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培养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我们开设了这门《现代物流学》课程。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流概述、物流系统、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物流现代化与创新。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物流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实际操作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4 考察调研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加深学生对物流实际操作的理解。
三、教学安排3.1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每学时45分钟。
3.2 教学进度第一周:物流概述第二周:物流系统第三周:物流运输管理第四周:仓储与库存管理第五周: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四、考核方式4.1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4.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现代物流学》,作者:X5.2 辅助资料包括物流行业报告、物流企业案例、物流相关法规政策等。
5.3 教学软件物流模拟软件,用于学生模拟物流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等方面的满意度。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3
小结
本节主要了解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对物流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教学后记
1.创设良好的坏境,诱发思维的积极性,突出特点。
2.运用信息技术认知事物的工具性,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
3.创设情境,说演结合,培养学生多项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物流信息管理新技术—EPR和物联网技术课堂互动
时间分配
步骤1
1.自动识别技术—Bar Code/RFID技术
1.Bar Code(条码技术)
2.RFID(无射线频识别技术)
讲授法
5分钟分钟
步骤2
2.信息定位技术—GPS、GIS技术
1.GPS(全球定位系统)
2.GIS(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
物流信息技术
周次
5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名词,术语,掌握常见的相关信息技术。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和学习,重点掌握信息技术的内容,了解信息化的现状。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更加直观的感受物流中的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自动识别技术。
讲授法
4分钟
步骤3
三.物流信息管理新技术—EPC和物联网技术
1.EPC提出的背景
2.EPC系统含义
3.EPC系统结构
讲授法
8分钟
步骤4
四.实施EPC系统的意义
1.制造商
2.运输商
3.零售商
4.消费者
讲授法
3分钟
工具准备
教科书与多媒体
学习指导及课后作业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新版)第一章:物流与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物流的概念与基本要素1.2 物流的分类与物流系统1.3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重要性1.4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物流信息系统2.1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组成2.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2.3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2.4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第三章:条码技术3.1 条码的基本概念与组成3.2 条码的种类与编码规则3.3 条码阅读器与条码打印机3.4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射频识别技术(RFID)4.1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4.2 RFID标签与RFID读写器4.3 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4.4 RFID技术的优缺点与未来发展第五章: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5.1 GP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功能5.2 GPS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5.3 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功能5.4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电子数据交换(EDI)6.1 EDI的概念与发展历程6.2 EDI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6.3 EDI标准与编码规则6.4 EDI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物流网络管理系统7.1 物流网络管理系统的定义与功能7.2 物流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与技术原理7.3 物流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案例7.4 物流网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八章:物流信息安全8.1 物流信息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8.2 物流信息安全的风险与威胁8.3 物流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与技术8.4 物流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案例第九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9.1 物联网(IoT)在物流中的应用9.2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9.3 与机器学习在物流信息技术中的应用9.4 区块链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第十章:综合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案例10.2 物流信息技术在跨境电商物流中的应用案例10.3 物流信息技术在快递行业的应用案例10.4 学生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物流的概念与基本要素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等基本活动。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EDI技术等,并了解这些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熟悉常见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
4.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性。
5. 学会分析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三、教学内容1. 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 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常见物流信息技术介绍a. 条码技术b. RFID技术c. GPS技术d. EDI技术4. 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应用5.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活动: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和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物流信息技术》2. 辅助读物:相关论文、案例研究、新闻报道等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在线教程、视频资料等4. 软件工具:物流信息技术模拟软件、条码器等5. 硬件设备:条码扫描仪、RFID读写设备、GPS定位设备等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物流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 第3-4周: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第5-6周:常见物流信息技术介绍(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EDI 技术)4. 第7-8周: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应用5. 第9-10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信息技术。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教案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物流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各种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流程。
项目教学: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目标的优秀教材,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内容进行讲解。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如MOOC平台、专业论坛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实验设备: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如物联网实验箱、大数据分析平台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企业资源: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参观企业现场,了解实际运作情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给予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项目报告: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关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项目报告,以检验其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资格: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需具备物流管理或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
