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3000字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2——君主论

在读《君主论》之前,我在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这倒不是说,我对某些相关的问题没有产生过任何疑惑或看法。对于君主的统治术,接触最多的恐怕在各种古装电视剧上。对于当中统治者的种种做法,我基于自己心中的自然法,以一个普通人,或者如说马基雅维里所说的平民的角度,也总有着这样或那样或褒或贬的评判。至于我所说的一张白纸,在读完《君主论》后感触尤深,指的是从理性的角度。

之前的种种评判,是我,作为一个毫无统治责任人,基于道德而得出的。这种方式,与评价一个身边的人无异。而我的立场是什么呢?是看他的做法有没有损及他人,或有没有在他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而现在,经过马基雅维里的一番阐释之后,我不仅觉得这是不必要的品质,反而,如果从君主的角度,这是个相当要不得的评判方法!因为,正如作者所抨击过的,理想化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君主在国内进行统治活动时,人们总是有着各种利益的冲突,君主不可能不损及所有人,于是评判一个君主的好坏,看他是否损及他人必然是行不通的;至于对于外国,一个国家的统治活动应该是完全利己的,而从一个稍稍现实一点的角度来说,这必然会对他国造成损害,其中有着各种利用、欺骗。最保守的说,作为一个行为上很少损害邻国利益的国家,那么它的存在也是对邻国的损害。于是这世上没有这样的国家,因为如果曾经有,也会在其邻国稍稍有一点实力时被消灭掉。

至此,我好像自己很自觉的走入了马基雅维里的逻辑。这实在不是故意而为。在读《君主论》的过程中,我也有疑惑着照他的观点,什么才是道德、正义。但,请暂且撇开这些。假如我是一个统治者,那么他所阐释的做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想作者在书中预设的君主统治的目的,是稳定地统治自己的国家。运用各种或高尚或无耻的诸手段,均是为此,于是这样的做法可以被诠释为: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这句话说得是那么的赤裸,听起来是那么的邪恶,以至于相当多的反对他的人都是以这句话作为批判他的开始。很多人抨击马基雅维里,说他无耻,是“魔鬼的附身者”,对“人类实践理性的最粗暴的肢解”。那么我想请问这些人,如何统治才是对的、好的、不无耻的?采用诸多不同的手段,是否在统治的结果上能好过作者的目的“稳固的统治”?有人说这个目的是自私的,只是完完全全地从君主的角度来想。好,那么我们就从人民的角度想一想,有什么是比在一个稳定的政治统治下生活更好的生活状态?对内,作者主张君主要安抚善待人们,我们可以说那是出于统治目的,可是那终究是善待。当人们被长期的有保障的善待的时候,还在乎善待他们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吗?对外,我想作者对于战争的看法是最有代表性的:“人们绝不应当为了逃避一场战争而听任发生混乱,因为战争不是这样逃避的了的,延宕时日只是对自己不利而已”,并且,通常会引发今后更大的混乱。至于作者对为了拓宽领地而发动战争的看法,确实显示出了很不友好的样子,貌似与我们向往和平的普遍愿望相悖。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道德,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人能否认,这是我们国际政治至今还奉行的原则),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国与国之间更像是在原始的自然界动物间的关系。那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者总是被强者毁灭。我们已经承认了,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于是,弱者不被我打败,也总会被其他人灭亡,难道要等到其他强国不断地吞并弱者,直到与你一样强大了,再来进行强者间的对决吗?作者说了这是自取灭亡。况且,作者支持的战争是量力而行,绝非穷兵黩武。由此,这样的战争观又有什么问题呢?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走入了作者的逻辑,并且愈发觉得有道理。很多人批评说他的想法无耻,我却觉得,倒不如说是表达的太过赤裸,原原本本的将人的内心深处权衡取舍的过程表达了出来。其实从这个角度说,这恰恰是《君主论》的成功之处。因为人们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必然要学会去掌握能让他们做出明智决策的逻辑。而逻辑这东西,有些想法是人们内心深处产生,隐蔽到自己都或许意识不到的,这是很多时候我们说“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的东西。马基雅维里要教会君主进行统治的思考,便将这逻辑完完本本的表述了出来。我们说,要通过简短的文字教会别人一套逻辑是极难的一件事,马基雅维里做到了。所以说,他的《君主论》是成功的。至于表达赤裸,倒不如说,是坦诚。喜欢或厌恶,《君主论》中君主的很多想法,跟我们常人日常进行决策的想法无异。在其中,君主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追求自己统治的利益最大化。我们常人又何尝不是?对于我们一个普通的个体,这其实更像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比如很多人在研究的,人是否是具有利他主义的。你与别人交朋友,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给予了帮助。你究竟是为了让他人渡过难关而帮忙,还是为了以后别人也帮助你而帮忙呢?一个人或许直觉会想当然的认为是前者,但在仔细想想后,你还敢肯定吗?你摇摆在前者与后者之间,审视着自己的内心到底是高尚的还是无耻的,撕去任何道德的光鲜外衣思考着。这个问题,对友情的崇高性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是个人之间的关系。推广至国家,友情的崇高性很自然的不存在了,于是理由很自然的变成了后者。那马基雅维里的论述,到底无耻在什么地方了?说他想法龌龊的人,仔细想想,有哪一个能自信满满地说他的决策时以利他为目的的。人们如果换位思考,自己真的成了一国之君主,要维护一方的安定(就算是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样表述也没什么不妥),那么要想安然处之,有哪样“龌龊”的事,是你可以不做的?有些邪恶的事情不做,对某些人或者在短期是避免了灾难,但一定会带来更大的灾难!说得这么明白了,邪恶的事,你还不做吗?那么不做不能说明你善良,只能说是优柔寡断。我们可以要求,君主在日常要是个善良的人,但它作为君主时,一定要是理性的。理性到就算明知道有人会因此死于非命,甚至是死在与你近在咫尺的地方,但为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安定,还是要做。不要一味的指责决策人的冷酷无情,他终究还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理性到可怕的决策背后一定是坚强的内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由此其实出现了一个问题。马基雅维里是否认理想化的事物的。他否认了人们都是善良的,告诉我们在一个现实的人们心中充满野心与邪恶的世界里君主的统治之道。他抨击了君主仅仅依靠善良的品质来统治,而论述了统治行为中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是他的笔下,君主成为了一位理想状态下完美的理性人。理性之极以至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理性人的概念,在本书中的诠释比任何我们所学的经济行为中都更有代表性。(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假设是人们是理性的。)而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能理性到如此地步。这也恐怕是为什么,现在的世界没有变成一个国家的原因。不然,一代代延续的理想化理性君主,配以如此霸术,世界没有理由不被统一。所以有人说,马基雅维里写《君主论》,也是一种看到国家破碎,而对自己纯粹的理想的一种表达。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中可以称霸的君主,恰恰是他所否认的理想化的那么一个人。不过,这总是为世上的君主立了一个标杆。没有人能否认,标杆的指导意义是伟大的。

看看现实,我们不大可能再因为有人想称霸而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有的话恐怕是地球先毁灭)。但《君主论》中的很多行事方法却从未停止过被运用。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大战,成为了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人们打响“货币战争”,某国时不时的对其他国家进行着“剪羊毛”的行径……这将是一个更为持久的,持久到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就永远都不会停止的战争。其中有些国家的战略,无疑是对其他国家财产肆无忌惮的掠夺。我们可以像人们谩骂《君主论》一样指责他人的无耻,但更要学会自卫,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这一点上,马基雅维里的这本小书中的战争观永远是实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这恐怕也是,我们现在读它,最现实化的意义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