冤》悲剧动因新探
刘 咪 中 山大 学
重要原 因 。
关键 词 :关 汉卿 ;窦娥 ;人性
引言 : 日间不 堪 ,他 们 的 自尊 也遭 到无 以复加 地蹂 躏 ,可谓 是读
《 感天 动地 窦娥 冤》 ( 下简称 《 窦 娥冤 》 )的故事 家 书 人在 历史上 最黑 暗 的时期 之一 。关汉 卿本 人也 是在 此种 喻户晓 。 无 赖张驴 儿与 昏官桃 杌一个 陷害 一个乱 判 “ 害死 ” 环 境下产 生 的倜傥 不羁 、痛斥 时事 的书 生 ,但 在 关剧 中仍 了窦娥 ,他们 是大 众在观 剧时所 憎恶 的对 象。 表 面上 看来 , 窦娥 是被 张驴 儿和桃 杌太 守联合 冤死 的。 出现了 “ 学而 优则仕 ” 的价值 取 向 ( 而 且并 不止是 这一 次 , 关 剧 中有 许许 多多 的上朝 应举 的读 书人 , 比如 《 杜 蕊娘 智
物来 推动剧 情 的发展 。因此 , “ 窦娥冤 ”的造 成 究竟还 有 个 出场的人 物都值 得我 们对 其进行 分析 。

只得将 女孩儿端 云 ,送与 婆婆 做儿媳 妇 去。 ( 做 叹科 ,云 ) 先 借 的四十两 银子 , 分 外但 得些少 东西 , 够 小生 应举 之费 ,
谁 的责任 ?这是 一个值 得探 讨 的问题 。笔者 认为 几乎每 一 嗨 !这 个那 里是做 媳妇 ,分 明是卖 与他 一般 。就 准 了他那
《 状元堂 陈母 教子 》 里 的陈 氏三子 等等 ) , 这 很值 得考 究。 无 论如何 ,笔 者认 为窦 天章 “ 学而 优则 仕 ”的思 想不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我们可以发现,她此时痛斥的对象 能 说有错 误 ,要求 读书 人不食 人 间烟火 是不 公正 。普通 的
并不 是桃杌 或张 驴儿 ,而是 “ 天地 ”一 一 “ 天地 ”是一 个 读 书人 ( 特别 是像 窦天 章这样 穷 困的读 书人 )需 要生 活来
使想 到而不 用, 勿使有用 而忽 之 。”
地 向仕途 进发 着 。因此不 能否 认 ,窦天 章是 走投 无路 才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汉 卿长于 在一 部短小 篇幅 的戏剧 内演 绎 出一个跌 宕 蔡婆婆借高利贷的,确实也无力偿还: “ 况如今春榜动,
曲折 的完整 故事 ,因而 他在 设计 关 目时 不会 只用 一部分 人 选 场开 ,正待 上朝 取应 ,又苦 盘 缠缺少 。小 生 出于无 奈 ,

角窦 娥之 外 ,正面人 物主 要有两 个 ,一个是 窦 天章 ,一个

我 们甚 至可 以说 ,蔡婆 婆 的逼债 是造成 窦 氏父女 分离
是 蔡婆婆 。他们 虽然 正面 ,但并 非完 人 ,剧 作者 赋予 了他 的直接 原 因,功 名举 业才 是最 根本 的原 因 。”【 l 】 正如 这种 们 复杂 的人性 内涵 ,因此他 们 的一些 行为对 窦娥 来说 也不 观点所 说 ,窦天 章对 功名 强烈 的渴求 是窦 娥悲剧 的开 端 。
但 是一 个无 赖与 一个 昏官还 不足 以造成 一 出有 说服 力 的悲 赏 金线池 》 中的韩辅 臣 、 《 钱 大尹 智宠谢 天香 》 里 的柳耆 9 剧 。窦 娥在 临死前 曾哀 号道: “ 天地也 ,做得 个怕 硬欺 软,
却原来 也这般 顺水 推船 。 地也, 你 不分 好歹 何为地 ?天 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