教学经验: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并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科研能力:教师需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及时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
企业经验:鼓励教师具备企业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培训与进修: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进修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以便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新版)章节一: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其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章节二:条形码技术1. 教学目标:掌握条形码的分类、原理和应用,了解条形码技术在物流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条形码的分类、原理、应用及其在物流环节中的作用。
3.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
章节三:射频识别技术(RFID)1. 教学目标: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掌握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
2. 教学内容:RFID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及其在物流领域的运用。
3.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
章节四:全球定位系统(GPS)1. 教学目标:掌握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了解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关键作用。
2. 教学内容:GPS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及其在物流领域的运用。
3.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
章节五:地理信息系统(GIS)1. 教学目标:了解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掌握GI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
2. 教学内容:GIS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及其在物流领域的运用。
3.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
章节六:物流信息系统1.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2.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章节七: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1. 教学目标:学习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实施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实施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章节八:电子数据交换(EDI)1. 教学目标:了解EDI的定义、类型和应用,掌握EDI在物流领域的运作流程和优势。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1.2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1.4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条形码技术2.1 条形码的概述2.2 条形码的分类及应用2.3 条形码的和扫描2.4 条形码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三章:射频识别技术(RFID)3.1 RFID技术的概述3.2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3.3 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3.4 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全球定位系统(GPS)4.1 GPS技术的概述4.2 GPS系统的工作原理4.3 GPS在物流中的应用领域4.4 GPS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GIS)5.1 GIS技术的概述5.2 GIS系统的工作原理5.3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领域5.4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物流信息系统6.1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6.2 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与功能6.3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6.4 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电子数据交换(EDI)7.1 EDI技术的基本概念7.2 EDI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7.3 EDI标准与协议7.4 EDI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八章: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8.1 互联网技术概述8.2 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传递中的应用8.3 物流电子商务的应用8.4 物流互联网平台案例分析第九章:供应链管理技术9.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9.2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9.3 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9.4 供应链管理技术案例分析第十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0.2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0.3 云计算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0.4 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物流可视化技术11.1 物流可视化技术的概念11.2 物流可视化技术的方法与技术11.3 物流可视化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1.4 物流可视化技术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12.1 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12.2 智能交通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12.3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12.4 智能交通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物流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13.1 物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13.2 物流信息安全的威胁与风险13.3 物流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13.4 物流信息安全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物流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与法规14.1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意义14.2 国际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简介14.3 物流信息技术法规与政策14.4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案例分析第十五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5.1 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意义15.2 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方向15.3 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15.4 物流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覆盖了物流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物流信息技术概述、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物流可视化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物流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物流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与法规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教案标题: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2.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3. 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a. 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c. 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 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a.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b.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 物流信息技术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3. 物流信息技术的案例分析与实践a. 实际案例分析:物流信息技术在某物流企业的应用;b. 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模拟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加深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2. 知识讲解: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
3. 案例分析:分析某物流企业中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
5. 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进行小结并给予评价。
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用于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2. 模拟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用于实践活动中的模拟操作。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实践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
3. 小结评估: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物流信息技术的专业书籍或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亲身感受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运作中的应用。
以上是一个物流信息技术教案的基本框架,你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4. 学习物流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5. 提高学生对物流行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物流概述物流的定义物流的功能物流的重要性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物流系统的设计与优化3. 现代物流理念物流的目标和原则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供应链管理4. 物流规划与管理物流规划的基本方法物流资源配置物流成本控制5. 物流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电子商务与物流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物流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加深对物流行业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物流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物流企业案例、物流行业报告4. 网络资源:物流相关网站、视频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安排:每课时讲授40分钟,剩余15分钟用于回答学生问题、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物流的发展历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内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物流概述、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理念、物流规划与管理以及物流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实践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特定物流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物流与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物流的概念与基本要素1.2 物流的分类与物流系统1.3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现状1.4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2.1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特点2.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2.3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2.4 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与选择第三章:物流条码技术3.1 物流条码的定义与分类3.2 物流条码的技术原理与结构3.3 物流条码的应用与实施步骤3.4 物流条码的标准化与编码规则第四章:射频识别技术(RFID)4.1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4.2 RFID技术的分类与工作原理4.3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4.4 RFID技术的优缺点与发展趋势第五章: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5.1 GP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5.2 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5.3 GPS与GIS在物流领域的结合应用5.4 GPS与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六章:物流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6.1 EDI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6.2 EDI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6.3 EDI标准与编码规则6.4 EDI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案例及优势第七章:物流WMS(仓库管理系统)7.1 WMS的定义与功能7.2 WMS的构成与关键技术7.3 WMS在物流环节中的应用案例7.4 WMS的选型与实施策略第八章:物流TMS(运输管理系统)8.1 TMS的概念与主要功能8.2 TMS的构成与关键技术8.3 TMS在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应用案例8.4 TMS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九章:物流SCM(供应链管理)系统9.1 SCM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目标9.2 SCM系统的构成与关键模块9.3 SCM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9.4 SCM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章:物流CRM(客户关系管理)技术10.1 CRM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思想10.2 CRM系统的构成与功能模块10.3 CRM技术在物流客户服务中的应用案例10.4 CRM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物流互联网技术11.1 互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1.2 物流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11.3 物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1.4 物流互联网技术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第十二章: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物流中的应用12.1 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2.2 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流程12.3 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12.4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3.1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13.2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13.3 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与技术挑战13.4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第十四章:物流安全技术14.1 物流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14.2 物流安全技术的分类与关键技术14.3 物流安全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14.4 物流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五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5.1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5.2 物流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创新应用15.3 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5.4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的内容。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新版)章节一: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性。
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
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重要性、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章节二:条形码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条形码扫描仪和条形码软件。
了解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和结构。
条形码扫描仪的使用方法。
条形码软件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条形码技术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使用条形码扫描仪和软件,提高操作技能。
案例分析法:分析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章节三:射频识别技术(RFID)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基本原理。
学会使用RFID标签和读取器。
掌握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
RFID标签和读取器的使用方法。
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使用RFID标签和读取器,提高操作技能。
案例分析法:分析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章节四:全球定位系统(GPS)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原理。
学会使用GPS定位设备和软件。
掌握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GPS技术的基本原理。
GPS定位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使用GPS定位设备和软件,提高操作技能。
《现代物流教案》
《现代物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环节。
3. 了解物流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4. 认识物流信息化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5. 了解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教学内容1. 物流概述:物流的定义、功能、分类和物流价值链。
2. 现代物流原理:物流目标、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管理。
3. 物流环节: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与搬运、物流信息。
4. 物流系统优化:系统原理、物流网络优化、物流成本控制。
5. 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的概念、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环节。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物流案例,加深对物流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战演练:模拟物流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物流教程》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物流企业案例、物流项目案例4. 物流模拟软件:物流操作模拟软件五、教学安排1. 课时:45分钟2.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物流的定义和功能,引发学生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物流的分类、基本原理和主要环节。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物流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战演练:使用物流模拟软件,让学生体验物流操作。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问答和实战演练中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物流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实战演练报告:检查学生在模拟物流操作中的操作正确性和分析问题能力。
5.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以便能够顺利地学习后续的原理和环节。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信息技术、物流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多方面的跨学科领域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物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1.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2.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如物流信息系统、RFID、条码技术、GPS等;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理解力等。
三、教学内容1. 物流与信息技术基础•物流概述•物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计算机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信息化的方法和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物流信息系统的运作与应用3. 智能物流技术•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车辆信息管理系统•GPS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4. 物流信息系统实战案例•电商平台物流系统•快递配送信息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2.实验3.课程设计4.项目实践讲授环节将由教师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实验环节将通过对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认识;课程设计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进行课程设计,以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项目实践将组织学生组成团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成绩2.课程设计3.期末项目报告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情况和实验成绩等综合评定;课程设计将对学生的实用能力进行考核;期末项目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份有价值的实践报告。
六、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学时数物流与信息技术基础8计算机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8智能物流技术8教学内容学时数物流信息系统实战案例8课程设计 4项目实践 4七、结语本课程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作为主要讲授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物流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物流管理与运作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学时安排为32课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掌握物流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存储的基本方法;3. 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4.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1. 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2. 物流信息的采集与处理3. 物流信息的传输与存储4.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5. 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上机实践:安排上机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上机操作考试: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物流信息技术》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制作的课件3. 案例材料:与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的实际案例4. 上机实践素材:物流信息系统模拟软件或其他相关软件5. 网络资源: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和视频七、教学安排1. 第1-4 课时: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 第5-8 课时:讲解物流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培养学生掌握物流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3. 第9-12 课时:讲解物流信息的传输与存储,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存储;4. 第13-16 课时:讲解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5. 第17-20 课时:分析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6. 第21-24 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7. 第25-28 课时:进行上机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物流信息系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8. 第29-32 课时:进行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和传递方式。
3. 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二、教学内容1. 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物流信息技术的作用2. 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和传递方式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物流信息的传递方式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应用领域和前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信息传递方式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流信息技术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应用领域和前景。
3. 案例资料:收集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讲解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和传递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3. 案例分析:分析物流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信息传递方式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反馈: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以及提出的观点。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教案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教案《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张友华教案格式( 2 学时)( 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第 1 周)教案格式( 2 学时)(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第 1 周)教案格式( 2 学时)(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第 1 周)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 一第 3、4 节 )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备注课后总结在一体化的生产物流系统中,运输与存储作业之间衔接关系的协调是一个重要问题。
运输与装卸配合关系,可视为一排队系统,以系统总费用最低作为系统优化组合的主导因素。
用事件法描述装运系统● 1.建立模拟时钟用变量Clock● 2.设定系统状态变量,描述系统状态● 3.设定记录状态变化的时间变量● 4.建立各种记录单元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 第 3、4 节 )备注储存合理化问题1.储存合理化的标志(评价标准)质量、数量、时间、结构、分布、费用2.实现储存合理化的措施ABC分析法(ABC-Analysis)作为库存管理的技法从1951年由GE公司的迪基开发出来以后,在各企业迅速普及,运用于各类实务上,成效卓著课后总结●自动化仓库系统(Automated Storage & RetrievalSystem, AS/RS)存储策略●存储地点布置规则●请求选择规则●空的位置选择规则●紧急规则图6.2 货架位置示意图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备注区域物流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前言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物流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需要针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适应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此外,本教学设计还要求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教学内容第一阶段:理论知识介绍第一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该阶段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物联网技术1.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网络层和传输层3.应用层和安全层云计算技术1.云计算基础架构2.云计算服务模式3.云计算安全和隐私大数据技术1.大数据架构和处理流程2.大数据分析和挖掘3.大数据可视化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1.人工智能基础概念2.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3.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第二阶段:实践项目设计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该阶段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项目规划1.需求分析和功能列表2.项目时间和进度安排3.项目分工和协作方式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和数据库设计2.接口设计和数据通信协议3.安全和性能优化设计程序实现1.程序开发环境和工具选择2.编程语言和框架选择3.前端和后端程序编写系统测试1.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2.测试用例设计和运行3.测试报告和改进计划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相结合。
在第一阶段中,教师通过授课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增强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和理解。
在第二阶段中,教师通过指导和实际项目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评估本教学设计的评估方式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生论文学生需要撰写一份1000字以上的论文,对本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物流信息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功能。
-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运作原理。
- 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物流信息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技能。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物流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物流信息概述- 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 物流信息的特点- 物流信息的功能2.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物流信息系统的运作原理-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3.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的分类- 常用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4.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物流信息管理的流程- 物流信息管理的工具与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物流信息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角色扮演法:模拟物流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让学生体验物流信息管理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物流信息这一主题。
2. 讲授新知:系统讲解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等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物流信息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物流信息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角色扮演:模拟物流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让学生体验物流信息管理的实际操作。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识,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张友华教案格式( 2 学时)( 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第 1 周)教学内容第1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内涵,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内容教学重点物流信息技术的内容教学难点1. 信息与信息技术2. 物流信息化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演示教学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及板书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共计90分钟教学其中:定义介绍约3分钟;提问讨论引入课题约2分钟;新课教学约80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预习要求约0分钟;板书设计约3分钟;●信息的概念●物流信息的概念●物流信息技术的内容●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 一对多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2. 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通过引导,师生共同分析;□3.指导学生自己看书,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习;(适合于略讲部分的内容的学习)备注主要参考教材:【1】李家齐,缪立新.现代物流信息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2】吴忠,张磊.物流信息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倪志伟.现代物流技术[M].北京:中围物资山版社,2006.【4】刘浩,吴祖强.物流信息技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课后总结信息在现代物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通过在物流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问,随着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信息化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作业:(1)P14 1(2)p15 思考题(1)教案格式( 2 学时)(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第 1 周)教学内容第2章物流条码技术2.1 条码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2条码分类与结构2.3条码工作技术工作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了解条码的概念,产生与发展,分类与结构要求:掌握条码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教学重点1. 掌握一维码,二维码的特点2. 学会使用一维码组件教学难点1. 一维码二维码工作原理2. 与程序语言的结合。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演示教学(如系统建模分析和演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及板书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共计90分钟教学其中:复习巩固约3分钟;提问讨论引入课题约2分钟;新课教学约80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预习要求约0分钟;板书设计约3分钟;条码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条码分类与结构条码工作技术工作原理□√1. 一对一提问、回答;□√2. 一对多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3. 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通过引导,师生共同分析;□4.指导学生自己看书,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习;(适合于略讲部分的内容的学习)备注课后总结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现快速、准确数据采集和自动识别的技术,条码技术研究的是如何将计算机所需的数据用条码来表示,以及如何将条码表示的数据转变为计算机可读的数据。
条码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
按照维数不同,条码可以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按照码制不同,一维条码分为UPC码、EAN码、25码、交叉25码、库德巴码等;二维条码PDF417码、49码、16K码、DataMatrix 码和Maxicode码等。
作业:利用组件编写一条码打印程序教案格式( 2 学时)(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第 1 周)教学内容第2章物流条码技术2.4常见条码识读设备2.5二维条码技术2.6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掌握二维码的基本原理要求:了解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教学重点1.二维码的工作原理2.如何在物流领域应用条码技术教学难点条码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演示教学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及板书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共计90分钟教学其中:复习巩固约3分钟;提问讨论引入课题约2分钟;新课教学约80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预习要求约0分钟;板书设计约3分钟;常见条码识读设备二维条码技术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 一对一提问、回答;□√2. 一对多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3. 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通过引导,师生共同分析;□4.指导学生自己看书,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习;(适合于略讲部分的内容的学习)备注课后总结了解二维条PDF417码、49码、16K码、DataMatrix码、Maxicode 码。
条码识别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光电扫描设备识读条码符号,从而实现机器的自动识别,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录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以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的。
条码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物料管理、生产线管理、分拣运输、仓储管理、货物通道、产晶售后跟踪服务环节。
条码技术作为物流管理的基本手段,大大地提高了基础数据的采集和传递速度,提高了物流效率,为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学内容第2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第一节商贸物流系统概论第二节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作为商贸物流建模的基础,了解其系统十分重要要求:了解商贸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商贸活动的内容,了解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教学重点1. 商贸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 商贸活动的内容3.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教学难点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演示教学(如系统建模分析和演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及板书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共计90分钟教学其中:复习巩固约3分钟;提问讨论引入课题约2分钟;新课教学约80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预习要求约0分钟;板书设计约3分钟;●商贸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商贸活动的内容●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判断预测方法介绍1.部门负责人评判意见法2.销售人员估计法3.Delphi法4.历史类比法时间序列预测技术1.移动平均预测法2.指数平滑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1. 一对一提问、回答;□√2. 一对多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3. 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通过引导,师生共同分析;□4.指导学生自己看书,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习;(适合于略讲部分的内容的学习)备注商贸活动批发网上购销零售商流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存储物流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流现金支付转账支付支票支付资金流课后总结商贸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商贸物流是联结生产和销售的纽带●商贸物流对生产的反作用●商贸物流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预测的步骤:确定预测目标分析收集相关数据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分析评价预测方法及其结果修正预测结果提交预测报告反馈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学内容第2章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三节商贸物流系统中的分销需求计划及其仿真第四节商贸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需求计划及其仿真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作为系统仿真的基础,DRP基本概念和DRP倒排计划原理深入学习仿真建模知识;要求:了解DRP在分销网络的运作原理;物流资源计划LRP;教学重点1. 系统模型中的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2. 系统建模的方法;教学难点1.DRP运行逻辑2.物流资源计划LRP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演示教学(如系统建模分析和演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及板书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共计90分钟教学其中:复习巩固约3分钟;提问讨论引入课题约2分钟;新课教学约80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预习要求约0分钟;板书设计约3分钟;●DRP基本概念●DRP倒排计划原理●DRP在分销网络的运作原理●DRP运行逻辑●物流资源计划LRP□√1. 一对一提问、回答;□√2. 一对多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3. 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通过引导,师生共同分析;□4.指导学生自己看书,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习;(适合于略讲部分的内容的学习)备注DRP原理图课后总结01234567820251520302515301401209523021033030529026015015025152030251530计划库存计划订单物流中心A 进货厂家:C01计划送货项目:A01安全库存:200送货提前期:1进货提前期:2订货批量:150周次毛需求量计划接收DRP/MRP视图的标准格式●DRP(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是MRP原理和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
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和调度问题,合理进行分销物资和资源配置,以达到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物流资源计划LRP(Logistics Resource Planning)以物流为基础手段,打破生产与流通界限,集成制造资源计划、分销需求计划以及功能而形成的物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订货合同独立需求市场预测社会需求文件DRP生产厂资源文件库存文件订货进货计划送货计划能力平衡运输仓储计划成本核算物流优化模型地理数据物流单位成本细物流能力计划粗物流能力计划车队管理教案格式( 2 学时)( 2008 ~ 2009 学年第 2 学期第 10 周星期一第3、4 节)教学内容第三章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优化第一节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二节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作为供应链的企业,系统建模的作用和范围得到了扩展,学习基于供应链的基础建模知识要求: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常见的供应链建模方法和决策内容等教学重点1. 供应链建模方法2. 供应链的决策内容教学难点1.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2. LP模型;0-1背包问题3.供应链集成模型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演示教学(如系统建模分析和演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及板书教学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共计90分钟教学其中:复习巩固约3分钟;提问讨论引入课题约2分钟;新课教学约80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预习要求约0分钟;板书设计约3分钟;●供应链概念和特征●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供应链管理决策与供应链模型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及其比较1.基于运筹学的建模2.近似方法3.基于仿真优化的方法●供应链集成模型□√1. 一对一提问、回答;□√2. 一对多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3. 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暂不回答,通过引导,师生共同分析;□4.指导学生自己看书,以提问的方式指导学习;(适合于略讲部分的内容的学习)备注供应链的链状结构模型B1B2B nC1C2C3C mD1D2D k…………课后总结●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